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5330B -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5330B
CN111965330B CN202010833042.9A CN202010833042A CN111965330B CN 111965330 B CN111965330 B CN 111965330B CN 202010833042 A CN202010833042 A CN 202010833042A CN 111965330 B CN111965330 B CN 111965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ssivity
polarization
dual
water content
obser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3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65330A (zh
Inventor
张涛
王光辉
齐建伟
戴海伦
郑利娟
张伟
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L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L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L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Land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08330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5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5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5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65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5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24Earth materials
    • G01N33/246Earth materials for water cont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e. electromagnetic waves with a wavelength of one millimetre or more
    • G01N22/04Investigating moisture cont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021/1793Remote sens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波遥感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包括步骤:模拟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将微波辐射亮温分别转换为类发射率,获得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反演裸露土壤含水量。本发明定义了类发射率,避免了温度数据给土壤含水量反演过程造成的误差,提高了反演精度,本发明通过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消除了地表粗糙度对微波辐射信号的影响,同时避免了传统反演方法中不同地表条件采用经验的粗糙度参数带来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误差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遥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含水量是陆表与大气之间能量和水分交换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影响水文过程、生态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参数之一。随着农业、水利、灾害等领域对长时序大范围土壤含水量数据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依靠地面测量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各领域的应用需求。被动微波遥感具有能够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并对陆表植被及土壤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逐渐成为目前监测区域和全球尺度土壤含水量的有效工具。
一般情况下,对于裸露地表区域来说,被动微波遥感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方法重点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温度影响的校正;二是粗糙度影响的校正。不同被动微波遥感土壤含水量反演算法也主要研究和解决这两个问题。目前的被动微波遥感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的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所有反演的基础是发射率,因此需要地表温度数据将亮温转换为发射率,进行土壤含水量的反演。温度数据一般有两种获取方式,一是通过热红外遥感手段建立遥感亮温与土壤温度的经验关系,这种方法计算的土壤温度是表明温度,与微波遥感穿透土壤层所对应的温度机理不匹配,并且受云遮挡和天气影响,有时无法获取有效数据;二是通过温度测量仪器地面测量获得,这种方式成本特别高,并且获取的是点上的测量数据,无法与遥感获取的区域的信息匹配。两种方式都会导致引入新的误差,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反演精度;2)由于粗糙度影响了微波亮温,因此反演过程中需要地表粗糙度信息输入来校正粗糙度的影响,但是由于地表粗糙度难以获取,所以一般在反演算法中采用经验的数值,这种方法无法适用于现实中复杂的地表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根据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模拟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
S2)将步骤S1)中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分别转换为类发射率,获得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
S3)对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
S4)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反演裸露土壤含水量。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建立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根据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模拟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待输入至地表发射理论模型中的地表参数以及辐射计观测参数;地表参数包括地表温度、裸露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粗糙度;辐射计观测参数包括极化、观测角度和观测频率;
S12)确定地表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以及辐射计观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在地表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内对地表参数进行等间隔取值,在辐射计观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内对辐射计观测参数进行等间隔取值,获得地表参数集合和观测参数集合;
S13)建立地表发射理论模型,将地表参数集合和所述观测参数集合输入到地表发射理论模型中,利用地表发射理论模型获得在不同地表参数及辐射计观测参数下的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
本发明对不同的地表参数以及辐射计观测参数在合理的取值范围内进行细化分割,进行等间隔取值,生成涵盖较宽泛且符合地表实际状况的地表参数输入参数集合(即地表参数集合)以及涵盖较宽泛的观测条件输入参数集合(即观测参数集合)。本发明将地表参数集合和观测参数集合输入到地表发射理论模型中,模拟在不同地表参数以及不同观测参数取值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生成涵盖较宽泛的地表状况、观测条件的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本发明地表发射理论模型采用的是高级积分方程模型(Advanced IntegralEquation Model,AIEM),高级积分方程模型相比于传统的几何光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来说,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够用于更宽泛的地表状况。在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中,包含了不同地表状况和观测条件下的各参数值以及与各参数对应的微波辐射亮温。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将步骤S1)中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分别转换为类发射率,获得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包括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和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f,p与观测频率为36.5GHz且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V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36.5,V之间的比值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31
定义为类发射率,p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或水平极化H;
S22)将地表粗糙度为光滑表面的微波辐射亮温转化为类发射率,获得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将粗糙地表的微波辐射亮温转化为类发射率,获得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
本发明定义了类发射率的概念,将类发射率表示为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f,p除以观测频率为36.5GHz且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V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36.5,V,将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中的微波辐射亮温数据分别转换成类发射率,从而得到不同频率、不同极化以及不同地表粗糙度下的类发射率。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对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包括如下步骤:
S31)将粗糙表面类发射率表示为光滑表面类发射率的函数,所述函数表示为:Qef,p=Qf,pQtf,q+(1-Qf,p)Qtf,p,Qef,p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tf,q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q极化时的光滑表面类发射率,Qtf,p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光滑表面类发射率;Qf,p表示粗糙度影响参数;当p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时,q极化表示水平极化H,Qef,V=Qf,VQtf,H+(1-Qf,V)Qtf,V;当p极化表示水平极化H时,q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Qef,H=Qf, HQtf,V+(1-Qf,H)Qtf,H
S32)根据步骤S31)中的函数获得在观测频率为f且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V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V,获得在观测频率为f且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H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H
S33)将在观测频率为f且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V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V作为因变量,将在观测频率为f且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H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H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粗糙度影响参数线性方程式Qf,V=af+bfQf,H,bf为回归系数,af为回归偏置项;
S34)根据步骤S31)中的函数以及步骤S33)中的粗糙度影响参数线性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αfQef,V+Qef,H=βfQtf,VfQtf,H,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一系数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51
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二系数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52
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三系数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53
S35)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记为Ff=αfQef,V+Qef,H,Ff表示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
本发明通过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以及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分析了地表粗糙度对于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以及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的影响,相比于光滑表面的类发射率信号来说,粗糙度增加了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的信号,但是减小了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的信号。因此本发明建立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从而抵消粗糙度对于水平极化H和垂直极化V微波组合信号的影响。本发明在类发射率数据集(包括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以及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以光滑表面类发射率为自变量,以存在粗糙度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中的各个系数值。
进一步的,步骤S4)中,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反演裸露土壤含水量,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Ff作为自变量、裸露土壤含水量sm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所述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54
A、B、C分别表示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的第一回归参数、第二回归参数和第三回归参数。
本发明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非线性方程,从而能够通过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对裸露土壤含水量进行反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了类发射率的概念,不需要温度数据作为被动微波遥感土壤含水量反演算法的输入,避免了温度这一辅助数据给土壤含水量反演过程引入的误差,简化了反演流程,提高了反演精度。另外,本发明通过水平极化H和垂直极化V之间的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消除了地表粗糙度对微波辐射信号的影响,本发明不需要粗糙度作为已知参数输入,避免了传统反演方法中不同地表条件采用经验的粗糙度参数带来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误差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光滑表面类发射率与粗糙表表面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单元。
实施例一,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根据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模拟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待输入至地表发射理论模型中的地表参数以及辐射计观测参数;地表参数包括地表温度、裸露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粗糙度;辐射计观测参数包括极化、观测角度和观测频率;
S12)确定地表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以及辐射计观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在地表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内对地表参数进行等间隔取值,在辐射计观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内对辐射计观测参数进行等间隔取值,获得地表参数集合和观测参数集合;
S13)建立地表发射理论模型,将所述地表参数集合和所述观测参数集合输入到地表发射理论模型中,利用地表发射理论模型获得在不同地表参数及辐射计观测参数下的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
本发明对不同的地表参数以及辐射计观测参数在合理的取值范围内进行细化分割,进行等间隔取值,生成涵盖较宽泛且符合地表实际状况的地表参数输入参数集合(即地表参数集合)以及涵盖较宽泛的观测条件输入参数集合(即观测参数集合)。本发明将地表参数集合和观测参数集合输入到地表发射理论模型中,模拟在不同地表参数以及不同观测参数取值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生成涵盖较宽泛的地表状况、观测条件的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本发明地表发射理论模型采用的是高级积分方程模型(Advanced IntegralEquation Model,AIEM),高级积分方程模型相比于传统的几何光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来说,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够用于更宽泛的地表状况。在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中,包含了不同地表状况和观测条件下的各参数值以及与各参数对应的微波辐射亮温。
本实施例中,利用AIEM模型构建了包含宽范围土壤水分和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模拟数据库。模拟数据库的参数设置如下:观测频率分别为6.925、10.65、18.7和36.5GHz,垂直极化V和水平极化H;入射角为55°;土壤水分从0.02cm3/cm3变化到0.44cm3/cm3,间隔0.02cm3/cm3;地表粗糙度包括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均方根高度从0.25cm变化到3cm,间隔0.25cm;相关长度从2.5cm变化到30cm,间隔2.5cm。将上述地表参数集合和观测参数集合输入AIEM(Advanced Integration Equation Model)模型,模拟在不同地表参数取值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
S2)将步骤S1)中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分别转换为类发射率,获得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包括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和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f,p与观测频率为36.5GHz且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V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36.5,V之间的比值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81
定义为类发射率,p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或水平极化H;
S22)将地表粗糙度为光滑表面的微波辐射亮温转化为类发射率,获得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将粗糙地表的微波辐射亮温转化为类发射率,获得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
本发明定义了类发射率的概念,将类发射率表示为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f,p除以观测频率为36.5GHz且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V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36.5,V,将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中的微波辐射亮温数据分别转换成类发射率,从而得到不同频率、不同极化以及不同地表粗糙度下的类发射率。
S3)对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包括如下步骤:
S31)将粗糙表面类发射率表示为光滑表面类发射率的函数,所述函数表示为:Qef,p=Qf,pQtf,q+(1-Qf,p)Qtf,p,Qef,p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tf,q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q极化时的光滑表面类发射率,Qtf,p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光滑表面类发射率;Qf,p表示粗糙度影响参数;当p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时,q极化表示水平极化H,Qef,V=Qf,VQtf,H+(1-Qf,V)Qtf,V;当p极化表示水平极化H时,q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Qef,H=Qf, HQtf,V+(1-Qf,H)Qtf,H
S32)根据步骤S31)中的函数获得在观测频率为f且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V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V,获得在观测频率为f且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H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H
S33)将在观测频率为f且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V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V作为因变量,将在观测频率为f且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H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H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粗糙度影响参数线性方程式Qf,V=af+bfQf,H,bf为回归系数,af为回归偏置项;
S34)根据步骤S31)中的函数以及步骤S33)中的粗糙度影响参数线性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αfQef,V+Qef,H=βfQtf,VfQtf,H,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一系数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91
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二系数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92
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三系数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093
S35)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记为Ff=αfQef,V+Qef,H,Ff表示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
本发明通过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以及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分析了地表粗糙度对于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以及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的影响,图2的每个子图显示了不同频率和极化条件下光滑表面类发射率与粗糙表表面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子图表示不同频率和极化条件下的分析结果。在每个子图中,横轴表示光滑表面类发射率,纵轴表示粗糙表面类发射率,对称线表示光滑表面类发射率与粗糙表面类发射率相等,即没有粗糙度情况下,光滑表面类发射率与粗糙表面类发射率的数值是相等的。如果子图中的点分布在对称线的左上方,则表示有粗糙度的存在且导致了光滑表面类发射率升高,反之,如果子图中的点分布在对称线的右下方,则表示有粗糙度的存在且导致了光滑表面类发射率减小。
另外,相比于光滑表面的类发射率信号来说,粗糙度增加了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的信号,但是减小了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的信号。因此本发明建立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从而抵消粗糙度对于水平极化H和垂直极化V微波组合信号的影响。本发明在类发射率数据集(包括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以及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的基础上,以光滑表面类发射率为自变量,以存在粗糙度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从而确定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中的各个系数值。
S4)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反演裸露土壤含水量,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Ff作为自变量、裸露土壤含水量sm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所述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
Figure BDA0002638676740000111
A、B、C分别表示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的第一回归参数、第二回归参数和第三回归参数。
本发明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非线性方程(见图3),从而能够通过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对裸露土壤含水量进行反演。
通过采用本发明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类发射率的概念,不需要温度数据作为被动微波遥感土壤含水量反演算法的输入,避免了温度这一辅助数据给土壤含水量反演过程引入的误差,简化了反演流程,提高了反演精度。另外,本发明通过水平极化H和垂直极化V之间的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消除了地表粗糙度对微波辐射信号的影响,本发明不需要粗糙度作为已知参数输入,避免了传统反演方法中不同地表条件采用经验的粗糙度参数带来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误差问题。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根据所述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模拟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
S2)将步骤S1)中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分别转换为类发射率,获得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步骤S2)中,将步骤S1)中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分别转换为类发射率,获得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所述微波辐射亮温类发射率数据集包括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和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f,p与观测频率为36.5GHz且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V时的微波辐射亮温TB36.5,V之间的比值
Figure FDA0003010970280000011
定义为类发射率,p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或水平极化H;
S22)将地表粗糙度为光滑表面的微波辐射亮温转化为类发射率,获得光滑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将粗糙地表的微波辐射亮温转化为类发射率,获得粗糙表面类发射率数据集;
S3)对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
S4)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所述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反演裸露土壤含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立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根据所述地表发射理论模型模拟在不同观测条件和土壤条件下的微波辐射亮温,包括如下步骤:
S11)获取待输入至地表发射理论模型中的地表参数以及辐射计观测参数;所述地表参数包括地表温度、裸露土壤含水量和地表粗糙度;所述辐射计观测参数包括极化、观测角度和观测频率;
S12)确定地表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以及辐射计观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在地表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内对地表参数进行等间隔取值,在辐射计观测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内对辐射计观测参数进行等间隔取值,获得地表参数集合和观测参数集合;
S13)建立地表发射理论模型,将所述地表参数集合和所述观测参数集合输入到地表发射理论模型中,利用地表发射理论模型获得在不同地表参数及辐射计观测参数下的微波辐射亮温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并根据地表粗糙度和类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包括如下步骤:
S31)将粗糙表面类发射率表示为光滑表面类发射率的函数,所述函数表示为:Qef,p=Qf,pQtf,q+(1-Qf,p)Qtf,p,Qef,p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tf,q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q极化时的光滑表面类发射率,Qtf,p表示观测频率为f且p极化时的光滑表面类发射率;Qf,p表示粗糙度影响参数;当p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时,q极化表示水平极化H,Qef,V=Qf,VQtf,H+(1-Qf,V)Qtf,V;当p极化表示水平极化H时,q极化表示垂直极化V,Qef,H=Qf,HQtf,V+(1-Qf,H)Qtf,H
S32)根据步骤S31)中的函数获得在观测频率为f且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V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V,获得在观测频率为f且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H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H
S33)将在观测频率为f且垂直极化V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V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V作为因变量,将在观测频率为f且水平极化H时的粗糙表面类发射率Qef,H下的粗糙度影响参数Qf,H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粗糙度影响参数线性方程式Qf,V=af+bfQf,H,bf为回归系数,af为回归偏置项;
S34)根据步骤S31)中的函数以及步骤S33)中的粗糙度影响参数线性方程式获得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αfQef,V+Qef,H=βfQtf,VfQtf,H,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一系数
Figure FDA0003010970280000031
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二系数
Figure FDA0003010970280000032
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第三系数
Figure FDA0003010970280000033
S35)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方程式记为Ff=αfQef,V+Qef,H,Ff表示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所述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反演裸露土壤含水量,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Ff作为自变量、裸露土壤含水量sm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获得所述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
Figure FDA0003010970280000041
A、B、C分别表示双极化类发射率加权变量与裸露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式的第一回归参数、第二回归参数和第三回归参数。
CN202010833042.9A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Active CN111965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042.9A CN111965330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042.9A CN111965330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5330A CN111965330A (zh) 2020-11-20
CN111965330B true CN111965330B (zh) 2021-05-25

Family

ID=7338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3042.9A Active CN111965330B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5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3806A (zh) * 2021-03-22 2021-07-02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一种多通道微波辐射数据反演裸露土壤水分剖面的方法
CN112989286B (zh) * 2021-03-22 2021-09-07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一种时空信息融合的微波遥感土壤水分产品降尺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6921A (zh) * 2010-03-05 2011-01-0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从amsr-e数据反演土壤水分方法
KR101293741B1 (ko) * 2010-03-05 2013-08-16 대한민국 토양수분의 탐지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토양수분 탐지방법
CN102411143A (zh) * 2010-09-20 2012-04-1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分离多角度卫星观测信号中的植被信息和地表发射信号的方法
CN106569210B (zh) * 2016-10-18 2017-10-31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遥感的土壤水分反演方法和装置
CN108957377B (zh) * 2018-04-23 2020-11-06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定标装置及定标方法
CN108761034B (zh) * 2018-05-16 2019-04-30 河海大学 一种多源卫星土壤湿度反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5330A (zh) 2020-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78866B (zh) 一种多模型集成学习的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Zhang et al. Estimating soil salinity with different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using remote sensing
Reichenau et al.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leaf area index (LAI) and its temporal course on arable land: Combining field measurements, remote sensing and simulation in a comprehensive data analysis approach (CDAA)
Kolassa et al.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from AMSR-E and ASCAT microwave observation synergy. Part 1: Satellite data analysis
CN111079835B (zh) 一种基于深度全连接网络的Himawari-8大气气溶胶反演方法
CN111965330B (zh) 一种基于双极化类发射率的裸露土壤含水量反演方法
Wu et al. Remote sensing inversion for simulation of soil salinization based on hyperspectral data and ground analysis in Yinchuan, China
Chen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OPTRAM Model to retrieve soil moisture in the Sanjiang Plain of Northeast China
CN108647401A (zh) 一种基于空间遥感技术的流域氮磷污染评估方法
CN113624716A (zh) 一种基于植被覆盖度的土壤氮素估计方法
CN105528523A (zh) 一种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壤厚度反演方法
CN117875563A (zh) 一种小流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人工智能遥感估算方法
Leroux et al. An approach to constructing a homogeneous time series of soil moisture using SMOS
CN114511170A (zh) 一种基于多光谱影像的土壤养分估计方法及装置
Lou et al.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anopy chlorophyll content estimation of marsh vegetation based on multiscale remote sensing data
Rawat et al.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modified water cloud model (MWCM) using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for winter wheat crop: a case study from Punjab, India
Zhang et al. Integrating a novel irrigation approximation method with a process-based remote sensing model to estimate multi-years' winter wheat yield over the North China Plain
Ling et al. Estimating Winter Wheat LAI Using Hyperspectral UAV Data and an Iterative Hybrid Method
Wang et al. Inversion of the hybri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to estimate leaf area index of winter wheat from GaoFen-6 WFV imagery
Wa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Pixel-Wise Forest Transmissivity Model at Frequencies of 19 GHz and 37 GHz for Snow Depth Inversion in Northeast China
Dige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indi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N112949182B (zh) 耦合地表土壤含水量的区域尺度最大气孔导度的计算方法
CN115356460A (zh) 基于简化的四维变分同化获得高精度土壤湿度的方法
CN110781602B (zh) 基于特征空间法来获取时空连续的土壤水方法
Peng et al. Hybrid inversion of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s based on topographically corrected Landsat surface reflectance improves leaf area index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retrievals of grassland on the hilly Loess Plateau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