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0365A -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0365A
CN112000365A CN202010860554.4A CN202010860554A CN112000365A CN 112000365 A CN112000365 A CN 112000365A CN 202010860554 A CN202010860554 A CN 202010860554A CN 112000365 A CN112000365 A CN 112000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service
micro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05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0365B (zh
Inventor
许超
罗晓鸣
彭万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du com Times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du com Times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du com Times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du com Times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05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0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0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0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0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0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云平台、微服务技术、浏览器等领域。针对该方法应用于浏览器领域,浏览器应用程序包括多个微服务程序,浏览器应用程序接收到用户请求后,通过多个代理程序来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处理用户请求,并将请求结果返回给用户。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包括: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服务网格包括多个代理程序,多个代理程序分别与多个微服务程序关联,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以得到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基于配置文件配置所述服务网格,以使多个代理程序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Description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地,涉及云平台、微服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架构模式,微服务架构用于实现将复杂的系统或应用程序切分为多个微服务程序,每个微服务程序可以实现一个独立的业务逻辑。为了减少开发人员的开发成本,微服务架构通过分离每个微服务程序中的业务逻辑和通信逻辑,即对每个微服务程序的通信逻辑进行抽象和归纳形成针对每个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代理程序负责代理与之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用于代理多个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的多个代理程序形成一个服务网格(Service Mesh)。为了保证服务网格的通信功能,通常需要对服务网格中的多个代理程序进行相关配置,例如需要配置代理程序的通信协议、路由策略等等。但是,相关技术在对服务网格中多个代理程序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配置步骤较繁琐,对开发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导致开发人员对微服务架构的学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包括: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包括: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所述服务网格包括多个代理程序,所述多个代理程序分别与多个微服务程序关联,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以得到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基于所述配置文件配置所述服务网格,以使所述多个代理程序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根据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包括:配置参数获取模块、配置参数填写模块以及服务网格配置模块。其中,配置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所述服务网格包括多个代理程序,所述多个代理程序分别与多个微服务程序关联。配置参数填写模块用于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以得到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服务网格配置信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配置文件配置所述服务网格,以使所述多个代理程序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根据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技术解决了在对服务网格中多个代理程序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配置步骤较繁琐,对开发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导致开发人员对微服务架构的学习成本较高的问题,降低了对开发人员的专业能力的要求,降低了开发人员对微服务架构的学习成本。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微服务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网格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填写配置文件模板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8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申请。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服务网格包括多个代理程序,多个代理程序分别与多个微服务程序关联,多个微服务程序彼此之间通过所关联的代理程序进行数据通信。然后,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以得到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用于配置服务网格的多个代理程序。接下来,基于配置文件生成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分发给多个代理程序,以使多个代理程序基于配置信息来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微服务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微服务架构100可以用于将复杂的系统或应用程序切分为多个微服务程序,每个微服务程序可以实现一个独立的业务逻辑。例如,多个微服务程序包括微服务程序101A、微服务程序102A、微服务程序103A等等。
其中,多个微服务程序例如分别实现在多个计算设备上,也可以实现在一个计算设备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微服务程序例如分别实现在多个服务器上。
通过对每个微服务程序的通信逻辑进行抽象和归纳形成针对每个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代理程序例如包括与微服务程序101A相关联的代理程序101B、与微服务程序102A相关联的代理程序102B、与微服务程序103A相关联的代理程序103B等等。每个代理程序用于代理相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例如,代理程序101B用于代理微服务程序101A进行数据通信,代理程序102B用于代理微服务程序102A进行数据通信,代理程序103B用于代理微服务程序103A进行数据通信。
将微服务程序和代理程序一起部署的方式称为边车(Sidecar)方式。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网格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服务网格210例如包括多个代理程序,多个代理程序例如包括多个代理程序211等等,为了图示清楚仅对其中一个代理程序进行了标注。所述多个代理程序相互通信连接以代理各自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通信。控制面(Service Mesh’s ControlPlanne)220可以实现为控制程序,可以与服务网格210中的多个代理程序通信连接以配置多个代理程序。为了更方便地对服务网格210中的多个代理程序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可以通过ISTIO技术来实现对服务网格210中的管理和配置,ISTIO是一种具有服务治理功能的平台。例如通过ISTIO技术在服务网格210上增加控制面220,并通过控制面220将针对服务网格210中代理程序的配置信息分发到服务网格210中的多个代理程序。
服务网格210可以作为与控制面220相对应的数据面,即,数据面中包括多个代理程序,每个代理程序可以是基于ISTIO技术的代理程序,例如代理程序Envoy。
在一种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浏览器领域。浏览器应用程序可以用于接收用户请求,并处理用户请求生成请求结果以返回给用户。具体地,浏览器应用程序被划分为多个微服务程序,每个微服务程序可以实现一个独立的业务逻辑,通过多个微服务程序相互配合来处理用户请求,多个微服务程序可以通过各自的代理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为了便于理解,以浏览器应用服务为天气查询服务为例。天气查询服务包括多个微服务程序,多个微服务程序例如包括接入层模块、业务层模块等等。接入层模块通过与之关联的代理模块接收用户查询天气的查询请求,并对查询请求进行基本校验处理。查询请求通过校验后,接入层模块通过与之关联的代理模块将查询请求发送给与业务层模块相关联的代理模块。业务层模块对查询请求进行处理,例如基于查询请求从数据库中查询天气数据。然后,业务层模块通过与之关联的代理模块将天气数据发送给与接入层模块相关联的代理模块,由与接入层模块相关联的代理模块将天气数据返回给用户。
其中,针对浏览器应用服务,与多个微服务程序相关联多个代理模块组成服务网格,可以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对服务网格进行配置,便于多个代理程序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下面结合图1的微服务架构和图2的应用场景,参考图3~图6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300例如可以包括操作S310~操作S330。
在操作S310,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服务网格包括多个代理程序,多个代理程序分别与多个微服务程序关联,多个微服务程序彼此之间通过所关联的代理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在操作S320,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以得到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用于配置服务网格的多个代理程序。
接下来,在操作S330,基于配置文件配置服务网格,以使多个代理程序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其中,基于配置文件配置服务网格包括基于配置文件生成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分发给多个代理程序,以使多个代理程序基于配置信息来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为了对服务网格中的多个代理程序进行配置,需要首先生成配置文件,然后由控制面对配置文件进行处理得到针对多个代理程序的配置信息,由控制面将配置信息分发给多个代理程序,以使得多个代理程序基于配置信息来代理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为了生成配置文件,需要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并基于配置参数来生成配置文件。所获取的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可以是针对服务网格中的多个代理程序的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可以是用户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设置或指定的参数。
在获取到配置参数之后,可以将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中来生成针对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其中,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中包括配置文件的整体架构信息,但是该配置文件模板中缺失了一些需要用户确定的配置参数。将所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配置文件模板中即可得到完整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可以用于配置服务网格的多个代理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用于配置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进行处理来预先建立配置文件模板,该配置文件模板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在需要对服务网格进行配置时,只需获取相关的配置参数并将配置参数填入配置文件模板即可自动生成配置文件,避免了开发人员开发配置文件的繁琐过程,极大程度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降低了开发成本。在需要变更配置文件时,通过往配置文件模板中重新输入配置参数即可生成新的配置文件,减少了重复开发配置文件的人力成本。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预先建立配置文件模板,然后通过将所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配置文件模板中,从而得到用于配置服务网格的多个代理程序的配置文件。然后基于配置文件生成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分发给多个代理程序,便于多个代理程序基于配置信息来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可见,通过本申请的实施例,配置文件的生成过程方便快捷,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确定相应的配置参数,并自动将配置参数填入配置文件模板中,从而降低了对用户的专业能力的要求,降低了用户对微服务架构的学习成本。另外,微服务架构作为一种开源架构,在开源社区中关于代理程序的配置信息发生变化后,用户可以快速地指定新的配置参数来填入配置文件模板来生成新的配置文件,以降低配置文件的变更成本。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400例如可以包括操作S401~操作S414。
在操作S401,建立配置文件模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完整的配置文件来建立配置文件模板。例如通过将配置文件中待用户确定的配置参数设置为待填充的参数以得到配置文件模板,即,该配置文件模板中缺失待用户确定的配置参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可以包括多个配置文件模板。例如包括第一配置文件模板、第二配置文件模板、第三配置文件模板以及第四配置文件模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配置文件模板、第二配置文件模板、第三配置文件模板和第四配置文件模板可以为定制化资源定义CRD(Custom Resource Definition)配置文件。CRD配置文件例如包括包括DestinationRule配置文件、VirtualService配置文件、ServiceEntry配置文件、Sidecar配置文件等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多个微服务程序可以包括上游微服务程序和下游微服务程序。上游微服务程序可以通过其代理程序将数据发送给与下游微服务程序关联的代理程序中,或者,上游微服务程序可以通过其代理程序访问与下游微服务程序关联的代理程序,以实现上游微服务程序可以访问下游微服务所提供的服务。
第一配置文件模板用于生成第一配置文件,第一配置文件用于定义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的通信策略,通信策略可以包括负载均衡策略。第一配置文件可以是DestinationRule配置文件。第二配置文件模板用于生成第二配置文件,第二配置文件用于定义上游微服务程序到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数据路由规则。第二配置文件可以是VirtualService配置文件。第三配置文件模板用于生成第三配置文件,第三配置文件用于描述针对每个微服务程序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端口、协议等等。第三配置文件可以是ServiceEntry配置文件。第四配置文件模板用于生成第四配置文件,第四配置文件用于定义每个微服务程序可访问的下游拓扑。第四配置文件可以是Sidecar配置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配置参数包括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等等。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针对每个配置参数提供配置参数选项,配置参数选项包括配置参数的多个候选以供用户选择,获取用户从每个配置参数选项的多个候选中选择的候选,并基于用户选择的候选确定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例如,配置参数可以包括第一组配置参数、第二组配置参数和第三组配置参数。配置参数选项可以包括针对第一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一组配置参数选项、针对第二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和针对第三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可以通过为用户呈现选择界面,并获取用户从选择界面中选择的配置参数选项作为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操作S402~操作S407来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
在操作S402,提供第一选择界面,第一选择界面包括第一组配置参数选项。第一组配置参数选项中的多个配置参数选项分别针对第一组配置参数中的多个配置参数而设置。第一组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下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例如,第一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服务描述等等。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选项的候选例如包括“http://www.baidu.com”、“http://www.sina.com”等等。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服务描述选项的候选例如包括“贴吧”、“首页”等等,其定义了下游微服务所提供服务类型或所提供的具体服务等等。
在操作S403,获取第一组配置参数。例如获取用户从第一组配置参数选项中分别选择的候选作为服务网格的第一组配置参数。
例如用户从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选项的3个候选中选择1个候选,3个候选可以包括“http://www.baidu.com”、http://www.sina.com、、“http://www.jd.com”,用户从该3个候选中选择“http://www.baidu.com”。用户从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服务描述选项的2个候选中选择1个候选,2个候选可以包括“贴吧”、“首页”,用户从该2个候选中选择“首页”。将所选择的2个候选“http://www.baidu.com”和“首页”作为服务网格的第一组配置参数。
在操作S404,提供第二选择界面,第二选择界面包括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是针对第二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二组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上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例如,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针对上游微服务程序的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等等。路由策略选项的候选例如包括“随机策略”、“最小连接数策略”、“哈希策略”等等。传输协议选项的候选例如包括“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等。超时时间选项的候选例如包括“300毫秒(ms)”、“500毫秒(ms)”等等。如果数据通信的时间超过超时时间,可以表征本次数据通信失败。重发次数选项的候选例如包括“3”次、“5”次等等,其表示在数据通信失败的情况下可以重新发送数据的次数。
在操作S405,获取第二组配置参数。例如获取用户从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中分别选择的候选作为服务网格的第二组配置参数。
例如用户从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选项的4个候选中选择1个候选,从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选项的2个候选中选择1个候选,从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选项的2个候选中选择1个候选,从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选项的3个候选中选择1个候选,将所选择的4个候选作为服务网格的第二组配置参数。
在操作S406,提供第三选择界面,第三选择界面包括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是针对第三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三组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上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和下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端口、上游微服务程序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采用的访问协议。其中,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例如为“http://www.baidu.com”、“http://www.sina.com”等等。下游微服务程序的端口例如为设备端口,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采用的访问协议例如为HTTP协议或TCP协议等等。
在操作S407,获取第三组配置参数。获取用户从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中分别选择的候选作为服务网格的第三组配置参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上游微服务程序包括上游微服务程序A1和上游微服务程序A2,下游微服务程序包括下游微服务程序B1和下游微服务程序B1为例进行说明。
针对上游微服务程序A1的第三配置参数,如果上游微服务程序A1的代理程序与下游微服务程序B1的代理程序需要进行数据通信,则该第三配置参数例如包括上游微服务程序A1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B1的域名、上游微服务程序A1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B1的端口、上游微服务程序A1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B1采用的访问协议。
针对上游微服务程序A2的第三配置参数,如果上游微服务程序A2的代理程序与下游微服务程序B2的代理程序需要进行数据通信,则该第三配置参数例如包括上游微服务程序A2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B2的域名、上游微服务程序A2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B2的端口、上游微服务程序A2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B2采用的访问协议。
第三选择界面所呈现的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与第一选择界面或第二选择界面类似,用户从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中进行选择的过程与用户从第一组配置参数选择或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中进行选择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获取用户从选择界面中选择的配置参数之后,可以将配置参数填入配置文件模板,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操作S408~操作S411将配置参数填入配置文件模板。
在操作S408,填写第一配置文件模板。第一配置文件模板可以DestinationRule配置文件模板。
例如,将配置参数中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服务描述、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端口、上游微服务程序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采用的访问协议和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中的至少一个填入第一配置文件模板。
其中,填入第一配置文件模板中的配置参数来自第一组配置参数和第二组配置参数。其中,来自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服务描述、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端口、上游微服务程序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采用的访问协议。来自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
在操作S409,填写第二配置文件模板。第二配置文件模板可以VirtualService配置文件模板。
例如将配置参数中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和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中的至少一个填入第二配置文件模板。
其中,填入第二配置文件模板中的配置参数来自第一组配置参数和第二组配置参数。其中,来自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来自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和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
在操作S410,填写第三配置文件模板。第三配置文件模板可以ServiceEntry配置文件模板。
将第一组配置参数、第二组配置参数和第三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转换成针对第三配置文件模板的配置参数填入第三配置文件模板。例如,在用户从选择界面上选择各个配置参数之后,可以对用户所选择的各个配置参数转换成针对第三配置文件模板的配置参数填入第三配置文件模板。
在操作S411,基于配置参数填写第四配置文件模板。第四配置文件模板可以Sidecar配置文件模板。
将第一组配置参数、第二组配置参数和第三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转换成针对第四配置文件模板的配置参数填入第四配置文件模板。例如,在用户从选择界面上选择各个配置参数之后,可以对用户所选择的各个配置参数转换成针对第四配置文件模板的配置参数填入第四配置文件模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文件模板包括配置参数字段,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包括:将配置参数填入配置文件模板中的配置参数字段。例如以第二配置文件模板为例,第二配置文件模板例如包括关于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的字段,可以将关于重发次数的配置参数“3”填入第二配置文件模板中的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的字段。
在操作S412,生成配置文件。
在操作S413,基于配置文件生成配置信息。
在操作S414,将配置信息分发给服务网格的代理程序。
在将第一组配置参数、第二组配置参数和第三组配置参数填入第一配置文件模板、第二配置文件模板、第三配置文件模板和第四配置文件模板之后,基于各个配置文件模板和所填写的配置参数生成用于配置服务网格的多个代理程序的配置文件。然后,基于配置文件生成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分发给多个代理程序,以使多个代理程序中的每一个基于配置信息来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多个选择界面供用户选择各个配置参数选项,并将所选择的配置参数选项填入各个配置文件模板中以生成配置文件,实现了将生成配置文件的过程转换为用户易于操作的界面交互过程,提高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效率和降低了配置文件的生成成本。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将配置参数可取的参数值配置为候选来供用户选择,避免了用户自由输入候选之外的参数值导致配置文件生成错误,从而提高了生成配置文件的准确性。
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为用户提供第一选择界面、第二选择界面和第三选择界面,以引导用户通过不同的选择界面选择不同的配置参数。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将所有待用户选择的配置参数选项显示在同一个选择界面中,本申请实施例对选择界面的个数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示例,用户可以先选择用于配置下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的第一组配置参数,然后再选择用于配置上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的第二组配置参数,最后选择用于配置上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和下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之间的关联关系的第三组配置参数。为了引导用户按照顺序选择配置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按照一定的呈现顺序来呈现多个选择界面,例如依次呈现第一选择界面、第二选择界面和第三选择界面,以引导用户先选择第一组配置参数,再选择第二组配置参数,最后选择第三组配置参数。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多个选择界面的呈现顺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另一种示例中,可以依次呈现第二选择界面、第一选择界面和第三选择界面,以引导用户先选择第二组配置参数,再选择第一组配置参数,最后选择第三组配置参数。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选择界面500例如包括第一选择界面、第二选择界面、第三选择界面。
为例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二选择界面510为例进行说明。
第二选择界面510包括针对第二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例如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包括路由策略选项510A、传输协议选项510B、超时时间选项510C和重发次数选项510D。
针对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路由策略选项510A的下拉按键来使得选择界面显示路由策略的多个候选来供用户选择,路由策略的多个候选例如包括“随机策略”、“最小连接数策略”、“哈希策略”。
针对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传输协议选项510B的下拉按键来使得选择界面显示传输协议的多个候选来供用户选择,传输协议的多个候选例如包括“HTTP协议”、“TCP协议”等等。
针对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超时时间选项510C的下拉按键来使得选择界面显示超时时间的多个候选来供用户选择,超时时间的多个候选例如包括“300毫秒(ms)”、“500毫秒(ms)”等等。
针对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重发次数选项510D的下拉按键来使得选择界面显示重发次数的多个候选来供用户选择,重发次数的多个候选例如包括“2”次、“3”次、“5”次等等。
可以理解,第一选择界面或第三选择界面中显示的配置参数选项与第二选择界面510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置参数的多个候选包括配置参数的多个参数值,基于用户选择的候选确定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包括:将用户选择的多个参数值分别作为服务网格的各个配置参数的参数值。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配置参数的多个候选包括配置参数的多个参数值的描述信息,基于用户选择的候选确定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包括:将用户选择的多个描述信息转换为多个参数值以分别作为服务网格的各个配置参数的参数值。下面将参考图6来对此进行说明。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填写配置文件模板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置文件模板例如包括第一配置文件模板、第二配置文件模板、第三配置文件模板和第四配置文件模板。为例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填写第一配置文件模板610和第二配置文件模板62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用户在第二选择界面630中选择的路由策略的候选为“随机策略”,选择的传输协议的候选为“HTTP协议”,选择的超时时间的候选为“300毫秒(ms)”,选择的重发次数的候选为“3”次。
其中,用户所选择的候选“随机策略”例如为路由策略的参数值的描述信息,可以通过将描述信息“随机策略”转换为第一配置文件模板610中针对随机策略的参数值,例如针对随机策略的调用参数值(例如“Random”),并将转换得到参数值作为针对服务网格中的配置参数填入第一配置文件模板610中的相应配置参数字段(例如得到“RouteStrategy=Random”)。
用户所选择的候选“HTTP协议”例如为传输协议的参数值的描述信息,可以通过将描述信息“HTTP协议”转换为第二配置文件模板620中针对HTTP协议的参数值,例如针对HTTP协议的调用参数值(例如“HTTP”),并将转换得到参数值作为针对服务网格中的配置参数填入第二配置文件模板620中的相应配置参数字段(例如得到“TransportProtocol=HTTP”)。
用户所选择的“300毫秒(ms)”和“3”次例如分别为超时时间和重发次数的参数值,将该参数值作为针对服务网格中的配置参数填入第二配置文件模板620的相应字段中。
可以理解,填写第三配置文件模板或第四配置文件模板的过程与填写第一配置文件模板610或第二配置文件模板620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例如可以由适配层和ISTIO技术所提供的控制面来执行,该适配层例如设置于配置中心和控制面之间,配置中心可以包括第一选择界面、第二选择界面和第三选择界面。具体地,用户可以在配置中心中选择相关的配置参数,适配层可以从配置中心中获取用户所选择的配置参数,并将用户所选择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中以得到配置文件。然后,由适配层将配置文件发送给控制面,由控制面基于配置文件生成配置信息,并将配置信息分发给服务网格的多个代理程序,以使多个代理程序中的每一个基于配置信息来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其中,适配层和控制面所实现的功能例如与图7所描述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700所实现的功能相同或类似。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框图。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700例如包括配置参数获取模块710、配置参数填写模块720以及服务网格配置模块730。
配置参数获取模块710可以用于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服务网格包括多个代理程序,多个代理程序分别与多个微服务程序关联,多个微服务程序彼此之间通过所关联的代理程序进行数据通信。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配置参数获取模块71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10,在此不再赘述。
配置参数填写模块720可以用于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以得到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用于配置服务网格的多个代理程序。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配置参数填写模块72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20,在此不再赘述。
服务网格配置模块730可以用于基于配置文件配置服务网格,以使多个代理程序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配置信息生成模块730例如可以执行上文参考图3描述的操作S330,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图8是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如图8所示,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方法的电子设备800的框图。电子设备800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申请的实现。
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10、存储器820,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800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800,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810为例。
存储器820即为本申请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方法。本申请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申请所提供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方法。
存储器820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7所示的配置参数获取模块710、配置参数填写模块720以及配置信息生成模块730)。处理器8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20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方法。
存储器8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电子设备8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8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8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8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电子设备8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方法的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830和输出装置840。处理器810、存储器820、输入装置830和输出装置8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8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的电子设备8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840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申请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所述服务网格包括多个代理程序,所述多个代理程序分别与多个微服务程序关联;
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以得到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以及
基于所述配置文件配置所述服务网格,以使所述多个代理程序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包括:
针对每个配置参数提供配置参数选项,所述配置参数选项包括所述配置参数的多个候选以供用户选择;
获取用户从每个配置参数选项的多个候选中选择的候选;以及
基于用户选择的候选确定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的多个候选包括配置参数的多个参数值,所述基于用户选择的候选确定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包括:将用户选择的多个参数值分别作为服务网格的各个配置参数的参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参数的多个候选包括配置参数的多个参数值的描述信息,所述基于用户选择的候选确定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包括:将用户选择的多个描述信息转换为多个参数值以分别作为服务网格的各个配置参数的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服务程序包括上游微服务程序和下游微服务程序,所述配置参数包括第一组配置参数、第二组配置参数和第三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选项包括针对第一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一组配置参数选项、针对第二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和针对第三组配置参数而设置的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其中,
第一组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下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
第二组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上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
第三组配置参数用于配置上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和下游微服务程序的代理程序之间的关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包括以下至少一个:
第一配置文件模板,用于生成第一配置文件,所述第一配置文件用于定义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的通信策略,所述通信策略包括负载均衡策略;
第二配置文件模板,用于生成第二配置文件,所述第二配置文件用于定义上游微服务程序到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数据路由规则;
第三配置文件模板,用于生成第三配置文件,所述第三配置文件用于描述针对每个微服务程序的属性信息;以及
第四配置文件模板,用于生成第四配置文件,所述第四配置文件用于定义每个微服务程序可访问的下游拓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服务描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端口、上游微服务程序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采用的访问协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包括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和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服务描述,所述第二组配置参数包括针对上游微服务程序的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和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所述第三组配置参数包括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端口和上游微服务程序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采用的访问协议,
其中,所述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将下游微服务程序的服务描述、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上游微服务程序所要访问的下游微服务程序的端口、上游微服务程序访问下游微服务程序采用的访问协议和数据通信的路由策略中的至少一个填入第一配置文件模板;
将下游微服务程序的域名、数据通信的传输协议、数据通信的超时时间和数据通信的重发次数中的至少一个填入所述第二配置文件模板;
将第一组配置参数、第二组配置参数和第三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转换成针对所述第三配置文件模板的配置参数填入所述第三配置文件模板;以及
将第一组配置参数、第二组配置参数和第三组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转换成针对所述第四配置文件模板的配置参数填入第四配置文件模板。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配置参数提供配置参数选项包括:
提供包括所述第一组配置参数选项的第一选择界面,并获取用户从第一组配置参数选项中分别选择的候选作为服务网格的第一组配置参数;
提供包括所述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的第二选择界面,并获取用户从第二组配置参数选项中分别选择的候选作为服务网格的第二组配置参数;以及
提供包括所述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的第三选择界面,并获取用户从第三组配置参数选项中分别选择的候选作为服务网格的第三组配置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置文件模板、所述第二配置文件模板、所述第三配置文件模板和所述第四配置文件模板为定制化资源定义CRD文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文件模板包括配置参数字段,所述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包括:将所述配置参数填入所述配置文件模板中的配置参数字段。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随机策略、最小连接数策略、哈希策略。
15.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服务网格的配置参数,所述服务网格包括多个代理程序,所述多个代理程序分别与多个微服务程序关联;
配置参数填写模块,用于将获取的配置参数填入预先建立的配置文件模板,以得到服务网格的配置文件;以及
服务网格配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配置文件配置所述服务网格,以使所述多个代理程序代理所关联的微服务程序进行数据通信。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60554.4A 2020-08-24 2020-08-24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2000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0554.4A CN112000365B (zh) 2020-08-24 2020-08-24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0554.4A CN112000365B (zh) 2020-08-24 2020-08-24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0365A true CN112000365A (zh) 2020-11-27
CN112000365B CN112000365B (zh) 2024-05-17

Family

ID=7347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0554.4A Active CN112000365B (zh) 2020-08-24 2020-08-24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0365B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268A (zh) * 2021-01-29 2021-05-2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2929230A (zh) * 2021-01-22 2021-06-08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5820A (zh) * 2021-05-20 2021-08-27 西安华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构建实体网格网络方法及装置
CN113645102A (zh) * 2021-10-14 2021-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路由收敛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709707A (zh) * 2021-10-29 2021-1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网格中边车部署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05414A (zh) * 2021-12-06 2022-03-1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网格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205280A (zh) * 2021-11-17 2022-03-18 广州云擎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容器云和服务网格的应用发布方法及流量路由方法
CN114579199A (zh) * 2022-02-22 2022-06-03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网格中代理的扩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34259A (zh) * 2022-06-27 2022-09-3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服务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34231A (zh) * 2021-03-17 2022-09-30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用于通信的装置
WO2022250864A1 (en) * 2021-05-27 2022-12-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ploying a cloud service based on component dependencies
WO2023044936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西门子股份公司 知识分发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883655A (zh) * 2022-12-07 2023-03-31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9965A (zh) * 2023-07-18 2023-08-15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75163A (zh) * 2023-08-22 2023-09-19 深圳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83655B (zh) * 2022-12-07 2024-06-07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230A1 (zh) * 2015-10-21 2017-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扩展软件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162380A1 (en) * 2018-11-19 2020-05-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microservices
CN111277422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140193B1 (ko) * 2019-10-31 2020-07-31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서비스 매쉬 구조를 이용해 배포된 서비스를 모니터링하는 모니터링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67230A1 (zh) * 2015-10-21 2017-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扩展软件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12188A (zh) * 2015-10-21 2017-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扩展软件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162380A1 (en) * 2018-11-19 2020-05-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data communication between microservices
CN111277422A (zh) * 2018-12-04 2020-06-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微服务的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140193B1 (ko) * 2019-10-31 2020-07-31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서비스 매쉬 구조를 이용해 배포된 서비스를 모니터링하는 모니터링 시스템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奕庭: "基于Node.js与Etcd的轻量级微服务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no. 05, 15 May 2019 (2019-05-15), pages 138 - 714 *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230A (zh) * 2021-01-22 2021-06-08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6268A (zh) * 2021-01-29 2021-05-2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34231A (zh) * 2021-03-17 2022-09-30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用于通信的装置
CN115134231B (zh) * 2021-03-17 2024-03-08 北京搜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用于通信的装置
CN113315820A (zh) * 2021-05-20 2021-08-27 西安华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构建实体网格网络方法及装置
CN113315820B (zh) * 2021-05-20 2022-11-08 西安华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构建实体网格网络方法及装置
US11855844B2 (en) 2021-05-27 2023-12-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loud service component dependencies
WO2022250864A1 (en) * 2021-05-27 2022-12-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ploying a cloud service based on component dependencies
WO2023044936A1 (zh) * 2021-09-27 2023-03-30 西门子股份公司 知识分发系统、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645102B (zh) * 2021-10-14 2022-02-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路由收敛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645102A (zh) * 2021-10-14 2021-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路由收敛时间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709707B (zh) * 2021-10-29 2022-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网格中边车部署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09707A (zh) * 2021-10-29 2021-1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网格中边车部署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05280A (zh) * 2021-11-17 2022-03-18 广州云擎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容器云和服务网格的应用发布方法及流量路由方法
CN114205414A (zh) * 2021-12-06 2022-03-18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服务网格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579199A (zh) * 2022-02-22 2022-06-03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网格中代理的扩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579199B (zh) * 2022-02-22 2024-04-26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网格中代理的扩展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34259B (zh) * 2022-06-27 2024-02-02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服务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34259A (zh) * 2022-06-27 2022-09-3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服务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83655A (zh) * 2022-12-07 2023-03-31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83655B (zh) * 2022-12-07 2024-06-07 中科驭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99965B (zh) * 2023-07-18 2024-01-30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99965A (zh) * 2023-07-18 2023-08-15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75163B (zh) * 2023-08-22 2024-02-02 深圳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75163A (zh) * 2023-08-22 2023-09-19 深圳富联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配置文件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0365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00365B (zh)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网格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210160158A1 (en) Scalable visualization of health data for network devices
US1101230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ice mapping
US20170331915A1 (en) Providing an offline mode for applications and interfaces across multiple platforms
US20160092173A1 (en) Seamless restful api generation and consumption through a single channel
US2008020939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finition and Execution of Batch Processing Services
US11593074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centric networke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services
US8539514B2 (en) Workflow integration and portal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068127B2 (en) Springboard interface for quick task transitions
US11258675B2 (en) Message oriented middleware topology explorer
US20170078144A1 (en) Application provisioning system for requesting configuration updates for application objects across data centers
US11729053B1 (en) Dynamic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techniques
CN111752540B (zh) 树组件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015468A (zh) 一种接口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532720A (zh) 数据转发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4025038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ient side user interface generation
JP2023508729A (ja) クラウド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上における自律的テラフォーム化
EP358500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ve filtering of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cmdb) data
US20220342742A1 (en) Graphical management of big data pipelines
WO2023169193A1 (zh) 用于生成智能合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84000A (zh) 容器集群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US20200218432A1 (en) Intelligent overflow menu
EP3885955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user,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1950909A1 (en) Management system of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a web-like graphic interface
CN111177558A (zh) 频道业务构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