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9713A -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9713A
CN111959713A CN202010708823.5A CN202010708823A CN111959713A CN 111959713 A CN111959713 A CN 111959713A CN 202010708823 A CN202010708823 A CN 202010708823A CN 111959713 A CN111959713 A CN 111959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docking
positioning
hydraulic
d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88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宏杰
国瑰宝
吕仁镇
金建春
陈世达
邝学军
吴霖霖
陈健豪
杨耀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88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97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9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97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00Dry-docking of vessels or flying-boats
    • B63C1/02Floating d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00Dry-docking of vessels or flying-boats
    • B63C1/10Cent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靠架,所述定位靠架的一侧通过至少一个的连接机构与坞墙连接,所述定位靠架的另一侧形成有一定位面;四个的液压缸,四个所述液压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面的四个边角上,每一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均设置有一垫板;和一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设置在所述定位靠架上,其输出端连接一换向阀,并通过液压管道与每一所述液压缸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船舶进坞定位方法,使用前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进行船舶的定位对中和坐墩。本发明设置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在船舶进坞时可实现高效、快捷、精准的定位坐墩,使用前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的船舶进坞定位方法,操作更为简单、快捷,定位更加精准。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修理改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修理改装工程中,船舶需要进入船坞内进行坞修作业。
船舶进坞坐墩一般采用全站仪对中的方法,即船舶进坞前在船舶肋位上做好对应的位置标记,船舶进坞后将其拖带到设定位置,后在坞外架设全站仪进行检查,使用船艏和船艉左右各1条缆绳对船舶进行调整对中,确定到位后,将坞内水抽出,进而船舶完成坐墩。
然而这种船舶进坞坐墩的方式,在抽出坞内水的过程中船舶还在浮动状态,在疾风的影响下船舶容易产生偏移,进而影响船舶坐墩;同时,坞内一次进入多条船舶时,存在船舶并排处于坞内的情况,此时调整对中用的缆绳交叉设置,容易产生安全风险;另外,使用全站仪进行定位对中耗时耗力,也容易产生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包括:
一定位靠架,所述定位靠架的一侧通过至少一个的连接机构与坞墙连接,所述定位靠架的另一侧形成有一定位面;
四个的液压缸,四个所述液压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面的四个边角上,每一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均设置有一垫板;和
一液压泵,所述液压泵设置在所述定位靠架上,其输出端连接一换向阀,并通过液压管道与每一所述液压缸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设置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在船舶进坞时可实现高效、快捷、精准的定位坐墩。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设置在船舶的一侧,配合单侧设置的缆绳进行拉移限位,使得缆绳不会出现交叉设置的情况,防止出现安全风险。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使用时,液压泵运作,四个液压缸的伸缩端伸出相同的距离,后将该装置通过连接机构挂设在坞墙上,船舶进坞,船体紧靠该装置进行定位坐墩,无需使用全站仪进行定位对中,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减小使用仪器而产生的误差。船舶坐墩完成后,四个液压缸的伸缩端缩回一段距离,使得该装置可取出进行回收利用。同时,设置一液压泵和与该液压泵连接的四个液压缸,通过控制该液压泵使得位于同一定位面上的四个液压缸同时收缩或伸出相同的距离,进而使得对船体的压力均匀分布,可防止船体局部受力过大而受损。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管道包括一液压主管道和四个的液压分管道,每一所述液压分管道均与一个所述液压缸连接。
液压泵通过该液压主管道和四个液压分管道与四个液压缸连接,使得液压泵运作时,每一液压缸产生同样的作用力,伸出或收缩相同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垫板为尼龙板,所述垫板通过若干的沉头螺栓与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连接。
尼龙板是一种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滑动性,可减少垫板与船体外板的摩擦,避免船体外板被刮花。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靠架为框架结构,其包括四个主杆和连接所述主杆的若干的辅助支撑杆,四个所述主杆长度相同且相互平行;所述主杆的一端通过一支撑底板与坞墙的内侧相抵,另一端通过一定位板与一套管连接;所述套管与所述主杆同轴设置,且其内套设有所述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气缸端与所述定位板相抵,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朝外设置。
设置框架结构的定位靠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靠上的两个所述主杆上;每一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门型卡板,两个所述门型卡板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主杆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板连接,并卡接在坞墙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一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螺纹穿设在所述连接板上,并与坞墙的外侧相抵。
更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钉与坞墙的外侧相抵的一端设置有一触墙板件。
设置门型卡板,可将定位靠架卡接在坞墙上。使用卡接的方式,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设置锁紧螺钉和触墙板件,可适应不同的坞墙厚度,也使得拆卸和安装更为方便快捷,将定位靠架卡接在坞墙上后,旋紧锁紧螺钉,将触墙板件与坞墙外侧紧密相抵,保证该船舶进坞定位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的吊耳,所述吊耳设置在所述定位靠架上。
设置吊耳,方便使用吊装工具,对该船舶进坞定位装置进行吊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船舶进坞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船舶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在船坞内选取靠近坞墙的一船舶坐墩区域;
2)在所述船舶坐墩区域一侧的坞墙前后两个位置上分别挂设一个前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
3)所述液压泵运作,使得所述液压缸顶升出一段距离;
4)以所述液压缸顶升后,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整体的长度等于船舶坐墩后船体到坞墙的距离为准,在所述船舶坐墩区域内进行排墩;
5)排墩完成后,向坞内注水,并打开坞门;
6)船舶进坞,在船舶具有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的一侧前后各设置一缆绳,并分别连接坞外的一卷扬机;
7)关闭坞门,使用卷扬机和缆绳调整船舶的纵向位置,并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检查,同时,使得船舶紧贴两个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
8)缓慢将坞内水抽出,逐步放松缆绳,直至船舶坐墩。
进一步地,船舶坐墩完成后,所述液压泵运作,使得液压缸收回一段距离,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与船体分离,便可将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吊出进行回收利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方法,使用前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在船舶进坞时可实现高效、快捷、精准的定位坐墩。由于用于拉移限位的缆绳以及卷扬机设置在船舶的一侧,对坞内还并排有其他船舶的情况,可避免产生缆绳交叉作业的情况,防止发生危险事故,降低安全风险。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方法,在船舶进行定位坐墩过程中,液压缸无需运作,无需伸出或收缩,只需预先调整好液压缸伸出的长度即可,使得操作更为简单、快捷,定位更加精准。同时,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在船舶进坞坐墩完成后,可以进行吊装回收,回收后可用于其他船舶的进坞,因而提高了该定位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为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阐述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船舶进坞定位装置的结构侧向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船舶进坞定位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1;
图5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2。
其中,附图标记为:
1、坞墙;2、缆绳;3、卷扬机;4、船体;5、船舶坐墩区域;10、定位靠架;11、主杆;12、辅助支撑杆;13、支撑底板;14、定位板;15、套管;16、吊耳;17、定位面;20、连接机构;21、门型卡板;22、连接板;23、锁紧螺钉;24、触墙板件;30、液压缸;40、垫板;41、沉头螺栓;50、液压泵;60、换向阀;70、液压管道;71、液压主管道;72、液压分管道;100、船舶进坞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如图1至图5所示。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靠架10、四个的液压缸30和一液压泵50。
其中,所述定位靠架10的一侧通过至少一个的连接机构20与坞墙1连接,所述定位靠架10的另一侧形成有一定位面17。具体地,所述连接机构20设置在定位靠架10靠近坞墙1的一侧,所述定位面17位于定位靠架10远离坞墙1的一侧,且该定位面17与坞墙1的内侧壁平行。
四个所述液压缸30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面17的四个边角上,每一所述液压缸30的伸缩端均设置有一垫板40。具体地,所述液压缸30的气缸端设置在该定位面17上,所述液压缸30的伸缩端朝外设置并与该定位面17垂直。更具体地,所述垫板40为具有良好滑动性的尼龙板,所述垫板40通过若干的沉头螺栓41与所述液压缸30的伸缩端连接。
所述液压泵50设置在所述定位靠架10上,其输出端连接一换向阀60,并通过液压管道70与每一所述液压缸30连接。具体地,所述液压管道70包括一液压主管道71和四个的液压分管道72,所述液压主管道71和液压分管道72均设置在所述定位靠架10上;所述液压主管道71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阀60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液压主管道71的另一端均连通四个所述液压分管道72的一端,所述液压分管道72的另一端则分别与一个液压缸30的输入端连通。
具体地,所述定位靠架10为框架结构,其包括四个主杆11和连接所述主杆11的若干的辅助支撑杆12,四个所述主杆11长度相同且相互平行形成一方形框架;所述主杆11的一端通过一支撑底板13与坞墙1的内侧相抵,另一端通过一定位板14与一套管15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3和所述定位板14均为大于所述主杆11的直径的圆形板,四个所述定位板14形成所述定位面17。所述套管15与所述主杆11同轴设置,且其内套设有所述液压缸30,所述液压缸30的气缸端与所述定位板14相抵,所述液压缸30的伸缩端朝外设置。
具体地,所述连接机构20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靠上的两个所述主杆11上;每一所述连接机构20包括相对且平行设置的两个门型卡板21,两个所述门型卡板21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主杆11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板22连接,并卡接在坞墙1上。具体地,所述门型卡板21的设置方向与所述主杆11的设置方向平行,所述连接板22连接两个门型卡板21相对的一侧,且均与对应的两个门型卡板21垂直。
更具体地,所述连接机构20还包括一锁紧螺钉23,所述锁紧螺钉23螺纹穿设在所述连接板22上,并与坞墙1的外侧相抵。所述锁紧螺钉23垂直穿设在所述连接板22上,所述锁紧螺钉23与坞墙1的外侧相抵的一端设置有一触墙板件24,该触墙板件24为一橡胶垫板40,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
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靠架10上还设置有若干的吊耳16,所述吊耳16对称设置在靠上的两个所述主杆11上,用于对该船舶进坞定位装置的吊运。
在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缸30为100T油顶,所述液压主管道71和液压分管道72均为不锈钢钢管,其可耐压超过100MPa。
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使用时,首先使用吊运工具,将其挂设在坞边,使得门型卡板21卡接在坞墙1上,后旋紧锁紧螺钉23,使得触墙板件24和支撑底板13共同夹紧坞墙1,进而将该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限位固定。液压泵50和换向阀60运作,可带动液压缸30同时伸出或收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船舶进坞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船舶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在船坞内选取靠近坞墙1的一船舶坐墩区域5;
2)在所述船舶坐墩区域5一侧的坞墙1前后两个位置上分别挂设一个前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
3)所述液压泵50运作,使得所述液压缸30顶升出一段距离,为50mm,后关闭液压缸30阀门并锁定;
4)以所述液压缸30顶升后,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整体的长度等于船舶坐墩后船体4到坞墙1的距离为准,在所述船舶坐墩区域5内进行排墩;
5)排墩完成后,向坞内注水,并打开坞门;
6)船舶按照进坞方案进坞,在船舶具有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的一侧前后各设置一缆绳2,并分别连接坞外的一卷扬机3;
7)关闭坞门,使用卷扬机3和缆绳2调整船舶的纵向位置,并使用激光测距仪(图中未示)进行检查,使船艉到坞边的距离达到设计值;同时,拉紧缆绳2,使得船舶紧贴两个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
8)缓慢将坞内水抽出,逐步放松缆绳2,直至船舶坐墩。
船舶坐墩完成后,打开液压缸30阀门,并调整换向阀60阀门的方向,使得液压缸30收回一段距离,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与船体4分离,便可将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吊出进行回收,回收后用于其他船舶的进坞坐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和船舶进坞定位方法,在船舶进坞时可实现高效、快捷、精准的定位坐墩。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设置在船舶的一侧,配合单侧设置的缆绳进行拉移限位,由于用于拉移限位的缆绳以及卷扬机设置在船舶的一侧,对坞内还并排有其他船舶的情况,可避免产生缆绳交叉作业的情况,防止发生危险事故,降低安全风险。船舶进坞定位装置使用时,液压泵运作,四个液压缸的伸缩端伸出相同的距离,后将其通过连接机构挂设在坞墙上,船舶进坞,船体紧靠该装置进行定位坐墩,无需使用全站仪进行定位对中,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减小使用仪器而产生的误差。在船舶进行定位坐墩过程中,液压缸无需运作,无需伸出或收缩,只需预先调整好液压缸伸出的长度即可,使得操作更为简单、快捷,定位更加精准。本发明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和船舶进坞定位方法,在船舶进坞坐墩完成后,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可以进行吊装回收,回收后可用于其他船舶的进坞,因而提高了该船舶进坞定位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定位靠架(10),所述定位靠架(10)的一侧通过至少一个的连接机构(20)与坞墙(1)连接,所述定位靠架(10)的另一侧形成有一定位面(17);
四个的液压缸(30),四个所述液压缸(30)分别设置在所述定位面(17)的四个边角上,每一所述液压缸(30)的伸缩端均设置有一垫板(40);和
一液压泵(50),所述液压泵(50)设置在所述定位靠架(10)上,其输出端连接一换向阀(60),并通过液压管道(70)与每一所述液压缸(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管道(70)包括一液压主管道(71)和四个的液压分管道(72),每一所述液压分管道(72)均与一个所述液压缸(3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40)为尼龙板,所述垫板(40)通过若干的沉头螺栓(41)与所述液压缸(30)的伸缩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靠架(10)为框架结构,其包括四个主杆(11)和连接所述主杆(11)的若干的辅助支撑杆(12),四个所述主杆(11)长度相同且相互平行;所述主杆(11)的一端通过一支撑底板(13)与坞墙(1)的内侧相抵,另一端通过一定位板(14)与一套管(15)连接;所述套管(15)与所述主杆(11)同轴设置,且其内套设有所述液压缸(30),所述液压缸(30)的气缸端与所述定位板(14)相抵,所述液压缸(30)的伸缩端朝外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0)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在靠上的两个所述主杆(11)上;每一所述连接机构(2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门型卡板(21),两个所述门型卡板(21)的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主杆(11)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板(22)连接,并卡接在坞墙(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0)还包括一锁紧螺钉(23),所述锁紧螺钉(23)螺纹穿设在所述连接板(22)上,并与坞墙(1)的外侧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钉(23)与坞墙(1)的外侧相抵的一端设置有一触墙板件(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的吊耳(16),所述吊耳(16)设置在所述定位靠架(10)上。
9.一种船舶进坞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船舶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在船坞内选取靠近坞墙(1)的一船舶坐墩区域(5);
2)在所述船舶坐墩区域(5)一侧的坞墙(1)前后两个位置上分别挂设一个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
3)所述液压泵(50)运作,使得所述液压缸(30)顶升出一段距离;
4)以所述液压缸(30)顶升后,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整体的长度等于船舶坐墩后船体(4)到坞墙(1)的距离为准,在所述船舶坐墩区域(5)内进行排墩;
5)排墩完成后,向坞内注水,并打开坞门;
6)船舶进坞,在船舶具有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的一侧前后各设置一缆绳(2),并分别连接坞外的一卷扬机(3);
7)关闭坞门,使用卷扬机(3)和缆绳(2)调整船舶的纵向位置,并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检查,同时,使得船舶紧贴两个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
8)缓慢将坞内水抽出,逐步放松缆绳(2),直至船舶坐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舶进坞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船舶坐墩完成后,所述液压泵(50)运作,使得液压缸(30)收回一段距离,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与船体(4)分离,便可将所述船舶进坞定位装置(100)吊出进行回收利用。
CN202010708823.5A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Pending CN1119597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8823.5A CN111959713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8823.5A CN111959713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9713A true CN111959713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6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8823.5A Pending CN111959713A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971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435A (zh) * 2021-01-20 2021-04-30 湖北亿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爆破的桥梁静态拆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02854A (zh) * 2021-07-30 2021-10-1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隧道钢壳的出坞靠架工装及出坞方法
CN115158603A (zh) * 2022-05-16 2022-10-11 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可折叠回收的船舶落墩限位工装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65356A1 (ru) * 1972-07-10 1975-03-30 Войсковая Часть 45632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центровки судов в доке
CN101918269A (zh) * 2007-10-24 2010-12-15 卡沃泰克Msl控股有限公司 自动化的入坞和系泊系统
CN102381455A (zh) * 2011-09-01 2012-03-21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船坞内船舶二次落墩单侧定位方法
CN204160365U (zh) * 2014-10-23 2015-02-18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球扁钢定位装置
CN207532119U (zh) * 2017-04-24 2018-06-26 焦兴梅 一种用于纠正坐姿的纠正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65356A1 (ru) * 1972-07-10 1975-03-30 Войсковая Часть 45632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центровки судов в доке
CN101918269A (zh) * 2007-10-24 2010-12-15 卡沃泰克Msl控股有限公司 自动化的入坞和系泊系统
CN102381455A (zh) * 2011-09-01 2012-03-21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船坞内船舶二次落墩单侧定位方法
CN204160365U (zh) * 2014-10-23 2015-02-18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球扁钢定位装置
CN207532119U (zh) * 2017-04-24 2018-06-26 焦兴梅 一种用于纠正坐姿的纠正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435A (zh) * 2021-01-20 2021-04-30 湖北亿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非爆破的桥梁静态拆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02854A (zh) * 2021-07-30 2021-10-15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沉管隧道钢壳的出坞靠架工装及出坞方法
CN115158603A (zh) * 2022-05-16 2022-10-11 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可折叠回收的船舶落墩限位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9713A (zh) 一种船舶进坞定位装置及船舶进坞定位方法
CN101492140B (zh) 铝合金双体船整船下水的工艺方法
US3822559A (en) Controlled yield stinger
AU2011250766B2 (en) System for lifting thrusters for providing maintenance to thrusters of floating vessels
US9004818B2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sea installation of buoyancy modules
CN105333227B (zh) 一种用于处理海底管道悬跨的结构支撑装置
US20120231682A1 (en) vessel with a retractable thruster assembly
EP2167373B1 (en) Lay ramp actu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n underwater- pipeline laying vessel, and relative pipeline laying vessel
CN104989875A (zh) 一种海底管道法兰水下对接安装方法
AU2007278210B2 (en) Deep water hydrocarbon transfer system
KR100932971B1 (ko) 분리 및 이동 가능한 작업대 승강형 작업용 바지선
CN101844611B (zh) 一种用于海洋工程钻井平台接载下水的方法
US4051687A (en) Pipeline laying method
CN110185057B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钢管桩起吊立桩的工装及施工方法
DK3190042T3 (en) FENDER ARRANGEMENTS FOR DOWING A MARINE VESSEL TO A LANDING PLACE FOR BOATS ON A MARINE OFFSHORE STRUCTURE
CN102069901B (zh) 一种便携式水下维修平台
NL2007751C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upling floating pipe sections.
US8517784B1 (en) System for lifting thrusters for providing maintenance
CN102464096B (zh) 一种用于海上井口平台防撞击保护的重大安全装置
CN204664615U (zh) 一种用于海底管道法兰水下连接的半自动化辅助装置
CN112081561A (zh) 一种用于新型水下悬浮管汇的浮筒装置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4604358B (zh) 一种船舶停靠辅助装置及停靠方法
CN217401892U (zh) 吸力桩基础的管卡安装架
CN215285219U (zh) 一种浮力可调节的水下运输浮筒
CN109533220A (zh) 一种用于大型半潜船的组合式助浮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