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3696A -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3696A
CN111953696A CN202010818709.8A CN202010818709A CN111953696A CN 111953696 A CN111953696 A CN 111953696A CN 202010818709 A CN202010818709 A CN 202010818709A CN 111953696 A CN111953696 A CN 111953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data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servic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87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志强
周曦
袁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uncongbo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uncongbo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uncongbo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uncongbo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1870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3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3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3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设置进行通信协议转换的通信模块;每一平台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对接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层,以与所述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数据交互;本发明可实现终端设备对接多种平台时的协议切换,提升不同模块之间的解耦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主打不同核心业务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以及不同智能管理平台越来越多的出现。终端设备的开发者在适配不同的智能管理平台的时候都需要进行针对不同平台协议进行适配对接。现有的终端设备与平台对接方式一般为:
平台与终端设备严格适配:终端设备在开发之初就严格按照与平台共同的协议标准来进行开发,最终实现终端设备与平台的适配。该方法下的终端设备,设备业务逻辑与平台协议接口绑定,当终端设备需要与其他平台进行对接或者更换协议时,需要大幅改动终端设备多个模块的代码,来进行与新平台的适配。这种方法在终端设备对接不同平台以及调整平台协议时出现模块过于耦合以及模块代码难以复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主要解决平台模块间过于耦合,难以实现多个平台间适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包括:
设置进行通信协议转换的通信模块;
每一平台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对接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层,以与所述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数据交互。
可选地,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为对应的所述业务逻辑层提供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有将所述业务逻辑层与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在所述通信模块中集成多个所述平台对应的多种通信协议;在业务逻辑层接入多个所述平台中的一个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检测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并将匹配的所述通信协议封装到所述通信接口中。
可选地,在所述业务逻辑层设置通信协议编码,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提取所述通信协议编码获取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在所述接入平台被切换时,检测所述通信接口中的通信协议与切换后的平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直接应用当前通信接口;若不匹配,则修改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在修改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之前,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切换后的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若存在,则直接调用对应的通信协议替换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若不存在,则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后,通过录入的所述通信协议替换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移动终端、PC端。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与对应的所述业务逻辑层对接时,检测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业务逻辑层通信是否正常,并反馈异常;根据所述异常对所述通信接口进行调整。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系统,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进行通信协议转换;每一平台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对接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层,以与所述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数据交互。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连接所述业务逻辑层与接入平台提供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有将所述业务逻辑层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检测单元,所述通信模块中集成多个所述平台对应的多种通信协议;在业务逻辑层接入多个所述平台中的一个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并将匹配的所述通信协议封装到所述通信接口中。。
可选地,包括编码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逻辑层设置通信协议编码,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提取所述通信协议编码获取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接口匹配单元,用于在所述接入平台被切换时,检测所述通信接口中的通信协议与切换后的平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直接应用当前通信接口;若不匹配,则修改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包括协议获取单元,用于在修改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之前,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切换后的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若存在,则直接调用对应的通信协议替换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若不存在,则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后,通过录入的所述通信协议替换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一种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
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多种通信协议集成在一个通信模块中,对接不同平台时,只需要调整通信模块便可实现多个平台各自协议转换,不需要修改业务逻辑层的代码,是模块解耦;通过一个通信模块可对接多个平台,实现通信模块代码的简单复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业务数据交互系统的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业务数据交互的方法,包括步骤S01-S02。
在步骤S01中,设置进行通信协议转换的通信模块;
终端设备的系统架构通常包含三层结构,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其中业务逻辑层时系统架构中体现核心价值的部分,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业务规则的制定、业务流程的实现等与业务需求有关的系统设计。不同的智能管理平台与终端设备进行业务数据交互时,往往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在进行平台切换时,通过传统架构难以适配不同的平台。本实施例在终端设备业务逻辑层与智能管理平台的通信层之间增设通信模块,通过通信模块集成多个不同平台的通信协议,以便于切换平台时,能无障碍的进行业务数据交互。
在一实施例中,可根据终端设备的需求,将可能在终端设备上对接的智能管理平台对应的通信协议预先封装到通信模块中。在运行对应的平台时,直接调用通信模块中对应的通信协议。当终端设备对接不同平台时,只需要调整通信模块,进行终端设备与平台对应通信协议的转换,而不用大费周章的修改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代码。
在步骤S02中,每一平台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对接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层,以与所述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数据交互:
在一实施例中,通过通信模块为对应的业务逻辑层提供通信接口,终端设备通过通信接口与不同平台对接。其中,通信接口中封装有与接入平台对应的通信协议,用于适配相应的平台,实现平台通信层与业务逻辑层之间的衔接,进而实现数据交互。
在一实施例中,在进行通信接口封装之前,可通过通信模块检测与接入平台通信协议。从集成的通信协议中提取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封装到通信接口中。通过通信接口对接业务逻辑层,将平台的通信层与业务逻辑层进行衔接。
在一实施例中,可在业务逻辑层设置通信协议编码,在通过通信模块检测匹配的通信协议之前,提取业务逻辑层中的通信协议编码。如可在业务逻辑层代码中设置A、B、C、D分别表示业务逻辑层能够支持的通信协议对应的通信协议编码。通信模块分别提取A、B、C、D四类通信协议编码与接入平台通信层的信息进行比对,若A匹配,则根据A类通信协议编码,从通信模块中获取对应的通信协议并封装到通信接口中。
在一实施例中,当需要从当前平台切换到新的平台时,可检测通信接口中的通信协议是否适配新的平台,若适配,则直接通过当前平台的通信接口对接终端设备与新平台。若不适配,则对通信接口中的通信协议进行修改。在修改封装的通信协议之前,预先判断通信模块中是否已经集成对应的通信协议。若存在,则直接调用集成在通信模块中的通信协议,并将该通信协议封装在通信接口中,以替换通信接口中之前封装的通信协议。若不存在,则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并将录入的通信协议封装在通信接口中,以替换通信接口中之前封装的通信协议。
在一实施例中,可通过提取新平台通信层与通信协议相关的代码输入通信模块中与通信模块中的通信协议进行比对,判断通信模块中是否存在与新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也可通过通信协议编码与新平台通信层的特定代码比对,获取匹配的通信协议编码,并通过通信协议编码与通信模块中集成的通信协议进行比对判断。
在一实施例中,在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之前,通信模块可向终端设备发送提示信息,通过提示信息引导管理人员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如终端设备可通过显示界面显示提示信息,并根据提示信息完成录入。其中,提示信息包括匹配的通信协议编码、新平台通信协议以及系统基本配置信息等,保证录入的通信协议能够很好地适配新平台。
在一实施例中,通信模块包括修正端口,通过其他终端设备(如移动终端、PC端等)通过浏览器访问修正端口,对通信模块中的内容进行实时修改,如录入新的通信协议,或对通信端口中的封装的信息进行修改等。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入平台的通信层通过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层对接时,可设置异常检测模块,实时检测通信接口与业务逻辑层的通信是否正常。如可测试数据测试接口通信状态,如出现异常,则可将异常反馈给终端设备或远端移动终端,管理人员根据异常信息对通信接口中的封装信息进行调整。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终端设备与多个智能平台进行业务数据交互的步骤可包括:
在步骤S101中,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层以及预先需要连接终端设备的一个多多个平台分别接入通信模块;进入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通信模块可检测业务逻辑层的通信协议编码等,判断业务逻辑层与接入平台的通信协议是否匹配;若是,则进入步骤S103;若否,则结束业务,并反馈接入失败,或者进入步骤S106;
在步骤S103中,判断通信模块中是否已经预先集成了接入平台对应的通信协议;若是,则进入步骤S104;若否,则则进入步骤S105;
在步骤S104中,将匹配的通信协议封装到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中,通过通信接口连接接入平台和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数据交互;当需要切换平台进行数据业务交互时,进入步骤S106;完成数据交互业务后,结束任务。
在步骤S105中,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若录入成功,则进入步骤S103或步骤S108;
在步骤S106中,切换平台,进入步骤S107;
在步骤S107中,判断通信模块中是否存在与切换后的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若是,则进入步骤S108;若否,则进入步骤S105;
在步骤S108中,将匹配的通信协议封装在通信模块的通信接口中,替换原有的通信协议,进入步骤S104。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交互系统,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平台同喜模块解耦和复用方法。由于系统实施例的技术原理与前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原理相似,因而不再对同样的技术细节做重复性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业务数据交互系统包括通信模块10,通信模块10用于辅助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介绍的步骤S01和步骤S02。
可选地,通信模块10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连接业务逻辑层与接入平台提供通信接口,其中,通信接口中封装有将业务逻辑层与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通信模块10包括检测单元,通信模块10中集成多个平台对应的多种通信协议;在业务逻辑层接入多个平台中的一个时,检测单元检测与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并将匹配的通信协议封装到通信接口中。。
可选地,包括编码设置模块,用于在业务逻辑层设置通信协议编码,通信模块10通过提取通信协议编码获取与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通信模块10还包括接口匹配单元,用于在接入平台被切换时,检测通信接口中的通信协议与切换后的平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直接应用当前通信接口;若不匹配,则修改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可选地,包括协议获取单元,用于在修改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之前,判断是否存在与切换后的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若存在,则直接调用对应的通信协议替换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若不存在,则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后,通过录入的通信协议替换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用户可通过数据交互模块登录对应平台,获取终端设备业务逻辑层的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办理等操作。如可登录网银平台、支付宝平台等多个平台分别与终端设备进行业务数据交互。该多个平台可仅通过一个通信模块实现平台与终端设备的适配,不需要对业务逻辑层代码进行大幅修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图1所述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可以作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作为服务器,终端设备的例子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语音层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播放器、MP4(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语音层面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车载电脑、台式计算机、机顶盒、智能电视机、可穿戴设备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具体的设备不加以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programs),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应用在设备时,可以使得该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业务数据交互方法所包含步骤的指令(instructions)。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输入设备1100、第一处理器1101、输出设备1102、第一存储器11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104。通信总线1104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第一存储器110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第一存储器1103中可以存储各种程序,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可选的,上述第一处理器1101例如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该处理器1101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耦合到上述输入设备1100和输出设备1102。
可选的,上述输入设备1100可以包括多种输入设备,例如可以包括面向用户的用户接口、面向设备的设备接口、软件的可编程接口、摄像头、传感器中至少一种。可选的,该面向设备的设备接口可以是用于设备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有线接口、还可以是用于设备与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硬件插入接口(例如USB接口、串口等);可选的,该面向用户的用户接口例如可以是面向用户的控制按键、用于接收语音输入的语音输入设备以及用户接收用户触摸输入的触摸感知设备(例如具有触摸感应功能的触摸屏、触控板等);可选的,上述软件的可编程接口例如可以是供用户编辑或者修改程序的入口,例如芯片的输入引脚接口或者输入接口等;输出设备1102可以包括显示器、音响等输出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的处理器包括用于执行各设备中语音识别装置各模块的功能,具体功能和技术效果参照上述实施例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对图3在实现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二处理器1201以及第二存储器1202。
第二处理器1201执行第二存储器1202所存放的计算机程序代码,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图1所述方法。
第二存储器12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例如消息,图片,视频等。第二存储器1202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可选地,第一处理器1201设置在处理组件1200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组件1203,电源组件1204,多媒体组件1205,语音组件1206,输入/输出接口1207和/或传感器组件1208。终端设备具体所包含的组件等依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处理组件1200通常控制终端设备的整体操作。处理组件1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处理器1201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图1所示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200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200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205和处理组件1200之间的交互。
电源组件1204为终端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204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205包括在终端设备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显示屏。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显示屏包括触摸面板,显示屏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语音组件1206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语音信号。例如,语音组件1206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语音信号。所接收的语音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第二存储器1202或经由通信组件1203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语音组件1206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语音信号。
输入/输出接口1207为处理组件1200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208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208可以检测到终端设备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用户与终端设备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传感器组件1208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包括检测用户与终端设备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208还可以包括摄像头等。
通信组件1203被配置为便于终端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中可以包括SIM卡插槽,该SIM卡插槽用于插入SIM卡,使得终端设备可以登录GPRS网络,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建立通信。
由上可知,在图4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组件1203、语音组件1206以及输入/输出接口1207、传感器组件1208均可以作为图3实施例中的输入设备的实现方式。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在终端设备业务逻辑层与对接平台通信层之间增加虚拟通信模块来实现终端设备的对接多种平台协议时的轻松转换;相较于其他的对接平台方式,本发明减少了终端设备在调整对接平台时终端设备程序的修改工作量,提升了不同模块之间的解耦程度,让该虚拟通信模块的代码可以容易复用。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6)

1.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进行通信协议转换的通信模块;
每一平台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对接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层,以与所述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为对应的所述业务逻辑层提供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有将所述业务逻辑层与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模块中集成多个所述平台对应的多种通信协议;在业务逻辑层接入多个所述平台中的一个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检测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并将匹配的所述通信协议封装到所述通信接口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业务逻辑层设置通信协议编码,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提取所述通信协议编码获取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平台被切换时,检测所述通信接口中的通信协议与切换后的平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直接应用当前通信接口;若不匹配,则修改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修改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之前,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切换后的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若存在,则直接调用对应的通信协议替换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若不存在,则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后,通过录入的所述通信协议替换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移动终端、PC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与对应的所述业务逻辑层对接时,检测所述通信接口与所述业务逻辑层通信是否正常,并反馈异常;根据所述异常对所述通信接口进行调整。
9.一种业务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进行通信协议转换;每一平台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对接终端设备的业务逻辑层,以与所述业务逻辑层进行业务数据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通信接口,用于连接所述业务逻辑层与接入平台提供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有将所述业务逻辑层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检测单元,所述通信模块中集成多个所述平台对应的多种通信协议;在业务逻辑层接入多个所述平台中的一个时,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并将匹配的所述通信协议封装到所述通信接口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业务逻辑层设置通信协议编码,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提取所述通信协议编码获取与所述接入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包括接口匹配单元,用于在所述接入平台被切换时,检测所述通信接口中的通信协议与切换后的平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直接应用当前通信接口;若不匹配,则修改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业务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协议获取单元,用于在修改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之前,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切换后的平台匹配的通信协议,若存在,则直接调用对应的通信协议替换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若不存在,则录入匹配的通信协议后,通过录入的所述通信协议替换所述通信接口中封装的通信协议。
15.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
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16.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18709.8A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1953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8709.8A CN111953696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8709.8A CN111953696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3696A true CN111953696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42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8709.8A Pending CN111953696A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36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3608A (zh) * 2022-04-26 2022-05-27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接入云平台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6661A1 (fr) * 2007-09-19 2009-03-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pour traiter des informations dans un centre de contact multimédia
CN102307223A (zh) * 2011-05-12 2012-01-04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应用平台适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7800710A (zh) * 2017-11-08 2018-03-13 绵阳美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与平台连接方法、系统以及物联网模块
CN110351283A (zh) * 2019-07-16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36661A1 (fr) * 2007-09-19 2009-03-2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appareil pour traiter des informations dans un centre de contact multimédia
CN102307223A (zh) * 2011-05-12 2012-01-04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实现应用平台适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7800710A (zh) * 2017-11-08 2018-03-13 绵阳美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与平台连接方法、系统以及物联网模块
CN110351283A (zh) * 2019-07-16 2019-10-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3608A (zh) * 2022-04-26 2022-05-27 云丁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接入云平台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3647A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38231A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43407A (zh) 读写智能卡的方法及装置
CN208985138U (zh) 同屏显示的电子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数据处理系统
CN112316417B (zh) 控制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50364A (zh) 一种多用户在线编辑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99891A (zh) iOS设备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WO2023124141A1 (zh) 一种输入法调用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952426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953696A (zh) 一种业务数据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07038024A (zh) 一种操控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CN112367348A (zh)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711955A (zh) 一种nfc的信息传输方法、信息传输装置及终端
CN112051270B (zh) 一种输电线缺陷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5237481A (zh) 驱动外接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170576A (zh) 日志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52357B (zh) 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07089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4285957A (zh) 图像处理电路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13010226A (zh) 一种模型加载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724711A (zh) 一种语音识别服务实现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1243254A (zh) 无线传输电路、装置及设备
CN111026584A (zh) 一种解决键值数据库文件损坏的装置、方法和设备
CN115174659B (zh) 一种车载业务容器、业务调用方法、设备及介质
EP2624176A1 (en) Menu assembly method, menu assembly system and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