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2554B -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2554B
CN112002554B CN202010858956.0A CN202010858956A CN112002554B CN 112002554 B CN112002554 B CN 112002554B CN 202010858956 A CN202010858956 A CN 202010858956A CN 112002554 B CN112002554 B CN 112002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ead
sealing structur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89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2554A (zh
Inventor
杜嘉杰
魏蓉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 Jia Electronics Chen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 Jia Electronics Chen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 Jia Electronics Chen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 Jia Electronics Chen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89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2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2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2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08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8Housing; Encaps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包括:外壳、芯子、引脚和密封塞。外壳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芯子设于外壳内;引脚的一端与芯子连接、另一端伸出于开口端的一侧;设有贯穿的引脚孔的密封塞设于芯子与开口端之间,引脚孔具有朝向芯子的第一部分和与之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位于第二部分的上方,第一部分具第一内缩部,第二部分具第二内缩部;密封塞有第一层密封结构和第二层密封结构,第二层密封结构位于第一层密封结构朝向开口端的一侧,第二层密封结构的材料弹性模量小于第一层密封结构的材料弹性模量;第一部分位于第一层密封结构内,第二部分部分地位于第二层密封结构内。该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可使电容器在兼顾确保密封效果的同时可防止引脚断裂。

Description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线型电解电容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具有很强的储能能力,电解电容(采用电解质作为阴极的电容)具有相当巨大的容量,甚至达到法拉、数百上千法拉数量级的容量,这样就非常适用于需要储能,且需要瞬间反复释放能量的场合。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具有两个引出线(或称为引脚),使用时将引出线插到线路板的孔里焊接。引线型电解电容器的特点是体积小、容量范围大、电压范围也大,一般电压在6.3V-450V之间,容量在0.1uF-22000uF之间,一二其应用范围也较为广泛。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内部具有电解液,由此对其的密封性要求较高。引线型电解电容器中的两个引脚安装于该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内的密封塞时,引脚安装不易,引发引脚在安装时容易断裂等问题。
因此,在引线型电解电容器领域中,如何兼顾确保密封效果,同时防止引脚断裂,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欲积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线型电解电容器,该引线型电解电容器间距良好的密封效果和可防止引脚断裂。
为达所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引线型电解电容器,该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包括:外壳、芯子、引脚和密封塞。
所述外壳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芯子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引脚包含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与所述芯子连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开口端的一侧;所述密封塞设于所述芯子与所述开口端之间,所述密封塞上设有贯穿的引脚孔,所述引脚孔具有朝向所述芯子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一部分包含一第一内缩部,所述第二部分包含一第二内缩部;其中,所述密封塞包括第一层密封结构和第二层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朝向所述开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的材料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的材料弹性模量;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更包括扁平部、圆棒部和引线部,所述圆棒部和所述引线部之间还具有一熔接部。密封塞上设有至少二个引脚孔,该二个引脚孔分别容纳、卡固该第一引脚和该第二引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脚孔中的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开口端一侧还具有一柱状延伸部,所述第一内缩部和所述第二内缩部分别完全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一内缩部的斜面斜率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斜面斜率,所述熔接部呈圆锥状,所述熔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所述引线部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小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脚孔中的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开口端一侧还具有一柱状延伸部,所述第一内缩部完全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二内缩部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一内缩部的斜面斜率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斜面斜率,所述熔接部呈圆锥状,所述熔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所述引线部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小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脚孔中所述第一内缩部的斜面斜率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斜面斜率,所述第一内缩部和所述第二内缩部分别整体地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一内缩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高度,所述熔接部呈圆锥状,所述熔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所述引线部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小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脚孔中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整体地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二部分更包括一第三内缩部,所述第二内缩部位于所述第三内缩部上方,所述第二内缩部与所述第三内缩部皆呈圆锥状且相向设置,所述熔接部呈圆锥状,所述熔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的最大直径,所述熔接部的最小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内缩部的最大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型电解电容器中所述外壳更具有一环形凹槽以固定所述密封塞,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环形凹槽朝向所述开口端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型电解电容器中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塞整体厚度的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型电解电容器中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环绕所述第二部分且包覆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型电解电容器中该密封塞优选为橡胶塞。橡胶塞可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
因此,利用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引线型电解电容器,该引线型电解电容器既可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又可防止引脚断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衍生而获得其他的附图。所述附图包括:
图1是本发明中引线型电解电容器的正面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密封塞第一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密封塞第二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密封塞第三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以及
图5是本发明中密封塞第四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附图标注:10-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2-外壳1201-封闭端1202-开口端1203-环形凹槽14-芯子16-引脚162-第一引脚164-第二引脚1602-扁平部1604-圆棒部1606-引线部1608-熔接部18-密封塞1801-第一层密封结构1802-第二层密封结构182-引脚孔183-环形槽1820-第一部分1822-第二部分1824-第一内缩部1826-第二内缩部1828-柱状延伸部184-第三内缩部d1-熔接部的最大直径d2-引线部的直径D1-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D2-第二部分的最小直径a1-第一锥顶夹角a2-第二锥顶夹角h1-第一内缩部的高度h2-第一内缩部的高度D1’-第二内缩部的最大直径D2’-第二内缩部的最小直径D3’-第三内缩部的最大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皆为“至少包含”的意思。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中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的正面透视图。为达所述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该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包括:外壳12、芯子14、引脚16和密封塞18。
该外壳12的一端为封闭端1201、另一端为开口端1202。该芯子14设于该外壳12内,且位于靠近封闭端1201的一侧。该引脚16包含第一引脚162和第二引脚164,该第一引脚162和该第二引脚162的一端与芯子14连接、另一端伸出于该开口端1202的一侧。该密封塞18设于该芯子14与开口端1202之间。请配合参见图2,该密封塞18上设有贯穿的引脚孔182,所述引脚孔182具有朝向芯子14的第一部分1820和与该第一部分1820连接的第二部分1822,该第一部分1820位于第二部分1822的上方。所述第一部分1820包含一第一内缩部1824,所述第二部分1822包含一第二内缩部1826。该密封塞18包括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和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位于密封塞18朝向芯子14的一侧,该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朝向所述外壳12之开口端1202的一侧。该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的材料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小于该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的材料弹性模量。该第一部分1820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内,该第二部分1822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内(在图中之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822完全位于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内)。
在一实施例中,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的外壳12上还设有一套管(图中未示)。套管可由绝缘塑料制成,其具有耐热性,例如油纸、胶纸、ABS树脂等。该套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即套管的外形结构与外壳12基本一致以对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实践中,对于铝电解电容器,套管可被制成不同的颜色,以区分不同特性的铝电解电容器。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引脚162和该第二引脚164更包括扁平部1602、圆棒部1604和引线部1606,圆棒部1604和引线部1606之间还具有一熔接部1608,该熔接部1608呈圆锥状。第一引脚162和第二引脚164经由扁平部1602的一端与芯子14连接,引线部1606的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12中开口端1202的一侧。引线部1606伸出于开口端1202的部分可与电路板等电子元件电连接,实现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与其它电子元件的装接。密封塞18上的贯穿式引脚孔182至少为二个,分别对应容纳引脚16中的第一引脚162和第二引脚164并使引脚16密封地稳定地固设于密封塞18上。
如图所示,引脚16中第一引脚162和第二引脚164的扁平部1602呈扁平的长条状,圆棒部1604呈圆柱状,扁平部1602与圆棒部1604的连接部可为圆锥状,即图示中的熔接部1608呈圆锥状,引线部1606可呈圆柱状。其中,熔接部1608的最大直径为d1,圆棒部1604的直径等于熔接部1608的最大直径d1,引线部1606的直径为d2,熔接部1608的最小直径等于引线部1606的直径为d2。扁平部1602的长条状宽度(图中未标示)大于d1,熔接部的最大直径d1大于引线部1606的直径d2。
配合图1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中密封塞18第一实施例的剖面视图。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塞18中引脚孔182的所述第二部分1822朝向所述外壳12之开口端1202的一侧还具有一柱状延伸部1828,亦即第二内缩部1826的高度小于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的厚度。该第一内缩部1824完全位于该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内,该第二内缩部1826完全位于该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内。引脚16中熔接部1608的最大直径d1大于等于引脚孔182中第二部分1822的最大直径D1,引线部1606的直径d2小于等于引脚孔182中第二部分1822的最小直径D2。如此,熔接部1608可部分地或完全地容置于第二内缩部1826并紧密贴合固定。同时,密封塞18中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的材料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小于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的材料弹性模量。换句话说,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相比于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更易发生弹性变形。
于此,在引脚16通过引脚孔182时,引线部1606可顺畅地穿过该第二部分1822并部分地伸出于外壳12的开口端1202一侧,熔接部1608可顺利撑开第二部分1822同时使第二部分1822与熔接部1608紧密贴合。如此,即可使熔接部1608固设于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进而稳定地装设于密封塞18上。此外,密封塞18中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亦可对引脚16的圆棒部1604进行贴合密封固定。如此,可实现对引脚16的稳固装接,引脚16不易断裂,在装接过程中密封塞18也不易受损。
在前述实施例中,熔接部1608的最小直径,亦即引线部1606的直径d2小于等于引脚孔182中第二部分1822的最小直径D2,以利于引线部1606穿出密封塞18。换句话说,引脚孔182中柱状延伸部1828的直径等于第二部分1822的最小直径D2。此时,引线部1606与熔接部1608连接的一端与柱状延伸部1828进行贴合密封固定,引线部1606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外壳12中开口端1202的一侧,以与其它电子元件进行电连接。不过,本案亦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密封效果,熔接部1608的最小直径(d2)可大于引脚孔182中第二部分1822的最小直径D2。如此,第二部分1822即可紧密贴合于引线部1606与熔接部1608,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同时,由于本案的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是以材料弹性模量较小的弹性材质制造,可避免引脚16在穿出过程导致引线部1606断裂。
配合图1、图2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中密封塞18第二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与图2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图3示例中密封塞18的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的厚度小于图2示例中密封塞18的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的厚度。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内缩部1824完全位于该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内,该第二内缩部1826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内。于此,在引脚16通过引脚孔182时,引线部1606可顺畅地穿过该第二部分1822(第二内缩部1826)并部分地伸出于外壳12的开口端1202一侧,熔接部1608可顺利撑开第二部分1822同时使第二部分1822与熔接部1608紧密贴合。如此,即可使熔接部1608固设于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与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之间进而稳定地装设于密封塞18上。此外,密封塞18中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亦可对引脚16的圆棒部1604进行贴合密封固定。如此,可实现对引脚16的稳固装接,引脚16不易断裂,在装接过程中密封塞18也不易受损。
配合图1、图2和图3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中密封塞18第三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与图2和图3所示示例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图4中密封塞18上的引脚孔182的所述第二部分1822朝向所述外壳12之开口端1202的一侧没有柱状延伸部1828。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内缩部1824完全位于该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内,该第二内缩部1826完全位于该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内。该第一内缩部的高度h1大于该第二内缩部的高度h2,亦即第二内缩部1826的高度h2等于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的厚度。于此,在引脚16通过引脚孔182时,引线部1606可顺畅地穿过该第二部分1822(第二内缩部1826)并部分地伸出于外壳12的开口端1202一侧,熔接部1608可顺利撑开第二部分1822同时使第二内缩部1826与熔接部1608紧密贴合。如此,即可使熔接部1608固设于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与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之间,进而稳定地装设于密封塞18上。此外,密封塞18中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亦可对引脚16的圆棒部1604进行贴合密封固定。如此,可实现对引脚16的稳固装接,引脚16不易断裂,在装接过程中密封塞18也不易受损。
在图2、图3、图4所示实施例中,引脚孔182中第一部分1820之第一内缩部1824朝向第二部分1822呈圆锥状,第二部分1822之第二内缩部1826朝向外壳12的开口端1202呈圆锥状,所述第一内缩部1824的斜面斜率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1826的斜面斜率。如图所示,第一内缩部1824和第二内缩部1826的锥顶与水平线形成的夹角分别为a1、a2。第一内缩部1824的第一锥顶夹角a1和第二内缩部1826的第二锥顶夹角a2均为锐角(0度~90度),且a1大于a2,即第一内缩部1824的斜面斜率大于该第二内缩部1826的斜面斜率。此外,圆锥状的熔接部1608锥顶夹角小于第一锥顶夹角a1与第二锥顶夹角a2。如此,熔接部1608可渐进地把第一内缩部1824与第二内缩部1826撑开,同时第二内缩部1826对熔接部1608进行贴合密封,熔接部1608可稳固于该第一内缩部1824和第二内缩部1826之间,进而使引脚16更好地固定装设于密封塞18上。不过本案亦不限于此,在一实施例中,熔接部1608的锥顶夹角可相等于第二锥顶夹角a2,而使熔接部1608稳固于第二内缩部1826。
配合图1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中密封塞18第四实施例的剖面视图。与图2、图3和图4中示例相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图5密封塞18上的引脚孔182的所述第二部分1822更可包括一第三内缩部184。该第二内缩部1826位于第三内缩部184上方,第三内缩部184位于第二内缩部1826远离第一部分1820的一侧,第二内缩部1826与第三内缩部184皆呈圆锥状且相向设置。如图5所示,第二内缩部1826的最大直径为D1’、最小直径为D2’。第三内缩部184的最小直径等于第二内缩部1826的最小直径D2’,第三内缩部184的最大直径为D3’。引脚孔182的第二部分1822中D1’大于D3’,D3’大于D2’。引脚16中熔接部1608的最大直径d1大于引脚孔182中第二内缩部1826的的最大直径D1’,熔接部1608的最小直径(亦即引线部1606的直径d2)小于第三内缩部184的最大直径D3’。
如此,即可使引线部1606顺畅地穿过该第二部分1822并部分地伸出于外壳12的开口端1202一侧,同时避免熔接部1608穿出第二部分1822。同时,密封塞18中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的材料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小于该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的材料弹性模量。换句话说,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相比于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更易发生弹性变形,如此,更有助于避免引线部1606在穿出过程受损,防止引脚16在安装过程中断裂。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引脚孔182的第一部分1820止于密封塞18中第一层结构1801与第二层结构1802的连接部。于此,在引脚16通过引脚孔182时,熔接部1608可部分穿过第二内缩部1826和第三内缩部184同时使第二内缩部1826对熔接部1608进行贴合密封,而使熔接部1608稳定地固设于引脚孔182的第二部分1822。第二部分1822中第二内缩部1826和第三内缩部184的形状、尺寸大小设置使其对熔接部1608达到更好的紧密贴合效果,使熔接部1608固设于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进而稳定地装设于密封塞18上。引线部1606可顺畅地穿过第二部分1822之第三内缩部184并部分地伸出于外壳12的开口端1202一侧。密封塞18中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对引脚16的圆棒部1604进行贴合密封固定。如此,可实现对引脚16的稳固装接,且引脚16不易断裂。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的外壳12更具有一环形凹槽1203。该环形凹槽1203位于所述外壳12开口端1202一侧,以更好地对密封塞18进行固定。密封塞18中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位于该环形凹槽1203朝向该开口端1202的一侧。
此环形凹槽1203是在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的组装过程中形成。此环形凹槽1203会挤压密封塞18,而使密封塞18的侧面形成与外壳12上的环形凹槽1203相匹配对于的环形槽183。通过环形凹槽1203与环形槽183的紧密贴合实现外壳对密封塞18的密封,进而达到密封塞18对引脚16进行密封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塞18中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的厚度小于密封塞18整体厚度的1/5,以避免影响密封塞18整体的密封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位于外壳12的环形凹槽1203朝向开口端1202的一侧且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位于环形凹槽1203的下方,以确保环形凹槽1203会施压于密封塞18的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达到理想的密封效果。
在图示示例中,密封塞18中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和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为层状结构依序堆栈。不过,本案亦不限于此。
在一实施例中,密封塞18中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可环绕引脚孔182的第二部分1822且包覆于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内。可理解为,密封塞18中第二层密封结构1802可只分布于引脚孔182的周边区域,远离引脚孔182的区域由第一层密封结构1801进行包覆设置,使密封塞18整体具有一定的刚度且在引脚孔182周边区域具有适合的弹性度。如此,在引脚16安装于密封塞18时,使密封塞18对引脚16既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可防止引脚16断裂、实现其稳固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该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中密封塞18优选为橡胶塞。橡胶塞的弹性可实现对电解电容器10较好的密封效果。该橡胶塞由兼具密封性、绝缘性、耐腐蚀性、耐溶剂性和耐热氧化性的材质制成,并具有弹性。如乙丙胶、丁基胶等。橡胶塞的弹性可实现对电解电容器10较好的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经由该电解电容器10中密封塞18不同材料弹性模量的分层式结构和其上的引脚孔182不同贴合结构的设置,使引线型电解电容器10既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可防止引脚16断裂、实现其稳固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引线型电解电容器,所述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端;
芯子,所述芯子设于所述外壳内;
引脚,所述引脚包含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与所述芯子连接、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开口端的一侧;以及
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设于所述芯子与所述开口端之间,所述密封塞上设有贯穿的引脚孔,所述引脚孔具有朝向所述芯子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一部分包含一第一内缩部,所述第二部分包含一第二内缩部;
其中,所述密封塞包括第一层密封结构和第二层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朝向所述开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的材料弹性模量小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的材料弹性模量;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和所述第二引脚更包括扁平部、圆棒部和引线部,所述圆棒部和所述引线部之间还具有一熔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孔中的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开口端一侧还具有一柱状延伸部,所述第一内缩部和所述第二内缩部分别完全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一内缩部的斜面斜率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斜面斜率,所述熔接部呈圆锥状,所述熔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所述引线部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小直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孔中的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开口端一侧还具有一柱状延伸部,所述第一内缩部完全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二内缩部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一内缩部的斜面斜率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斜面斜率,所述熔接部呈圆锥状,所述熔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所述引线部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小直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孔中所述第一内缩部的斜面斜率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斜面斜率,所述第一内缩部和所述第二内缩部分别整体地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一内缩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高度,所述熔接部呈圆锥状,所述熔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大直径,所述引线部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最小直径。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孔中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分别整体地位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和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内,所述第二部分更包括一第三内缩部,所述第二内缩部位于所述第三内缩部上方,所述第二内缩部与所述第三内缩部皆呈圆锥状且相向设置,所述熔接部呈圆锥状,所述熔接部的最大直径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内缩部的最大直径,所述熔接部的最小直径小于等于所述第三内缩部的最大直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更具有一环形凹槽以固定所述密封塞,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位于所述环形凹槽朝向所述开口端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塞整体厚度的1/5。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密封结构环绕所述第二部分且包覆于所述第一层密封结构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引线型电解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为橡胶塞。
CN202010858956.0A 2020-08-24 2020-08-24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Active CN112002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8956.0A CN112002554B (zh) 2020-08-24 2020-08-24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8956.0A CN112002554B (zh) 2020-08-24 2020-08-24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2554A CN112002554A (zh) 2020-11-27
CN112002554B true CN112002554B (zh) 2021-12-10

Family

ID=7347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8956.0A Active CN112002554B (zh) 2020-08-24 2020-08-24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255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2796A (ja) * 1997-11-28 1999-06-18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72462A (ja) * 2008-05-08 2009-11-19 Panasonic Corp 電子部品
CN101919015A (zh) * 2008-02-21 2010-12-1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固体电解电容器和该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2523759A (zh) * 2010-09-10 2012-06-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及电子部件用导线
CN107103999A (zh) * 2012-04-27 2017-08-29 爱尔那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封口橡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2796A (ja) * 1997-11-28 1999-06-18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919015A (zh) * 2008-02-21 2010-12-1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固体电解电容器和该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JP2009272462A (ja) * 2008-05-08 2009-11-19 Panasonic Corp 電子部品
CN102523759A (zh) * 2010-09-10 2012-06-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及电子部件用导线
CN107103999A (zh) * 2012-04-27 2017-08-29 爱尔那株式会社 铝电解电容器及其封口橡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2554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87058A1 (en) Top cover assembly, secondary battery,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al device
EP2166594B1 (en) Secondary battery
US20060156521A1 (en)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KR101030906B1 (ko) 이차 전지
US9472798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US9053863B2 (e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with coincident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electrolyte fill hole
US20120183886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US8748020B2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KR102071435B1 (ko) 축전 소자 및 도전성 부재
US11101610B2 (en) Connector converter
KR101065902B1 (ko) 이차 전지
KR20030057349A (ko) 밀폐형 전지
CN114784428A (zh) 顶盖组件及二次电池
CN112002554B (zh)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TWI640024B (zh) Electronic parts
CN216389541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及电池
US9142352B2 (en) Capacitor for high g-force applications
CN212625208U (zh) 引线式电解电容器
JP5378366B2 (ja) 高電流容量エネルギー供給装置用のキャップアセンブリ
JP4432580B2 (ja) コンデンサ
CN212625212U (zh) 电解电容器
CN212625209U (zh) 引线型电解电容器
CN215266477U (zh) 动力电池及其顶盖
CN212648339U (zh) 锂离子电池
CN217640997U (zh) 一种电容器矮腰抗震座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