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5604B - 用于报告分组重复的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报告分组重复的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5604B
CN112005604B CN201880092206.8A CN201880092206A CN112005604B CN 112005604 B CN112005604 B CN 112005604B CN 201880092206 A CN201880092206 A CN 201880092206A CN 112005604 B CN112005604 B CN 1120056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al channel
buffer status
status information
channel group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22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5604A (zh
Inventor
韩晶
吴联海
喻晓冬
汪海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05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56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6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一种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包括:发送控制元素,该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Description

用于报告分组重复的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文公开的主题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报告缓冲区状态。
背景技术
在此定义了以下缩写,其中一些缩写在以下描述中被引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行链路(DL)、演进型节点B(eNB)、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频分双工(FDD)、频分多址(FDMA)、长期演进(LTE)、下一代节点B(gNB)、新无线电(NR)、否定应答(NACK)、正交频分复用(OFDM)、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信息(SI)、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传输块(TB)、时分双工(TDD)、时分复用(TDM)、用户实体/设备(移动终端)(UE)、上行链路(UL)、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传输配置指示(TCI)、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DCCH)、误块率(BLER)、媒体接入控制(MAC)、物理(PHY)、随机接入信道(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单边带(SSB)、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控制资源集(CORSET或CORESET)、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循环冗余校验(CRC)、准共址(QC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控制元素(CE)、发传输(TX)、接收(RX),车辆到一切(V2X)、缓冲区状态报告 (BSR)、基于接近度的服务(ProSe)、ProSe每分组优先级(PPPP)、载波聚合(CA)、逻辑信道(LC)、逻辑信道组(LCG)。
对于载波聚合,启用侧链路上的分组重复以增强侧链路分组传输的可靠性。至于分组重复,不支持在单个载波上进行侧链路分组重复。这意指分组和重复的分组需要在不同的载波中被发传输。当V2X(车辆到一切)UE在调度模式,即,模式3被配置时,侧链路上的分组重复功能由eNB控制。因此,eNB需要知道已经在逻辑信道组中激活重复的逻辑信道的重复的分组的缓冲区状态,使得eNB可以在不同载波上调度分组和重复的分组并分配适当的资源。但是,现有的用于资源请求的BSR(缓冲区状态报告)机制基于服务优先级,即,PPPP(ProSe 每分组优先级),并且因此不能单独地反映分组和重复的分组的缓冲区状态。
发明内容
公开了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包括:发送控制元素,该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重复的分组到达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中包含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的条件下,包括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如果用于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未填满控制元素的字节,则将保留比特添加到控制元素。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与相同的ProSe目的地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元素包括用于原始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多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以及用于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多个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如果UL许可中的比特数不足以用于多个逻辑信道组和多个对应逻辑信道组两者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大小,则控制元素包括尽可能多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特别是,如果用于仅逻辑信道组或仅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可以被包括在控制元素中,则用于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两者的缓冲区状态信息都不会被包括在控制元素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逻辑信道的目的地并且考虑服务优先级配置,将逻辑信道分组为对应逻辑信道组。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和缓冲区大小。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相同。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相同。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缓冲区大小指示可用于遍及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逻辑信道的目的地并且考虑服务可靠性配置,将逻辑信道分组为对应逻辑信道组。在控制元素中,用于所有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用于所有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之后。在控制元素中,根据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中包含的逻辑信道的服务优先级,对用于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进行优先级化。特别地,用于具有更高服务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前面,并且用于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用于具有相同目的地索引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前面。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和缓冲区大小。对应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组两者中均包括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缓冲区大小指示可用于遍及逻辑信道组中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基于eNB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eNB配置,逻辑信道被分组为对应逻辑信道组。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远程单元,包括:发射器,其发送控制元素,该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包括:接收控制元素,该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在又一实施例中,一种基站单元,包括:接收器,其接收控制元素,该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附图说明
将通过参考附图中图示的特定实施例来呈现对以上简要描述的实施例的更具体的描述。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一些实施例,并且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范围的限制,将通过使用附图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实施例,其中:
图1是图示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图示可以被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图示可以被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含缓冲区状态的BSR MAC CE的示意图;
图5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详细的BSR MAC CE格式的示意图,该格式包含用于LCG和对应LCG两者的缓冲区状态;
图6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截断的BSR规则的示意图;
图7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包含缓冲区状态的BSR MAC CE的示意图;
图8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包含缓冲区状态的BSR MAC CE的示意图;
图9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包含缓冲区状态的详细的BSR MAC CE格式的示意图;
图10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包含缓冲区状态的详细的BSR MAC CE格式的示意图;
图11是图示根据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截断的BSR规则的示意图;
图12是图示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以及
图13是图示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实施例的各方面可以体现为系统、装置、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实施例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代码等)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这些在本文中通常都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此外,实施例可以采用体现在存储在下文中被称为“代码”的机器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代码和/或程序代码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中的程序产品的形式。存储设备可以是有形的、非暂时的和/或非传输的。存储设备可能不体现信号。在某个实施例中,存储设备仅采用用于访问代码的信号。
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某些功能单元可以被标记为“模块”,以便于更特别地强调它们的独立实现。例如,模块可以实现为包括定制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或其他分立组件的现成半导体的硬件电路。模块还可以在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中实现。
模块还可以用代码和/或软件实现,以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所标识的代码模块可以例如包括可执行代码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逻辑块,该可执行代码可以例如被组织为对象、过程或函数。然而,所标识的模块的可执行文件不需要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置的不相干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地连接在一起时,包括模块并实现模块的所述目的。
事实上,代码模块可以是单个指令或许多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数个不同的代码段上、不同的程序当中、并且跨越数个存储器设备。类似地,在本文中,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标识和图示,并且可以以任何适当的形式体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的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此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包括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在模块或模块的部分以软件实现的情况下,软件部分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上。
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任何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代码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必要是电子、磁、光、电磁、红外、全息、微机械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前述的任何适当的组合。
存储设备的更具体示例的非详尽列表将包括下述:具有一条或多条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前述任何适当的组合。在本文献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能够包含或存储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之结合使用。
用于执行实施例的操作的代码可以是任何数量的行,并且可以以包括诸如Python、Ruby、Java、Smalltalk、C++等等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诸如“C”编程语言等等的传统的过程编程语言、和/或诸如汇编语言的机器语言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或者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执行,作为独立的软件包而部分地在用户的计算机上、部分地在远程计算机上或完全地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最后的场景下,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的任何类型的网络连接到用户的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通过使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
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或类似语言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在整个说明书中,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和类似语言的出现可以但不必要地全部指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指“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实施例”。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其变体意指“包括但不限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列举的项的列表并不暗示任何或所有项是互斥的。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一(a)”、“一个(an)”和“该(the)”也指“一个或多个”。
此外,所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在以下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诸如编程、软件模块、用户选择、网络事务、数据库查询、数据库结构、硬件模块、硬件电路、硬件芯片等的示例,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来实践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实施例的任何方面模糊。
下面参考根据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程序产品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来描述实施例的各方面。将理解,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的每个块以及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通过代码实现。此代码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用于块或者一些块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手段。
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存储设备中,该存储设备能够指示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运行,使得存储在存储设备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的制品,该指令实现在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块中指定的功能/动作。
代码还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他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他可编程装置或其他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代码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块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过程。
附图中的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示出根据各个实施例的装置、系统、方法和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方面,示意性流程图和/或示意性框图中的每个块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现指定的逻辑功能的代码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
还应注意,在一些可替选的实施方式中,块中标注的功能可以不按附图中标注的次序发生。例如,连续示出的两个块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可以以相反的次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可以设想其他步骤和方法在功能、逻辑或效果上等同于所图示的附图的一个或多个块或其部分。
尽管可以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采用各种箭头类型和线类型,但是应理解它们不限制相应实施例的范围。事实上,一些箭头或其他连接符可以仅用于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逻辑流程。例如,箭头可以指示所描绘的实施例的枚举步骤之间的未指定持续时间的等待或监测时段。还将注意,框图和/或流程图的每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块的组合,能够由执行特定功能或动作的基于专用硬件的系统、或由专用硬件和代码的组合来实现。
每个附图中的元件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附图的元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指代相同元件,包括相同元件的可替选的实施例。
每个附图中的元件的描述可以参考前述附图的元件。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指代相同元件,包括相同元件的可替选的实施例。
图1描绘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的实施例。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远程单元102和基站单元104。虽然图1中描绘特定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基站单元104,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任何数量的远程单元102和基站单元104都可以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计算设备,诸如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智能电视(例如,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视)、机顶盒、游戏控制台、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摄像头)、车载计算机、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调制解调器)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包括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健身带、光学头戴式显示器等。远程单元102可以被称为订户单元、移动设备、移动站、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固定终端、订户站、UE、用户终端、设备、或者本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
远程单元102可以经由UL通信信号与一个或多个基站单元104 直接通信。远程单元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连接到基站单元。
基站单元104可以分布在地理区域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基站单元104还可以称为接入点、接入终端、基地、基站、节点-B、eNB、gNB、家庭节点-B、中继节点、设备、或本领域中使用的任何其他术语。基站单元104通常是包括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基站单元104 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一部分。无线电接入网络通常可通信地耦合到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该核心网络可以耦合到其他网络,如互联网和公用交换电话网等其他网络。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的这些和其他元件未被图示,但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是公知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100符合NR(5G)。然而,更一般地,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实现一些其他开放或专有通信协议。
基站单元104可以经由无线通信链路为服务区域(例如,小区或 (小区扇区)或者多个小区)内的多个远程单元102服务。基站单元 104在时间、频率和/或空间域中传输DL通信信号以服务于远程单元 102。
图2描绘可以被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装置2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200包括远程单元102的一个实施例。此外,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 和接收器21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组合成单个设备,诸如触摸屏。在某些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不包括任何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在各个实施例中,远程单元102可以包括处理器202、存储器204、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以不包括输入设备206和/或显示器208。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202可以包括能够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和/或能够执行逻辑操作的任何已知控制器。例如,处理器202可以是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辅助处理单元、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类似的可编程控制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02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04中的指令以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和例程。处理器202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204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 可以包括RAM,包括动态RAM(“DRAM”)、同步动态RAM(“SDRAM”) 和/或静态RAM(“S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204可以包括硬盘驱动器、闪存或任何其他适当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两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存储与系统参数有关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04还存储程序代码和相关数据,诸如在远程单元102 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或其他控制器算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包括触摸板、按钮、键盘、触控笔、麦克风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可以与显示器208集成,例如,作为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触摸屏,使得可以使用在触摸屏上显示的虚拟键盘和/或通过在触摸屏上手写来输入文本。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设备206包括诸如键盘和触控面板的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任何已知的电子可控显示器或显示设备。显示器208可以被设计为输出视觉、听觉和/或触觉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能够向用户输出视觉数据的电子显示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CD显示器、LED显示器、OLED显示器、投影仪或能够向用户输出图像、文本等的类似显示设备。作为另一个非限制性示例,显示器208可以包括诸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平视显示器等的可穿戴显示器。此外,显示器208可以是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电视、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膝上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车辆仪表板等的组件。
在某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一个或多个扬声器。例如,显示器208可以产生可听的警报或通知(例如,嘟嘟声或钟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包括用于产生振动、运动或其他触觉反馈的一个或多个触觉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208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与输入设备206集成。例如,输入设备206和显示器208可以形成触摸屏或类似的触敏显示器。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器208可以位于输入设备206附近。
发射器210用于向基站单元104提供UL通信信号,并且接收器 212用于从基站单元104接收DL通信信号。在各个实施例中,发射器 210和接收器212可以经由不同的小区来发送和接收资源。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210和一个接收器212,但是远程单元102可以具有任何适当数量的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图3描绘了可以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装置300的一个实施例。装置300包括基站单元104的一个实施例。此外,基站单元104可以包括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 和接收器31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理解,处理器302、存储器304、输入设备306、显示器308、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分别基本上类似于远程单元102的处理器202、存储器204、输入设备206、显示器 208、发射器210和接收器212。
尽管仅图示一个发射器310和一个接收器312,但是基站单元104 可以具有任何适当数量的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310和接收器312可以是收发器的一部分。
不同的服务经由不同的逻辑信道被传输。不同的服务具有不同的优先级。因此,用于传输不同服务的逻辑信道可以取决于在其上传输的服务的不同优先级而被分组为不同的逻辑信道组。例如,可能存在四个逻辑信道组(LCG):优先级递减的LCG1、LCG2、LCG3和LCG4。一个LCG(LCG1,LCG2、LCG3和LCG4中的任何一个)中的所有逻辑信道(LC)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在模式3中,eNB负责控制UE的通信。为了进行适当的调度, eNB需要知道要经由LCG传输的数据的大小。这伴随着从UE向eNB 报告缓冲区状态。缓冲区状态在BSR MAC CE中(“缓冲区状态报告”“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元素”)从UE被发送到eNB。当要在LCG上传输的分组到达该LCG的缓冲区时,该缓冲区状态在BSR MAC CE 中从UE被发送到eNB。
每个缓冲区状态指示每个LCG的缓冲区大小。BSR MAC CE结构包括每个LCG的“目的地索引”、“LCG ID”和“缓冲区大小”。例如,在四个LCG(LCG1、LCG2、LCG3和LCG4)的情况下,BSR MAC CE 结构包括四个缓冲区状态。
图4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含第一分组和重复的分组两者的缓冲区状态的BSR MAC CE的示意图。第一分组包含要在LCG上传输的数据。重复的分组包含在另一载波中要重复的在LCG(或对应LCG) 上传输的数据。
在图4中,每个“传统BSR信息”表示用于每个LCG的缓冲区状态。如图4所示,MAC CE中包含用于LCG1、LCG2、LCG3和LCG4 的四个“传统BSR信息”,以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
另外,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MAC CE还包含用于LCG1、LCG2、 LCG3和LCG4(或对应LCG1、对应LCG2、对应LCG3和对应LCG4) 的四个“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
每个“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在每个“传统BSR信息”之后被添加。“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用于报告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大小。
对于载波聚合,启用侧链路上的分组重复以增强侧链路分组传输的可靠性。分组重复意指同一分组通过不同的载波被传输,使得接收分组的可靠性增强。因此,是否重复传输分组取决于对分组(或服务) 可靠性的要求。
在不同逻辑信道中传输的不同服务具有不同的可靠性要求。换句话说,不同的LC具有不同的可靠性要求。
因此,同一LCG中的不同LC可能具有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假设一个LCG中包含三个优先级相同的LC(LC1、LC2和LC3);并且 LC1、LC2和LC3具有不同的可靠性要求。假设具有最高可靠性要求的LC1有必要重复传输;而LC2和LC3取决于其可靠性要求,不必重复传输。因此,对于包含LC1、LC2和LC3的LCG,仅LC1需要被重复传输,而不必重复传输LC2和LC3。因此,在重复的分组到达用于 LC1的缓冲区的条件下,包括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如上所述,在模式3中,eNB负责控制UE的通信。为了进行适当的调度,eNB有必要获知缓冲区状态(缓冲区大小)。传统上,仅将整个LCG的缓冲区大小报告给eNB。但是,有必要重复传输的对应 LCG的缓冲区大小(在前面的示例中,LC1的缓冲区大小)可能与整个LCG的缓冲区大小(所有LC1、LC2和LC3的缓冲区大小)不同。因此,根据实施例,“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用于报告在逻辑信道组中已经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缓冲区大小。
如先前示例中所讨论的,对于“用于LCG1的传统BSR信息”,LCG1 实际上由LC1、LC2和LC3组成,而用于LCG1的传统缓冲区状态指示可用于传输所有LC1、LC2和LC3的数据的总量。另一方面,对于“用于LCG1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尽管LCG1实际上也由LC1、LC2 和LC3组成,但用于LCG1的重复的缓冲区状态指示可用于在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重复(即,仅LC1)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的数据的总量。因此,“用于LCG1的传统BSR信息”中的LCG1和“用于 LCG1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中的LCG1并不完全相同。为了进行区分,适当地,“用于LCG1的传统BSR信息”中的LCG1和“用于LCG1 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中的LCG1是对应的,例如,“用于LCG1 的传统BSR信息”中的LCG1可以被称为LCG1(或LCG),而“用于LCG1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中的LCG1可以被称为对应LCG1(或对应LCG),反之亦然。
如图4中所示,“用于LCG1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被定位在“用于LCG1的传统BSR信息”之后;“用于LCG2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被定位在“用于LCG2的传统BSR信息”之后;“用于LCG3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被定位在“用于LCG3的传统BSR信息”之后;并且“用于LCG4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被定位在“用于LCG4的传统 BSR信息”之后。
图4示出所有“用于LCG1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用于LCG2 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用于LCG3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和“用于LCG4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另一方面,用于特定LCG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仅当在特定LCG中存在用于传输已激活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可用的重复的分组时存在。也就是说,在不必要重复传输特定LCG中的任何LC的条件下,不必包括用于所述特定LCG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
图5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详细的BSR MAC CE格式,其包含用于LCG和对应LCG两者的缓冲区状态。在图5中,每一行代表一个字节(即,八个比特)。在图5中,“Oct”意指“八位字节(Octet)”,即,由八个比特组成的字节。“传统BSR信息”和“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两者都包括十二比特的信息。特别地,“传统BSR信息”字段包括目的地索引(4比特)、LCG ID(2比特)和缓冲区大小(6比特);而“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也包括目的地索引(4比特)、LCGID(2比特)和缓冲区大小(6比特)。
用于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的目的地索引与对应的传统LCG的目的地索引相同(即,目的地索引1d与目的地索引1相同)。传统上, LCG是按ProSe(基于接近度的服务)目的地定义的。即,一个LCG 与一个ProSe目的地相关联。在实施例中,因为目的地索引1d与目的地索引1相同,所以两个LCG(即,LCG和对应LCG)与相同的ProSe 目的地相关联。
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的LCG ID也与对应的传统LCG的LCG ID 相同(即,LCG ID1d与LCG ID1相同)。相同的目的地索引和LCG ID 用于指示随后的缓冲区大小用于已激活重复的逻辑信道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大小。
从eNB的角度来看,当eNB第一次接收到特定的目的地索引和LCG ID时,eNB获知随后的缓冲区大小是用于“传统BSR信息”的,并且当在第二次接收到相同的特定的目的地索引和LCG ID时,eNB获知随后的缓冲区大小用于“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
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的缓冲区大小是遍及到ProSe目的地的 LCG中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可用的数据总量。
总体而言,目的地索引1d与目的地索引1相同;LCG ID1d与LCG ID1相同;并且缓冲区大小1是遍及LCG中所有逻辑信道的数据总量,而缓冲区大小1d是遍及LCG(或对应LCG)中已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可用的数据总量。
可用于传输BSR信息的比特数(或字节)由UL许可确定。如果 UL许可中的比特数不足以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MAC CE大小,则优选报告包含尽可能多缓冲区状态的截断的BSR,除非用于LCG和对应LCG两者的缓冲区状态不能一起被包含。这是截断的BSR规则,这意指,如果由于有限的UL许可大小而无法包含特定LCG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则也不包括对应LCG的传统缓冲区状态。这是为了避免在eNB中误解不存在用于特定LCG的重复的分组。
图6示出截断的BSR规则的示例。在图6中,如果完整的BSR 信息包含8个字节,但UL许可仅为6个字节,则基于截断的BSR规则,LCG3(即,目的地索引3、LCG ID3、缓冲区大小3)和LCG3d(即,目的地索引3d、LCG ID3d、缓冲区大小3d)两者都不被包括在BSR MAC CE中,尽管存在用于LCG3的足够空间。如果包括LCG3而没有包括 LCG3d,则eNB会误解在LCG3上传输的所有分组都不需要重复传输。
图6也示出保留比特。因为“传统BSR信息”和“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都包括十二比特的信息,所以考虑MAC CE应以完整字节被传输,如果用于传统LCG和新的LCG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总数为奇数,在MAC CE的末尾应添加四个保留位。
在第一实施例中,LCG由根据优先级的LC组成,这意指特定LCG 中的所有LC具有相同的优先级配置。相同的优先级配置可能意指相同的优先级。在LC的优先级由eNB配置的情况下,相同的优先级配置可能意指对于特定LCG中包含的不同LC存在多个优先级。从这个意义上讲,特定LCG的优先级意指特定LCG中包含的LC的最高优先级。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与对应LCG有关,该对应LCG由特定LCG的有必要被重复传输的LC组成。因此,在特定LCG中有必要被重复传输的LC也具有相同的优先级配置。特别是,根据它们的优先级配置,所有LC都被包含在LCG1、LCG2、LCG3和LCG4中。即,同一LCG 中包含的LC具有相同的优先级配置,而不同LCG中包含的LC具有不同的优先级配置。例如,LCG1中包含的LC(LC1、LC2、LC3和 LC4)具有最高优先级LC,LCG2中包含的LC(例如,LC5、LC6、 LC7…)具有第二高优先级LC,LCG3中包含的LC具有第三高优先级 LC,并且LCG4中包含的LC具有最低优先级LC。因为在第一实施例中LCG的组成没有考虑可靠性要求,所以有必要被重复传输的特定 LCG的LC可能具有不同的可靠性要求。
在下面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将根据诸如可靠性的不同参数或规则来组成新的LCG。例如,包含在LCG1、LCG2、LCG3和LCG4 中的有必要被重复传输的LC可以根据可靠性要求重组为新LCG1、新 LCG2、新LCG3和新LCG4。作为另一示例,可以根据eNB配置将有必要被重复传输的LC重组为新LCG。也就是说,eNB将配置哪些有必要被重复传输的LC属于哪个新LCG。
图7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包含缓冲区状态的BSR MAC CE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新LCG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在所有LCG 的传统BSR信息之后被添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报告一个或多个新 LCG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并且新LCG意指与传统BSR中的LCG 相比,逻辑信道可以按不同的参数或规则被分组。
图8是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包含缓冲区状态的BSR MAC CE的示意图。在第三实施例中,根据LCG的优先级对新的BS信息和传统的BS信息进行优先级化。新LCG的优先级由新LCG中包含的LC的优先级确定。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用于LCG和对应 LCG的缓冲区状态两者都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缓冲区大小字段,如图9和10所示。
用于LCG的缓冲区状态的目的地索引(诸如图9所示的目的地索引1)与对应的新LCG的缓冲区状态的目的地索引(诸如图9所示的目的地索引d1)相同。
用于对应的新LCG的缓冲区状态的LCG ID是新LCG的ID,并且可以由eNB配置。
用于LCG的缓冲区状态的缓冲区大小(诸如如图9中所示的缓冲区大小1)指示可用于遍及LCG中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数据总量。类似地,用于新LCG(也可以称为相应LCG或相应的新LCG)的缓冲区状态的缓冲区大小(诸如如图9中所示的缓冲区大小d1)指示可用于遍及新逻辑信道组中的已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
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当eNB第一次接收到特定目的地索引时, eNB知道随后的缓冲区大小用于“传统BSR信息”,并且当第二次接收到特定目的地索引时,eNB知道随后的缓冲区大小用于“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因此,新LCG中的所有LC应该具有相同的目的地。这意指新LCG中的所有LC应该来自相同的传统LCG,并且还具有相同的可靠性配置要求。
相同的可靠性配置可以意指相同的可靠性。例如,假设传统LCG 由LC1、LC2、LC3和LC4组成,其中LC1和LC2具有最高可靠性要求,LC3具有第二高可靠性要求,而LC4具有最低可靠性要求。另外,假设根据可靠性的要求,在LC1、LC2和LC3上传输的分组应被重复传输。因此,具有相同可靠性要求的LC1和LC2将组成新的LCG1,而LC3将组成新的LCG2。
与其中特定LCG中的所有LC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第一实施例相似,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特定的新LCG中的所有LC具有相同的可靠性配置。也就是说,在eNB考虑可靠性而配置哪些LC属于哪个新LCG的情况下,eNB可以将具有不同可靠性的LC配置到相同的新LCG中。因此,相同的可靠性配置可能意指对于被包含在特定的新 LCG的不同LC存在多个可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特定的新LCG的可靠性意指特定的新LCG中包含的LC的最高可靠性。
假设传统LCG 1-4的优先级顺序为{1,2,3,4},并且新LCG 1-4 的优先级顺序为(1,4,2,3},则BS信息被优先级化,如图8中所示。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仅当存在对应的新 LCG中的激活的重复逻辑信道中存在用于传输的可用的重复的分组时,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才存在。
图9示出包含第二实施例的重复的分组的缓冲区状态的BSR MAC CE格式的详细实施方式。图10示出包含第三实施例的重复的分组的缓冲区状态的BSR MAC CE格式的详细实施方式。
图9和图10均示出在MAC CE的末尾添加四个保留比特。在用于传统LCG和新LCG的BS信息的总数为奇数的条件下,有必要在 MAC CE的末尾添加四个保留比特。传统LCG和新LCG中的每一个的最大数量为4。这意指传统LCG的数量或新LCG的数量可以为1、 2、3或4。因此,取决于传统LCG和新LCG的数量为奇数或偶数,传统的LCG和新LCG的总数可能为奇数或偶数。也就是说,存在四种情况: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目的地索引的重复值意指BS信息用于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
与第一实施例类似,如果UL许可中的比特数不足以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MAC CE的大小,则优选地报告包含尽可能多的缓冲区状态的截断的BSR,除非用于LCG和相应的新LCG两者的缓冲区状态不能一起被包含。传统LCG和新LCG的选择基于传统LCG和新LCG 的优先级降序。
例如,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如果完整的BSR信息包含12个字节,但UL许可仅为6个字节,则基于上述规则,将报告图中的以下 BS信息
1)用于LCG 1的传统BSR信息
2)新LCG 1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
3)用于LCG 2的传统BSR信息
4)新LCG 3的重复的分组缓冲区状态。
图12是图示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200由诸如远程单元102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2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1200可以包括1202发送控制元素,该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重复的分组到达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中包含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的条件下,包括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如果用于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未填满控制元素的字节,则将保留比特添加到控制元素。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与相同的ProSe目的地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元素包括用于原始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多个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以及用于重复额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多个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如果UL许可中的比特数不足以用于多个逻辑信道组和多个对应逻辑信道组两者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大小,则控制元素包括尽可能多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特别是,如果用于仅逻辑信道组或仅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可以被包括在控制元素中,则用于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两者的缓冲区状态信息都不会被包括在控制元素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服务优先级将逻辑信道分组为对应逻辑信道组。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 和缓冲区大小。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相同。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相同。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缓冲区大小指示可用于遍及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服务可靠性将逻辑信道分组为对应逻辑信道组。在控制元素中,用于所有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用于所有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之后。在控制元素中,根据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的服务优先级,对用于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进行优先级化。特别地,用于具有更高服务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组和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前面,并且用于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用于具有相同服务优先级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前面。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和缓冲区大小。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相同。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缓冲区大小指示可用于遍及逻辑信道组中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用于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基于eNB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eNB配置,逻辑信道被分组为对应逻辑信道组。
图13是图示用于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1300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300由诸如基站单元104的装置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方法1300可以由执行程序代码的处理器,例如,微控制器、微处理器、CPU、GPU、辅助处理单元、FPGA等执行。
方法1300可以包括1302接收控制元素,该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重复的分组在其上传输的对应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可以以其他特定形式实践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视为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描述来指示。在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其范围内。

Claims (36)

1.一种远程单元中的报告缓冲区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控制元素,所述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元素包括用于原始分组经由其传输的多个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以及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多个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其中,根据逻辑信道的目的地并且考虑服务可靠性配置,将所述逻辑信道分组为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和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没有填满所述控制元素的字节,则将保留比特添加到所述控制元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基于接近度的服务ProSe目的地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和缓冲区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缓冲区大小指示可用于遍及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控制元素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用于所有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之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控制元素中,根据包含在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服务优先级,对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进行优先级化。
10.一种远程单元,包括:
发射器,所述发射器发送控制元素,所述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元素包括用于原始分组经由其传输的多个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以及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多个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其中,根据逻辑信道的目的地并且考虑服务可靠性配置,将所述逻辑信道分组为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远程单元,其中,如果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没有填满所述控制元素的字节,则将保留比特添加到所述控制元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远程单元,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基于接近度的服务ProSe目的地相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远程单元,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和缓冲区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远程单元,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远程单元,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远程单元,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缓冲区大小指示可用于遍及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远程单元,其中,在所述控制元素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用于所有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之后。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远程单元,其中,在所述控制元素中,根据包含在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服务优先级,对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进行优先级化。
19.一种基站单元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控制元素,所述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元素包括用于原始分组经由其传输的多个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以及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多个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其中,根据逻辑信道的目的地并且考虑服务可靠性配置,将所述逻辑信道分组为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没有填满所述控制元素的字节,则将保留比特添加到所述控制元素。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基于接近度的服务ProSe目的地相关联。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和缓冲区大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相同。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缓冲区大小指示可用于遍及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
26.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控制元素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用于所有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之后。
27.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控制元素中,根据包含在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服务优先级,对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进行优先级化。
28.一种基站单元,包括: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接收控制元素,所述控制元素包括用于第一分组在其上传输的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和用于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控制元素包括用于原始分组经由其传输的多个所述逻辑信道组的缓冲区状态信息以及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多个逻辑信道的缓冲区状态信息,
其中,根据逻辑信道的目的地并且考虑服务可靠性配置,将所述逻辑信道分组为不同的逻辑信道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单元,其中,如果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没有填满所述控制元素的字节,则将保留比特添加到所述控制元素。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单元,其中,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一分组的至少一个基于接近度的服务ProSe目的地相关联。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单元,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包括目的地索引、LCG ID和缓冲区大小。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单元,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目的地索引相同。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基站单元,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与用于具有相同优先级配置的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LCG ID相同。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基站单元,其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的缓冲区大小指示可用于遍及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传输的重复数据的总量。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单元,其中,在所述控制元素中,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所有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被定位在用于所有所述逻辑信道组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之后。
36.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单元,其中,在所述控制元素中,根据包含在所述逻辑信道组中的逻辑信道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服务优先级,对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和所述逻辑信道组中已激活分组重复的逻辑信道的所述缓冲区状态信息进行优先级化。
CN201880092206.8A 2018-04-04 2018-04-04 用于报告分组重复的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0056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81993 WO2019191961A1 (en) 2018-04-04 2018-04-04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packet dupl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604A CN112005604A (zh) 2020-11-27
CN112005604B true CN112005604B (zh) 2023-04-07

Family

ID=68100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2206.8A Active CN112005604B (zh) 2018-04-04 2018-04-04 用于报告分组重复的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8840A1 (zh)
EP (1) EP3777416A4 (zh)
CN (1) CN112005604B (zh)
WO (1) WO20191919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7364B (zh) * 2018-04-13 2023-11-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系统中处理数据路径创建的方法和系统
CN110859005B (zh) * 2018-08-23 2023-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877301B2 (en) * 2018-10-24 202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buffer siz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263457B (zh) * 2019-01-23 2022-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副链路缓存状态报告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WO2020166994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Lg Electronics Inc. Multiple carrier transmissions for recovery of sidelink connection
US11985652B2 (en) 2021-01-14 2024-05-14 Apple Inc. P-BSR enhancements for IAB networks to improve E2E latency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52A (zh) * 2008-04-28 2009-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半持久资源释放的触发方法
EP2432289A1 (en) * 2009-05-26 2012-03-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radio resource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10667A1 (zh) * 2016-07-12 2018-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系统、基站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2770B1 (en) * 2008-11-04 2011-09-21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mproving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59714B1 (ko) * 2009-04-16 2016-09-26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엔.브이. 적응형 버퍼 상태 보고
JP5788971B2 (ja) * 2010-05-03 2015-10-07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内でバッファ・ステータス・レポート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509362A1 (en) * 2014-01-29 2019-07-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6056968A1 (en) * 2014-10-06 2016-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a secondary cell for device-to-device user equipment, depending on load
EP3051736B1 (en) * 2015-01-30 2020-04-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ioritization in the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sidelink logical channels in 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s
CN106412794B (zh) * 2015-07-21 2020-01-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EP3125643B1 (en) * 2015-07-31 2019-04-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prose relays serving remote ues
CN106455089A (zh) * 2015-08-10 2017-0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上行调度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70100109A (ko) * 2016-02-24 2017-09-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버퍼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1683411B (zh) * 2016-05-13 2023-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请求、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0374916B2 (en) * 2016-08-04 2019-08-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buffer status repor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EP3494725A4 (en) * 2016-08-04 2020-02-26 LG Electronics Inc. -1- METHOD FOR SENDING A BUFFER STATUS MESSAG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8633093B (zh) * 2017-03-24 2019-08-0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缓冲区状态上报方法、ue、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处理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7438976B (zh) * 2017-03-28 2021-03-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EP3399724B1 (en) * 2017-05-05 2022-10-05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data dupl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23499B1 (en) * 2017-06-15 2023-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cket duplication control
CN109803385B (zh) * 2017-11-16 2023-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请求资源的方法及装置,处理资源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108123A1 (en) * 2017-11-29 2019-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939463B2 (en) * 2018-02-15 202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assisted scheduling for packet duplication in vehicle-bas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652A (zh) * 2008-04-28 2009-1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半持久资源释放的触发方法
EP2432289A1 (en) * 2009-05-26 2012-03-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radio resource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10667A1 (zh) * 2016-07-12 2018-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更新方法、装置、系统、基站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7416A1 (en) 2021-02-17
WO2019191961A1 (en) 2019-10-10
US20210168840A1 (en) 2021-06-03
CN112005604A (zh) 2020-11-27
EP3777416A4 (en) 202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5604B (zh) 用于报告分组重复的缓冲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US11962536B2 (en) Data block transmissions
EP4080980B1 (en) Scheduling request indication
WO2020087512A1 (en) Resource pool assignment
US20220046636A1 (en) Resource reservation
US20230276454A1 (en) Configuring uplink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states
CN110546905B (zh) 用于一个或者多个过程的反馈消息传输
CN110073622B (zh) 用于数据块组的反馈信息
US20230283413A1 (en) Data and feedback relaying
CN111108790B (zh) 免许可资源分配
CN109565369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捆绑
US20220369339A1 (en) Information for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configuration
WO2022029728A1 (en) Multiplex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ment information
US11743893B2 (en)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US20240195581A1 (en) Data block transmissions
US20230284190A1 (en) Control information that schedules or activates multiple transmissions
US20230198680A1 (en) Codebook configuration for harq reporting
WO2023161850A1 (en) Configuring a sidelink assignment index
WO2023144754A1 (en) One shot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reporting
WO2023012723A1 (en) Retransmitting portions of a transport blo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