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8445A - 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8445A
CN111938445A CN202010701743.7A CN202010701743A CN111938445A CN 111938445 A CN111938445 A CN 111938445A CN 202010701743 A CN202010701743 A CN 202010701743A CN 111938445 A CN111938445 A CN 111938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brewing
name
paramet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17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渝峰
胡馨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ong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ong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ong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ongm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017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8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8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84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21Alarm-clock-controlled mechanism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 Timer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for coffee- or tea-making apparatus the electronic control being performed over a network, e.g. by means of a computer or a handheld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0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with dispensing means for adding a measured quantity of ingredients, e.g. coffee, water, sugar, cocoa, milk, tea
    • A47J31/404Powder dos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方法,包括:从云服务器获取参数库;判断用户是否选择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若否,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获取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根据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根据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得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将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对应的参数,将第二茶叶名称和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本方案能够在智能泡茶机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与之相应的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依然可以智能化使用。

Description

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智能泡茶机,能够使用算法和机器实现对茶叶冲泡过程的精准控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冲泡操作。目前,智能泡茶机在确定待冲泡茶叶的种类后,从自身的存储器中获取到预先存储的相应冲泡方法,然后根据该方法对该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如果智能泡茶机自身的存储器中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者与待冲泡茶叶相应的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将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在智能泡茶机自身的存储器中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者与待冲泡茶叶相应的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依然可以智能化使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方法,包括:
从云服务器获取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判断用户是否选择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
若否,则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
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
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
根据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根据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得出与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
将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
可选地,
该智能泡茶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用户选择了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则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
根据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以及与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计算第一冲泡水量;
根据第一冲泡水量以及与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方法,包括:
向智能泡茶机发送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
若是,则接收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
将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可选地,
该智能泡茶方法,进一步包括:
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
若是,则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将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装置,包括:
参数库获取模块,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是否选择参数库获取模块获取的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若否,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
用户输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
冲泡模块,用于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根据用户输入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并根据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得出与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
上传模块,用于将用户输入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冲泡模块计算的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
可选地,
该智能泡茶装置,进一步包括:
水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计重模块计算的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以及参数库获取模块获取的与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计算第一冲泡水量。
可选地,
冲泡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水量计算模块计算的第一冲泡水量以及参数库获取模块获取的与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器,包括:
参数库发送模块,用于向智能泡茶机发送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新增指令检测模块,用于当参数库发送模块发送参数库后,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
第一参数接收模块,用于当新增指令检测模块接收到参数新增指令后,接收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
第一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将第一参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可选地,
该云服务器,进一步包括:
更新指令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
第二参数接收模块,用于当更新指令检测模块接收到参数更新指令后,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第二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将第二参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的智能泡茶装置和上述任一的云服务器;
可选地,
该智能泡茶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每一个智能设备,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更新指令,并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从云服务器获取到参数库,该参数库中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进而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从参数库中获取到的任意一个第一茶叶名称:如果用户选择了参数库中包含的第一茶叶名称,则根据用户选择的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如果用户没有选择参数库中包含的第一茶叶名称,则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并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接着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并按照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该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再根据计算出的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其中,该第二冲泡水量可以是泡茶用水的重量,也可以是泡茶用水的体积,相应的,该第二茶水比可以是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与泡茶用水的重量的比值,也可以是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与泡茶用水的体积的比值。最后,将上述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通过上述描述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从云端获取到的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及其相应的参数与待冲泡茶叶不匹配时,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并根据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出第二茶水比,将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再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在智能泡茶机自身的存储器中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者与待冲泡茶叶相应的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依然可以智能化使用,能够记录用户自定义的参数,在下一次泡茶时可以直接使用该自定义的参数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泡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泡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泡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泡茶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泡茶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泡茶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泡茶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泡茶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泡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智能泡茶机,能够使用算法和机器实现对茶叶冲泡过程的精准控制,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冲泡操作。目前,智能泡茶机在确定待冲泡茶叶的种类后,从自身的存储器中获取到预先存储的相应冲泡方法,然后根据该方法对该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如果智能泡茶机自身的存储器中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者与待冲泡茶叶相应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无法将用户自定义的茶叶种类和冲泡方法生成相应的参数并存储下来,以便下一次使用。鉴于此,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从云服务器获取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步骤102:判断用户是否选择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若是,则执行步骤103,若否,则执行步骤104-109;
步骤103:根据用户选择的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步骤104: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
步骤105: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
步骤106: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
步骤107:根据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步骤108:根据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得出与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
步骤109:将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从云服务器获取到参数库,该参数库中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进而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从参数库中获取到的任意一个第一茶叶名称:如果用户选择了参数库中包含的第一茶叶名称,则根据用户选择的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如果用户没有选择参数库中包含的第一茶叶名称,则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并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接着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并按照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该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再根据计算出的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其中,该第二冲泡水量可以是泡茶用水的重量,也可以是泡茶用水的体积,相应的,该第二茶水比可以是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与泡茶用水的重量的比值,也可以是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与泡茶用水的体积的比值。最后,将上述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通过上述描述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从云端获取到的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及其相应的参数与待冲泡茶叶不匹配时,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并根据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出第二茶水比,将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再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在智能泡茶机自身的存储器中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者与待冲泡茶叶相应的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依然可以智能化使用,能够记录用户自定义的参数,在下一次泡茶时可以直接使用该自定义的参数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茶叶图像,与从云服务器的参数库中获取的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叶图像一一进行比对。如果未比对成功,则说明云服务器的参数库中未存储待冲泡茶叶的参数,则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并提示用户输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获取到用户输入的上述数据后,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并按照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该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再根据计算出的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最后,将上述第二茶叶图像、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智能泡茶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向智能泡茶机发送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步骤202: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若是,则执行步骤203,若否,则执行步骤202;
步骤203:接收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
步骤204:将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将自身存储的参数库通过网络发送给智能泡茶机,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接着,实时检测智能泡茶机是否发来参数新增指令,如果检测到智能泡茶机发来参数新增指令,说明待冲泡茶叶不包含于参数库中,则接收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最后,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以便下次使用。通过上述描述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服务器在接收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后,就会接受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并将这些名称和参数存储至参数库中,完成参数库的更新后,所有与该云服务器通过网络相连接的智能泡茶机都会在下一次泡茶前接收到该更新后的参数库,增加了该智能泡茶机的智能程度,使智能泡茶机能够记录用户自定义的参数,在下一次泡茶时可以直接使用该自定义的参数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在接收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后,获取智能泡茶机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二茶叶图像,并对该第二茶叶图像和参数库中存储的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图像进行大数据分析,提取待冲泡茶叶与参数库中存储的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茶叶之间的相似特征,进而生成针对待冲泡茶叶的第二茶水比、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然后将上述第二茶水比、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发送至智能泡茶机。最后,随机生成一个针对待冲泡茶叶的第二茶叶名称,将上述第二茶叶图像、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中。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智能泡茶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向智能泡茶机发送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步骤302: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若是,则执行步骤303,若否,则执行步骤302;
步骤303: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步骤304:将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将自身存储的参数库通过网络发送给智能泡茶机,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接着,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如果接收到了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则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最后,将接收到的该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通过上述描述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对云服务器的参数库进行管理,开发人员或者用户可以在智能终端上对云服务器的参数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加或者修改,再将更新后的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接收到后,按照智能终端发来的数据,对参数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能够实现对智能泡茶方法的动态管理。
如图4、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装置。智能设备上传数据的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上传数据的装置所在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4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设备通常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等等。以软件实现为例,如图5所示,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CPU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上传数据的装置,包括:
参数库获取模块501,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判断模块502,用于判断用户是否选择参数库获取模块501获取的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若否,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
用户输入获取模块503,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
冲泡模块504,用于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根据用户输入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并根据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获取模块获取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得出与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
上传模块505,用于将用户输入获取模块503获取的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冲泡模块504计算的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数库获取模块501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1,判断模块502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2-103,用户输入获取模块503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4,冲泡模块504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5-107,上传模块505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108,能够在智能泡茶机自身的存储器中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者与待冲泡茶叶相应的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依然可以智能化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智能泡茶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
水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计重模块计算的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以及参数库获取模块获取的与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计算第一冲泡水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冲泡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
根据水量计算模块计算的第一冲泡水量以及参数库获取模块获取的与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云服务器,该云服务器可以包括:
参数库发送模块601,用于向智能泡茶机发送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新增指令检测模块602,用于当参数库发送模块601发送参数库后,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
第一参数接收模块603,用于当新增指令检测模块602接收到参数新增指令后,接收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
第一参数存储模块604,用于将第一参数接收模块603接收到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数库发送模块601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1,新增指令检测模块602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2,第一参数接收模块603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3,第一参数存储模块604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204,能够在智能泡茶机自身的存储器中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者与待冲泡茶叶相应的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依然可以智能化使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云服务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更新指令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
第二参数接收模块,用于当更新指令检测模块接收到参数更新指令后,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第二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将第二参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泡茶装置的具体限定。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泡茶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
上述装置内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读程序;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机器可读程序,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的智能泡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中的智能泡茶方法。
具体地,可以提供配有存储介质的系统或者装置,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着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且使该系统或者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项实施例的功能,因此程序代码和存储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的一部分。
用于提供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实施例包括软盘、硬盘、磁光盘、光盘(如CD-ROM、CD-R、CD-RW、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和ROM。可选择地,可以由通信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上下载程序代码。
此外,应该清楚的是,不仅可以通过执行计算机所读出的程序代码,而且可以通过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计算机上操作的操作系统等来完成部分或者全部的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将由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到插入计算机内的扩展板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到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扩展单元中设置的存储器中,随后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使安装在扩展板或者扩展单元上的CPU等来执行部分和全部实际操作,从而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的功能。
如图7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泡茶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上述任一的智能泡茶装置701和上述任一的云服务器702。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该智能泡茶系统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设备801;
每一个智能设备801,用于向云服务器702发送参数更新指令,并向云服务器701发送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泡茶方法。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泡茶方法,包括:
步骤901:云服务器向智能泡茶机发送参数库,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步骤902:智能泡茶机判断用户是否在屏幕上选择了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若否,执行903-908,若是,执行909-910;
步骤903:智能泡茶机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
步骤904:智能泡茶机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
步骤905:智能泡茶机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并根据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步骤906:智能泡茶机根据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得出与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
步骤907:智能泡茶机将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
步骤908:云服务器接收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其中,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
步骤909:智能泡茶机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并根据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以及与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计算第一冲泡水量;
步骤910:智能泡茶机根据所述第一冲泡水量以及与所述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步骤911:云服务器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若是,执行步骤912-913,若否,执行步骤911;
步骤912:云服务器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该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步骤913:云服务器将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从云服务器获取到参数库,该参数库中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进而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从参数库中获取到的任意一个第一茶叶名称:如果用户选择了参数库中包含的第一茶叶名称,则根据用户选择的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如果用户没有选择参数库中包含的第一茶叶名称,则向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并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接着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并按照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该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再根据计算出的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其中,该第二冲泡水量可以是泡茶用水的重量,也可以是泡茶用水的体积,相应的,该第二茶水比可以是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与泡茶用水的重量的比值,也可以是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与泡茶用水的体积的比值。最后,将上述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通过上述描述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从云端获取到的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及其相应的参数与待冲泡茶叶不匹配时,可以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并根据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用户输入的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出第二茶水比,将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再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参数库,在智能泡茶机自身的存储器中没有预先存储待冲泡茶叶的种类或者与待冲泡茶叶相应的冲泡方法时,智能泡茶机依然可以智能化使用,能够记录用户自定义的参数,在下一次泡茶时可以直接使用该自定义的参数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将自身存储的参数库通过网络发送给智能泡茶机,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接着,实时检测智能泡茶机是否发来参数新增指令,如果检测到智能泡茶机发来参数新增指令,说明待冲泡茶叶不包含于参数库中,则接收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最后,将该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以便下次使用。通过上述描述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云服务器在接收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后,就会接受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并将这些名称和参数存储至参数库中,完成参数库的更新后,所有与该云服务器通过网络相连接的智能泡茶机都会在下一次泡茶前接收到该更新后的参数库,增加了该智能泡茶机的智能程度,使智能泡茶机能够记录用户自定义的参数,在下一次泡茶时可以直接使用该自定义的参数对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将自身存储的参数库通过网络发送给智能泡茶机,其中,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接着,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如果接收到了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则接收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最后,将接收到的该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参数库。通过上述描述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对云服务器的参数库进行管理,开发人员或者用户可以在智能终端上对云服务器的参数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加或者修改,再将更新后的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接收到后,按照智能终端发来的数据,对参数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能够实现对智能泡茶方法的动态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系统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上述各实施例中描述的系统结构可以是物理结构,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即,有些模块可能由同一物理实体实现,或者,有些模块可能分由多个物理实体实现,或者,可以由多个独立设备中的某些部件共同实现。
以上各实施例中,硬件单元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或电气方式实现。例如,一个硬件单元可以包括永久性专用的电路或逻辑(如专门的处理器,FPGA或ASIC)来完成相应操作。硬件单元还可以包括可编程逻辑或电路(如通用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可以由软件进行临时的设置以完成相应操作。具体的实现方式(机械方式、或专用的永久性电路、或者临时设置的电路)可以基于成本和时间上的考虑来确定。
上文通过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展示和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已揭示的实施例,基与上述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可以组合上述不同实施例中的代码审核手段得到本发明更多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智能泡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云服务器获取参数库,其中,所述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判断用户是否选择所述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
若否,则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
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
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
根据所述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所述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根据所述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所述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得出与所述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
将所述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作为与所述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所述第二茶叶名称以及所述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所述参数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若用户选择了所述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则计算所述待冲泡茶叶的重量;
根据所述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以及与所述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茶水比,计算第一冲泡水量;
根据所述第一冲泡水量以及与所述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所述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3.智能泡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智能泡茶机发送参数库,其中,所述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
若是,则接收所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
将所述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所述参数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
若是,则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将所述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所述参数库。
5.智能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库获取模块,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参数库,其中,所述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用户是否选择所述参数库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参数库中的第一茶叶名称,若否,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新增指令;
用户输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相对应的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
冲泡模块,用于计算待冲泡茶叶的重量,根据所述用户输入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二冲泡水量、第二冲泡水温和第二冲泡时间,对所述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并根据所述待冲泡茶叶的重量和所述用户输入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二冲泡水量,计算得出与所述用户输入的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二茶水比;
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输入获取模块获取的所述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所述冲泡模块计算的所述第二茶水比作为与所述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并将所述第二茶叶名称以及所述相对应的参数上传至云服务器的所述参数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水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重模块计算的所述待冲泡茶叶的重量以及所述参数库获取模块获取的与所述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茶水比,计算第一冲泡水量;
和/或,
所述冲泡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水量计算模块计算的所述第一冲泡水量以及所述参数库获取模块获取的与所述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对所述待冲泡茶叶进行冲泡。
7.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库发送模块,用于向智能泡茶机发送参数库,其中,所述参数库包括至少一种第一茶叶名称以及与该第一茶叶名称相对应的第一茶水比、第一冲泡水温和第一冲泡时间;
新增指令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参数库发送模块发送参数库后,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参数新增指令;
第一参数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新增指令检测模块接收到所述参数新增指令后,接收所述智能泡茶机发来的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第二冲泡水温、第二冲泡时间和第二茶水比;
第一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参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二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所述参数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更新指令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智能终端发来的参数更新指令;
第二参数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更新指令检测模块接收到所述参数更新指令后,接收所述智能终端发来的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第二参数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参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存储至所述参数库。
9.智能泡茶系统,包括: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智能泡茶装置和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云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智能设备;
每一个所述智能设备,用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参数更新指令,并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第三茶叶名称以及与所述第三茶叶名称相对应的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第三冲泡水温、第三冲泡时间和第三茶水比。
CN202010701743.7A 2020-07-20 2020-07-20 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11938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1743.7A CN111938445A (zh) 2020-07-20 2020-07-20 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1743.7A CN111938445A (zh) 2020-07-20 2020-07-20 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8445A true CN111938445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41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1743.7A Pending CN111938445A (zh) 2020-07-20 2020-07-20 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844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2778A (zh) * 2016-07-01 2016-09-28 上海卓易云汇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水智能冲泡装置及方法
CN106200441A (zh) * 2016-09-30 2016-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终端以及烹饪器具
WO2017128126A1 (zh) * 2016-01-27 2017-08-03 何兰 根据指纹匹配出茶量、水量及冲泡时间的方法以及茶壶
CN107515926A (zh) * 2017-08-24 2017-12-26 吴静 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智能共享方法及其系统
CN107898316A (zh) * 2017-11-22 2018-04-13 广东永衡良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泡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8126A1 (zh) * 2016-01-27 2017-08-03 何兰 根据指纹匹配出茶量、水量及冲泡时间的方法以及茶壶
CN105962778A (zh) * 2016-07-01 2016-09-28 上海卓易云汇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茶水智能冲泡装置及方法
CN106200441A (zh) * 2016-09-30 2016-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终端以及烹饪器具
CN107515926A (zh) * 2017-08-24 2017-12-26 吴静 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智能共享方法及其系统
CN107898316A (zh) * 2017-11-22 2018-04-13 广东永衡良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泡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69261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6815370B (zh) 更新资源文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616181B (zh) 一种上传和下载字幕文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11177005A (zh) 业务应用的测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04320325B (zh)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2291429A (zh) 内容收集装置以及内容收集方法
CN10574005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与设备
CN108338420A (zh) 发热丝识别装置、方法、电子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729072A (zh) 控件属性读取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50236A (zh) 序列号写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938445A (zh) 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508899B (zh) 一种无人值守的共享爆米花机控制方法
US20170372554A1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vending machine
CN110928946A (zh) 一种文档编辑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874029B (zh) 镜像文件加载方法和装置
WO2017167068A1 (zh) 电话号码的变更校验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051947A (zh) 控件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224851B (zh) 账户信息的合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344020A (zh) 一种游戏登录界面设置方法、游戏终端及游戏中心服务器
CN109446915B (zh) 一种菜品信息生成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0427557A (zh) 主播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97971B (zh) 一种获得菜谱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6386204A (zh) 智能柜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489108B (zh) 一种自动收集可重用组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07807A (zh) 物品存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