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3934A -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3934A
CN111973934A CN202010844112.0A CN202010844112A CN111973934A CN 111973934 A CN111973934 A CN 111973934A CN 202010844112 A CN202010844112 A CN 202010844112A CN 111973934 A CN111973934 A CN 111973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extension
rotating
limiting
sl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41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茂印
李洪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anzhil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anzhil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anzhil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anzhil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41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3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3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3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615User-manipulated weights pivoting about a fixed horizontal fulcrum
    • A63B21/061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pivoting about a fixed horizontal fulcrum with an adjustable mo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63B23/0233Muscles of the back, e.g. by an extension of the body against a resistance, reverse crunc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63B23/1209Involving a bending of elbow and shoulder joints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18Chinning, pull-up, i.e. concentric move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包括两个设置的延长杆,两个延长杆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组成对的承托杆,每组承托杆上设置有一训练器本体,训练器本体包括设置在同组承托杆之间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上的训练部,训练部包括设置在支撑部一侧的坐板,支撑部相对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拉杆,拉杆位于坐板的上侧设置,两个转动杆背离拉杆的一端设置有扶手杆,且两个转动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下侧固接有联动杆,联动杆背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配重架,配重架背离联动杆的端部与承托杆转动连接。本申请具有降低健身器材的使用成本以及提升其适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通过健身器材进行身体锻炼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健身途径之一,现有的健身器材的功能集中、造价高,并且对应用环境的要求较高,只适合于在室内进行使用,因此,不能满足人们在户外进行锻炼的需要。为解决上述问题,相关技术中开发了户外健身器材,该健身器材在应用时,需要与地面进行固定,因此,需要专门进行施工操作。健身器材的配重元件都是通过杠铃片来实现,无法满足训练强度大的用户。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户内外健身器材,造价及实施成本高、并且健身器材的配重不易调整,从而极大限制了健身器材的使用成本及适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健身器材的使用成本以及提升其适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延长杆,两个所述延长杆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组成对的承托杆,每组承托杆上设置有一训练器本体,所述训练器本体包括设置在同组承托杆之间的支撑部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上的训练部,所述训练部包括设置在支撑部一侧的坐板,所述支撑部相对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位于坐板的上侧设置,两个所述转动杆背离拉杆的一端设置有扶手杆,且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侧固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背离转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配重架,所述配重架背离联动杆的端部与承托杆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在进行锻炼时,可通过使用手部抓紧拉杆拉动转动杆围绕其与支撑部的转动连接点进行转动,转动架会通过联动杆带动配重架绕承托杆进行转动,通过对配重架的重量进行克服,从而达到肩部和背部锻炼目的;除了配重架的自重,也可以通过在配重架上站立人员进行配重,实现多种配重模式,满足训练的不同要求;扶手杆使得站立在配重架上的人员手部能够得到支撑,减少因站立不稳而发生摔伤的可能性;通过在两个延长杆之间设置多组成对的连接杆,并在同组延长杆上设置有训练部,若干训练部形成的组合训练器整体稳定性高,无需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增加训练器的整体多样性,从而降低训练器的使用成本以及提升其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拉杆包括与两个转动杆相互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连接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设置,且在延伸部背离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握手部,所述握手部上套接有橡胶握手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增强了拉杆与转动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延伸部增强了拉杆的适用性,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抓紧握手部,同时橡胶握手垫较为柔软,提升了使用人员手部的舒适性,减少使用人员因长久训练磨伤手部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配重架包括与联动杆相互连接的抬升梁,所述抬升梁与其中一个延长杆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抬升梁的一侧固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延长梁,两个延长梁与同组的两个承托杆一一对应,且延长梁位于承托杆的上侧,延长梁的另一端与承托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延长梁与承托杆之间设置有用以减少延长梁振动的减震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人员拉动拉杆下移时,拉杆会带动转动杆围绕支撑部进行转动,此时转动杆会带动联动杆进行上移,此时连动杆会带动抬升梁进行上移,进而带动延伸梁围绕其与承托杆的转动连接点进行转动,使得使用人员克服配重架的自重,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同时减震组件的设置,能够减少因抬升梁下降过快时对站立人员的损害。
优选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延长梁朝向承托杆侧壁上的第一减震垫和设置在承托杆朝向延长梁侧壁上的第二减震垫,在抬升梁未被抬升时,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相互贴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的相互贴靠,进一步增强了减震组件的减震性能,进而减少训练过程中,延伸梁和承托杆之间因碰撞而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坐板固接在安装杆上侧,所述安装杆的背离坐板的下侧固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背离安装杆的端部与延长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杆的设置,可辅助支撑安装杆,进而增强安装杆的整体强度,减少坐板对支撑部产生的压力,从而增强训练器的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坐板与支撑部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杆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朝向坐板的侧壁上固接有靠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板的设置,使得使用人员可将背部贴靠在靠板上,进而提升训练器使用时的舒适性,便于使用人员找到着力点,提升训练效果。
优选的,所述延长梁上设置有用以增强配重架重量的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平行设置在延长梁上的滑轨,滑轨上设置有一配重块,配重块上固接有一与滑轨滑移连接的滑块,配重块上设置有对滑块在滑轨上滑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增加配重架配重,实现多种配重模式;随着配重块朝远离铰接点的方向移动,会使得力矩越来越大,也使得人体通过拉杆抬升配重架所做的功越来越大,从而达到对配重架上的配重进行调节的目的,而工作人员仅需通过配重块的滑动和卡位即可实现对配重的调节,不仅不需要承受配重块的重量,而且还便于工作人员快捷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内设置有一腔室,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腔室内并朝向滑轨的方向与配重块滑移连接的限位杆,限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穿透配重块的上下内壁,所述限位杆的周面固接有一限位片,限位片位于配重块的腔室内,限位杆上还套设有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限位片与配重块顶壁之间;所述滑轨的上表面沿滑轨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容纳限位杆下端插入卡设的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对配重块滑动时,首先抓住限位杆的端部抬升限位杆,从而使限位片朝配重块顶壁的方向位移,并使压缩弹簧弹性压缩,当限位杆的下端移动到与插孔对位的位置时,使得限位杆的下端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稳定的插设在插孔内,从而限制了滑块与滑轨的相互滑移,使得配重架抬升过程中,滑块稳定的保持在滑轨对应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滑轨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滑轨上的齿条,滑轨内开设有一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一转动轴,转动轴上同轴固接有一从动齿轮,所述安装腔一侧开设有一用于从动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的连通槽,所述安装腔下表面开设有一容纳转动轴的限位槽,限位槽内设置有支撑转动轴的支撑弹簧,所述从动齿轮朝向限位槽的一侧固接有若干个限位凸起,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凸起的配合槽,所述配重块内设置有带动转动轴向限位槽内移动并使限位凸起与配合槽相互卡设的驱动机构;当限位凸起与配合槽相互卡位时,从动齿轮与齿条保持啮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配重块与滑轨相互滑移时,会带动从动齿轮与齿条的相互啮合,工作人员若要将配重块在滑轨的位置进行定位时,可通过驱动机构对转动轴进行下压,从而使支撑弹簧弹性伸缩,而从动齿轮朝向安装腔底壁的一侧与安装腔底壁相互贴靠,并使从动齿轮上的限位凸起与安装腔底壁的配合槽相互配合,从而限制了从动齿轮的自由转动,虽然从动齿轮在限位凸起和配合槽相互配合时移动了一段距离,但是还是保持着齿条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的状态,而从动齿轮的无法转动也限制了滑块与滑轨的持续滑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配重块内的转动辊,转动辊的轴线与限位杆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限位杆的上端时刻抵触在转动辊的外周面,所述转动辊的外周面沿转动辊的轴向开设有一容纳转动轴上端使支撑弹簧保持自然状态的切面,所述转动辊的一端设置有带动转动辊转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在转动辊一端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一侧固接有一转盘,转盘与配重块转动连接,所述转盘背离主动齿轮的一侧固接有一扶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初始状态时,转动轴的上端位于转动辊的切面内,当配重块移动到需要固定的位置时,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转动辊转动,使得转动轴的上端在切面内壁的导向下抵触在转动辊的外周面上,从而带动转动轴向限位槽内的方向位移,实现限位凸起与配合槽的相互对位。而且转动辊设置在配重块内,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不但不会减轻配重块整体的重量,而且还具有传动的作用,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人工操作的效率;工作人员在对配重块进行移动时,可通过扶柄的扶持对配重块进行移动,然后若对配重块位置进行定位时,可通过扶柄带动转盘转动,并通过主动齿轮和传动齿轮的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转动辊转动,结构简单,操作效率高,便于维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除了配重架的自重,也可以通过滑移配重块以及在配重架上站立人员进行配重,实现多种配重模式,满足训练的不同要求;
2.若干训练部形成的组合训练器整体稳定性高,无需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增加训练器的整体多样性,从而降低训练器的使用成本以及提升其适用性;
3.便于对配重块的位置进行调位锁定;通过限位杆与插孔的插接配合,限制了滑块与滑轨的相对滑动,从而提高了配重块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配重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体现实施例1中限位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体现实施例2中配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体现实施例2中滑块安装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体现驱动机构与转动轴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细节放大图,并体现从动齿轮与安装腔底壁的卡位结构;
图10是体现限位凸起与配合槽卡位关系示意图;
图11是体现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支撑底座;12、延长杆;13、承托杆;131、固定杆;14、训练器本体;15、支撑部;151、安装杆;1511、加强杆;1512、连接杆;1513、靠板;16、训练部;17、坐板;18、转动杆;181、扶手杆;182、耳板;183、转轴;184、联动杆;19、拉杆;191、连接部;192、延伸部;193、握手部;194、橡胶握手垫;2、配重架;21、延长梁;22、抬升梁;3、减震组件;4、第一减震垫;41、第二减震垫;5、配重机构;51、滑轨;511、插孔;52、滑块;521、安装腔;522、连通槽;523、限位槽;524、配合槽;53、配重块;531、壳体;532、配重单元;533、让位槽;56、腔室;54、扶手;55、防脱片;6、限位机构;61、限位杆;62、封板;63、限位片;64、压缩弹簧;65、安装帽;66、齿条;67、转动轴;68、支撑弹簧;69、从动齿轮;60、限位凸起;7、驱动机构;71、转动辊;711、切面;8、驱动组件;81、传动齿轮;82、主动齿轮;83、转盘;84、扶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包括放置在地面的支撑底座11,支撑底座1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延长杆12,两个延长杆12之间平行设置有两组成对的承托杆13,每组承托杆13上设置有一训练器本体14。
参照图1和图2,训练器本体14包括设置在同组承托杆13之间的支撑部15以及设置在支撑部15上的训练部16。同组的两个承托杆13之间固接有固定杆131,固定杆131与承托杆13垂直设置,且固定杆131距离其中一个延长杆12之间的距离为承托杆13长度的三分之一;支撑部15与水平面垂直设置,且支撑部15朝向固定杆131的端部与固定杆131的中部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在两个延长杆12之间设置两组成对的承托杆13,并在同组延长杆12上设置有训练部16,两个训练部16形成的组合训练器整体稳定性高,无需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增加训练器的整体多样性,从而降低训练器的使用成本以及提升其适用性。
参照图1和图2,训练部16包括坐板17、转动杆18、拉杆19和配重架2。支撑部15的一侧垂直固接有安装杆151,安装杆151位于固定杆131与延长杆12较小间距的上方,安装杆151的长度大于固定杆131与延长杆12较小间距的长度;坐板17与水平面平行设置,且坐板17固接在安装杆151上侧,安装杆151的背离坐板17的下侧固接有加强杆1511,加强杆1511背离安装杆151的端部与延长杆12固定连接,加强杆1511可辅助支撑安装杆151,进而增强安装杆151的整体强度,减少坐板17对支撑部15产生的压力,从而增强训练器的整体稳定性;坐板17与支撑部1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512,连接杆1512与安装杆151垂直设置,连接杆1512的底端与安装杆151的上侧固定连接,且连接杆1512与加强杆1511同轴设置,连接杆1512朝向坐板17的侧壁上固接有靠板1513,靠板1513与左板形成的竖截面为L形,进而使得使用人员可将背部贴靠在靠板1513上,进而提升训练器使用时的舒适性,便于使用人员找到着力点,提升训练效果。
参照图1和图2,转动杆18设置有两个,两个转动杆18平行设置,且两个转动杆18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部15相对两侧;拉杆19位于两个转动杆18的一端设置,且拉杆19位于坐板17的上侧。拉杆19包括与两个转动杆18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91,连接部191与转动杆18垂直设置,且连接部191的侧壁与转动杆18的端部固定连接;连接部191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两个延伸部192,延伸部192与连接部19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设置,且在延伸部192背离连接部191的端部设置有握手部193,两个屋手部同轴设置,且两个握手部193背离延伸部192的端部相互远离设置,并在握手部193上套接有橡胶握手垫194。连接部191增强了拉杆19与转动杆18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延伸部192增强了拉杆19的适用性,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抓紧握手部193,同时橡胶握手垫194较为柔软,提升了使用人员手部的舒适性,减少使用人员因长久训练磨伤手部的可能性。
参照图1和图2,两个转动杆18背离拉杆19的一端设置有扶手54杆181,扶手54杆181为半圆环形设置,扶手54杆181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杆18的端部固定连接;两个转动杆18的下侧分别固接有一耳板182,两个耳板182相互平行设置,两个耳板182之间穿设有一转轴183,转轴183的周面与耳板182转动连接,转轴183靠近扶手54杆181设置,且转轴183的下侧固接有联动杆184,联动杆184的长度小于转动杆18与支撑部15铰接点的高度,联动杆184背离转轴183的一端与配重架2转动连接,配重架2背离联动杆184的端部与承托杆13转动连接,在配重架2平行放置在支撑底座11上时,转动杆18和联动杆184皆与水平面倾斜设置,此时拉杆19位于转动杆18的最高处。
参照图2和图3,配重架2包括两个端部分别与同组的两个承托杆13转动连接的延长梁21,两个延长梁21与同组的两个同组的承托杆13一一对应,且延长梁21位于承托杆13的上侧并与承托杆13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上;延长梁21背离其与承托杆13转动连接点的端部固接有一抬升梁22,抬升梁22远离坐板17设置,且抬升梁22与远离坐板17的延长杆12平行设置,且在抬升梁22位于初始位置时,抬升梁22与延长杆12位于同一垂直高度平面;其中,联动杆184与抬升梁22的中部转动连接;延长梁21与承托杆13之间设置有用以减少延长梁21振动的减震组件3;减震组件3包括固接在延长梁21朝向承托杆13侧壁上的第一减震垫4和固接在承托杆13朝向延长梁21侧壁上的第二减震垫41,在抬升梁22未被抬升时,第一减震垫4和第二减震垫41相互贴靠,第一减震垫4和第二减震垫41的相互配合,延伸梁和承托杆13之间因碰撞而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使用人员在进行锻炼时,坐在坐板17上,随后背靠背板,便可通过使用手部抓紧拉杆19并向下拉动转动杆18围绕其与支撑部15的转动连接点进行转动,此时转动杆18会带动联动杆184进行上移,此时连动杆会带动抬升梁22进行上移,进而带动延伸梁围绕其与承托杆13的转动连接点进行转动,使得使用人员克服配重架2的自重,从而达到肩部和背部锻炼目的;除了配重架2的自重,也可以通过在配重架2上站立人员进行配重,实现多种配重模式,满足训练的不同要求;同时扶手54杆181使得站立在配重架2上的人员手部能够得到支撑,减少因站立不稳而发生摔伤的可能性。
参照图3和图4,每个延长梁21上设置有用以增强配重架2重量的配重机构5,配重机构5包括平行设置在延长梁21上的滑轨51,滑轨51的底壁与延长梁2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且在滑轨51上设置有一配重块53,配重块53的下侧固接有一与滑轨51滑移连接的滑块52,配重块53朝向移动方向两侧各固接有一扶手54,而且配重块53上还设置有对滑块52在滑轨51上滑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6。
如图4和图5所示,配重块53内部开设一圆柱状的腔室56,腔室56的轴线与滑轨51的中心相互垂直,腔室56的上方为开口设置。上述限位机构6包括同轴设置在腔室56内的限位杆61,限位杆61的下端穿透配重块53并指向滑轨51的上表面,限位杆61的上端高出配重块53的上表面;配重块53位于腔室56开口上方设置有一环形的封板62,封板62通过若干螺栓固定在腔室56开口的边沿处,上述限位杆61的上端穿过封板62并与封板62滑移连接;限位杆61的周面还同轴固接有一环状的限位片63,限位片63位于腔室56内;限位杆61上还套设有一压缩弹簧64,压缩弹簧64的上端抵靠在封板62的下表面,压缩弹簧64的下端抵靠在限位杆61的上表面;而滑轨51的上表面沿滑轨51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容纳限位杆61下端插入的插孔511。
限位杆61的上端还螺纹连接有一安装帽65,安装帽65的纵截面呈T型,从而增加了手部与限位杆61的握持面积,提高了对限位杆61操作的便捷性。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配重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可将配重块53向延长梁21与承托杆13铰接的方向移动,使得配重块53的重心远离抬升梁22,力矩较小,对人员拉升抬升梁22的负担也相对较小;工作人员也可将配重块53向抬升梁2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配重块53的中心靠近人员一侧,从而增大了力矩,使得工作人员在克服配重架2的同时还需要克服配重块53所施加的压力,提高了锻炼效果。而人员仅需握持限位杆61抬升限位杆61,带动压缩弹簧64弹性压缩,当配重块53移动的对应位置时,限位杆61在压缩弹簧64的弹性作用下紧紧的插设在插孔511内,从而限制了滑块52与滑轨51的相对滑动。而且配重架2水平状态时,使得工作人员对配重块53滑动克服的阻力较小,从而提高了配重块53移动的便捷性。
如图4所示,每个滑轨51的两端还设置有防脱片55,防脱片55固定在延长梁21的上表面,并且防脱片55的尺寸大于滑轨51截面尺寸,从而限制了滑块52与滑轨51端部的脱离,提高了健身器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施例2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滑块52的上表面沿滑块52的高度方向开设有一安装腔521,安装腔521开设的位置位于滑轨51的一侧。限位机构6包括固接在滑轨51朝向安装腔521一侧的齿条66,齿条66的长度与滑轨51长度相同;滑块52的一侧开设有容纳齿条66并与安装腔521相互连通的连通槽522,从而满足滑块52与滑轨51相互滑移时,齿条66并不会与滑块52相互干涉;安装腔521内沿安装腔521的高度方向立设有一转动轴67,并且安装腔521的底面上开设有一容纳转动轴67下端部的限位槽523,限位槽523内放置有一对转动轴67进行支撑的支撑弹簧68;转动轴67上同轴固接有一从动齿轮69,在初始状态下,转动轴67在支撑弹簧68的支撑下,使得从动齿轮69与安装腔521的底面留有空隙,并使从动齿轮69与齿条66相互啮合。当滑块52与滑轨51相互滑移时,会通过齿条66与从动齿轮69的相互啮合带动从动齿轮69以转动轴67的轴线为轴自由转动。
如图8和图9所示,从动齿轮69的下表面以从动齿轮69的中心为圆心均匀固接有六个半球状的限位凸起60,而安装腔521的底面上与六个限位凸起60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容纳限位凸起60的配合槽524,并且配重块53内还设置有带动转动轴67下移使限位凸起60插入进对应配合槽524从而限制从动齿轮69转动的驱动机构7。
如图8所示,配重块53包括壳体531以及插放在壳体531内的配重单元532。上述转动轴67的上端穿入进壳体531内并与壳体531滑移连接。驱动机构7包括设置在壳体531内并与壳体531内壁转动连接的转动辊71,转动辊71位于转动轴67的正上方,并使转动轴67的上端面时刻抵触在转动辊71的外周面上,并且转动轴67轴线的延长线与转动辊71的轴线垂直且干涉。转动辊71的周面沿转动辊7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切面711,从而减少了转动辊71局部的半径,而转动轴67位于初始状态时,转动轴67的上端抵靠在转动辊71的切面711区域,使得支撑弹簧68处于自然状态。
如图6和图11所示,转动辊71的一端还设置有驱动转动辊71转动的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同轴固接在转动辊71一端的传动齿轮81,壳体531与传动齿轮81贴靠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一与传动齿轮81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82,壳体531外壁上设置有一与主动齿轮82同轴固接的转盘83,转盘83与壳体531外壁转动连接;转盘83背离主动齿轮82的一侧还固接有一扶柄84,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扶柄84带动转盘83转动,并通过主动齿轮82与传动齿轮81的啮合传动,进而实现对转动辊71的转动。而上述配重单元532的下表面与转动辊71和驱动组件8干涉的位置开设有一让位槽533,使得配重单元532与壳体531相互插接后,并不会影响到驱动机构7的正常工作,而且工作人员还可通过配重单元532的拆卸对驱动机构7进行维护,提高了维护效率。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工作人员使用配重块53时,可握持扶柄84并带动配重块53在滑轨51上滑动,此时从动齿轮69在与齿条66的相互啮合下自由的在安装腔521内转动,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滑块52与滑轨51滑动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时,工作人员可转动扶柄84,带动转盘83转动,并通过主动齿轮82和传动齿轮81的相互啮合带动转动辊71转动。而转动轴67初始状态时,转动轴67的上端位于转动辊71的切面711处,随着转动辊71的转动,使得转动轴67在限位槽523的限位下朝向限位槽523底部的方向位移,并带动支撑弹簧68弹性压缩,同时从动齿轮69下表面的限位凸起60会卡设在对应的配合槽524内,从而限制了从动齿轮69的自由转动,而此时从动齿轮69与同样保持与齿条66相互啮合的状态,进而也限制了滑块52与滑轨51的相对滑动。而工作人员仅需要对扶柄84进行操作即可实现配重块53在滑轨51上相对位置的固定,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包括支撑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延长杆(12),两个所述延长杆(12)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组成对的承托杆(13),每组承托杆(13)上设置有一训练器本体(14),所述训练器本体(14)包括设置在同组承托杆(13)之间的支撑部(15)以及设置在支撑部(15)上的训练部(16),所述训练部(16)包括设置在支撑部(15)一侧的坐板(17),所述支撑部(15)相对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18),两个所述转动杆(18)的一端设置有拉杆(19),所述拉杆(19)位于坐板(17)的上侧设置,两个所述转动杆(18)背离拉杆(19)的一端设置有扶手(54)杆(181),且两个所述转动杆(18)的下侧转动连接有转轴(183),所述转轴(183)的下侧固接有联动杆(184),所述联动杆(184)背离转轴(18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配重架(2),所述配重架(2)背离联动杆(184)的端部与承托杆(1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9)包括与两个转动杆(18)相互连接的连接部(191),所述连接部(19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延伸部(192),所述延伸部(192)与连接部(19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设置,且在延伸部(192)背离连接部(191)的端部设置有握手部(193),所述握手部(193)上套接有橡胶握手垫(19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架(2)包括与联动杆(184)相互连接的抬升梁(22),所述抬升梁(22)与其中一个延长杆(12)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抬升梁(22)的一侧固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延长梁(21),两个延长梁(21)与同组的两个承托杆(13)一一对应,且延长梁(21)位于承托杆(13)的上侧,延长梁(21)的另一端与承托杆(1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延长梁(21)与承托杆(13)之间设置有用以减少延长梁(21)振动的减震组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3)包括设置在延长梁(21)朝向承托杆(13)侧壁上的第一减震垫(4)和设置在承托杆(13)朝向延长梁(21)侧壁上的第二减震垫(41),在抬升梁(22)未被抬升时,第一减震垫(4)和第二减震垫(41)相互贴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5)的一侧垂直设置有安装杆(151),所述坐板(17)固接在安装杆(151)上侧,所述安装杆(151)的背离坐板(17)的下侧固接有加强杆(1511),所述加强杆(1511)背离安装杆(151)的端部与延长杆(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7)与支撑部(1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512),所述连接杆(1512)与安装杆(151)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杆(1512)朝向坐板(17)的侧壁上固接有靠板(15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梁(21)上设置有用以增强配重架(2)重量的配重机构(5),所述配重机构(5)包括平行设置在延长梁(21)上的滑轨(51),滑轨(51)上设置有一配重块(53),配重块(53)上固接有一与滑轨(51)滑移连接的滑块(52),配重块(53)上设置有对滑块(52)在滑轨(51)上滑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53)内设置有一腔室(56),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设置在腔室(56)内并朝向滑轨(51)的方向与配重块(53)滑移连接的限位杆(61),限位杆(61)的上下两端分别穿透配重块(53)的上下内壁,所述限位杆(61)的周面固接有一限位片(63),限位片(63)位于配重块(53)的腔室(56)内,限位杆(61)上还套设有一压缩弹簧(64),压缩弹簧(64)位于限位片(63)与配重块(53)顶壁之间;所述滑轨(51)的上表面沿滑轨(51)的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容纳限位杆(61)下端插入卡设的插孔(5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沿滑轨(51)的长度方向固定在滑轨(51)上的齿条(66),滑轨(51)内开设有一安装腔(521),安装腔(521)内设置有一转轴(183),转轴(183)上同轴固接有一从动齿轮(69),所述安装腔(521)一侧开设有一用于从动齿轮(69)与齿条(66)相互啮合的连通槽(522),所述安装腔(521)下表面开设有一容纳转轴(183)的限位槽(523),限位槽(523)内设置有支撑转轴(183)的支撑弹簧(68),所述从动齿轮(69)朝向限位槽(523)的一侧固接有若干个限位凸起(60),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凸起(60)的配合槽(524),所述配重块(53)内设置有带动转轴(183)向限位槽(523)内移动并使限位凸起(60)与配合槽(524)相互卡设的驱动机构(7);当限位凸起(60)与配合槽(524)相互卡位时,从动齿轮(69)与齿条(66)保持啮合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转动连接在配重块(53)内的转动辊(71),转动辊(71)的轴线与限位杆(61)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限位杆(61)的上端时刻抵触在转动辊(71)的外周面,所述转动辊(71)的外周面沿转动辊(71)的轴向开设有一容纳转轴(183)上端使支撑弹簧(68)保持自然状态的切面(711),所述转动辊(71)的一端设置有带动转动辊(71)转动的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同轴设置在转动辊(71)一端的传动齿轮(81),与传动齿轮(81)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82),主动齿轮(82)的一侧固接有一转盘(83),转盘(83)与配重块(53)转动连接,所述转盘(83)背离主动齿轮(82)的一侧固接有一扶柄(84)。
CN202010844112.0A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Pending CN111973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4112.0A CN111973934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4112.0A CN111973934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3934A true CN111973934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2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4112.0A Pending CN111973934A (zh) 2020-08-20 2020-08-20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39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66955U (zh)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CN111973934A (zh) 一种高拉组合训练器
CN209734863U (zh) 一种上肢多功能锻炼器
CN212235818U (zh) 一种胸部臂部训练的健身器材
CN111840916A (zh) 下肢力量训练器械
CN112843621A (zh) 一种用于臂部训练的拉伸锻炼装置
KR200469028Y1 (ko) 몸짱 만들기를 위한 다기능 헬스 복합 운동기구
CN210096815U (zh) 一种健美操力量训练装置
CN212235782U (zh) 一种健身器械
CN205867440U (zh) 一种室外多功能健身器材
CN111840926A (zh) 胸大肌及腹肌训练器械
CN211885181U (zh) 一种新型下肢复合式训练组合训练器
CN213347652U (zh) 三角肌训练器
CN212548166U (zh) 坐姿侧平举训练器
CN111084963B (zh) 一种健身用的引体向上运动装置
KR102090777B1 (ko) 다목적 근육 운동기구
CN210229014U (zh) 一种用于健身的深蹲机
CN212214505U (zh) 胸大肌及腹肌训练器械
CN217430757U (zh) 一种多功能举肩训练器
CN219879027U (zh) 一种可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CN212235843U (zh) 下肢力量训练器械
CN220459838U (zh) 一种推胸训练机
CN219001865U (zh) 一种用于力量型健身器材的配重调节装置
CN217908761U (zh) 一种手臂锻炼器
CN214913067U (zh) 室内踏步扭腰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