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5337B -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5337B
CN111935337B CN202010977590.9A CN202010977590A CN111935337B CN 111935337 B CN111935337 B CN 111935337B CN 202010977590 A CN202010977590 A CN 202010977590A CN 111935337 B CN111935337 B CN 1119353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
message
subsystem
subsystems
source sub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775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5337A (zh
Inventor
钟秀琼
李爱民
赵志强
朱永庆
唐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TE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775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5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5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5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5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533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8837 priority patent/WO2022057865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保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在所述多个子系统中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源子系统,其中所述源子系统的数量为一;根据所述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以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中,并在未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老化消息时,确定所述源子系统关联的MAC地址保活成功。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可实现降低设备内的消息的频繁交互,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Access Control)地址保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MAC地址是识别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节点的标识,MAC地址对设备(如网卡接口)是全球唯一的。在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型中,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负责MAC地址。对于二层交换设备或VPLS(Virtual Private LanService,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设备,都是基于MAC地址来进行数据的转发的。所以MAC地址的学习、保活和老化是这些设备必备的基本功能。
对于分布式设备来说,存在多个转发子系统,各个子系统间共享MAC转发表。一般来说,MAC学习的源子系统也是MAC保活的子系统。但是对于有聚合链路的场景下,MAC学习的源子系统可能会存在多个。而现在常规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选择其中一个源子系统进行保活,另一种是所有的源子系统一起参与保活。
对于上述两种保活处理方式,前者会出现MAC短暂删除,再学习的过程,这样会降低网络带宽利用率,而后者会导致频繁的保活消息的交互,增加了设备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的压力,降低设备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旨在实现降低设备内的消息的频繁交互,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多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在所述多个子系统中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源子系统,其中所述源子系统的数量为一;根据所述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以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中,并在未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老化消息时,确定所述源子系统关联的MAC地址保活成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前述所述的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所述的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出的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在MAC地址的保活过程中,接收各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在所述各子系统中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其中所述源子系统的数量为一,然后根据所述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并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各子系统,最后在未接收到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老化消息时,确定源子系统关联的MAC地址保活成功。通过不同子系统对不同的MAC地址进行保活,同时在保活过程中仅仅接收源子系统所发出的相关消息,对于非源子系统所发出的消息视为无效消息,然后利用信息的同步,实现对MAC地址的保活,有效的降低了设备内的消息的频繁交互,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源子系统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得到MAC生成消息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再次进行保活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多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在所述多个子系统中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源子系统,其中所述源子系统的数量为一。
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是识别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节点的标识,MAC地址对设备如网卡接口是全球唯一的。在OSI模型中,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负责MAC地址。对于二层交换设备或VPLS设备,都是基于MAC地址来进行数据的转发的。所以MAC地址的学习、保活和老化是这些设备必备的基本功能。
另外,在二层设备收到一个报文时,二层设备会解析报文的源MAC地址,并记录下该MAC地址对应的链路信息,其中链路信息主要包括物理端口或者逻辑端口,例如VPLS中的PW(Pseudo Wire,伪电路),进而生成相应的MAC转发表,此过程被称为MAC学习。
在一实施例中,该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应用在一个地址保活系统中,该地址保活系统包括中央处理系统以及多个干子系统,且多个干子系统均与中央处理系统建立有相应的通信连接,以实现信息的交互,通过中央处理系统的处理实现对MAC地址的保活和老化。
在保活过程中,在子系统接收到设备发送的携带有MAC学习指令的报文时,每个子系统将会发送MAC学习消息至中央处理系统,由于每个子系统均可以接收到相关的报文,那么对于中央处理系统而言,可能会接收到所有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此时所示对每个MAC学习消息进行响应和反馈,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设备的运行负载,同时也会降低整体的处理效率。
因此,在中央处理系统处于待老化状态时,若接收到多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只会对其中的一个MAC学习消息进行响应,也就是对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进行响应,而将其他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作为无效消息。其中,所接收到的MAC学习消息中主要包括有MAC地址、逻辑接口以及对应子系统的子系统标识。
因此,在接收到每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时,需要在所有的子系统中选择当前作为源子系统的子系统,进而使得根据与源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对MAC地址的保活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中央处理系统相关联的子系统而言,其所对应的需要主保活的MAC地址是不相同的。其中,子系统所保活的MAC地址可以如下表1所示;
表1
系统标识 MAC地址信息
子系统1 地址1、地址2、地址3
子系统2 地址4、地址5
子系统3 地址6
子系统4 地址7、地址8、地址9、地址10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在确定源子系统时,是已经处于了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就是并非是中央处理系统首次接收到MAC学习消息,因此根据所接收到的MAC学习消息的先后顺序在所有的子系统中确定源子系统。
而在中央处理系统首次接收到MAC学习消息时,由于每个子系统所需要保活的MAC地址有所不同,因此对于源子系统的确定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其中,当检测到首次接收到MAC学习消息时,识别所述MAC学习消息对应的子系统,并将所述子系统设定为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
示例性的,在中央处理系统首次接收到对某一或者某一些MAC地址的MAC学习消息时,将会确定发出该MAC学习消息的子系统为源子系统。
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源子系统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各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时,首先需要确定当前以哪一个子系统作为源子系统,以实现对MAC地址的保活,因此,如图2所示,步骤S101包括子步骤S201至子步骤S202。
子步骤S201、接收各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确定多个所述MAC学习消息分别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
在从各子系统中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时,是在各子系统中选择第一个发送MAC学习消息的子系统作为源子系统。因此,在接收到所有的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的同时,将会确定各MAC学习消息分别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在每个子系统发送MAC学习消息至中央处理系统时,中央处理系统在接收到MAC学习消息时,确定每一个MAC学习消息所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进而根据所确定的各消息接收时间,在各子系统中选择合适的源子系统。
示例性的,中央处理系统在接收到MAC学习消息时,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时间信息,并将所得到的当前时间信息与所接收到的MAC学习消息进行关联,进而通过各MAC学习消息和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确定对应的源子系统。
另外,在确定源子系统时,还可以是根据MAC学习消息中所携带的时间信息来确定,比如每个MAC学习消息中都携带有MAC学习消息对应的生成时间,进而在中央系统接收到MAC学习消息时,并不需要确定接收到该MAC学习消息的时间信息,而是需要对MAC学习消息中所携带的时间信息进行读取,进而根据所读取的时间信息确定对应的源子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子系统的数量是不限制,那么在不考虑限制MAC学习消息的接收数量时,中央处理系统会一直接收各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因此,对于中央处理系统可以接收到的MAC学习消息的数量可以坐相应的限制,以使得中央处理系统可以尽快进入处理状态。比如可以设定中央处理系统在接收到一定数量的MAC学习消息之后,将不会再接收其他关联的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而只有在中央处理系统发出MAC待老化消息之后,会重新接收所有子系统所发出的MAC学习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在子系统从空状态进入保活状态,且一直处于保活状态时,并不会主动向中央处理系统发送相关的保活或者老化的消息,而只有在子系统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设备所发送的相关报文时,才会向中央处理系统发送MAC老化消息,也就是说,在源子系统正常运行时,并不会与中央处理系统之间存在关于MAC地址的信息交互,而只有在源子系统运行异常时,中央处理系统将会控制每个子系统进而待老化状态,进而根据后续的操作确定是控制进入老化状态,还是控制进入保活状态。
示例性的,在中央处理系统接收多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时,当所接收到的MAC学习消息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时,将不再接收其他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也就是将其他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视为无效消息。其中预设数量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比如设置为5次或者10次。
子步骤S202、获取当前时间,并基于所述消息接收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信息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源子系统。
在接收到各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以及确定各MAC学习消息所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之后,将会在各子系统中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因此,将会获取当前时间,然后根据所得到的当前时间和所确定的多个MAC学习消息所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在确定源子系统时,是选择第一个发送MAC学习消息到中央处理系统的子系统作为源子系统,而在确定哪个子系统是第一个发送MAC学习消息到中央处理系统时,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是根据时间信息来确定,因此在确定源子系统时,获取当前时间,进而通过将当前时间与消息接收时间进行对比,确定所对应的源子系统。
示例性的,在根据当前时间和消息接收时间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时,包括:计算所述消息接收时间与所述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值,并选择与所述时间差值中最大时间差所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相关联的子系统作为源子系统。
在确定源子系统时,计算所确定的消息接收时间和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值,然后通过时间差值之间的对比,确定最大时间差值以及最大时间差值所对应的子系统,进而将最大时间差值所对应子系统作为源子系统。实际上,在根据时间差值确定源子系统时,由于需要确定第一个发送MAC学习消息的子系统,因此在进行时间差值的计算时,第一个发送MAC学习消息的子系统所关联的消息接收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值为最大,进而在确定最大时间差值时即可以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在确定源子系统时,除了根据相关的时间信息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之外,还可以根据其他的方式,比如在接收到一个子系统所发出的MAC学习消息之后,便不再接收其他子系统所发出的MAC学习消息。
在实际应用中,中央处理系统与各子系统建立相关的连接,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交互,而中央处理系统可以准确的各子系统与中央处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识别,因此,可以在接收到一个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之后,将不在接收与该子系统并行的其他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同时直接将该子系统作为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
步骤S102、根据所述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以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并在未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老化消息时,确定所述源子系统关联的MAC地址保活成功。
在接收到各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确定了源子系统之后,将会根据所确定的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然后将所生成得到的MAC生成消息发送至发送MAC学习消息的所有子系统中。其中,在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时,MAC生成消息包括MAC地址、MAC出口逻辑链路信息以及源子系统的子系统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中央处理系统在生成MAC生成消息时,是根据源子系统所生成得到的。在中央处理系统的相关存储器中记录有各子系统所关联的MAC地址的相关信息,中央处理系统在接收到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时,将会在自身的存储器中获取与源子系统相关的MAC地址的相关信息,比如可使用的MAC地址以及相关链路信息,以生成得到当前所对应的MAC生成消息,并且将MAC生成消息同步至其他的子系统中。
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得到MAC生成消息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在确定了源子系统之后,中央处理系统将会根据所确定的源子系统得到当前所对应的MAC生成消息,其中,步骤S102包括子步骤S301至子步骤S303。
子步骤S301、识别所述源子系统对应的系统标识,并获取预先所存储的地址系统对应列表。
其中,系统标识是对子系统的标记,可以是文字描述,也可以是数字编号。
在确定了源子系统之后,将需要得到相应的MAC生成信息,而MAC生成信息是基于源子系统所得到的。因此,在确定了源子系统之后,对源子系统的系统标识进行识别,进而根据所识别得到的系统表示确定对应的MAC生成消息。
同时,在确定了源子系统对应的系统标识之后,在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时,还需要获取源子系统所对应的相关MAC地址信息,因此,还将获取相应的地址系统对应列表,进而通过在地址系统对应列表中读取与源子系统相关联的MAC地址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地址系统对应列表存储在中央处理系统中,记录着各子系统与MAC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系统标识与MAC地址信息的关联。因此在中央处理系统识别得到的源子系统对应的系统标识,如源子系统的编号,以利用系统标识实现对MAC地址信息进行查询。
子步骤S302、根据所述系统标识在所述地址系统对应列表中查询,得到对应的MAC地址信息。
在得到源子系统对应的系统标识和所存储的地址系统对应列表之后,将会根据所得到的系统标识在地址系统对应列表中进行查询,以得到源子系统所对应的MAC地址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地址系统对应列表中记录着系统与MAC地址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具体可以如上表1所示。通过对源子系统的系统标识的识别,可以直接在系统地址对应列表中进行查询,得到所对应的MAC地址信息。
子步骤S303、根据所述MAC地址信息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并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
在得到MAC地址信息之后,将会根据所得到的MAC地址信息生成对应的MAC生成信息,然后将所得到的MAC生成信息发送至各子系统,通过MAC生成信息的同步,实现对源子系统所记录的MAC地址的保活。
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再次进行保活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在实际应用中,在完成对MAC地址的保活之后,会存在MAC地址老化的情况,而具体是否老化会根据源子系统与中央处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来确定的。其中,该步骤还包括步骤S401至步骤S403。
步骤S401、若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发送的MAC老化消息,则生成MAC待老化消息,并将所述MAC待老化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
步骤S402、若在定时超时内接收到所述多个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则更新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
步骤S403、根据更新后的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信息,并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
在完成将所生成的MAC生成消息发送至多个子系统之后,此时将控制源子系统进入保活状态,而其他的非源子系统进入转发状态,其中转发状态也是保活状态中的一种,只是转发状态所对应的子系统在源子系统处于保活状态时,向中央处理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会被视为无效消息,同时会因为源子系统的保活,使得各子系统都完成对源子系统所对应的MAC地址的保活。
在一实施例中,在源子系统处于保活状态时,不会再次向中央处理系统发送MAC学习消息,而在中央处理系统没有接收到源子系统发送的MAC老化消息时,会一直判定源子系统处于保活状态。对于源子系统而言,会周期性的对自身所关联的MAC地址进行扫描,以确定是否处于保活状态,若是一直处于保活状态,将不会向中央处理系统发送MAC老化消息,反之,在源子系统故障时,源子系统便会生成相应的MAC老化消息,以发送至中央处理系统,以使得中央处理系统进行进一步地处理。其中,MAC老化消息是源子系统所生成得到的,其具体包括有源子系统所对应的MAC地址。
因此,若接收到源子系统发送的MAC老化消息,将会生成对应的MAC待老化消息,并且将所生成的MAC待老化消息发送每个子系统中,以使得各子系统知道源子系统所对应的MAC地址进入待老化状态,并且可能存在被删除的情况,其中被删除也就是进入老化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中央处理系统接收各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时,中央处理系统可以处于空状态,也就是第一接收MAC学习消息的状态,还可以处于待老化状态。而在中央处理系统处于激活状态时不会接收MAC学习消息,但是会接收到MAC待老化消息,其中,中央处理系统在接收到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之后,将会进而激活状态,同时生成相应的MAC生成消息以发送至各子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在中央系统因为接收到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老化消息之后,将会根据源子系统生成相应的MAC待老化消息,并将所生成的MAC待老化消息发送至每个子系统,以告知每个子系统,源子系统所关联的MAC地址进入待老化状态,使得每个子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该MAC地址的保活和删除。
因此,在中央处理系统将所生成的MAC待老化消息发送至每个子系统之后,将可以重新接收每个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以实现对待老化MAC地址进行保活或者删除。
在一实施例中,在源子系统发送了MAC老化消息至中央处理系统之后,中央处理系统会根据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待老化消息,并且将待老化消息发送至每个子系统,同时包括发送至源子系统。中央处理系统将会实时监测是否接收到MAC学习消息,若在定时超时内接收到多个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则更新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并生成对应的MAC学习消息,以将所生成的MAC学习消息发送至每个子系统。
其中,定时超时的时间长度的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比如30S或者60S。
在因源子系统的故障而使得源子系统所对应的MAC地址进入待老化状态之后,中央处理系统会再次接收各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此时所能接收到的MAC学习消息并不一定是源子系统所发出的,可以是所有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所发出的,另外,在中央处理系统接收就到MAC老化消息之后,当前所的确定的源子系统将会失效,也就是此时在整个子系统集群中,并不存在源子系统,直至中央处理系统再次认定一个源子系统为止。
也就是,对于源子系统的存在,只有在中央处理系统接收到MAC学习消息,且没有接收到MAC老化消息时,才会存在,在其他任意时刻都不会存在有源子系统,同时源子系统也是可以根据实际的保活情况而发生改变的。
在所设定的定时超时内接收到各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所发送的MAC学习消息时,将会重新确定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并且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以发送至所有的子系统,具体可以参考步骤S102所对应的实施例。
另外,在发送MAC待老化消息至每个子系统之后,会在所设定的时间内监测是否有收到新的MAC学习消息,而在接收到新的MAC学习消息时,将会进行进一步的保活操作,而在所设定的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新的MAC学习消息时,将会对MAC地址进行相应的删除。
另外,在步骤S401之后还包括:若在定时超时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则识别所述MAC待老化消息中所包含的待删除MAC地址;基于所述待删除MAC地址,生成对应的MAC删除消息,并将所述MAC删除消息发送至所述各子系统。
若在定时超时内没有接收到多个子系统中任一系统所发送的新的MAC学习消息,将会确定需要将前述所保活的MAC地址进行删除,因此将会删除MAC待老化消息中所记录的MAC地址,同时会根据所需要删除的MAC地址生成相应的MAC删除消息,以发送至每个子系统,以使得每个子系统对所记录的需要进行删除的MAC地址进行删除。
需要说明的是,该处理方式与步骤S402至步骤S403所描述的方案为两个并行的方案,也就是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只会存在其中的一个,而并不会同时存在。
参照图5,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在聚合链路中对MAC地址进行保活时,通过选择其中一个子系统作为源子系统,然后通过信息的同步,实现在其他的子系统中实现对MAC地址的保活或者老化等。
在实际应用中,子系统的数量是不限制的,可以是实际所支持的最大数量,也可以是2个。在此以子系统的数量为两个为例,且此时中央处理系统并非首次接收MAC学习消息,该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501:接收MAC学习消息,并确定源子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接收子系统1和子系统2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根据MAC学习消息接收的先后顺序确定源子系统,此处源子系统为子系统1;
步骤502:下发MAC生成消息:中央处理系统根据子系统1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并将MAC生成消息发送至子系统1和子系统2;
步骤503:MAC老化消息的发送:源子系统(子系统1)监测是否接收到报文,并在老化周期内未接收到报文时,发送MAC老化消息至中央处理系统;
步骤504:MAC待老化消息的发送:中央处理系统监测在接收到MAC老化消息时,生成MAC待老化消息并发送至子系统1和子系统2;
步骤505:再次接收MAC学习消息,并确定新的源子系统:中央处理系统监测是否接收到子系统1和子系统2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在接收到新的MAC学习消息时,根据接收的先后顺序确定子系统2为新的源子系统,并执行步骤503至步骤504,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MAC删除消息的下发:中央处理系统根据MAC老化消息确定对应的待删除MAC地址,并生成MAC删除消息发送至子系统1和子系统2;
步骤507:MAC地址删除:子系统1和子系统2根据MAC删除消息删除对应的MAC地址。
在实际的保活过程中,子系统在向中央处理系统发送MAC学习消息时,会自动生成子系统本地所对应的MAC转发表,而在中央处理系统接收到MAC学习消息时,会根据源子系统生成相应的MAC转发表,以转发至所有的子系统,使得所有的子系统根据中央处理系统所发送的MAC转发表对本地MAC转发表进行更新,便实现了在整个聚合链路中对源子系统中所记录的MAC地址的保活。
在上述描述的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中,在MAC地址的保活过程中,接收多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在所述多个子系统中确定聚合链路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其中所述源子系统的数量为一,然后根据所述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并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各子系统,最后在未接收到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老化消息时,确定源子系统关联的MAC地址保活成功。通过不同子系统对不同的MAC地址进行保活,同时在保活过程中仅仅接收源子系统所发出的相关消息,对于非源子系统所发出的消息视为无效消息,然后利用信息的同步,实现对MAC地址的保活,有效的降低了设备内的消息的频繁交互,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
参照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设备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示例性的,该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笔记本或者台式机等。
该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
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电子设备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电子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前述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用户输入信息时,在显示屏上不同的显示区域显示至少两个虚拟键盘,使得可以通过至少两个虚拟键盘输入信息;提高恶意软件通过监听传感器的状态推测输入信息的难度,增强了信息输入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多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在所述多个子系统中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源子系统,其中所述源子系统的数量为一;
根据所述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以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中,并在未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所发送的MAC老化消息时,确定所述源子系统关联的MAC地址保活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多个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在所述多个子系统中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源子系统,包括:
接收各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并确定多个所述MAC学习消息分别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
获取当前时间,并基于所述消息接收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源子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消息接收时间以及所述当前时间确定所述聚合链路对应的源子系统,包括:
计算所述消息接收时间与所述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值,并选择与所述时间差值中最大时间差所对应的消息接收时间相关联的子系统作为源子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以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包括:
识别所述源子系统对应的系统标识,并获取预先所存储的地址系统对应列表;
根据所述系统标识在所述地址系统对应列表中查询,得到对应的MAC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MAC地址信息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并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消息,以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发送的MAC老化消息,则生成MAC待老化消息,并将所述MAC待老化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
若在定时超时内接收到所述多个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则更新当前所述源子系统;
根据更新后的源子系统,生成对应的MAC生成信息,并将所述MAC生成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发送的MAC老化消息,则生成MAC待老化消息,并将所述MAC待老化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发送的MAC老化消息,则识别所述MAC老化消息中所包含的MAC地址,并基于所述MAC地址生成对应的MAC待老化消息,以将所述MAC待老化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接收到所述源子系统发送的MAC老化消息,则生成MAC待老化消息,并将所述MAC待老化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之后,还包括:
若在定时超时内未接收到所述多个子系统中任一子系统发送的MAC学习消息,则识别所述MAC待老化消息中所包含的待删除MAC地址;
基于所述待删除MAC地址,生成对应的MAC删除消息,并将所述MAC删除消息发送至所述多个子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首次接收到所述MAC学习消息时,识别所述MAC学习消息对应的子系统,并将所述子系统设定为当前所对应的源子系统。
9.一种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的步骤。
CN202010977590.9A 2020-09-17 2020-09-17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935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7590.9A CN111935337B (zh) 2020-09-17 2020-09-17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1/118837 WO2022057865A1 (zh) 2020-09-17 2021-09-16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77590.9A CN111935337B (zh) 2020-09-17 2020-09-17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5337A CN111935337A (zh) 2020-11-13
CN111935337B true CN111935337B (zh) 2021-01-08

Family

ID=73335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77590.9A Active CN111935337B (zh) 2020-09-17 2020-09-17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5337B (zh)
WO (1) WO20220578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5337B (zh) * 2020-09-17 2021-01-08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781A (zh) * 2010-03-16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端口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保活装置及方法
CN101969398A (zh) * 2010-09-17 2011-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ac地址的老化方法及系统
CN102143068A (zh) * 2011-03-01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ac地址学习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66445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系统mac地址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525681A (zh) * 2017-09-19 2019-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ac地址学习方法、线卡及分布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55150B1 (en) * 2009-03-11 2012-04-10 Juniper Networks, Inc. Cooperative MAC learning/aging in highly distributed forwarding system
US9497073B2 (en) * 2011-06-17 2016-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link aggregation group (LAG) for a layer 2 fabric
CN111935337B (zh) * 2020-09-17 2021-01-08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781A (zh) * 2010-03-16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端口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保活装置及方法
CN101969398A (zh) * 2010-09-17 2011-02-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ac地址的老化方法及系统
CN102143068A (zh) * 2011-03-01 201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mac地址学习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66445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系统mac地址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525681A (zh) * 2017-09-19 2019-03-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Mac地址学习方法、线卡及分布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7865A1 (zh) 2022-03-24
CN111935337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6581B (zh) 分布式信息的缓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KR101871383B1 (ko) 계층적 데이터 구조의 노드 상에서 재귀적 이벤트 리스너를 사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8199962B (zh) 地址迁移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56176B (zh) 云设备的分配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1541762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管理服务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22109A1 (zh) 网络唤醒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00041A (zh) 服务器配置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35337B (zh) 聚合链路的mac地址保活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63334B (zh) 云系统及云桌面虚拟机的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531373A (zh) 节点状态检测方法、节点状态检测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52104A (zh) 基于多机房实现的消息队列的管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445966B (zh) 事件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14070889B (zh) 配置方法、流量转发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0830305B (zh) 无线设备接入wifi网络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20342A (zh) 中心化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64350A (zh)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7718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175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1209118A (zh) 确定资源余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190286599A1 (en) Dual way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master device thereof
CN114666401B (zh) 设备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9241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digital certificate processing device, and device, medium, and product
CN112532524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77705A (zh) 消息提醒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2604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10

Address after: 518057 Zhongxing buil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ZTE Corp.

Address before: 68 ZIJINGHUA Road, Ningnan street, Yuhuatai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Softwar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