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5350A - 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5350A
CN111955350A CN202010976029.9A CN202010976029A CN111955350A CN 111955350 A CN111955350 A CN 111955350A CN 202010976029 A CN202010976029 A CN 202010976029A CN 111955350 A CN111955350 A CN 111955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cabinet
clamping plate
tissue cultur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60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9760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53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5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535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该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柜和培养机构,所述的培养柜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培养柜的内部设置有培养机构,本发明采用多工位可调结构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培养机构的多隔断工位设置可提高马铃薯组织的培养单批次量,进而提高整体培养的效率,且培养机构又可给予培养基相对的封闭阻隔以降低培养基受到外部因素污染的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组织培养包括培养基配制、灭菌、接种、培养和驯化移栽等基本步骤,其中培养是指把把培养材料放在培养室(无光、适宜温度、无菌)里,使之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光照条件下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的过程,但在马铃薯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对马铃薯组织采取批量培养时,处于非隔断状态下的培养基之间的间隙较小而存在影响组织生长的因素,同时培养基所接受的外夹固程度较低以致其易因外部震动的因素而发生晃动现象,且外加固结构对不同形状的培养基的适应率较低;
2、培养基所处整体环境的湿度的变化幅度较大,湿度过低或过高均会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组织的培养生长状态,采用水雾气对培养环境进行湿度调节过程中,水雾气的流动范围较窄而使得培养基的湿润度出现不均一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该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柜和培养机构,采用上述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进行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时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S1、培养基放置:通过人工方式向板凹槽内压动夹板,夹板同步压动夹紧弹簧,同时通过人工方式将培养基放置于矩形凹槽内,然后松动夹板,夹板在夹紧弹簧反弹的作用下对培养基实施夹固;
S2、半封闭培养基:培养完成夹固后,通过人工方式向上转动半圆罩,直至半圆罩将培养基完全罩住,此时培养基处于半封闭空间内;
S3、照射培养:通过电控灯对培养基内的马铃薯组织进行光照补充,并且通过控制地电控灯的亮度来适应马铃薯组织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强度。
所述的培养柜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培养柜的内部设置有培养机构。
所述的培养机构包括隔板、连接杆、夹板、夹紧弹簧、半圆罩和电控灯,隔板从上往下等距离设置于培养柜的内部,相邻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连接杆前后对称排布,且位于隔板的顶角端,隔板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前后对称排布,且矩形凹槽位于连接杆之间,矩形凹槽的左右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板凹槽,板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夹板,夹板的外侧端与板凹槽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夹紧弹簧相连,矩形凹槽后内侧壁的正后侧开设轴凹槽,轴凹槽的左右内侧壁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半圆罩,半圆罩的下端面与隔板的上端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半圆罩的外表面从左往右等距离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沿半圆罩板周向均匀排布,通气孔内安装有透气膜,培养柜的后内侧壁从上往下等距离安装有电控灯,电控灯左右对称排布,电控灯位于隔板的后侧,通过人工方式向板凹槽内压动夹板,夹板同步压动夹紧弹簧,同时通过人工方式将培养基放置于矩形凹槽内,然后松动夹板,夹板在夹紧弹簧反弹的作用下对培养基实施夹固,培养完成夹固后,通过人工方式向上转动半圆罩,直至半圆罩将培养基完全罩住,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透气膜透出,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关闭培养柜的柜门,通过电控灯对培养基内的马铃薯组织进行光照补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培养柜的内后侧壁和培养柜的左右内侧壁上端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盛水屉,其中培养柜的内后侧壁的盛水屉位于左右正相对的电控灯之间,培养柜左右内侧壁上端的盛水屉位于培养柜内部最上方隔板的上方,且培养柜左右内侧壁上端的盛水屉呈前后对称排布结构,盛水屉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之间安装有电加热管,电加热管沿盛水屉长度方向等距离排布,通过人工方式向盛水屉内加入清水,然后通过电加热管对清水进行加热,清水在加热过程产生的水蒸气可对培养柜内部起到润湿空气的作用以使整体湿度保持在适应状态,进而有利于马铃薯组织的顺利生长,同时加热过程亦可对培养柜内的温度起到一定的维持作用以适应马铃薯组织的培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前后对称排布的盛水屉的上方设置有转轴,转轴位于隔板前端的上方,转轴通过轴承与培养柜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相连,转轴的正后侧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通过轴承与培养柜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相连,连接轴的左端面与电机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位于培养柜的左侧,电机的下端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右端面与培养柜的左端面相连,连接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缠绕有拉绳,拉绳的活动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转轴相连,且拉绳活动端的下端面与和转轴相邻的隔板的上端面相连,拉绳位于半圆罩的外侧,通过电机自身的正反转带动连接轴做同步往复转动,拉绳在连接轴的带动下同步做放卷或收卷运动,拉绳带动其所连的隔板同步运动,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同步做上下往复运动,上下往复运动可增大培养柜内水蒸气的流动速度和范围,以致可达到提高空气润湿均匀程度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基接受适应性润湿的均匀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板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滚珠,滚珠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滚珠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竖向凹槽的内侧壁相连,竖向凹槽开设在培养柜的内侧壁上,滚珠可使隔板运动过程中产生滚动摩擦,以致隔板所受的摩擦阻力得到减小,进而避免隔板出现运动不顺畅现象以致致培养基受到较大震动作用而对马铃薯组织产生破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与转轴相距最远的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竖向弹簧,竖向弹簧前后对称排布且竖向弹簧左右对称排布,竖向弹簧的下端安装在竖向凹槽的内底壁上,竖向弹簧可对隔板的下行运动起到一定缓冲减震的作用,以降低隔板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感,进而降低培养基受到震动牵连而影响马铃薯组织生长的几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半圆罩的后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耳板,耳板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遮光纸卷,根据马铃薯组织生长状态以及马铃薯组织整体生长的统一状态,当出现部分马铃薯组织仍处于无需光照的生长状态时,通过人工方式沿半圆罩拉动遮光纸卷以使其完全覆盖半圆罩而起到遮蔽光照的作用,此做法不影响其他马铃薯组织的光照生长且仍可满足多个马铃薯组织同时培养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板的内侧端面为内凹圆弧结构,夹板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圆弧竖板,圆弧竖板的内侧端面与夹板的内侧端面均设置有海绵层,圆弧结构可增大夹板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以致提高夹板对培养基的夹固程度,圆弧竖板与夹板之间的配合可适应圆柱状培养基的夹固,以避免圆柱状培养基在仅受夹板作用下呈现受力不均匀的状态,海绵层可对培养基起到缓冲减震与保护的作用。
(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采用多工位可调结构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培养机构的多隔断工位设置可提高马铃薯组织的培养单批次量,进而提高整体培养的效率,且培养机构又可给予培养基相对的封闭阻隔以降低培养基受到外部因素污染的几率;
2、本发明所述的电加热管可对盛水屉内所加清水进行加热处理以产生水蒸气,而水蒸气可对培养柜内部起到润湿空气的作用以使整体湿度保持在适应状态,进而有利于马铃薯组织的顺利生长,同时加热过程亦可对培养柜内的温度起到一定的维持作用以适应马铃薯组织的培养;
3、本发明所述的电机、连接轴、转轴和拉绳之间的配合可使隔板整体做上下往复运动,隔板的上下往复运动状态可增大培养柜内水蒸气的流动速度和范围,以致可达到提高空气润湿均匀程度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基接受适应性润湿的均匀程度;
4、本发明所述的夹板的圆弧结构可增大其本身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以致提高对培养基的夹固程度,圆弧竖板与夹板之间的配合可适应圆柱状培养基的夹固,以避免圆柱状培养基在仅受夹板作用下呈现受力不均匀的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2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图3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3的Z向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4的M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先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该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柜1和培养机构2,采用上述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进行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时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S1、培养基放置:通过人工方式向板凹槽内压动夹板22,夹板22同步压动夹紧弹簧23,同时通过人工方式将培养基放置于矩形凹槽内,然后松动夹板22,夹板22在夹紧弹簧23反弹的作用下对培养基实施夹固;
S2、半封闭培养基:培养完成夹固后,通过人工方式向上转动半圆罩24,直至半圆罩24将培养基完全罩住,此时培养基处于半封闭空间内;
S3、照射培养:通过电控灯25对培养基内的马铃薯组织进行光照补充,并且通过控制地电控灯25的亮度来适应马铃薯组织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强度。
所述的培养柜1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培养柜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机构2。
所述的培养柜1的内后侧壁和培养柜1的左右内侧壁上端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盛水屉10,其中培养柜1的内后侧壁的盛水屉10位于左右正相对的电控灯25之间,培养柜1左右内侧壁上端的盛水屉10位于培养柜1内部最上方隔板20的上方,且培养柜1左右内侧壁上端的盛水屉10呈前后对称排布结构,盛水屉10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之间安装有电加热管11,电加热管11沿盛水屉10长度方向等距离排布,通过人工方式向盛水屉10内加入清水,然后通过电加热管11对清水进行加热,清水在加热过程产生的水蒸气可对培养柜1内部起到润湿空气的作用以使整体湿度保持在适应状态,进而有利于马铃薯组织的顺利生长,同时加热过程亦可对培养柜1内的温度起到一定的维持作用以适应马铃薯组织的培养。
所述的前后对称排布的盛水屉10的上方设置有转轴101,转轴101位于隔板20前端的上方,转轴101通过轴承与培养柜1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相连,转轴101的正后侧设置有连接轴102,连接轴102通过轴承与培养柜1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相连,连接轴102的左端面与电机103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103位于培养柜1的左侧,电机103的下端安装有底座104,底座104的右端面与培养柜1的左端面相连,连接轴102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缠绕有拉绳105,拉绳105的活动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转轴101相连,且拉绳105活动端的下端面与和转轴101相邻的隔板20的上端面相连,拉绳105位于半圆罩24的外侧,通过电机103自身的正反转带动连接轴102做同步往复转动,拉绳105在连接轴102的带动下同步做放卷或收卷运动,拉绳105带动其所连的隔板20同步运动,隔板20之间通过连接杆21同步做上下往复运动,上下往复运动可增大培养柜1内水蒸气的流动速度和范围,以致可达到提高空气润湿均匀程度的目的,同时也培养基接受适应性润湿的均匀程度。
所述的与转轴101相距最远的隔板20的下方设置有竖向弹簧10a,竖向弹簧10a前后对称排布且竖向弹簧10a左右对称排布,竖向弹簧10a的下端安装在竖向凹槽的内底壁上,竖向弹簧10a可对隔板20的下行运动起到一定缓冲减震的作用,以降低隔板20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感,进而降低培养基受到震动牵连而影响马铃薯组织生长的几率。
所述的培养机构2包括隔板20、连接杆21、夹板22、夹紧弹簧23、半圆罩24和电控灯25,隔板20从上往下等距离设置于培养柜1的内部,相邻隔板20之间通过连接杆21相连,连接杆21前后对称排布,且位于隔板20的顶角端,隔板20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前后对称排布,且矩形凹槽位于连接杆21之间,矩形凹槽的左右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板凹槽,板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夹板22,夹板22的外侧端与板凹槽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夹紧弹簧23相连,矩形凹槽后内侧壁的正后侧开设轴凹槽,轴凹槽的左右内侧壁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半圆罩24,半圆罩24的下端面与隔板20的上端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半圆罩24的外表面从左往右等距离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沿半圆罩24板周向均匀排布,通气孔内安装有透气膜,培养柜1的后内侧壁从上往下等距离安装有电控灯25,电控灯25左右对称排布,电控灯25位于隔板20的后侧,通过人工方式向板凹槽内压动夹板22,夹板22同步压动夹紧弹簧23,同时通过人工方式将培养基放置于矩形凹槽内,然后松动夹板22,夹板22在夹紧弹簧23反弹的作用下对培养基实施夹固,培养完成夹固后,通过人工方式向上转动半圆罩24,直至半圆罩24将培养基完全罩住,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通过透气膜透出,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关闭培养柜1的柜门,通过电控灯25对培养基内的马铃薯组织进行光照补充,并且可通过控制地电控灯25的亮度来适应马铃薯组织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强度,半圆罩24可对培养基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以降低培养基被外部因素污染的几率。
所述的半圆罩24的后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耳板240,耳板240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遮光纸卷241,根据马铃薯组织生长状态以及马铃薯组织整体生长的统一状态,当出现部分马铃薯组织仍处于无需光照的生长状态时,通过人工方式沿半圆罩24拉动遮光纸卷241以使其完全覆盖半圆罩24而起到遮蔽光照的作用,此做法不影响其他马铃薯组织的光照生长且仍可满足多个马铃薯组织同时培养的功能。
所述的隔板20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滚珠201,滚珠201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滚珠20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竖向凹槽的内侧壁相连,竖向凹槽开设在培养柜1的内侧壁上,滚珠201可使隔板20运动过程中产生滚动摩擦,以致隔板20所受的摩擦阻力得到减小,进而避免隔板20出现运动不顺畅现象以致致培养基受到较大震动作用而对马铃薯组织产生破坏。
所述的夹板22的内侧端面为内凹圆弧结构,夹板22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圆弧竖板220,圆弧竖板220的内侧端面与夹板22的内侧端面均设置有海绵层,圆弧结构可增大夹板22与培养基的接触面积以致提高夹板22对培养基的夹固程度,圆弧竖板220与夹板22之间的配合可适应圆柱状培养基的夹固,以避免圆柱状培养基在仅受夹板22作用下呈现受力不均匀的状态,海绵层可对培养基起到缓冲减震与保护的作用。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使用了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该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柜(1)和培养机构(2),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装置进行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时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S1、培养基放置:通过人工方式向板凹槽内压动夹板(22),夹板(22)同步压动夹紧弹簧(23),同时通过人工方式将培养基放置于矩形凹槽内,然后松动夹板(22),夹板(22)在夹紧弹簧(23)反弹的作用下对培养基实施夹固;
S2、半封闭培养基:培养完成夹固后,通过人工方式向上转动半圆罩(24),直至半圆罩(24)将培养基完全罩住,此时培养基处于半封闭空间内;
S3、照射培养:通过电控灯(25)对培养基内的马铃薯组织进行光照补充,并且通过控制地电控灯(25)的亮度来适应马铃薯组织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光照强度;
所述的培养柜(1)的下端安装在已有工作地面上,培养柜(1)的内部设置有培养机构(2);
所述的培养机构(2)包括隔板(20)、连接杆(21)、夹板(22)、夹紧弹簧(23)、半圆罩(24)和电控灯(25),隔板(20)从上往下等距离设置于培养柜(1)的内部,相邻隔板(20)之间通过连接杆(21)相连,连接杆(21)前后对称排布,且位于隔板(20)的顶角端,隔板(20)的上端面左右对称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前后对称排布,且矩形凹槽位于连接杆(21)之间,矩形凹槽的左右内侧壁对称开设有板凹槽,板凹槽内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夹板(22),夹板(22)的外侧端与板凹槽的内侧壁之间通过夹紧弹簧(23)相连,矩形凹槽后内侧壁的正后侧开设轴凹槽,轴凹槽的左右内侧壁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半圆罩(24),半圆罩(24)的下端面与隔板(20)的上端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半圆罩(24)的外表面从左往右等距离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沿半圆罩(24)板周向均匀排布,通气孔内安装有透气膜,培养柜(1)的后内侧壁从上往下等距离安装有电控灯(25),电控灯(25)左右对称排布,电控灯(25)位于隔板(20)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柜(1)的内后侧壁和培养柜(1)的左右内侧壁上端均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盛水屉(10),其中培养柜(1)的内后侧壁的盛水屉(10)位于左右正相对的电控灯(25)之间,培养柜(1)左右内侧壁上端的盛水屉(10)位于培养柜(1)内部最上方隔板(20)的上方,且培养柜(1)左右内侧壁上端的盛水屉(10)呈前后对称排布结构,盛水屉(10)长度方向的内侧壁之间安装有电加热管(11),电加热管(11)沿盛水屉(10)长度方向等距离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后对称排布的盛水屉(10)的上方设置有转轴(101),转轴(101)位于隔板(20)前端的上方,转轴(101)通过轴承与培养柜(1)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相连,转轴(101)的正后侧设置有连接轴(102),连接轴(102)通过轴承与培养柜(1)的左右内侧壁之间相连,连接轴(102)的左端面与电机(103)的输出轴端相连,电机(103)位于培养柜(1)的左侧,电机(103)的下端安装有底座(104),底座(104)的右端面与培养柜(1)的左端面相连,连接轴(102)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左右对称缠绕有拉绳(105),拉绳(105)的活动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转轴(101)相连,且拉绳(105)活动端的下端面与和转轴(101)相邻的隔板(20)的上端面相连,拉绳(105)位于半圆罩(2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20)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滚珠(201),滚珠(201)从前往后等距离排布,滚珠(20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竖向凹槽的内侧壁相连,竖向凹槽开设在培养柜(1)的内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转轴(101)相距最远的隔板(20)的下方设置有竖向弹簧(10a),竖向弹簧(10a)前后对称排布且竖向弹簧(10a)左右对称排布,竖向弹簧(10a)的下端安装在竖向凹槽的内底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圆罩(24)的后端面左右对称安装有耳板(240),耳板(240)之间连接有销轴,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遮光纸卷(2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22)的内侧端面为内凹圆弧结构,夹板(22)的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圆弧竖板(220),圆弧竖板(220)的内侧端面与夹板(22)的内侧端面均设置有海绵层。
CN202010976029.9A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Withdrawn CN1119553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029.9A CN111955350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6029.9A CN111955350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5350A true CN111955350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91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6029.9A Withdrawn CN111955350A (zh) 2020-09-16 2020-09-16 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535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754A (zh) * 2020-09-16 2020-11-13 王灵琳 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01436U (zh) * 2014-04-17 2014-09-03 天津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式雾培装置
CN205454789U (zh) * 2016-01-26 2016-08-17 江苏凤谷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皮石斛光照控制装置
CN206328399U (zh) * 2016-12-02 2017-07-14 苏州工业园区旭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培养多种培养基的培养装置
CN206814789U (zh) * 2017-06-09 2017-12-29 山东大学 一种新型分层式细胞培养皿
US20180042193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CannTx Life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eneration, acclimatization, and conditioning of plant propagules
CN108375134A (zh) * 2018-02-13 2018-08-07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
CN108476980A (zh) * 2018-03-09 2018-09-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一种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55349U (zh) * 2018-01-29 2018-11-06 上海奥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可控细胞培养箱
CN110150144A (zh) * 2018-03-01 2019-08-23 杨国强 一种植物培育装置
CN210022171U (zh) * 2019-05-10 2020-02-07 太原师范学院 一种表面活性剂实验室用的恒温培养箱
CN110982694A (zh) * 2019-12-30 2020-04-10 安徽惠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多能干细胞的培养装置
CN111019823A (zh) * 2019-12-10 2020-04-17 曾涵宇 一种动植物细胞培养机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01436U (zh) * 2014-04-17 2014-09-03 天津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动式雾培装置
CN205454789U (zh) * 2016-01-26 2016-08-17 江苏凤谷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皮石斛光照控制装置
US20180042193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CannTx Life Scienc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eneration, acclimatization, and conditioning of plant propagules
CN206328399U (zh) * 2016-12-02 2017-07-14 苏州工业园区旭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可同时培养多种培养基的培养装置
CN206814789U (zh) * 2017-06-09 2017-12-29 山东大学 一种新型分层式细胞培养皿
CN208055349U (zh) * 2018-01-29 2018-11-06 上海奥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可控细胞培养箱
CN108375134A (zh) * 2018-02-13 2018-08-07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一种恒温恒湿实验室
CN110150144A (zh) * 2018-03-01 2019-08-23 杨国强 一种植物培育装置
CN108476980A (zh) * 2018-03-09 2018-09-04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一种脱毒马铃薯试管微型薯智能繁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22171U (zh) * 2019-05-10 2020-02-07 太原师范学院 一种表面活性剂实验室用的恒温培养箱
CN111019823A (zh) * 2019-12-10 2020-04-17 曾涵宇 一种动植物细胞培养机
CN110982694A (zh) * 2019-12-30 2020-04-10 安徽惠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培养多能干细胞的培养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19754A (zh) * 2020-09-16 2020-11-13 王灵琳 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CN111919754B (zh) * 2020-09-16 2021-06-01 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5350A (zh) 一种微型马铃薯组织培养方法
JP4950650B2 (ja) 植物栽培装置
US20180288954A1 (en) Method of growing plants and system therefore
CN104266463A (zh) 一种丝绵烘干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CN111670811A (zh) 一种用于细胞组织培养的恒温装置
CN210900803U (zh) 一种高山杜鹃组织培养用的组织培养箱
KR101137054B1 (ko) 버섯재배용 균긁기 장치
AU2020248492A1 (en) Phenotypic horticulture systems and methods
CN209171122U (zh) 植物组织无糖快繁智能控制系统
CN220402962U (zh) 一种茶叶加工的萎凋装置
CN209983228U (zh) 一种绣球菌袋栽用的培养箱
CN203267454U (zh) 一种低温型紫外线干燥机
CN217202750U (zh) 一种安全的微生物培养装置
CN111771472A (zh) 一种转动式快速穴盘播种装置
CN207678550U (zh) 一种适合马铃薯脱毒培养的组培室
CN214701446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饲料生产装置
CN220867378U (zh) 一种枸杞芽茶发酵机
CN220274521U (zh) 一种可调节控温的植物组织培养架
CN114793901A (zh)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用智能恒温培育装置
CN107232054A (zh) 一种多肉植物玉露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20804187U (zh) 一种路由器天线生产用涂层烘干装置
CN215123000U (zh) 一种用于托里桉组培用的组培装置
CN219205392U (zh) 一种中药种子种植用培养装置
CN218218512U (zh) 微生物菌肥肥效实验用育苗装置
CN218007538U (zh) 一种多肉组织培养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0008 No. 22, Hankou Road,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He Ping

Address before: 644007 No.8 Jiusheng Road, Wuliangye Avenue, Cuiping District, Yibin City,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 Ping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