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3674A - 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3674A
CN111983674A CN201910427517.1A CN201910427517A CN111983674A CN 111983674 A CN111983674 A CN 111983674A CN 201910427517 A CN201910427517 A CN 201910427517A CN 111983674 A CN111983674 A CN 111983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tum
thickness
well
formation
target str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75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彬滔
潘树新
杨丽莎
代寒松
史忠生
马轮
薛罗
王磊
赵伟
史江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75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3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3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3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analysis, for interpretation, for correction
    • G01V1/30Analysi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根据该地震层位数据和该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根据该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该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即本发明基于地震层位数据和探井数据,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求取地层倾斜研究区内,斜井钻遇的目的层的地层真实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砂体厚度、含砂率值,进而提高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利于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Description

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地层厚度是指地层顶、底的两个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反映了该套地层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发育情况,是恢复沉积期古地貌、计算含砂率、确定沉积中心等参数的直接依据,准确落实地层厚度对于明确一个地区沉降史及该套地层的展布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地震资料普遍应用于石油地质勘探中,地层厚度求取普遍通过地层顶、底地震精细解释、时深转换、顶底平面深度相减,得出应为地层的铅直厚度,来大致反映该套地层的沉积状态、地层发育情况。但是,当地下地层因后期构造运动而变得倾斜时,如果直接以钻井分层为界限,以探井钻遇的研究层段底深度减去顶深度作为钻遇研究层段的地层厚度,并未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由此计算得到的地层厚度仅属于视厚度,无法真实反映沉积地层的真实厚度,进而导致基于视厚度得到的含砂率、砂体厚度等结果存在明显误差,降低了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直接影响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地震层位数据和探井数据,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求取地层倾斜研究区内,斜井钻遇的目的层的地层真实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砂体厚度、含砂率值,进而提高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利于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
根据该地震层位数据和该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根据该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该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进一步地,该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和顶深度;
该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包括:
利用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减去顶深度,得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
根据该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获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进一步地,该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时的井轨迹倾角;
该根据该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获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包括:
根据该井轨迹倾角和该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进一步地,该根据该井轨迹倾角和该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采用公式:
Hvie=Hwel×cosαw
其中,Hvie表示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Hwel表示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αw表示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时的井轨迹倾角。
进一步地,该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包括:
在该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
根据三个点生成一平面以及与三个点对应的等值线;
将同一深度值的等值线投影至水平面得到投影线,表征走向方向。
进一步地,该根据该地震层位数据和该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包括:
在该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垂直于该走向方向的直线上选取两个点,两个点之间相距预设距离k,且深度分别为DA和DB
根据该预设距离k、深度DA和深度DB,计算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θ:
θ=arcsin(|DA-DB|/k)。
进一步地,该根据该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该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采用公式:
Hture=Hvie×cosθ
其中,Hture表示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Hvie表示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θ表示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
获取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包括:
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模块,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走向方向获取模块,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
地层倾角获取模块,根据该地震层位数据和该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真实厚度确定模块,根据该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该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进一步地,该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和顶深度;
该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模块包括:
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单元,利用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减去顶深度,得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
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单元,根据该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获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进一步地,该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时的井轨迹倾角;
该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单元包括:
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子单元,根据该井轨迹倾角和该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进一步地,该走向方向获取模块包括:
平面点选取单元,在该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
生成单元,根据三个点生成一平面以及与三个点对应的等值线;
投影单元,将同一深度值的等值线投影至水平面得到投影线,表征走向方向。
进一步地,该地层倾角获取模块包括:
垂线选取单元,在该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垂直于该走向方向的直线上选取两个点,两个点之间相距预设距离k,且深度分别为DA和DB
地层倾角计算单元,根据该预设距离k、深度DA和深度DB,计算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θ。
进一步地,还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根据该地震层位数据和该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根据该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该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即本发明基于地震层位数据和探井数据,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求取地层倾斜研究区内,斜井钻遇的目的层的地层真实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砂体厚度、含砂率值,进而提高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利于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服务器S1与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之间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步骤S100的具体步骤;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目的磁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求取方法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步骤S200的具体步骤;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求取方法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2中步骤S300的具体步骤;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θ求取方法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目的地层的地层真厚度求取方法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目前的地层厚度确定方法在地下地层因后期构造运动而变得倾斜时未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由此计算得到的地层厚度仅属于视厚度,无法真实反映沉积地层的真实厚度,进而导致基于视厚度得到的含砂率、砂体厚度等结果存在明显误差,降低了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直接影响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基于地震层位数据和探井数据,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求取地层倾斜研究区内,斜井钻遇的目的层的地层真实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砂体厚度、含砂率值,进而提高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利于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该装置可以为一种服务器S1,参见图1,该服务器S1可以与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通信连接,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可以将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S1,所述服务器S1可以在线接收所述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所述服务器S1可以在线或者离线对获取的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根据所述地震层位数据和所述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而后,所述服务器S1可以将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在线发送至所述客户端设备B1。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可以在线接收所述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基于上述内容,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可以具有显示界面,使得用户能够根据界面查看所述服务器S1发送的所述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客户端设备B1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子设备、网络机顶盒、便携式计算机、台式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车载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等。其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
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的部分可以在如上述内容所述的服务器S1侧执行,即,如图1所示的架构,也可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中完成,且该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可以直接与数据库服务器S2进行通信连接。具体可以根据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的处理能力,以及用户使用场景的限制等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若所有的操作都在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中完成,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B1还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进行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的具体处理。
所述服务器与所述客户端设备/数据库服务器之间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包括在本申请提交日尚未开发出的网络协议。所述网络协议例如可以包括TCP/IP协议、UDP/IP协议、HTTP协议、HTTPS协议等。当然,所述网络协议例如还可以包括在上述协议之上使用的RPC协议(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EST协议(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协议)等。
为了能够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参见图2,所述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S100: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具体地,所述探井为地址井、参数井(地层探井、区域探井)、预探井、评价井等,受地质条件限制,探井可能是垂直的,也可能是倾斜的。
步骤S200: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
具体地,目的地层是地层倾斜区上的地层,倾斜的走向用走向方向来表示。
步骤S300:根据所述地震层位数据和所述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地震层位数据是通过层位追踪手段获取的能够反映层序、走向以及各层顶面和底面深度等的数据。
步骤S400: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基于地震层位数据和探井数据,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求取地层倾斜研究区内,斜井钻遇的目的层的地层真实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砂体厚度、含砂率值,进而提高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利于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图3示出了图2中步骤S100的具体步骤。参见图3,该步骤S100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110:利用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Hbot)减去顶深度(Htop),得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Hwel=Hbot-Htop
举例说明,参见图4,其中,W1所在直线表示探井,目的层段指目的地层,W1井的Hbot为850m,Htop为700m,根据公式Hwell=Hbot-Htop,计算得到Hwell等于150m。
其中,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反映了实际钻井时钻到目的地层顶面时的深度与钻到目的地层顶面时的深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因为受地质条件限制,探井存在倾斜,因此,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不等于垂直方向视厚度。
步骤S120:根据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获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Hvie
具体地,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时的井轨迹倾角αw
值得说明的是,井轨迹倾角αw表示探井从上向下的走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
根据井轨迹倾角和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即:
Hvie=Hwel×cosαw
结合图4所示举例,根据W1井的钻井记录可查询得到,钻遇研究目的地层(Hbot-Htop)时的井轨迹倾角(αw)为10°,根据公式Hvie=Hwel×cosαw,计算得到Hvie=(Hbot-Htop)×cosαw。=150m×cos10°=147.7m。
图5示出了图2中步骤S200的具体步骤。参见图5,该步骤S200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210:在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D1、D2、D3
步骤S220:根据三个点生成一平面以及与三个点对应的等值线。
因为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可能不是平的,因此,在顶面层位上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D1、D2、D3,然后生成一个平面。
步骤S230:将同一深度值的等值线投影至水平面得到投影线,表征走向方向。
其中,可以用投影线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β表征走向方向。
结合图4所示举例,参见图6,显示600m至800m等值线(间距50m),以600m等值线为例,将其投影至水平面,其投影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β为30°,则研究目的层段的走向方向为330°。
图7示出了图2中步骤S300的具体步骤。参见图7,该步骤S300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310:在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垂直于所述走向方向的直线上选取两个点D4和D5,两个点之间相距预设距离k,且深度分别为D4z和D5z
其中,预设距离可以选用50~1200米中的任一个,比如500米或600米或900米。
具体地,选取的点的深度可由地震层位数据中获得。
步骤S320:根据所述预设距离k、深度D4z和D5z,计算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θ:
θ=arcsin(|D4z-D5z|/k)。
结合图4、图6所示举例,参见图8,设k=500米,垂直于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β=330°),即沿60°或240°方向,选取目的地层顶面层位上的2个点(D4、D5),提取其Z值(D4z=600m和D5z=800m,单位为m),则根据公式|D4z-D5z|=500×sinθ,研究目的层段的地层倾角θ=arcsin(|D4z-D5z|/500)=arc sin(0.4)=23.578°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采用公式:
Hture=Hvie×cosθ
=(Hwel×cosαw)×cos(arc sin(|D4z-D5z|/k))
=((Hbot-Htop)×cosαw)×cos(arc sin(|D4z-D5z|/k))。
其中,Hture表示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Hvie表示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θ表示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结合图4、图6、图8所示举例,参见图9,Hvie=Hwel×cosαw=(Hbot-Htop)×cosαw=147.7m,θ=arc sin(|D4z-D5z|/500)==arc sin(0.4)=23.578°,则Hture=Hvie×cosθ=147.7m×cos23.578°=147.7m×0.91=134.4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或者,将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加载至分析系统。
其中,探井数据也可以称为测井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方法相似,因此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10所示,该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具体包括: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模块10、走向方向获取模块20、地层倾角获取模块30以及真实厚度确定模块40。
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模块10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具体地,所述探井为地址井、参数井(地层探井、区域探井)、预探井、评价井等,受地质条件限制,探井可能是垂直的,也可能是倾斜的。
走向方向获取模块20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
具体地,目的地层是地层倾斜区上的地层,倾斜的走向用走向方向来表示。
地层倾角获取模块30根据所述地震层位数据和所述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地震层位数据是通过层位追踪手段获取的能够反映层序、走向以及各层顶面和底面深度等的数据。
真实厚度确定模块40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得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基于地震层位数据和探井数据,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求取地层倾斜研究区内,斜井钻遇的目的层的地层真实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砂体厚度、含砂率值,进而提高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利于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和顶深度。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模块10包括: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单元和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单元。
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单元利用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减去顶深度,得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
其中,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反映了实际钻井时钻到目的地层顶面时的深度与钻到目的地层顶面时的深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因为受地质条件限制,探井存在倾斜,因此,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不等于垂直方向视厚度。
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单元根据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获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时的井轨迹倾角αw。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单元包括: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子单元,根据所述井轨迹倾角和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即:
Hvie=Hwel×cosαw
其中,Hvie表示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Hwel表示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
值得说明的是,井轨迹倾角αw表示探井从上向下的走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走向方向获取模块20包括:平面点选取单元、生成单元以及投影单元。
平面点选取单元在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
生成单元根据三个点生成一平面以及与三个点对应的等值线。
因为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可能不是平的,因此,在顶面层位上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然后生成一个平面。
其中,可以用投影线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β表征走向方向。
投影单元将同一深度值的等值线投影至水平面得到投影线,表征走向方向。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地层倾角获取模块30包括:垂线选取单元以及地层倾角计算单元。
垂线选取单元在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垂直于所述走向方向的直线上选取两个点,两个点之间相距预设距离k,且深度分别为DA和DB
其中,预设距离可以选用50~1200米中的任一个,比如500米或600米或900米。
具体地,选取的点的深度可由地震层位数据中获得。
地层倾角计算单元根据所述预设距离k、深度DA和深度DB,计算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θ:
θ=arcsin(|DA-DB|/k)。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采用公式:
Hture=Hvie×cosθ
=(Hwel×cosαw)×cos(arc sin(|D4z-D5z|/k))
=((Hbot-Htop)×cosαw)×cos(arc sin(|D4z-D5z|/k))。
其中,Hture表示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Hvie表示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θ表示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还可以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或者,将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加载至分析系统。
其中,探井数据也可以称为测井数据。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电子设备,具体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实例中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
根据所述地震层位数据和所述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用于确定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基于地震层位数据和探井数据,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求取地层倾斜研究区内,斜井钻遇的目的层的地层真实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砂体厚度、含砂率值,进而提高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利于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下面参考图11,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工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6。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如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下述步骤:
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
根据所述地震层位数据和所述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确定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基于地震层位数据和探井数据,充分考虑探井井斜和地层倾角,求取地层倾斜研究区内,斜井钻遇的目的层的地层真实厚度,可以获得准确的砂体厚度、含砂率值,进而提高砂体展布预测、古地貌恢复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利于勘探潜力评价和开发方案调整。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
根据所述地震层位数据和所述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和顶深度;
所述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包括:
利用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减去顶深度,得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
根据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获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时的井轨迹倾角;
所述根据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获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包括:
根据所述井轨迹倾角和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井轨迹倾角和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采用公式:
Hvie=Hwel×cosαw
其中,Hvie表示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Hwel表示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αw表示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时的井轨迹倾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包括:
在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
根据三个点生成一平面以及与三个点对应的等值线;
将同一深度值的等值线投影至水平面得到投影线,表征走向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震层位数据和所述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包括:
在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垂直于所述走向方向的直线上选取两个点,两个点之间相距预设距离k,且深度分别为DA和DB
根据所述预设距离k、深度DA和深度DB,计算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θ:
θ=arcsin(|DA-DB|/k)。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采用公式:
Hture=Hvie×cosθ
其中,Hture表示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Hvie表示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θ表示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
9.一种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模块,根据探井数据获取探井钻遇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走向方向获取模块,根据地震层位数据获取该目的地层的走向方向;
地层倾角获取模块,根据所述地震层位数据和所述走向方向获取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
真实厚度确定模块,根据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以及所述地层倾角确定该目的地层的真实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和顶深度;
所述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模块包括:
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单元,利用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底深度减去顶深度,得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
垂直方向视厚度获取单元,根据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获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井数据包括: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时的井轨迹倾角;
所述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单元包括:
探井钻遇目的地层厚度计算子单元,根据所述井轨迹倾角和所述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厚度计算取探井钻遇该目的地层的垂直方向视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向方向获取模块包括:
平面点选取单元,在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选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
生成单元,根据三个点生成一平面以及与三个点对应的等值线;
投影单元,将同一深度值的等值线投影至水平面得到投影线,表征走向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倾角获取模块包括:
垂线选取单元,在所述地震层位数据中该目的地层的顶面层位上垂直于所述走向方向的直线上选取两个点,两个点之间相距预设距离k,且深度分别为DA和DB
地层倾角计算单元,根据所述预设距离k、深度DA和深度DB,计算该目的地层的地层倾角θ。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获取地层倾斜区所在工区的探井数据和地震层位数据。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27517.1A 2019-05-22 2019-05-22 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1983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7517.1A CN111983674A (zh) 2019-05-22 2019-05-22 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7517.1A CN111983674A (zh) 2019-05-22 2019-05-22 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3674A true CN111983674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36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7517.1A Pending CN111983674A (zh) 2019-05-22 2019-05-22 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36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0589B2 (en) 2022-06-29 2024-03-26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Inc. Analyzing borehole paths using stratigraphic turning poin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3304A1 (en) * 2003-12-25 2006-09-20 ZHOU, Renan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sistivity of earth by elelctromagnetic waves
CN105093307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下古生界斜地层真厚度求取方法
CN109267996A (zh) * 2018-10-22 2019-0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坳陷盆地河流相地层水平钻井轨迹预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03304A1 (en) * 2003-12-25 2006-09-20 ZHOU, Renan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resistivity of earth by elelctromagnetic waves
CN105093307A (zh) * 2014-05-16 2015-11-2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下古生界斜地层真厚度求取方法
CN109267996A (zh) * 2018-10-22 2019-01-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坳陷盆地河流相地层水平钻井轨迹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舟波等: "钻井地球物理勘探(第五版)", 《钻井地球物理勘探(第五版) *
江明: "大斜度井眼中地层真厚度的计算方法", 《信息系统工程》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0589B2 (en) 2022-06-29 2024-03-26 Landmark Graphics Corporation, Inc. Analyzing borehole paths using stratigraphic turning point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8606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3d seismic data depth conversion utiliz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US11435497B2 (en) Three 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from point-by-point one dimensional inversion with bed azimuth
Torkildsen et al. Prediction of wellbore position accuracy when surveyed with gyroscopic tools
GB2556686A (en) Correction of rotation rate measurements
CN111983674A (zh) 地层倾斜区的地层真实厚度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2698382B (zh) 小尺度断控岩溶型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及装置
Sun et al. Strapdown gyrocompass algorithm for AUV attitude determination using a digital filter
Sugiura et al. Improved continuous azimuth and inclination measurement by use of a rotary-steerable system enhances downhole-steering automation and kickoff capabilities near vertical
CN111983679A (zh) 基于沉积参数的相控型白云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和装置
US20220413179A1 (en) Enhanced inversion imaging
US9874094B2 (en) Identifying formation layer boundaries on well log measurements
Elgizawy et al. Accurate Geometric Well Placement of the First ERD Producer Well Drilled from the Artificial Island in UAE
Wang et al. Improved tilt-depth method for fast estimation of top and bottom depths of magnetic bodies
CA3023864C (en) Determining a numerical age for geological events within a scheme
US2013015896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uting a Default 3D Variogram Model
US11428098B2 (en) Automated sedimentary fairway definition and approach for calculating sediment input and output location parameters per area of interest
CN112882118B (zh) 地固坐标系下动基座重力矢量估计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6359986A (zh) 一种断层前端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Ledroz et al. Utilization of a tactical grade FOG-based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n real-time downhole surveying
CN112083484A (zh) 地层真厚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Dalrymple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Determining Orientations In Unscribed Core
CN112859171A (zh) 利用有效裂缝进行储层连通性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45971A (zh) 基于孔隙结构分类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4578427A (zh) 井震联合全波形反演初始速度模型建立方法与装置
CN112241022A (zh) 基于射线密度生成层析反演模型速度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