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8528A - 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8528A
CN111998528A CN202010916308.6A CN202010916308A CN111998528A CN 111998528 A CN111998528 A CN 111998528A CN 202010916308 A CN202010916308 A CN 202010916308A CN 111998528 A CN111998528 A CN 111998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body
heating
temperatur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63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华
邵贤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63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85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8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8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10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 F24H1/101Continuous-flow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heat is generated only while the water is flowing, e.g. with direct contact of the water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ters to circulation pipes
    • F24H9/13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eaters to circulation pip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39Continuous flow hea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18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1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 F24H9/2028Continuous-flow hea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包括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用于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所述第二加热体用于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在需要出温度开水的时候,形成水路和加热体同时串联,第一加热体全功率加热,提升温度的水进入第二加热体继续加热升温,而加第二热体需要进行功率的调节从而达到温控出水,通过控制小功率的第二加热体实现小范围的升温控制,能够提升温度的控制精度。

Description

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开水器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开水器,较多的是步进式开水器和即热式开水器,其中,步进式开水器是当水箱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其加热过程多采用一大功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至开水,对于温控要求比较高,加热好的水存储到储水箱中,当需要喝水时,从储水箱中接的水的水温是不定的;另一种即热式开水器,其可以设置不同的出水温度,但是其是直接把水箱的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直接排出,排出的水并不一定是沸腾的水,也即可能是没有经过加热烧开的水,那么水箱和管路中就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存在一定安全卫生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开水器存在温控要求高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即热式开水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包括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
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体用于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加热体用于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开水器较佳地,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换热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
较佳地开水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开水模式;
在所述开水模式下,所述第二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关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开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用于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较佳地开水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温水模式;
在所述温水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关闭;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二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调节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流量;
所述第一加热体用于基于所述额定功率和所述第一流量将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较佳地开水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三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温度数据和一预设出水温度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用于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所述出水温度。
一种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实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较佳地开水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换热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
较佳地开水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开水模式,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若所述工作模式为开水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
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开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较佳地开水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温水模式,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若所述工作模式为温水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关闭;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二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调节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流量;
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所述额定功率和所述第一流量将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较佳地开水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三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温度数据和一预设出水温度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所述出水温度。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申请在需要出温度开水的时候,形成水路和加热体同时串联,第一加热体全功率加热,提升温度的水进入第二加热体继续加热升温,而加第二热体需要进行功率的调节从而达到温控出水,通过控制小功率的第二加热体实现小范围的升温控制,能够提升温度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即热式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即热式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一种即热式开水器,如图1所示,所述即热式开水器包括第一加热体1和第二加热体2;
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进水端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体1用于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加热体2用于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水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换热器3、第一开关4和第二开关5;
所述换热器3的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3的热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4与所述换热器3的热水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5与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进水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开水模式;
在所述开水模式下,所述第二开关5导通,所述第一开关4关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用于获取开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水的第一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2用于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水加热至100℃。
具体的,水箱中的水被直流泵抽出,流入到换热器3的冷水进水端(开水模式下没有使用换热器3的换热功能),通过换热器3的内部,从换热器3的冷水出口端出来,进入第一加热体1,通过第一加热体1加热,水温升到一定程度后由第一加热体1出水端出水,打开第二开关5,关闭第一开关4,热水进入第二加热体2,通过第二加热体2的再次加热,形成高温的开水,此时完成了开水的出水。
假设,从20℃提升至100℃,总功率为2100W,那么可以计算出大致的流量为:F=2100╳60/4200╳80=375ml/min,第一个加热体功率为900W,应该要加热到的温度为:ΔT=900╳60/4200╳0.375=34.2℃,也就是理论上第一个加热体可以把温度从20℃提升至54.2℃,而升温后的温度相对于设定值100℃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第一个加热体实际上是一直全功率(额定功率从)加热的,无需进行功率的调整,对于第二个加热体而言,实际的输入水温为第一个加热体升温后的温度,因此需要从54℃左右再次把温度升到100℃,对于第二加热体2,需要同时考虑各种因素导致的偏差,比如泵导致的流量偏差,需要在第二加热体2进行功率修正和控制。因此对于第二加热体2而言,输入的温度为第一温度数据,输出的温度为100℃,若流量为375ml/min,最大功率为1200W,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算法进行输出温度的控制,以达到100℃的出水水温。
本实施例中,在出温度比较高的水的时候,打开第二开关,并关闭第一开关,形成水路和加热体同时串联,第一加热体全功率加热,提升温度的水进入第二加热体继续加热升温,而加第二热体需要进行功率的调节从而达到温控出水。通过控制小功率的第二加热体实现小范围的升温控制,能够提升温度的控制精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7,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温水模式;
在所述温水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4导通,所述第二开关5关闭;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用于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水的第二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调节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水的第一流量;
所述第一加热体1用于基于所述额定功率和所述第一流量将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水加热至1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6用于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水的第三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温度数据和一预设出水温度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2用于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水加热至所述出水温度。
本实施例中,分别在第一加热体1和第二加热体2的出水端设置温度传感器Tout1和Tout2,用于检测出水温度。
具体的,水箱中的水被直流泵抽出,流入到换热器3的冷水进水端,通过换热器3的内部后,从换热器3的冷水出口端出来,通过第一加热体1加热,冷水变成了热水由第一加热体1出水端出水,打开第一开关4,并关闭第二开关5,热水进入换热器3热水进水端,开始在换热器3内部的冷水和热水进行充分的换热,形成低温的开水。
刚开始冷却状态时由于没有换热,而加热体的功率只有900W,通过水的比热进行流量计算:F=1200╳60/4200╳80=214ml/min,因此初期流量只有160ml/min,才能加热到100℃。
随着高热的开水经过第一换热体加热后进入换热器3,一方面高温的开水会快速被换热器3冷却,而进入的冷水也会被换热器3快速的升温。比如,冷水温度由19℃通过换热直接到了64℃,而高温开水直接由95℃降到了32℃,进一步的,对于第一加热体1而言,实际的进水温度已经到了64℃,而出水温度依旧在维持不变。此时可以通过水的比热再次计算:F=1200╳60/4200╳36=357ml/min,因此初期流量只有160ml/min,才能加热到100℃。而现在已有357ml/min,基本可以接近出开水时的流量。
另外这个流量实际上还是受到换热器3效率的影响,换热器3的效率越高,冷水换热后的温度越高,从而导致所需第一加热体1的功率越小,因此冷水由于换热,温度会逐渐变高,热水由于换热,温度会逐渐变低,因此对于第一加热体1而言,加热体的进水温度会变高,出水温度不变,实际所需功率就会变小,一旦换热器3开始换热,冷水出水端温度就会上升,同样流量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体1加热开水的功率需求就会变小,而流量也因此快速变大。
相对于第一加热体1和换热器3组成为整体,实际的加热功率为把冷水进水端的温度变成热水出水端的温度,按照常温20℃进水,加热后100℃,换热后热水出水温度为30℃,加热体功率900W,通过水的比热系数可以简单的算出基本的流量:
F=900╳60/4200╳10=1285ml/min
由于换热器3换热时会有温度损失,实际并不能达到如此的流量,但对比出开水的流量肯定要大很多,由此可见通过换热器3的换热出温开水后,实际的流量可以急剧变大。
经过换热器3的热水温度下降后,温开水经过第二加热体2流出,若不需要输出固定温度的水,第二加热体2不工作,直接输出温开水即可;
若需要输出固定温度的水,则需要第二加热体2进行工作,在夏天时由于水箱进水温度相对高一些,因此换热后的温开水温度也相对高一些,因此第二加热体2再次加热温开水的要求功率不高;冬天时,由于水箱温度进水温度相对比较低,因而换热后温开水的出水温度也相对较低,因此需要第二加热体2的再次加热功率,需求功率也相对要高一些。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进入第二加热体2的进水温度,再根据需要输出的水温的需求温度,控制第二加热体2的功率控制,达到调节出水水温的要求。比如,换热后出水温度30℃,需要加热到45℃,F=900╳60/4200╳15=857ml/min,进而实现出水温度可控的需求。
本实施例中,由于换热器的存在,开水经过换热器后,温度可以快速冷却,而由泵从水箱抽出的水经过换热器3后,进入第一加热体的进水温度快速升高,导致第一加热体的加热功率快速减小,热能通过换热器从热开水转移到进入换热器的冷水。一方面能量进行了回收,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加热体和换热器组成的冷却温开水小组合可以实现大流量的出温开水。另外,两段式加热体,既可以直接出热水,也可以使换热后的温开水进行再次的温度调节,满足不同季节的恒定温度的温开水要求,也可以实现对不同温度的温开水要求。且温开水是由第一加热体先加热到开水温度,然后再次冷却而得到的水,因此安全上有保证,满足日常安全的饮水要求。
实施例3
一种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如1或2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实现,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1、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步骤12、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换热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开水模式,如图4所示,提供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步骤11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0、检测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若所述工作模式为开水模式,则执行步骤101;
步骤101、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
步骤11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11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开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温度数据;
步骤1112、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进一步,步骤12具体包括:
步骤121、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具体的,水箱中的水被直流泵抽出,流入到换热器的冷水进水端(开水模式下没有使用换热器的换热功能),通过换热器的内部,从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出来,进入第一加热体,通过第一加热体加热,水温升到一定程度后由第一加热体出水端出水,打开第二开关,关闭第一开关,热水进入第二加热体,通过第二加热体的再次加热,形成高温的开水,此时完成了开水的出水。
本实施例中,在出温度比较高的水的时候,打开第二开关,并关闭第一开关,形成水路和加热体同时串联,第一加热体全功率加热,提升温度的水进入第二加热体继续加热升温,而加第二热体需要进行功率的调节从而达到温控出水。通过控制小功率的第二加热体实现小范围的升温控制,能够提升温度的控制精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温水模式,如图5所示,步骤10中,若所述工作模式为温水模式,则执行步骤102;
步骤102、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关闭;
步骤103、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二温度数据;
步骤104、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调节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流量;
进一步,步骤11具体包括:
步骤111、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所述额定功率和所述第一流量将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12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112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三温度数据;
步骤1122、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温度数据和一预设出水温度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步骤12具体包括:
步骤122、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所述出水温度。
具体的,水箱中的水被直流泵抽出,流入到换热器的冷水进水端,通过换热器的内部后,从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出来,通过第一加热体加热,冷水变成了热水由第一加热体出水端出水,打开第一开关,并关闭第二开关,热水进入换热器热水进水端,开始在换热器内部的冷水和热水进行充分的换热,形成低温的开水。
随着高热的开水经过第一换热体加热后进入换热器,一方面高温的开水会快速被换热器冷却,而进入的冷水也会被换热器快速的升温。
另外这个流量实际上还是受到换热器效率的影响,换热器的效率越高,冷水换热后的温度越高,从而导致所需第一加热体的功率越小,因此冷水由于换热,温度会逐渐变高,热水由于换热,温度会逐渐变低,因此对于第一加热体而言,加热体的进水温度会变高,出水温度不变,实际所需功率就会变小,一旦换热器开始换热,冷水出水端温度就会上升,同样流量的情况下,第一加热体加热开水的功率需求就会变小,而流量也因此快速变大。
经过换热器的热水温度下降后,温开水经过第二加热体流出,若不需要输出固定温度的水,第二加热体不工作,直接输出温开水即可;
若需要输出固定温度的水,则需要第二加热体进行工作,在夏天时由于水箱进水温度相对高一些,因此换热后的温开水温度也相对高一些,因此第二加热体再次加热温开水的要求功率不高;冬天时,由于水箱温度进水温度相对比较低,因而换热后温开水的出水温度也相对较低,因此需要第二加热体的再次加热功率,需求功率也相对要高一些。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进入第二加热体的进水温度,再根据需要输出的水温的需求温度,控制第二加热体的功率控制,达到调节出水水温的要求。
本实施例中,由于换热器的存在,开水经过换热器后,温度可以快速冷却,而由泵从水箱抽出的水经过换热器后,进入第一加热体的进水温度快速升高,导致第一加热体的加热功率快速减小,热能通过换热器从热开水转移到进入换热器的冷水。一方面能量进行了回收,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加热体和换热器组成的冷却温开水小组合可以实现大流量的出温开水。另外,两段式加热体,既可以直接出热水,也可以使换热后的温开水进行再次的温度调节,满足不同季节的恒定温度的温开水要求,也可以实现对不同温度的温开水要求。且温开水是由第一加热体先加热到开水温度,然后再次冷却而得到的水,因此安全上有保证,满足日常安全的饮水要求。
实施例7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1或2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的更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可擦拭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实现实施例1或2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其中,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设备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设备上执行。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即热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包括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
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
所述第一加热体用于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加热体用于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换热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开水模式;
在所述开水模式下,所述第二开关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关闭;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开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用于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温水模式;
在所述温水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关闭;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二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调节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流量;
所述第一加热体用于基于所述额定功率和所述第一流量将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三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温度数据和一预设出水温度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用于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所述出水温度。
6.一种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实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换热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
所述换热器的冷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热水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换热器的热水进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加热体的进水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开水模式,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若所述工作模式为开水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关闭;
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开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温度数据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包括温水模式,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即热式开水器的工作模式,若所述工作模式为温水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导通以及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关闭;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二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温度数据调节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的第一流量;
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额定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加热体基于所述额定功率和所述第一流量将流进所述第一加热体的水加热至10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即热式开水器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温水模式下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的第三温度数据;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三温度数据和一预设出水温度计算得到所述调节功率;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调节功率对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进行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二加热体基于所述调节功率将流进所述第二加热体的水加热至所述出水温度。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即热式开水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16308.6A 2020-09-03 2020-09-03 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9985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308.6A CN111998528A (zh) 2020-09-03 2020-09-03 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6308.6A CN111998528A (zh) 2020-09-03 2020-09-03 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8528A true CN111998528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65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6308.6A Pending CN111998528A (zh) 2020-09-03 2020-09-03 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8528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3502A (zh) * 2022-05-31 2022-08-3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温开水工作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5104908A (zh) * 2022-06-17 2022-09-2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水即热控制方法、存储器、饮水机
CN115104922A (zh) * 2022-07-19 2022-09-27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饮水机及饮水机控制方法
CN115247896A (zh) * 2022-06-30 2022-10-2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即热式加热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5576U (zh) * 2009-12-30 2010-09-08 西安科弘厨房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即热式开水器
CN202328717U (zh) * 2011-11-16 2012-07-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热源变模式开水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5576U (zh) * 2009-12-30 2010-09-08 西安科弘厨房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即热式开水器
CN202328717U (zh) * 2011-11-16 2012-07-1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热源变模式开水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3502A (zh) * 2022-05-31 2022-08-30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温开水工作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4963502B (zh) * 2022-05-31 2023-09-1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温开水工作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5104908A (zh) * 2022-06-17 2022-09-27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水即热控制方法、存储器、饮水机
CN115104908B (zh) * 2022-06-17 2024-05-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水即热控制方法、存储器、饮水机
CN115247896A (zh) * 2022-06-30 2022-10-2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即热式加热系统
CN115104922A (zh) * 2022-07-19 2022-09-27 芜湖艾尔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饮水机及饮水机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98528A (zh) 即热式开水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0824178B2 (en) Heating and hot water suppl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110127259A (ko) 급탕시스템
JP4778299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およびその給湯混合弁の待機開度変更方法
JP2014134349A (ja) 給湯システム
CN109916076A (zh) 一种热水器增容恒温装置
JP2011163659A (ja) 給湯システム
JP5318029B2 (ja) 給湯システム
JP3864981B2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CN211503219U (zh) 燃气热水系统
CN110793187A (zh) 燃气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4205140A (ja) 風呂用追焚装置
JP4527647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JPH0827028B2 (ja) 加熱媒体の供給温度の平均値をセットする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行する回路
JP2011141069A (ja) 風呂装置
JP2009068818A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JP2004125306A (ja) 貯湯式給湯器
JP5982238B2 (ja) 貯湯式給湯機
JP3801122B2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装置
JP3097430B2 (ja) 給湯器
JP6734450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給湯装置
TWI716070B (zh) 熱水器防止水溫過熱控制系統及方法
KR101149744B1 (ko) 난방부하에 따른 온수온도 및 온풍열교환량 자동제어시스템 및 자동제어방법
KR100985390B1 (ko) 온수 사용량 변동에 따라 순환펌프 출력을 가변시키는 보일러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099088B2 (ja) 貯湯式給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