CN112015117A - 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 Google Patents

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5117A
CN112015117A CN202010884381.XA CN202010884381A CN112015117A CN 112015117 A CN112015117 A CN 112015117A CN 202010884381 A CN202010884381 A CN 202010884381A CN 112015117 A CN112015117 A CN 1120151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apacitor
power supply
chip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43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富强
郭士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Phar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Phar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Phar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Phar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43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51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5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51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215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包括:MCU网络信号端连接网络工作单元信号交互端,MCU温度信号端连接温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MCU湿度信号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MCU摄像信号端连接摄像单元工作信号端,MCU定位信号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工作信号端,MCU电源工作端连接电源管理单元供电端,电源管理单元供电端还分别连接网络工作单元电源工作端和摄像单元电源工作端。

Description

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背景技术
在野外无人环境中,对于特定环境下蚊虫的数量、种类的观察,是了解相应地区生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但是现有蚊虫诱捕设备并不能完成长时间诱捕续航操作,而且没有图像采集设备,也无法查看蚊虫诱捕的类型,以及工作人员作业时无法获取精准的气象数据;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包括:包括:MCU网络信号端连接网络工作单元信号交互端,MCU温度信号端连接温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MCU湿度信号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MCU摄像信号端连接摄像单元工作信号端,MCU定位信号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工作信号端,MCU电源工作端连接电源管理单元供电端,电源管理单元供电端还分别连接网络工作单元电源工作端和摄像单元电源工作端。
优选的,所述GPS定位单元包括:低压差稳压器包括:5V电源端连接晶体管N10漏极,晶体管N10源极分别连接电容C28一端和稳压芯片电源输入端,电容C28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旁路端连接电容29一端,电容29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30一端和电容C31一端,电容C30另一端和电容C31另一端接地,5V电源端还连接电阻R32一端,晶体管N10栅极连接电阻R34一端,电阻R3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4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2集电极,场效应管Q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31一端和接地,场效应管Q2基极连接电阻R30一端,电阻R3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1另一端和GPS芯片电源端。
优选的,所述GPS定位单元包括:存储器包括:存储芯片串行时钟输入信号端连接电阻R49一端,电阻R49另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和电阻R50一端,电阻R50另一端连接存储芯片串行数据信号端,存储芯片写保护信号端设置电容C33。
优选的,所述GPS定位单元包括:GPS芯片电源端连接3.3V电源并设置电容C26,GPS信号发送端连接电阻R28一端,电阻R28另一端连接GPS芯片信号接收端,GPS信号接收端连接电阻R29一端,电阻R29另一端连接GPS芯片信号发送端,GPS芯片串行数据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存储器串行数据端,GPS芯片串行时钟输入信号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存储器串行时钟信号端;GPS芯片时间脉冲段连接发光二极管D16负极,发光二极管D16正极连接电阻R41一端,电阻R41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
优选的,还包括:传感器控制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晶体管N11漏极和电阻R44一端,晶体管N11源极分别连接传感器电压端和二极管D17负极,二极管D17正极接地,晶体管N11栅极连接电阻R45一端,电阻R44另一端和电阻R4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集电极,三极管Q3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43一端和接地,三极管Q3基极连接电阻R42一端,电阻R43另一端和电阻R42另一端连接传感器电源端。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电源端连接晶体管N1源极,晶体管N1漏极分别连接18V电源、电阻R7和电容C6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端和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回路补偿输入端连接电阻R11一端,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电容C7一端,电容C7另一端接地,晶体管N1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9一端和电容C8一端,电容C8一端还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内部电压调制端,电阻R9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一端和电阻R10一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5正极,发光二极管D5负极连接充电状态指示端,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一端和晶体管N2漏极,电阻R12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外部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电容C14一端,电容C14另一端接地,晶体管N2源极连接二极管D8正极,二极管D8负极分别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9负极,二极管D9正极接地,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6一端和电阻R17一端,电阻R16和电阻R1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5一端、电阻R22和电池正极,电容C15另一端接地,电阻R22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反馈信号端和电阻R23一端,电阻R23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自动升降压控制电路;在蓄电池端设置升压降压稳压器,12V电源端设置电阻R1和电阻R2,升压降压稳压芯片PGOOD漏电流工作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负极,发光二极管D4正极连接电阻R6一端,电阻R6另一端连接6V电源端,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正极端分别连接电阻R4和电容C4一端,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负极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和电阻R5。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控制开关电路;在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正极端和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负极端还并联电阻R18和电阻R20,通过晶体管N4和N3串联后,晶体管N7和N6串联后,相互之间并联,进行控制开关操作对蓄电池进行电源管理。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电源控制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晶体管N5漏极和电阻R19一端,晶体管N5栅极连接电阻R21一端,电阻R2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9另一端和三极管Q1集电极,三极管Q1基极连接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控制电路电源端和电阻R15一端,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和接地。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电容C61一端和电容C62一端,电容C61另一端和电容C62另一端接地,电容C62一端还连接第一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还连接电阻R60一端,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第一降压转换芯片使能端,第一降压转换芯片自举电压端连接电容C63一端,电容C6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4一端和二极管D19负极,第一降压转换芯片开关控制端连接二极管D19负极,二极管D19正极接地,第一降压转换芯片反馈信号端连接电阻R64一端,电阻R64另一端接地,电感L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5一端、电阻R63一端和5V电源端,电容C65另一端接地,电阻R63另一端连接电阻R64一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用于为摄像单元进行电源管理操作;
第二电源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电容C69一端和电容C71一端,电容C69另一端和电容C71另一端接地,电容C71一端还连接第二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第二降压转换芯片使能端连接电阻R65一端,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电源端,第二降压转换芯片自举电压端连接电容C72一端,电容C7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5一端和二极管D20负极,第二降压转换芯片开关控制端连接二极管D20负极,二极管D20正极接地,第二降压转换芯片反馈信号端连接电阻R68一端,电阻R68另一端接地,电感L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4一端、电阻R67一端和5V电源端,电容C74另一端接地,电阻R67另一端连接电阻R68一端。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用于为网络工作单元进行电源管理操作。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减少昆虫诱捕工作的人力成本,提供诱捕器设备周围的精准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
②提供实时监控及定时自动上报数据、抓拍图片功能,方便工作人员后台管理。
③提供设备准确的卫星定位,为设备运维人员提供导航。
④具备太阳能蓄电功能,在室外保持持续电量供应,维持设备正常运转。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总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GPS定位单元低压差稳压器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GPS定位单元存储器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GPS芯片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GPS晶体振荡器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GPS传输总线电路图;
图7是本发明传感器控制电路图;
图8是本发明电池管理单元的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图;
图9是本发明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无缝切换电路图;
图10是本发明电池管理单元的自动升降压控制电路图;
图11是本发明电池管理单元的控制开关电路图;
图12是本发明电池管理单元的滤波电路图;
图13是本发明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源保护电路图;
图14是本发明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源控制电路图;
图15是本发明电池管理单元的启停控制电路图;
图16是本发明第一电源电路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二电源电路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串口转以太网接口电路图;
图19是本发明网络接口稳压器电路图;
图20是本发明网络变压器电路图;
图2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中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中防逃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中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中太阳能连接杆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20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包括:MCU网络信号端连接网络工作单元信号交互端,MCU温度信号端连接温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MCU湿度信号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MCU摄像信号端连接摄像单元工作信号端,MCU定位信号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工作信号端,MCU电源工作端连接电源管理单元供电端,电源管理单元供电端还分别连接网络工作单元电源工作端和摄像单元电源工作端。通过MCU对传感器、GPS和摄像头的控制,保证蚊虫诱捕设备能够实时通过摄像单元进行图像采集,获取蚊虫诱捕情况,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实现温度和湿度的实时采集,记录相应的气象数据,通过GPS定位单元获取蚊虫诱捕设备的位置信息,搬离或者挪动将提供设备的实时定位信息,防止被盗,同时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提供电源管理单元控制太阳能电路板以及锂电池进行实时电池充电和续航管理。
如图2所示,优选的,GPS定位单元的低压差稳压器包括:5V电源端连接晶体管N10漏极,晶体管N10源极分别连接电容C28一端和稳压芯片电源输入端,电容C28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旁路端连接电容29一端,电容29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30一端和电容C31一端,电容C30另一端和电容C31另一端接地,5V电源端还连接电阻R32一端,晶体管N10栅极连接电阻R34一端,电阻R3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4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2集电极,场效应管Q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31一端和接地,场效应管Q2基极连接电阻R30一端,电阻R3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1另一端和GPS芯片电源端。通过稳压芯片对GPS芯片进行稳压,保证PGS工作稳定。
如图3所示,优选的,GPS定位单元的存储器包括:存储芯片串行时钟输入信号端连接电阻R49一端,电阻R49另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和电阻R50一端,电阻R50另一端连接存储芯片串行数据信号端,存储芯片写保护信号端设置电容C33。
如图4所示,优选的,GPS芯片电源端连接3.3V电源并设置电容C26,GPS信号发送端连接电阻R28一端,电阻R28另一端连接GPS芯片信号接收端,GPS信号接收端连接电阻R29一端,电阻R29另一端连接GPS芯片信号发送端,GPS芯片串行数据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存储器串行数据端,GPS芯片串行时钟输入信号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存储器串行时钟信号端;GPS芯片时间脉冲段连接发光二极管D16负极,发光二极管D16正极连接电阻R41一端,电阻R41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通过GPS芯片进行信号接收,实现蚊虫诱捕设备的定位操作。
如图5所示,优选的,设置晶体振荡器连接GPS芯片,通过串行时钟输入信号端和串行数据端进行数据交互和时钟振荡。
如图6所示,优选的,GPS传输总线电路;MCU总线信号输入端连接总线芯片信号输出端,MCU总线信号输出端连接总线芯片信号输入端,
如图7所示,优选的,传感器控制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晶体管N11漏极和电阻R44一端,晶体管N11源极分别连接传感器电压端和二极管D17负极,二极管D17正极接地,晶体管N11栅极连接电阻R45一端,电阻R44另一端和电阻R4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集电极,三极管Q3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43一端和接地,三极管Q3基极连接电阻R42一端,电阻R43另一端和电阻R42另一端连接传感器电源端。
如图8所示,优选的,电池管理单元的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电源端连接晶体管N1源极,晶体管N1漏极分别连接18V电源、电阻R7和电容C6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端和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回路补偿输入端连接电阻R11一端,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电容C7一端,电容C7另一端接地,晶体管N1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9一端和电容C8一端,电容C8一端还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内部电压调制端,电阻R9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一端和电阻R10一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5正极,发光二极管D5负极连接充电状态指示端,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一端和晶体管N2漏极,电阻R12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外部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电容C14一端,电容C14另一端接地,晶体管N2源极连接二极管D8正极,二极管D8负极分别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9负极,二极管D9正极接地,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6一端和电阻R17一端,电阻R16和电阻R1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5一端、电阻R22和电池正极,电容C15另一端接地,电阻R22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反馈信号端和电阻R23一端,电阻R23另一端接地。通过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能够在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时让充电效率达到最佳,从而为蚊虫诱捕设备提供持续的电力供应。
如图9所示,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无缝切换电路;通过设置晶体管N8在电源输入端进行开关切换,设置晶体管N9在电池正极端进行电池工作切换,通过切换芯片LTC4412ES6进行切换操作。
如图10所示,电池管理单元的自动升降压控制电路;在蓄电池端设置升压降压稳压器,12V电源端设置电阻R1和电阻R2,升压降压稳压芯片PGOOD漏电流工作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负极,发光二极管D4正极连接电阻R6一端,电阻R6另一端连接6V电源端,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正极端分别连接电阻R4和电容C4一端,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负极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和电阻R5。
如图11所示,电池管理单元的控制开关电路;在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正极端和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负极端还并联电阻R18和电阻R20,通过晶体管N4和N3串联后,晶体管N7和N6串联后,相互之间并联,进行控制开关操作对蓄电池进行电源管理。
如图12所示,电池管理单元的滤波电路;通过并联电容C16、C19、C21和C23对12V电源进行滤波,通过并联电容C17、C20、C22和C24对输入电压进行滤波操作。
如图13所示,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源保护电路;在蓄电池正极端设置肖特基二极管D1,在蓄电池电源工作端设置肖特基二极管D3。
如图14所示,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源控制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晶体管N5漏极和电阻R19一端,晶体管N5栅极连接电阻R21一端,电阻R2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9另一端和三极管Q1集电极,三极管Q1基极连接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控制电路电源端和电阻R15一端,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和接地。
如图15所示,电池管理单元的启停控制电路;通过开关K1控制蚊虫诱捕设备的启停操作。
如图16所示,第一电源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电容C61一端和电容C62一端,电容C61另一端和电容C62另一端接地,电容C62一端还连接第一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还连接电阻R60一端,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第一降压转换芯片使能端,第一降压转换芯片自举电压端连接电容C63一端,电容C6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4一端和二极管D19负极,第一降压转换芯片开关控制端连接二极管D19负极,二极管D19正极接地,第一降压转换芯片反馈信号端连接电阻R64一端,电阻R64另一端接地,电感L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5一端、电阻R63一端和5V电源端,电容C65另一端接地,电阻R63另一端连接电阻R64一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用于为摄像单元进行电源管理操作。
如图17所示,第二电源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电容C69一端和电容C71一端,电容C69另一端和电容C71另一端接地,电容C71一端还连接第二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第二降压转换芯片使能端连接电阻R65一端,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电源端,第二降压转换芯片自举电压端连接电容C72一端,电容C7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5一端和二极管D20负极,第二降压转换芯片开关控制端连接二极管D20负极,二极管D20正极接地,第二降压转换芯片反馈信号端连接电阻R68一端,电阻R68另一端接地,电感L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4一端、电阻R67一端和5V电源端,电容C74另一端接地,电阻R67另一端连接电阻R68一端。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用于为网络工作单元进行电源管理操作。
如图18所示,串口转以太网接口电路;优选为CH9121。
如图19所示,网络接口稳压器电路;优选的MCP1726-3302。
如图20所示,网络变压器电路优选为HR911105A。
晶体管优选为SI4825DY,
MCU优选为STM32F103RCT6。
结合图21-图27所示,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系统,主要由太阳能板A、诱捕装置B、控制盒C和主杆D组成,主杆D竖直设置,主杆D的上端横向设置有太阳能板连接杆1,太阳能板A倾斜设置在太阳能板连接杆1的端头上,太阳能板连接杆1的前后侧面上还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主杆D的中部靠上位置处设置有控制盒连接杆2,控制盒C设置在控制盒连接杆C上方,主杆D的中部横向设置有诱捕装置连接杆3,诱捕装置B设置在诱捕装置连接杆3下方。
诱捕装置B由连接件4、上壳体5、下壳体6、防逃盘7、诱捕器8组成,连接件4呈“7”字形,其中水平段固定在诱捕装置连接杆3,竖直段外套装有上壳体5,上壳体5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6,下壳体6的中部设置有供昆虫进入的空心管6a,诱捕器8安装在空心管6a上,且与空心管6a之间留有间隙,下壳体6内还设置有防逃盘8,防逃盘7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防逃孔,连接件4竖直段的下端设置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位于上壳体5内。
控制盒4内设置有GPS和控制模块,且控制盒C与诱捕装置B、太阳能板A、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最好是,如图3所示,诱捕器8的上端设置有用于盛放诱捕剂的诱捕凹槽8a,诱捕凹槽8a的下方设置有圆盘8b,圆盘8b上设置有若干个防逃孔,圆盘8b的下方至少设置有两个安装支脚8c,安装支脚8c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卡在空心管6a上的安装卡槽8d,圆盘8b下方还设置有防逃管8e,且防逃管8e位于安装支脚8内侧,防逃管8e直径小于空心管6a的直径,圆盘8b的直径大于空心管6a的直径。
如图5所示,防逃盘8的下方至少设置有两个空心的支撑管8a,下壳体6内对应设置有竖向插条,使防逃盘8设置在下壳体6的中部,更能防止昆虫逃跑。
最好是,下壳体6的上端外侧至少设置有两个安装凸起6b,上壳体5的下端对应安装凸起6b的位置处设置有呈“7”字形的安装凹槽。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卡接结构简单,便于打开下壳体放置诱捕剂。
最好是,太阳能板连接杆1主要由固定架1a、连接板1b和支撑架1c组成,固定架1a的上下底面设置为能套装在主杆A上的圆环,两个连接板1b的一端前后对称设置在固定架1a的前后侧面上,另一端为斜面,斜面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c,在连接板的侧面还设置有信号接收器,用于加强信号的接收。
最好是,诱捕装置连接杆3采用伸缩杆,伸缩杆的大端固定在主杆上,小端的端头套装有连接件4,便于根据环境调整诱捕装置的位置。
最好是,下壳体6上端至少设置有一个下进入缺口,相对应地上壳体5的下端设置有上进入缺口,增加昆虫进入壳体内的途径,便于诱捕昆虫。
最好是,主杆D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顶杆、立杆和底座组成,其中太阳能板连接杆1设置在顶杆上,控制盒连接杆2和诱捕装置连接杆3设置在立杆的中部靠上位置处,在顶杆的顶部还设置有避雷针。主杆D分体设置,便于运输;由于本诱捕系统安装在室外,避雷针的设置能有效防止雷击。
最好是,底座的高度设置在0.3m-1.5m之间,并且优先选择高度为1m,此高度为昆虫较为集中的高度,同时也便于诱捕剂的添加。
最好是,上壳体5采用透明材质,下壳体6采用不透明材质,使壳体内有自然光,便于摄像头的拍摄;下壳体采用不透明材质,符合昆虫的生活习性,能防止昆虫逃跑。
最好是,如图7所示,控制盒C顶部设置有遮雨盖9,遮雨盖9的结构为悬山两破顶结构,控制盒C的背部上下间隔设置有空心钢架,空心钢架通过抱箍设置在支主杆上。抱箍的设置能进一步让控制盒固定在主杆上,防止控制盒倾斜;遮雨盖9的设置,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控制盒C内,从而导致整个诱捕系统失效,并且设置遮雨盖9后,控制盒C内不需要采用强防水的结构,能减低成本。
本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系统还可通过云端控制。
本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系统的工作方法如下:
步骤一、放入诱捕剂,先将开箱检查配件是否齐全,再将其运送至指定位置后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打开下壳体6,在诱捕凹槽6a内放上诱捕剂,再合上下壳体6;
步骤二、数据调试,启动太阳能板A,确认控制盒C与终端的连接是否正常,从而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启动数据的传输功能;
步骤三、添加诱捕剂,从监控内看到诱捕剂被完全挥发,维护人员根据GPS定位,找到诱捕系统并添加诱捕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包括:MCU网络信号端连接网络工作单元信号交互端,MCU温度信号端连接温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MCU湿度信号端连接湿度传感器信号发送端,MCU摄像信号端连接摄像单元工作信号端,MCU定位信号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工作信号端,MCU电源工作端连接电源管理单元供电端,电源管理单元供电端还分别连接网络工作单元电源工作端和摄像单元电源工作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单元包括:低压差稳压器包括:5V电源端连接晶体管N10漏极,晶体管N10源极分别连接电容C28一端和稳压芯片电源输入端,电容C28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旁路端连接电容29一端,电容29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电源输出端分别连接电容C30一端和电容C31一端,电容C30另一端和电容C31另一端接地,5V电源端还连接电阻R32一端,晶体管N10栅极连接电阻R34一端,电阻R3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4另一端和场效应管Q2集电极,场效应管Q2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31一端和接地,场效应管Q2基极连接电阻R30一端,电阻R30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31另一端和GPS芯片电源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单元包括:存储器包括:存储芯片串行时钟输入信号端连接电阻R49一端,电阻R49另一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端和电阻R50一端,电阻R50另一端连接存储芯片串行数据信号端,存储芯片写保护信号端设置电容C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单元包括:GPS芯片电源端连接3.3V电源并设置电容C26,GPS信号发送端连接电阻R28一端,电阻R28另一端连接GPS芯片信号接收端,GPS信号接收端连接电阻R29一端,电阻R29另一端连接GPS芯片信号发送端,GPS芯片串行数据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存储器串行数据端,GPS芯片串行时钟输入信号端连接GPS定位单元存储器串行时钟信号端;GPS芯片时间脉冲段连接发光二极管D16负极,发光二极管D16正极连接电阻R41一端,电阻R41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控制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晶体管N11漏极和电阻R44一端,晶体管N11源极分别连接传感器电压端和二极管D17负极,二极管D17正极接地,晶体管N11栅极连接电阻R45一端,电阻R44另一端和电阻R45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集电极,三极管Q3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43一端和接地,三极管Q3基极连接电阻R42一端,电阻R43另一端和电阻R42另一端连接传感器电源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电源端连接晶体管N1源极,晶体管N1漏极分别连接18V电源、电阻R7和电容C6一端,电容C6另一端接地,电阻R7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端和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回路补偿输入端连接电阻R11一端,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电容C7一端,电容C7另一端接地,晶体管N1栅极分别连接电阻R9一端和电容C8一端,电容C8一端还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内部电压调制端,电阻R9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一端和电阻R10一端,电阻R10另一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5正极,发光二极管D5负极连接充电状态指示端,电容C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2一端和晶体管N2漏极,电阻R12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外部电源正极输入端和电容C14一端,电容C14另一端接地,晶体管N2源极连接二极管D8正极,二极管D8负极分别连接电感L1和二极管D9负极,二极管D9正极接地,电感L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6一端和电阻R17一端,电阻R16和电阻R17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5一端、电阻R22和电池正极,电容C15另一端接地,电阻R22另一端分别连接太阳能板充电控制芯片反馈信号端和电阻R23一端,电阻R23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自动升降压控制电路;在蓄电池端设置升压降压稳压器,12V电源端设置电阻R1和电阻R2,升压降压稳压芯片PGOOD漏电流工作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4负极,发光二极管D4正极连接电阻R6一端,电阻R6另一端连接6V电源端,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正极端分别连接电阻R4和电容C4一端,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负极端连接电容C4另一端和电阻R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控制开关电路;在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正极端和升压降压稳压芯片最大电流检测门限负极端还并联电阻R18和电阻R20,通过晶体管N4和N3串联后,晶体管N7和N6串联后,相互之间并联,进行控制开关操作对蓄电池进行电源管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电源控制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晶体管N5漏极和电阻R19一端,晶体管N5栅极连接电阻R21一端,电阻R2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9另一端和三极管Q1集电极,三极管Q1基极连接电阻R14一端,电阻R1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控制电路电源端和电阻R15一端,电阻R15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发射极和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单元包括:第一电源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电容C61一端和电容C62一端,电容C61另一端和电容C62另一端接地,电容C62一端还连接第一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还连接电阻R60一端,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第一降压转换芯片使能端,第一降压转换芯片自举电压端连接电容C63一端,电容C63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4一端和二极管D19负极,第一降压转换芯片开关控制端连接二极管D19负极,二极管D19正极接地,第一降压转换芯片反馈信号端连接电阻R64一端,电阻R64另一端接地,电感L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5一端、电阻R63一端和5V电源端,电容C65另一端接地,电阻R63另一端连接电阻R64一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用于为摄像单元进行电源管理操作;
第二电源电路;12V电源端分别连接电容C69一端和电容C71一端,电容C69另一端和电容C71另一端接地,电容C71一端还连接第二降压转换芯片输入端,第二降压转换芯片使能端连接电阻R65一端,电阻R60另一端连接电源端,第二降压转换芯片自举电压端连接电容C72一端,电容C72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5一端和二极管D20负极,第二降压转换芯片开关控制端连接二极管D20负极,二极管D20正极接地,第二降压转换芯片反馈信号端连接电阻R68一端,电阻R68另一端接地,电感L5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74一端、电阻R67一端和5V电源端,电容C74另一端接地,电阻R67另一端连接电阻R68一端。所述第二电源电路用于为网络工作单元进行电源管理操作。
CN202010884381.XA 2020-08-28 2020-08-28 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Pending CN1120151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4381.XA CN112015117A (zh) 2020-08-28 2020-08-28 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4381.XA CN112015117A (zh) 2020-08-28 2020-08-28 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5117A true CN112015117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3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4381.XA Pending CN112015117A (zh) 2020-08-28 2020-08-28 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5117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5103U (zh) * 2009-12-24 2010-10-06 胡宪亮 智能虫情测报灯
CN206402990U (zh) * 2016-11-08 2017-08-15 李鹏广 新型多功能实蝇智能物理杀虫灯
CN107734222A (zh) * 2017-10-19 2018-02-23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虫情测报系统
CN107711762A (zh) * 2017-10-19 2018-02-23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虫情监测方法和智能虫情监测装置
CN108124842A (zh) * 2017-12-27 2018-06-08 福建省科技厅农牧业科研中试中心 一种松墨天牛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CN108574333A (zh) * 2018-08-01 2018-09-25 郑州源创智控有限公司 用于粮情检测分机的智能供电模块
CN208175854U (zh) * 2018-04-11 2018-12-04 广州市西盟洁康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蚊虫自动监测系统
EP3466256A1 (en) * 2016-06-07 2019-04-10 Pinheiro Pinto Sobreiro, Luís Filipe Machine for capturing, counting and monitoring insects
CN110663659A (zh) * 2019-11-12 2020-01-10 图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化有害生物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798536A (zh) * 2019-11-12 2020-02-14 图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端有害生物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11241376U (zh) * 2019-11-12 2020-08-14 图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化有害生物监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95103U (zh) * 2009-12-24 2010-10-06 胡宪亮 智能虫情测报灯
EP3466256A1 (en) * 2016-06-07 2019-04-10 Pinheiro Pinto Sobreiro, Luís Filipe Machine for capturing, counting and monitoring insects
CN206402990U (zh) * 2016-11-08 2017-08-15 李鹏广 新型多功能实蝇智能物理杀虫灯
CN107734222A (zh) * 2017-10-19 2018-02-23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虫情测报系统
CN107711762A (zh) * 2017-10-19 2018-02-23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虫情监测方法和智能虫情监测装置
CN108124842A (zh) * 2017-12-27 2018-06-08 福建省科技厅农牧业科研中试中心 一种松墨天牛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CN208175854U (zh) * 2018-04-11 2018-12-04 广州市西盟洁康环境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蚊虫自动监测系统
CN108574333A (zh) * 2018-08-01 2018-09-25 郑州源创智控有限公司 用于粮情检测分机的智能供电模块
CN110663659A (zh) * 2019-11-12 2020-01-10 图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化有害生物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0798536A (zh) * 2019-11-12 2020-02-14 图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云端有害生物远程监测系统及方法
CN211241376U (zh) * 2019-11-12 2020-08-14 图锐(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化有害生物监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ZHONGJUN: "MP2359电路图", 《CSDN》 *
LZB1989666的店: "DSC-CN3795太阳能MPPT芯片", 《百度文库》 *
R_Z_Q: "GPS模块", 《CSDN》 *
无: "ltc3780中文资料详细_工作原理_管脚图及典型应用电路", 《电子发烧友》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7989A (zh) 基于互联网的实时在线监测昆虫诱捕装置
CN112005985A (zh) 一种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2015117A (zh) 智能云端控制昆虫诱捕监测工作电路
CN214177435U (zh) 一种智能野外红外相机
CN202095130U (zh) 太阳能光控灭虫灯智能控制器
CN213123241U (zh) 一种带有烟感警报功能的森林林业摄像头
CN115373089A (zh) 一种外嵌型能信共传光缆
CN211046965U (zh) 一种白蚁侦测系统
CN213735546U (zh) 一种草原生态遥感监测系统
CN214339546U (zh) 一种茶树病虫害监测装置
CN212171943U (zh) 一种电动汽车慢充cp唤醒系统
CN211104004U (zh) 一种自主巡逻校园安保机器人
CN201032798Y (zh) 多功能便携式太阳能灭虫器
CN211201325U (zh) 一种新型智慧停车视频桩
CN2283360Y (zh) 太阳能诱虫灯
CN207574358U (zh) 一种具有定位追踪功能杀虫灯系统
CN213484571U (zh) 一种双光谱户外多样性数据采集监控装置
CN112769207A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老化测试锂电池容量电能回收系统
CN219556066U (zh) 一种玉米大豆套种用环保诱捕杀虫装置
CN216627216U (zh) 用于林业病害虫防治的监测装置
CN214015634U (zh) 一种蔬菜大棚用害虫杀灭装置
CN212961294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路灯
CN211628416U (zh) 一种智能交通指示路灯
CN110504737B (zh) 一种基于光伏电池的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
CN213663222U (zh) 一种电动昆虫捕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