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2459A -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2459A
CN111962459A CN202010873170.6A CN202010873170A CN111962459A CN 111962459 A CN111962459 A CN 111962459A CN 202010873170 A CN202010873170 A CN 202010873170A CN 111962459 A CN111962459 A CN 111962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ag
slope
drainage
concrete
adop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31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斌
马力
田红卫
刘晖
彭军
仲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731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24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2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2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0Dams; Dykes; Sluice ways or other structures for dykes, dam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2Making or lining ca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02Fixed barrages
    • E02B7/04Dams across valleys
    • E02B7/08Wall dams
    • E02B7/10Gravity dams, i.e. those in which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prevents overturn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泥石流排导系统布置于弃渣场远离社区侧的坡面,兼具泥石流排导和侧向渣体拦挡功能,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布置于弃渣场临社区侧的坡面,将社区雨水和暗涵出水安全地导排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拦渣系统布置于堆渣坡脚,用于拦挡渣体和稳固堆渣坡脚;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布置于弃渣场底部的干沟内,将堆渣期间的积水和完工后的渣底渗水排导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布置于渣顶、马道和坡面,用于将弃渣场顶面和堆渣坡面汇水导排入泥石流排导系统或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所述护坡系统为渣体表面的防护措施。该治理系统技术成熟,效果好,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沟道型弃渣场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干热河谷地带的城区,限于平整的土地稀缺、道路交通困难、运输费用较高、综合造地需要等原因,修建工程所产生的弃渣往往堆存于街道、社区、城郊的低洼地带或沟道。这些低洼地带或沟槽的上游往往存在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在雨季易诱发形成水石流或泥石流。
在城区低洼地带和沟槽堆渣,一方面,要规避堆渣导致的周边排水或泥石流排导不畅的风险;另一方面,要结合社区雨水和生活水的格局,将社区排水纳入工程排水规划中一并加以安全排除。
因此,急需研制出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原理简单,施工快速,以满足泥石流及社区雨水安全导排、弃渣场安全稳定、城区造地和快速恢复生态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满足泥石流及社区雨水安全导排、弃渣场安全稳定、城区造地和快速恢复生态的要求,兼具为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治理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为城区沟道型弃渣场治理提供一种思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泥石流排导系统、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拦渣系统、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和护坡系统,所述泥石流排导系统布置于弃渣场远离社区侧的坡面,兼具泥石流排导和侧向渣体拦挡功能,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布置于弃渣场临社区侧的坡面,将社区雨水和暗涵出水安全地导排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拦渣系统布置于堆渣坡脚,用于拦挡渣体和稳固堆渣坡脚;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布置于弃渣场底部的干沟内,将堆渣期间的积水和完工后的渣底渗水排导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布置于渣顶、马道和坡面,用于将弃渣场顶面和堆渣坡面汇水导排入泥石流排导系统或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所述护坡系统为渣体表面的防护措施,起到稳固渣体表面和消除渣体滚落的风险。
所述泥石流排导系统包括沟底衬砌结构、坡面挡渣墙和开挖边坡支护,所述沟底衬砌结构采用C25混凝土现浇,配置双层构造钢筋;临渣侧修建坡面挡渣墙,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坡面挡渣墙内设1~2排坡面挡渣墙内排水管;开挖边坡支护采取挂网喷护措施。
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包括排水暗涵和排水明沟,低于堆渣区顶面的城市社区的排水由社区排水涵管和社区排水箱涵经封闭式调节池导入排水暗涵并最终汇入排水明沟加以排出,所述社区排水涵管采用直径0.5~2.0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涵;社区排水箱涵和排水暗涵均为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宽1.5~2.5m,高2.0~2.5m,顶梁、侧墙及底板厚度0.3~0.8m;封闭式蓄水池采用C25或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顶板、侧墙及底板厚度同排水暗涵,排水明沟为梯形排水明沟,底宽为0.8~1.8m,沟深为1.0~2.5m,边坡1:0.5,采用30cm厚C20或C25混凝土现浇。
所述拦渣系统包括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堆石坝,所述埋石混凝土重力坝顶宽1.0~3.0m,临碾压堆石坝侧坡比1:0.5,背侧坡比1:0.1~1:0.3,所述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底部为基础换填层,在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安装有坝内排水管,在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下游设置有护坦;碾压堆石坝顶宽5.0~10.0m,临渣侧坡比1:1.75,背侧坡比1:2~1:2.25,所述碾压堆石坝的底部为覆盖层清理层,在碾压堆石坝的上游侧设置0.5~1.0m厚细粒料过渡层,在碾压堆石坝的下游侧坡面设置50cm厚干砌石护坡。
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包括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支座、渗水孔、土工布层和细粒料保护层,所述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为半圆弧,直径2.0~5.0m,梁厚度20~40cm;支座为预制C25混凝土矩形断面,宽度0.4~0.5m,高度0.5~1.0m,支座底面伸入基岩;渗水孔为在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内布置的直径80~100mm的PVC排水管,入口包裹一层土工布;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外侧表面包裹一层土工布层;在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上端铺设细粒料保护层,细粒料保护层厚度为1.0m。
所述护坡系统包括格构梁、节点插筋、顶梁、种植土层和坡面灌草护坡,格构梁为人字形结构,竖梁间距6.2m、梁截面面积为0.8m×0.4m,人字形横梁间距3.0m、梁截面面积为0.4m×0.4m,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嵌入渣体内5cm;在格构梁交叉部位布置节点插筋,节点插筋采用直径25mm、L=4.5m的HRB400级螺纹钢;在坡顶修建顶梁,截面面积为0.3m×0.4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与格构梁91连为一体,嵌入渣体内5cm;在格构梁内回覆30cm厚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表面设置坡面灌草护坡。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施工准备:整修现有或新建施工便道,满足施工机械和材料运输要求,达到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平整场地的要求,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
S2、泥石流排导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采用机械开挖为主,局部岩石区采用人工钻爆施工;对开挖的永久坡面挂钢筋网,并实施坡面喷护;在开挖的排导槽内采用钢模板立模,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3、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采用机械开挖为主,局部岩石区采用人工钻爆施工;采用机械吊运、人工辅助的方式,将涵管放入管槽内,并将涵管周边回填压实;在开挖的箱涵和调节池基槽、明沟内采用钢模板立模,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4、拦渣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并采用挖掘机开挖基础;其次,混凝土跳仓施工,采用钢模板立模,并采用泵车直接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利用运输车辆将弃渣运至工作面,并采用推土机推平和振动碾分层压实;最后,表面采取人工方式实施干砌石护坡;
S5、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对沟底采用机械开挖施工;在开挖完工后,利用机械运输方式将支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运至现场,并采用吊车将支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吊运至安装位置安装,顶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铺设后,采用人工为主、机械为辅回填保护层,利用机械分层压实;
S6、护坡系统施工:首先进行格构梁放样和人工开槽;其次槽内铺设格构钢筋笼,在格构梁节点预埋插筋,并将插筋端头和钢筋笼进行搭接绑扎;采用钢模板立模,并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7、植物措施施工:首先,在坡面各个格构内覆土,覆土后进行灌木穴位放样,并挖穴或鱼鳞坑;其次,在穴底铺一层10cm厚的农家肥,并将乔灌木树苗放入穴内,回覆营养土,表面人工夯实。根据气候条件,适当采用防晒、灌溉等苗木抚育措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治理方法系统全面,治理效果好。按照“先拦后弃,先排后弃”的原则,先排导泥石流、社区雨水及渣底积水,再修建拦渣措施后堆渣,随堆渣进占修建渣体表面截排水措施和护坡措施,在堆渣结束后恢复植被。践行先安全排导和拦渣后弃渣、工程防治与植被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可在满足泥石流及社区雨水安全导排、弃渣场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快速恢复植被和利用弃渣营建城区生活休闲场地,治理效果较好。
(2)技术成熟,施工简单快速。该综合治理措施所采用的弃渣、预制混凝土、混凝土、钢筋、土工布、草籽、乔灌木树苗均可直接采购;施工工艺简单,难度较小,施工简单便捷。
(3)适用范围广。该治理措施简单,在安全堆渣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增加可利用场地,可广泛应用于城区沟道或泥石流沟道的松散堆积物综合治理和,适用范围较广,可推广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泥石流排导系统断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拦渣系统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暗沟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明沟断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断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护坡系统立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护坡系统A-A向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护坡系统B-B向断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护坡系统C-C向断面图
图中标号分别表示,1-城市社区,2-堆渣体,3-泥石流排导系统,31-排导槽底部衬砌结构,32-坡面挡渣墙,321-坡面挡渣墙内排水管,33-开挖边坡支护,4-拦渣系统,41-埋石混凝土坝,411-基础换填层,412-坝内排水管,413-护坦,42-碾压堆石坝,421-覆盖层清理层,422-细粒料过渡层,423-干砌石护坡,5-社区雨水引排系统,51-排水涵管,52-排水箱涵,53-封闭式调节池,54-社区排水暗涵,55-排水明沟,6-渣体表面排水系统,7-渣底沟道处理系统,71-预制拱形钢筋混凝土梁,72-支座,73-渗水孔,74-土工布层,75-细粒料保护层,8-堆渣区道路,9-护坡系统,91-格构梁,92-插筋,93-顶梁,94-种植土层,95-坡面灌草护坡,96-堆渣坡面,10-泥石流沟,11-原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泥石流排导系统3、社区雨水引排系统5、渣底沟道处理系统7、拦渣系统4、渣体表面排水系统6和护坡系统9。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泥石流排导系统3布置于堆渣区2远离城市社区1侧的坡面,包括沟底衬砌结构31、坡面挡渣墙32和开挖边坡支护33。泥石流排导系统3为梯形断面,底宽2.0~12.0m,沟深1.5~6.0m,边坡1:0.5;沟底衬砌结构31采用C25混凝土现浇,配置双层构造钢筋,钢筋采用直径10~18mm的HRB400级钢筋;临渣侧修建坡面挡渣墙32,采用C15混凝土现浇,顶宽1.0m,墙高2.0~4.0m,临渣侧坡比1:0.1~1:0.3,背坡1:0.5;临渣侧修建坡面挡渣墙32内设1~2排坡面挡渣墙内排水管321,坡面挡渣墙内排水管321采用直径80mm的PVC排水管;永久开挖坡面实施开挖边坡支护33采取挂网喷护措施,混凝土为10cm厚C20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采用直径6.5mm、20cm×20cm的HPB235级钢筋网。
具体的,如图1、图5~图6所示,社区雨水引排系统5布置于城市社区1侧坡面,为排水暗涵54和排水明沟55组合形式。其中,低于堆渣区顶面的城市社区1的排水由社区排水涵管51和社区排水箱涵52经封闭式调节池53导入排水暗涵54并最终汇入排水明沟55加以排出。其中,社区排水涵管51采用直径0.5~2.0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涵,为Ⅱ~Ⅲ级管,壁厚5~20cm;社区排水箱涵52和排水暗涵54均为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宽1.5~2.5m,高2.0~2.5m,顶梁、侧墙及底板厚度0.3~0.8m;封闭式蓄水池53采用C25或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顶板、侧墙及底板厚度同排水暗涵54。排水明沟55为梯形排水明沟,底宽为0.8~1.8m,沟深为1.0~2.5m,边坡1:0.5,采用30cm厚C20或C25混凝土现浇。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拦渣系统4布置于堆渣区2坡脚,为埋石混凝土重力坝41和碾压堆石坝42的组合型式,其中埋石混凝土重力坝41顶宽1.0~3.0m,临碾压堆石坝42侧坡比1:0.5,背侧坡比1:0.1~1:0.3,采用C20埋石混凝土浇筑,埋石率20%,实施前先对基础进行清理和C15混凝土基础换填411,然后浇筑埋石混凝土重力坝41,安装直径80mm的PVC坝内排水管412,并在坝下游实施长5m、50cm厚的C20混凝土护坦413。碾压堆石坝42顶宽5.0~10.0m,临渣侧坡比1:1.75,背侧坡比1:2~1:2.25,采用石渣分层填筑,压实度不小于0.92;施工前实施覆盖层清理421,并在上游侧实施0.5~1.0m厚细粒料过渡层422(粒径5~20cm)和下游侧坡面50cm厚干砌石护坡423。
具体的,如图1和图7所示,渣底沟道处理系统7布置于渣底的干沟内,包括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71、支座72、渗水孔73,土工布层74和细粒料保护层75。其中,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71为半圆弧,直径2.0~5.0m,梁厚度20~40cm;支座72为预制C25混凝土矩形断面,宽度0.4~0.5m,高度0.5~1.0m(底面伸入基岩);渗水孔73为在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71内布置的直径80~100mm的PVC排水管,入口包裹一层土工布;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71外侧表面包裹土工布层74;在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71上端铺设细粒料保护层75,厚度为1.0m,利用弃渣中的细颗粒,粒径2~8cm。
具体的,如图1~图4和图8~图9所示,渣体表面排水系统6布置于渣顶、马道和坡面。其中,渣顶排水沟为梯形断面,断面尺寸为30cm×40cm~50cm×60cm(底宽×沟深),过水面边坡1:0.5,采用30cm厚的C20混凝土现浇;马道排水沟为矩形断面,断面尺寸为40cm×40cm(沟宽×沟深),采用30cm厚的C20混凝土现浇;坡面排水沟为梯形断面,断面尺寸为50cm×60cm~60cm×80cm(底宽×沟深),过水面边坡1:0.5,采用50cm厚的C20混凝土现浇。
具体的,如图1~图4和图8~图11所示,护坡系统9布置于渣体表面,由格构梁91、节点插筋92、顶梁93、种植土94和坡面灌草护坡95。格构梁91为人字形结构,竖梁间距6.2m、梁截面面积为0.8m×0.4m,人字形横梁间距3.0m、梁截面面积为0.4m×0.4m,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嵌入渣体内5cm;在格构梁91交叉部位布置节点插筋92,节点插筋92采用直径25mm、L=4.5m的HRB400级螺纹钢;在坡顶修建顶梁93,截面面积为0.3m×0.4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与格构梁91连为一体),嵌入渣体内5cm;在格构梁91内回覆30cm厚种植土94;在种植土94表面采取坡面灌草护坡95,灌草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其中灌木选择三角梅,株行距1.0m×1.0m,采取挖穴整地,穴规格0.3m×0.3m(穴径×穴深);林下撒播狗牙根草籽,播种量120kg/hm2。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的施工方法,实用上述综合治理措施结构,具有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整修现有或新建施工便道,满足施工机械和材料运输要求,达到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平整场地等要求,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
S2、泥石流排导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采用机械开挖为主,局部岩石区采用人工钻爆施工;对开挖的永久坡面挂钢筋网,并实施坡面喷护;在开挖的排导槽内采用钢模板立模,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3、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采用机械开挖为主,局部岩石区采用人工钻爆施工;采用机械吊运、人工辅助的方式,将涵管放入管槽内,并将涵管周边回填压实;在开挖的箱涵和调节池基槽、明沟内采用钢模板立模,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4、拦渣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并采用挖掘机开挖基础;其次,混凝土跳仓施工,采用钢模板立模,并采用泵车直接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利用运输车辆将弃渣运至工作面,并采用推土机推平和振动碾分层压实;最后,表面采取人工方式实施干砌石护坡。
S5、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对沟底采用机械开挖施工;在开挖完工后,利用机械运输方式将支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运至现场,并采用吊车将支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吊运至安装位置安装,顶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铺设后,采用人工为主、机械为辅回填保护层,利用机械分层压实。
S6、护坡系统施工:首先进行格构梁放样和人工开槽;其次槽内铺设格构钢筋笼,在格构梁节点预埋插筋,并将插筋端头和钢筋笼进行搭接绑扎;采用钢模板立模,并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7、植物措施施工:首先,在坡面各个格构内覆土,覆土后进行灌木穴位放样,并挖穴或鱼鳞坑;其次,在穴底铺一层10cm厚的农家肥,并将乔灌木树苗放入穴内,回覆营养土,表面人工夯实。根据气候条件,适当采用防晒、灌溉等苗木抚育措施。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泥石流排导系统、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拦渣系统、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和护坡系统,所述泥石流排导系统布置于弃渣场远离社区侧的坡面,兼具泥石流排导和侧向渣体拦挡功能,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布置于弃渣场临社区侧的坡面,将社区雨水和暗涵出水安全地导排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拦渣系统布置于堆渣坡脚,用于拦挡渣体和稳固堆渣坡脚;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布置于弃渣场底部的干沟内,将堆渣期间的积水和完工后的渣底渗水排导至弃渣场下游的沟道内;所述渣体表面排水系统布置于渣顶、马道和坡面,用于将弃渣场顶面和堆渣坡面汇水导排入泥石流排导系统或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所述护坡系统为渣体表面的防护措施,起到稳固渣体表面和消除渣体滚落的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石流排导系统包括沟底衬砌结构、坡面挡渣墙和开挖边坡支护,所述沟底衬砌结构采用C25混凝土现浇,配置双层构造钢筋;临渣侧修建坡面挡渣墙,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坡面挡渣墙内设1~2排坡面挡渣墙内排水管;开挖边坡支护采取挂网喷护措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社区雨水引排系统包括排水暗涵和排水明沟,低于堆渣区顶面的城市社区的排水由社区排水涵管和社区排水箱涵经封闭式调节池导入排水暗涵并最终汇入排水明沟加以排出,所述社区排水涵管采用直径0.5~2.0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圆涵;社区排水箱涵和排水暗涵均为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宽1.5~2.5m,高2.0~2.5m,顶梁、侧墙及底板厚度0.3~0.8m;封闭式蓄水池采用C25或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顶板、侧墙及底板厚度同排水暗涵,排水明沟为梯形排水明沟,底宽为0.8~1.8m,沟深为1.0~2.5m,边坡1:0.5,采用30cm厚C20或C25混凝土现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渣系统包括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堆石坝,所述埋石混凝土重力坝顶宽1.0~3.0m,临碾压堆石坝侧坡比1:0.5,背侧坡比1:0.1~1:0.3,所述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底部为基础换填层,在埋石混凝土重力坝安装有坝内排水管,在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下游设置有护坦;碾压堆石坝顶宽5.0~10.0m,临渣侧坡比1:1.75,背侧坡比1:2~1:2.25,所述碾压堆石坝的底部为覆盖层清理层,在碾压堆石坝的上游侧设置0.5~1.0m厚细粒料过渡层,在碾压堆石坝的下游侧坡面设置50cm厚干砌石护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底沟道处理系统包括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支座、渗水孔、土工布层和细粒料保护层,所述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为半圆弧,直径2.0~5.0m,梁厚度20~40cm;支座为预制C25混凝土矩形断面,宽度0.4~0.5m,高度0.5~1.0m,支座底面伸入基岩;渗水孔为在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内布置的直径80~100mm的PVC排水管,入口包裹一层土工布;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外侧表面包裹一层土工布层;在C25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上端铺设细粒料保护层,细粒料保护层厚度为1.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系统包括格构梁、节点插筋、顶梁、种植土层和坡面灌草护坡,格构梁为人字形结构,竖梁间距6.2m、梁截面面积为0.8m×0.4m,人字形横梁间距3.0m、梁截面面积为0.4m×0.4m,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嵌入渣体内5cm;在格构梁交叉部位布置节点插筋,节点插筋采用直径25mm、L=4.5m的HRB400级螺纹钢;在坡顶修建顶梁,截面面积为0.3m×0.4m,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现浇与格构梁91连为一体,嵌入渣体内5cm;在格构梁内回覆30cm厚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表面设置坡面灌草护坡。
7.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施工准备:整修现有或新建施工便道,满足施工机械和材料运输要求,达到通水、通电、通路、通气、通讯、平整场地的要求,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
S2、泥石流排导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采用机械开挖为主,局部岩石区采用人工钻爆施工;对开挖的永久坡面挂钢筋网,并实施坡面喷护;在开挖的排导槽内采用钢模板立模,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3、社区雨水引排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采用机械开挖为主,局部岩石区采用人工钻爆施工;采用机械吊运、人工辅助的方式,将涵管放入管槽内,并将涵管周边回填压实;在开挖的箱涵和调节池基槽、明沟内采用钢模板立模,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4、拦渣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并采用挖掘机开挖基础;其次,混凝土跳仓施工,采用钢模板立模,并采用泵车直接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利用运输车辆将弃渣运至工作面,并采用推土机推平和振动碾分层压实;最后,表面采取人工方式实施干砌石护坡;
S5、渣底沟道处理系统施工:先按照轴线进行放样;对沟底采用机械开挖施工;在开挖完工后,利用机械运输方式将支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运至现场,并采用吊车将支座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拱形梁吊运至安装位置安装,顶面铺设一层土工布;在土工布铺设后,采用人工为主、机械为辅回填保护层,利用机械分层压实;
S6、护坡系统施工:首先进行格构梁放样和人工开槽;其次槽内铺设格构钢筋笼,在格构梁节点预埋插筋,并将插筋端头和钢筋笼进行搭接绑扎;采用钢模板立模,并采用泵车+管道的方式泵送混凝土入仓,分层振捣密实;最后,采取草袋覆盖、洒水等养护措施,直至混凝土达到28天龄期后,拆除模板;
S7、植物措施施工:首先,在坡面各个格构内覆土,覆土后进行灌木穴位放样,并挖穴或鱼鳞坑;其次,在穴底铺一层10cm厚的农家肥,并将乔灌木树苗放入穴内,回覆营养土,表面人工夯实。根据气候条件,适当采用防晒、灌溉等苗木抚育措施。
CN202010873170.6A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9624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3170.6A CN111962459A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3170.6A CN111962459A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2459A true CN111962459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9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3170.6A Pending CN111962459A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245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245A (zh) * 2020-12-20 2021-04-09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原位识别的弃渣场勘测与生态修复方法
CN113408870A (zh) * 2021-05-31 2021-09-1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弃渣工程中长期环境安全的综合安全控制方法
CN114855708A (zh) * 2022-05-27 2022-08-05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吹填陆域水系沟渠的强制竖向进占筑堤施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7245A (zh) * 2020-12-20 2021-04-09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原位识别的弃渣场勘测与生态修复方法
CN112627245B (zh) * 2020-12-20 2022-02-08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一种基于原位识别的弃渣场勘测与生态修复方法
CN113408870A (zh) * 2021-05-31 2021-09-17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一种弃渣工程中长期环境安全的综合安全控制方法
CN114855708A (zh) * 2022-05-27 2022-08-05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吹填陆域水系沟渠的强制竖向进占筑堤施工方法
CN114855708B (zh) * 2022-05-27 2023-12-12 安徽建工交通航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吹填陆域水系沟渠的强制竖向进占筑堤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2459A (zh)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2383413B (zh) 一种加固饱和流塑淤泥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CN210395607U (zh) 边坡暗埋式排水结构
CN110306565B (zh) 一种道路生态护坡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3250266A (zh) 一种河道干式清淤方法
CN110565577A (zh) 一种渠道整治工程的生态修复方法
CN103290911B (zh) 钢筋混凝土生态排水沟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26065B (zh) 一种高填方路基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343067B (zh) 预制块空箱填充式生态挡墙及施工方法
CN110055983B (zh) 排土场边坡的快装构件式防护结构
CN212801395U (zh) 一种城区泥石流沟道型弃渣场综合治理系统
CN216515520U (zh) 一种富水区域高填方工程地下排水结构
CN214116866U (zh) 一种弃渣场的多层次复合排水系统
CN211523439U (zh) 一种适用于填方路基的排水装置
CN210529888U (zh) 一种用于沟道型渣场底部排水设施
CN109403356B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113106940A (zh) 一种库区型弃渣场的排洪方法
CN111827198A (zh) 一种潮汐湖水环境生态修复中控水换填的施工方法
CN111997009A (zh) 一种农田生态排水沟的衬砌方法
CN114775620B (zh) 一种淤泥质土条件下平原临河库盆递进开挖的施工方法
CN212153647U (zh) 一种适用于水源地保护区挖方路段的排水设施
RU2176700C1 (ru)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территории от затопления
CN219604278U (zh) 草坡入水的自然型驳岸结构
CN218562296U (zh) 一种城市垃圾场地渗水处理系统
CN210597203U (zh) 一种生态护坡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