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3811A - 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3811A
CN111953811A CN202010789067.3A CN202010789067A CN111953811A CN 111953811 A CN111953811 A CN 111953811A CN 202010789067 A CN202010789067 A CN 202010789067A CN 111953811 A CN111953811 A CN 111953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omain name
site
server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906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3811B (zh
Inventor
任启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8906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3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3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3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3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3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04L61/450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 H04L61/4511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ies; using standardised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s using domain name system [D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根据目标地址,触发第一终端访问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本申请中通过对域名和区域标识进行解析,来访问基于云技术部署的站点服务器,使得终端能够访问到目标域名对应的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域名对应的任一区域中的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从终端的角度来说,通过将任一区域设置为目标区域,即可访问该区域的站点服务器,因此提高了站点访问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业务类型的站点服务器能够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例如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站点服务器、HR(Human Resources,人力资源)站点服务器或者财经站点服务器等。其中,为了减小站点服务器的负载,可以为同一类型的业务部署多个站点服务器,该多个站点服务器注册相同的域名,用户的终端即可通过域名对任一站点服务器进行访问。
但是,由于多个站点服务器对应的域名相同,则终端通过域名进行访问时,对域名进行解析可能会随机访问到任一站点服务器,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根据区域进行站点访问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站点访问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访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由第一终端发送;
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与所述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在已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标识的所述目标区域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区域设置请求,所述区域设置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和第二区域标识;
将所述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所述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包括:
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查询所述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地址;
根据第二对应关系,查询所述多个地址中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站点查询请求,所述站点查询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域名;
确定注册所述目标域名的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所述站点属性信息包括域名、区域标识和地址。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包括:
向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或者,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地址,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访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域名和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所述登录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为所述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
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在已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或者,在未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输入页面;
获取在所述输入页面中输入的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注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注册界面;
获取在所述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创建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查询界面,获取在所述查询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
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的站点查询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确定注册所述目标域名的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返回所述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所述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和所述站点服务器的地址;
显示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站点属性信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访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由第一终端发送;
地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与所述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访问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所述登录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为所述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标识确定单元,用于在已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或者,
所述标识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未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设置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区域设置请求,所述区域设置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标识和第二区域标识;
标识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访问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目标域名的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所述登录提示通知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登录;或者,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所述目标域名对应的预设站点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所述预设站点服务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所述登录提示通知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登录。
可选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访问请求;
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所述地址查询模块,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查询所述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地址;
第二查询单元,用于根据第二对应关系,查询所述多个地址中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注册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
关系创建模块,用于创建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询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站点查询请求,所述站点查询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域名;
站点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注册所述目标域名的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所述站点属性信息包括域名、区域标识和地址。
可选地,所述访问触发模块,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或者,
地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地址,以使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访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域名和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所述登录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为所述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访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
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在已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或者,在未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标识获取模块,用于在登录所述用户标识的状态下,获取区域设置操作对应的第二区域标识;
设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区域标识的区域设置请求,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为第二访问请求刷新后的访问请求,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访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的第二访问请求;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返回登录提示通知;或者,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所述目标域名对应的预设站点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所述预设站点服务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返回所述登录提示通知;
通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返回的所述登录提示通知;
登录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站点登录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用户标识的登录请求,所述站点登录服务器用于响应所述登录请求,将第一终端设置为登录所述用户标识的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为站点切换请求,所述访问请求发送模块,包括:
访问界面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对应的访问页面;
域名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访问页面中检测到的站点切换操作,确定所述站点服务器的目标域名;
标识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区域标识中,确定选择的目标区域标识;
访问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第一访问请求。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入页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输入页面;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输入页面中输入的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站点注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注册界面;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注册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创建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查询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查询界面,获取在所述查询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
查询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的站点查询请求,所述服务器用于确定注册所述目标域名的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返回所述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所述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和所述站点服务器的地址;
信息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站点属性信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站点注册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站点注册方法。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使得所述计算机设备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站点注册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来访问站点服务器的方案,使得终端能够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的任一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扩展了站点访问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注册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和注册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服务器、域名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服务器、域名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界面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查询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查询界面和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概念,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概念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区域标识称为第二区域标识,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区域标识称为第一区域标识。
其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例如,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可以是一个站点服务器、两个站点服务器、三个站点服务器等任一大于等于一的整数个站点服务器。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区域标识可以是两个区域标识、三个区域标识等任一大于等于二的整数个区域标识。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过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云技术是基于云计算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实现。
作为云计算的基础能力提供商,会建立云计算资源池,简称云平台,又称为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在资源池中部署多种类型的虚拟资源,供外部客户选择使用。云计算资源池中主要包括:计算设备、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按照逻辑功能划分,在IaaS层上可以部署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层,PaaS层之上再部署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层,也可以直接将SaaS部署在IaaS上。PaaS为软件运行的平台,如数据库、web(万维网)容器等。SaaS为各式各样的业务软件,如web门户网站、短信群发器等。
私有云是将云基础设施与软硬件资源创建在防火墙内,以供机构或企业内各部门共享数据中心内的资源。创建私有云,除了硬件资源外,还有云设备(IaaS,Infrastructure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软件。私有云计算同样包含云硬件、云平台、云服务三个层次。不同的是,云硬件是用户自己的个人电脑或服务器,而非云计算厂商的数据中心。云计算厂商构建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千百万用户提供公共云服务,因此需要拥有几十上百万台服务器。私有云计算,对个人来说只服务于亲朋好友,对企业来说只服务于本企业员工以及本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因此个人或企业自己的个人电脑或服务器已经足够用来提供云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可基于云技术和私有云来部署站点服务器,后续由终端通过域名来访问站点服务器。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参见图1,该站点访问系统中包括第一终端101、域名服务器102以及多个站点服务器103。其中,第一终端101与域名服务器102以及多个站点服务器103之间建立连接,域名服务器102与多个站点服务器103之间建立连接。
第一终端101用于访问站点服务器,域名服务器102用于为该站点访问系统提供域名服务,多个站点服务器103用于提供站点数据,不同业务类型对应不同的站点服务器,例如OA站点服务器、HR站点服务器、财经站点服务器或者视频站点服务器等。例如,站点服务器为视频站点服务器,则该站点服务器中存储视频数据,该站点服务器用于将视频数据提供给终端。
通过第一终端101、域名服务器102以及多个站点服务器103之间的交互,能够实现第一终端101对任一站点服务器103的访问。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该站点访问系统中还包括第二终端104和第三终端105,第二终端104和第三终端105与域名服务器102建立连接。第二终端104用于在域名服务器102中为站点服务器注册域名,第三终端105用于在域名服务器102中查询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参见图2,该站点访问系统中还包括站点登录服务器106,站点登录服务器106与第一终端101、域名服务器102和多个站点服务器103之间建立连接,站点登录服务器106用于为第一终端101提供登录服务。
其中,上述站点访问系统中的第一终端101、第二终端104和第三终端105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上述站点访问系统中的域名服务器102、多个站点服务器103和站点登录服务器106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或者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或者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以及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域名服务器,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
301、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
域名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该第一访问请求用于指示访问站点服务器。则域名服务器获取该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该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为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域名和区域标识,或者,该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为域名服务器对该第一访问请求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域名和区域标识。
其中,域名是网域名称(Domain Name)的简称,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字符组成的互联网上的服务器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服务器的电子方位(例如地理位置)。由于服务器的地址具有不方便记忆,并且不能显示服务器的名称和性质等缺点,由此设计出域名,并将域名和地址相互映射,从而根据域名即可访问该域名对应的地址指示的服务器。可选地,该地址是指能够由计算机设备直接读取的地址数串,例如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等。
其中,域名服务器是指进行域名和地址之间的转换的服务器,域名服务器可对域名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地址。
其中,站点服务器是指提供各种各样的业务服务的服务器,不同业务类型对应不同的站点服务器,例如OA站点服务器、HR站点服务器或者财经站点服务器等。该站点服务器为在广域网中部署的站点服务器,或者为在局域网中部署的站点服务器,或者为在内网中部署的站点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区域标识为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的标识。本申请实施例中,为同一类型的业务部署多个站点服务器,且多个站点服务器分别部署于不同的区域。该区域为按照地理位置所划分出来的区域,例如分别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部署站点服务器。或者将内网划分为多个子网络,将多个子网络作为虚拟区域,从而分别在不同的虚拟区域中部署站点服务器。或者,还可以按照其他标准来划分区域,从而部署站点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302、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
当域名服务器获取到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则根据该域名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关系,查询与该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从而确定第一访问请求所对应的目标地址。
其中,对应关系中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与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为站点服务器的IP地址,或者为站点服务器的其他类型的地址,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域名服务器中存储有多组对应关系,每组对应关系中均包括域名、区域标识和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域名对应至少一个地址,一个区域标识对应至少一个地址,一个地址对应一个域名和一个区域标识,因此根据一个域名和一个区域标识,能够确定一个地址,而一个地址指示一个站点服务器。
303、根据目标地址,触发第一终端访问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查询到目标地址后,根据该目标地址能够确定该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因此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服务器即为该目标站点服务器,也即是该第一访问请求为访问该目标站点服务器的请求。则域名服务器触发第一终端访问该目标站点服务器,从而完成对第一访问请求的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来访问站点服务器的方案,使得终端能够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的任一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扩展了站点访问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终端,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
401、获取目标域名和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
第一终端处于登录用户标识的状态,则第一终端获取存储的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
其中,目标域名与上述步骤301中的目标域名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登录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该用户标识用于表示用户的身份,该第一区域标识为用户所属区域的标识。该区域为按照地理位置所划分出来的区域,则用户所属区域是指用户或者用户持有的第一终端所在的地理区域。或者,将内网划分为多个子网络,将多个子网络作为虚拟区域,则用户所属的虚拟区域是指用户持有的第一终端所接入的子网络。或者,还可以按照其他标准来划分区域,从而确定用户所属区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402、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
当第一终端获取到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则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该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该第一访问请求用于指示域名服务器触发该第一终端访问该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服务器。
其中,该域名服务器与上述步骤301中的域名服务器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该域名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访问请求时,获取登录信息包括的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在已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区域标识。在未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目标区域标识。域名服务器确定目标区域标识之后,则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根据目标地址,触发第一终端访问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403、访问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触发第一终端访问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由此实现第一终端访问目标站点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来访问站点服务器的方案,使得终端能够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的任一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扩展了站点访问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注册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二终端,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
501、显示注册界面。
第二终端显示注册界面,该注册界面用于为站点服务器注册域名。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站点服务器注册域名是指,创建站点服务器与域名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域名可以访问到该域名对应的站点服务器。
502、获取在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当目标站点服务器的管理员想要为该目标站点服务器注册域名时,管理员获取目标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以及该目标站点服务器的目标地址,以及想要为目标站点服务器注册的目标域名,并在注册界面中输入该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则第二终端即可获取管理员在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其中,该目标地址用于指示目标站点服务器,该目标地址是指能够由计算机设备直接读取的地址数串。例如,该目标地址为IP地址,或者为其他类型的地址。
503、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第二终端获取到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后,则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用于指示域名服务器为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注册该目标域名。
则域名服务器接收到该注册请求,创建该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即可根据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访问该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发送注册请求,创建站点服务器的域名、区域标识和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即可通过与该域名和该区域标识对应的访问请求,访问到该地址指示的站点服务器,从而提供一种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来访问站点服务器的方案,使得终端能够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的任一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扩展了站点访问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的交互主体为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域名服务器和站点登录服务器,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601、第二终端显示注册界面,获取在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其中,注册界面用于为站点服务器注册域名。当站点服务器的管理员想要为目标站点服务器注册域名时,在注册界面中输入该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则第二终端即可获取管理员在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注册界面中包括输入区域,管理员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第二终端获取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可选地,输入区域包括域名输入区域、区域标识输入区域和地址输入区域。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注册界面中包括选择区域,选择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域名、至少一个区域标识和至少一个地址,则管理员在至少一个域名中选择目标域名,在至少一个区域标识中选择目标区域标识,在至少一个地址中选择目标地址。第二终端获取在选择区域中选择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注册界面中包括注册选项,当管理员输入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之后,触发该注册选项,则第二终端检测到对注册选项的触发操作时,获取在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二终端显示信息展示界面,该信息展示界面用于展示至少一个域名对应的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该信息展示界面中包括站点添加选项,该站点添加选项用于添加该域名对应的站点服务器。则管理员想要为该域名添加新的站点服务器,也即是为该站点服务器注册该域名时,管理员触发该站点添加选项。第二终端检测到对站点添加选项的触发操作,则显示注册界面,来为管理员提供注册服务。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管理员在进行站点注册时,还能够输入站点服务器的其他信息,例如站点服务器的名称或者站点服务器的ID(Identity document,身份标识)等,则第二终端获取在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目标地址以及目标站点服务器的其他信息。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展示界面和注册界面的示意图,参见图7,信息展示界面701用于展示站点属性信息,信息展示界面701中包括域名“www.toa.com”,以及该域名对应的A站点服务器和B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站点属性信息中包括站点名称、站点域名、站点IP、站点所属区域、站点注册人以及站点注册时间。信息展示界面701中还包括“修改”选项、“删除”选项和“查看详情”选项,“修改”选项用于修改站点属性信息,“删除”选项用于删除站点属性信息,“查看详情”选项用于查询站点服务器的其他站点属性信息。信息展示界面701中还包括“新增站点”选项,该“新增站点”选项用于为该域名添加新的站点服务器。则当终端检测到对“新增站点”选项的触发操作,显示注册界面702。
注册界面702中包括站点名称、站点ID、站点域名和站点IP的输入区域,以及站点所属区域的选择区域。注册界面702中还包括“保存”选项和“取消”选项,“保存”选项用于根据输入的站点属性信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取消”选项用于退出当前的注册界面702。
602、第二终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
第二终端获取到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后,则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的注册请求,该注册请求用于指示域名服务器为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注册该目标域名。可选地,该注册请求中还包括目标站点服务器的其他信息。
603、域名服务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创建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创建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确定目标地址。
对应关系中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与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选地,该对应关系以关系表的形式存在,或者以其他形式存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与站点服务器是一一对应的,该地址为IP地址或者其他类型的地址。域名与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地址对应,也即是可能存在多个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相同的情况。区域标识与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地址对应,也即是存在一个区域中包括多个站点服务器的情况。而一个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仅与一个域名和一个区域标识对应。因此,根据一个域名和一个区域标识,能够确定一个地址。则域名服务器能够根据对应关系,查询到与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
例如,如图8所示,一个站点服务器对应一个区域以及一个域名,一个域名对应N个站点服务器以及N个区域,一个区域对应N个站点服务器以及N个域名,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例如,如图9所示,域名“www.toa.com”对应区域A、区域B和区域C。区域A、区域B和区域C分别部署不同的站点服务器,每个站点服务器都有对应的站点名称、站点ID、站点域名、站点IP。并且,不同区域的站点服务器对应的站点域名可能相同可能不同,不同区域的站点服务器对应的站点名称、站点ID和站点IP不同。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域名服务器创建目标域名与目标地址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创建目标区域标识与目标地址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从而能够将目标域名、目标地址与目标区域标识对应起来。
上述步骤601-603对注册过程进行了说明,通过上述注册过程,创建了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即可利用该对应关系实现对站点服务器的访问,访问过程详见下述步骤604-612。
604、第一终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的第二访问请求。
当第一终端的用户想要访问目标域名对应的站点服务器时,则执行相应的操作,以控制第一终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的第二访问请求,该第二访问请求用于指示域名服务器触发第一终端访问该目标域名对应的站点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显示输入页面,该输入页面用于输入域名。用户想要访问目标域名对应的站点服务器时,在输入界面中输入目标域名,第一终端获取在输入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的第二访问请求。
可选地,输入页面中包括输入区域,用户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目标域名,第一终端获取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的目标域名。可选地,输入页面包括选择区域,选择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域名,用户在至少一个域名中选择目标域名,第一终端获取在选择区域中选择的目标域名。可选地,输入页面中包括目标域名的目标链接,用户触发该目标链接,第一终端检测到对目标链接的触发操作,获取该目标链接中包含的目标域名。
可选地,该输入界面为浏览器的搜索界面,或者为站点访问应用程序中的搜索界面,或者为其他类型的界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605、域名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访问请求,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
域名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访问请求,则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是否携带登录信息,若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表示该第一终端当前处于未登录状态,因此域名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以提示第一终端进行登录。若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携带登录信息,则域名服务器直接根据该第二访问请求,执行下述步骤609,而无需向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605中仅以域名服务器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域名服务器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则向目标域名对应的预设站点服务器发送第二访问请求,该预设站点服务器接收到第二访问请求,确定该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则向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
其中,预设站点服务器为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站点服务器中,默认设置的一个站点服务器,该预设站点服务器能够为多个站点服务器中的任一站点服务器。例如,该预设站点服务器为第一个注册该目标域名的站点服务器。
606、第一终端接收返回的登录提示通知,向站点登录服务器发送携带用户标识的登录请求。
第一终端接收到返回的登录提示通知,则向站点登录服务器发送携带用户标识的登录请求,该登录请求用于指示站点登录服务器将该第一终端设置为登录该用户标识的状态。
其中,该站点登录服务器用于为第一终端提供登录服务。可选地,该站点登录服务器为SSO(Single Sign On,单点登录)服务器,站点访问系统中的多个站点服务器,均与该SSO服务器连接,由SSO服务器为多个站点服务器提供终端的登录状态以及登录信息,站点服务器无需开发登录功能。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接收到登录提示通知,显示登录界面,用户在登录界面中执行登录操作,第一终端根据检测到的登录操作,确定待登录的用户标识,向站点登录服务器发送携带该用户标识的登录请求。可选地,该登录操作包括扫码登录、点击链接登录或者输入用户标识和登录密码进行登录等,或者为其他类型的登录操作。
607、站点登录服务器响应登录请求,将第一终端设置为登录用户标识的状态。
站点登录服务器接收到登录请求,则响应该登录请求,对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标识进行认证,确定用户标识通过认证,则将第一终端设置为登录该用户标识的状态。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站点登录服务器将第一终端设置为登录用户标识的状态之后,获取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将登录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可选地,站点登录服务器还将第一终端的登录状态以及登录信息发送给多个站点服务器。
608、第一终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该第二访问请求刷新后的第一访问请求。
第一终端登录用户标识时,进行刷新操作,由于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访问请求还未得到响应,因此进行刷新操作时会触发第二访问请求刷新后的第一访问请求,向域名服务器发送该第一访问请求。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获取目标域名和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其中,登录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第一区域标识为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可选地,终端登录用户标识后,获取第二访问请求中携带的目标域名。
可选地,终端登录用户标识后,获取终端中存储的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或者,终端登录用户标识后,获取站点登录服务器发送的该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以该第一访问请求为第二访问请求刷新后的访问请求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访问请求不是其他访问请求刷新后的访问请求,而是第一终端根据用户的操作,直接发送给域名服务器的访问请求。也即是无需执行上述步骤604至607。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显示输入页面,该输入页面用于输入域名。用户想要访问目标域名对应的,且位于目标区域中的站点服务器时,在输入界面中输入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第一终端获取在输入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的第一访问请求。
可选地,输入页面中包括输入区域,用户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第一终端获取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可选地,输入页面包括选择区域,选择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域名和至少一个区域标识,用户在至少一个域名中选择目标域名,在至少一个区域标识中选择目标区域标识,第一终端获取在选择区域中选择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在正在访问某一站点服务器的情况下触发该第一访问请求,则该第一访问请求为站点切换请求,该站点切换请求指示将第一终端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切换为其他站点服务器。则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一访问请求的过程包括:第一终端显示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对应的访问页面,如果用户想要将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切换为具有同一域名的其他区域的站点服务器,则基于终端显示的访问页面执行站点切换操作,第一终端根据访问页面中检测到的站点切换操作,确定该站点服务器的目标域名,从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区域标识中,确定选择的目标区域标识,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的第一访问请求。
可选地,访问页面中包括选择区域,选择区域中包括该站点服务器的目标域名对应的其他站点服务器的区域标识,用户想要切换为目标区域的站点服务器时,则在多个区域标识中,触发目标区域标识。第一终端检测到对目标区域标识的触发操作,则确定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的目标域名,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该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的第一访问请求。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终端发送第一访问请求之前,先设置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当用户想要设置用户标识对应的目标区域标识,则在第一终端登录用户标识的状态下,执行区域设置操作。第一终端检测到区域设置操作,则获取该区域设置操作对应的第二区域标识,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该用户标识和该第二区域标识的区域设置请求,由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第一终端显示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对应的访问界面,访问界面中包括选择区域和区域设置选项,选择区域中包括该站点服务器的目标域名对应的其他站点服务器的区域标识。当用户想要将多个区域标识中的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用户标识对应的区域标识时,则在多个区域标识中,触发第二区域标识,并触发该区域设置选项。第一终端检测到对第二区域标识和区域设置选项的触发操作,则确定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向域名发送携带该用户标识和第二区域标识的区域设置请求。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访问界面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访问界面1001为访问A区域站点对应的界面,访问界面1001中包括A区域站点中的头条新闻、行政服务、人事服务、财经服务、法律服务和其他服务等数据。其中,访问界面1001中包括三角形的区域选择选项1011,当第一终端检测到对区域选择选项1011的触发操作时,则在A区域站点对应的访问界面1002中显示选择区域,该选择区域中包括多个区域标识,当第一终端检测到对区域标识“B区域站点”的触发操作,则显示B区域站点对应的访问界面1003,访问界面1003中包括B区域站点中的站点数据。
其中,访问界面1003中还包括“设为默认”选项,该“设为默认”选项用于将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的区域标识设置为B区域站点。因此,第一终端检测到对该“设为默认”选项的触发操作,则获取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张三”,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用户标识“张三”和区域标识“B区域站点”的区域设置请求。
609、域名服务器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
域名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则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可选地,该目标区域标识与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区域标识相同,或者该目标区域标识与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区域标识不相同。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登录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第一区域标识为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则域名服务器获取该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并获取登录信息中的第一区域标识。域名服务器确定是否设置该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若设置了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则说明第一终端指示在登录该用户标识的情况下,访问该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站点服务器,则域名服务器在已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区域标识,以使第一终端访问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站点服务器。
若未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则说明第一终端并没有指示在登录该用户标识的情况下访问哪个服务器。则域名服务器在未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登录信息中的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目标区域标识,以使第一终端访问第一区域标识对应的站点服务器,也即是访问该用户标识所属区域中的站点服务器。
可选地,在域名服务器接收第一访问请求之前,先为用户标识设置目标区域标识。设置过程包括:域名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区域设置请求,区域设置请求中携带用户标识和第二区域标识,则域名服务器将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可选地,域名服务器通过创建用户标识与目标区域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来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则域名服务器直接获取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
610、域名服务器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
域名服务器获取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之后,则根据已存储的对应关系,查询与该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该目标地址用于指示目标站点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第一对应关系中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和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包括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和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域名服务器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查询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地址,根据第二对应关系,查询多个地址中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或者域名服务器根据第二对应关系,查询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多个地址,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查询多个地址中目标域名对应的目标地址。
611、域名服务器根据目标地址,触发第一终端访问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查询到目标地址,根据该目标地址能够确定该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因此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服务器即为该目标站点服务器,也即是该第一访问请求为访问该目标站点服务器的请求。则域名服务器触发第一终端访问该目标站点服务器,从而完成对第一访问请求的响应。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接收目标站点服务器发送的站点数据,显示该站点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域名服务器查询到目标地址,则向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发送第一访问请求,以使第一终端访问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
域名服务器与多个站点服务器连接,域名服务器从多个站点服务器中,确定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将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转发给目标站点服务器,则目标站点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一访问请求,获取第一访问请求中的目标域名对应的站点数据,将站点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以实现该第一终端访问该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域名服务器查询到目标地址,则向第一终端发送该目标地址,以使第一终端访问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
域名服务器对第一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目标地址之后,将该目标地址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目标地址,在多个站点服务器中确定该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直接向该目标站点服务器发送该第一访问请求,则目标站点服务器接收到第一访问请求,获取第一访问请求中的目标域名对应的站点数据,将站点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以实现该第一终端访问该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1,访问站点服务器的过程包括:
1101、用户在终端中输入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终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该域名的站点访问请求;
1102、由域名服务器判断该终端是否登录,如果终端没有登录则执行下述步骤1103,如果终端已经登录则执行下述步骤1104;
1103、终端进行登录,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域名和用户标识的站点访问请求;
1104、域名服务器确定站点访问请求中的用户标识所属的区域;
1105、终端访问该区域中的站点服务器;
1106、终端根据用户的站点切换操作,将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切换为其他区域的站点服务器。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站点访问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2,访问目标站点服务器的过程包括:
1201、用户输入域名,终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域名的访问请求;
1202、域名服务器接收到访问请求后,确定无登录信息,则将访问请求转发至预设站点服务器;
1203、预设站点服务器确定无登录信息,则跳转至站点登录服务器,以使终端进行登录;
1204、终端在站点登录服务器完成登录;
1205、终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登录信息和域名的访问请求;
1206、域名服务接收到包括登录信息和域名的访问请求,根据登录信息确定用户所属区域的区域标识,根据区域标识和域名确定目标地址;
1207、域名服务器将访问请求发送给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1208、目标站点服务器向终端返回站点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第二终端在域名服务器中为站点服务器注册域名,以及第一终端通过域名服务器访问站点服务器的过程,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终端还可以通过域名服务器查询已注册域名的站点服务器,如图13所示,查询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301、第三终端显示查询界面,获取在查询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
查询界面用于查询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站点服务器站点属性信息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和站点服务器的地址。当站点服务器的管理员想要查询目标域名对应的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时,则在查询界面中输入目标域名,第三终端获取在查询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查询界面包括输入区域,管理员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目标域名,第三终端获取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的目标域名。可选地,查询界面中还包括查询选项,管理员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目标域名之后,触发该查询选项,则第三终端检测到对该查询选项的触发操作,获取在输入区域中输入的目标域名。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查询界面中包括选择区域,选择区域中包括至少一个域名,则管理员在至少一个域名中选择目标域名,第三终端获取在选择区域中选择的目标域名。
1302、第三终端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的站点查询请求。
该站点查询请求用于指示域名服务器返回目标域名对应的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查询界面和信息展示界面的示意图,查询界面1401中包括输入区域和查询选项,输入区域用于输入域名,查询选项用于发送携带输入的域名的站点查询请求。查询界面1402中的输入区域中包括用户输入的域名“www.toa.com”,则终端检测到对查询选项的触发操作,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域名“www.toa.com”的站点查询请求。后续终端显示信息展示界面1403,来展示该域名“www.toa.com”对应的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该信息展示界面1403与上述图7中的信息展示界面7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1303、域名服务器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站点查询请求,确定注册目标域名的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
注册目标域名的站点服务器,是指在域名服务器中创建了与目标域名的对应关系的站点服务器。
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域名服务器获取站点查询请求中的目标域名,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该目标域名对应的至少一个地址,确定该至少一个地址指示的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其中,对应关系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和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如果在执行上述步骤601-603之后,再执行上述步骤1301-1302,则该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中包括目标站点服务器。也即是,在第二终端已经为目标站点服务器注册该目标域名的情况下,该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中包括目标站点服务器。
1304、域名服务器向第三终端发送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
域名服务器确定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之后,则获取该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和站点服务器的地址。
可选地,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还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其他信息,例如站点服务器的名称或者站点服务器的ID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1305、第三终端显示域名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站点属性信息。
第三终端接收到域名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站点属性信息,则显示该至少一个站点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用于访问站点服务器,第二终端用于注册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第三终端用于查询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其中,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为相同的终端,或者为不同的终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应用于公司员工访问该公司部署的站点服务器的场景下。该公司中包括多个子公司,多个子公司分别对应公司内网中的多个子网络,在每个子公司的子网络中分别部署站点服务器,每个子网络构成一个虚拟区域,则每个虚拟区域中均部署有站点服务器。其中,每个子公司的站点服务器注册有相同的域名,相关技术中,为了使某一子公司的员工可以通过该域名访问该子公司的站点服务器,则将子公司的子网络之间进行隔离,使得某一公司的员工仅能访问该子公司的站点服务器。
而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子公司的员工不仅可以访问该子公司的站点服务器,也可以访问其他子公司的站点服务器,实现了不同公司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了公司部署的多个站点服务器的利用率,从而降低部署站点服务器的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来访问站点服务器的方案,使得终端能够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的任一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扩展了站点访问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相关技术中,将不同区域之间进行隔离,使得终端仅能访问该终端登录的用户标识所属区域中的站点服务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适用范围较小。而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由于目标区域标识可以与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区域标识相同,也可以与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区域标识不同,因此提供了一种访问用户标识所属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中的站点服务器的方案,避免了站点访问的局限性,提高了站点访问方法的适用性。
并且,终端在登录用户标识的情况下可自动访问到用户标识所属区域中的站点服务器,无需用户手动选择访问用户标识所属区域中的站点服务器,简化了用户操作。
并且,通过提前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终端在登录用户标识的情况下即可自动访问到提前设置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进一步地,由于可以将任一区域标识设置为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因此终端通过设置目标区域标识,访问任一区域的站点服务器,实现了不同区域的站点服务器的资源共享,提高了站点服务器的利用率,从而降低部署站点服务器的成本。
并且,通过将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切换为其他区域的站点服务器,提高站点访问的灵活性。进一步地,由于能够访问其他区域的站点服务器,因此实现了不同区域的站点服务器的资源共享,提高了站点服务器的利用率,从而降低部署站点服务器的成本。
并且,域名服务器创建站点服务器的域名、区域标识和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即可通过与该域名和该区域标识对应的访问请求,访问到该地址指示的站点服务器,从而实现了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进行站点访问,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
并且,终端显示注册域名的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使得站点服务器的管理员可以直观地确定哪些站点服务器注册了该域名,以及站点服务器的域名、区域标识和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了站点属性信息的透明化和可视化。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5,该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501,用于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第一访问请求由第一终端发送;
地址查询模块1502,用于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对应关系中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与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访问触发模块1503,用于根据目标地址,触发第一终端访问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可选地,参见图16,信息获取模块1501,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15011,用于获取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登录信息包括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第一区域标识为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标识确定单元15012,用于在已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区域标识;或者,
标识确定单元15012,还用于在未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参见图16,装置还包括:
设置请求接收模块1504,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区域设置请求,区域设置请求中携带用户标识和第二区域标识;
标识设置模块1505,用于将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参见图16,装置还包括:
访问请求接收模块1506,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目标域名的第二访问请求;
发送模块1507,用于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登录提示通知用于通知第一终端进行登录;或者,
发送模块1507,用于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目标域名对应的预设站点服务器发送第二访问请求,预设站点服务器用于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登录提示通知用于通知第一终端进行登录。
可选地,参见图16,信息获取模块1501,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15013,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
信息获取单元15011,用于获取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参见图16,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二对应关系,地址查询模块1502,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15021,用于根据第一对应关系,查询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地址;
第二查询单元15022,用于根据第二对应关系,查询多个地址中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
可选地,参见图16,装置还包括:
注册请求接收模块1508,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注册请求中携带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关系创建模块1509,用于创建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参见图16,装置还包括:
查询请求接收模块1510,用于接收第三终端发送的站点查询请求,站点查询请求携带目标域名;
站点确定模块1511,用于确定注册目标域名的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
信息发送模块1512,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站点属性信息包括域名、区域标识和地址。
可选地,参见图16,访问触发模块1503,包括:
请求发送单元15031,用于向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发送第一访问请求,以使第一终端访问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或者,
地址发送单元15032,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目标地址,以使第一终端访问目标站点服务器中的站点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访问装置在访问站点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域名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访问装置与站点访问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访问装置,提供了一种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来访问站点服务器的功能,使得终端能够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的任一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扩展了站点访问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7,该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701,用于获取目标域名和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登录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第一区域标识为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访问请求发送模块1702,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
域名服务器用于在已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区域标识;或者,在未设置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目标区域标识;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根据目标地址,触发访问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可选地,参见图18,装置还包括:
标识获取模块1703,用于在登录用户标识的状态下,获取区域设置操作对应的第二区域标识;
设置请求发送模块1704,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用户标识和第二区域标识的区域设置请求,域名服务器用于将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
可选地,参见图18,第一访问请求为第二访问请求刷新后的访问请求,装置还包括:
访问请求发送模块1702,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的第二访问请求;域名服务器用于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返回登录提示通知;或者,域名服务器用于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目标域名对应的预设站点服务器发送第二访问请求,预设站点服务器用于确定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返回登录提示通知;
通知接收模块1705,用于接收返回的登录提示通知;
登录请求发送模块1706,用于向站点登录服务器发送携带用户标识的登录请求,站点登录服务器用于响应登录请求,将第一终端设置为登录用户标识的状态。
可选地,参见图18,第一访问请求为站点切换请求,访问请求发送模块1702,包括:
访问界面显示单元17021,用于显示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对应的访问页面;
域名确定单元17022,用于根据访问页面中检测到的站点切换操作,确定站点服务器的目标域名;
标识确定单元17023,用于从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区域标识中,确定选择的目标区域标识;
访问请求发送单元17024,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的第一访问请求。
可选地,参见图18,装置还包括:
输入页面显示模块1707,用于显示输入页面;
信息获取模块1701,用于获取在输入页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访问装置在访问站点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访问装置与站点访问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访问装置,提供了一种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来访问站点服务器的功能,使得终端能够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的任一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扩展了站点访问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站点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9,该装置包括:
注册界面显示模块1901,用于显示注册界面;
信息获取模块1902,用于获取在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注册请求发送模块1903,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注册请求携带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域名服务器用于创建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参见图20,装置还包括:
查询界面显示模块1904,用于显示查询界面,获取在查询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
查询请求发送模块1905,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目标域名的站点查询请求,服务器用于确定注册目标域名的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返回至少一个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站点服务器的站点属性信息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和站点服务器的地址;
信息显示模块1906,用于显示域名服务器发送的至少一个站点属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访问装置在访问站点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站点注册装置与站点注册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站点注册装置,过发送注册请求,创建站点服务器的域名、区域标识和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即可通过与该域名和该区域标识对应的访问请求,访问到该地址指示的站点服务器,从而提供一种根据域名和区域标识来访问站点服务器的功能,使得终端能够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且属于目标区域的目标站点服务器,而不是随机访问与目标域名对应的任一站点服务器,提高了站点访问的针对性,扩展了站点访问功能,更能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图2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2100的结构示意图。终端21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第二终端或者第三终端所执行的步骤。
通常,终端2100包括有:处理器2101和存储器2102。
处理器2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21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21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1可以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的交互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2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21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1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该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用于被处理器2101所具有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站点注册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21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21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2101、存储器2102和外围设备接口21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2103相连。可选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2104、显示屏2105、摄像头组件2106、音频电路2107、定位组件2108和电源21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21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2101和存储器2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2101、存储器2102和外围设备接口21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2101、存储器2102和外围设备接口21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21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21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21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21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21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城域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21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21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21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21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21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21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21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105可以为一个,设置在终端21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1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21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21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21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21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21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21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21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2100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终端2100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21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21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21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21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终端21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2101或射频电路21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21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2108用于定位终端21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21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俄罗斯的格雷纳斯系统或欧盟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2109用于为终端21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21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21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支持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21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22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s,CPU)2201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存储器2202,其中,所述存储器22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22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当然,该服务器还可以具有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键盘以及输入输出接口等部件,以便进行输入输出,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其他用于实现设备功能的部件,在此不做赘述。
服务器22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域名服务器、站点服务器或者站点登录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访问站点的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该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站点注册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该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站点注册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使得计算机设备实现如上述实施例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站点注册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凡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站点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由第一终端发送;
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与所述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所述登录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登录的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为所述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在已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或者,
在未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为第二访问请求刷新后的访问请求,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目标域名和登录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目标域名的所述第二访问请求;
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所述登录提示通知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登录;或者,
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所述目标域名对应的预设站点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所述预设站点服务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登录提示通知,所述登录提示通知用于通知所述第一终端进行登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访问请求;
获取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中携带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
创建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6.一种站点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域名和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所述登录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为所述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
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在已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或者,在未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登录所述用户标识的状态下,获取区域设置操作对应的第二区域标识;
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二区域标识的区域设置请求,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区域标识设置为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为第二访问请求刷新后的访问请求,所述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的第二访问请求;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返回登录提示通知;或者,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向所述目标域名对应的预设站点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所述预设站点服务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没有携带登录信息,返回所述登录提示通知;
接收返回的所述登录提示通知;
向站点登录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用户标识的登录请求,所述站点登录服务器用于响应所述登录请求,将第一终端设置为登录所述用户标识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为站点切换请求,所述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包括:
显示当前访问的站点服务器对应的访问页面;
根据所述访问页面中检测到的站点切换操作,确定所述站点服务器的目标域名;
从所述目标域名对应的多个区域标识中,确定选择的目标区域标识;
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的第一访问请求。
10.一种站点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注册界面;
获取在所述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创建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11.一种站点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域名和目标区域标识,所述第一访问请求由第一终端发送;
地址查询模块,用于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站点服务器的域名、所述站点服务器所属区域对应的区域标识与所述站点服务器的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访问触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12.一种站点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域名和当前登录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登录信息,所述登录信息包括所述用户标识和第一区域标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为所述用户标识所属区域的标识;
访问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域名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登录信息的第一访问请求;
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在已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或者,在未设置所述用户标识的目标区域标识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确定为所述目标区域标识;根据对应关系,查询与所述目标域名和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对应的目标地址,根据所述目标地址,触发访问所述目标地址指示的目标站点服务器。
13.一种站点注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注册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注册界面;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所述注册界面中输入的目标域名、目标区域标识和目标地址;
注册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域名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所述注册请求携带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所述域名服务器用于创建所述目标域名、所述目标区域标识和所述目标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
14.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站点注册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程序代码,所述至少一条程序代码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站点访问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站点注册方法。
CN202010789067.3A 2020-08-07 2020-08-07 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953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9067.3A CN111953811B (zh) 2020-08-07 2020-08-07 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9067.3A CN111953811B (zh) 2020-08-07 2020-08-07 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3811A true CN111953811A (zh) 2020-11-17
CN111953811B CN111953811B (zh) 2024-02-06

Family

ID=73332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9067.3A Active CN111953811B (zh) 2020-08-07 2020-08-07 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381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9027A (zh) * 2020-12-11 2021-04-20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pp用户访问动态地址服务器的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13037891A (zh) * 2021-03-26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缘计算系统中有状态应用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90228A (zh) * 2021-05-14 2021-07-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脚本文件生成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949710A (zh) * 2021-10-15 2022-01-1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集群
CN114666413A (zh) * 2022-03-31 2022-06-2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26907A (zh) * 2022-05-18 2022-07-08 北京结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端产品的接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44951A (zh) * 2022-04-22 2022-08-02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WO2023109934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存储桶的数据访问方法以及云管理平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2736A1 (ja) * 2013-05-28 2014-12-04 Ando Yuta 現在位置に関連したサイトページを所望条件順に携帯端末に表示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7107956A1 (zh) * 2015-12-23 2017-06-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07277025A (zh) * 2017-06-28 2017-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安全访问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00412A (zh) * 2018-05-03 2018-09-28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系统
CN108737582A (zh) * 2017-04-18 2018-11-02 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19066A (zh) * 2019-01-31 2019-05-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智能解析域名方法及装置
CN111314472A (zh) * 2020-02-21 2020-06-1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域名解析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11491013A (zh) * 2020-03-30 2020-08-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2736A1 (ja) * 2013-05-28 2014-12-04 Ando Yuta 現在位置に関連したサイトページを所望条件順に携帯端末に表示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7107956A1 (zh) * 2015-12-23 2017-06-2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08737582A (zh) * 2017-04-18 2018-11-02 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77025A (zh) * 2017-06-28 2017-10-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安全访问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00412A (zh) * 2018-05-03 2018-09-28 深圳市茁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域名解析方法及系统
CN109819066A (zh) * 2019-01-31 2019-05-2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智能解析域名方法及装置
CN111314472A (zh) * 2020-02-21 2020-06-19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域名解析方法、域名解析服务器及终端设备
CN111491013A (zh) * 2020-03-30 2020-08-0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服务器调度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9027A (zh) * 2020-12-11 2021-04-20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pp用户访问动态地址服务器的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13037891A (zh) * 2021-03-26 2021-06-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缘计算系统中有状态应用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037891B (zh) * 2021-03-26 2022-04-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边缘计算系统中有状态应用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90228A (zh) * 2021-05-14 2021-07-30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脚本文件生成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190228B (zh) * 2021-05-14 2024-01-26 抖音视界有限公司 一种脚本文件生成的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949710A (zh) * 2021-10-15 2022-01-18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集群
CN113949710B (zh) * 2021-10-15 2024-04-0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器集群
WO2023109934A1 (zh) * 2021-12-16 2023-06-22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象存储桶的数据访问方法以及云管理平台
CN114666413A (zh) * 2022-03-31 2022-06-2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44951A (zh) * 2022-04-22 2022-08-02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4844951B (zh) * 2022-04-22 2024-03-19 百果园技术(新加坡)有限公司 请求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4726907A (zh) * 2022-05-18 2022-07-08 北京结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端产品的接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3811B (zh) 202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3811B (zh) 站点访问方法、站点注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30818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874496B (zh) 应用管理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702602B (zh) 分享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1597455B (zh) 社交关系的建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4324B (zh) 应用调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06781B (zh) 客户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0217B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6140B (zh) 融合管理设备、管理系统、服务调用方法及介质
CN111427949B (zh) 一种创建大数据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61047A (zh) 网关访问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970298B (zh) 应用访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682983B (zh)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11130985B (zh) 关联关系建立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784201B (zh) 网页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900559A (zh) 管理系统、终端、管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9844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同步方法以及装置
CN114329292A (zh) 资源信息的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726848B (zh) 设备绑定方法、目标启动装置、固定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42757A (zh) 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04724A (zh) 创建互动信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48262B (zh) 基于跨链协议的跨链操作执行方法及网络系统
CN112116682B (zh) 信息展示页面的封面图片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4584628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612397B (zh) 多媒体列表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