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7666A - 线束机构 - Google Patents
线束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87666A CN111987666A CN202010907997.4A CN202010907997A CN111987666A CN 111987666 A CN111987666 A CN 111987666A CN 202010907997 A CN202010907997 A CN 202010907997A CN 111987666 A CN111987666 A CN 1119876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body
- disc
- component
- tightening
- wire harn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491 wire dr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20 co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1—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providing line out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机构,包括:壳体,其包括底壳以及上盖,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共同限定出空腔以及三个出线口;盘状体,其固定在所述底壳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与三个所述侧壁分别限定出三个孔道,三个所述导线分别对应穿过三个所述孔道;顶紧部件,其包括三个,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均设置于所述盘状体中并分别与三个所述孔道径向相对,且所述顶紧部件能够径向的移动以伸出所述盘状体;施力部件,其包括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作动部件以及与所述作动部件连接并伸出所述上盖外的操作部件,借由工具驱动操作部件以带动所述作动部件运动以驱动所述顶紧部件径向伸出以使得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顶紧对应的孔道处的所述导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驾驶室内的座椅下方,通常会具有一些与电控相关的导线,为能够梳理这些导线,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壳体,该壳体整体呈三角形,该壳体包括底壳以及用于扣设在底壳上的上盖,该壳体具有三个处于顶角位置的出线口,三根导线借由出线口而穿过壳体,进而壳体对导线的梳理。
然而,该导线并没有被壳体固定,导致导线会相对壳体产生窜动,这不利用使用,因而,现有技术中,在壳体内设置有卡槽,导线被卡槽卡设其中,然而,利用卡槽卡设导线却存在如下缺陷:
1、需要打开上盖才可以使导线被卡槽卡设,这势必增加了装配复杂程度。
2、卡槽并不能较好的限制导线轴向窜动,当受到轴向的拉拽力时,导线仍能够朝向轴向窜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束机构,包括:
壳体,其包括底壳以及扣设于所述底壳上的上盖,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共同限定出位于内部的空腔以及三个出线口,所述底壳具有三个侧壁,三跟导线分别对应沿三个所述侧壁而从两个出线口穿出;
盘状体,其固定在所述底壳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与三个所述侧壁分别限定出三个孔道,三个所述导线分别对应穿过三个所述孔道;
顶紧部件,其包括三个,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均设置于所述盘状体中并分别与三个所述孔道径向相对,且所述顶紧部件能够径向的移动以伸出所述盘状体;
施力部件,其包括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作动部件以及与所述作动部件连接并伸出所述上盖外的操作部件,借由工具驱动操作部件以带动所述作动部件运动以驱动所述顶紧部件径向伸出以使得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顶紧对应的孔道处的所述导线。
优选地,所述作动部件驱动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同步的径向伸出以同时使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同时分别顶紧三个所述导线。
优选地,
所述盘状体开设有径向贯通的三个导向孔,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分别对应设置于三个所述导向孔中以能够沿所述导向孔径向的伸出所述盘状体;
所述盘状体的中部开设有沉槽,所述导向孔贯通所述沉槽;
所述作动部件呈盘状,所述作动部件设置于所述沉槽中并能够在所述沉槽中转动;其中:
所述作动部件的外周上布置有三个引导沟槽,所述引导沟槽沿所述作动部件的周向延伸,且所述引导沟槽在延伸方向上深度变小,三个所述顶紧部件的尾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引导沟槽中,所述操作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作动部件转动,所述作动部件转动而使得引导沟槽的槽底迫使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径向伸出,进而使得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顶紧所述导线。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件为筒体,所述操作部件的截面为六边形以用于供施力工具旋拧。
优选地,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三个分导部,三个所述分导部分别与三个所述出线口对应。
优选地,所述盘状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筒体同轴的通孔,紧固件穿设所述通孔并伸入至所述沉槽的槽底中;其中:
通过旋拧所述紧固件以用于使所述作动部件保持在所转动的角度状态。
优选地,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的截面呈弧形状,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与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匹配。
优选地,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设置有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导向孔中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顶紧部件径向向内复位的弹性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的线束机构的有益效果是:
1、在固定导线时不必打开上盖。
2、借由顶紧部件压靠导线,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导线在受到拉拽时产生轴向窜动。
3、仅通过旋拧操作部件便能够使三根导线同时被固定,设计巧妙,固定导线的操作简单。
本发明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顶紧部件处于未压靠导线的状态)。
图2为图1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顶紧部件处于压靠导线的状态)。
图4为图3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
图5为图4的C-C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底壳;11-侧壁;12-出线口;13-孔道;20-盘状体;21-导向孔;22-分导部;30-顶紧部件;31-橡胶层;32-弹簧;40-施力部件;41-作动部件;411-引导沟槽;42-操作部件;421-紧固件;50-导线;60-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发明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束机构,该线束机构用于分理三根导线50。该线束机构包括:壳体、盘状体20、顶紧部件30以及施力部件40。
壳体大致呈三角形,该壳体的三个顶角处均形成有出线口12,即,壳体具有供三个导线50穿设的出线口12,该壳体包括底壳10和上盖60,上盖60扣设在底壳10上以使得壳体内部形成一个空腔。
三根导线50中的每根导线50同时穿设两个出线口12,即,每个导线50均从两个出线口12穿出。
底壳10具有三个侧壁11,三个侧壁11大致呈弧形状,每个导线50分别沿对应的侧壁11行走。
盘状体20固定在底壳10上,并位于空腔的中部,该盘状体20上开设有三个导向孔21,三个导向孔21径向贯通至盘状体20的外周面,并分别与三个侧壁11相对。
在盘状体20的中部开设有沉槽,三个导向孔21的尾部贯通该沉槽,顶紧部件30包括三个,三个顶紧部件30分别对应设置于三个导向孔21中,且顶紧部件30的头部与导线50及侧壁11相对,该顶紧部件30能够径向的移动以伸出盘状体20的外周面或者回缩于盘状体20的外周面以内,如图3所示,顶紧部件30的头部通过伸出外周面以压靠所对应的导线50以使得导线50被夹持于侧壁11与顶紧部件30之间,进而能够限制导线50沿轴向窜动,即,对导线50实现了固定;如图1所示,顶紧部件30的头部通过回缩而解除对导线50的压靠。在每个导向孔21上均设置有弹簧32,该弹簧32用于径向向内推抵顶紧部件30。
施力部件40包括作动部件41以及操作部件42,作动部件41大致呈盘状,该作动部件41装设于沉槽中,操作部件42的下端连接至作动部件41,操作部件42的上端穿过上盖60而伸出壳体外,该操作部件42用于供施力工具(如,扳手)旋拧以用于转动作动部件41。
该作动部件41的外周上开设有三道引导沟槽411,每道引导沟槽411沿周向延伸一段,且每道引导沟槽411的槽底的深度沿延伸方向变浅,三个顶紧部件30的尾部分别对应伸入至三道引导沟槽411中,如图1和图2所示,当顶紧部件30的尾部与引导沟槽411最深端相对时,弹簧32推抵顶紧部件30而使得顶紧部件30的头部回缩于盘状体20的外周面以内,然而,如图3和图4所示,当借由操作部件42旋转作动部件41时,顶紧部件30的尾部所对应的引导沟槽411的深度逐渐变浅,这使得引导沟槽411迫使顶紧部件30的头部伸出盘状体20的外周面,进而抵靠导线50而将导线50固定,通过使三个引导沟槽411设置成相同的结构和尺寸而使得三个顶紧部件30同步的伸出盘状体20而同时压靠三根导线50。
如图5所示,操作部件42为筒体,该筒体的外周面为六边形,这使得扳手便于旋转操作部件42,在作动部件4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如螺栓之类的紧固件421穿设通孔而旋入盘状体20中,进而使作动部件41保持在所转动至的角度状态。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在顶紧部件30的头部上设置一层橡胶层31,该橡胶层31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增加顶紧部件30与导线5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能够更大程度的避免导线50因被拉拽而产生轴向窜动;另一方面,通过增大橡胶层31的厚度可补偿三个顶紧部件30的头部伸出的尺寸误差,进而使得三个导线50能够同时被三个顶紧部件30压靠。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在盘状体20上设置有三个分导部22,三个分导部22分别与三个出线口12相对,该分导部22的作用在于:用于引导导线50从盘状体20与侧壁11之间所形成的孔道13穿过。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盘状体20的外周面的截面呈弧形状,顶紧部件30的头部与盘状体20的外周面匹配。盘状体20的外周面设置成弧形状能够限制导线50孔道13中产生径向窜动;而顶角部件的外周面设置成弧形状不但能够限制导线50产生径向窜动,且能够增大与导线50的接触面积,进而更大程度的限制导线50产生轴向窜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线束机构的优势在于:
1、在固定导线50时不必打开上盖60。
2、借由顶紧部件30压靠导线50,进而能够有效避免导线50在受到拉拽时产生轴向窜动。
3、仅通过旋拧操作部件42便能够使三根导线50同时被固定,设计巧妙,固定导线50的操作简单。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发明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发明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发明。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发明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包括底壳以及扣设于所述底壳上的上盖,所述底壳与所述上盖共同限定出位于内部的空腔以及三个出线口,所述底壳具有三个侧壁,三跟导线分别对应沿三个所述侧壁而从两个出线口穿出;
盘状体,其固定在所述底壳的中部并位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与三个所述侧壁分别限定出三个孔道,三个所述导线分别对应穿过三个所述孔道;
顶紧部件,其包括三个,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均设置于所述盘状体中并分别与三个所述孔道径向相对,且所述顶紧部件能够径向的移动以伸出所述盘状体;
施力部件,其包括位于所述空腔内的作动部件以及与所述作动部件连接并伸出所述上盖外的操作部件,借由工具驱动操作部件以带动所述作动部件运动以驱动所述顶紧部件径向伸出以使得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顶紧对应的孔道处的所述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部件驱动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同步的径向伸出以同时使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同时分别顶紧三个所述导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盘状体开设有径向贯通的三个导向孔,三个所述顶紧部件分别对应设置于三个所述导向孔中以能够沿所述导向孔径向的伸出所述盘状体;
所述盘状体的中部开设有沉槽,所述导向孔贯通所述沉槽;
所述作动部件呈盘状,所述作动部件设置于所述沉槽中并能够在所述沉槽中转动;其中:
所述作动部件的外周上布置有三个引导沟槽,所述引导沟槽沿所述作动部件的周向延伸,且所述引导沟槽在延伸方向上深度变小,三个所述顶紧部件的尾部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引导沟槽中,所述操作部件用于驱动所述作动部件转动,所述作动部件转动而使得引导沟槽的槽底迫使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径向伸出,进而使得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顶紧所述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为筒体,所述操作部件的截面为六边形以用于供施力工具旋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三个分导部,三个所述分导部分别与三个所述出线口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筒体同轴的通孔,紧固件穿设所述通孔并伸入至所述沉槽的槽底中;其中:
通过旋拧所述紧固件以用于使所述作动部件保持在所转动的角度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的截面呈弧形状,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与所述盘状体的外周面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部件的头部设置有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中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顶紧部件径向向内复位的弹性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07997.4A CN111987666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线束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07997.4A CN111987666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线束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87666A true CN111987666A (zh) | 2020-11-24 |
CN111987666B CN111987666B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3447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07997.4A Active CN111987666B (zh) | 2020-09-02 | 2020-09-02 | 线束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87666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4093A (en) * | 1979-03-19 | 1981-01-13 | Fred Klingensmith | Tubing slip pulling tool |
US8476541B1 (en) * | 2011-03-15 | 2013-07-02 | Kenneth Kiely | Junction/outlet box locking insert, junction/outlet box system and method |
CN103250313A (zh) * | 2010-12-07 | 2013-08-14 |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用于将电缆固定到电缆引出接管上的装置 |
CN106099439A (zh) * | 2016-05-02 | 2016-11-09 | 钱才英 | 改进型接续电力金具 |
CN110970846A (zh) * | 2019-12-19 | 2020-04-07 | 龙游亿莱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维度调节型接线盒 |
-
2020
- 2020-09-02 CN CN202010907997.4A patent/CN1119876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4093A (en) * | 1979-03-19 | 1981-01-13 | Fred Klingensmith | Tubing slip pulling tool |
CN103250313A (zh) * | 2010-12-07 | 2013-08-14 |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用于将电缆固定到电缆引出接管上的装置 |
US8476541B1 (en) * | 2011-03-15 | 2013-07-02 | Kenneth Kiely | Junction/outlet box locking insert, junction/outlet box system and method |
CN106099439A (zh) * | 2016-05-02 | 2016-11-09 | 钱才英 | 改进型接续电力金具 |
CN110970846A (zh) * | 2019-12-19 | 2020-04-07 | 龙游亿莱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维度调节型接线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87666B (zh) | 2021-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12006001677B4 (de) | Verbindungsaufbau mit Abschirmungsgehäuse | |
US6280208B1 (en) | Shield connector structure | |
US7357671B2 (en) | Coaxial plug-typ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the same | |
US8568164B2 (en) |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sleeve | |
DE102020118553A1 (de) | Werkzeughaltevorrichtung, Schlagschrauber und elektrisches Arbeitsgerät | |
EP1503462A1 (en) | Axial compress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 |
EP0581933B1 (de) | Kraftgetriebene handwerkzeugmaschine | |
CN111987666B (zh) | 线束机构 | |
EP0092736A1 (de) | Messwertgeber für Drehmoment- und/oder Drehwinkelmessung, insbesondere an motorgetriebenen Schraubern | |
CN106199847A (zh) | 防转动型光纤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光纤连接器插头 | |
DE102007020372A1 (de) | Elektrische Maschine mit in den Kühlmantel integrierter Anschlusseinrichtung | |
DE102015114160A1 (de) | Motor und für diesen verwendeter buchsenartiger Verbinder | |
GB1046296A (en) | Crimping tool for electrical and other connectors | |
CN115663537B (zh) | 一种防松式屏蔽连接结构 | |
US4752759A (en) | Magnet plug | |
JPS6138786A (ja) | 溶接用導電体装置 | |
DE29717415U1 (de) | Elektrische Maschine, insbesondere schleifringloser Drehstrom-Generator | |
DE2107339C3 (de) | Anschlußkupplung für eine druckmittelbetriebene, handgehaltene Werkzeugmaschine zum Anschluß der Druckmittelspeiseleitung | |
CN214646898U (zh) | 一种防尘效果好的热敏打印机 | |
CN111082258B (zh) | 一种防水防短路三层密封分离电连接器 | |
JP4473891B2 (ja) | ボールスクリューの還流素子 | |
CN219843853U (zh) | 一种免螺丝电源盒 | |
DE60008947T2 (de) | Vorrichtung zur Erzielung einer Linearbewegung | |
CN216086062U (zh) | 装配式电盒 | |
US3930710A (en) | Connector backshell adapter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