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7181A -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7181A
CN111957181A CN202010580765.2A CN202010580765A CN111957181A CN 111957181 A CN111957181 A CN 111957181A CN 202010580765 A CN202010580765 A CN 202010580765A CN 111957181 A CN111957181 A CN 1119571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purification
pollutants
purification device
pollu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07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伟静
贾丽
刘凡
马超
崔磊
陈玉彬
谭闻濒
李昌浩
张卢恒
陈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Huadi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07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71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71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71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48Sulfur compounds
    • B01D53/50Sulfur oxides
    • B01D53/501Sulfur oxides by treating the gases with a solution or a suspension of an alkali or earth-alkali or ammonium compou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0/00Combinations of methods or devices for separating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50/40Combinations of devices covered by groups B01D45/00 and B01D47/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conden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40Alkaline earth metal or magnesium compounds
    • B01D2251/404Alkaline earth metal or magnesium compounds of calc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60Inorganic bases or salts
    • B01D2251/606Carbo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2Other waste gases
    • B01D2258/0283Flue gas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底层固定装置、中间层固定装置、顶层固定装置、多个一级净化装置、多个二级净化装置、正离子冷却风装置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底层固定装置和一级净化装置连接,一级净化装置与中间层固定装置连接,中间层固定装置与二级净化装置连接,二级净化装置与顶层固定装置连接。本发明通过一级净化装置和二级净化装置来去除脱硫塔在脱硫烟气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可凝结颗粒物的污染物,利用离子风实现深度去除此种污染物的目的,提高了排烟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属于污染物深度净化、白色烟羽治理及节水等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全球发电量增长3.8%,达26614.8太瓦时,煤炭发 电占比达38%。其中,中国2018年发电量达7111.8太瓦时,煤炭发电量达4732.4太瓦时,占比达66.54%,相比2017年煤炭发电占比67.31%有所下降。另据中电联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89967万千瓦,含煤电在内的火电装机容量为114367万千瓦,占比达60.2%,相比2017年火电装机容量占比62.2%有所下降。上述数据表明,尽管我国发电能源结构有所改善,煤炭仍是最主要的发电能源。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污染物,分为常规污染物和非常规污染物两种:常规污染物包括SO2、NOX及烟尘;非常规污染物包含Hg及其化合物等重金属,SO3、可溶性盐等可凝结颗粒物等。
为改善空气质量,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燃煤电厂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在基准氧含量6%的条件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mg/m3、35mg/m3和50mg/m3。截止2017年底,中国已成功对5.9亿千瓦现有煤电机组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约占总煤电机组的71%,提前超额完成政策目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火电SO2、NOX及颗粒物排放量较2014年下降率分别为65%、60%及72%。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大幅度降低了常规污染物的排放量,但对凝结颗粒物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能够去除脱硫塔在脱硫烟气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可凝结颗粒物的污染物,提高了排烟质量;能够实现污染物深度治理、节水和减轻白色烟羽的三重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包括内置于脱硫塔出口烟道处或布置于脱硫塔内脱硫浆液喷淋层的上方;净化装置包括底层固定装置、中间层固定装置、顶层固定装置、多个一级净化装置、多个二级净化装置、正离子冷却风装置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底层固定装置和一级净化装置连接,一级净化装置与中间层固定装置连接,中间层固定装置与二级净化装置连接,二级净化装置与顶层固定装置连接,所述一个二级净化装置与偶数个一级净化装置对应设置,所述正离子冷却风装置与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连接,负离子冷却风装置与另外的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连接,正离子冷却风装置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均设置于脱硫塔的顶部平台或出口烟道的平台上。
前述的这种污染物净化装置中,所述一级净化装置为双筒结构;一级净化装置包括混合锥、内筒、外筒、第一导流装置和锯齿型换热元件,锯齿型换热元件均匀布置于内筒的外壁上,混合锥设置于内筒的下方并与内筒连通,第一导流装置设置于内筒中。
前述的这种污染物净化装置中,所述二级净化装置为单筒结构;二级净化装置包括单筒体、导流板和第二导流装置,导流板设置于单筒体内壁上且位于单筒体的下部,第二导流装置设置于单筒体内的中上部。
前述的这种污染物净化装置中,所述正离子冷却风装置包括第一风机、正离子发生器和第一冷风管,第一风机与正离子发生器连接,正离子发生器与一个二级净化装置连接,第一冷风管的一端管口设置于第一风机与正离子发生器之间的管道上。
前述的这种污染物净化装置中,所述负离子冷却风装置包括第二风机、负离子发生器和第二冷风管,第二风机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负离子发生器与另一个二级净化装置连接,第二冷风管的一端管口设置于第二风机与正离子发生器之间的管道上。
前述的这种污染物净化装置中,所述底层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第一导流装置和第二导流装置均为扇叶型,利用第一导流装置和第二导流装置可使烟气产生旋流效果。
中间层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直径大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或偶数倍个第一固定孔;顶层固定装置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固定孔,第三固定孔的直径与第二固定孔的直径相同,设置于顶层固定装置上的第三固定孔与设置于中间层固定装置上的第二固定孔为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第一固定孔用以固定一级净化装置;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用以固定安装二级净化装置。
本发明这种污染物净化装置的材料选择需符合脱硫塔地基承载力、装置承重要求和防腐等,备选材料可为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等。本发明装置参数设计优先保证除雾效果和脱硫塔压降;离子风和冷却风使用量和比例根据深度净化需要、烟气除水效果、经济性综合评定。
本发明中的单个二级净化装置对应一对或多对一级净化装置,每对一级净化装置包括一个与正离子发生器连接的一级净化装置和一个与负离子发生器连接的一级净化装置,以保证二级净化装置内混合烟气呈电中性或微负电性,进而保证混合烟气的凝聚效果且排出脱硫塔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伤害。本发明中的一级净化装置必须成对设置,才能保证正、负离子的颗粒相互吸引、凝聚,从而保证污染物脱除效果。
一种污染物净化方法,利用如前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净化烟气中的污染物,所述污染物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污染物初级净化:通过初级净化脱除掉部分污染物;步骤S02:污染物次级净化:通过次级净化使携带浆液的烟气脱除又一部分污染物,并产生正离子或负离子;步骤S03:污染物终级净化:排出脱硫塔前的烟气深度脱除又一部分污染物,并使排出脱硫塔后的烟气呈电中性或者微负电性。
前述的这种污染物净化方法中,所述步骤S01中污染物初级净化的方式包括:使烟气经过脱硫塔的喷淋层,去除掉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得到携带浆液的烟气;所述浆液为石灰石浆液。
前述的这种污染物净化方法中,所述步骤S02中污染物次次级净化的方式包括:使携带浆液的烟气进入一级净化装置,向一级净化装置中通入冷却风、正离子风或负离子风,在一级净化装置中,携带浆液的烟气离子风混合降温,在冷却风作用下进一步降温,烟气中的水份和烟气中的污染物冷凝,发生均相成核和非均相成核反应,通过吸湿或碰撞成长,与进入一级净化装置的冷却风换热,从而冷凝出含有污染物的液滴,通过设置在一级净化装置内的第一导流装置使进入到内筒中携带浆液的烟气形成旋流,从而使浆液和冷凝出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与烟气脱离并被甩至内筒上,正离子风和负离子风与脱除了一部分污染物的烟气及冷却风一同进入与所述一级净化装置对应设置的二级净化装置,在二级净化装置中进行污染物终极净化;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产生正离子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风。
前述的这种污染物净化方法,所述步骤S03中污染物终极净化的方式包括:使冷却风、正离子风、负离子风、经步骤S02次级净化后的烟气在二级净化装置中形成混合烟气,在进一步冷凝与正负液滴的吸收作用下,再次发生成核反应和成长过程,形成大的含有污染物的液滴;通过二级净化装置中的导流板使混合烟气形成旋流,并产生离心力,使得冷凝出的大的含有污染物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混合烟气,脱除掉混合烟气中的污染物;
进入二级净化装置中的负离子量大于或者等于正离子量,在正离子与负离子相互结合作用后,使得经二级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烟气呈电中性或微负电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脱硫塔上来去除脱硫烟气过程中所产生凝结颗粒物等非常规污染物,提高了脱硫塔的排烟质量,可替代传统除雾器,实现污染物深度治理、节水和减轻白色烟羽的三重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污染物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底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间层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顶层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级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二级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正离子冷却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负离子冷却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脱硫塔,2-负离子发生器,3-正离子发生器,4-脱硫浆液喷淋层,5-第二风机,6-底层固定装置,7-中间层固定装置,8-顶层固定装置,9-一级净化装置,10-二级净化装置,11-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2-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3-第一固定孔,14-第二固定孔,15-第三固定孔,16-第一冷风管,17-第二冷风管,18-混合锥,19-内筒,20-外筒,21-锯齿型换热元件,22-第一导流装置,23-筒体,24-导流板,25-第一风机,26-第二导流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的实施例1:包括内置于脱硫塔1出口烟道处或布置于脱硫塔1内脱硫浆液喷淋层4的上方;净化装置包括底层固定装置6、中间层固定装置7、顶层固定装置8、多个一级净化装置9、多个二级净化装置10、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底层固定装置6和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一级净化装置9与中间层固定装置7连接,中间层固定装置7与二级净化装置10连接,二级净化装置10与顶层固定装置8连接,一个二级净化装置 10与偶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对应设置,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与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与另外的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均设置于脱硫塔1的顶部平台或出口烟道的平台上。本发明布置于脱硫塔 1的顶部或根据需要布置于脱硫塔1出口烟道处,在原有脱硫塔改造中,可代替原脱硫除雾器或较少除雾器层数。
本发明的实施例2:包括内置于脱硫塔1出口烟道处或布置于脱硫塔1内脱硫浆液喷淋层4的上方;净化装置包括底层固定装置6、中间层固定装置7、顶层固定装置8、多个一级净化装置9、多个二级净化装置10、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底层固定装置6和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一级净化装置9与中间层固定装置7连接,中间层固定装置7与二级净化装置10连接,二级净化装置10与顶层固定装置8连接,一个二级净化装置 10与偶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对应设置,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与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与另外的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均设置于脱硫塔1的顶部平台或出口烟道的平台上。
具体的,一级净化装置9为双筒结构;一级净化装置9包括混合锥18、内筒19、外筒20、第一导流装置22和锯齿型换热元件21,锯齿型换热元件21均匀布置于内筒19的外壁上,混合锥18设置于内筒19的下方并与内筒19连通,第一导流装置22设置于内筒19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3:包括内置于脱硫塔1出口烟道处或布置于脱硫塔1内脱硫浆液喷淋层4的上方;净化装置包括底层固定装置6、中间层固定装置7、顶层固定装置8、多个一级净化装置9、多个二级净化装置10、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底层固定装置6和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一级净化装置9与中间层固定装置7连接,中间层固定装置7与二级净化装置10连接,二级净化装置10与顶层固定装置8连接,一个二级净化装置 10与偶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对应设置,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与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与另外的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均设置于脱硫塔1的顶部平台或出口烟道的平台上。
其中,一级净化装置9为双筒结构;一级净化装置9包括混合锥18、内筒19、外筒20、第一导流装置22和锯齿型换热元件21,锯齿型换热元件21均匀布置于内筒19的外壁上,混合锥18设置于内筒19的下方并与内筒19连通,第一导流装置22设置于内筒19中。
其中,二级净化装置10为单筒结构;二级净化装置10包括单筒体23、导流板24和第二导流装置26,导流板24设置于单筒体23内壁上且位于单筒体23的下部,第二导流装置 26设置于单筒体23内的中上部。
本发明的实施例4:包括内置于脱硫塔1出口烟道处或布置于脱硫塔1内脱硫浆液喷淋层4的上方;净化装置包括底层固定装置6、中间层固定装置7、顶层固定装置8、多个一级净化装置9、多个二级净化装置10、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底层固定装置6和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一级净化装置9与中间层固定装置7连接,中间层固定装置7与二级净化装置10连接,二级净化装置10与顶层固定装置8连接,一个二级净化装置 10与偶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对应设置,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与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与另外的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均设置于脱硫塔1的顶部平台或出口烟道的平台上。
其中,一级净化装置9为双筒结构;一级净化装置9包括混合锥18、内筒19、外筒20、第一导流装置22和锯齿型换热元件21,锯齿型换热元件21均匀布置于内筒19的外壁上,混合锥18设置于内筒19的下方并与内筒19连通,第一导流装置22设置于内筒19中。
其中,二级净化装置10为单筒结构;二级净化装置10包括单筒体23、导流板24和第二导流装置26,导流板24设置于单筒体23内壁上且位于单筒体23的下部,第二导流装置 26设置于单筒体23内的中上部。
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包括第一风机25、正离子发生器3和第一冷风管16,第一风机25 与正离子发生器3连接,正离子发生器3与所述一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第一冷风管16的一端管口设置于第一风机25与正离子发生器3之间的管道上。
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包括第二风机5、负离子发生器2和第二冷风管17,第二风机5与负离子发生器2连接,负离子发生器2与所述另一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第二冷风管17的一端管口设置于第二风机5与正离子发生器3之间的管道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5:包括内置于脱硫塔1出口烟道处或布置于脱硫塔1内脱硫浆液喷淋层4的上方;净化装置包括底层固定装置6、中间层固定装置7、顶层固定装置8、多个一级净化装置9、多个二级净化装置10、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底层固定装置6和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一级净化装置9与中间层固定装置7连接,中间层固定装置7与二级净化装置10连接,二级净化装置10与顶层固定装置8连接,一个二级净化装置 10与偶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对应设置,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与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与另外的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均设置于脱硫塔1的顶部平台或出口烟道的平台上。
其中,一级净化装置9为双筒结构;一级净化装置9包括混合锥18、内筒19、外筒20、第一导流装置22和锯齿型换热元件21,锯齿型换热元件21均匀布置于内筒19的外壁上,混合锥18设置于内筒19的下方并与内筒19连通,第一导流装置22设置于内筒19中。
其中,二级净化装置10为单筒结构;二级净化装置10包括单筒体23、导流板24和第二导流装置26,导流板24设置于单筒体23内壁上且位于单筒体23的下部,第二导流装置 26设置于单筒体23内的中上部。
具体的,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包括第一风机25、正离子发生器3和第一冷风管16,第一风机25与正离子发生器3连接,正离子发生器3与所述一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第一冷风管16的一端管口设置于第一风机25与正离子发生器3之间的管道上。
具体的,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包括第二风机5、负离子发生器2和第二冷风管17,第二风机5与负离子发生器2连接,负离子发生器2与所述另一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第二冷风管17的一端管口设置于第二风机5与正离子发生器3之间的管道上。
进一步的,底层固定装置6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3;第一导流装置22和第二导流装置26均为扇叶型;中间层固定装置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4,第二固定孔14直径大于第一固定孔13,第二固定孔14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或偶数倍个第一固定孔13;顶层固定装置8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固定孔15,第三固定孔15的直径与第二固定孔14的直径相同,设置于顶层固定装置8上的第三固定孔15与设置于中间层固定装置7上的第二固定孔14为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6:一种污染物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污染物初级净化:通过初级净化脱除掉部分污染物;步骤S02:污染物次级净化:通过次级净化使携带浆液的烟气脱除又一部分污染物,并产生正离子或负离子;步骤S03:污染物终级净化:排出脱硫塔前的烟气深度脱除又一部分污染物,并使排出脱硫塔后的烟气呈电中性或者微负电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7:一种污染物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01:污染物初级净化:通过初级净化脱除掉部分污染物;步骤S02:污染物次级净化:通过次级净化使携带浆液的烟气脱除又一部分污染物,并产生正离子或负离子;步骤S03:污染物终级净化:排出脱硫塔前的烟气深度脱除又一部分污染物,并使排出脱硫塔后的烟气呈电中性或者微负电性。
其中,步骤S01中污染物初级净化的方式包括:使烟气经过脱硫塔的喷淋层,去除掉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得到携带浆液的烟气;所述浆液为石灰石浆液。通过喷淋层去除掉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为二氧化硫。
其中,步骤S02中污染物次级净化的方式包括:使携带浆液的烟气进入一级净化装置,向一级净化装置中通入冷却风、正离子风或负离子风,在一级净化装置中,携带浆液的烟气与离子风混合降温,在冷却风作用下进一步降温,烟气中的水份和烟气中的污染物冷凝,发生均相成核和非均相成核反应,通过吸湿或碰撞成长,从而冷凝出含有污染物的液滴,通过设置在一级净化装置内的第一导流装置使进入到内筒中携带浆液的烟气形成旋流,从而使浆液和冷凝出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与烟气脱离并被甩至内筒上,正离子风和负离子风与脱除了一部分污染物的烟气及冷却风一同进入与所述一级净化装置对应设置的二级净化装置,在二级净化装置中进行污染物终极净化;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产生正离子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风。步骤S02中烟气携带的浆液及所凝结出的液滴中含有可凝结颗粒物等非常规污染物,通过脱除浆液和液滴能够将其从烟气中脱离出来,以保证烟气的无害性。
其中,步骤S03中污染物终极净化的方式包括:使冷却风、正离子风、负离子风、经步骤S02次级净化后的烟气在二级净化装置中形成混合烟气,在进一步冷凝与正负液滴的吸收作用下,再次发生成核反应和成长过程,形成大的含有污染物的液滴;通过二级净化装置中的导流板使混合烟气形成旋流,并产生离心力,使得冷凝出的大的含有污染物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混合烟气,从而脱除掉混合烟气中的污染物,以此实现污染物深度治理的目的;进入二级净化装置中的负离子量大于或者等于正离子量,在正离子与负离子相互结合作用后,使得经二级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烟气呈电中性或微负电性。步骤S03中所凝结出的液滴中含有可凝结颗粒物等非常规污染物,通过进一步凝结出含有可凝结颗粒物的液滴,并使液滴脱离烟气,以此提高所排烟气的无害程度。
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烟气进入脱硫塔1后经脱硫浆液喷淋层4并自脱硫浆液喷淋层4的底部进入一级净化装置9的混合锥18中,通过正离子发生器3所产生的正离子风自脱硫塔1 的侧部进入一级净化装置9的混合锥18中,通过负离子发生器2所产生的负离子风自脱硫塔 1的侧部进入一级净化装置9的混合锥18中,正离子风和负离子风在混合锥18中混合后进入一级净化装置9的内筒19;正离子发生器3和/或负离子发生器2所产生的冷却风自一级净化装置9的外筒20底部进入,进入外筒20的冷却风与锯齿型换热元件21接触换热;单个二级净化装置10对应一对或多对一级净化装置9,以使二级净化装置10内气体呈电中性或微负电性,从而保证凝聚效果且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第一导流装置22为扇叶型,可使气体产生旋流效果,从而在内筒19的筒壁上形成持续的液膜,利用所形成的液膜去除可凝结颗粒物等非常规污染物。
本发明的机理为:(1)冷却风与烟气混合形成混合烟气,与冷却风混合的烟气处于过饱和状态,冷却风中的水蒸气发生均相或非均相成核反应,会形成浆液滴。烟气与冷却风混合凝结出的液滴和烟气自身携带的浆液滴,在第一导流装置22的作用下会产生旋流,所凝结成的液滴或烟气自身携带的浆液滴被甩至内筒19的筒壁上,从而使混合烟气中的污染物随液滴和浆液滴的被甩出而从混合烟气中脱除出来,从而实现污染物深度治理的目的,而被甩出的液滴汇集后可利用于脱硫塔用水,以达到节水的目的,通过多级脱水也使得排出脱硫塔的烟气达到了减轻白色烟羽的目的,从而通过本发明这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能够实现污染物深度治理、节水和减轻白色烟羽的三重目的。
(2)正离子和负离子相互吸引,促进小颗粒成长为大颗粒,使凝结产生的液滴不断变大,提高本发明污染物净化装置的处理效率;
(3)烟气与正离子发生器和/或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冷却风混合,增大了进入到内筒 19中的混合气的流量,提升了混合气的旋流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于脱硫塔(1)出口烟道处或布置于脱硫塔(1)内脱硫浆液喷淋层(4)的上方;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底层固定装置(6)、中间层固定装置(7)、顶层固定装置(8)、多个一级净化装置(9)、多个二级净化装置(10)、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所述底层固定装置(6)和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所述一级净化装置(9)与中间层固定装置(7)连接,所述中间层固定装置(7)与二级净化装置(10)连接,所述二级净化装置(10)与顶层固定装置(8)连接,所述一个二级净化装置(10)与偶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对应设置,
所述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与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所述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与另外的奇数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所述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和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均设置于脱硫塔(1)的顶部平台或出口烟道的平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净化装置(9)为双筒结构;所述一级净化装置(9)包括混合锥(18)、内筒(19)、外筒(20)、第一导流装置(22)和锯齿型换热元件(21),所述锯齿型换热元件(21)均匀布置于内筒(19)的外壁上,所述混合锥(18)设置于内筒(19)的下方并与内筒(19)连通,所述第一导流装置(22)设置于内筒(19)中,所述外筒(20)套设于所述内筒(1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净化装置(10)为单筒结构;所述二级净化装置(10)包括单筒体(23)、导流板(24)和第二导流装置(26),所述导流板(24)设置于单筒体(23)内壁上且位于单筒体(23)的下部,所述第二导流装置(26)设置于单筒体(23)内的中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离子冷却风装置(11)包括第一风机(25)、正离子发生器(3)和第一冷风管(16),所述第一风机(25)与正离子发生器(3)连接,正离子发生器(3)与所述一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所述第一冷风管(16)的一端管口设置于第一风机(25)与正离子发生器(3)之间的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冷却风装置(12)包括第二风机(5)、负离子发生器(2)和第二冷风管(17),所述第二风机(5)与负离子发生器(2)连接,负离子发生器(2)与所述另一个一级净化装置(9)连接,所述第二冷风管(17)的一端管口设置于第二风机(5)与正离子发生器(3)之间的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固定装置(6)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孔(13);第一导流装置(22)和第二导流装置(26)均为扇叶型;所述中间层固定装置(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孔(14),所述第二固定孔(14)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3),所述第二固定孔(14)中设置有至少两个或偶数倍个所述第一固定孔(13);所述顶层固定装置(8)上设置有多个第三固定孔(15),所述第三固定孔(15)的直径与第二固定孔(14)的直径相同,设置于顶层固定装置(8)上的第三固定孔(15)与设置于中间层固定装置(7)上的第二固定孔(14)为一一对应且同轴设置。
7.一种污染物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污染物净化装置净化烟气中的污染物,所述污染物净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污染物初级净化:通过初级净化脱除掉部分污染物;
步骤S02:污染物次级净化:通过次级净化使携带浆液的烟气脱除又一部分污染物,并产生正离子或负离子;
步骤S03:污染物终级净化:排出脱硫塔前的烟气深度脱除又一部分污染物,并使排出脱硫塔后的烟气呈电中性或者微负电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污染物初级净化的方式包括:
使烟气经过脱硫塔的喷淋层,去除掉烟气中的部分污染物,得到携带浆液的烟气。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污染物次级净化的方式包括:
使携带浆液的烟气进入一级净化装置,向一级净化装置中通入冷却风、正离子风或负离子风,在一级净化装置中,携带浆液的烟气与离子风混合降温,在冷却风作用下进一步降温,烟气中的水份和烟气中的污染物冷凝,发生均相成核和非均相成核反应,通过吸湿或碰撞成长,从而冷凝出含有污染物的液滴,通过设置在一级净化装置内的第一导流装置使进入到内筒中携带浆液的烟气形成旋流,从而使浆液和冷凝出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与烟气脱离并被甩至内筒上,正离子风和负离子风与脱除了一部分污染物的烟气及冷却风一同进入与所述一级净化装置对应设置的二级净化装置,在二级净化装置中进行污染物终极净化;
所述正离子发生器产生正离子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风。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污染物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污染物终极净化的方式包括:
使冷却风、正离子风、负离子风、经步骤S02次级净化后的烟气在二级净化装置中形成混合烟气,在进一步冷凝与正负液滴的吸收作用下,再次发生成核反应和成长过程,形成大的含有污染物的液滴;
通过二级净化装置中的导流板使混合烟气形成旋流,并产生离心力,使得冷凝出的大的含有污染物的液滴在离心力作用下脱离混合烟气,脱除掉混合烟气中的污染物;
进入二级净化装置中的负离子量大于或者等于正离子量,在正离子与负离子相互结合作用后,使得经二级净化装置净化后的烟气呈电中性或微负电性。
CN202010580765.2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19571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765.2A CN111957181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765.2A CN111957181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7181A true CN111957181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60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0765.2A Pending CN111957181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7181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6803B1 (en) * 2005-02-09 2006-01-17 Richards Clyde N Gas scrubb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CN105251304A (zh) * 2015-11-06 2016-01-20 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聚团旋流除雾装置及应用
CN205042255U (zh) * 2015-09-11 2016-02-24 田鹏程 双筒多级气旋烟气净化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脱硫吸收塔
US20160339357A1 (en) * 2015-05-21 2016-11-24 Gradiant Corporation Systems including an apparatus comprising both a humidification region and a dehumidification region with heat recovery and/or intermediate injection
WO2016192274A1 (zh) * 2015-06-05 2016-12-08 童裳慧 烟气治理装置和方法
CN108970367A (zh) * 2018-10-08 2018-12-11 杭州蕴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系统及其收水工艺
CN109569904A (zh) * 2018-11-14 2019-04-05 常州大学 一种旋流-静电除雾器
CN212467668U (zh) * 2020-06-23 2021-02-05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6803B1 (en) * 2005-02-09 2006-01-17 Richards Clyde N Gas scrubb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20160339357A1 (en) * 2015-05-21 2016-11-24 Gradiant Corporation Systems including an apparatus comprising both a humidification region and a dehumidification region with heat recovery and/or intermediate injection
WO2016192274A1 (zh) * 2015-06-05 2016-12-08 童裳慧 烟气治理装置和方法
CN205042255U (zh) * 2015-09-11 2016-02-24 田鹏程 双筒多级气旋烟气净化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脱硫吸收塔
CN105251304A (zh) * 2015-11-06 2016-01-20 航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静电聚团旋流除雾装置及应用
CN108970367A (zh) * 2018-10-08 2018-12-11 杭州蕴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系统及其收水工艺
CN109569904A (zh) * 2018-11-14 2019-04-05 常州大学 一种旋流-静电除雾器
CN212467668U (zh) * 2020-06-23 2021-02-05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5546B (zh) 一种改进的氨法脱硫控制吸收过程气溶胶产生的方法
CN107032428B (zh) 一种欠饱和烟气浓缩结晶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2961943B (zh) 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协同脱除微细颗粒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32936A (zh) 烧结烟气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8295565A (zh) 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及系统
CN108176224A (zh) 一种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氨法脱硫脱硝除尘方法及装置
CN108176221A (zh) 烧结烟气升温脱硝设备及烧结烟气升温脱硝方法
CN112268293A (zh)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烟气活性焦净化系统及方法
CN110559804A (zh) 烟气脱硫再生一体塔及烟气脱硫方法
CN103058435A (zh) 一种循环处理锅炉热烟气和脱硫废水的方法
CN206799197U (zh) 一种欠饱和烟气浓缩结晶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113604255A (zh) 一种高炉煤气硫资源利用装置
CN212467668U (zh)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
JP2005028216A (ja) ガス浄化装置および排煙脱硫システム
CN207769554U (zh) 烧结烟气升温脱硝设备及烧结烟气升温脱硝系统
CN103041690A (zh) 协同脱硫及脱除烟气中pm2.5的脱除塔及方法
CN113304591A (zh) 一种炭素焙烧炉烟气净化方法及其系统
CN111957181A (zh) 一种污染物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17961993U (zh) 一种氨法脱硫脱碳塔及化工品联产装置
CN201300034Y (zh) 一种旋流喷淋组合脱硫装置
CN201263964Y (zh) 一种喷淋旋流组合脱硫装置
CN110755976A (zh) 含羽叶旋喷热转移技术的烟气消雨除冰消色工艺及装置
CN206494740U (zh) 复合型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203030184U (zh) 协同脱硫及脱除烟气中pm2.5的脱除塔
CN110559817A (zh) 一种烟气脱硫塔和烟气除尘、脱硫及废水处理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