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2234A - 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2234A
CN112012234A CN202010996004.5A CN202010996004A CN112012234A CN 112012234 A CN112012234 A CN 112012234A CN 202010996004 A CN202010996004 A CN 202010996004A CN 112012234 A CN112012234 A CN 112012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et
plant
slope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60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松
水小清
赵中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960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22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2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22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1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 A01G24/1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soil minerals
    • A01G24/15Calcined rock, e.g. perlite, vermiculite or clay aggreg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2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lant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4/0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01G24/20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 A01G24/28Growth substrates; Culture media;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based on or containing natural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peat, moss or sphagn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A01G9/029Receptacles for seedl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3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anchoring det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4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stabilising element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坡面,包括以下步骤:1)在坡面上制备植物贮能穴,并向植物贮能穴喷射营养基质;2)将固板锚钉安装在坡面上,形成多排上下设置的固板锚钉,将挡板固定在对应的固板锚钉上;3)将第一层网铺设在坡面上,并通过固网锚钉固定,所述第一层网与坡面之间留有间隙;4)将植物营养管绑在第一层网的上方;5)向坡面喷射材料形成覆盖坡面的基质层。本申请的锚喷防护结构植物贮能穴能够使植物根系附着,通过填充的营养基质能够给植物提供养分,使植物根系能起到生物锚杆防护作用;喷射形成的基质层施工快速安全,形成的基质层能够保护边坡,快速将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

Description

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防护领域,具体涉及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工程地质情况制约,大量的公路、铁路隧道洞口及边坡往往采用锚杆框格梁防护+绿化施工技术进行处理,该传统方法既不经济又存在高处施工安全隐患,尤其对于高边坡更是如此。混凝土砼在大气中会碳化、风化、冻坏、腐蚀等,这会大大缩短了其寿命,同时大量锚喷的坡面会造成视觉污染,整个生态环境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出了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坡面,包括以下步骤:
1)在坡面上制备植物贮能穴,并向植物贮能穴喷射营养基质;
2)将固板锚钉安装在坡面上,形成多排上下设置的固板锚钉,将挡板固定在对应的固板锚钉上;
3)将第一层网铺设在坡面上,并通过固网锚钉固定,所述第一层网与坡面之间留有间隙;
4)将植物营养管绑在第一层网的上方;
5)向坡面喷射材料形成覆盖坡面的基质层。
本申请的锚喷防护结构植物贮能穴能够使植物根系附着,通过填充的营养基质能够给植物提供养分,使植物根系能起到生物锚杆防护作用;通过稳固基质组件能够形成立体结构,方便可靠的使基质层可靠的喷附在坡面上;喷射形成的基质层施工快速安全,形成的基质层能够保护边坡,且能够给植物提供营养,能够很好的支撑植物的生长,通过植物又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快速将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
实际运用时,养基质,基质层,植物营养管均可以采用现有的配方。
实际运用时,第一层网的可以为包塑镀锌铁丝网或镀锌铁丝网。
本方法得到的锚喷防护结构可用于国防建设、公路、隧道、石料矿、有色金属矿、铁路、煤矿、河道、房产建设、水利建设边坡等,高陡边坡都可治理(0-80度)。
本申请的锚喷防护结构的原理是利用植被根系的力学加固和地上生物量的水文效应达到护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既保护了混凝土,延迟其寿命,又保证植被长期生长所需的养分平衡和水分平衡,建立一个良好的微生物链和植物群落。从而大大缩短了自然演替的时间,快速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实际运用时,可以比传统的锚杆框架梁绿化技术方案可节省投资40%以上。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板锚钉为L形,固板锚钉具有插入坡面的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一部分连接且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挡板搁设在多根固板锚钉上,且对应的第二部分与挡板的上端相抵靠;所述挡板为栅格板;所述栅格板为木质栅格板。
实际运用时,格栅板优选的宽度为8~10cm,厚度为1.5cm,长度1m以上。栅格板的作用:一是保证了在高陡坡上的基质层的厚度;二是网格化后减轻重量对第一层网的稳定性影响;三是抗基质层流失。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网的上端延伸至坡顶,并通过坡顶锚钉固定在坡顶;
稳固基质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层网外侧的第二层网,所述第二层网铺设在坡面上,所述植物营养管位于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之间;所述第二层网的上端延伸至坡顶,并通过坡顶锚钉固定在坡顶。
实际运用时,第二层网也可以为包塑镀锌铁丝网或镀锌铁丝网。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植物贮能穴直径大于等于5cm,钻孔深度大于20cm,植物贮能穴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5°~55°;原混凝土结构导致植物根系无穿入,通过植物贮能穴建立一个根系生长空间,倾斜35°~55°是起到一个长期保持水份的作用,不易流失,且当多年后稳固基质组件腐蚀后,植物根系代替稳固基质组件,由于材料的重力处在一个斜度上往下坠,植物贮能穴倾斜35°~55°起到生物锚杆抗滑作用。实际运用时,植物贮能穴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夹角优选为45°。
所述挡板为栅格板,相邻两排挡板的间距为45cm~60cm;所述第一层网与坡面间隙大于等于6cm;所述植物营养管位于对应挡板的上方,植物营养管距挡板的距离为20cm~35cm。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植物营养管包括管状袋子以及安装在管状袋子中的植物营养质,所述植物营养质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15~25份的壤土、17~22份的泥炭土、14~18份的蛭石、22~30份的珍珠岩、10~20份的有机肥、1~3份的缓释复合肥、0.003~0.007份的保水剂和0.008~0.012份的生物活化剂。
植物营养质的配方中,壤土主要是提高营养土中矿物质的作用,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等。泥炭土质轻、持水、保肥、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增强生物性能,营养丰富,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蛭石用于疏松土壤,透气性好,吸水力强,温度变化小,还可减少肥料的投入。珍珠岩能够减轻基质的重量在高陡边坡上对设备输送高度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基质中透气性好。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养分释放缓慢,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缓释复合肥的单位养分含量高,成分少,释放快,与有机肥等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补充。保水剂是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反复释水、吸水,具有“微型水库”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吸收肥料、农药、并缓慢释放,增加肥效、药效。生物活化剂在盐碱土里可中和碱性,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土壤酶的活性,对化肥和微肥有增效作用,根系发达吸水率强,提高植物抗旱抗寒能力等作用。
实际运用时,生物活化剂可以为腐植酸等生物活化剂。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5)的基质层包括位于下方的底层以及位于上方的种子层,所述底层由复合基质形成,所述复合基质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90~100份的壤土、12~17份的泥炭土、4~8份的植物纤维、4~8份的植物颗粒、1~3份的珍珠岩、20~30份的有机肥、0.02~0.03份的缓释复合肥、0.05~0.07份的磷肥、0.03~0.05份的保水剂、0.05~0.07份的团粒剂以及0.05~0.09份的生物活化剂;
所述种子层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70~90份的壤土、20~30份的泥炭土、4~8份的植物纤维、5~9份的植物颗粒、2~6份的珍珠岩、25~31份的有机肥、0.02~0.03份的缓释复合肥、0.05~0.09份的磷肥、0.03~0.05份的保水剂、0.05~0.07份的团粒剂、0.05~0.09份的生物活化剂、0.02~0.05份的种子催促剂以及0.02~0.05份的种子;
所述植物贮能穴内的营养基质为所述植物营养质或所述复合基质。
配方中,植物纤维在基质中起到加筋抗冲刷,不产生龟裂,表面不形成径流,腐烂后形成有机质。植物颗粒用于调节基质在反应罐中的粘稠度,也起保水透气作用,腐烂后形成有机质。磷肥用于促根系生长提高坡面的防护效果及植物的抗旱能力。
现有配方中,常用的粘合剂有粘性但没有将土壤复粒(团粒)的作用。本申请的团粒剂既有土壤复粒(团粒)作用,又在岩石上的吸附性强,不冲刷,基质结构稳定。实际运用时,团粒剂可以采用现有常见的团粒机。
实际运用时,种子催促剂可以为现有的植物激素,用于促进种子生长。
本申请的方法改变喷锚(混凝土)上不能绿化的历史、群落植物能永久生长不退化、基质不冲刷流失、根据客户需求可建生态林和彩叶林,同时根椐国防保密需要可短时间内绿色植物覆盖。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层的平均厚度为6~13cm,所述底层通过多次喷附完成。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上端具坡面的距离为8~10cm,所述种子层的厚度至少为2cm。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4)在将植物营养管绑在第一层网的上方后,将第二层网铺设在坡面上,且植物营养管位于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植物贮能穴能够使植物根系附着,通过填充的营养基质能够给植物提供养分,使植物根系能起到生物锚杆防护作用;通过稳固基质组件能够形成立体结构,方便可靠的使基质层可靠的喷附在坡面上;喷射形成的基质层施工快速安全,形成的基质层能够保护边坡,且能够给植物提供营养,能够很好的支撑植物的生长,通过植物又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快速将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
附图说明:
图1是锚喷防护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植物贮能穴的示意图;
图3是植物根系伸入植物贮能穴后的示意图;
图4是挡板安装在固板锚钉上的示意图;
图5是挡板安装在坡面上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层网安装在坡面上的示意图;
图7是固网锚钉在坡面上分布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坡面;2、坡顶;3、植物贮能穴;4、稳固基质组件;5、基质层;6、固板锚钉;7、挡板;8、第一层网;9、固网锚钉;10、植物营养管;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坡顶锚钉;14、第二层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图1、5、6和7所示,一种锚喷防护结构,用于坡面1,包括植物贮能穴3、稳固基质组件4以及基质层5:
稳固基质组件4包括:
多排上下设置的固板锚钉6,每排的固板锚钉6固定在坡面1上;
挡板7,固定在对应的固板锚钉6上;
第一层网8,铺设在坡面1上,第一层网8与坡面1之间具有间隙;
固网锚钉9,用于将第一丝固网定在坡面1上;以及
植物营养管10,固定在第一层网8上;
植物贮能穴3内填充有营养基质,植物贮能穴3用于供植物的根系穿入,基质层5用于喷附在坡面1上,覆盖或局部覆盖稳固基质组件4。
本申请的锚喷防护结构植物贮能穴3能够使植物根系附着,通过填充的营养基质能够给植物提供养分,使植物根系能起到生物锚杆防护作用;通过稳固基质组件4能够形成立体结构,方便可靠的使基质层5可靠的喷附在坡面1上,具体来说,通过固板锚钉能够限制挡板,通过挡板能够有效支撑基质,保证在高陡坡上的基质层的厚度,且能够抗基质层流失;通过第一层网和固网锚钉的配合,能够保证基质层的整体强度可靠,有效防止脱落;通过植物营养管能够提供供植物的元素,使植物更可靠的生长;喷射形成的基质层5施工快速安全,形成的基质层5能够保护边坡,且能够给植物提供营养,能够很好的支撑植物的生长,通过植物又能够减少水土流失,快速将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
实际运用时,养基质,基质层5,植物营养管10均可以采用现有的配方。
本实施例中,为防锈和延长网的使用寿命,第一层网8的可以为包塑镀锌铁丝网或镀锌铁丝网。
锚喷防护结构可用于国防建设、公路、隧道、石料矿、有色金属矿、铁路、煤矿、河道、房产建设、水利建设边坡等,高陡边坡都可治理(0-80度)。
本申请的锚喷防护结构的原理是利用植被根系的力学加固和地上生物量的水文效应达到护坡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既保护了混凝土,延迟其寿命,又保证植被长期生长所需的养分平衡和水分平衡,建立一个良好的微生物链和植物群落。从而大大缩短了自然演替的时间,快速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实际运用时,可以比传统锚杆框架梁绿化技术方案节省投资40%以上。
如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固板锚钉6为L形,固板锚钉6具有插入坡面1的第一部分11以及与第一部分11连接且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12,挡板7搁设在多根固板锚钉6上,且对应的第二部分12与挡板7的上端相抵靠;挡板7为栅格板;栅格板为木质栅格板。
实际运用时,格栅板优选的宽度为8~10cm,厚度为1.5cm,长度1m以上。栅格板的作用:一是保证了在高陡坡上的基质层5的厚度;二是网格化后减轻重量对第一层网8的稳定性影响;三是抗基质层5流失。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层网8的上端延伸至坡顶2,并通过坡顶锚钉13固定在坡顶2;稳固基质组件4还包括位于第一层网8外侧的第二层网14,第二层网14铺设在坡面1上,植物营养管10位于第一层网8和第二层网14之间;第二层网14的上端延伸至坡顶2,并通过坡顶锚钉13固定在坡顶2。
第二层网14也可以为包塑镀锌铁丝网或镀锌铁丝网。实际运用时,可以只铺设第一层网8。
第二层网14和第一层网8均通过固网锚钉9固定在坡面1上,固网锚钉9和板固锚钉均起到三维整体锚固的作用,也作为基质层5的加强筋,能够有效抗雨水冲刷。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植物贮能穴3位于相邻两排挡板7之间;植物贮能穴3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5°~55°。
实际运用时,固网锚钉9位于植物贮能穴3与挡板7之间,用于避免固板锚钉6与植物贮能穴3相互影响。
如图2和3所示,原混凝土结构导致植物根系无穿入,通过植物贮能穴3建立一个根系生长空间,倾斜35°~55°是起到一个长期保持水份的作用,不易流失,且当多年后稳固基质组件4腐蚀后,植物根系代替稳固基质组件4,由于材料的重力处在一个斜度上往下坠,植物贮能穴3倾斜35°~55°起到生物锚杆抗滑作用。
本实施例中,植物贮能穴3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夹角优选为45°,且植物贮能穴3位于相邻两排挡板7的正中间。植物贮能穴3直径大于等于5cm,优选为5cm,钻孔深度大于20cm,优选为25cm,植物贮能穴3之间的纵横间距为50cm×50cm,每平方米4个。
本实施例中,固板锚钉6采用C14钢筋制作,长50cm,其中入岩40cm,外露10cm。按设计布置孔位,固板锚钉6间距为50cm×50cm,用电钻或风钻凿孔,钻孔方向入射角为20°,孔径为3cm,钻孔深度超深2cm,孔深42cm。成孔后,将进行固板锚钉6安装,安装前要清孔,清除孔中的碎削杂物,用注浆机将7.5#的水泥砂浆注入孔内,浆液采用普通硅酸盐42.5号水泥,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必要时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或掺合料增加浆体和易性),将纯水泥浆注入成孔中后,随即插入固板锚钉6,使固板锚钉6与水泥砂浆紧固板锚钉6。
本实施例中,固网锚钉9采用C14钢筋制作,钢锚钉拟采用“L”形,长150~400mm,按要求布置固网孔位,固网锚钉9间距为50×50cm,用电钻或风钻凿孔,钻孔方向与坡面1垂直,孔径为3cm,钻孔深度超深2cm,孔深17~42cm。成孔后,用注浆机将7.5#的水泥砂浆注入孔内,再将固网锚钉9插入孔中,使固网锚钉9与水泥砂浆紧密结合。固网锚钉9安装时,应长短交错,且固网锚钉9露出坡面1长度为8cm。实际运用时,对边坡上部岩石风化程度较高的坡面1,应增长锚钉,以保证铁丝网与坡面1牢固结合。
实际运用时,植物营养管10位于对应挡板7的上方,植物营养管10距挡板7的距离为20cm~35cm。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锚喷防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在坡面1上制备植物贮能穴3,并向植物贮能穴3喷射营养基质;
2)将固板锚钉6安装在坡面1上,形成多排上下设置的固板锚钉6,将挡板7固定在对应的固板锚钉6上;
3)将第一层网8铺设在坡面1上,并通过固网锚钉9固定,第一层网8与坡面1之间留有间隙;
4)将植物营养管10绑在第一层网8的上方,将第二层网14铺设在坡面1上,且植物营养管10位于第一层网8和第二层网14之间。
5)向坡面1喷射材料形成覆盖坡面1的基质层5。
实际运用时,植物贮能穴3的制备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在混凝土锚喷后进行钻造;第二种是在混凝土锚喷前进行预留,采用PVC塑料管直径φ≥50mm,长度250mm,倾斜与水平夹角45°固定在锚喷钢筋网孔中间并密封管上口以免堵塞孔,锚喷工序完工后拆掉密封口,锯平高出锚喷面的部分管子。
在木挡板7、管桩植生袋制作安装固定之后进行第一层网8和第二层网14的铺设,且第一层网8和第二层网14不能一次性铺设。第一层网8和第二层网14的丝径≧2mm,网孔尺寸为5cm×5cm。铺设时丝网应当拉紧,第一层网8由多个分网拉接形成,分网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并每隔30cm用18#镀锌铁丝绑扎,第一层网8与坡面1的间隙不小于6cm。第一层网8向坡顶2延伸100cm,开沟并用C14钢筋长度大于50cm(松散层、风化层厚度较大时,加大锚钉长度,确保坡顶2铁丝网稳固)的桩钉固定后回填,顶部锚钉分布位置为2m×2m的4个角上各1个。坡顶2固定后,第一层网8自上而下铺设。第二层网14的铺设方式相同。两层网固定时应交错固定,两层网避免紧贴,间宜有一定间隙,有利于后期喷附基质层5的稳固。
实际运用时,可以只铺设第一层网8,比如坡度为45°时。
于本实施例中,植物营养管包括管状袋子以及安装在管状袋子中的植物营养质。实际运用时,植物营养质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15~25份的壤土、17~22份的泥炭土、14~18份的蛭石、22~30份的珍珠岩、10~20份的有机肥、1~3份的缓释复合肥、0.003~0.007份的保水剂和0.008~0.012份的生物活化剂。本实施例中植物营养质原料的具体比例如下:
Figure BDA0002692632930000091
植物营养质的配方中,壤土主要是提高营养土中矿物质的作用,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为其保温,保湿,同时能够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等。泥炭土质轻、持水、保肥、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增强生物性能,营养丰富,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蛭石用于疏松土壤,透气性好,吸水力强,温度变化小,还可减少肥料的投入。珍珠岩能够减轻基质的重量在高陡边坡上对设备输送高度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基质中透气性好。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熟化土壤,养分释放缓慢,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缓释复合肥的单位养分含量高,成分少,释放快,与有机肥等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补充。保水剂是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害,反复释水、吸水,具有“微型水库”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吸收肥料、农药、并缓慢释放,增加肥效、药效。生物活化剂在盐碱土里可中和碱性,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土壤酶的活性,对化肥和微肥有增效作用,根系发达吸水率强,提高植物抗旱抗寒能力等作用。
实际运用时,生物活化剂可以为腐植酸等生物活化剂。
本实施例中,管状袋子可用无纺布PP材料或含有棉和化纤的土工布缝制成。植生营养管规格:φ8~9cm,长100~200cm。植生营养管用18#镀锌铁丝绑扎固定在第一层网上。上下两行植生营养管的间距为50cm,其位置在格栅板上30cm处安装。
实际在生产时,植物营养质是将植物营养质原料与水混合搅拌得到,混合后水所占体积比为60%~80%,优选为70%。
于本实施例中,步骤5)的基质层包括位于下方的底层以及位于上方的种子层,底层由复合基质形成,实际运用时,复合基质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90~100份的壤土、12~17份的泥炭土、4~8份的植物纤维、4~8份的植物颗粒、1~3份的珍珠岩、20~30份的有机肥、0.02~0.03份的缓释复合肥、0.05~0.07份的磷肥、0.03~0.05份的保水剂、0.05~0.07份的团粒剂以及0.05~0.09份的生物活化剂;
实际运用时,种子层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70~90份的壤土、20~30份的泥炭土、4~8份的植物纤维、5~9份的植物颗粒、2~6份的珍珠岩、25~31份的有机肥、0.02~0.03份的缓释复合肥、0.05~0.09份的磷肥、0.03~0.05份的保水剂、0.05~0.07份的团粒剂、0.05~0.09份的生物活化剂、0.02~0.05份的种子催促剂以及0.02~0.05份的种子;
本实施例中,植物贮能穴内的营养基质为植物营养质或复合基质。
本实施例中,复合基质的具体比例如下:
Figure BDA0002692632930000101
Figure BDA0002692632930000111
种子层的各原料比例如下:
Figure BDA0002692632930000112
本实施例的配方中,植物纤维在基质中起到加筋抗冲刷,不产生龟裂,表面不形成径流,腐烂后形成有机质。植物颗粒用于调节基质在反应罐中的粘稠度,也起保水透气作用,腐烂后形成有机质。磷肥用于促根系生长提高坡面的防护效果及植物的抗旱能力。
现有配方中,常用的粘合剂有粘性但没有将土壤复粒(团粒)的作用。本申请的团粒剂既有土壤复粒(团粒)作用,又在岩石上的吸附性强,不冲刷,基质结构稳定。
实际运用时,种子催促剂可以为现有的植物激素,用于促进种子萌芽与生长。
本实施例的基质层具有适于植物生长的多孔性、透气性、保水性、保肥性,即使在高陡坡面上,也不会因雨水的冲刷而造成塌落。后期加上植物根系的作用起到很好的护坡效应。
于本实施例中,底层可以通过多次喷附完成。具体方式为:将团粒剂和保水剂分撒投入搅拌设备中,同时加入水,搅拌时间10分钟左右,在投入的原料完全溶解开后开始填入其他材料(壤土、泥炭土、植物纤维、植物颗粒、珍珠岩、有机肥、缓释复合肥、磷肥、生物活化剂),混合物中,水的体积比重为60%~80%,优选为70%,搅拌时间不少于10分钟,最后将拌和均匀的混合物用高压喷播泵进行多次喷附,底层的平均厚度为6~13cm。
于本实施例中,在底层喷附完成后,再进行喷附种子层,具体为:将团粒剂、保水剂分撒投入搅拌设备中,同时加入水,搅拌时间10分钟左右,在投入的原料完全溶解开后开始填入其他材料(壤土、泥炭土、植物纤维、植物颗粒、珍珠岩、有机肥、缓释复合肥、磷肥、生物活化剂、种子催促剂和种子),混合物中,水的体积比重为60%~80%,优选为70%,搅拌时间不少于10分钟,最后将拌和均匀的混合物用高压喷播泵进行喷附,喷附的种子层厚度平均不小于20mm。
具体在喷附时,要保证第一层网与坡面之间不留空隙并与坡面充分接触,喷附按自左至右、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确保无任何漏喷。
实际运用时,种子选择:①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结合(适应冬夏气候);②豆科和非豆科结合(豆科根瘤菌固氮);③草本和木本结合(固土和抗旱能力不同);④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结合(冬季不全枯黄);⑤乔、灌、草、花结合(立体多层次绿化);⑥深根与浅根植物结合;⑦植物搭配的多样性原则;⑧普通树种和色叶树种的搭配;⑨外来种与乡土种的恰当组合,不配制大乔木。
本实施例的方案改变喷锚(混凝土)上不能绿化的历史、群落植物能永久生长不退化、基质不冲刷流失、根据客户需求可建生态林和彩叶林,同时根椐国防保密需要可短时间内绿色植物覆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用于坡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坡面上制备植物贮能穴,并向植物贮能穴喷射营养基质;
2)将固板锚钉安装在坡面上,形成多排上下设置的固板锚钉,将挡板固定在对应的固板锚钉上;
3)将第一层网铺设在坡面上,并通过固网锚钉固定,所述第一层网与坡面之间留有间隙;
4)将植物营养管绑在第一层网的上方;
5)向坡面喷射材料形成覆盖坡面的基质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贮能穴直径大于等于5cm,钻孔深度大于20cm,所述植物贮能穴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夹角为35°~5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营养管包括管状袋子以及安装在管状袋子中的植物营养质,所述植物营养质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15~25份的壤土、17~22份的泥炭土、14~18份的蛭石、22~30份的珍珠岩、10~20份的有机肥、1~3份的缓释复合肥、0.003~0.007份的保水剂和0.008~0.012份的生物活化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基质层包括位于下方的底层以及位于上方的种子层,所述底层由复合基质形成,所述复合基质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90~100份的壤土、12~17份的泥炭土、4~8份的植物纤维、4~8份的植物颗粒、1~3份的珍珠岩、20~30份的有机肥、0.02~0.03份的缓释复合肥、0.05~0.07份的磷肥、0.03~0.05份的保水剂、0.05~0.07份的团粒剂以及0.05~0.09份的生物活化剂;
所述种子层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组成:70~90份的壤土、20~30份的泥炭土、4~8份的植物纤维、5~9份的植物颗粒、2~6份的珍珠岩、25~31份的有机肥、0.02~0.03份的缓释复合肥、0.05~0.09份的磷肥、0.03~0.05份的保水剂、0.05~0.07份的团粒剂、0.05~0.09份的生物活化剂、0.02~0.05份的种子催促剂以及0.02~0.05份的种子;
所述植物贮能穴内的营养基质为所述植物营养质或所述复合基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的平均厚度为6~13cm,所述底层通过多次喷附完成;所述挡板上端具坡面的距离为8~10cm,所述种子层的厚度至少为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在将植物营养管绑在第一层网的上方后,将第二层网铺设在坡面上,且植物营养管位于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板锚钉为L形,固板锚钉具有插入坡面的第一部分以及与第一部分连接且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挡板搁设在多根固板锚钉上,且对应的第二部分与挡板的上端相抵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木质栅格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网的上端延伸至坡顶,并通过坡顶锚钉固定在坡顶;
稳固基质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一层网外侧的第二层网,所述第二层网铺设在坡面上,所述植物营养管位于第一层网和第二层网之间;所述第二层网的上端延伸至坡顶,并通过坡顶锚钉固定在坡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挡板的间距为45cm~60cm;所述间隙大于等于6cm;所述植物营养管位于对应挡板的上方,植物营养管距挡板的距离为20cm~35cm。
CN202010996004.5A 2020-09-21 2020-09-21 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20122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6004.5A CN112012234A (zh) 2020-09-21 2020-09-21 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6004.5A CN112012234A (zh) 2020-09-21 2020-09-21 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2234A true CN112012234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22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6004.5A Pending CN112012234A (zh) 2020-09-21 2020-09-21 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22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880A (zh) * 2021-09-07 2021-11-26 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袋鼠型长条袋的边坡复绿装置及复绿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21A (zh) * 1995-12-29 1996-09-18 曾宪明 基坑边坡平锚喷网支护方法
CN201473957U (zh) * 2009-07-29 2010-05-19 深圳市万信达环境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裸露坡面生态治理的防滑植生槽
CN102677684A (zh) * 2012-05-07 2012-09-19 青岛高次团粒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混凝土锚喷边坡喷播绿化方法
CN102839679A (zh) * 2012-09-26 2012-12-26 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坡面植被防护方法
JP2014031622A (ja) * 2012-08-01 2014-02-20 Mitani Sekisan Co Ltd 既製杭の埋設方法
KR20180017469A (ko) * 2016-08-09 2018-02-21 (주)다원녹화건설 친환경 소재 및 자생수종을 이용한 경관 조성방법
CN109853593A (zh) * 2019-03-22 2019-06-07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绿化防护及施工方法
CN209873821U (zh) * 2019-03-22 2019-12-31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绿化防护
CN210104767U (zh) * 2019-04-08 2020-02-21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一种岩质边坡生境构建结构
CN110896696A (zh) * 2019-11-19 2020-03-2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纤维团粒喷播绿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21A (zh) * 1995-12-29 1996-09-18 曾宪明 基坑边坡平锚喷网支护方法
CN201473957U (zh) * 2009-07-29 2010-05-19 深圳市万信达环境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裸露坡面生态治理的防滑植生槽
CN102677684A (zh) * 2012-05-07 2012-09-19 青岛高次团粒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混凝土锚喷边坡喷播绿化方法
JP2014031622A (ja) * 2012-08-01 2014-02-20 Mitani Sekisan Co Ltd 既製杭の埋設方法
CN102839679A (zh) * 2012-09-26 2012-12-26 贵州科农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混凝土坡面植被防护方法
KR20180017469A (ko) * 2016-08-09 2018-02-21 (주)다원녹화건설 친환경 소재 및 자생수종을 이용한 경관 조성방법
CN109853593A (zh) * 2019-03-22 2019-06-07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绿化防护及施工方法
CN209873821U (zh) * 2019-03-22 2019-12-31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绿化防护
CN210104767U (zh) * 2019-04-08 2020-02-21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一种岩质边坡生境构建结构
CN110896696A (zh) * 2019-11-19 2020-03-2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纤维团粒喷播绿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2880A (zh) * 2021-09-07 2021-11-26 西藏俊富环境恢复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袋鼠型长条袋的边坡复绿装置及复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00342B (zh) 一体化半岩质高边坡植被重建保护方法
CN111480482A (zh) 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快速、持久复绿方法
CN107700429B (zh) 边坡防径流冲刷侵蚀装置及边坡防径流冲刷侵蚀方法
CN103636404B (zh) 高海拔大温差干旱干热河谷高陡坡弃渣体水土保持方法
CN101509257B (zh) 种植香根草固土护坡的方法
CN107963838B (zh) 一种生态喷锚护坡结构及方法
CN101748719A (zh) 华东地区裸露岩石坡面植被恢复重建方法
CN1383714A (zh) 一种岩质坡面喷混植生料及其制备、施工方法
CN110226446A (zh) 一种高陡裸岩坡面植绿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9763504B (zh) 一种边坡生态加固及绿化方法
CN107964963B (zh) 高陡边坡创面纤维骨架团粒结构修复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60884B (zh) 一种草笼加筋喷层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601272B (zh) 一种矿渣、碎石质地边坡植被恢复方法
CN112211203A (zh) 一种高陡边坡高强结构有机纤维复合修复方法
CN111955309A (zh) 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人工海绵基质及施工方法
CN112323828A (zh) 一种绿色矿山边坡碎石滩治理方法
CN109804861B (zh) 一种纤维土壤混合喷播方法
CN213897098U (zh) 稳固基质组件以及锚喷防护结构
CN112012234A (zh) 锚喷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3796268A (zh) 一种高海拔地区的高陡边坡植被生态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N114790751B (zh) 一种“果、泥”复合型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76453A (zh) 坡面锚钉挂网及使用其的裸露岩体生态修复方法
KR100785743B1 (ko) 그린 소일 압밀에 의한 절토와 성토의 녹화공법 및녹화공법에 사용되는 그린 소일 조성물
CN215926021U (zh) 一种基于土工格室的高陡边坡绿化结构
CN107964962B (zh) 高陡边坡创面造毛与基质层紧密结合技术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