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9649B - 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69649B CN111969649B CN202010768599.9A CN202010768599A CN111969649B CN 111969649 B CN111969649 B CN 111969649B CN 202010768599 A CN202010768599 A CN 202010768599A CN 111969649 B CN111969649 B CN 1119696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ve power
- grid
- rotor
- current
- network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4 energy con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H02P29/02—Providing protection against overload without automatic interruption of supply
- H02P29/032—Preventing damage to the motor, e.g. setting individual current limits for different drive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9/007—Control circuits for doubly fed gen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9/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gener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a desired output
- H02P9/04—Control effected upon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and dependent upon electric output value of the generat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1/00—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 H02P2101/15—Special adaptation of 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ors for wind-driven turb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实时采集双馈风机的端口电压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继而经过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转子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转子侧、网侧无功控制器根据无功指令产生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电流参考信号,电流参考信号经过转子侧、网侧电流限幅环节获得实际输入到电流控制器的参考信号;电流控制器根据电流参考信号输出转子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所需的电压调制信号,控制变换器向电网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了对变换器容量的充分利用,有效提升了弱电网下风机功率传输容量极限且兼顾变换器达到饱和后功率传输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双馈风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世界各国均对本国的供电结构进行优化,传统的火力发电正逐步被新能源发电所取代。风力发电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占据了新能源发电的大量份额。然而,我国的风能资源大量聚集在西北部等偏远地区,而负荷中心却处于东南沿海,因此,远距离输电成为解决我国解决当前用电不平衡的重要手段。但是,远距离输电不可避免的引入大量线路阻抗,导致公共耦合点的电压动态恶化,电网强度逐渐降低。
短路比是衡量电网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个指标通过设备短路容量和额定容量的比值确定。当短路比小于3时,电网可以认定为弱电网,短路比小于2时,电网可视为极弱电网。有别于强电网,弱电网下公共耦合点的电压随着输入电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电压和电流的这种交互作用又会带来装备的功率传输能力受限。也就是说,新能源发电装备计划向电网传输额定的功率,但是实际可传输功率却小于甚至远小于额定功率,这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针对双馈风电机组,目前提升功率传输极限的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增加额外的硬件或是提高风机内部的变换器容量;另一类是通过优化自身的控制策略。针对前者,其主要通过增加同步调相机,加装额外的储能装置或是扩充双馈风机的变换器容量来发出更多的无功功率以维持公共耦合点电压继而确保有功功率的正常输送,但是这种方式不可避免的增加了成本,且设备安装位置需要仔细考究;针对后者,目前主流的控制方式主要是改进转子侧的控制策略,通过修改动态功率因数参考值或将转子侧的外环设置为电压环去改善功率传输能力,也有少数控制策略通过转子侧和网侧变换器的配合或使用下垂控制去提升功率传输能力;但是,这些控制策略忽略了网侧变换器的调节能力或是未能充分利用转子侧、网侧变换器的容量,因而使得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提高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容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包括:
S1.实时采集双馈风机并网点的电压幅值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继而经过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
S2.基于定子侧和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无功功率控制器分别产生转子侧和网侧电流参考信号,继而经过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限幅环节获得输入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
S3.基于限幅环节后的转子侧、网侧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输出转子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所需的调制信号,控制变换器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并有效提升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极限。
本发明在双馈风机的基本控制结构上进行改进,在上层控制中引入电压控制器、无功功率分配器,在底层控制中引入转子侧电流、网侧电流限幅环节,使得双馈风机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身变换器容量提升功率传输极限,具体地,包括:
首先获取维持电压恒定所需的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输入功率分配器,得到定子侧无功功率和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其次将定子侧、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输入各自的无功控制器并结合转速控制、电压控制,得到转子侧、网侧dq电流参考信号,将电流参考信号输入转子侧、网侧电流限幅环节,得到实际的电流参考信号;最后基于实际的转子侧、网侧的电流参考信号,电流控制器输出调制信号控制双馈风机输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在无需投入任何硬件装置的前提下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还可实现对转子侧、网侧变换器容量的充分利用,简单可行,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强弱网下双馈风机的控制,保证了双馈风机的稳定运行,有效提高了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能力。
进一步地,功率分配器的输入信号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具体为输入信号除由电压控制器输出的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2个必要信号外,可加入网侧dq电流信号或者网侧电流幅值信号。功率分配器也可以根据实际改变。具体为:
加入网侧电流幅值信号后,可根据网侧电流幅值信号判断网侧电流是否超过限幅值,如否,则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等于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定子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如是,则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等于实时网侧无功功率Qg,定子无功功率参考信号
转子侧、网侧电流限幅值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取值。
本发明设置转子侧、网侧电流限幅值,避免输出电流超过转子侧、网侧变换器的电流承受能力,造成开关器件损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系统,包括:
无功功率参考信号获取模块,用于时采集双馈风机并网点的电压幅值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继而经过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
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无功功率控制器分别产生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参考信号,继而经过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限幅环节获得输入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
调制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限幅环节后的转子侧、网侧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输出转子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所需的调制信号,控制变换器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并有效提升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极限。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
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仅从控制策略层面做出改进,即优先利用网侧变换器发出无功功率,在网侧变换器容量饱和后再使用转子侧变换器发出无功功率,由于网侧分担了部分无功功率,转子侧变换器具有更大的容量发出有功功率,因此,本发明在无需添加任何额外的硬件的情况下,即可有效提升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的有功功率容量,简单易行;
(2)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在极弱电网下可一直发出有功功率直至转子侧和网侧变换器均达到饱和,因此,本发明实现了对转子侧和网侧变换器的充分利用;
(3)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在原控制结构的基础上做出改进,在强电网下双馈风机端口电压基本维持不变,因而双馈风机基本无需发出无功功率,此时本发明系统控制逻辑将自动转变为原系统控制逻辑,因此,本发明在强电网下亦可适用,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移植性;
(4)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在上层控制中采用了电压控制器,因此,本发明可始终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
(5)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中转子侧和网侧电流限幅值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因此,本发明可有效避免因过流导致的转子侧和网侧变换器开关器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馈风机主电路拓扑结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相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上层电压控制及无功分配控制控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子侧变换器控制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侧变换器控制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桨距角控制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路比等于4(强电网)下采用本发明方法的仿真效果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短路比等于1.2(弱电网)下采用本发明方法的仿真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包括:
S1.实时采集双馈风机并网点的电压幅值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继而经过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
S2.基于定子侧和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无功功率控制器分别产生转子侧和网侧电流参考信号,继而经过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限幅环节获得输入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
S3.基于限幅环节后的转子侧、网侧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输出转子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所需的调制信号,控制变换器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并有效提升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极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系统,包括:
无功功率参考信号获取模块,用于时采集双馈风机并网点的电压幅值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继而经过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
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无功功率控制器分别产生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参考信号,继而经过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限幅环节获得输入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
调制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限幅环节后的转子侧、网侧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输出转子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所需的调制信号,控制变换器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并有效提升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极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包括:采样处理单元1、锁相环2、上层电压控制及无功分配控制环3、转速无功控制环4、转子侧电流控制环5、转子侧空间矢量调制器6、母线电压无功控制环7、网侧电流控制环8,网侧空间矢量调制器9、桨距角控制环10、转子侧逆变器11、网侧逆变器12、坐标变换环节13、功率计算环节14。
采样处理单元1用于采集双馈风机的定子交流电压信号Vs,转子交流电流信号Ir,网侧交流电流信号Ig,转子转速信号ωr,转子相位信号θr;
所述锁相环2用于获得并网点电压Vs的相位信号θpll;
转子侧空间矢量调制器6用于产生转子侧变换器的开关信号S1、S2、S3;
网侧空间矢量调制器9用于产生网侧变换器的开关信号S4、S5、S6;
桨距角控制环10用于将转子转速r或有功功率Pt限制在额定值;
转子侧逆变器11用于根据开关信号S1、S2、S3产生实际的转子电压信号;
网侧逆变器12用于根据开关信号S4、S5、S6产生实际的网侧电压压信号;
坐标变换环节13将并网点三相电压信号Vs、定子三相电流信号Is、转子三相电流信号Ir、网侧三相电流信号Ig通过坐标变换转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并网点dq电压信号Vsd、Vsq,定子dq电流信号isd、isq,转子dq电流信号ird、irq,网侧dq电流信号igd、igq。
功率计算环节14用于计算实时定子侧有功、无功功率Ps、Qs,,网侧有功、无功功率Pg、Qg。
实施例一
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100,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10、采集并网点电压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总的无功参考信号,结合网侧实时无功功率,经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转子侧的无功参考信号;
步骤120、基于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参考信号,转子侧、网侧的无功控制器计算输出电流参考信号,电流参考信号经过转子侧、网侧电流限幅环节获得输入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实际电流信号;
步骤130、基于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实际电流信号,转子侧、网侧输出转子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所需的调制信号,控制变换器输出有功、无功功率,有效提升了双馈风机的有功输出容量,实现了对变换器容量的充分利用。
图2所示为双馈风机主电路拓扑结构,图2中,DFIG表示双馈风机,RSC表示转子侧变换器,GSC表示网侧变换器;S1、S2、S3表示转子侧逆变器驱动信号,S4、S5、S6表示网侧逆变器驱动信号;Udc表示直流母线电压;Vs表示并网点端口电压;Is表示定子侧输出三相电流,Ig表示网侧输出三相电流;Pin表示双馈风机从空气中吸收的机械功率;Ps、Qs表示定子有功、无功功率;Pg、Qg表示网侧有功、无功功率;Pt、Qt表示双馈风机向电网输送的总的有功、无功功率;ωr表示转子角速度,θr转子旋转角度。
如图3所示的锁相环,锁相环工作过程具体为:采集双馈风机接入电网的端口电压信号Vs;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端口电压信号Vs变换为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端口电压Vsαβ;通过坐标变换将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端口电压信号Vsαβ变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端口电压Vsd和Vsq,其中,坐标变换角度信号θpll由锁相环输出相位信号提供;将q轴电压信号Vsq输入PIpll控制器,输出结果和额定角频率信号ω0相加得到实时角频率信号ω;实时角频率信号ω经过积分环节得到整个系统的相角信号基准θpll。
如图4所示的上层电压控制及无功分配控制控制,步骤110具体可为:
将并网点参考电压信号Vs *和由锁相环获得双馈风机并网点实时电压幅值信号Vs做差得到电压误差信号,将电压误差信号输入电压PI控制器得到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所需的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将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信号Qg输入无功功率分配器,在无功分配环节中,定子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被设置为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被设置为
如图5所示的转子侧变换器控制,步骤120中转子电流限幅环节和步骤130中针对转子侧的控制过程具体可为:
首先,在获取定子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后,将根据MPPT曲线得到的转速参考信号和采集到的双馈风机的实时转速信号ωr做差,将两者的偏差信号输入转速控制器PI并对输出结果得到转子d轴电流参考信号将定子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和实时无功信号Qs相减,将两者的偏差信号输入定子侧无功功率PI控制器得到转子q轴电流参考信号
其次,将转子d轴电流参考信号和转子q轴电流参考信号输入转子电流限幅环节;经过处理得到对转子电流幅值判断转子电流是否超过转子电流限幅Irlimit,若是,则限幅后的转子d轴电流参考信号转子q轴电流参考信号若否,则维持原转子d、q参考电流;
继而,在获得转子实际d、q轴参考电流指令后后,根据转子d轴电流指令转子q轴电流指令分别和实际转子d轴电流ird、q轴电流irq进行相减运算,获得d轴误差信号和q轴误差信号;对d轴误差信号和q轴误差信号分别进行闭环处理,获得转子侧变流器d轴电压需求信号Vrd、q轴电压需求信号Vrq;根据转子d轴电流ird和q轴电流irq生成d轴前馈信号Vrdc、q轴前馈信号Vrqc;其中,前馈信号Vrdc、Vrqc由解耦前馈项-ω2σLrirq、ω2σLrird和感应电动势前馈项Erd、Erq两部分组成,ω2为转差角频率,σ为漏感系数,Lr为转子自感,Erd为转子侧感应电动势的d轴分量,Erq为转子侧感应电动势的q轴分量;根据前馈信号Vrdc、Vrqc和转子侧变流器d轴电压需求信号Vrd、转子侧变流器q轴电压需求信号Vrq,获得调制信号其中,
如图6所示的网侧变换器控制,步骤120中网侧电流限幅环节和步骤130中针对网侧的控制过程具体可为:
首先,在获取到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后,将母线电压参考信号和采集到的双馈风机的实时母线电压信号Udc做差,将两者的偏差信号输入母线电压控制器PI并对输出结果得到网侧d轴电流参考信号将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和实时无功信号Qg相减,将两者的偏差信号输入网侧无功功率PI控制器得到网侧q轴电流参考信号
其次,将网侧d轴电流参考信号和网侧q轴电流参考信号输入网侧电流限幅环节;经过处理得到对网侧电流幅值判断网侧电流是否超过网侧电流限幅Iglimit,若是,则限幅后的网侧d轴电流参考信号网侧q轴电流参考信号若否,则维持原网侧d、q参考电流;
继而,在获得网侧实际d、q轴参考电流指令后后,根据网侧d轴电流指令网侧q轴电流指令分别和实际网侧d轴电流igd、q轴电流igq进行相减运算,获得d轴误差信号和q轴误差信号;对d轴误差信号和q轴误差信号分别进行闭环处理,获得网侧变流器d轴电压需求信号Vgd、q轴电压需求信号Vgq;根据网侧d轴电流igd和q轴电流igq生成d轴前馈信号Vgdc、q轴前馈信号Vgqc;其中,ω1为电网额定角频率,Lgsc为网侧滤波电感;根据前馈信号Vgdc、Vgqc和网侧变流器d轴电压需求信号Vgd、网侧变流器q轴电压需求信号Vgq,获得调制信号其中,
如图7所示的浆距角控制,具体可为:
桨距角控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将采集到的双馈风机的实时转速信号ωr和转速参考信号做差,将两者的偏差信号经过桨距角比例系数kpitch得到;另一部分将有功功率参考信号Pt *和采集到的双馈风机的实时有功功率信号Pt做差,将两者的偏差信号经过PI控制器得到;将两部分输出信号累加得到桨距角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双馈风机的控制系统,包括:采样处理单元1、锁相环2、上层电压控制及无功分配控制环3、转速无功控制环4、转子侧电流控制环5、转子侧空间矢量调制器6、母线电压无功控制环7、网侧电流控制环8,网侧空间矢量调制器9、桨距角控制环10、转子侧逆变器11、网侧逆变器12、坐标变换环节13、功率计算环节14。其中,采样处理单元1的输入端连接至双馈电机定转子侧和网侧,用于采集定转子、网侧电压电流信号、电机转子角信号和转子角速度信号,其输出端中的定子电压测量量连接至锁相环2的输入端、坐标变换环节13中的输入端和功率计算环节14的输入端;其输出端中的定子电流测量量连接至坐标变换环节13中的输入端和功率计算环节14的输入端;其输出端中的转子电流测量量连接至坐标变换环节13中的输入端;其输出端中的网侧电流测量量连接至坐标变换环节13中的输入端和功率计算环节14的输入端;其输出端中的转子角速度测量量连接至转速无功控制环4输入端和桨距角控制环10的输入端;其输出端中的转子角测量量连接至转子侧空间矢量调制器5的坐标变换输入端和坐标变换环节13中的输入端;坐标变换单元13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输入电压、电流信号变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信号,其输出端中的定子电压信号连接至上层电压控制及无功分配控制环3的反馈端;其输出端中的转子电流信号连接至转子侧交流电流控制环5的反馈端;其输出端中的网侧电流信号连接至网侧交流电流控制环8的反馈端;功率计算单元14用于计算定子侧、网侧的有功、无功功率,其输出端中的定子有功功率和网侧有功功率累加连接至转速无功控制环4的输入端;其输出端中的定子无功功率连接至转速无功控制环4的反馈端;其输出端中的网侧无功功率连接至电压无功控制环7的反馈端;锁相环2根据的定子电压测量计算出系统的相位基准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转子侧空间矢量调制器5的坐标变换输入端、网侧空间矢量调制器5的坐标变换输入端、坐标变换环节13中的输入端和功率计算环节14的输入端;上层电压控制及无功分配控制环3通过的参考指令和坐标变换环节13得到的反馈测量量进行闭环调节并结合分配环节来计算出输入转速无功控制环4和电压无功控制环7的无功功率参考指令;转速无功控制环4通过的参考指令和反馈测量量进行闭环调节来计算出输入转子侧电流控制环5的d、q轴电流参考指令;转子电流控制环5通过的转子电流指令和转子测量量进行闭环调节来计算出调制电压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转子侧空间矢量调制器6的调制输入端;转子侧空间矢量调制器6用于通过空间矢量调制来生成得到控制转子侧变流器开关管的PWM控制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转子侧变流器11的开关信号输入端;电压无功控制环7通过的参考指令和反馈测量量进行闭环调节来计算出输入网侧电流控制环8的d、q轴电流参考指令;网侧电流控制环8通过的网侧电流指令和网侧测量量进行闭环调节来计算出调制电压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网侧空间矢量调制器9的调制输入端;网侧空间矢量调制器9用于通过空间矢量调制来生成得到控制网侧变流器开关管的PWM控制信号,其输出端连接至网侧变流器12的开关信号输入端;桨距角控制环通过的参考指令和反馈测量量进行闭环调节来计算出输入采样处理单元1的桨距角参考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样处理单元1包括:采样单元,用于采集双馈电机的定子交流电压信号Vs、定子交流电流信号Is、转子交流电流信号Ir、网侧交流电流信号Ig;编码器单元,用于获得双馈电机的转子角θr和转子角速度ωr;
锁相环2包括:Park坐标变换单元,用于将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电压信号Vs变换为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定子d轴电压Vsd、q轴电压Vsq;控制器单元,用于根据q轴电压计算系统角频率偏差信号;加法器单元,用于叠加系统额定角频率信号得到系统实时角频率信号;积分器单元,用于根据对系统实时角频率信号积分获得出并网点电压的相位角pll。
上层电压控制及无功分配控制环3包括:减法器单元,用于对参考信号和反馈信号做差得到误差信号;控制器单元,用于对电压幅值信号闭环处理得到总的无功需求信号;无功功率分配单元,用于分配总的无功功率至得到定子侧和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
转速无功控制环4包括:减法器单元,用于对参考信号和反馈信号做差得到误差信号;控制器单元,转速控制器用于对转速进行闭环处理得到转子d轴电压参考信号、无功控制器用于对定子侧无功功率进行闭环处理得到转子q轴电压参考信号;转子电流限幅单元,用于判断转子侧电流是否超过限幅值,在超过限幅值后进行电流的分配得到实际转子d、q电流参考信号。
转子侧电流控制环5包括:前馈单元,通过转子d轴电流ird、q轴电流irq来计算获得前馈补偿信号Vrdc、Vrqc;控制器单元,根据转子d轴电流指令q轴电流信号和实际转子d轴电流ird、q轴电流irq,计算得到d轴误差信号、q轴误差信号,其中,第一控制器用于将d轴误差信号进行闭环调节获得变流器d轴电压需求信号Vrd,第二控制器用于将q轴误差信号进行闭环调节获得转子侧变流器q轴电压需求信号Vrq;调制信号生成单元,其中第一加法器用于将d轴误差信号和d轴前馈补偿信号Vrdc相加获得d轴调制信号第二加法器用于将q轴误差信号和q轴前馈补偿信号Vrqc相加获得q轴调制信号
转子侧空间矢量调制器6包括反Park变换单元:用于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dq电压信号变换为两相静止电压信号SPWMN调制模块,用于对调制信号进行SVPWM调制来获得转子侧变流器开关管的PWM控制信号S1、S2、S3,该PWM控制信号S1、S2、S3用于控制转子侧变流器中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进而来调控转子侧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信号。
电压无功控制环7包括:减法器单元,用于对参考信号和反馈信号做差得到误差信号;控制器单元,母线电压控制器用于对电压进行闭环处理得到网侧d轴电压参考信号、无功控制器用于对网侧无功功率进行闭环处理得到网侧q轴电压参考信号;网侧电流限幅单元,用于判断网侧电流是否超过限幅值,在超过限幅值后进行电流的分配得到实际网侧d、q电流参考值。
网侧电流控制环8包括:前馈单元,通过网侧d轴电流igd、q轴电流igq来计算获得前馈补偿信号Vgdc、Vgqc;控制器单元,根据网侧d轴电流指令q轴电流指令和实际网侧d轴电流igd、q轴电流igq,计算得到d轴误差信号、q轴误差信号,其中,第一控制器用于将d轴误差信号进行闭环调节获得网侧变流器d轴电压需求信号Vgd,第二控制器用于将q轴误差信号进行闭环调节获得网侧变流器q轴电压需求信号Vgq;调制信号生成单元,其中第一加法器用于将d轴误差信号和d轴前馈补偿信号Vgdc相加获得d轴调制信号第二加法器用于将q轴误差信号和q轴前馈补偿信号Vgqc相加获得q轴调制信号
网侧空间矢量调制器9包括反Park变换单元:用于将两相旋转坐标系中dq电压信号变换为两相静止电压信号SPWMN调制模块,用于对调制信号进行SVPWM调制来获得网侧变流器开关管的PWM控制信号S4、S5、S6,该PWM控制信号S4、S5、S6用于控制网侧变流器中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进而来调控网侧变流器的输出电压信号。
桨距角控制环10包括:减法器单元,用于对参考信号和反馈信号做差得到误差信号;控制器单元,转速控制器用于对转速进行闭环处理得到转速不匹配得到的桨距角信号、有功功率控制器用于对总的有功功率进行闭环处理得到功率越界达到的桨距角信号;累加器单元:用于对两部分控制器输出加和,得到总的桨距角。
坐标变换单元11包括:Park坐标变换单元,用于将三相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信号通过坐标变换转换到两相旋转dq坐标系下的电压、电流信号。
本实施例提升了弱电网下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引入功率分配器、转子电流限幅环节和网侧电流限幅环节,使得在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的基础上,双馈风机的变换器容量得到充分利用,有效的提升了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极限,具体地,包括:在无功功率的上层控制中引入电压控制环节,无功功率分配环节,在底层控制中引入转子、网侧电流限幅环节,使得双馈风机优先利用网侧变换器输出无功功率,在网侧变换器达到饱和后转子侧变换器接管无功功率的输出,可在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的情况下有效提升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的传输极限且兼顾变换器达到饱和后功率传输的稳定性。因此,本实施例方法是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强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的控制,简单可行,可有效提高弱电网甚至极弱电网下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极限。同时可维持并网点电压保持恒定,不仅无需投入任何硬件装置的,而且充分利用了变换器的容量。
具体的,功率分配环节的输入信号可根据实际改变。具体为:
输入信号除由电压控制器输出的总的无功功率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2个必要信号外,可加入网侧dq电流信号或者网侧电流幅值信号;
确保网侧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和网侧实际无功功率匹配,确保网侧无功控制器可控。
具体的,功率分配环节可根据实际改变。具体为:
网侧无功功率参考值等于总的无功功率定子无功功率参考值或者,加入网侧电流幅值信号后,根据网侧电流幅值信号判断网侧电流是否超过限幅值,如否,则网侧无功功率参考值等于总的无功功率定子无功功率参考值如是,则网侧无功功率参考值等于实时网侧无功功率Qg,定子无功功率参考值
网侧变换器始终可控,转子侧、网侧无功功率分配关系更为明确。
具体的,转子侧、网侧电流限幅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取值。
设置转子侧、网侧电流限幅值,避免输出电流超过转子侧、网侧变换器的电流承受能力,造成开关器件损坏。
本实施例方法利用网侧变换器优先发出无功功率来维持电网电压恒定,在网侧变换器达到饱和后转子侧变换器接管发出无功功率的任务。本方法保持了原系统的的控制结构,仅在原控制基础上添加了上层控制和对底层控制进行了微调,具有结构简单、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充分利用了变换器容量等多种控制目标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双馈风机在弱电网甚至极弱电网下传输功率极限。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施本例方法的效果,现以由60台1.5MW典型双馈风机组成的风电场连接至不同电网程度的电网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期间,30s至120s期间风速由8m/s上升至12.5m/s,120s后,风速维持为12.5m/s不变。在短路比等于4(强电网)的情况下使用本实施例提出控制方法得到的系统仿真图如如图8所示,图8中的(a)为风机向电网输出的总有功功率、定子有功功率和网侧有功功率的变化,总的有功功率输出的上限可以达到1p.u.;图8中的(b)为风机向电网输出的总无功功率、定子无功功率和网侧无功功率的变化,总的无功输出功率完全由网侧发出;图8中的(c)为双馈风机的转子电流的变化,转子q轴电流维持不变;图8中的(d)为双馈风机的网侧电流的变化,网侧q轴电流持续增加;图8中的(e)为双馈风机的定子电流的变化,定子q轴电流恒定为0;图8中的(f)为并网点电压的变化,并网点电压恒定为1p.u.。图8中的(g)为转速的变化,转速最终恒定在1.2p.u.;图8中的(h)为桨距角的变化,桨距角接近0度。在短路比等于1.2(弱电网)的情况下使用本实施例提出控制方法得到的系统仿真图如如图9所示,图9中的(a)为风机向电网输出的总有功功率、定子有功功率和网侧有功功率的变化,总的有功功率输出的上限无法达到1p.u.;图9中的(b)为风机向电网输出的总无功功率、定子无功功率和网侧无功功率的变化,总的无功输出功率完全先由网侧发出,后由网侧和定子侧共同发出;图9中的(c)为双馈风机的转子电流的变化,转子电流最终达到限幅值;图9中的(d)为双馈风机的网侧电流的变化,网侧电流达到限幅值后q轴电流减小;图9中的(e)为双馈风机的定子电流的变化,定子q轴电流先维持不变,后持续增加;图9中的(f)为并网点电压的变化,并网点电压恒定为1p.u.。图9中的(g)为转速的变化,转速最终大于额定值1.2p.u.;图9中的(h)为桨距角的变化,桨距角最终接近1.5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实时采集双馈风机并网点的电压幅值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继而经过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具体包括:
采集网侧实时无功功率信号Qg;
将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和实时网侧无功功率Qg输入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定子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为: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为:其中为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Qg为实时网侧无功功率;
S2.基于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无功功率控制器分别产生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参考信号,继而经过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限幅环节获得输入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
S3.基于限幅环节后的转子侧、网侧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输出转子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所需的调制信号,控制变换器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并有效提升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极限。
4.一种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功功率参考信号获取模块,用于时采集双馈风机并网点的电压幅值信号和网侧实时无功功率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所需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继而经过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其中,采集双馈风机并网点电压幅值信号,经过上层电压控制器获得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采集网侧实时无功功率信号Qg;将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和实时网侧无功功率Qg输入无功功率分配器获得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定子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为: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为:其中为总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Qg为实时网侧无功功率;
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定子侧和网侧的无功功率参考信号,无功功率控制器分别产生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参考信号,继而经过转子侧和网侧的电流限幅环节获得输入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
调制信号获取模块,用于基于限幅环节后的转子侧、网侧的实际电流参考信号,转子侧、网侧电流控制器输出转子侧变换器、网侧变换器所需的调制信号,控制变换器输出有功、无功功率,维持并网点电压恒定并有效提升双馈风机的功率传输极限。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68599.9A CN111969649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68599.9A CN111969649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69649A CN111969649A (zh) | 2020-11-20 |
CN111969649B true CN111969649B (zh) | 2021-11-02 |
Family
ID=7336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68599.9A Active CN111969649B (zh) | 2020-08-03 | 2020-08-03 | 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696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36778A (zh) * | 2020-11-27 | 2021-03-02 |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 一种基于dsp船用变频装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968471B (zh) * | 2021-02-26 | 2023-03-10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新能源发电装备对电网频率的主动支撑控制方法 |
CN114825481B (zh) * | 2022-06-14 | 2022-12-02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风电微网控制方法 |
CN115313525B (zh) * | 2022-07-26 | 2023-04-1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变速调相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8040783B (zh) * | 2024-02-05 | 2024-09-27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变速调相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55596A (zh) * | 2011-07-15 | 2011-11-23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最大风能捕获方法 |
CN103190054A (zh) * | 2010-08-31 | 2013-07-03 |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公司 | 风力发电场的电输出的控制 |
CN103281025A (zh) * | 2013-05-17 | 2013-09-04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谐振滑模的dfig系统控制方法 |
CN109378860A (zh) * | 2018-12-14 | 2019-02-22 | 重庆大学 |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
CN109830986A (zh) * | 2019-03-29 | 2019-05-31 | 北方工业大学 | 一种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0048455A (zh) * | 2019-04-24 | 2019-07-23 | 湖南大学 | 具有弱电网故障穿越能力的下垂控制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611331A (zh) * | 2019-10-31 | 2019-12-2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并网电力电子设备对电网频率的支撑方法 |
CN110739721A (zh) * | 2019-09-27 | 2020-01-31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控制方法及系统 |
EP3644497A1 (de) * | 2018-10-24 | 2020-04-29 | GE Energy Power Conversion Technology Ltd.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irtuellen massenträgheitssteuerung für kraftwerke mit doppelt gespeister asynchronmas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59475B (zh) * | 2013-04-22 | 2015-10-21 | 华中科技大学 | 基于功率平衡的双馈感应发电机内频率同步方法及装置 |
CN206164116U (zh) * | 2016-11-22 | 2017-05-10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双馈风机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系统 |
CN106786724B (zh) * | 2017-01-23 | 2019-05-28 | 浙江大学 | 一种多回mmc-hvdc馈入极弱电网的控制策略 |
CN107425539B (zh) * | 2017-06-26 | 2020-02-07 | 重庆大学 |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的增强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
CN107863783B (zh) * | 2017-10-26 | 2019-04-05 | 上海交通大学 | 双馈风力发电机虚拟同步控制方法 |
EP3567709A1 (en) * | 2018-05-11 | 2019-11-13 | ABB Schweiz AG | Control of grid connected converter |
CN110611327A (zh) * | 2019-08-27 | 2019-12-24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双馈风电机组故障穿越控制方法和系统 |
-
2020
- 2020-08-03 CN CN202010768599.9A patent/CN1119696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90054A (zh) * | 2010-08-31 | 2013-07-03 | 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公司 | 风力发电场的电输出的控制 |
CN102255596A (zh) * | 2011-07-15 | 2011-11-23 | 广东工业大学 | 一种离网型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最大风能捕获方法 |
CN103281025A (zh) * | 2013-05-17 | 2013-09-04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谐振滑模的dfig系统控制方法 |
EP3644497A1 (de) * | 2018-10-24 | 2020-04-29 | GE Energy Power Conversion Technology Ltd.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irtuellen massenträgheitssteuerung für kraftwerke mit doppelt gespeister asynchronmaschine |
CN109378860A (zh) * | 2018-12-14 | 2019-02-22 | 重庆大学 |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 |
CN109830986A (zh) * | 2019-03-29 | 2019-05-31 | 北方工业大学 | 一种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0048455A (zh) * | 2019-04-24 | 2019-07-23 | 湖南大学 | 具有弱电网故障穿越能力的下垂控制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739721A (zh) * | 2019-09-27 | 2020-01-31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电压源型风电机组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0611331A (zh) * | 2019-10-31 | 2019-12-2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并网电力电子设备对电网频率的支撑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apability curves of a VSC-HVDC connected to a weak AC grid considering stability and power limits;Agustí Egea-Alvarez等;《 11th I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 and DC Power Transmission》;20150713;第1-5页 * |
双馈电机风电场等裕度无功分配策略;栗然等;《中国电力》;20110805(第08期);第62-6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69649A (zh) | 2020-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69649B (zh) | 弱电网下提升双馈风机功率传输极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0611331B (zh) | 一种并网电力电子设备对电网频率的支撑方法 | |
US9677544B2 (en) | Power plant generation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power plant controller 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 |
CN108462203B (zh) | 一种海上风电场接入常规高压直流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 | |
WO2023221287A1 (zh) | 海上风电二极管整流单元送出系统的构网型风机控制方法 | |
CN114629136A (zh) | 基于超级电容的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及其惯量协调方法 | |
CN116073398A (zh) | 一种提升双馈风电机组同步稳定性的附加阻尼控制系统 | |
CN112968471B (zh) | 一种新能源发电装备对电网频率的主动支撑控制方法 | |
CN109066735B (zh) | 一种不平衡电网电压下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heng et al. | Coordinated derived current control of DFIG’s RSC and GSC without PLL under unbalanced grid voltage conditions | |
CN113517696A (zh) | 孤岛模式开绕组双馈风力发电微电网系统的谐波消除设备 | |
CN113937789B (zh) | 基于分数阶滤波的电压源型双馈风机前馈阻尼控制方法 | |
CN114825481A (zh) | 一种风电微网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12186814B (zh) | 一种双馈风机有功功率输出速降控制系统及方法 | |
Yonis et al. | Dynamic Analysis of Current Loops Behavior in a Wind Turbine Based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 |
Mossa | Field orientation control of a wind driven dfig connected to the grid | |
Moftah et al. | Active power filter for variable-speed wind turbine PMSG interfaced to grid and non-linear load via three phase matrix converter | |
CN109787267A (zh) | 一种双馈风机经vsc-hvdc接入弱受端系统的判定方法 | |
CN114142539B (zh) | 一种新能源发电装备快速频率响应控制方法 | |
Cheng et al. | Control scheme of DFIG’s RSC and GSC with self-synchronization approach | |
Gao et al. |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wind farms into power system | |
Zhao et al. | A Novel Droop Control of Grid Converter to Enhance Small Signal Stability of Fractional Frequency Wind Power System | |
Muthukaruppasamy et al. | Enhancing off-grid wind energy systems with controlled inverter integration for improved power quality | |
WO202404387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ower oscillations generated by inverter-based resources and being injected into the grid | |
Wang et al. | Small-signal stabillity analysis of flux-controlled grid-forming DFIG under weak gri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