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40C -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40C
CN1119740C CN 00115927 CN00115927A CN1119740C CN 1119740 C CN1119740 C CN 1119740C CN 00115927 CN00115927 CN 00115927 CN 00115927 A CN00115927 A CN 00115927A CN 1119740 C CN1119740 C CN 111974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character
code
shape
word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159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7376A (zh
Inventor
陆广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01159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40C/zh
Publication of CN1277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7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4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该输入法主要根据汉字字形的结构,以首、尾部件为特征各分成26类,辅以拼音声母将汉字与计算机键盘结合。以形首部件取第一码,形尾部件取第二码,读音声母取第三码以及显示屏提示键入,输入汉字。其分类规范,方便检索记忆,取码简单易记,不用拆字输入轻松,是一种容易掌握,通用性强,重码率低和效率高的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方法,适用于各个行业的计算机汉字输入。

Description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的文字输入法,尤其是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现有技术的计算机汉字输入大体上可分为键盘输入和非键盘输入两种方式。非键盘输入方式的特点是输入速度较快,不用再学汉字编码规则,手写或口述即可输入。不足之处是还要另购手写和口述输入的价格不低的附加设备;口述输入的还要普通话说得正,否则较难输入;手写输入的也要将字写得较正,否则也较难输入。而且,非键盘输入的后期修改也需要键盘输入的方式来修改完善。因此,键盘输入方式应该是重点。常用的计算机键盘汉字编码输入法,根据取码信息采用的方式,基本上分为形码、音码和形音结合码。形码信息之间差异较大,因为汉字字形结构复杂,组成汉字的部件较多,故一般取码的字根部件设为较多,故重码率较低,效率较高。由于形码的字根数量设得较多,需记忆的字根、规则等内容则多,记忆量大,加上拆字取码拆错率高,所以较难掌握。音码能充分利用已掌握的汉字拼音知识,通过拼音与键盘上的英文字母对照,就可直接输入汉字,不需再学编码规则,是最容易掌握的汉字输入法之一。其不足之处是因取码信息量少,重码率高,而且还与普通话的读音是否准确有关,不知道正确的读音,则无法输入,效率较低。形与音结合的码所需记忆的字根减少许多,配合音码,使规则更为简便,重码率低。其缺点是除了记忆和学习形码外,还要增加学习音码的内容,容易带上形音两种码的弊病。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结构类型的计算机键盘汉字输入法,各有千秋,但都未尽人意,还期待着一种更规范、效率更高、更容易掌握和通用性强的汉字输入法的出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应该是容易掌握,通用性强,方便记忆和高效率的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本发明的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是根据汉字字形的结构取码,佐以拼音读音的声母,将汉字分别进行分类,并与计算机键盘相结合,其特征在于:
(a)根据汉字笔划顺序构成的第一部件,即形首分成26类,并按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每个字母键相应分配入一类;
(b)根据汉字笔划顺序构成的最后部件,即形尾分成26类,并按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每个字母键也相应分配入一类;
由上述按汉字首尾部件特征分类及其在计算机键盘上的分配,使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成为汉字输入的取码键,得出汉字首尾特征代码表,见表1;
(c)将同时满足上述形首和形尾的汉字,按照其汉语拼音声母与计算机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键相应结合;其中,双字符声母zh、ch、sh分别用V、I、U代替,没有声母的汉字、用韵母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代替;
(d)将同时满足上述(a)-(b)条件的多个汉字,按出现率的顺序在显示屏上作提示选择;
由上述的汉字分类及在计算机键盘上的分配,本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包括下列步骤:
(1)单字键入的第一码是形首码;
(2)单字键入的第二码是形尾码;
(3)单字键入的第三码是该字的声母字母;
(4)根据显示屏的提示键入;
(5)双字词组由该词组中的各字的形首码和形尾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
(6)三字词组由该词组中各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尾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
(7)四字词组及四字以上的词组由该词组的前三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首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
上述的本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与现有的技术的输入法相比,有下列优点:
1、码元规范,不用非字母符号作码元。
2、部件排列按平、竖、撇、点排列,与字母排列顺序按一定的规律相匹配;与现行字典中的笔画顺序排列相近似,容易记忆和检索。
3、同码部件相同特征明显,不以整部件为取码单位,仅以汉字首尾的笔形、位置、与相邻笔画的组合方式等微小特征来作取码信息,取码位置固定、反应速度快、记忆量少,同时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的客观规律。
4、不论汉字的笔画数、部件数或多或少,均只取首尾两个形码,规律性强,规则简单。
5、优化组合取码信息,以首尾两形码在前为主,用声母作第三码为辅。从而解决了纯形码拆字取码难、纯音码不知道字音就无法输入等问题。有前两个形码作检索依据,加万能替代键后,仍可从提示行中检索到所需要的汉字,便可输入。
6、首尾两形码在前,可使词组的重码率大幅度降低,从而提高词库的容纳量,携带大容量的词库后,可把单字输入为主的方式改为以词组输入方式为主,便能将输入速度成倍提高。在输入过程中,用户不必考虑到词库中有没有要输入的词组。
7、所有特征代码的形成,均严格按照各自特征频度规律来编排,  使各代码之间的使用频度近似相等、相差不大。从而使汉字在各组代码中分布均匀,提高检索速度,使单字的静态平均码长、输入两码后还需要翻页的字数、字与字/字与词/词与词之间的重码率降到各类汉字编码中的最低点。
8、软件在输入单字中辅与“双打首尾”的设计,把要输入的汉字按字型结构分为两个汉字或两个部件,再分别打各分解字或分解部件的首尾码,从而不用依赖拼音,也能轻松地输入不知道读音的字、二级汉字等难字。
9、性能指标概况:一码字26字;二码字675字;三码字4635字;四码字1341字;重码选择字49字;输入6726字总码键数20893码键;单字静态平均码长3.11;输入两码后还需要翻页的字数1100字;挂接13281个词组时,词重码率4%;挂接46253个词组时,词重码率为12%;挂接99221个词组时,词重码率为19%。
下面,结合汉字首尾特征代码总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26类形首特征的名称、内容以及使用的代码。
第1类:名称为“实方框”。定义内容:首部件为“□”,其内含其他笔画。使用代码为:“A”。本类常见部件为:“日目□田黑四”。
第2类:名称为“空方框”。定义内容:首部件为“口”,其内无其他笔画。使用代码为:”B”。本类常见部件为:“口足”。
第3类:名称为“正双角”。定义内容:首部件顶部两端成角,两侧基本对称、向下延伸长度近似相等。使用代码为“C”。本类常见部件为:“月冂冖贝又几骨风”。
第4类:名称为“侧双角”。定义内容:首部件顶部两端成角,两侧明显不对称向下延伸长度明显不相等。使用代码为:“D”。本类常见部件一为:“阝尸马艮母”。
第5类:名称为“撇左角”。定义内容:首部件左上部成角,此类分两种:①首笔“撇”的尾端与次笔首端连接成角。②首笔“撇点、撇折”自身成角。使用代码为:“E”。本类常见部件为:“爪臼瓜反印纟厶幺巛”。
第6类:名称为:“平单角”。定义内容:首部件顶部只有一端成角。本类分为两种:①首笔“横”左端与次笔首端连接成角。②首笔为不与它笔相交的横起的折笔,它的右端自身成角。使用代码为:“F”。本类常见部件为:“厂匚髟刀弓子羽己子”。
第7类:名称为“横盖正”。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首笔“横”与次笔有一定的距离。②首笔“横”下与单“竖”顶部连接。使用代码为:“G”。本类常见部件为:“一二豆王工雨丁五”。
第8类:名称为“横盖斜”。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首笔“横”下与“撇”或“撇折”的顶部相连接。②首笔“横”下与两“垂”笔的顶部相连。使用代码为:“H”。本类常见部件为:“石歹瓦页酉西耳”。
第9类:名称为“竖不交”。定义内容:首部件最高起笔为“竖”或“竖弯钩”,且该笔画不与邻下笔画相交。使用代码为:“I”。本类常见部件为:“忄卜山丨止小水业”。
第10类:名称为“竖单交”。定义内容:首部件最高起笔为“竖”或“竖弯钩”,且该笔画与邻下笔画相交成一个交点。使用代码为:“J”。本类常见部件为:“土士十巾古赤皮”。
第11类:名称为“竖多交”。定义内容:首部件最高起笔为“竖”或“竖弯钩”,且该笔画与邻下笔画相交成多个交点。使用代码为:“K”。本类常见部件为:“虫走丰韦肀耒青”。
第12类:名称为“提手旁”。定义内容:首部件是提手旁。使用代码为:“L”。本类常见部件为:“扌”。
第13类:名称为“草字头”。定义内容:首部件是草字头。使用代码为:“M”。本类常见部件为:“卄”。
第14类:名称为“木旁首”。定义内容:首部件是“木”。使用代码为:“N”。本类常见部件为:“木”。
第15类:名称为“撇交下”。定义内容:首部件最高起笔笔画为“撇”或“撇折”,且与邻下笔画相交。使用代码为:“O”。本类常见部件为:“女犭车大力尢”。
第16类:名称为“撇盖贴”。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首部件首笔为“撇”,且居部件的中顶部或与他笔有一定距离。②首部件首笔为“撇”,且中部和与他笔相交的“横”相连接。使用代码为:“P”。本类常见部件为:“丿禾舌手彳豸片牛生失告”。
第17类:名称为“人旁首”。定义内容:首部件是“人”或单人旁。使用代码为“Q”。本类常见部件为:“亻人隹金食”。
第18类:名称为“撇右角”。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首部件首笔为“撇”,且与横起的折笔相接。②首部件首笔为“撇”,且该笔邻下部件顶部两端成角。使用代码为:“R”。本类常见部件为:“勹饣夕欠白鱼鼻舟角”。
第19类:名称为“撇横盖”。定义内容:首部件首笔为“撇”,与次笔“横”左端相接,且次笔“横”不与他笔相交。使用代码为:“S”。本类常见部件为:“钅竹气矢缶”。
第20类:名称为“两顶头”。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三种:①首部件为“八”字头或倒“八”字或“冫”。②首部件顶部含有多个起笔高度相同或相近的与邻下笔画相交的笔画(不含草字头)。③首部件顶部含有多个起笔高度相同或相近的笔画(不包含点)。使用代码为:“T”。本类常见部件为:“八羊父革廿井弗八川儿归凶”。
第21类:名称为“三顶头”。定义内容:本类为两种:①首部件顶部含有“点”笔画,且该“点”不居中顶,居左或居右。②最高起笔笔画或最高收笔笔画为“捺”。使用代码为:“U”。本类常见部件为:“火米光党学龙犬戈戋弋入”。
第22类:名称为“三点水”。定义内容:首部件为三点水。使用代码为:“V”。本类常见部件为:“氵”。
第23类:名称为“点下横”。定义内容:首部件首笔是“点”,且邻下是两端不与他笔相连接的“横”。使用代码为:“W”。本类常见部件为:“亠立文辛方言”。
第24类:名称为“点双角”。定义内容:首部件为宝盖头(含穴字头)或门字框。使用代码为:“X”。本类常见部件为:“宀穴门”。
第25类:名称为“点左角”。定义内容:首部件首笔是“点”,邻下部件左端成角。使用代码为:“Y”。本类常见部件为:“疒广户麻鹿”。
第26类:名称为“点右角”。定义内容:首部件首笔是“点”。邻下部件右端成角。使用代码为:“Z”。本类常见部件为:“讠衤礻”。
(二)、26类形尾特征的名称、内容以及使用的代码。
第1类:名称为“实方框”。定义内容:末部件是“□”,且“□”内含有其他笔画。使用代码为“A”。常见的尾部件是:“者由白昔番旬曾”。
第2类:名称为“低位口”。定义内容:末部件是位置较低的“口”,且“口”内不含其他笔画。使用代码为“B”。常见的尾部件是:“各古台占召合吉加”。
第3类:名称为“高位口”。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末部件是位置较高的“口”,且“口”内不含有其他笔画。②末部件底部两端成角。使用代码为“C”。常见的尾部件是:“可奇句高同周尚出甘凶官”。
第4类:名称为“点在左”。定义内容:末部件未笔画是“点”,且位置居左,右边有他笔(末部件是“冫”也属于此类)。使用代码为“D”。常见的尾部件是:“令勺寿寺寸”。
第5类:名称为“刀尾形”。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末部件是立刀旁。②末部件形状像刀字的尾部,右下角是横起的尾部向左勾的折笔,邻左只有一撇。使用代码为“E”。常见的尾部件是:“刂俞分方旁力乃刀”。
第6类:名称为“一横高”。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末部件末笔是独立的横。②末部件末笔画是位置较高的横。使用代码为“F”。常见的尾部件是:“旦宣丞韭肖青有朋胡”。
第7类:名称为“土在后”。定义内容:末部件三笔成“土”字。使用代码为“G”。常见的尾部件是:“隹圭至皇主全童”。
第8类:名称为“横接上”。定义内容:末部件末笔画虽为位置最低的“横”,但非“土”字和“一”字。使用代码为“H”。常见的尾部件是:“皿且佥正差亚”。
第9类:名称为“不交竖”。定义内容:末部件末笔“竖”的中上段不与他笔相交或是末笔“横”居右下,左端与不与他笔相交的“竖”相接。使用代码为“I”。常见的尾部件是:“阝非乍需”。
第10类:名称为“单交竖”。定义内容:末部件末笔“竖”的中上段与他笔相交成一个交点。使用代码为“J”。常见的尾部件是:“干辟卑扁卒平章千”。
第11类:名称为“多交竖”。定义内容:末部件未笔“竖”的中上段与他笔相交成多个交点。使用代码为“K”。常见的尾部件是:“甫羊单军甬韦甲半”。
第12类:名称为“独左勾”。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末部件收笔最低的笔画为带左钩的折笔(两侧下无他笔)。②末部件是左框“彐”。使用代码为“L”。常见的尾部件是:“丁争孚每亨于刍夸”。
第13类:名称为“八介尾”。定义内容:末部件末笔为“竖”或“点”,倒数第二笔为“撇”。使用代码为“M”。常见的尾部件是:“廾亦其宾斤共齐乔”。
第14类:名称为“木尾形”。定义内容:末部件是“木”字或象“木”字的尾部形状,即从左至右依次为“撇、竖、捺或点”。使用代码为“N”。常见的尾部件是:“木不果未朱林米麻”。
第15类:名称为“小字尾”。定义内容:末部件为“小”或“豕”字。使用代码为“O”。常见的尾部件是:“糸豕票余京录蒙”。
第16类:名称为“撇笔尾”。定义内容:末部件末笔画为“撇”或“横撇”。使用代码为“P”。常见的尾部件是:“牙少今弟户矛参卢”。
第17类:名称为“人在后”。定义内容:末部件为“人”字,且上部不与他笔相交。使用代码为:“Q”。常见的尾部件是:“页贝疋亥火贵秋次”。
第18类:名称为“大”在后。定义内容:末部件虽为“人”字,但其上部却与他笔相交。使用代码为“R”。常见的尾部件是:“莫夹卖内因夫侯”。
第19类:名称为“交叉尾”。定义内容:末部件是“撇”或“横撇”与“捺”或“撇点”互相斜交。使用代码为“S”。常见的尾部件是:“攵娄交区安风及委”。
第20类:名称为“又在后”。定义内容:末部件为“又”字。使用代码为“T”。常见的尾部件是:“殳皮支又曼叟反爰”。
第21类:名称为“点心底”。定义内容:末部件为“心”字,或末部件末笔画为“点”且位置居中底。使用代码为“U”。常见的尾部件是:“灬心焦氐黑”。
第22类:名称为“点在右”。定义内容:末部件末笔画为“点”,且位置居右。使用代码为“V”。常见的尾部件是:“会禺云”。
第23类:名称为“右出尾”。定义内容:本类分为两种:①末部件末笔画为“点”或“捺”,且邻左带有竖提。②末部件末笔画为中上部与他笔相交的“斜钩”或“竖弯钩”。使用代码为“W”。常见的尾部件是:“衣良襄长辰派戋弋屯奄我民”。
第24类:名称为“右翘尾”。定义内容:末部件是左边不带有“撇”,且中上段不与他笔相交的“竖弯钩”或“斜钩”、“右提”,尾部为“化”的也归此类。使用代码为“X”。常见的尾部件是:“巳包比北巴仓此已它”。
第25类:名称为“儿字尾”。定义内容:末部件是末笔为左边带有撇的竖弯钩或横折弯钩。使用代码为“Y”。常见的尾部件是:“尧龙九几亢西兑免。”
第26类:名称为“走之底”。定义内容:末部件为“辶、廴、之”等部件或末部件末笔画为“竖折”。使用代码为“Z”。常见的尾部件是:“之廴 辶曷亡甚廷”。
下面举例说明输入步骤:
一、一级简码字:输入该字的形首码+空格键。如输入“是”字,“是”字的第一个部件是“日”字头,属于“口”内含有其他笔画的“实方框”特征类,取码为“A”,击键“A”和空格后便可得“是”字。一级简码字共有26个,每个字母键一个,击一个字母键后在提示行重码区看到的字即是。
二、二级简码字:输入该字的形首码+形尾码+空格键。如输入“唱”字,“唱”字的第一部件(即字首)是“口”属于“空方框”特征类,取码为“B”,“唱”的末部件(即字尾)是“日”,属于“实框”特征类,取码为“A”。因此依次键入“B”、“A”和空格键便得“唱”字。二极简码共有675个字,键入两个字母键后在提示行重码区看到的字便是二极简码字。
三、三级简码字:输入该字的形首码+形尾码+该字声母+空格。如输入“腑”字,“腑”的第一部件(即字首)是“月”,它的顶部两端成角,且两侧向下延伸长度相差不大属于“正双角”特征类,取码为“C”,末部件(即字尾)是“寸”,属于“点在左”特征类,取码为“D”,“腑”的声母的“F”。因此依次键入“C、D、F”和空格键便可得“腑”字。三级简码字共有4635个,因此输入单字基本上都是用此种方法。键入三个字母键后在提示行重码区所看到的第一个字便是三级简码字。
四、输入非简码字:输入该字的形首码+形尾码+该字声母后,再键入该字在提示行中的次序数。如输入“纺”字,字首“纟”属“撇左角”特征类,取码为“E”;字尾“方”的尾部属于“刀尾形”特征类,取码为“E”。该字的声母为“F”,因此依次键入“E、E、F”后,便可在提示行中看到该字在重码区中的第2个位置,因此再键入“2”后便得。非简码字共有1390(占20.7%),但大都数是二级汉字,且本输入法带有9万多个词组,因此用此种方式输入该类单字的机会非常少。
五、双字词组:依次输入该词组的各个单字的形首码和形尾码。如果输入“学校”这个词组,先键入该词的第一个字“学”的字首特征代码“U”(属‘三顶头’特征类),再键入“学”的字尾特征代码“L”(属‘独左钩’特征类);再输入第二个字“校”的字首特征代码“N”(属于‘木旁首’特征类),最后键入“校”的字尾特征代码“S”(属于‘交叉尾’特征类)。
六、三字词组:依次输入该词各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尾码。如要输入“积极性”一词,便依次输入“积”的形首码“P”(字首属“撇盖贴”特征类),“极”的形首码“N”(字首属“木旁首”特征类),“性”的形首码“I”(字首属“竖不交”特征类),最后键入末字“性”的尾形码“G”(属于“土尾形”)。
七、四字词和多于四字的词:依次分别键入前三次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首码。如输入“贫困地区”,先依次键入前三字的形首码,“贫”的形首码“T”(字首属“两顶头”特征类),“困”的形首码“A”(字首属“实方框”特征类),“地”的形首码“J”(字首属“竖单交”特征类),最后才键入末字“区”的形首码“F”(字首属“平单角”特征类)。再如要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词,先分别键入前三字的形首码,“中”的形首码是“K”(属“竖多交”特征类),“华”的形首码“Q”(属“人旁首”特征类),“人”的形首码“Q”(属“人旁首”特征类),最后才输入末字“国”的形首码“A”(属“实方框”特征类)。表1    汉字首尾特征代码

Claims (1)

1、一种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根据汉字字形的结构,配以拼音读音,将汉字进行分类,并与计算机键盘相结合,其特征在于:
(a)将汉字字首按形状特征分成26类,并按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每个字母键相应分配入一类;
(b)将汉字字尾按形状特征分成26类,并按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每个字母键也相应分配入一类;
由上述将汉字头尾部件分类和在计算机键盘上的分配,使计算机键盘上的26个英文字母键成为汉字输入的取码键,得出汉字首尾特征代码表,见表1。
(c)将同时满足上述形首和形尾的汉字,按照其汉语拼音声母与计算机键盘上26个英文字母键相应结合;其中,双字符声母zh、ch、sh分别用V、I、U代替,没有声母的汉字用韵母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代替;
(d)将同时满足上述(a)-(b)条件的多个汉字,按出现率的顺序在显示屏上作提示选择;
由上述的汉字分类及在计算机键盘上的分配,本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包括下列步骤:
(1)单字键入的第一码是形首码;
(2)单字键入的第二码是形尾码:
(3)单字键入的第三码是该字的声母字母;其中,双字符声母zh、ch、sh分别用V、I、U代替,没声母的汉字用韵母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代替;
(4)根据显示屏上的提示键入;
(5)双字词组由该词组中的各字的形首码和形尾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
(6)三字词组由该词组中各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尾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
(7)四字词组及四字以上的词组由该词组的前三字的形首码和末字的形首码组成,并按顺序键入。表1
                    汉字首尾特征代码
CN 00115927 2000-07-28 2000-07-28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74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5927 CN1119740C (zh) 2000-07-28 2000-07-28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5927 CN1119740C (zh) 2000-07-28 2000-07-28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7376A CN1277376A (zh) 2000-12-20
CN1119740C true CN1119740C (zh) 2003-08-27

Family

ID=458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159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740C (zh) 2000-07-28 2000-07-28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40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7376A (zh) 2000-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740C (zh) 首尾特征码汉字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CN1147777C (zh)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CN1117309C (zh) 一种拼音汉字编码的输入法
CN1020386C (zh) 结构笔画四位数编码法及键盘
CN1588289A (zh) 汉字笔顺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12083816B (zh) 音义及音型码汉字输入法
CN1052314C (zh) 一种汉字二维数码的计算机键盘输入方法
CN1139867C (zh) 新音形简易速录码汉字输入法
CN1069766C (zh) 电脑、字典共用新部首汉字输入法
CN1120406C (zh) 计算机汉字部首输入方法
CN1293451C (zh) 三击形音汉字输入法
CN1347024A (zh) 拼音简化字繁体字通用的自然读成码输入法
CN1277171C (zh) 和码汉字数字输入法
CN104133560B (zh) 组合式双笔类主副码汉字、词语编码输入法及其键盘
CN1105765A (zh) 一种汉字信息处理系统
CN1020136C (zh) 经纬编码法及其汉字输入键盘
CN101308408B (zh) 规范部件加笔画码大键盘汉字输入法
CN1195263C (zh) 一种快易通汉字输入方法
CN1118084A (zh) 形声码
CN1525292A (zh) 计算机汉字九宫输入方法
CN1077551A (zh) 汉字拼书编码法及其输入键盘
CN1369767A (zh) 一号码汉字输入法
CN1469227A (zh) 汉字三分音形输入法及键盘
CN1564107A (zh) 新华码汉字输入法
CN1696876A (zh) 一拼输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