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8638A - 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8638A
CN111938638A CN202010826469.6A CN202010826469A CN111938638A CN 111938638 A CN111938638 A CN 111938638A CN 202010826469 A CN202010826469 A CN 202010826469A CN 111938638 A CN111938638 A CN 111938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uromuscular
potential difference
muscle
electrodes
oscillation wave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64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陈素英
刘现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264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8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8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863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0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evaluating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76Diagnosing or monitoring particular condition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B5/4082Diagnosing or monitoring movement diseases, e.g. Parkinson, Huntington or Tourett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eur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一种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可采集面部及颈部两侧对应神经肌肉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时的电位差信号变化情况,并生成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将震荡波形曲线通过显示单元的显示屏对外显示,可以通过对照震荡波形曲线的振幅和变化频率得知对应神经肌肉的情况。通过本发明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能够辅助使用者获知患者的状况,使神经肌肉自然产生的电生理呈现可视化、数字化,可适用于梅杰综合症、面肌痉挛、帕金森等肌张力障碍的各自病征的客观检查中。检查过程不需要外在刺激,而是直接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使用更加方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直观。

Description

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梅杰综合症、面肌痉挛、帕金森综合征、面瘫等肌张力障碍疾病均是由神经肌肉的异常所引起的。
此类疾病目前在国内及国外尚没有客观依据进行诊断,仅仅靠症状做出临床诊断,导致该病的误诊率极高,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浪费人力、财力和医疗资源的同时,患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极其痛苦。
尤其是梅杰综合征在国内及国外均没有客观诊断依据,其传统诊断方法为:“基于刻板的、双侧的和同步的眼轮匝肌痉挛的运动表现、感觉 Tricks的识别和增加的自发眨眼率”。国内 2018 年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发布的《梅杰综合征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也主要是依靠眼睑痉挛和/或口面部肌肉对称性、不规则收缩、Tricks 现象及睡眠时消失来诊断。目前无确定本病的特异性检查。
由于梅杰综合征的病因不清,化验、CT、MRI检查均属正常,而仅仅能依靠临床症状表现来进行诊断,诊断缺乏客观检查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包括电极、主机和显示器;其中,电极包括基准电极和检测电极,基准电极贴附于待检测者的人体面部中线位置,作为电极间电位检测的基准,检测电极成对分组使用,一对检测电极作为一组,检测时两组检测电极同时使用,两组检测电极分别对应置于左、右待检测组织的相应部位,左、右待检测组织相对于人体面部中线对称,分别采集同侧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并将电位差信号传输至主机;主机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处理单元分别与接收单元、显示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相连接,接收单元接收由两组电极处采集到的相应神经肌肉的电位差信号,处理单元将上述两组电位差信号处理为两组电位差值,并生成按时间连续分布的两条震荡波形曲线,显示单元将对应于神经肌肉的两条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对外输出显示,人机交互单元完成对检测装置的操作控制。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各组检测电极与接收单元之间设置信号放大器,检测电极采集的电位差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接收单元。
所述的同组检测电极分别对应待检测者的眼睑轮匝肌、皱眉肌、口轮匝肌、咬肌、舌骨肌群、颈部肌肉中至少一处进行设置,采集该肌肉发生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时的电位差值变化。
所述的主机中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对震荡波形曲线进行存储记录。
记录对比患者处于身体静止和活动期间的对应神经肌肉的生物电状况。
本发明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检测者的面部中线位置设置基准电极,在待检测者两侧眼睑轮匝肌、皱眉肌、口轮匝肌、咬肌、舌骨肌群、颈部肌肉中至少一处肌肉设置分别设置检测电极组,两侧各组检测电极的设置位置相对人体面部中线左右眼对称,通过电极采集该神经肌肉运动时或肌张力变化时的电位差信号;
B、各组检测电极采集的电位差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主机的接收单元;
C、接收单元将各组检测电极采集到的电位差信号处理为电位差值,并生成按时间连续分布的对应的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并通过显示单元将肌肉对应的震荡波形曲线显示在显示屏上,对称设置的两组检测电极的震荡波形曲线相互对照;
D、当对应神经肌肉处于正常状态时,电极间的电位差变化平和,震荡波形曲线为平缓的曲线,当神经肌肉处于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时,电位差值变化快速且剧烈,震荡波形曲线为振幅变化剧烈的连续尖型波,依据两条震荡波形曲线变化及对照情况判断神经肌肉处于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的状态。
对应不同神经肌肉分别生成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各神经肌肉的震荡波形曲线通过显示单元分区显示或分屏显示。
所述的主机中的存储单元对各神经肌肉的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进行存储和记录。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可采集面部及颈部两侧对应神经肌肉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时的电位差信号变化情况,并生成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将震荡波形曲线通过显示单元的显示屏对外显示,可以通过对照震荡波形曲线的振幅和变化频率得知对应神经肌肉的情况;还可以实行长时间如24小时内正常活动情况下患者的连续观察,能客观得知患者某一肌肉或某肌肉群组的真实状态,使后续治疗有了客观依据。通过本发明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能够辅助使用者获知患者的状况,使神经肌肉自然产生的电生理呈现可视化、数字化,可适用于梅杰综合症、面肌痉挛、帕金森等肌张力障碍的各自病征的客观检查中。检查过程不需要外在刺激,而是直接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使用更加方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直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的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包括电极、主机和显示器;其中,电极包括基准电极和检测电极,基准电极贴附于待检测者的人体面部中线位置,作为电极间电位检测的基准,检测电极成对分组使用,一对检测电极作为一组,检测时两组检测电极同时使用,两组检测电极分别对应置于左、右待检测组织的相应部位,左、右待检测组织相对于人体面部中线对称,分别采集同侧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并将电位差信号传输至主机;主机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处理单元分别与接收单元、显示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相连接,接收单元接收由两组电极处采集到的相应神经肌肉的电位差信号,处理单元将上述两组电位差信号处理为两组电位差值,并生成按时间连续分布的两条震荡波形曲线,显示单元将对应于神经肌肉的两条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对外输出显示,人机交互单元完成对检测装置的操作控制。
由于梅杰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抽搐和肌张力失调引起的不自主运动,当肌肉发生运动时,同一处肌肉上两点间的电位差会发生变化,对外表现为电位差值发生改变,而梅杰综合征相关的肌肉运动虽然不由人的意志控制,但同样会出现电位差变化,又由于肌肉痉挛发生时肌肉反常的快速运动,对外也对应表现为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快速变化,从而引起对应的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剧烈快速变化,反之,通过检测得到的震荡波形曲线变化的方式能够判断出该肌肉的运动状态,进而得到梅杰综合征的发生位置和发生条件。通过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两组检测电极能够通过两侧不同的震荡波形曲线进行对照和判断。
面肌痉挛、帕金森综合征、面瘫等肌张力障碍的检测和判断与上述原理相同。
各组检测电极与接收单元之间设置信号放大器,检测电极采集的电位差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接收单元。由于两电极之间采集到的电位差信号强度较小,需要在电极与接收单元之间设置信号放大器,信号放大器将各组检测电极采集到的电位信号进行无损放大,从而便于主机对信号进行分析。
同组检测电极分别对应待检测者的眼睑轮匝肌、皱眉肌、口轮匝肌、咬肌、舌骨肌群、颈部肌肉中至少一处进行设置,采集该肌肉发生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时的电位差值变化。眼睑轮匝肌、皱眉肌、口轮匝肌、咬肌、舌骨肌群、颈部肌肉为面部肌张力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区,对各肌肉分别或同时进行检测能够覆盖各种面部肌张力障碍的判断。
主机中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对震荡波形曲线进行存储记录。
本发明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检测者的面部中线位置设置基准电极,在待检测者两侧眼睑轮匝肌、皱眉肌、口轮匝肌、咬肌、舌骨肌群、颈部肌肉中至少一处肌肉设置分别设置检测电极组,两侧各组检测电极的设置位置相对人体面部中线左右眼对称,通过电极采集该神经肌肉运动时或肌张力变化时的电位差信号;
B、各组检测电极采集的电位差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主机的接收单元;
C、接收单元将各组检测电极采集到的电位差信号处理为电位差值,并生成按时间连续分布的对应的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并通过显示单元将肌肉对应的震荡波形曲线显示在显示屏上,对称设置的两组检测电极的震荡波形曲线相互对照;
D、当对应神经肌肉处于正常状态时,电极间的电位差变化平和,震荡波形曲线为平缓的曲线,当神经肌肉处于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时,电位差值变化快速且剧烈,震荡波形曲线为振幅变化剧烈的连续尖型波,依据两条震荡波形曲线变化及对照情况判断神经肌肉处于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的状态。
对应不同神经肌肉分别生成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各神经肌肉的震荡波形曲线通过显示单元分区显示或分屏显示。
主机中的存储单元对各神经肌肉的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进行存储和记录。
由于肌张力障碍是阵发性的,可以将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进一步小型化,采用小型化的携带装置来记录患者处于身体静止和活动期间的对应肌肉生物电状况,以及症状发作与不发作状态下的相应部位或肌肉的神经肌肉电位活动情况,来判断该部位的功能状态。还记录待检测者日常状态下对应神经肌肉的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从而对对应神经肌肉的发病状况进行观察和掌控。
例如,梅杰综合征并不是持续发作状态,有些患者走路时眼睛睁不开,而在安定状态下睁眼正常,所以在安定的时候就记录不到神经肌肉的异常兴奋情况,仅能在患者运动时进行监测和记录。另外,梅杰综合征是锥体外系疾病,锥体外系疾病的特征是睡眠状态症状消失,如果睡眠状态仍然出现神经肌肉的异常兴奋就证明不是梅杰综合征,通过记录的肌肉活动状况可以起到辅助鉴别诊断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主机和显示器;其中,电极包括基准电极和检测电极,基准电极贴附于待检测者的人体面部中线位置,作为电极间电位检测的基准,检测电极成对分组使用,一对检测电极作为一组,检测时两组检测电极同时使用,两组检测电极分别对应置于左、右待检测组织的相应部位,左、右待检测组织相对于人体面部中线对称,分别采集同侧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并将电位差信号传输至主机;主机包括接收单元、处理单元、显示单元、存储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处理单元分别与接收单元、显示单元和人机交互单元相连接,接收单元接收由两组电极处采集到的相应神经肌肉的电位差信号,处理单元将上述两组电位差信号处理为两组电位差值,并生成按时间连续分布的两条震荡波形曲线,显示单元将对应于神经肌肉的两条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对外输出显示,人机交互单元完成对检测装置的操作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检测电极与接收单元之间设置信号放大器,检测电极采集的电位差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接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同组检测电极分别对应待检测者的眼睑轮匝肌、皱眉肌、口轮匝肌、咬肌、舌骨肌群、颈部肌肉中至少一处进行设置,采集该肌肉发生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时的电位差值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机中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对震荡波形曲线进行存储记录。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检测者的面部中线位置设置基准电极,在待检测者两侧眼睑轮匝肌、皱眉肌、口轮匝肌、咬肌、舌骨肌群、颈部肌肉中至少一处肌肉设置分别设置检测电极组,两侧各组检测电极的设置位置相对人体面部中线左右眼对称,通过电极采集该神经肌肉运动时或肌张力变化时的电位差信号;
B、各组检测电极采集的电位差信号经信号放大器放大后传输至主机的接收单元;
C、接收单元将各组检测电极采集到的电位差信号处理为电位差值,并生成按时间连续分布的对应的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并通过显示单元将肌肉对应的震荡波形曲线显示在显示屏上,对称设置的两组检测电极的震荡波形曲线相互对照;
D、当对应神经肌肉处于正常状态时,电极间的电位差变化平和,震荡波形曲线为平缓的曲线,当神经肌肉处于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时,电位差值变化快速且剧烈,震荡波形曲线为振幅变化剧烈的连续尖型波,依据两条震荡波形曲线变化及对照情况判断神经肌肉处于痉挛、不自主运动或肌张力改变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不同神经肌肉分别生成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各神经肌肉的震荡波形曲线通过显示单元分区显示或分屏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机中的存储单元对各神经肌肉的电位差值震荡波形曲线进行存储和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对比患者处于身体静止和活动期间的对应神经肌肉的生物电状况。
CN202010826469.6A 2020-08-17 2020-08-17 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1938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6469.6A CN111938638A (zh) 2020-08-17 2020-08-17 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6469.6A CN111938638A (zh) 2020-08-17 2020-08-17 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8638A true CN111938638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42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6469.6A Withdrawn CN111938638A (zh) 2020-08-17 2020-08-17 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86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811A (zh) * 2022-03-08 2022-05-31 郑州大学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自我护理的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811A (zh) * 2022-03-08 2022-05-31 郑州大学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自我护理的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
CN114557811B (zh) * 2022-03-08 2024-03-29 郑州大学 一种用于偏瘫患者自我护理的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 Luca Use of the surface EMG signal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back muscles
Zhou 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complexity of spontaneous motor unit patterns of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using approximate entropy
CA2456447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ion examination using interrupt signals for synchronizing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sampling rate with visual stimulus
US5772605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facial symmetry
JPS58133233A (ja) 麻酔をかけられた患者の状態を監視および記録する装置
CN111938638A (zh) 神经肌肉生物电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
Jensen et al. Quantitative surface EMG of pericranial muscles. Reproducibility and variability
Keenan et al. Coherence between surface electromyograms is influenced by electrode placement in hand muscles
Ahmad et al. Multiparameter physiological analysi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imulated with Mueller maneuver
Alawieh et al. A real-time ECG feature extraction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meditation levels within a general measurement setup
KR20120106339A (ko) 침 자극과 결합된 뇌파 분석 시스템
CN111759300A (zh) 神经诊断或治疗设备、心电检测系统和交感神经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Kumar et al.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muscle fatigue and muscle disorder of biceps brachii using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
JPH0670898A (ja) 睡眠状態モニター装置
CN109147951A (zh) 一种大脑警觉度的监测报警方法
KR101034886B1 (ko) 짧은 심장박동 주기의 변화를 이용한 졸음상태 판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JPH0543377B2 (zh)
Takalokastari et al. Real time drowsiness detection by a WSN based wearable ECG measurement system
CN112741630A (zh) 一种戒毒检测系统及方法
Hosokawa et al.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electronystagmogram signals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nystagmus
AU6549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wake or sleep status
KR102306613B1 (ko) 표면근전도 신호를 이용한 근육병증 감별장치
Chen et al. An empirical quantitative EEG analysis for evaluating clinical brain death
CN109091111A (zh) 骨筋膜室综合征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Emly et al. Electromyograph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