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3860A - 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3860A
CN112013860A CN201910459483.4A CN201910459483A CN112013860A CN 112013860 A CN112013860 A CN 112013860A CN 201910459483 A CN201910459483 A CN 201910459483A CN 112013860 A CN112013860 A CN 112013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node
stage
determining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94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臻
张玥杰
刘永畅
李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vinf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vinf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vinfo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vinf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94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38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3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38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53Special cost functions, i.e. other than distance or default speed limit of road segments
    • G01C21/3461Preferred or disfavoured areas, e.g. dangerous zones, toll or emission zones, intersections, manoeuvre types, segments such as motorways, toll roads, fer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包括:确定出行起、终点,并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根据所述各个路线节点确定出行路线;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包括:根据所述起点确定第一级路线节点,根据所述终点确定末级路线节点;从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始,根据上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所述下一级备选节点中确定下一级路线节点,直至所述末级路线节点;其中,所述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交通出行领域,安全是重中之重。现有技术中许多应用程序都为用户提供了路线规划服务,比如地图类应用程序。但是上述应用程序在为用户进行路线规划时,参考的是路线长度或者拥堵状况或者收费等因素,而没有顾及到用户的出行路线安全性;再比如,现有技术中的许多出行类应用程序能够为用户提供出行安全保护,例如信息记录与共享,或者报警功能,但这类应用软件侧重于如何在危险状态中进行安全保护,而没有在源头上采取措施来规避出行风险。
有鉴于此,需要更有效的安全出行路线规划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包括:
确定出行起、终点,并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
根据所述各个路线节点确定出行路线;
其中,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起点确定第一级路线节点,根据所述终点确定末级路线节点;
从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始,根据上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所述下一级备选节点中确定下一级路线节点,直至所述末级路线节点;
其中,所述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装置,包括:
节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行起、终点,并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
路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路线节点确定出行路线。
其中,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起点确定第一级路线节点,根据所述终点确定末级路线节点;
从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始,根据上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所述下一级备选节点中确定下一级路线节点,直至所述末级路线节点;
其中,所述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中选择路线节点,而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从而在确定路线节点并确定出行路线时能够考虑到危险因素,躲避高危节点,规划出相对安全的路径,提高所规划的出行路线的安全性;由于是在确定出行路线时就考虑到了危险因素,因而能够从源头上规避出行风险,提高出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一中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一中服务器与用户终端的通信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一中的深度学习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路线规划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一中的路线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一中的专题地图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一中的图表示意图。
图8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二中用户终端的一种页面示意图。
图9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二中用户终端的另一种页面示意图。
图10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二中用户终端的另一种页面示意图。
图1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二中用户终端的另一种页面示意图。
图1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二中用户终端的另一种页面示意图。
图1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二中用户终端的另一种页面示意图。
图1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三中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计算机或者服务器或者相应的任务执行系统等。另外,也可以由第三方应用客户端协助所述执行主体执行上述流程。例如图2所示,可以由服务器以及用户所持有的终端来执行本实施例中的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具体的,用户持有的终端上可以安装有相应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为应用程序所对应的服务器(以下简称服务器),服务器与用户所持有的终端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通过应用程序来向用户进行页面以及信息展示以及输入输出。
图1是本说明书第一个实施例中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包括:
S101:确定出行起、终点,并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包括:根据所述起点确定第一级路线节点,根据所述终点确定末级路线节点;从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始,根据上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所述下一级备选节点中确定下一级路线节点,直至所述末级路线节点;其中,所述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针对目标对象进行安全出行路线规划,即对目标对象的出行进行路线规划。所述的“出行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在网络世界中,一般是用互联网账户(以下简称“账户”)来代表真实的人,故所述的“目标对象”可以是一个互联网账户或多个互联网账户。当然,这里的出行对象也并不只能用来代表现实中的人,还可以用来代表现实中的其他生物或者个体,例如车辆。
其中,确定出行起终点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1.1或1.2的方式:
1.1、出行起终点可以由目标对象通过应用程序设置并发送到服务器,然后服务器据此确定出行起终点;
1.2、(服务器)可以根据目标对象(通过应用程序)发送的指令来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起终点,例如指令为“到最近的XX商店”,则服务器可以将收到指令时,目标对象所在位置作为出行起点,距离目标对象所在位置最近的XX商店作为出行终点;又比如,指令为“从最近的公园到最近的XX商店”,则服务器可以将收到指令时,距离目标对象所在位置最近的公园作为出行起点,距离目标对象所在位置最近的XX商店作为出行终点。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出行的起点和终点后,可以根据出行起点(以下简称“起点”)和出行终点(以下简称“终点”)来确定各个路线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起点和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包括:
根据起点确定第一级路线节点,根据终点确定末级路线节点;
从第一级路线节点开始,根据上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这里的上一级和下一级为相邻的两级);根据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中(即从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中)确定下一级路线节点,直至末级路线节点的上一级路线节点;即根据第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第二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第二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中确定第二级路线节点;根据第二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第三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第三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中确定第三级路线节点;以此类推,直至确定到末级路线节点。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危险因子值可以用于表示节点的危险程度,例如危险因子值越大,代表节点越危险。
在本实施例中,对任一级的任一个备选节点,根据该备选节点距离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该备选节点距离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以及该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确定该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具体的,对任一级的任一个备选节点,可以将该备选节点距离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距离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以及该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的和作为该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
在本实施例中,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距离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g(n)包括:
Figure BDA0002077611080000051
其中g(n)′=L(pathn-1)+D(Pn-1,Pn) (2);
h(n)′=|Xn-XE|+|Yn-YE| (3);
L(pathn-1)为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到第n-1级路线节点确的路径长度;
D(Pn-1,P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与第n-1级路线节点的路网距离;
Xn、Y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坐标,XE、YE为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坐标;
若考虑第一级路线节点,n≥1;若不考虑第一级路线节点,n≥2;
如/或,
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距离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h(n)包括:
Figure BDA0002077611080000061
其中g(n)′=L(pathn-1)+D(Pn-1,Pn) (5);
h(n)′=|Xn-XE|+|Yn-YE| (6);
L(pathn-1)为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到第n-1级路线节点确的路径长度;
D(Pn-1,P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与第n-1级路线节点的路网距离;
Xn、Y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坐标,XE、YE为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坐标;
若考虑第一级路线节点,n≥1;若不考虑第一级路线节点,n≥2;
如/或,
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d(n)包括:
Figure BDA0002077611080000062
其中,m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危险特征数,αi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第i个危险特征的权值,可以利用多变量样本结合贝叶斯网络训练得到;
bi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第i个危险特征的特征值(可以取区域最值法规约后的数值);
这里的危险特征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包括但不限于气象条件、时间段、周边环境、人、道路类型、照明指数、人流密度、POI(兴趣点)、居民地分布、区域犯罪率、安保情况等,危险特征的数据源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天气网、土地规划部门、地图供应商、公安系统、卫星数据平台等,特别利用众源数据可以获取人这一因素的各类数据,以用于贝叶斯网络的输入。
在确定危险特征后,(服务器)可根据已有数据记载,包括公安部门提供的行人出行安全事件以及众源数据等等,获得大量样本,并在此基础上依照贝叶斯决策理论采用深度学习对大数据量样本进行建模分析,包括模型的建立与检验,有效模型的输出即为相关权重。同时,由于涉及公共安全领域,相关专家的经验可以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可以采用AHP决策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增加模型的鲁棒性。其中,基于贝叶斯的深度学习原理如图3所示,输出的是各个危险特征的权值a1至an以及特征值b1至bn,这里的n可以是单个备选节点或单个路线节点的危险特征的数目。
在确定了各个危险特征的权重值后,就可以如(7)根据各个危险特征的权重值与特征值确定d(n)。
若考虑第一级路线节点,n≥1;若不考虑第一级路线节点,n≥2。
S102:根据所述各个路线节点确定出行路线。
在确定了各个路线节点后,就可以根据各个路线节点确定出行路线,并在应用程序或终端上显示。
下面具体结合应用程序或终端与服务器来阐述上述的路线规划过程:
2.1、通过应用程序,可以向服务器发送路径规划请求;服务器确定起点和终点,起点和终点的确定方式可以如前所述;服务器确定起点和终点的同时,也就可以通过(终端的)位置服务来确定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并且,服务器可以根据起、终点的坐标确定最小外包矩形(MBR)或最小外包圆形或其他最小外包形状,并确定一定的缓冲距离(例如5km);在确定最小外包形状的基础上从相关数据库(例如路网数据库,安全信息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可以利用现有的或单独构建的数据库)中选择位于最小外包形状中的备选数据,这里的备选数据包括各个路网节点(例如图4中的节点a至k),之后的各级备选节点也就可以来源于这里的数据库,具体的可以来源于这里的备选数据;
服务器利用起点的坐标以及上述的备选数据可以确定距离起点最近的路网节点(例如可以利用临近搜寻确定距离起点最近的路网节点),并作为第一级路线节点(可以记为start,特别的,起点可以就是第一级路线节点);服务器利用终点的坐标以及上述的备选数据可以确定距离终点最近的路网节点(例如可以利用临近搜寻确定距离终点最近的路网节点),并作为末级路线节点(可以记为end,特别的,终点可以就是末级路线节点);
2.2、服务器根据第一级路线节点确定第二级备选节点(例如可以将备选数据中与第一级路线节点具有邻接拓扑关系的路网节点作为第二级备选节点);
2.3、对任一第二级备选节点,服务器可以确定该第二级备选节点距离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g(2)、该第二级备选节点距离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h(2)以及该第二级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d(2),确定方式可以如上述的(1)至(7),即在(1)至(7)中n=2;
对任一第二级备选节点,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第二级备选节点距离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距离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以及该第二级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确定该第二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f(2),例如f(2)=g(2)+h(2)+h(2);其中,g(2)、h(2)、h(2)可以为归一化数值,其他各级备选节点也可取归一化数值;
2.4、比较各个第二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而确定第二级路线节点,例如将移动消耗值最小的第二级备选节点作为第二级路线节点b;
2.5、重复2.2至2.4,就可以根据第二级路线节点确定第三级备选节点,并根据各个第三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确定第三级路线节点c;以此类推,直至被确定的某级路线节点为上述的末级路线节点;
2.6、服务器将确定的第一级至末级路线节点返回应用程序或终端,终端可以结合路径显示以及定位导航功能,将各级路线节点(按顺序)连接起来,从而显示规划出的安全出行路径。在图4中,安全出行路径为start(第一级路线节点)到b(第二级路线节点),b到c(第三级路线节点),c到end(末级路线节点)。
如图5所示,路径1或2可以代表现有技术规划出的路径,路径3则可以代表本实施例规划出的安全路径。
若起点不是第一级路线节点,则目标对象可以由起点移动至第一级路线节点,并按照上述安全路径移动至末级路线节点;若末级路线节点不是终点,则目标对象可以由末级路线节点移动至终点。
本实施例中,通过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中选择路线节点,而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与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与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从而在确定路线节点并确定出行路线时能够考虑到危险因素,并兼顾距离因素,达到躲避高危节点的效果,规划出具备安全性和短距离性的路径,实现了对出行路线的规划以及安全和距离管理,提高所规划的出行路线的安全性;由于是在确定出行路线时就考虑到了危险因素,因而能够从源头上规避出行风险,提高出行的安全性。
另外,为了能使目标对象对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有更全面的了解,本实施例还提出将环境安全性作为地图表征的又一维度,实现安全数据的可视化。具体而言,参照现有地图形式,如:交通地图、卫星地图等,生成以POI(包括但不限于警务亭、医院、24小时商店等安全数据)分布为主要形式的分布地图(即“安全地图”),以及可以包括危险因子热点区或冷点区分布在内的专题地图,如图6所示。同时上述基础安全数据也以图表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包括直方图、折线图、雷达图等等,方便用户决策,如图7所示。
安全数据可视化的工作流程包括:安全数据获取、安全数据清洗及入库,安全数据分析以及安全数据可视化,前三个步骤可以由服务器完成,实现时空大数据可视化的准备工作。安全数据可视化依赖于空间数据分析具体工具、算法,同时为了快速、高效得完成安全数据准备工作,数据的分析计算是在高性能并行计算的基础上完成的;最后的数据的可视化流程,则依赖封装了可视化库的用户端可视化模块完成。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如下:
安全数据获取
安全数据的数据源主要包括中国天气网、土地规划部门、地图供应商、公安系统、卫星数据平台、众源数据等;安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气象条件、时间段、周边环境、人、道路类型、照明指数、人流密度、POI、居民地分布、区域犯罪率、安保情况等;
安全数据清洗及入库
对于获取的安全数据,在入库前需要进行清洗,包括:预处理,包括异常值的剔除和缺省值的补齐;预处理后还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或计算,以满足可视化的数据要求。
数据清洗后根据数据特征对数据进行入库,借助数据库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对于时间粒度较大的数据,例如基础地图数据、区域犯罪率采取较长时间定时更新的方式,存储于安全信息数据库;对于时间基粒度较小的数据,例如天气数据、照明条件、居民地分布、POI分布可以以较短的时间间隔进行更新;对于趋于实时的数据,例如人流量可以基于VG I(自发地理信息)的方式实时获取,并实时更新。
安全数据分析
完成数据入库后,便是对海量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服务器端对空间大数据的分析包括分析危险因子的热点区、冷点区分布和危险因子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其中,对于危险因子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可以基于Python的数据分析包实现;危险因子的热点区、冷点区分布可以基于高性能并行框架并借助ArcEngi ne实现的,具体包括:
结合安全信息数据库中数据计算区域点、面对象的危险因子数值;计算方式同相对安全路劲规划中f(n)的计算;
考虑危险因子在空间分布的自相关性,采用简单克里金插值的方式生成整个区域的危险因子分布图层;
对危险因子分布图层的显示进行调整,发现热点区、冷点区,即高危区、低危区,并将分析结果-危险因子分布图层放入安全信息数据库;
安全数据可视化
安全数据的可视化是以服务器端的安全信息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终端的可视化模块实现,其中数据源的范围可以根据终端定位信息与缓冲距离确定。可视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部分:
POI分布地图:通过获取服务器端存储的基础地图数据、PO I数据,根据地图尺度、以点或者面对象的方式显示在地图上;
危险因子热点区、冷点区分布专题地图:通过获取服务器端存储的危险因子热点区、冷点区分布图层,于终端显示屏浮动显示该图层。
危险因子影响因素的统计:通过获取服务器端存储的危险因子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调用Echar、Polty等javascript工具包,于终端显示屏以直方图、折线图、雷达图等用户可选方式显示以上数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可以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把目标对象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作为一次出行事件。可以设置出行保护条件,当(服务器的)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服务器)为目标对象提供保护模式。触发出行保护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3.1、接收到目标对象的出行保护指令
可以当接收到目标对象的出行保护指令后,触发出行保护条件。这里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出行保护指令的发送和接收:前述内容中记载可以在用户终端上安装相应的应用程序,那么就可以在应用程序的相应页面上设置相应按钮,例如按钮内容可以是“是否开启保护状态”,如图8所示;当目标对象点击该按钮后,即向应用程序对应的服务器发送出行保护指令,服务器从而接收到出行保护指令,即触发了出行保护条件。当然,按钮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或变化,这里重点说明的是触发保护条件的形式可以为应用程序按钮。
3.2、达到预定时间
这里的预定时间可以由目标对象设置,设置方式例如可以是通过应用程序的相应页面的输入框或者按钮,如图9所示;当目标对象设置并发送(例如通过点击相应的发送按钮来进行发送,下同)后,服务器接收到目标对象所设置的预定时间。当达到所设置的预定时间时,即触发出行保护条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预定时间可以是实时时间,即目标对象发送的时间,这样服务器收到发送的指令后即触发了出行保护条件。
3.3、目标对象到达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
这里的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可以由目标对象设置,设置方式例如可以是通过应用程序的相应页面的输入框(如图10或图11所示)或者按钮或者在前述的应用程序的相应页面的地图上选择地点和/或区域。这里的区域相对于地点来说面积一般更大一些,但是两者不是绝对独立的,例如“XX公园”既可以作为区域概念(公园的边界形成区域),也可以作为地点概念(整个公园作为地点)。
当目标对象设置上述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并发送后,服务器接收到目标对象所设置的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服务器可以通过用户终端的定位服务来获取用户的位置(例如应用程序每隔固定时间间隔上传一次位置数据),当目标对象到达上述设置的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时,即触发出行保护条件。
由上述内容可知,上述的出行保护指令、预定时间和/或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都可以看作出行保护条件,上述的3.1至3.3即为触发了出行保护条件。触发了保护条件后,应用程序可以显示从触发保护条件到当前的受保护时间,如图12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或确定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这里的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可以由目标对象设置,也可以由上述的服务器来确定。设置或确定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4.1、由目标对象设置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
若是由目标对象设置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则设置方式可以同上述的预定时间、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的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时间可以就是上述3.2中的预定时间,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可以就是上述3.3中的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
另外,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可以是由目标对象设置并发送的,当服务器接收到目标对象设置的关于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的数据后,也同样会确定(或确认)被设置的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所以“目标对象设置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和“服务器确定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虽然阶段或者执行主体可以不同,但效果可以是相同的。
4.2、服务器确定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
4.2.1、服务器可以接收目标对象的出行指令,根据出行指令来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其中,目标对象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的相应页面或者相应按钮来发送出行指令。例如,目标对象发送的出行指令是“两小时后”,目标指令的发送时间是9时,则服务器确定目标事件为11时;又比如,目标对象发送的出行指令是“最近的XX商店”,则服务器可以将收到出行指令时,距离目标对象所在位置最近的XX商店作为目标地点;再比如,目标对象发送的出行指令是“最近的公园”,则服务器可以将收到出行指令时,距离目标对象所在位置最近的公园作为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
4.2.2、服务器可以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起终点(参见第一个实施例),根据所述出行起终点来确定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
确定了出行起终点后,服务器可以预估目标对象从出行起点到出行终点的时间(可以基于第一个实施例中规划处的安全出行路径进行实践预估),起始时间加预估时间可以确定目标时间,起始时间可以是当前时间或目标对象设定的时间;或者可以将目标对象的出行终点作为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或者,可以将出行终点周围一定范围作为目标区域。
以上有关时间、地点、区域(包括但不限于预定时间和/或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和/或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的确定的内容可以结合使用。以上的举例作为说明之用,实际情况下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或变化。
以上“触发出行保护条件”和“确定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即可以先触发出行保护条件,然后确定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也可以先确定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然后触发出行保护条件。
可以将前述目标对象持有的终端作为目标设备,下面再针对目标时间、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进行分情况说明:
5.1、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在保护模式下)当达到目标时间时,(服务器)执行第一级确认操作;
5.2、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在保护模式下)当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地点时,(服务器)执行第一级确认操作;
5.3、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在保护模式下)当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区域时,(服务器)执行第一级确认操作。
上述的5.1至5.3可以只生效一项,也可以同时生效多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级确认操作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合适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由服务器)向目标设备(或目标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下同)发送信息显示指令,以使得目标设备(或应用程序页面)显示信息或对话框,对话框可以用来确认目标对象在达到目标时间时是否安全,和/或目标对象在到达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时是否安全,因此上述的确认信息或者对话框可以包含安全确认语言,例如“是否安全到达”之类的语言或包含“是否安全到达”以及是或否选项的对话框,例如图13所示。
本实施例中,若执行上一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所述的“上一级”和“下一级”是相邻的两级,即确认操作可以是逐级执行的。具体的,服务器可以设置多级确认操作,例如第一级确认操作可以是向目标设备发送信息显示指令,那么第二级确认操作可以是向目标设备(或目标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发送震动指令,以使目标设备震动;第三级确认操作可以是向目标设备(或目标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发送发声指令,以使目标设备发声等等。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类型和级别的确认操作。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向目标设备发送信息显示指令”或“向目标设备发送信息震动指令”或“向目标设备发送信息发生指令”等都属于确认操作,并且各级确认操作是由服务器来执行的;服务器执行各级确认操作意味着服务器执行相应的动作(并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例如“向目标设备发送了信息显示指令”或“向目标设备发送了信息震动指令”或“向目标设备发送了信息发生指令”。在服务器执行了确认操作后,目标设备可以响应上述的各级确认操作(包括目标设备执行服务器发出的上述各项指令),目标设备响应确认操作意味着目标设备执行相应的动作(并可以产生相应的结果),例如“显示信息或对话框”或“震动”或“发声”;可见,目标设备响应各级确认操作的同时,自身也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显示信息或对话框”或“震动”或“发声”,可以将目标设备由于响应确认操作而自身所执行的操作称为目标操作。“服务器执行确认操作”与“目标设备执行目标操作”从执行主体来讲,可以是相对独立的进程,同时也可以是相互对应的进程。在目标设备执行震动指令和/或发生指令时,目标设备由于执行信息显示指令而显示的信息或对话框可以保留,以便用户随时点击信息或对话框。各级确认操作可以是安全确认操作,并针对目标设备来执行。
若确认操作是针对目标设备的,则在某级(不指定,下同)确认操作执行后可以收到目标设备的反馈;例如若某级确认操作是为了使目标设备执行某项目标操作(目标操作可以由目标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执行或由应用程序控制目标设备执行),则服务器可以收到目标设备对该项目标操作执行情况的反馈,包括但不限于已正确执行该项目标操作或未正确执行该项目标操作或未执行该项目标操作;在该项目标操作被目标设备正确执行的情况下,目标设备还可以将目标对象关于目标操作的反馈发送给服务器,例如若目标操作是上述的弹出对话框,则目标对象是否点击对话框以及点击了对话框中的哪个按钮等都可以作为目标对象关于目标操作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称为目标操作执行效果的反馈。可见,服务器执行确认操作后,可以收到目标设备的(包括但不限于)关于目标操作执行情况的反馈以及目标操作执行效果的反馈。
每级确认操作对应有预定的执行结果,不同级确认操作所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可以将预定的执行结果设定为:在预定时间(即预定时段,例如执行确认操作后的1分钟或2分钟)内接收到目标设备反馈的确认指令。对于不同级的确认操作,这里的预定时间可以是不同的,从而不同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是不同的。在执行了上一级确认操作后,若上一级确认操作未达到该上一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则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当然,不同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可以是相同的,或者,每一级确认操作都可以对应相同的预定执行结果。
沿用上例,若目标设备成功执行目标操作,则目标对象可以根据目标操作做出反应,例如点击目标设备上的信息或对话框,或者关闭震动(并点击目标设备上的信息或对话框),或者关闭发声(并点击目标设备上的信息或对话框);目标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反应与否向服务器发送反馈,即前述的目标操作执行效果的反馈,例如是否点击了信息或对话框,是否关闭了震动或发声。服务器接收到关于目标操作执行效果的反馈后,可以判断目标操作执行效果的反馈是否是符合条件的确认指令;例如上述的点击信息或对话框或者关闭震动(并点击目标设备上的信息或对话框),或者关闭发声(并点击目标设备上的信息或对话框),目标设备根据这些操作所形成的目标操作执行效果反馈可以被认为是符合条件的确认指令。当然,具体什么是符合条件的确认指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或更改。
由上可知,当服务器执行了某级确认操作后,若:服务器没能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目标设备成功执行对应的目标操作的反馈,或服务器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目标设备成功执行对应的目标操作的反馈,但没能在预定时间(两个“预定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一定相同或不同)内接收到目标设备的目标操作执行效果反馈,或服务器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目标设备成功执行对应的目标操作的反馈,并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目标设备的目标操作执行效果反馈,但所收到的目标操作执行效果反馈不是符合条件的确认指令,都可以认为没有达到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
若第一级确认操作是使目标设备出现信息或弹窗,则当除第一级确认操作之外的其他任一级确认操作被执行后,上述的信息或弹窗可以一直保留在目标设备上,以便用户随时点击上述信息或弹窗,使目标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操作执行效果反馈,服务器判断是否符合预定执行结果。另外,也可以每执行一级确认操作,都分别使目标设备出现信息或弹窗,目标对象可以随时通过点击最新出现的信息或弹窗,使目标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操作执行效果反馈,服务器判断是否符合预定执行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级确认操作都可以对应有危险等级,例如第一级确认操作对应的危险等级为1级,第二级确认操作对应的危险等级为2级,第三级确认操作对应的危险等级为3级等等。对于任一级确认操作,若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其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则将目标对象的危险等级确定为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级别;若下一级确认操作被执行且未达到该下一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则将目标对象的危险等级更新为该下一级确认操作对应的级别;或者,对于任一级确认操作,在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前,将目标对象的危险等级确定为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级别,并不需要考虑该级确认操作执行后是否达到其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
对于任一非末级确认操作(即除了最后一级确认操作之外的任一级确认操作,包括第一级确认操作),下面分情况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可以不限于以下的情况):
6.1、对于所述的任一非末级确认操作,若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没有达到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则执行该级确认操作的下一级确认操作(直至末级确认操作被执行)。
6.2、对于所述的任一非末级确认操作,若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达到了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则不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
本实施例中,若执行末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执行预定的安全操作。
若末级确认操作被执行,说明之前的各级确认操作都没有达到预定的执行结果,那么就可以执行预定的安全操作。这里的“预定的安全操作”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拨打报警电话。具体的,拨打报警电话可以由相应的报警系统执行,若服务器执行末级确认操作后没有达到末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则服务器可以自动向报警系统发送指令,以使报警系统拨打报警电话。
若执行末级确认操作后,达到了末级确认操作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则可以不执行预定的安全操作。
前面已经说明,当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会为目标对象提供保护模式;则当执行了任一级确认操作(可以看作安全确认操作)并达到其对应的预定执行结果后,就可以解除本次出行事件的保护模式。
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时间、地点、区域等参数为目标对象提供保护模式,当达到预定时间和/或目标对象达到预定地点和/或预定区域后,执行第一级确认操作,并能够在上一级确认操作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时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从而能够在达到预定的时间条件或位置条件后为目标对象主动提供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分级安全确认,提高安全确认操作的可靠性、及时性和针对性;若末级确认操作被执行且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主动执行预定的安全操作,从而在对目标对象进行上述的安全确认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动而又及时地为目标对象提供了安全操作和安全保障,有利于保障目标对象的出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前,目标对象可以选择出行模式,例如步行模式和/或骑行模式和/或乘车模式等,可以在应用程序的相应页面上进行选择。乘车模式下,用户可以输入乘坐的车牌、车型、颜色等信息。但是在实际出行过程中,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可能发生变化,例如由步行模式改为骑行模式,或者由步行模式改为乘车模式等。若在出行保护条件出发前,目标对象选择了出行模式,则下面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不限于以下列举的情况):
7.1、在提供保护模式期间,可以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发生了变化。具体的,目标对象可以自行在应用程序上修改出行模式,服务器进行出行模式更改的确认;或者服务器也可以根据目标对象的出行情况判断其出行模式是否发生了变化,比如根据目标对象的移动速度判断,若目标对象的移动速度变化达到了预定条件,则可以判断是其出行模式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服务器还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指令,以使目标设备出现信息或对话框,目标对象通过点击信息或对话框确认是否确实发生了出行模式的更改,并由目标设备向服务器反馈)。
7.2、对于某次出行事件来说,若达到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且某级确认操作达到预定执行结果,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发生了变化,确定方式可以同7.1。当然,若确认操作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可以说明已经收到了目标对象的安全确认,在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目标对象是安全的,从而目标对象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在应用程序上修改出行模式。
不管是目标对象主动修改出行模式,亦或是服务器自行判断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发生了变化,服务器都可以确定是否保留原有的出行保护条件(即之前被触发的出行保护条件)或保持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例如服务器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指令,以使目标设备出现信息或对话框,根据目标对象对信息或对话框的操作以及目标设备的反馈确定是否保留原有的出行保护条件或保持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若是保留原有的出行保护条件,则出行保护条件再次触发后再为目标对象提供保护模式;若是保持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则继续为目标对象提供保护模式。
7.3、对于某次出行事件来说,若达到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且某级确认操作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解除该次出行事件的保护模式或解除原出行保护条件(即之前被触发的出行保护条件,也就解除了保护模式)。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发生了变化,确定方式可以同7.1。当然,若确认操作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可以说明已经收到了目标对象的安全确认,在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目标对象是安全的,从而目标对象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在应用程序上修改出行模式。
不管是目标对象主动修改出行模式,亦或是服务器自行判断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发生了变化,服务器都可以确定是否保留原有的出行保护条件或重新设定出行保护条件或回归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例如服务器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指令,以使目标设备出现信息或对话框,根据目标对象对信息或对话框的操作以及目标设备的反馈确定是否保留原有的出行保护条件或重新设定出行保护条件或回归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若是保留原有的出行保护条件或重新设定出行保护条件,则出行保护条件再次触发后再为目标对象提供保护模式;若是回归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则重新为目标对象提供保护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确定目标对象出行模式的变化,实现出行模式切换时出行保护的延续,从而保障目标对象的出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应用程序监听用户对终端的操作,则应用程序根据用户操作向服务器发送反馈,若服务器确定反馈触发了预警条件,则服务器可以自动向报警系统发送报警指令,以使报警系统拨打报警电话;这种情况下,若预警条件为长按某个实体或虚拟按键超过一定时间,则实现了一键报警;和/或,应用程序根据用户操作向服务器发送反馈,若服务器确定反馈触发了录音条件,则服务器向应用程序发送录音指令,(应用程序)调用终端的录音功能,对周围环境进行录音,录音文件可以保存在终端本地和发送到服务器;这种情况下,若录音条件为长按某个实体或虚拟按键超过一定时间,则实现了一键录音。
本实施例中,通过监听用户的终端操作,目标对象可以实现快速报警以及录音,从而保障目标对象的出行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起点或者第一级路线节点可以作为上述的预定地点,终点或者末级路线节点可以作为上述的目标地点。
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装置,包括:
节点确定模块201,用于确定出行起、终点,并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
路线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各个路线节点确定出行路线。
其中,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起点确定第一级路线节点,根据所述终点确定末级路线节点;
从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始,根据上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所述下一级备选节点中确定下一级路线节点,直至所述末级路线节点;
其中,所述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移动消耗确定模块,用于对任一备选节点,根据该备选节点距离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距离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以及该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确定该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
可选的,对任一备选节点,将该备选节点距离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距离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以及该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的加和作为该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
可选的,
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距离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g(n)包括:
Figure BDA0002077611080000211
其中g(n)′=L(pathn-1)+D(Pn-1,Pn);
h(n)′=|Xn-XE|+|Yn-YE|;
L(pathn-1)为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到第n-1级路线节点确的路径长度;
D(Pn-1,P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与第n-1级路线节点的路网距离;
Xn、Y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坐标,XE、YE为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坐标;
如/或,
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距离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h(n)包括:
Figure BDA0002077611080000212
其中g(n)′=L(pathn-1)+D(Pn-1,Pn);
h(n)′=|Xn-XE|+|Yn-YE|:
L(pathn-1)为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到第n-1级路线节点确的路径长度;
D(Pn-1,P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与第n-1级路线节点的路网距离;
Xn、Y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坐标,XE、YE为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坐标;
如/或,
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d(n)包括:
Figure BDA0002077611080000213
其中,αi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第i个危险特征的权值;
bi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第i个危险特征的特征值。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安全确定模块,用于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当达到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时,执行第一级确认操作;以及若执行上一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
安全操作模块,用于若执行末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执行预定的安全操作。
可选的,所述安全确定模块还用于对任一级确认操作,若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将目标对象的危险等级确定为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级别;
或,
对任一级确认操作,在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前,将目标对象的危险等级确定为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级别。
可选的,所述安全确定模块还用于对任一非末级确认操作,若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不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
如/或,
所述安全操作模块还用于若执行末级确认操作后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不执行预定的安全操作。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条件模块,用于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若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发生改变,则确定是否保留所述出行保护条件或保持所述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
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
出行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若执行某级确认操作且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改变;
条件模块,用于若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改变,则确定是否保留所述出行保护条件或保持所述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
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
出行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若执行某级确认操作且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解除所述出行保护条件,并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改变;
条件模块,用于若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改变,则确定是否重新设定出行保护条件;
或,
所述装置还包括:
出行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若执行某级确认操作且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解除所述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并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改变;
条件模块,用于若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改变,则确定是否重新设定出行保护条件或回归所述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用户终端操作;以及
若所述终端操作触发预警条件,则发送报警指令;
或,
用于监听用户终端操作;
若所述终端操作触发录音条件,则发送录音指令,以使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录音。
上述各实施例可以结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包括:
确定出行起、终点,并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
根据所述各个路线节点确定出行路线;
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起点确定第一级路线节点,根据所述终点确定末级路线节点;
从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始,根据上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所述下一级备选节点中确定下一级路线节点,直至所述末级路线节点;
其中,所述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任一备选节点,根据该备选节点距离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距离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以及该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确定该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对任一备选节点,将该备选节点距离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距离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以及该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的和作为该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距离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g(n)包括:
Figure FDA0002077611070000011
其中g(n)′=L(pathn-1)+D(Pn-1,Pn);
h(n)′=|Xn-XE|+|Yn-YE|;
L(pathn-1)为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到第n-1级路线节点确的路径长度;
D(Pn-1,P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与第n-1级路线节点的路网距离;
Xn、Y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坐标,XE、YE为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坐标;
和/或,
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距离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距离因子值h(n)包括:
Figure FDA0002077611070000021
其中g(n)′=L(pathn-1)+D(Pn-1,Pn);
h(n)′=|Xn-XE|+|Yn-YE|;
L(pathn-1)为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到第n-1级路线节点确的路径长度;
D(Pn-1,P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与第n-1级路线节点的路网距离;
Xn、Yn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坐标,XE、YE为所述末级路线节点的坐标;
和/或,
对任一第n级备选节点,确定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危险因子值d(n)包括:
Figure FDA0002077611070000022
其中,αi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第i个危险特征的权值;
bi为该第n级备选节点的第i个危险特征的特征值。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当达到目标时间和/或目标对象到达目标地点和/或目标区域时,执行第一级确认操作;
若执行上一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
若执行末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执行预定的安全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任一级确认操作,若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未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将目标对象的危险等级确定为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级别;
或,
对任一级确认操作,在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前,将目标对象的危险等级确定为该级确认操作对应的级别。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任一非末级确认操作,若执行该级确认操作后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不执行下一级确认操作;
和/或,
若执行末级确认操作后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不执行预定的安全操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若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发生改变,则确定是否保留所述出行保护条件或保持所述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
或,所述方法还包括:
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若执行某级确认操作且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改变;
若是,则确定是否保留所述出行保护条件或保持所述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
或,所述方法还包括:
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若执行某级确认操作且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解除所述出行保护条件,并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改变;
若是,则确定是否重新设定出行保护条件;
或,所述方法还包括:
出行保护条件触发后,若执行某级确认操作且达到预定执行结果,则解除所述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并确定目标对象的出行模式是否改变;
若是,则确定是否重新设定出行保护条件或回归所述出行保护条件的触发状态。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听用户终端操作;
若所述终端操作触发预警条件,则发送报警指令;
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听用户终端操作;
若所述终端操作触发录音条件,则发送录音指令,以使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录音。
10.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装置,包括:
节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出行起、终点,并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
路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路线节点确定出行路线。
其中,根据所述起、终点确定各个路线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起点确定第一级路线节点,根据所述终点确定末级路线节点;
从所述第一级路线节点始,根据上一级路线节点确定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根据各个下一级备选节点的移动消耗值从所述下一级备选节点中确定下一级路线节点,直至所述末级路线节点;
其中,所述移动消耗值包括危险因子值。
CN201910459483.4A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0138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9483.4A CN112013860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9483.4A CN112013860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3860A true CN112013860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0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9483.4A Pending CN112013860A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38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2490A (zh) * 2022-09-29 2023-03-07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大数据和定位技术的安全出行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6227775A (zh) * 2023-05-06 2023-06-06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道路养护作业路线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258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6647769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厦门大学 基于a*提取引导点的agv路径跟踪与避障协调方法
CN107680330A (zh) * 2015-04-30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安全预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990903A (zh) * 2017-12-29 2018-05-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a*算法的室内agv路径规划方法
CN109584133A (zh) * 2018-10-15 2019-04-0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约车安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2581A (zh) * 2012-06-28 2014-01-15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7680330A (zh) * 2015-04-30 2018-02-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安全预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647769A (zh) * 2017-01-19 2017-05-10 厦门大学 基于a*提取引导点的agv路径跟踪与避障协调方法
CN107990903A (zh) * 2017-12-29 2018-05-04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改进a*算法的室内agv路径规划方法
CN109584133A (zh) * 2018-10-15 2019-04-0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约车安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玮等: "基于改进加权A~*算法的舰机联合航迹规划", 《电光与控制》 *
王鹏程等: "基于特殊双向A*搜索算法的三维航迹规划", 《系统仿真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52490A (zh) * 2022-09-29 2023-03-07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大数据和定位技术的安全出行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5752490B (zh) * 2022-09-29 2023-10-27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大数据和定位技术的安全出行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6227775A (zh) * 2023-05-06 2023-06-06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道路养护作业路线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33388A1 (en) Predictive analytics for emergency detection and response management
Chen et al. Understanding ridesplitting behavior of on-demand ride services: An ensemble learning approach
US11867517B2 (en) Navigating to a moving target
RU2721176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предсказания поведени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на основе данных о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и
CN105843942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城市防汛决策支持方法
US201701616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emergency situations
US20190329788A1 (en) Road condition status predi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US201502942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for Predicting Desired Information and Taking Actions Related to User Needs in a Mobile Device
Wang et al. A data model for route planning in the case of forest fires
WO2020158488A1 (ja) 移動経路予測システム、移動経路予測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013860A (zh) 一种安全出行路线规划、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245002A1 (en) Stationary Classifier for Geographic Route Trace Data
CN108022006B (zh) 一种数据驱动的可达性概率和区域生成方法
Arslan et al. Semantic enrichment of spatio-temporal trajectories for worker safety on construction sites
JP7087682B2 (ja) 時空間イベントデータ推定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698452A (zh) 一种车联网环境下电动汽车主动充电引导方法及相关装置
Sun et al. Study on safe evacuation routes based on crowd density map of shopping mall
JP2010139325A (ja) 位置推定装置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JP6813527B2 (ja) 推定装置、推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im Jr et al. Household flood evacuation route choice models at sub-district level
Hubbard et al. Modeling alternative sequences of events in dynamic geographic domains
Li Modeling wildfire evacuation as a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al system using triggers
JP2020134236A (ja) 目的地予測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Glushkov et al. Intellectual obsolescence detection method of spatial data using historical data
US11686590B2 (en) Correcting speed estimations using aggregated telemetry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