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8705B - 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8705B
CN111998705B CN201910445637.4A CN201910445637A CN111998705B CN 111998705 B CN111998705 B CN 111998705B CN 201910445637 A CN201910445637 A CN 201910445637A CN 111998705 B CN111998705 B CN 111998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ube
heating
group
middle evap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56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8705A (zh
Inventor
郭春生
江程
刘一晟
卓超杰
滕一诺
王铁信
褚冯键
李佳航
乐尚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4456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8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8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8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8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8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6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28F13/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包括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所述管组包括左管组和右管组,左管组与左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右管组与右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热源设置在中部蒸发管内;中部蒸发管的加热热源是采取间歇式的加热方式,即先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停止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加热,不停地循环。本发明的环路热管通过上述的时间变化性的进行加热,可以使得流体在弹性管束内频繁的蒸发膨胀以及收缩,从而不断的带动弹性管束的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加热效率以及除垢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路热管,尤其涉及一种弹性震动振动除垢式环路热管。
背景技术
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乔治格罗佛(George 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获得满意的换热效果,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目前热管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换热设备,其中包括核电领域,例如核电的余热利用等。
目前的热管,尤其是多管路的环路热管,例如如图1所述的环路热管,包括双集管,一个集管蒸发,一个集管冷凝,从而形成振动除垢式热管。从而提高了热管的换热效率,减少结垢。但是上述的热管的换热均匀度不够,仅仅在一侧进行冷凝,而且换热量也少,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开发一种新式结构的热管系统。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前面发明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种新的热管,从而解决热管换热量低及其换热不均匀的问题。上述研究已经申请了相关专利。
在应用中发现,持续性的加热会导致内部流体形成稳定性,即流体不在流动或者流动性很少,或者流量稳定,导致换热管振动性能大大减弱,从而影响换热管的除垢以及加热的效率。因此需要对上述环路热管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弹性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弹性热管。该弹性热管能够提高除垢以及换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路热管,包括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所述管组包括左管组和右管组,左管组与左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右管组与右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热源设置在中部蒸发管内;中部蒸发管的加热热源是采取间歇式的加热方式,即先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停止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加热,不停地循环。
作为优选,在一个周期时间T内,中部蒸发管8的加热热源的加热功率P变化规律如下:
0-3T/4,即四分之三个周期内,P=n,其中n为常数数值,单位为瓦(W);
3T/4-T的四分之一个周期内,P=0。
作为优选,所述管组为多个,每个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弧形管,相邻弧形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弧形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弧形管的端部形成弧形管自由端;中部蒸发管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管组的入口,左管组的出口连接左集管,右管组的出口连接右集管;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设置在中部蒸发管相对的两侧;右管组的位置是左管组沿着中部蒸发管的轴线旋转180度后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左管组的弧形管是以左集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所述右管组的弧形管是以右集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
作为优选,右管组的位置是左管组沿着中部蒸发管的轴线旋转180度后的位置。
作为优选,中部蒸发管的中心与左集管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中部蒸发管的中心与右集管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左集管的管径、中部蒸发管的管径、右集管的半径为R,弧形管中最内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1,最外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2,则满足如下要求:
R1/R2=a*(R/L)2-b*(R/L)+c;其中a,b,c是参数,其中4.834<a<4.835,1.390<b<1.391,0.5585<c<0.5590。
作为优选,沿着中部蒸发管的高度方向,所述同一侧管组设置为多个,从上向下方向,同一侧管组的管径不断变小。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环路热管在周期内间歇式的换热,能够实现弹性换热管周期性的频繁性的振动,从而实现很好的除垢以及换热效果。
2、本发明将换热管周期性不断增加加热功率以及降低加热功率,使得加热流体受热后会产生体积不停的处于变化状态中,诱导换热管自由端产生振动,从而强化传热。
3、本发明通过高度方向上的管组管径以及间距分布的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4、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值模拟,优化了环路热管的参数的最佳关系,从而实现最优的加热效率。
5、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式结构的多环路热管三角形的布局图,并对布局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上述布局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环路热管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环路热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环路热管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环路热管的尺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环路热管在圆形截面加热器中的布局示意图。
图6是热源间隙式加热的坐标示意图。
图7是热源周期性增加以及降低加热功率坐标示意图。
图8是热源周期性增加以及降低加热功率的另一个实施例坐标示意图。
图9是热源加热功率线性变化的坐标示意图。
图中:1、管组,左管组11、右管组12、21、左集管,22,右集管,3、自由端,4、自由端,5、自由端,6、自由端,7、弧形管,8、中部蒸发管,9、电加热器,10第一管口,13第二管口,左回流管14,右回流管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文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涉及公式的,“/”表示除法,“×”、“*”表示乘法。
如图1所示,一种环路热管,包括中部蒸发管8、左集管21、右集管22和管组1,所述管组1包括左管组11和右管组12,左管组11与左集管21和中部蒸发管8相连通,右管组12与右集管22和中部蒸发管8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蒸发管8、左集管21、右集管22和管组1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中部蒸发管8内填充相变流体,电加热器9设置在中部蒸发管8内,每个管组1包括圆弧形的多根弧形管7,相邻弧形管7的端部连通,使多根弧形管7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弧形管7的端部形成弧形管自由端3-6;中部蒸发管包括第一管口10和第二管口13,第一管口10连接左管组11的入口,第二管口13连接右管组12的入口,左管组11的出口连接左集管21,右管组12的出口连接右集管22;所述第一管口10和第二管口13设置在在中部蒸发管8相对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左集管21与中部蒸发管8之间设置左回流管14,所述右集管22与中部蒸发管8之间设置右回流管14。作为优选,所述回流管设置在底部。
所述流体在中部蒸发管8进行加热蒸发,沿着弧形管束向左右两个集管21、22流动,流体受热后会产生体积膨胀,从而形成蒸汽,而蒸汽的体积远远大于水,因此形成的蒸汽会在盘管内进行快速冲击式的流动。因为体积膨胀以及蒸汽的流动,能够诱导弧形管自由端产生振动,换热管自由端在振动的过程中将该振动传递至周围换热流体,流体也会相互之间产生扰动,从而使得周围的换热流体形成扰流,破坏边界层,从而实现强化传热的目的。流体在左右集管冷凝放热后又通过回流管回流到中部蒸发管。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将冷凝集管和管组分别设置为左右分布的两个,使得左右两侧分布的管组都能进行振动换热除垢,从而扩大换热振动的区域,越能够使的振动更加均匀,换热效果更加均匀,增加换热面积,强化换热和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左管组的弧形管是以左集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所述右管组的弧形管是以右集管的轴线为圆心分布。通过将左右集管设置为圆心,可以更好的保证弧形管的分布,使得振动和加热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管组为多个。
作为优选,右管组(包括右集管)的位置是左管组(包括左集管)沿着中部蒸发管的轴线旋转180度(角度)后的位置。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换热的弧形管分布更加合理均匀,提高换热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集管8、21、22沿着高度方向上设置。
作为优选,左管组21和右管组22在高度方向上错列分布,如图2所示。通过错列分布,能够使得在不同高度上进行振动换热和除垢,使得振动更加均匀,强化换热和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沿着中部蒸发管8的高度方向,所述管组2(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设置为多个,从上向下方向,管组2(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的管径不断变小。
作为优选,沿着中部蒸发管8的从上向下方向,管组(例如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的弧形管管径不断变小的幅度不断的增加。
通过管组的管径幅度增加,可以保证更多的蒸汽通过上部进入左右箱体,保证所有管组内蒸汽的分配均匀,进一步强化传热效果,使得整体振动效果均匀,换热效果增加,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通过实验发现,采取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
作为优选,沿着中部蒸发管8的高度方向,所述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管组设置为多个,从上向下方向,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相邻管组的间距不断变大。
作为优选,沿着第一集管的高度方向,同一侧(左侧或者右侧)管组之间的间距不断变大的幅度不断的增加。
通过管组的间距幅度增加,可以保证更多的蒸汽通过上部进入左右集管,保证所有管组内蒸汽的分配均匀,进一步强化传热效果,使得整体振动效果均匀,换热效果增加,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通过实验发现,采取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取得更好的换热效果以及除垢效果。
在试验中发现,左集管21、右集管22、中部蒸发管8的管径、距离以及弧形管的管径可以对换热效率以及均匀性产生影响。如果集管之间距离过大,则换热效率太差,弧形管之间的距离太小,则弧形管分布太密,也会影响换热效率,集管以及换热管的管径大小影响容纳的液体或者蒸汽的体积,则对于自由端的振动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换热。因此左集管21、右集管22、中部蒸发管8的管径、距离以及弧形管的管径具有一定的关系。
本发明是通过多个不同尺寸的热管的数值模拟以及试验数据总结出的最佳的尺寸关系。从换热效果中的换热量最大出发,计算了近200种形式。所述的尺寸关系如下:
中部蒸发管8的中心与左集管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中部蒸发管8的中心与右集管2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左集管21的管径、中部蒸发管8的管径、右集管22的半径为R,弧形管中最内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1,最外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2,则满足如下要求:
R1/R2=a*(R/L)2-b*(R/L)+c;其中a,b,c是参数,其中4.834<a<4.835,1.390<b<1.391,0.5585<c<0.5590;作为优选,a=4.8344,b=1.3906,c=0.5587。
作为优选,34<R<61mm;114<L<191mm;69<R1<121mm,119<R2<201mm。
作为优选,管组的弧形管的数量为3-5根,优选为3或4根。
作为优选,0.57<R1/R2<0.61;0.3<R/L<0.32。
作为优选,0.583<R1/R2<0.60;0.304<R/L<0.316。
作为优选,弧形管的半径优选为10-40mm;优选为15-35mm,进一步优选为20-30mm。
作为优选,左集管21、右集管22、中部蒸发管8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作为优选,自由端3、4的端部之间以左集箱的中心轴线为圆心的弧度为95-130角度,优选120角度。同理自由端5、6和自由端3、4的弧度相同。通过上述优选的夹角的设计,使得自由端的振动达到最佳,从而使得加热效率达到最优。
作为优选,所述的环路热管可以作为浸没式换热组件,浸没在流体中加热流体,例如可以作为空气散热器加热组件,也可以作为热水器加热组件。
电加热器加热功率优选为1000-2000W,进一步优选为1500W。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是圆形截面,设置多个电加热装置,其中一个设置在圆形截面圆心的中心电加热装置和其它的形成围绕圆形截面圆心分布的电加热装置。
作为优选,管组1的管束是弹性管束。
通过将管组1的管束设置弹性管束,可以进一步提高换热系数。
进一步优选,所述电加热器是电加热棒。
所述管组1为多个,多个管组1为并联结构。
研究以及实践中发现,持续性的稳定性的热源会导致内部换热部件的流体形成稳定性,即流体不在流动或者流动性很少,或者流量稳定,导致管组1振动性能大大减弱,从而影响管组1的除垢以及加热的效率。因此需要对上述热管进行如下改进。
作为一个优选,中部蒸发管8的加热热源是采取间歇式的加热方式即先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停止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加热,不停地循环。优选加热的时间是不加热的时间的3倍。
作为优选,中部热源采用电加热方式。
如图6所示,在一个周期时间T内,中部蒸发管8的加热热源的加热功率P变化规律如下:
0-3T/4,即四分之三个周期内,P=n,其中n为常数数值,单位为瓦(W),即加热功率保持恒定;
3T/4-T的四分之一个周期内,P=0。即热源不加热。
优选T是50-80分钟。
通过上述的时间变化性的进行加热,可以使得流体在弹性管束内频繁的蒸发膨胀以及收缩,从而不断的带动弹性管束的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加热效率以及除垢操作。
作为一个优选,所述热源设置为多个,每个热源独立控制,随着时间的变化,热源启动的数量进行周期性变化。
作为优选,加热热源是电加热器9。
作为一个优选,热源为n个,则在一个周期T内,每隔3T/4n的时间,启动一个热源,直到3T/4时间热源全部启动,然后再每隔T/4n的时间,关闭一个热源,直到T时间加热器热源全部关闭。
作为优选,每个电加热器加热功率都相同。关系图如图8所示。
通过上述的时间变化性的进行加热,可以使得流体在弹性管束内频繁的蒸发膨胀以及收缩,从而不断的带动弹性管束的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加热效率以及除垢操作。
作为优选,沿着高度方向热源设置为多段,每段独立控制,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半个周期T/2内,热源的沿着高度方向从下端开始依次启动,直到全部段都启动,然后在后面的半个周期T/2内,从上端开始依次关闭,直到周期结束,全部段关闭。
即假设电加热器为n段,则在一个周期T内,每隔T/2n的时间,从下端开始启动一个段,直到T/2时间所有段全部启动,然后再每隔T/2n的时间,从上端开始,关闭一个段,直到T时间全部段关闭。
作为优选,每个段加热功率都相同。关系图如图8所示。
通过热源从下部向上逐渐启动,可以使得下部流体充分加热,形成一个很好的自然对流,进一步促进流体的流动,增加弹性振动效果。通过上述的时间变化性的加热功率的变化,可以使得流体在弹性管束内频繁的蒸发膨胀以及收缩,从而不断的带动弹性管束的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加热效率以及除垢操作。
热源优选是电加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热源为多个,每个热源功率不同,可以一个或者多个组合形成不同的加热功率,在周期的前段时间(优选是四分之三个周期)内,按照时间循序,先是单个热源启动,单个热源按照加热功率依次增加的顺序独立启动,然后再启动两个热源,两个热源按照加热功率依次增加的顺序独立启动,然后再逐渐增加热源启动的数量,如果数量为n,则n个热源按照加热功率依次增加的顺序独立启动;直到最后所有的热源启动,保证所述换热部件的加热功率依次增加。在周期的后段时间(优选是四分之一个周期)内,先是单个热源不启动,单个热源按照加热功率依次增加的顺序独立不启动,然后再不启动两个热源,两个热源按照加热功率依次增加的顺序独立不启动,然后再逐渐增加换热部件不启动的数量,如果数量为n,则n个热源按照加热功率依次增加的顺序独立不启动;直到最后所有的热源不启动,保证所述热源的加热功率依次降低。
例如所述热源为三个,分别是第一热源D1、第二热源D2和第三热源D3,加热功率分别为P1,P2和P3,其中P1<P2<P3,P1+P2>P3;即其中第一热源、第二热源之和大于第三热源,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启动第一,第二,第三,第一加第二,第一加第三,第二加第三,然后是第一第二第三,在剩下的周期时间内不启动的顺序是第一,第二,第三,第一加第二,第一加第三,第二加第三,然后是第一第二第三。
通过热源逐渐增加减少加热功率,进一步促进流体的流动,增加弹性振动效果。通过上述的时间变化性的加热功率的变化,可以使得流体在弹性管束内频繁的蒸发膨胀以及收缩,从而不断的带动弹性管束的振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加热效率以及除垢操作。
作为优选,在周期前段时间内,热源的加热功率是线性增加的,周期后段时间内,换热部件的加热功率是线性减少的,参见附图9。
作为优选,线性增加的增长幅度小于线性减小的增长幅度。
作为优选,热源是电加热器。
通过输入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实现加热功率的线性变化。
通过设置多个电加热器,实现电加热器的逐渐数量增加的启动,实现线性变化。
作为优选,周期是50-300分钟,优选50-80分钟。
如图5所示的加热器,例如热水器,具有圆形截面的壳体,所述的多个环路热管设置在圆形壳体内。作为一个优选,所述的环路热管在壳体内设置三个,所述的环路热管的左集箱、右集箱以及中部蒸发管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形成了圆形截面的内接正三角形。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可以使得加热器内流体充分达到震动和换热目的,提高换热效果。
通过数值模拟以及实验得知,所述的环路热管的尺寸以及圆形截面的直径对于换热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环路热管尺寸过大会导致相邻的间距太小,中间形成的空间太大,中间加热效果不好,加热不均匀,同理,环路热管尺寸过小会导致相邻的间距太大,导致整体加热效果不好。因此本发明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得到了在最佳的尺寸关系。
左集箱和右集箱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1,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L2,弧形管中最内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1,最外侧弧形管的轴线的半径为R2,则满足如下要求:
10*(L1/L2)=d*(10*R1/R2)-e*(10*R1/R2)2-f;其中d,e,f是参数,
42.69<d<42.71,3.63<e<3.64,119.9<f<120.1;
进一步优选,d=42.702,e=3.634,f=122.01;
其中优选720<L2<1130mm。优选0.3<L1/L2<0.6。
进一步优选0.32<L1/L2<0.4。
作为优选,左集管21、右集管22、中部蒸发管8的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上述的三个环路热管结构优化的布局,能够使得整体换热效果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包括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所述管组包括左管组和右管组,左管组与左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右管组与右集管和中部蒸发管相连通,从而使得中部蒸发管、左集管、右集管和管组形成加热流体封闭循环,热源设置在中部蒸发管内;所述管组为多个,每个管组包括圆弧形的多根弧形管,相邻弧形管的端部连通,使多根弧形管形成串联结构,并且使得弧形管的端部形成弧形管自由端;中部蒸发管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左管组的入口,第二管口连接右管组的入口,左管组的出口连接左集管,右管组的出口连接右集管;所述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设置在中部蒸发管相对的两侧;右管组的位置是左管组沿着中部蒸发管的轴线旋转180度后的位置;中部蒸发管的加热热源是采取间歇式的加热方式,即先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停止加热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加热,不停地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周期时间T内,中部蒸发管的加热热源的加热功率P变化规律如下:
0-3T/4,即四分之三个周期内,P=n,其中n为常数数值,单位为瓦(W);
3T/4-T的四分之一个周期内,P=0。
CN201910445637.4A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 Active CN111998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5637.4A CN11199870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5637.4A CN11199870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8705A CN111998705A (zh) 2020-11-27
CN111998705B true CN111998705B (zh) 2022-03-29

Family

ID=7346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5637.4A Active CN11199870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870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8753A (en) * 1983-06-21 1990-05-29 Babcock-Hitachi Kabushiki Kaisha Heat exchanger
CN106595046A (zh) * 2016-08-20 2017-04-26 杨丙 一种分段加热的浸没式换热管组件
CN106871676A (zh) * 2017-03-30 2017-06-20 于仁麟 上集管截面积变化的热管
CN108613575A (zh) * 2017-01-20 2018-10-02 邬志军 一种热管换热器及冷热能交换装置
CN109387104A (zh) * 2017-08-03 2019-02-26 山东大学 一种环路热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8931B2 (en) * 2011-07-15 2016-03-15 Nec Corporation Cooling system and device hous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951906B2 (en) * 2012-06-12 2018-04-24 Shell Oil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ing a liquefied strea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8753A (en) * 1983-06-21 1990-05-29 Babcock-Hitachi Kabushiki Kaisha Heat exchanger
CN106595046A (zh) * 2016-08-20 2017-04-26 杨丙 一种分段加热的浸没式换热管组件
CN108613575A (zh) * 2017-01-20 2018-10-02 邬志军 一种热管换热器及冷热能交换装置
CN106871676A (zh) * 2017-03-30 2017-06-20 于仁麟 上集管截面积变化的热管
CN109387104A (zh) * 2017-08-03 2019-02-26 山东大学 一种环路热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8705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8705B (zh) 一种旋转对称的循环热源环路热管
CN111998704B (zh) 一种镜像对称的环路热管的振动方法
CN111829377B (zh) 一种旋转对称的环路热管
CN111829376B (zh) 一种镜像对称的环路热管
CN112902704B (zh) 一种流动方向热源调整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12902705B (zh) 一种三热源管壳式换热器
CN112985120A (zh) 一种四种流体热交换控制的立式管壳式换热器
CN112146494B (zh) 一种旋转对称的温控振动环路热管
CN112325675A (zh) 一种长度方向热源循序启动关闭的振动管壳式换热器
CN112229244A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112902703B (zh) 一种气体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12146493B (zh) 一种镜像对称的水控振动环路热管
CN112325676A (zh) 一种双管组间歇持续振动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12229245A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113028888B (zh) 一种酒店节能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除垢运行方法
CN111928701B (zh) 一种酒店三管节能间歇振动管壳式换热器
CN112082407B (zh) 一种酒店节能压力智控换热器
CN112082406B (zh) 一种酒店节能流量控制换热器
CN112902706A (zh) 一种热源高度控制的气体管壳式换热器
CN112985123A (zh) 一种四种流体换热阀门周期开闭的管壳式换热器
CN112985121A (zh) 一种四种流体热交换控制的水平布置壳式换热器
CN112985122A (zh) 一种三阀门控制开度幅度变化的四流体管壳式换热器
CN111412774A (zh) 一种四种流体液位差调节的换热器
CN112304133A (zh) 一种镜像对称的水位差控制振动环路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