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4151B - 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4151B
CN111954151B CN202010735573.4A CN202010735573A CN111954151B CN 111954151 B CN111954151 B CN 111954151B CN 202010735573 A CN202010735573 A CN 202010735573A CN 111954151 B CN111954151 B CN 1119541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im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55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4151A (zh
Inventor
刘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de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de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de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de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55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41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4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1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41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1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根据接收到目标信号的RSSI、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以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一时间信息,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泄露用户的地址信息就能够准确地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无需人力物力且效率高。

Description

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众多对象中确定出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例如,用户的物品被偷,需要追踪用户的密切接触者,确定偷盗用户物品的人。病毒在用户身体中处于潜伏期时,需要追踪用户出行时的密切接触者等。
在相关技术中,一种方式,是采用人工方式确定从众多对象中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而采用人工的方式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也不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视频识别方式从众多对象中确定出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而采用视频识别的方式识别精度不高,且需要获取用户的地址信息,存在泄漏用户地址信息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不泄露地址信息的前提下,准确地从众多对象中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提高确定目标对象的效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目标信号包括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根据接收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以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一时间信息,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到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时间信息为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该方法还包括:
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用户增大与第二用户的距离;
其中,第二用户为第二终端的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输出提示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时间信息,以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
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
时间长度信息为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时间长度信息;
显示时间长度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以用于服务器根据注册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
根据第一身份标识,生成第一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密钥;
根据第一身份标识,生成第一标识信息包括:
使用加密密钥对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第一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身份标识为第一序列号,第一序列号与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一一对应;
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第一序列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
根据第一时间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
当匹配到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时间信息为第一终端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目标信号为第二终端广播的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第一注册请求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注册请求;
根据第一注册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以用于第一终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生成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根据第二注册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以用于第二终端根据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生成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终端第一注册请求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注册请求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发送加密密钥;
加密密钥用于第一终端使用加密密钥对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第一标识信息;
加密密钥还用于第二终端使用加密密钥对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生成第二标识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
根据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
在确定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向第一终端发送时间长度信息;
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
时间长度信息为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第三目标对象;
向第三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的对应的第三用户为第三目标对象。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目标信号包括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号强度指示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发送模块,用于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以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一时间信息,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到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时间信息为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应用于服务器,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间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到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
确定模块,用于当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时间信息为第一终端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目标信号为第二终端广播的信号。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确定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服务器和第二终端;
第二终端,用于广播目标信号;包括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和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
第一终端,用于根据信号强度指示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
服务器,用于根据第一时间信息,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时间信息为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基于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第二终端通过向外广播目标信号后,第一终端能够接收到目标信号。第一终端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第一终端才会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服务器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能够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第一目标对象,其中第一目标对象的标识信息与第二目标信息相同。在服务器匹配到第一目标对象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为满足条件的第二目标对象,例如,第一用户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密切接触者。如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自动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无需人力物力,提高目标对象的确定效率。且服务器只需要通过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就能够准确地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无需泄露用户的地址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对象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众多对象中确定出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的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例如,用户的物品被偷,需要追踪用户的密切接触者,确定偷到用户物品的人。病毒在用户身体中处于潜伏期时,需要追踪用户出行时的密切接触者等。
在相关技术中,一种方式是采用人工方式确定从众多对象中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例如,确定出现在同一地区的人均为目标对象,也就是即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也会被确定为目标对象。可见,采用人工的方式需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也不高。另一种方式是采用视频识别方式从众多对象中确定出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而采用视频识别的方式识别精度不高,且需要获取用户的地址信息,存在泄漏用户地址信息的隐患。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不泄露地址信息的前提下,准确地从众多对象中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提高确定目标对象的效率。
为了方便理解本发明实施例,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目标对象确定装置,还可以是目标对象确定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目标对象确定方法的控制模块。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目标对象确定装置执行加载目标对象确定方法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对象确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终端101、服务器102和第二终端103。
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3均可以是可移动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在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3中,每个终端均可以包括两种工作模式:广播者模式和接收者模式。终端可以在广播者模式和接收者模式之间自由切换,例如每隔一秒钟进行一次模式切换。处于接收者模式下的终端,终端可以向外广播目标信号。处于接收者模式下的终端能够接收该目标信号,并通过该目标信号中的RSSI确定广播该目标信号的终端与接收到该目标信号的终端之间的距离。目标信号可以是蓝牙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中所指的终端既可以是第一终端101还可以是第二终端103。下面以第一终端101为处于接收者模式的终端,第二终端103为处于广播者模式的终端,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3之间通过蓝牙通信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第二终端103用于向外广播目标信号,其中,目标信号中包括了第二终端103的第二标识信息。在这里,为了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二终端103的第二标识信息可以是加密后的信息。
第一终端101用于接收目标信号,并在接收到目标信号后,确定目标信号的RSSI,可以根据目标信号的RSSI以及RSSI和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3之间的距离。当第一终端101确定第二终端103与第一终端101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第一终端101会将第一终端101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终端101接收到目标信号的第一时间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02。
服务器102,用于接收第一终端101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服务器102能够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根据第一时间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系统能够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如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需要确定携带病毒者的密切接触者,或确定被偷窃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而锁定偷窃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系统,第二终端通过向外广播目标信号后,第一终端能够接收到目标信号,从而能够将第二用户的标识信息广播出去。为了能够确定用户与用户之间是否密切接触过,还需要通过目标信号中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当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则确定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密切接触过。确定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密切接触过后,将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以及接收到的目标信号的第一时间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不需要用户的地址信息,只需要通过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就能够准确地确定第一用户是否是目标对象,无需人力物力且效率高。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下面以第一终端处于接收者模式,第二终端处于广播者模式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S101:第二终端向外广播目标信号,目标信号包括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目标信号可以是蓝牙信号等能够广播的信号。目标信号中包括了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可以只包括例如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IMSI)等能够标识终端的信息,还可以只包括服务器为第二终端分配的身份标识。第二终端中可以安装应用程序,当开启应用程序后,该应用程序可以将第二标识信息加密后,通过第二终端中的蓝牙模块广播出去。第二终端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广播目标信号,例如,每隔一分钟广播一次目标信号。为了能够不遗漏满足条件的目标对象,可以将广播目标信号的周期缩短,例如,每隔一秒广播一次目标信号。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保证目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终端的标识信息不被泄露,在第二终端在向外广播目标信号之前,第二终端需要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当服务器接收到注册请求后,将加密密钥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接收到加密密钥后,加密密钥可以对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和第二身份标识加密后生成第二标识信息。
其中,随机数是不断更新的,例如,每隔15分钟更新一次随机数。
服务器接收到使用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二身份标识后,对加密后的第二身份标识解密,从而得到第二身份标识。
由此,能够保证目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不被泄露。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身份标识可以是第二终端自身的标识,例如IMSI,还可以是服务器发送给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
具体地,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了注册请求后,服务器会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身份标识,并将第二身份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同时,服务器会将第二身份标识保存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服务器为第二终端分配的第二身份标识可以是一个序列号,例如,第二身份标识可以是“00003698”。该序列号与第二用户的身份一一对应,能够标识第二用户的身份。第二终端的用户为第二用户。
由此,服务器为终端分配身份标识能够使得服务器保存终端的身份信息。
S102:第一终端接收目标信号,根据接收到目标信号的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第一终端可以通过第一终端中的信号接收模块如蓝牙模块,天线等接收目标信号。在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能够确定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目标信号的RSSI。
RSSI与距离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RSSI强度大,则确定发送目标信号的第二终端距离第一终端较近;RSSI强度小,则确定发送目标信号的第二终端距离第一终端较远。例如,RSSI与距离之间具有一定的函数关系,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以及函数关系能够确定RSSI对应的距离,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S103: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
预设距离阈值可以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例如,预设距离阈值为1米。当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将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发送给服务器。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等将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发送给服务器。当第一终端无法连接到任何网络的时候,第一终端可以将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对应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时间信息是指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安全阈值时,第一时间信息能够使得服务器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安全阈值时的时间。
第一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能够标识终端身份的信息,如IMSI,还可以包括服务器为第一终端分配的身份标识。
可选的,第一终端还可以使用加密密钥将第一身份标识加密后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对加密后的第一身份标识,得到第一身份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接触的第二终端可以有多个。
例如,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需要确定携带病毒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场景,
第一用户对应的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为ID0,接触的第二用户对对应的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包括:ID1、ID2、ID3。接触时间分别为:T1,T2,T3。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信息则为:{ID0:ID1,T1;ID2,T2;ID3,T3}。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之前,会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服务器接收到注册请求后,会为第一终端分配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标识。第一身份标识可以是一个序列号,例如,第二身份标识可以是“00009652”。该序列号与第一用户的身份一一对应,能够标识第一用户的身份。第一终端的用户为第一用户。
由此,服务器为终端分配身份标识能够使得服务器保存终端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使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保持距离,当第一终端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第一终端会输出提示信息,提示第一用户与周围的人员保持距离。其中,提示信息可以是声音提示信息,还可以是文字提示信息,当提示信息是文字提示信息时,第一终端还可以伴随着振动或者消息提示音等,以提示用户查看提示信息。
S104:服务器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
预设的数据库可以保存有多个第一目标对象的标识信息。服务器可以遍历数据可中每一个标识信息,当遍历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标识信息时,则匹配到第一目标对象。第一目标对象的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
基于第一时间信息能够更加精准,快速地对第一目标对象进行锁定。第一目标对象是终端的用户。用户是与终端的标识信息一一对应的。
例如,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需要确定携带病毒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场景中,第一目标对象即为病毒感染者,预设的数据库即为病毒感染者数据库。当服务器在病毒感染者数据库中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标识信息时,则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为病毒感染者,那么第二目标对象为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又例如,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的信息为:{ID0:ID1,T1;ID2,T2;ID3,T3}。在服务器的预设数据库中,针对每个用户,均记录了所有与其密切接触者的标识信息及其相应的接触时间。即只要本人曾经与他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均备份至服务器。并且记载的内容仅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标识信息,而不包括任何个人位置信息。其中,预设数据库中记录的信息可以如下述表一所示:
表一
Figure BDA0002604932010000121
服务器记录每个用户的密切接触者标识信息,形成密切接触者信息数据库,并与感染者数据库进行关联比对,一旦感染者数据库中的用户匹配成功,即发现在系统中有用户为被确诊感染时,服务器调出在一定时间内该用户的密切接触者,及时对在近期接触过该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报警,并要求其进行隔离。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用户,可以分散存储密切接触者的标识信息和接触时间。
例如,以天为单位,存储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的身份标识,参见表二:表二
Figure BDA0002604932010000131
可选的,为了保证更全面的确定目标对象,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终端的第一身份标识,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标识和第一时间信息后,还会通过下述方式保存第一身份标识、第二身份标识和第一时间信息。
针对第一身份标识,保存第二身份标识和第一时间信息,针对第二身份标识,保存第一身份标识和第一时间信息。其中,第二身份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对应的目标对象。进而使得第一用户的数据库中保存了第二用户的第二身份标识,当第一用户为第一目标对象时,在匹配第二目标对象的情况下,不会遗漏第二用户。
例如,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需要确定携带病毒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场景中,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密切接触,第一终端将第一身份标识ID1,第二终端的第二身份标识ID2和第一时间信息T1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ID1和T1保存在ID2对应的数据库中。由于每一个用户的终端均可以在广播者模式和接收者模式之间切换。为了保证不遗漏每个用户的密切接触者的信息,终端可以以较高的频率在广播者模式和接收者模式之间进行切换,例如,0.5秒切换一次、1秒切换一次。终端可以每个一分钟上报一次服务器其接收到的信息。因此,在一个时间段内,如一分钟内,第二终端会将第二身份标识ID2,第一身份标识ID1和第一时间信息T1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将ID2和T1保存在ID1对应的数据库中。但是,当第二终端无法连接到任何网络的时候,第二终端仅将以上信息在终端保存,而无法上传至服务器,如果ID2对应的用户长期未联网并上传以上数据,则服务器中ID1对应的接触者并不包括ID2,一旦ID1对应的用户成为感染者,ID2对应的用户即成为遗漏的第二目标对象,因此为了不遗漏第二目标对象,服务器还会将ID2和T1保存在ID1对应的数据库中。从而,在确定ID1对应的用户为病毒感染者时,也能够确定ID2为ID1的密切接触者,可通过其它途径联系到ID2。
S105:当匹配到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服务器根据第一时间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例如,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需要确定携带病毒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场景中,当匹配到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时,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目标对象为病毒感染者,而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终端与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因此,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一直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所持续的时间,在第一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之后,还需要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时间信息。其中,第二时间信息为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
服务器接收到第二时间信息后,会根据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确定时间长度信息。其中,时间长度信息是指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例如,第一终端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为13:00:00,即第一时间信息为13:00:00。预设时长为15秒,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为13:06:00,即第二时间信息为13:06:00。那么,则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间为6分钟15秒,也就是说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与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用户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持续时间6分钟15秒。
例如,在传染病大流行期间需要确定携带病毒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场景中,携带病毒者的密切接触者在于病毒携带者接触后,还可能接触其他人,为了防止密切接触者与其他人接触后造成病毒的大范围扩散造成更多的人感染病毒,服务器确定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之后,服务器还需要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第三目标对象,该第三目标对象为与第一用户密切接触的对象。确定第三目标对象后,服务器还会像第三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通知信息,以使第三终端对应的第三用户确定其为第一用户的密切接触者。
例如,用户A为病毒感染者,用户B为用户A的密切接触者,接触时间为6月8日上午6:42,用户C在6月8日上午9:21与用户B在一起聚餐,那么用户C为第三目标对象。服务器需要向用户C使用的终端发送通知消息。用户C通过通知消息能够得知用户B与用户A密切接触过,用户A是病毒感染者。
通知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用户与病毒感染者接触的次数或者时间长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基于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第二终端通过向外广播目标信号后,第一终端能够接收到目标信号。第一终端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第一终端才会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服务器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能够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第一目标对象,其中第一目标对象的标识信息与第二目标信息相同。在服务器匹配到第一目标对象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为满足条件的第二目标对象,例如,第一用户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密切接触者。如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自动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无需人力物力,提高目标对象的确定效率。且服务器只需要通过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就能够准确地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无需泄露用户的地址信息。
基于图2所示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分别应用于第一终端侧和服务器侧。
首先,介绍应用于第一终端侧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01,确定模块302,发送模块303。
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目标信号包括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确定模块302,用于根据接收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发送模块303,用于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以用于服务器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根据第一时间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时间信息为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该装置还包括:
输出装置304,用于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用户增大与第二用户的距离;
其中,第二用户为第二终端的用户。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发送模块303,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时间信息,以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一时间信息和第二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
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
时间长度信息为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时间长度信息;
显示模块305,还用于显示时间长度信息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发送模块302,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以用于服务器根据注册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
生成模块306,用于根据第一身份标识,生成第一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接收模块301,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密钥;
生成模块306,具体用于使用加密密钥对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第一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第一身份标识为第一序列号,第一序列号与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一一对应;
第一标识信息包括第一序列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中第一终端侧执行的各个步骤,并能够达到准确地确定第一用户是否是目标对象,无需人力物力且效率高的技术效果,为简洁描述,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基于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第二终端通过向外广播目标信号后,第一终端能够接收到目标信号。第一终端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第一终端才会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服务器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能够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第一目标对象,其中第一目标对象的标识信息与第二目标信息相同。在服务器匹配到第一目标对象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为满足条件的第二目标对象,例如,第一用户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密切接触者。如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自动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无需人力物力,提高目标对象的确定效率。且服务器只需要通过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就能够准确地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无需泄露用户的地址信息。
其次,介绍应用于服务器侧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应用于服务器,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401,匹配模块402,确定模块403。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
匹配模块402,用于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
确定模块403,用于当匹配到与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时,根据第一时间信息,确定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时间信息为第一终端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目标信号为第二终端广播的信号。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第一注册请求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注册请求;
发送模块404,用于根据第一注册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以用于第一终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生成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404,还用于根据第二注册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以用于第二终端根据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生成第二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发送模块404,还用于分别向第一终端发送加密密钥,以及向第二终端发送加密密钥;
加密密钥用于第一终端使用加密密钥对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第一标识信息;
加密密钥还用于第二终端使用加密密钥对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生成第二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401,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
生成模块405,用于根据第二时间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
发送模块404,还用于在确定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向第一终端发送时间长度信息;
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
时间长度信息为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
确定模块403,还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确定第三目标对象;
发送模块404,还用于向第三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用于指示第三终端的对应的第三用户为第三目标对象。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解密模块,用于解密加密后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解密后的第一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用户的密切接触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中服务器侧执行的各个步骤,并能够达到准确地确定第一用户是否是目标对象,无需人力物力且效率高的技术效果,为简洁描述,再此不在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基于提供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第二终端通过向外广播目标信号后,第一终端能够接收到目标信号。第一终端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情况下,第一终端才会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服务器基于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能够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第一目标对象,其中第一目标对象的标识信息与第二目标信息相同。在服务器匹配到第一目标对象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为满足条件的第二目标对象,例如,第一用户为第二终端对应的用户的密切接触者。如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目标信号的RSSI和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在自动确定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无需人力物力,提高目标对象的确定效率。且服务器只需要通过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就能够准确地确定满足一定条件的目标对象,无需泄露用户的地址信息。
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对象确定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二注册请求发送的第二身份标识和加密密钥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加密生成的;
根据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所述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以用于所述服务器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到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增大与第二用户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第二终端的用户;
在第一终端输出提示信息之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时间信息,以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
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所述时间长度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以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注册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密钥;
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时间长度信息;
显示所述时间长度信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身份标识为第一序列号,所述第一序列号与所述第一用户的身份信息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序列号。
4.一种目标对象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
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
当匹配到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所述目标信号为第二终端广播的信号;
其中,在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第一注册请求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注册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生成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以用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生成第二标识信息;
在所述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
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时间长度信息;
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所述时间长度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其中,在所述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第一注册请求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注册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加密密钥;
所述加密密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加密密钥还用于所述第二终端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加密,生成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确定第三目标对象;
向所述第三目标对象对应的第三终端发送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终端的对应的第三用户为所述第三目标对象。
6.一种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所述目标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二注册请求发送的第二身份标识和加密密钥后,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加密生成的;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指示RSSI和所述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以用于所述服务器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到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增大与第二用户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第二终端的用户;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时间信息,以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所述时间长度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其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以用于服务器根据注册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
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密钥;
生成模块,具体用于使用加密密钥对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第一标识信息。
7.一种目标对象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从预设数据库中匹配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
确定模块,用于当匹配到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所述目标信号为第二终端广播的信号;
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第一注册请求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注册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注册请求,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以用于第一终端根据第一身份标识,生成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还用于根据第二注册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以用于第二终端根据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生成第二标识信息;
发送模块,还用于分别向第一终端发送加密密钥,以及向第二终端发送加密密钥;
所述加密密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加密密钥还用于所述第二终端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加密,生成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时间长度信息;
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所述时间长度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8.一种目标对象确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终端,服务器和第二终端;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广播目标信号;所述广播目标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信号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还用于,在广播目标信号之前,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注册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二注册请求发送的第二身份标识和加密密钥,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加密,生成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指示RSSI和所述RSSI与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距离;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还用于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用户增大与第二用户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第二终端的用户;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时间信息,以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二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所述时间长度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还用于,在接收第二终端广播的目标信号之前,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注册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第一注册请求发送的第一身份标识,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加密秘钥,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所述第一标识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从预设的数据库中匹配到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相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当匹配到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时,根据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
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信息为接收到所述目标信号的时间的信息;
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时间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生成时间长度信息;在确定所述第一用户为第二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时间长度信息;所述第二时间信息为在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二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时间信息的时间延时预设时长对应的时间的信息;所述时间长度信息为从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开始到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结束的时间长度的信息;
还用于,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二标识信息和第一时间信息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注册请求和第二终端的第二注册请求;根据所述第一注册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身份标识,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身份标识,生成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注册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二身份标识,以用于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生成第二标识信息;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第一注册请求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注册请求之后,分别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加密密钥;所述加密密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一身份标识加密,生成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所述加密密钥还用于所述第二终端使用所述加密密钥对所述第二身份标识和预先生成的随机数加密,生成所述第二标识信息。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和/或实现如权利要求4-5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735573.4A 2020-07-28 2020-07-28 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9541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5573.4A CN111954151B (zh) 2020-07-28 2020-07-28 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5573.4A CN111954151B (zh) 2020-07-28 2020-07-28 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151A CN111954151A (zh) 2020-11-17
CN111954151B true CN111954151B (zh) 2023-06-02

Family

ID=73339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5573.4A Active CN111954151B (zh) 2020-07-28 2020-07-28 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41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3684A (zh) * 2020-12-23 2021-05-28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近距离接触用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83416A (zh) * 2021-01-31 2021-06-01 淮航 行程追踪数据隐私保护方法和装置
CN113840239A (zh) * 2021-04-28 2021-12-24 吴平 人员接触追踪方法和系统
CN115348578B (zh) * 2022-10-13 2023-03-24 芯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者追踪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04862D0 (en) * 2015-03-23 2015-05-06 Bowen Benedict R And Jey Atharsh And Herrera Jhonny A V And Raivire Grisot Kevin And Harrison Alexan Vibrating phone loss prevention wristband
CN104622673A (zh) * 2015-03-02 2015-05-20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盲人的防碰撞提醒系统
CN106331982A (zh) * 2015-06-29 2017-01-11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指示方法及系统
CN106709713A (zh) * 2016-12-16 2017-05-24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用户多个可穿戴设备的方法
CN111383771A (zh) * 2020-02-26 2020-07-07 汤一平 基于流行传染病病毒场的防控系统
CN111405470A (zh) * 2020-04-12 2020-07-10 北京牧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手机定位算法的聚集人群追踪系统和方法
CN111446006A (zh) * 2020-04-08 2020-07-24 陈恬慧 一种传染病疫情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2673A (zh) * 2015-03-02 2015-05-20 江南大学 一种用于盲人的防碰撞提醒系统
GB201504862D0 (en) * 2015-03-23 2015-05-06 Bowen Benedict R And Jey Atharsh And Herrera Jhonny A V And Raivire Grisot Kevin And Harrison Alexan Vibrating phone loss prevention wristband
CN106331982A (zh) * 2015-06-29 2017-01-11 上海卓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信息指示方法及系统
CN106709713A (zh) * 2016-12-16 2017-05-24 捷德(中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用户多个可穿戴设备的方法
CN111383771A (zh) * 2020-02-26 2020-07-07 汤一平 基于流行传染病病毒场的防控系统
CN111446006A (zh) * 2020-04-08 2020-07-24 陈恬慧 一种传染病疫情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方法
CN111405470A (zh) * 2020-04-12 2020-07-10 北京牧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移动手机定位算法的聚集人群追踪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151A (zh) 2020-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4151B (zh) 目标对象确定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Becker et al. Tracking anonymized bluetooth devices
US9866389B2 (en) Multi-broadcast beacon signals
CN102077623B (zh) 用于安全地通告标识和/或发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0995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匿名身份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US10771173B2 (en) Presence detection using bluetooth and hybrid-mode transmitters
CN10919447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3028864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network identify
EP291279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security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KR101777052B1 (ko) Ble 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JP2009075688A (ja) 携帯装置の位置に関する情報とファイル用暗号鍵とを管理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方法
CN108306793B (zh) 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网关、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US9548969B2 (en) Encryption/decryp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US20230107953A1 (en) Over-the-air updating method, update server, terminal device, and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CN107342869B (zh) 基于智能终端的可信点名方法及其系统
WO20170401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cloned devices
CN104243153A (zh) 一种用于发现设备的用户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10611912B (zh) 基于区块链的频谱分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31475A (zh) 采集终端位置信息的方法、终端、位置采集端及存储介质
JP4599791B2 (ja) 情報機器
CN11151042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29012A1 (zh) 隐私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800791B (zh) 认证方法及核心网设备、终端
US987216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sitioning data based on authentication result
WO201809368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wireless beacon clo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