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8808A - 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8808A
CN111988808A CN201910427699.2A CN201910427699A CN111988808A CN 111988808 A CN111988808 A CN 111988808A CN 201910427699 A CN201910427699 A CN 201910427699A CN 111988808 A CN111988808 A CN 1119888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network
state
capacity value
main
standb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76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繁
喻炜
王永彬
张晓静
洪彬婷
卫琳
焦甲亮
李新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76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88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8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88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to enhance reliability, e.g. reduce down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04L41/0886Fully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2Reselecting a serving backbone network switching or routing n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基于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若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基站在主备核心网的选择上仅需参考两个核心网的容量值,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主备选择流程,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和用人成本,提高了核心网容灾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核心网设备的容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核心网容灾系统可以在原来提供服务的核心网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核心网继续为用户提供业务服务。图1为现有技术中核心网容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核心网1和核心网2为承载同一类业务的核心网,同时连接n个基站。基站在同一时刻选择某一个核心网接入用户。
假设核心网1对应的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为MME1,核心网2对应的MME为MME2,MME1为主MME,MME2为备MME。基站分别和MME1、MME2建立S1连接后,选择MME1作为主核心网,并将所有UE接入MME1。当基站与MME1的S1连接断开时,基站选择MME2为主MME,并将所有UE接入MME2。在基站和MME1之间的S1连接恢复后,基站仍然将用户接入MME2基站。因而,每次基站进行主备倒换,都需要将新的主MME的IP地址保存到flash(Flash EEPROM,闪存)中。
基站在启动时,首先读取flash,当flash中存储的主MME的IP地址有效时根据该IP地址进行配置,否则选择容量值大的MME为主MME,并把主MME的IP地址保存到flash中。在基站网管中增加主MME的IP地址的配置项,该配置项默认为无效值。当新增基站时,配置人员需要手动为该基站的网管设置主MME。在该基站启动之后,配置人员还需要手动将该基站的网管设置为无效值。现有技术中,上述三种主MME的选择方法优先级从高到低为读flash、网管配置和根据容量值选择。
现有的核心网容灾方法中,基站需要实现多种选择主MME的方法,复杂度较高。另外写flash存在失败的可能,一旦写失败会导致后续选择到错误的MME作为主MME。此外,新增基站需要配置人员手动完成设置,对配置人员的要求较高,且增加了配置人员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实现复杂,错误率高且需要配置人员手动设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包括:
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所述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具体包括:
当所述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且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
当所述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且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当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时,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备核心网状态。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变更为备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所述基站发送过载指示;
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变更为主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所述基站发送取消过载指示。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若基于所述心跳机制未得到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则确认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包括:
接收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在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时发送的;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是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得到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获取的,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具体包括:
等待预设时间;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则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否则,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预先存储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任一所述核心网的S1断开,则确认主核心网为另一所述核心网,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包括:
心跳获取单元,用于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状态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变更告知单元,用于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所述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包括:
容量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在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时发送的;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是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得到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获取的,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主备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更新主备状态,并在主备状态变更时向基站下发容量值,基站在主备核心网的选择上仅需参考两个核心网的容量值,既不需要基站在主备选择时读flash,也不需要配置人员对新增基站进行配置,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主备选择流程,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和用人成本,提高了核心网容灾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核心网容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核心网容灾方法中,基站需要实现多种选择主MME的方法,复杂度较高。另外写flash存在失败的可能,一旦写失败会导致后续选择到错误的MME作为主MME。此外,新增基站需要配置人员手动完成设置,对配置人员的要求较高,且增加了配置人员的工作量。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核心网容灾系统的两个核心网中的任一核心网或任一核心网的MME,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作为执行主体的核心网作为本端核心网,将核心网容灾系统中的另一核心网作为对端核心网。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10,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具体地,心跳机制是定时发送一个自定义的结构体,以确保连接有效性的机制。本发明实施例中,本端核心网和对端核心网之间建立有心跳机制,通过定时发送心跳消息,确保本端核心网和对端核心网之间连接的有效性。心跳机制的存在,使得本端核心网和对端核心网能够定期互通心跳消息,本端核心网能够定期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并将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定期发送至对端核心网。
在心跳机制中,存在心跳请求的发送方和心跳确认消息的返回方,分别对应核心网容灾系统中的两个核心网,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两个核心网尚未确定主备状态前,两个核心网可以各自发起心跳请求,在确定主备状态后,主核心网可以周期性向备核心网发送心跳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心跳请求或心跳确认消息中,均包含有发送方的心跳消息。因而无论本端核心网接收到对端核心网发送的心跳请求或心跳确认消息,均能从中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
此处,心跳消息包含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其中,容量值包含有核心网MME的能力值,能力值是操作维护中心(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OMC)预先分别为每一核心网设定的。此外,容量值还可以包含主备状态,用于指示对应的核心网当前是主核心网、备核心网或者未确定。板卡状态用于指示对应的核心网中的板卡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板卡状态为正常,如果不可用则板卡状态为异常。S1口状态用于指示对应的核心网的S1口连接是否正常。
步骤220,基于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具体地,在得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后,基于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确定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并进行更新。此处,主备状态可以是主核心网状态、备核心网状态或待定状态。例如,判断对端核心网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信息中,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而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则将本端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将对端核心网作为备核心网,反之将本端核心网作为备核心网,将对端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如果对端核心网和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则比较对端核心网和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中能力值的大小,将能力值大的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
步骤230,若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具体地,在对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进行更新后,判断更新前的主备状态和更新后的主备状态是否一致,即主备状态是否发生了变更。如果主备状态发生了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例如,在核心网容灾系统初始化阶段,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从待定状态更新为主核心网状态或备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基站发送包含有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的S1建立响应消息;在核心网容灾系统正常工作阶段,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从主核心网状态更新为备核心网状态,或从备核心网状态更新为主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基站发送包含有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的MME配置更新消息。
任一基站接收到任一核心网,此处为本端核心网发送的该核心网的容量值后,基于该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从两个核心网中选取主核心网,并将终端接入主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心跳机制更新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并在主备状态变更时向基站下发容量值,使得基站在主备核心网的选择上仅需参考两个核心网的容量值,既不需要基站在主备选择时读flash,也不需要配置人员对新增基站进行配置,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主备选择流程,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和用人成本,提高了核心网容灾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220具体包括:当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且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当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且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基于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否则,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备核心网状态;当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时,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备核心网状态。
具体地,在基于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时,首先需要基于对端核心网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中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判断对端核心网和本端核心网是否可用,进一步地:
当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即对端核心网的板卡不可用,或S1口连接不可用,或板卡与S1口连接均不可用时,确认对端核心网不可用。此时,若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即本端核心网可用,则直接将本端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
当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即本端核心网的板卡不可用,或S1口连接不可用,或板卡与S1口连接均不可用时,确认本端核心网不可用,则直接将本端核心网作为备核心网,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备核心网状态;
当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且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即对端核心网与本端核心网均可用时,基于对端核心网和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容量值中包含有主备状态和能力值,若两个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一为主核心网状态,另一为备核心网状态,则保持上述主备状态;否则,比较两个核心网的能力值,若对端核心网的能力值大于本端核心网,则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备核心网状态,若对端核心网的能力值小于本端核心网,则更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实现了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的更新,为及时调整主备状态提供了条件。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220之后还包括:若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变更为备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基站发送过载指示;若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变更为主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基站发送取消过载指示。
具体地,若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了变更,例如从主核心网状态或待定状态变更为备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基站发送过载指示,表征本端核心网处于过载状态,避免基站将终端连入本端核心网。若本端核心网从备核心网状态或待定状态变更为主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基站发送取消过载指示,表征本端核心网未处于过载状态,示意基站本端核心网具备承载终端的能力,可以将终端连入本端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向基站发送过载指示,避免了基站将终端接入备核心网。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若基于心跳机制未得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则确认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具体地,心跳机制的存在,使得本端核心网和对端核心网能够定期互通心跳消息。若在心跳机制下,未能得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即出现了失心跳的情况,失心跳可能是因为心跳通道断开或者对端核心网故障导致的。在此状态下,由于存在对端核心网故障的情况,直接将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确认为主核心网状态,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核心网容灾系统中的任一基站,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接收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任一核心网在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时发送的;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是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得到的;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是任一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获取的,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具体地,核心网容灾系统中包含有两个核心网,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连个核心网分别用任一核心网和另一核心网表示。任一核心网和另一核心网之间建立有心跳机制,通过定时发送心跳消息,确保任一核心网和另一核心网之间连接的有效性。心跳机制的存在,使得任一核心网和另一核心网能够定期互通心跳消息,任一核心网能够定期获取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并将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定期发送至另一核心网。此处,心跳消息包含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其中,容量值包含有核心网MME的能力值,能力值是操作维护中心预先分别为每一核心网设定的。此外,容量值还可以包含主备状态,用于指示对应的核心网当前是主核心网、备核心网或者未确定。板卡状态用于指示对应的核心网中的板卡是否可用,如果可用则板卡状态为正常,如果不可用则板卡状态为异常。S1口状态用于指示对应的核心网的S1口连接是否正常。
心跳机制下,任一核心网在得到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后,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确定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并进行更新。此处,主备状态可以是主核心网状态、备核心网状态或待定状态。任一核心网在对主备状态进行更新后,判断更新前的主备状态和更新后的主备状态是否一致,即主备状态是否发生了变更。如果主备状态发生了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
由此,任一基站在任一核心网判断获知自身的主备状态发生了变更后,接收到任一核心网发送的容量值。
步骤320,根据该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具体地,基站在接收到任一核心网发送的容量值后,触发主核心网选择流程,根据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与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此处,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步骤310中基站接收到的,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可以是在基站接收到另一核心网在判断获知自身的主备状态发生了变更后向每一基站发送的,也可以是预先存储在基站内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更新主备状态,并在主备状态变更时向基站下发容量值,基站在主备核心网的选择上仅需参考两个核心网的容量值,既不需要基站在主备选择时读flash,也不需要配置人员对新增基站进行配置,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主备选择流程,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和用人成本,提高了核心网容灾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中,步骤320具体包括:等待预设时间;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则根据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否则,根据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预先存储的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具体地,基站在接收到任一核心网发送的容量值后,开始计时等待。此处,预设时间为预先设定的等待时间。在计时等待的过程中,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了另一核心网在判断获知自身的主备状态发生了变更后向每一基站发送的容量值后,即可基于任一核心网和另一核心网分别发送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如果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另一核心网发送的容量值,即在等到超时后,获取预先存储的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并基于步骤310中接收到的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预先存储的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容量值中同时包含有主备状态和能力值的情况下,若两个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其一为主核心网状态,另一为备核心网状态,则选择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的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否则,比较两个核心网容量值中的能力值,选择能力值大的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或者也可以直接比较两个核心网容量值中的能力值,选择能力值大的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接收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后等待预设时间,以确保在接收到两个核心网的容量值后再进行主核心网的选择,提高核心网容灾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与任一核心网的S1断开,则确认主核心网为另一核心网,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具体地,基站与两个核心网之间均通过S1连接。在核心网容灾系统运行过程中,基站需要实时检测与核心网之间的S1连接状态。一旦检测到基站与任一核心网的S1断开,即确认任一核心网当前不可用,直接将另一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若在检测到与任一核心网的S1断开时,任一核心网为当前的主核心网,则基站释放任一核心网下的所有终端,并将终端接入另一核心网;若在检测到与任一核心网的S1断开时,另一核心网为当前的主核心网,则基站继续将终端接在另一核心网上。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核心网容灾系统中包括核心网1、核心网2、OMC和n个基站,假设其中任一基站为基站i,则在核心网容灾系统初始化过程中失心跳的情况下,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如下:
首先,核心网初始化阶段,OMC分别为核心网1、核心网2配置对应的MME能力值,其中主核心网的能力值大于备核心网的能力值。
核心网1与核心网2在获取对应的能力值的MME后,分别向对方发送心跳请求,发现失心跳。随即,核心网1和核心网2均执行如下处理:
确认本端核心网为主核心网,将主备状态从待定状态变更为主核心网状态,并向OMC发送告警信息。由于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将自身的容量值包含在S1建立响应消息中发送给每一基站。
基站i分别与核心网1和核心网2进行S1连接建立,并在接收到核心网1和核心网2的S1建立响应消息后,从S1建立响应消息获取核心网1和核心网2的容量值,并基于核心网1和核心网2的容量值中的能量值大小,选择能量值大的核心网作为主核心网,将终端接入主核心网。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核心网容灾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心跳通道断开导致失心跳的情况下,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如下:
步骤401,核心网1和核心网2通过心跳机制确定核心网1为主核心网,核心网2为备核心网。
步骤402,基站i分别与核心网1和核心网2进行S1连接建立,并在接收到核心网1和核心网2的S1建立响应消息后,从S1建立响应消息获取核心网1和核心网2的容量值,确定核心网1为主核心网。
步骤403,核心网1和核心网2分别向OMC反馈主备状态以及当前心跳是否存在。
步骤404,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过载指示,以避免基站将终端接入核心网2。
步骤405,基站i将终端(UE)接入主核心网,即核心网1。
步骤406,心跳通道断开,核心网1与核心网2发现失心跳后,均确认自身为主核心网。此时核心网1的主备状态未发生变更,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由备核心网状态变更为主核心网状态。
步骤407,核心网1与核心网2分别向OMC发送告警信息。
步骤408,核心网1和核心网2分别向OMC反馈主备状态以及当前心跳是否存在。
步骤409,由于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包含有容量值的MME2配置更新消息。
步骤410,基站i在接收到MME2配置更新消息后,获取核心网2更新后的容量值,等待预设时间后未接收到核心网1发送的容量值,则将核心网2更新后的容量值与预先存储的核心网1的容量值进行比较,选择核心网1作为主核心网。
步骤411,由于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取消过载指示。
步骤412,心跳通道恢复。核心网1和核心网2通过心跳机制确定核心网1为主核心网,核心网2为备核心网。此时核心网1的主备状态未发生变更,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由主核心网状态变更为备核心网状态。
步骤413,核心网1和核心网2分别向OMC反馈主备状态以及当前心跳是否存在。
步骤414,由于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包含有容量值的MME2配置更新消息。
步骤415,由于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过载指示,以避免基站将终端接入核心网2。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5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核心网容灾系统工作过程中由于核心网故障导致失心跳的情况下,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如下:
步骤501,假设核心网1为主核心网,核心网2为备核心网。此时,核心网1故障,无法发心跳,核心网2检测心跳,发现失心跳。核心网2发现失心跳后,确认自身为主核心网。此时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由备核心网状态变更为主核心网状态。
步骤502,核心网2向OMC发送告警信息。
步骤503,核心网2向OMC反馈主备状态以及当前心跳是否存在。
步骤504,由于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包含有容量值的MME2配置更新消息。
步骤505,由于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取消过载指示。
步骤506,基站i检测到与核心网1的S1连接断开,则直接将核心网2作为主核心网。
步骤507,基站i释放连接在核心网1上的终端,并将终端接入核心网2。
步骤508,核心网1故障解除,心跳恢复。核心网1和核心网2通过心跳机制确定核心网1为主核心网,核心网2为备核心网。此时核心网1的主备状态未发生变更,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由主核心网状态变更为备核心网状态。
步骤509,核心网1和核心网2分别向OMC反馈主备状态以及当前心跳是否存在。
步骤510,由于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包含有容量值的MME2配置更新消息。
步骤511,由于核心网2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核心网2向每一基站发送过载指示,以避免基站将终端接入核心网2。
步骤512,基站i在接收到MME2配置更新消息后,获取核心网2更新后的容量值,等待预设时间后未接收到核心网1发送的容量值,则将核心网2更新后的容量值与预先存储的核心网1的容量值进行比较,选择核心网1作为主核心网。
步骤513,基站i释放连接在核心网2上的终端,并将终端接入核心网1。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包括心跳获取单元610、状态更新单元620和变更告知单元630;
其中,心跳获取单元610用于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状态更新单元620用于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变更告知单元630用于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所述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基于心跳机制更新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并在主备状态变更时向基站下发容量值,使得基站在主备核心网的选择上仅需参考两个核心网的容量值,既不需要基站在主备选择时读flash,也不需要配置人员对新增基站进行配置,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主备选择流程,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和用人成本,提高了核心网容灾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中,状态更新单元620具体用于:
当所述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且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
当所述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且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当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时,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备核心网状态。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指示发送单元;指示发送单元用于:
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变更为备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所述基站发送过载指示;
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变更为主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所述基站发送取消过载指示。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失心跳单元;失心跳单元用于若基于所述心跳机制未得到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则确认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容量接收单元710和主备选择单元720;
其中,容量接收单元710用于接收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在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时发送的;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是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得到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获取的,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主备选择单元720用于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更新主备状态,并在主备状态变更时向基站下发容量值,基站在主备核心网的选择上仅需参考两个核心网的容量值,既不需要基站在主备选择时读flash,也不需要配置人员对新增基站进行配置,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主备选择流程,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风险和用人成本,提高了核心网容灾系统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中,主备选择单元720具体用于:
等待预设时间;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则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否则,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预先存储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该装置还包括连接检测单元;连接检测单元用于:
若检测到与任一所述核心网的S1断开,则确认主核心网为另一所述核心网,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02、存储器(memory)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01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3上并可在处理器8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例如包括: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所述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此外,处理器801还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3上并可在处理器8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例如包括:接收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在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时发送的;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是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得到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获取的,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例如包括: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所述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例如包括:接收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在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时发送的;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是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得到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获取的,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所述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具体包括:
当所述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且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
当所述对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且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均为正常时,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当所述本端核心网的板卡状态和/或S1口状态为异常时,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备核心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变更为备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所述基站发送过载指示;
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变更为主核心网状态,则向每一所述基站发送取消过载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基于所述心跳机制未得到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则确认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为主核心网状态,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5.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在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时发送的;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是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得到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获取的,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具体包括:
等待预设时间;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则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否则,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预先存储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检测到与任一所述核心网的S1断开,则确认主核心网为另一所述核心网,并向操作维护中心发送告警信息。
8.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心跳获取单元,用于基于心跳机制获取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状态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本端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
变更告知单元,用于若所述本端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则向每一基站发送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以使得所述每一基站能够根据所述本端核心网的容量值和所述对端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9.一种核心网容灾备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量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在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发生变更时发送的;所述任一核心网的主备状态是基于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和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更新得到的;所述另一核心网的心跳消息是所述任一核心网基于心跳机制获取的,所述心跳消息包括容量值、板卡状态和S1口状态;
主备选择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任一核心网的容量值和另一核心网的容量值选择主核心网。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27699.2A 2019-05-22 2019-05-22 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9888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7699.2A CN111988808A (zh) 2019-05-22 2019-05-22 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7699.2A CN111988808A (zh) 2019-05-22 2019-05-22 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8808A true CN111988808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6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7699.2A Pending CN111988808A (zh) 2019-05-22 2019-05-22 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88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688A (zh) * 2021-05-14 2022-11-1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连接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5517A1 (fr) * 2003-12-05 2005-06-16 Zte Corporation Appareil de realisation de la recuperation d'un systeme allopatrique de commutateur logiciel utilisant un reseau a paquets
CN101541093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连接建立及维护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00813A1 (en) * 2011-10-19 2013-04-25 Murali K. Velamati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MMEs AND MME POOLS
WO2016000173A1 (zh) * 2014-06-30 2016-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网络的方法、mme及基站设备
CN105376768A (zh) * 2014-08-19 2016-03-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池组容灾方法及系统
CN106535237A (zh) * 2016-10-18 2017-03-22 福建三元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Lte容灾方法及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55517A1 (fr) * 2003-12-05 2005-06-16 Zte Corporation Appareil de realisation de la recuperation d'un systeme allopatrique de commutateur logiciel utilisant un reseau a paquets
CN101541093A (zh) * 2008-03-21 2009-09-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连接建立及维护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100813A1 (en) * 2011-10-19 2013-04-25 Murali K. Velamati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MMEs AND MME POOLS
WO2016000173A1 (zh) * 2014-06-30 2016-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网络的方法、mme及基站设备
CN105376768A (zh) * 2014-08-19 2016-03-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性管理实体池组容灾方法及系统
CN106535237A (zh) * 2016-10-18 2017-03-22 福建三元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Lte容灾方法及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盛宏等: "LTE网络MME的安全容灾方案研究", 《移动通信》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48688A (zh) * 2021-05-14 2022-11-1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连接方法和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95548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бесперебойност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EP2739093A1 (en) Restoration of network access
EP2807854B1 (en) Mme restoration
CN102088372B (zh) 一种心跳检测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1882614B2 (en) Autonomous and resilient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CN111385107B (zh) 一种服务器的主备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57362A (zh) 一种链路状态的通知,链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367182B (zh) 容灾主备用设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932876A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972170B (zh) 基站的配置方法及基站
CN111988808A (zh) 核心网容灾备份方法和装置
CN112994920B (zh) 一种sctp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634779A (zh) 主备设备的运行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8480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54726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备份方法及装置
KR101407597B1 (ko) 망 부하 감소를 위한 푸시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028773B (zh) 用于增强电信网络性能的方法和移动性管理实体池
CN104038955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故障检测及处理的方法及基站
US10237886B2 (en) Communication relay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CN115052308A (zh) 故障弱化的处理方法、基站、集群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7809783B (zh) 物联网数据传输系统及第一中继器
CN110890989A (zh) 一种通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0730127A (zh) 一种bgp会话建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314465B (zh) 弱网环境通讯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348688A (zh) 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连接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