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4808B - 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4808B
CN112014808B CN202010927037.4A CN202010927037A CN112014808B CN 112014808 B CN112014808 B CN 112014808B CN 202010927037 A CN202010927037 A CN 202010927037A CN 112014808 B CN112014808 B CN 112014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ssile
receiver
module
transmitter
bor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70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4808A (zh
Inventor
武春风
吴斌
秦建飞
刘林涛
朱健华
吴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C Microelectronic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70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4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4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4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4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4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36Means for anti-jamming, e.g. ECCM, i.e. electronic counter-counter mea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实现针对有源干扰的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将数字极化、相控阵、分布式SAR进行有机结合,将极化相控阵天线阵列用于分布式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数字极化设计实现全极化、极化捷变等,从能量域和极化域实现抗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SAR技术发展很快,成像分辨率不断提高,在国防与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研究SAR干扰技术不仅可以保护重要信息不被侦察,也可为研究类似系统的抗干扰技术,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均是价值。
针对SAR系统的干扰方法很多,根据干扰能量来源通常分为有源干扰和无缘干扰两大类。有源干扰在有效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更大的利用空间,有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两种。目前,没有针对有源干扰的有效抗干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包括: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
所述弹载SAR发射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发射机射频前端模块、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和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以及与数字极化模块连接的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所述弹载SAR接收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接收机射频前端模块、接收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以及与数字极化模块连接的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所述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通过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建立弹载数据链通信。
进一步,所述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包括发射机控制模块,与发射机控制模块连接的发射机变极化器,以及与发射机变极化器连接的信号源模块、水平通道I/Q合成模块和垂直通道I/Q合成模块;其中,水平通道I/Q合成模块和垂直通道I/Q合成模块均与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发射机控制模块还分别连接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和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进一步,所述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包括接收机控制模块,与接收机控制模块连接的接收机变极化器和干扰极化识别器,以及与接收机变极化器连接的极化滤波器、水平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和垂直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其中,干扰极化识别器、水平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和垂直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均与接收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机控制模块还连接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极化滤波器还依次连接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
进一步,所述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均为采用以一对相互垂直的电偶极子为阵元基础的极化相控阵天线阵列。
进一步,相互垂直的电偶极子包括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分别连接一个移相器,所述移相器通过移相控制码控制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以实现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调整电磁波发射波束或电磁波接收波束的指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分别安装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以及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并通过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建立弹载数据链通信,实现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步骤2,弹载SAR发射机通过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发射电磁波,并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发射机控制模块调整发射电磁波波束指向,使电磁波发射波束始终照射目标;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并通过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接收机控制模块调整接收电磁波波束指向,自适应地接收目标散射的电磁波;
步骤3,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初始阶段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式;当弹载SAR接收机通过干扰极化识别器识别出干扰信号的极化状态后,通过弹载数据链向弹载SAR发射机发送干扰样式信息,弹载SAR发射机接收到干扰样式信息后,通过数字极化技术改变其极化状态,并将改变后的极化参数通过弹载数据链发送给弹载SAR接收机;弹载SAR接收机根据接收的极化参数改变电磁波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式;
步骤4,当弹载SAR接收机检测并识别出噪声干扰、无源干扰信号后,通过控制电磁波接收波束,在空域上实现零陷,滤除干扰信号;
步骤5,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接收机控制模块实时地控制接收机变极化器得到回波基带信号,并将回波基带信号输入极化滤波器进行极化自适应滤波;
步骤6,弹载SAR接收机中的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极化滤波器输出的信号实现分布式SAR前视成像,生成弹载SAR发射机照射区域的SAR图像;
步骤7,弹载SAR接收机中的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根据SAR图像实现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并根据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结果中的目标位置信息实时调整飞行姿态,直至摧毁目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数字极化、相控阵、分布式SAR进行有机结合,将极化相控阵天线阵列用于分布式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数字极化设计实现全极化、极化捷变等,从能量域和极化域实现抗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中弹载SAR发射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中弹载SAR接收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本发明为了实现针对有源干扰的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将数字极化、相控阵、分布式SAR进行有机结合,将极化相控阵天线阵列用于分布式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数字极化设计实现全极化、极化捷变等,从能量域和极化域实现抗干扰。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包括: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
如图1所示,所述弹载SAR发射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发射机射频前端模块、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和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以及与数字极化模块连接的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如图2所示,所述弹载SAR接收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接收机射频前端模块、接收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以及与数字极化模块连接的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所述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通过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建立弹载数据链通信。
也就是说,所述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均包括弹载数据链模块、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射频前端模块、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和数字极化模块;而弹载SAR接收机比弹载SAR发射机多出了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其中,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可以用于发送和接收有源干扰信号、电磁波(电磁信号)等,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接收的信号经射频前端模块进行处理,实现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混频、滤波、放大等功能,再经过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如DAC)进行信号处理和转换后输入数字极化模块进行极化状态控制。
所述数字极化模块在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的功能大体一致,均可以实现对极化方式的改变,但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所述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包括发射机控制模块,与发射机控制模块连接的发射机变极化器,以及与发射机变极化器连接的信号源模块、水平通道I/Q合成模块和垂直通道I/Q合成模块;其中,水平通道I/Q合成模块和垂直通道I/Q合成模块均与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发射机控制模块还分别连接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和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所述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包括接收机控制模块,与接收机控制模块连接的接收机变极化器和干扰极化识别器,以及与接收机变极化器连接的极化滤波器、水平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和垂直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其中,干扰极化识别器、水平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和垂直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均与接收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机控制模块还连接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极化滤波器还依次连接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
其中,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和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具有以下工作过程:
(1)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中,信号源模块生成原始信号,发射机控制模块控制发射机变极化器生成指定极化状态的信号;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中,接收机控制模块控制接收机变极化器输出原始极化状态的回波基带信号;即,分别通过发射机变极化器和接收机变极化器实现弹载SAR发射机极化状态的调制和弹载SAR接收机极化状态的解调。
(2)弹载SAR发射机中,通过水平通道I/Q合成模块、垂直通道I/Q合成模块和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实现发射信号的通道校正、数字上变频以及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弹载SAR接收机中,通过接收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水平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和垂直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实现回波信号的模拟到数字的转换、数字下变频以及通道校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均为采用以一对相互垂直的电偶极子为阵元基础的极化相控阵天线阵列。如图1、2所示,相互垂直的电偶极子包括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分别连接一个移相器,所述移相器通过移相控制码控制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以实现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调整电磁波发射波束或电磁波接收波束的指向。
基于上述的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工作过程:
步骤1,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分别安装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以及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并通过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建立弹载数据链通信,实现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步骤2,弹载SAR发射机通过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发射电磁波,并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发射机控制模块调整发射电磁波波束指向,使电磁波发射波束始终照射目标;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并通过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接收机控制模块调整接收电磁波波束指向,自适应地接收目标散射的电磁波;
步骤3,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初始阶段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式;当弹载SAR接收机接收通过干扰极化识别器干扰信号的极化状态后,通过弹载数据链向弹载SAR发射机发送干扰样式信息,弹载SAR发射机接收到干扰样式信息后,通过数字极化技术改变其极化状态,并将改变后的极化参数通过弹载数据链发送给弹载SAR接收机;弹载SAR接收机根据接收的极化参数改变电磁波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式;
步骤4,当弹载SAR接收机检测并识别出噪声干扰、无源干扰信号后,通过控制电磁波接收波束,在空域上实现零陷,滤除干扰信号;
步骤5,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接收机控制模块实时地控制接收机变极化器得到回波基带信号,并将回波基带信号输入极化滤波器进行极化自适应滤波;
步骤6,弹载SAR接收机中的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极化滤波器输出的信号实现分布式SAR前视成像,生成弹载SAR发射机照射区域的SAR图像;
步骤7,弹载SAR接收机中的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根据SAR图像实现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并根据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结果中的目标位置信息实时调整飞行姿态,直至摧毁目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
所述弹载SAR发射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发射机射频前端模块、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和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以及与数字极化模块连接的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所述弹载SAR接收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接收机射频前端模块、接收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以及与数字极化模块连接的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所述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通过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建立弹载数据链通信;
所述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包括发射机控制模块,与发射机控制模块连接的发射机变极化器,以及与发射机变极化器连接的信号源模块、水平通道I/Q合成模块和垂直通道I/Q合成模块;其中,水平通道I/Q合成模块和垂直通道I/Q合成模块均与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发射机控制模块还分别连接发射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和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
所述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包括接收机控制模块,与接收机控制模块连接的接收机变极化器和干扰极化识别器,以及与接收机变极化器连接的极化滤波器、水平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和垂直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其中,干扰极化识别器、水平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和垂直通道I/Q正交分解模块均与接收机中频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接收机控制模块还连接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极化滤波器还依次连接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均为采用以一对相互垂直的电偶极子为阵元基础的极化相控阵天线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其特征在于,相互垂直的电偶极子包括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分别连接一个移相器,所述移相器通过移相控制码控制水平极化电偶极子和垂直极化电偶极子,以实现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调整电磁波发射波束或电磁波接收波束的指向。
4.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分别安装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和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以及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并通过发射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和接收机弹载数据链模块建立弹载数据链通信,实现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步骤2,弹载SAR发射机通过发射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发射电磁波,并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发射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发射机控制模块调整发射电磁波波束指向,使电磁波发射波束始终照射目标;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接收机极化相控阵列天线阵列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并通过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接收机控制模块调整接收电磁波波束指向,自适应地接收目标散射的电磁波;
步骤3,弹载SAR发射机和弹载SAR接收机初始阶段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式;当弹载SAR接收机通过干扰极化识别器干扰信号的极化状态后,通过弹载数据链向弹载SAR发射机发送干扰样式信息,弹载SAR发射机接收到干扰样式信息后,通过数字极化技术改变其极化状态,并将改变后的极化参数通过弹载数据链发送给弹载SAR接收机;弹载SAR接收机根据接收的极化参数改变电磁波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式;
步骤4,当弹载SAR接收机检测并识别出噪声干扰、无源干扰信号后,通过控制电磁波接收波束,在空域上实现零陷,滤除干扰信号;
步骤5,弹载SAR接收机通过接收机数字极化模块中的接收机控制模块实时地控制接收机变极化器得到回波基带信号,并将回波基带信号输入极化滤波器进行极化自适应滤波;
步骤6,弹载SAR接收机中的分布式SAR信号处理模块,根据极化滤波器输出的信号实现分布式SAR前视成像,生成弹载SAR发射机照射区域的SAR图像;
步骤7,弹载SAR接收机中的和分布式SAR图像处理模块,根据SAR图像实现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并根据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结果中的目标位置信息实时调整飞行姿态,直至摧毁目标。
CN202010927037.4A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2014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7037.4A CN112014808B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7037.4A CN112014808B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4808A CN112014808A (zh) 2020-12-01
CN112014808B true CN112014808B (zh) 2024-04-30

Family

ID=73515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7037.4A Active CN112014808B (zh) 2020-09-07 2020-09-07 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48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0617B (zh) * 2023-11-20 2024-02-27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星载相控阵天线的全极化sar系统射频网络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6654A (zh) * 2001-10-11 2004-02-18 I 双极化天线阵列
EP2416174A1 (en) * 2010-08-03 2012-02-08 NEC Corporation Full-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or the same
CN104215938A (zh) * 2014-09-30 2014-1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一种对地形反弹干扰的极化检测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4240234A (zh) * 2014-08-19 2014-12-24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基于极化相似度合并的全极化sar影像分割方法和装置
CN111183737B (zh) * 2012-11-08 2015-03-04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弹丸滚转角不模糊测量方法
CN105137433A (zh) * 2015-08-27 2015-12-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星载π/4模式简缩极化SAR相位重构方法
CN107092014A (zh) * 2017-06-27 2017-08-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舰船目标定位的优化方法
CN107643522A (zh) * 2017-09-19 2018-01-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双频段双极化星载云雨测量雷达系统
CN109490886A (zh) * 2018-11-28 2019-03-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海面溢油区域精确提取方法
CN109831240A (zh) * 2018-12-18 2019-05-31 西安思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抗干扰机载数据链系统
CN110646795A (zh) * 2019-09-16 2020-01-03 武汉大学 一种简缩极化sar的海洋溢油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0879017A (zh) * 2019-11-22 2020-03-13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bf的弹载探测装置
CN111273238A (zh) * 2020-01-06 2020-06-1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低秩恢复的sar宽窄带干扰同时抑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8618B2 (en) * 2004-04-26 2006-05-02 Budic Robert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istatic radar functions
JP5040549B2 (ja) * 2007-09-20 2012-10-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合成開口レーダ及びコンパクト・ポラリメトリsar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395437B2 (en) * 2013-06-06 2016-07-1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Moving multi-polarization multi-transmitter/receiver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 for buried target detection
KR102195458B1 (ko) * 2019-01-04 2020-12-28 한국과학기술원 Rf 스위치를 이용한 고해상도 다중 편파 주파수 변조 연속파 영상 레이더 시스템 및 이미지 처리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6654A (zh) * 2001-10-11 2004-02-18 I 双极化天线阵列
EP2416174A1 (en) * 2010-08-03 2012-02-08 NEC Corporation Full-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or the same
CN111183737B (zh) * 2012-11-08 2015-03-04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一种弹丸滚转角不模糊测量方法
CN104240234A (zh) * 2014-08-19 2014-12-24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基于极化相似度合并的全极化sar影像分割方法和装置
CN104215938A (zh) * 2014-09-30 2014-12-17 中国人民解放军63892部队 一种对地形反弹干扰的极化检测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5137433A (zh) * 2015-08-27 2015-12-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星载π/4模式简缩极化SAR相位重构方法
CN107092014A (zh) * 2017-06-27 2017-08-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弹载双基前视sar舰船目标定位的优化方法
CN107643522A (zh) * 2017-09-19 2018-01-3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双频段双极化星载云雨测量雷达系统
CN109490886A (zh) * 2018-11-28 2019-03-19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海面溢油区域精确提取方法
CN109831240A (zh) * 2018-12-18 2019-05-31 西安思丹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阵列天线的抗干扰机载数据链系统
CN110646795A (zh) * 2019-09-16 2020-01-03 武汉大学 一种简缩极化sar的海洋溢油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0879017A (zh) * 2019-11-22 2020-03-13 湖北三江航天红林探控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bf的弹载探测装置
CN111273238A (zh) * 2020-01-06 2020-06-1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 一种基于低秩恢复的sar宽窄带干扰同时抑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基于极化DBF的制导雷达抗干扰方法;宋立众;乔晓林;吴群;;电波科学学报;20100215(01);第109-11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4808A (zh) 2020-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8580B2 (en) 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 system
CN109495141B (zh) 一种模数混合基带多波束形成方法及在无线通信系统应用
US20090303126A1 (en) Multicode aperture transmitter/receiver
CN112034444B (zh) 基于循环编码阵列的多波束雷达通信一体化方法
CN110058218B (zh) 一种基于四维天线阵的射频隐身发射波束形成方法及系统
CN102104195A (zh) 使用频率的相控阵天线的波束调向系统
US8958408B1 (en) Coded aperture scanning
CN112014808B (zh) 一种弹载双基sar抗干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4280733A (zh)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572509B (zh) 基于时间调制阵列的mimo雷达系统及波束形成方法
CN106788870A (zh) 一种干扰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34429B (zh) 一种消除干扰自激的自适应数字对消方法
CN110471059A (zh) 一种小型化毫米波成像雷达装置
CN113075628B (zh) 一种对单脉冲雷达旁瓣相消器的干扰机及其干扰方法
CN113917421A (zh) 一种基于级联lms滤波器的分布式雷达主瓣干扰抑制方法
WO2004038452A1 (en) Adaptive antenna
CN206060751U (zh) 一种电子战系统中收发隔离系统
CN111077502A (zh) 多频段虚拟的扩展阵列系统
CN111029744A (zh) 基于mems开关矩阵的四维天线阵
CN104849710A (zh) 一种数字极化捷变雷达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principle verification of full-duplex technology based on phased array
CN114966561B (zh) 一种用于低空警戒的数字多波束相控阵雷达系统
CN114361814B (zh) 一种含旁瓣抑制波束的相控阵天线、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94596B (zh) 用于车辆的发送接收设备及具有这种发送接收设备的车辆
CN114035190A (zh) 一种兼顾空旷地域与树丛遮挡地域的有源相控阵探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