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6330A - 运输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运输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6330A
CN111936330A CN201980025590.4A CN201980025590A CN111936330A CN 111936330 A CN111936330 A CN 111936330A CN 201980025590 A CN201980025590 A CN 201980025590A CN 111936330 A CN111936330 A CN 111936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air
air outlet
refrigeration system
cooling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55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科萨科夫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36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63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3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comprising auxiliary or multiple systems, e.g.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by involving auxiliary coo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32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85Distribution of conditionned ai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运输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回路,该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和排热热交换器。至少一个膨胀装置和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包括在内。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在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的下游。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在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的下游。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

Description

运输制冷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请求享有2018年4月1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657299号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在具有分隔壁的货物空间中使用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是已知的。大体上,压缩机压缩制冷剂并将其输送到冷凝器中。制冷剂被冷却并经过膨胀阀。制冷剂被膨胀并经过蒸发器。蒸发器冷却待输送到要调节的环境中的空气。
这种制冷系统的一种应用是运输制冷系统。例如,卡车可具有冷藏拖车。已知在普通拖车内的不同隔室提供不同的温度。通常使用单独的制冷回路来提供不同的温度。
发明内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运输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回路,该制冷回路包括压缩机和排热热交换器。至少一个膨胀装置和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包括在内。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在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的下游。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在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的下游。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分隔壁接触表面将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分开。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舱壁在制冷回路附近。分隔壁接触表面位于舱壁上。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位于舱壁的第一侧向半部中,且第二冷却空气出口位于舱壁的第二侧向半部中。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至少十(10)英寸。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不超过十二(12)英寸。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包括位于第一冷却通路中的第一吸热热交换器。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通路包括与第一吸热热交换器和第一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一冷却空气入口。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通路包括与第一风扇和第一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一喷嘴。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包括位于第二冷却通路中的第二吸热热交换器。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冷却通路包括与第二吸热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空气入口。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冷却通路包括与第二风扇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二喷嘴。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喷嘴与风扇、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操作制冷循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将冷却空气的第一部分引导出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并进入第一隔室,来调节货物空间中的第一隔室。通过将冷却空气的第二部分引导出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并进入第二隔室,来调节货物空间中的第二隔室。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利用分隔壁将第一隔室与第二隔室分开。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利用分隔壁接触表面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分开。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舱壁在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附近。分隔壁接触表面位于舱壁上。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至少十(10)英寸。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不超过十二(12)英寸。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沿位于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之间的分隔壁接触表面来在货物空间中调整分隔壁。
在上述任何一项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冷却空气的第一部分经过第一冷却空气通路,该第一冷却空气通路具有与第一吸热热交换器流体连通的第一冷却空气入口。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和冷却流体的第二部分经过第二冷却流体通路,该第二冷却流体通路具有与第二吸热热交换器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流体入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货物空间中的现有技术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具有分隔壁的图1的现有技术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一个示例的运输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运输制冷系统的空气流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具有分隔壁的图3的运输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另一示例的运输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运输制冷系统的空气流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具有分隔壁的图6的运输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与货物空间22相关联的现有技术制冷系统20的示意图。制冷系统20位于货物空间22的前壁24中。制冷系统包括入口26,该入口引导来自货物空间22的空气经过吸热热交换器28,以从货物空间22移除热量。来自货物空间22的空气由风扇30吸入入口26。然后,风扇30将来自货物空间22的空气引导到喷嘴34中,该喷嘴将空气通过出口32供给并返回到货物空间22中。
如图2中所示,当在货物空间22中使用时,现有技术制冷系统20至少部分地由舱壁36覆盖。舱壁36包括对应于入口26的入口开口38和对应于出口32的出口开口40。当使用分隔壁44将货物空间22分成第一隔室22A和第二隔室22B时,分隔壁44部分地覆盖出口32。在使用货物空间22来运输货物期间,可能需要对分隔壁44的位置进行调整以在第一隔室22A或第二隔室22B中产生更多的底板空间。分隔壁44可在分隔壁区域42中的任何地方横向移动。分隔壁区域42大体上是分隔壁44的宽度的2-4倍,并且至少部分地由图2中的虚线限定。分隔壁区域42限定分隔壁44至少接触舱壁36或前壁24的区域。
当分隔壁44在分隔壁区域42中横向移动时,第一隔室22A和第二隔室22B中的一个将接收更大量的冷却,因为出口32对应于该隔室的部分将更大。相反,当分隔壁44移动时,第一隔室22A和第二隔室22B中的另一个将接收更少量的冷却,因为出口32的对应于第一隔室22A和第二隔室22B中的另一个的部分将较小。当试图为第一隔室22A和第二隔室22B中的每一个维持特定温度时,冷却的变化可能变得有问题。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示例的与诸如冷藏货物空间的货物空间122相关联的运输制冷系统120。在示出的示例中,货物空间122由分隔壁123分隔成第一隔室122A和第二隔室122B。
控制器124管理制冷系统120的操作,以在货物空间122的第一隔室122A和第二隔室122B内建立和调节期望的产品存储温度。货物空间122可为拖车、卡车、沿海运输集装箱或联运集装箱的货物箱,其中存放易腐货物如例如农产品、肉、家禽、鱼、乳制品、鲜切花和其它新鲜或冷冻的易腐产品以运输。
制冷系统120包括制冷剂压缩装置126、制冷剂排热热交换器128、第一膨胀装置130、第一制冷剂吸热热交换器132和连接在闭环制冷剂回路中并且布置在常规制冷循环中的出口阀138。第一膨胀装置130可为由控制器124控制的电控膨胀阀,以调节通过第一吸热热交换器132的制冷剂流。制冷系统120还包括与排热热交换器128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风扇134和与第一吸热热交换器132相关联的第一风扇136。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吸热热交换器132是蒸发器。
要理解,可根据期望将其它构件(未示出)结合到制冷剂回路中,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吸气调节阀、接收器、过滤器/干燥器、节能器回路。
排热热交换器128可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制冷剂输送盘管或由在相应的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之间延伸的多个制冷剂输送管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管排。风扇134可操作以使空气(通常为环境空气)经过制冷剂排热热交换器128的管,以冷却经过管的制冷剂蒸汽。
第一吸热热交换器132也可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制冷剂输送盘管或由在相应的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之间延伸的多个制冷剂输送管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管排。第一风扇136可操作以使从温度受控的货物空间122吸入的空气经过吸热热交换器132的管,以加热经过管的制冷剂并冷却空气。在横穿吸热热交换器132时冷却的空气供应回到货物空间122中的第一隔室122A和第二隔室122B。
在进入制冷剂压缩装置126之前,制冷剂经过出口阀138。出口阀138控制进入制冷剂压缩装置126的制冷剂的压力和状态。制冷剂压缩装置126可包括单级或多级压缩机,例如,如往复式压缩机或涡旋压缩机。
在制冷系统120中,控制器124配置为控制制冷系统120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冷系统120的各个构件的操作,以提供并维持货物空间122内的期望操作温度。控制器124可为包括微处理器和相关联的存储排的电子控制器。控制器124控制制冷系统120的各个构件的操作,如制冷剂压缩装置126、第一膨胀装置130、风扇134、136和出口阀138。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位于货物空间122的前壁150附近的制冷系统120。尽管在所示示例中制冷系统120位于前壁150中,但是制冷系统120可位于货物空间22的另一壁中,如顶板。来自第一隔室122A或第二隔室122B中的一个的空气通过入口154进入冷却通路152,并经过第一吸热热交换器132。来自货物空间122的空气由第一风扇136吸入入口154。然后,第一风扇136将来自货物空间122的空气引导到喷嘴156中,该喷嘴将空气通过第一冷却空气出口1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158B供给到货物空间122的相应的第一隔室122A和第二隔室122B中。
图5示出了将制冷系统120封闭在货物空间122的前壁150中的舱壁160。该舱壁160包括对应于到冷却通路152的入口154的入口开口162,以及对应于第一冷却空气出口1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158B的一对出口开口164A、164B。
第一冷却空气出口1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158B由分隔壁接触表面166分开。在所示的示例中,分隔壁接触表面166位于舱壁160和前壁150上。然而,分隔壁接触表面166可位于处在第一冷却空气出口1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158B之间的另一结构上。分隔壁123沿分隔壁接触表面166横向移动,以在第一隔室122A或第二隔室122B中容纳更多或更少的底板空间。在所示的示例中,分隔壁接触表面166在分隔壁123的宽度的两倍至四倍之间。因为第一冷却空气出口1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158B彼此间隔开,所以分隔壁123可沿分隔壁接触表面166横向移动,而不会干扰或部分覆盖第一冷却空气出口1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158B中的任何一个。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示例的与诸如冷藏货物空间的货物空间222相关联的运输制冷系统220。在示出的示例中,货物空间222由分隔壁223分隔成第一隔室222A和第二隔室222B。
控制器224管理制冷系统220的操作,以在货物空间222的第一隔室222A和第二隔室222B内建立和调节期望的产品存储温度。货物空间222可为拖车、卡车、沿海运输集装箱或联运集装箱的货物箱,其中存放易腐货物如农产品、肉、家禽、鱼、乳制品、鲜切花和其它新鲜或冷冻的易腐产品以运输。
制冷系统220包括制冷剂压缩装置226、制冷剂排热热交换器228、第一膨胀装置230A、第二膨胀装置230B、第一制冷剂吸热热交换器232A和第二制冷剂吸热热交换器232B连接在闭环制冷剂回路中并布置在常规制冷循环中。第一膨胀装置230A和第二膨胀装置230B可为由控制器224控制的电控膨胀阀,以分别调节通过第一吸热热交换器232A和第二吸热热交换器232B中的每一个的制冷剂流。制冷系统220还包括与排热交换器228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风扇234以及与第一吸热热交换器232A和第二吸热热交换器232B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第一风扇236A和第二风扇236B。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吸热热交换器232A和第二吸热热交换器232B是蒸发器。
要理解,可根据期望将其它构件(未示出)结合到制冷剂回路中,包括例如但不限于吸气调节阀、接收器、过滤器/干燥器、节能器回路。
排热热交换器228可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制冷剂输送盘管或由在相应的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之间延伸的多个制冷剂输送管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管排。风扇234可操作以使空气(通常为环境空气)经过制冷剂排热热交换器228的管,以冷却经过管的制冷剂蒸汽。
第一吸热热交换器232A和第二吸热热交换器232B也可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制冷剂输送盘管或由在相应的入口歧管和出口歧管之间延伸的多个制冷剂输送管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管排。第一风扇236A和第二风扇236B可操作以使从温度受控的货物空间222吸入的空气经过吸热热交换器232A、232B的管,以加热经过管的制冷剂并冷却空气。在横穿吸热热交换器232A、232B时冷却的空气供应回到货物空间222中的相应的第一隔室222A和第二隔室222B。
在进入制冷剂压缩装置226之前,制冷剂经过出口阀238。出口阀238控制进入制冷剂压缩装置226的制冷剂的压力和状态。制冷剂压缩装置226可包括单级或多级压缩机,例如,如往复式压缩机或涡旋压缩机。
在制冷系统220中,控制器224配置为控制制冷系统220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冷系统220的各个构件的操作,以提供并维持货物空间222内的期望操作温度。控制器224可为包括微处理器和相关联的存储排的电子控制器。控制器224控制制冷系统220的各个构件的操作,如制冷剂压缩装置226、第一膨胀装置230A和第二膨胀装置230B、风扇234、236A、236B和出口阀238。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位于货物空间222的前壁250附近的制冷系统220。尽管在所示示例中制冷系统220位于前壁250中,但是制冷系统220可位于货物空间222的另一壁中,如顶板。来自第一隔室222A和第二隔室222B的空气通过第一入口254A和第二入口254B进入第一冷却通路252A和第二冷却通路252B,并分别经过第一吸热热交换器232A和第二吸热热交换器232B。来自第一隔室222A和第二隔室222B的空气由第一风扇236A和第二风扇236B吸入第一入口254A和第二入口254B。然后,第一风扇236A和第二风扇236B将来自第一隔室222A和第二隔室222B的空气引导到第一喷嘴256A和第二喷嘴256B,喷嘴将空气通过第一冷却空气出口2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258B分别供给到货物空间222的第一隔室222A和第二隔室222B中。
图8示出了将制冷系统220封闭在货物空间222的前壁250中的舱壁260。舱壁260包括分别与第一冷却通路252A和第二冷却通路252B的第一入口254A和第二入口254B相对应的第一入口开口262A和第二入口开口262B,以及与第一冷却空气出口2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258B相对应的第一出口开口264A和第二出口开口264B。
第一冷却空气出口2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258B由分隔壁接触表面266分开。在所示的示例中,分隔壁接触表面266位于舱壁260或前壁250上。然而,分隔壁接触表面266可位于处在第一冷却空气出口2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258B之间的另一结构上。分隔壁223沿分隔壁接触表面266横向移动,以在第一隔室222A和第二隔室222B中容纳更多或更少的底板空间。在所示的示例中,分隔壁接触表面266在分隔壁223的宽度的两倍至四倍之间。因为第一冷却空气出口2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258B彼此间隔开,所以分隔壁223可沿分隔壁接触表面266横向移动,而不会干扰或部分覆盖第一冷却空气出口258A和第二冷却空气出口258B中的任何一个。
尽管将不同的非限制性实施例示出为具有特定构件,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那些特定的组合。可能将来自任何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一些构件或特征与来自任何其它非限制性实施例的特征或构件组合使用。
应该理解的是,贯穿若干附图,相似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应或相似的元件。还应该理解,尽管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公开并示出了特定的构件布置,但是其它布置也可从本公开的教导受益。
前述描述应解释为示范性的,而不是任何限制的意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某些改型可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由于这些原因,应研究以下权利要求书以确定本公开的真实范围和内容。

Claims (20)

1.一种运输制冷系统,包括:
制冷回路,其包括压缩机、排热热交换器、至少一个膨胀装置、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
所述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下游的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下游的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还包括分隔壁接触表面,所述分隔壁接触表面将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分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还包括在所述制冷回路附近的舱壁,并且所述分隔壁接触表面位于所述舱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位于所述舱壁的第一侧向半部中,且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位于所述舱壁的第二侧向半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至少十(10)英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不超过十二(12)英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包括位于第一冷却通路中的第一吸热热交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冷却通路包括与所述第一吸热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一冷却空气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冷却通路包括与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一喷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吸热热交换器包括位于第二冷却通路中的第二吸热热交换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冷却通路包括与所述第二吸热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二冷却空气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冷却通路包括与第二风扇和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第二喷嘴。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还包括与风扇、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的喷嘴。
14. 一种操作制冷循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将冷却空气的第一部分引导出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并进入所述第一隔室来调节货物空间中的第一隔室;以及
通过将所述冷却空气的第二部分引导出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并进入所述第二隔室来调节所述货物空间中的第二隔室,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分隔壁将所述第一隔室与所述第二隔室分开,并且利用分隔壁接触表面将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分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附近的舱壁,并且所述分隔壁接触表面位于所述舱壁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至少十(10)英寸。
1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间隔开不超过十二(12)英寸。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沿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之间的分隔壁接触表面来在所述货物空间中调整分隔壁。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空气的第一部分经过具有第一冷却空气入口的第一冷却空气通路,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入口与第一吸热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一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并且所述冷却流体的第二部分经过具有第二冷却流体入口的第二冷却流体通路,所述第二冷却流体入口与第二吸热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冷却空气出口流体连通。
CN201980025590.4A 2018-04-13 2019-02-26 运输制冷系统 Pending CN1119363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57299P 2018-04-13 2018-04-13
US62/657,299 2018-04-13
PCT/US2019/019529 WO2019199388A1 (en) 2018-04-13 2019-02-26 Transport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6330A true CN111936330A (zh) 2020-11-13

Family

ID=65763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5590.4A Pending CN111936330A (zh) 2018-04-13 2019-02-26 运输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23912A1 (zh)
EP (1) EP3774415A1 (zh)
CN (1) CN111936330A (zh)
WO (1) WO2019199388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7035U (zh) * 1988-04-21 1989-10-30
US5129235A (en) * 1991-08-26 1992-07-14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Compartmentalized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DE9308132U1 (zh) * 1993-06-01 1993-08-05 Brandt-Kuehlfahrzeugbau, 32699 Extertal, De
RU95105863A (ru) * 1995-04-14 1996-09-1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рзамасский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Рефрижераторный автофургон
JPH09202173A (ja) * 1996-01-29 1997-08-05 Nippon Fruehauf Co Ltd 冷凍冷蔵貨物自動車の荷箱構造
US5916253A (en) * 1998-05-04 1999-06-29 Carrier Corporation Compact trailer refrigeration unit
CN101585336A (zh) * 2008-05-22 2009-11-25 塞莫金公司 分布式制冷系统
US20110011115A1 (en) * 2007-07-24 2011-01-20 Carrier Corporation Evaporator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trailer refrigeration
CN102837634A (zh) * 2012-09-27 2012-12-26 郑州凯雪冷气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三温区的车载冷藏车厢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4295A (en) * 1990-08-21 1991-10-08 Goulooze Gene D Transport with variable volume, independently cooled compartments
ITTO20030792A1 (it) * 2002-10-08 2004-04-09 Danfoss As Dispositivo e procedimento di controllo di una valvola
CN101563572B (zh) * 2006-12-21 2012-07-11 开利公司 具有包含可调开口的吸入调节阀的制冷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7035U (zh) * 1988-04-21 1989-10-30
US5129235A (en) * 1991-08-26 1992-07-14 Thermo King Corporation Compartmentalized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DE9308132U1 (zh) * 1993-06-01 1993-08-05 Brandt-Kuehlfahrzeugbau, 32699 Extertal, De
RU95105863A (ru) * 1995-04-14 1996-09-10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рзамасский машин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Рефрижераторный автофургон
JPH09202173A (ja) * 1996-01-29 1997-08-05 Nippon Fruehauf Co Ltd 冷凍冷蔵貨物自動車の荷箱構造
US5916253A (en) * 1998-05-04 1999-06-29 Carrier Corporation Compact trailer refrigeration unit
US20110011115A1 (en) * 2007-07-24 2011-01-20 Carrier Corporation Evaporator air management system for trailer refrigeration
CN101585336A (zh) * 2008-05-22 2009-11-25 塞莫金公司 分布式制冷系统
CN102837634A (zh) * 2012-09-27 2012-12-26 郑州凯雪冷气设备有限公司 具有三温区的车载冷藏车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23912A1 (en) 2021-01-28
EP3774415A1 (en) 2021-02-17
WO2019199388A1 (en)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4197B1 (en) Multi-compartment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evaporator isolation valve
US10337767B2 (en) Adaptive control of multi-compartment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EP2951512B1 (en) Multi-compartment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economizer
CN103175364B (zh) 冰箱
AU20212022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energy efficient operation of a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A2900534C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having a common air plenum
CA2639852A1 (en) Refrigerated merchandiser system
WO2016004032A1 (en) Dual circuit transport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11936330A (zh) 运输制冷系统
KR20150145852A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90316828A1 (en) Transport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having multiple fans
US11098943B2 (en) Transporta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unequal sized heat exchangers
CN112424542A (zh) 制冷剂蒸气压缩系统
US11846457B2 (en) Transportation refrigeration modular unit
CN111936801B (zh) 对多个吸热热交换器制冷系统除霜的方法
CN117029300A (zh) 闪蒸容积系统
EP3320277B1 (en) Multi-compartment trans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economizer
CN117341440A (zh) 多隔室运输制冷系统
JP6387672B2 (ja) 冷媒回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