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4220A - 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4220A
CN112004220A CN202010974755.7A CN202010974755A CN112004220A CN 112004220 A CN112004220 A CN 112004220A CN 202010974755 A CN202010974755 A CN 202010974755A CN 112004220 A CN112004220 A CN 112004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connection
equipment
mode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47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祖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47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42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4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42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及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与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蓝牙连接系统、蓝牙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的蓝牙连接方法、蓝牙连接系统、蓝牙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通过切换蓝牙连接模式使蓝牙设备在一个或多个待连接设备中与目标待连接设备进行蓝牙连接。

Description

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蓝牙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连接系统、蓝牙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蓝牙耳机、蓝牙音箱等蓝牙设备往往可以与多台诸如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蓝牙连接。在蓝牙设备进行重新连接时,会自动连接到某一与该蓝牙设备建立过蓝牙连接的终端设备上,然而用户无法主动选择连接到哪一台终端设备,若该终端设备不是用户想要连接的目标终端设备,还需要先在该终端设备上断开与蓝牙设备的连接,再将蓝牙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连接,操作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连接系统、蓝牙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及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与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及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与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蓝牙设备包括壳体及蓝牙连接系统。所述蓝牙连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及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与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下蓝牙连接方法: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及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与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蓝牙连接系统、蓝牙设备和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切换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模式,改变蓝牙设备进行蓝牙连接的优先条件,以选择与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与蓝牙设备连接,从而实现蓝牙设备与预想的目标待连接设备连接,避免在非目标的待连接设备上进行断开蓝牙连接的操作,简化了蓝牙连接的操作。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的连接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的连接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的连接场景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的连接场景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蓝牙设备中待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6,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该蓝牙连接方法包括:
01: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
02:获取与蓝牙设备1000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500的设备列表;及
03: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蓝牙连接系统100,蓝牙连接系统100可以应用于如图3所示的蓝牙设备1000。蓝牙连接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用于执行01、02、及03中的方法。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用于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获取与蓝牙设备1000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500的设备列表;及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其中,蓝牙设备1000包括手机、电脑、音箱、耳机、数码相机、游戏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鼠标、键盘、自拍杆、遥控器、可移动平台等具备蓝牙连接功能的设备。蓝牙设备1000还可包括其他具备蓝牙连接功能的设备,在此不一一列举。
蓝牙连接系统100还可包括蓝牙模块10、切换器50、及内存储器70。蓝牙模块10用于与其他待连接设备(也是蓝牙设备)进行配对。蓝牙模块10还用于传输蓝牙连接的相关数据。切换器50用于切换蓝牙连接模式。切换器50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物理按键,如按下某一物理按键进行蓝牙连接模式的切换,或者按下多个物理按键的组合进行蓝牙连接模式的切换,再或者按照预设的规律按下一个或多个物理按键进行蓝牙连接模式的切换。切换器50也可以是一种虚拟按键,如手机界面上的虚拟按键,可以在按下虚拟按键后切换连接模式,或者通过虚拟按键直接选择某一连接模式。内存储器70用于存储模式参数及设备列表。当蓝牙设备1000是具有显示屏的设备时,获取到的设备列表可以显示在蓝牙设备1000的显示屏上。
两台蓝牙设备1000之间可以建立蓝牙连接。具体地,将两台蓝牙设备1000都启用蓝牙功能,在一台蓝牙设备1000上能搜索到另一台蓝牙设备1000时,选中这一台蓝牙设备即可发起蓝牙配对,在配对成功后,两台蓝牙设备1000之间才能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在蓝牙连接范围内,成功配对过的两台蓝牙设备1000从未启用蓝牙功能的状态进入启用蓝牙功能的状态后,两台蓝牙设备1000会自动进行连接。以蓝牙设备1000为蓝牙耳机,另一台蓝牙设备1000(下称待连接设备500)为具有蓝牙功能手机为例,请参阅图6,图6所示的蓝牙耳机1000与手机A500成功配对过,即蓝牙耳机1000与手机A500建立过连接,当蓝牙耳机1000与手机A500再次启用蓝牙功能后,蓝牙耳机1000会自动连接至手机A500。请继续参阅图6,蓝牙耳机1000还可能分别与手机A500、手机B500、手机C500、及手机D500成功配对过。若手机A500、手机B500、手机C500、及手机D500均在蓝牙耳机1000的连接范围内,且均启用了蓝牙功能,那么蓝牙耳机1000启用蓝牙功能后会自动连接到手机A500、手机B500、手机C500、及手机D500之中的某一手机,通常会自动连接到上一次最后连接的手机,例如连接到手机A500。如果手机A500并非用户本次连接的目标,例如用户希望蓝牙耳机1000与手机D500连接,则需要打开手机A500的设置界面断开手机A500与蓝牙耳机1000之间的连接,或者直接关闭手机A500的蓝牙功能。然而,即便断开手机A500与蓝牙耳机1000之间的连接,蓝牙耳机1000也不一定选择自动连接至手机D500,例如手机B500、手机C500、及手机D500中上一次最后与蓝牙耳机1000连接的设备是手机B500,则蓝牙耳机1000会自动连接至手机B500,若想让蓝牙耳机1000与手机D500连接,又需要断开手机B500与蓝牙耳机1000之间的连接,操作比较麻烦。
本申请提供的蓝牙设备1000具有至少两种蓝牙连接模式,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本申请提供的蓝牙连接方法能够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在蓝牙设备1000启用蓝牙功能后获取与蓝牙设备1000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500的设备列表,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对应的模式参数包含不同的关于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连接信息,例如模式参数包括蓝牙设备与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距离信息。当蓝牙设备1000自动重连的待连接设备500并非用户的目标选择时,仅需切换蓝牙设备1000的蓝牙连接模式,改变蓝牙设备1000进行蓝牙连接的优先条件,以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从而实现蓝牙设备1000与预想的目标待连接设备500连接,避免在非目标的待连接设备500上进行断开蓝牙连接的操作,简化了蓝牙连接的操作。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01: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还包括:
011:在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未连接时,选择蓝牙连接模式;和/或
013:在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过程中,切换选择蓝牙连接模式。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执行011及013中的方法。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在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未连接时,选择蓝牙连接模式;和/或在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过程中,切换选择蓝牙连接模式。
请参阅图6,例如蓝牙设备1000设有第一蓝牙连接模式和第二蓝牙连接模式,且当前蓝牙设备1000处在第一蓝牙连接模式。在蓝牙设备1000当前的第一蓝牙连接模式下,蓝牙设备1000将自动与待连接设备A500连接,而用户的目标是让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B500连接。蓝牙设备1000还具备第二蓝牙连接模式,在第二蓝牙连接模式下,待连接设备B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能够满足第二蓝牙连接模式下的预定条件,而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无法满足第二蓝牙连接模式下的预定条件,此时可以通过切换器50选择将第一蓝牙连接模式切换为第二蓝牙连接模式以使蓝牙设备1000与预想的待连接设备B50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未连接时,选择蓝牙连接模式。比如在蓝牙设备1000启用蓝牙功能前,先在蓝牙设备1000上通过切换器50选择第二蓝牙连接模式,使蓝牙设备1000在启用蓝牙功能后直接与待连接设备B500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过程中,切换选择蓝牙连接模式。比如当前处于第一蓝牙连接模式,蓝牙设备1000已经与待连接设备A500连接,此时可以通过切换器50选择第二蓝牙连接模式,使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A500断开连接,并与待连接设备B500连接。
在未选择连接模式或未切换连接模式时,蓝牙设备1000将保持上一次选择的连接模式。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蓝牙连接模式包括距离优先模式,模式参数包括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距离。
03: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包括:
031:在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距离的远近依次排序;及
032: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距离最近的待连接设备
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执行031及032中的方法。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在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的早晚依次排序;及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最晚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请参阅图6,例如在蓝牙设备1000的连接范围内存在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这些待连接设备500均与蓝牙设备1000建立过蓝牙连接,即这些待连接设备500均与蓝牙设备1000成功配对过。此时待连接设备列表中包含有: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在图6的场景中,用户目测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距离最近。假设待连接设备A500是用户想要蓝牙设备1000进行连接的设备,那么用户可以通过切换器50选择距离优先模式。处理器30根据切换器50的信号确定用户输入的选择,以对应地选择进入距离优先模式。在距离优先模式下,蓝牙设备1000将检测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列表中每一台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距离,并在待连接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距离的远近依次排序。依次排序可以是由距离远到距离近依次排序,也可以是由距离近到距离远依次排序。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距离最近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设备1000可通过激光测距装置、红外测距装置等测距装置检测蓝牙设备1000与各个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距离。这种检测距离的方法简单快捷,且测距结果比较精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蓝牙设备1000通过检测待连接设备列表中每一台待连接设备500的信号强度判断蓝牙设备1000与各个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距离。这种检测距离的方法可以无视蓝牙设备1000与各个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障碍物进行测距,如蓝牙设备1000及各个待连接设备500分散在不同的房间,即使被墙体隔离,也能通过检测信号强度的方法判断蓝牙设备1000与各个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距离。
在图6所示的场景中,距离蓝牙设备1000由近至远的待连接设备500依次为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在此情况下,蓝牙设备1000将与待连接设备A500进行连接。若用户想要将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C500进行连接,只需将待连接设备C500靠近蓝牙设备1000,或者将蓝牙设备1000靠近待连接设备C500,使待连接设备C500变为待连接设备列表中与蓝牙设备1000距离最近的设备即可。综上所述,在距离优先模式下,较为容易实现切换蓝牙设备1000的连接对象。
请参阅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蓝牙连接模式包括时间优先模式,模式参数包括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
03: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5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包括:
033:在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的早晚依次排序;及
034: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最晚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执行033及034中的方法。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在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的早晚依次排序;及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最晚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请参阅图8,例如在蓝牙设备1000的连接范围内存在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这些待连接设备500均与蓝牙设备1000建立过蓝牙连接,即这些待连接设备500均与蓝牙设备1000成功配对过。此时待连接设备列表中包含有: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时间优先模式下的模式参数包括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其中,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是待连接设备500最近一次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的时间。
在一个例子中,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可以具体到某一时刻,例如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可以是“2016年9月10日15时36分02秒”。假设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为“2016年9月10日15时36分02秒”,待连接设备B500与蓝牙设备1000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为“2016年9月11日15时36分02秒”,待连接设备C500与蓝牙设备1000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为“2016年9月12日15时36分02秒”,及待连接设备D500与蓝牙设备1000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为“2016年9月13日15时36分02秒”,若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的早晚依次按照由晚到早依次排序为:待连接设备D500、待连接设备C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A500。若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的早晚依次按照由早到晚依次排序为: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待连接设备D500。
在另一个例子中,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也可以是蓝牙设备1000历史连接过的设备的记录,例如蓝牙设备1000最近一次连接了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B500对应的记录为T0。在连接记录T0的前一次连接中,蓝牙设备1000连接了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A500对应的记录为T1。若蓝牙设备1000更新了连接记录,蓝牙设备1000最近一次连接了待连接设备C500,则将待连接设备C500对应为T0,将待连接设备B500顺延至T1,待连接设备A500顺延至T2。若蓝牙设备1000再次更新连接记录,蓝牙设备1000最近一次又连接了待连接设备B500,则待连接设备B500对应的记录为T0,将待连接设备C500顺延至T1。即,T0指示的是最晚(最近)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的待连接设备500对应的连接记录。
假设待连接设备B500是用户想要蓝牙设备1000进行连接的设备,且已知待连接设备B500是待连接设备列表中蓝牙设备1000最近一次连接的设备,那么用户可以通过切换器50选择时间优先模式。处理器30根据切换器50的信号确定用户输入的选择,以对应地选择进入时间优先模式。在时间优先模式下,蓝牙设备1000将获取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列表中每一台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并在待连接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的早晚依次排序。依次排序可以是由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从早到晚依次排序,也可以是由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从晚早依次排序。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最晚的待连接设备500,即最后一次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的设备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将蓝牙设备1000与最后一次连接过的待连接设备500进行连接也比较符合用户习惯。
在图8所示的场景中,与蓝牙设备1000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由晚至早的待连接设备500依次为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在此情况下,蓝牙设备1000将与待连接设备B500进行连接。
在图6所示的场景中,在距离优先模式下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已经成功连接。若想要使待连接设备A500远离蓝牙设备1000,且不切换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连接,则可以将连接模式切换至时间优先模式。如此,最近一次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的待连接设备500必然是待连接设备A500,即可在将待连接设备A500远离蓝牙设备1000的同时保持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连接。
请参阅图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蓝牙连接模式包括历史优先模式,模式参数包括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
03: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包括:
035:在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累计连接时长的长短依次排序;及
036: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最长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执行035及036中的方法。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在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累计连接时长的长短依次排序;及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最长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请参阅图10,例如在蓝牙设备1000的连接范围内存在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这些待连接设备500均与蓝牙设备1000建立过蓝牙连接,即这些待连接设备500均与蓝牙设备1000成功配对过。此时待连接设备列表中包含有: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历史优先模式下的模式参数包括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例如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有过三次连接,连接时长分别为10分钟、22分钟、及18分钟,则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为50分钟。
假设待连接设备C500是用户想要蓝牙设备1000进行连接的设备,且已知待连接设备C500是待连接设备列表中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累计连接时长最长的设备,那么用户可以通过切换器50选择历史优先模式。处理器30根据切换器50的信号确定用户输入的选择,以对应地选择进入历史优先模式。在历史优先模式下,蓝牙设备1000将获取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列表中每一台待连接设备5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并在待连接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累计连接时长的时间长短依次排序。依次排序可以是由累计连接时间长到累计连接时间短依次排序,也可以是由累计连接时间短到累计连接时间长依次排序。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最长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最长的待连接设备500往往是使用较久的设备,在历史优先模式下可以快捷地实现蓝牙设备1000与使用较久的设备进行连接。
在图10所示的场景中,若已知待连接设备A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为16小时,待连接设备B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为7小时,待连接设备C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为29小时,待连接设备D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为30分钟,则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由长至短的待连接设备500依次为待连接设备C500、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在此情况下,蓝牙设备1000将与待连接设备C500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蓝牙连接模式包括性能优先模式,模式参数包括待连接设备的性能参数。
03: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5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包括:
037:在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性能参数的强弱依次排序;及
038: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性能参数最强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执行037及038中的方法。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在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性能参数的强弱依次排序;及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性能参数最强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
请参阅图12,例如在蓝牙设备1000的连接范围内存在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这些待连接设备500均与蓝牙设备1000建立过蓝牙连接,即这些待连接设备500均与蓝牙设备1000成功配对过。此时待连接设备列表中包含有: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待连接设备C500、及待连接设备D500。性能优先模式下的模式参数包括待连接设备500的性能参数。性能参数可以是受待连接设备500中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动态内存、蓝牙模块的版本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参数,也可以是单一的如由处理器的运行速度确定参数,在此不做限定。
假设待连接设备D500是用户想要蓝牙设备1000进行连接的设备,且已知待连接设备D500是待连接设备列表中性能参数最强的设备,那么用户可以通过切换器50选择性能优先模式。处理器30根据切换器50的信号确定用户输入的选择,以对应地选择进入性能优先模式。在性能优先模式下,蓝牙设备1000将获取待连接设备列表中每一台待连接设备500的性能参数,并在待连接设备列表中将待连接设备500按性能参数的强弱依次排序。具体地,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500第一次配对成功后,在蓝牙设备1000与待连接设备500的连接过程中,蓝牙设备1000读取待连接设备500的性能参数。或者蓝牙设备1000读取待连接设备500的型号参数,再通过云端获取该型号参数的待连接设备500的性能参数。
依次排序可以是由性能强到性能弱依次排序,也可以是由性能弱到性能强依次排序。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性能参数最强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性能参数最强的待连接设备500往往是较新型号的设备,在性能优先模式下可以快捷地实现蓝牙设备1000与较新型号的设备进行连接。
在图12所示的场景中,若性能参数由强至弱的待连接设备500依次为待连接设备D500、待连接设备A500、待连接设备B500、及待连接设备C500。在此情况下,蓝牙设备1000将与待连接设备D500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蓝牙连接方法还包括:
04:若待连接设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失败,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相邻的未选择过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及
05:若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失败,且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所有的待连接设备500都被选择过,则清除选择记录并重新执行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的步骤。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执行04及05中的方法。即,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还用于若待连接设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失败,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相邻的未选择过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及若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失败,且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所有的待连接设备500都被选择过,则清除选择记录并重新执行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的步骤。
请参阅图14,图14示出了在距离优先模式下按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距离由近至远的依次排序结果。其中,待连接设备500包括设备A、设备B、设备C、及设备D。根据前文所述的连接方法,在距离优先模式下,蓝牙设备1000将选择与设备A连接。然而,可能存在蓝牙设备1000与设备A连接失败的情况。在图14所示意的场景中,若蓝牙设备1000与设备A连接失败,在列表中与设备A相邻的待连接设备500为设备B,则选择与设备B连接。若蓝牙设备1000与设备B连接同样失败,在列表中与设备B相邻的待连接设备500有设备A和设备C,由于设备A已被选择过,所以接下来选择与设备C连接。若蓝牙设备1000与列表中的所有待连接设备500都连接失败,则清除选择记录,重新从设备A开设连接。
请参阅图2及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蓝牙设备1000,蓝牙设备1000包括手机、电脑、音箱、耳机、数码相机、游戏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鼠标、键盘、自拍杆、遥控器、可移动平台等具备蓝牙连接功能的设备。蓝牙设备1000还可包括其他具备蓝牙连接功能的设备,在此不一一列举。对应地,待连接设备500也可以但不局限于是手机、电脑、音箱、耳机、数码相机、游戏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鼠标、键盘、自拍杆、遥控器、可移动平台等具备蓝牙连接功能的设备。蓝牙设备1000包括壳体300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系统100。蓝牙连接系统100安装在壳体300内。蓝牙连接系统100还包括蓝牙模块10、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切换器50、及内存储器70。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蓝牙设备1000能够切换蓝牙设备1000的蓝牙连接模式,改变蓝牙设备1000进行蓝牙连接的优先条件,以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从而实现蓝牙设备1000与预想的目标待连接设备500连接,避免在非目标的待连接设备500上进行断开蓝牙连接的操作,简化了蓝牙连接的操作。
请参阅图15,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程序401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0。当计算机程序401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蓝牙连接方法。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400可设置在蓝牙设备1000内,也可设置在云端服务器或其他装置中,此时,蓝牙设备1000能够与云端服务器或其他装置进行通讯来获取到相应的计算机程序410。
请结合图2,例如,当计算机程序401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01、02、03、04、05、011、013、031、032、033、034、035、036、037、及038中的方法。例如执行以下蓝牙连接方法:
01: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
02: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500的设备列表;及
03: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又例如,当计算机程序401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执行以下蓝牙连接方法:
01: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
02: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500的设备列表;
03:在设备列表中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04:若待连接设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失败,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选择相邻的未选择过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及
05:若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失败,且在排序后的设备列表中所有的待连接设备500都被选择过,则清除选择记录并重新执行选择与蓝牙设备1000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待连接设备500与蓝牙设备1000连接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例子中”、“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
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及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包括距离优先模式,所述模式参数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在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包括: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将所述待连接设备按所述距离的远近依次排序;及
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距离最近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包括时间优先模式,所述模式参数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所述在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包括: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将所述待连接设备按所述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的早晚依次排序;及
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最晚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包括历史优先模式,所述模式参数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所述在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包括: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将所述待连接设备按所述累计连接时长的长短依次排序;及
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最长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包括性能优先模式,所述模式参数包括所述待连接设备的性能参数;所述在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包括: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将所述待连接设备按所述性能参数的强弱依次排序;及
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性能参数最强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失败,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相邻的未选择过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及
若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失败,且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所有的所述待连接设备都被选择过,则清除选择记录并重新执行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包括:
在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未连接时,选择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和/或
在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过程中,切换选择所述蓝牙连接模式。
8.一种蓝牙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用于:
根据用户输入选择蓝牙连接模式;
获取与蓝牙设备建立过连接的待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及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其中,每个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具有对应的模式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包括距离优先模式,所述模式参数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的距离;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将所述待连接设备按所述距离的远近依次排序;及
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距离最近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包括时间优先模式,所述模式参数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将所述待连接设备按所述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的早晚依次排序;及
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最近的历史连接时间最晚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包括历史优先模式,所述模式参数包括所述蓝牙设备与所述待连接设备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将所述待连接设备按所述累计连接时长的长短依次排序;及
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累计连接时长最长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包括性能优先模式,所述模式参数包括所述待连接设备的性能参数;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设备列表中将所述待连接设备按所述性能参数的强弱依次排序;及
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性能参数最强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意一项所述的蓝牙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失败,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选择相邻的未选择过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及
若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失败,且在排序后的所述设备列表中所有的所述待连接设备都被选择过,则清除选择记录并重新执行选择与所述蓝牙设备之间的模式参数满足预定条件的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未连接时,选择所述蓝牙连接模式;和/或
在所述待连接设备与所述蓝牙设备连接过程中,切换选择所述蓝牙连接模式。
15.一种蓝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及
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蓝牙连接系统,所述蓝牙连接系统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16.一个或多个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蓝牙连接方法。
CN202010974755.7A 2020-09-16 2020-09-16 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0042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4755.7A CN112004220A (zh) 2020-09-16 2020-09-16 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4755.7A CN112004220A (zh) 2020-09-16 2020-09-16 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4220A true CN112004220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6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4755.7A Pending CN112004220A (zh) 2020-09-16 2020-09-16 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42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7406A (zh) * 2021-08-06 2021-1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蓝牙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3641A (zh) * 2021-12-07 2022-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5065856A (zh) * 2022-06-13 2022-09-16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方法以及数据显示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8917A (zh) * 2015-12-11 2017-06-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和数据采集器
WO2017201899A1 (zh) * 2016-05-23 2017-11-3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蓝牙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70758A (zh) * 2017-09-21 2018-03-06 深圳市汉普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蓝牙音箱的蓝牙回连方法、蓝牙音箱及存储介质
CN111083684A (zh) * 2019-12-23 2020-04-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07667A (zh) * 2019-12-31 2020-05-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8917A (zh) * 2015-12-11 2017-06-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和数据采集器
WO2017201899A1 (zh) * 2016-05-23 2017-11-3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蓝牙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70758A (zh) * 2017-09-21 2018-03-06 深圳市汉普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蓝牙音箱的蓝牙回连方法、蓝牙音箱及存储介质
CN111083684A (zh) * 2019-12-23 2020-04-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107667A (zh) * 2019-12-31 2020-05-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7406A (zh) * 2021-08-06 2021-12-03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蓝牙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47406B (zh) * 2021-08-06 2024-03-12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蓝牙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3641A (zh) * 2021-12-07 2022-01-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5065856A (zh) * 2022-06-13 2022-09-16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方法以及数据显示系统
CN115065856B (zh) * 2022-06-13 2024-05-03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方法以及数据显示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4220A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蓝牙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1843810B1 (ko) 이동 단말기의 전면 카메라 및 후면 카메라의 선택 방법 및 이동 단말기
CN105338391B (zh) 智能电视控制方法与移动终端
CN109936481A (zh) 主从服务器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08215A (zh) 定位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716451A (zh) 图像显示控制设备、图像显示设备以及图像显示控制方法
CN105163366A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和装置
CN105068958A (zh)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933170A (zh) 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2261339A (zh) 视频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68632A (zh) 终端的充电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224494A (zh)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47602A (zh) 蓝牙设备及其蓝牙抢占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8192B (zh) 播放视频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5516944A (zh) 短信清理方法及装置
CN105472706A (zh)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77338A (zh) 应用程序显示方法及装置
US9681494B2 (en) Split-type mobile terminal and interaction processing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event
CN105376410A (zh) 闹钟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5491632A (zh) 无线接入点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101354A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5246068A (zh) Sim卡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1918109A (zh) 电视控制方法、电视、遥控器、电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657690A (zh) 移动终端设置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947522B (zh)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