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4720B -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4720B
CN111934720B CN202010881789.1A CN202010881789A CN111934720B CN 111934720 B CN111934720 B CN 111934720B CN 202010881789 A CN202010881789 A CN 202010881789A CN 111934720 B CN111934720 B CN 1119347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apacitor
coil
relay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17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4720A (zh
Inventor
褚学礼
刘吉行
董浩宇
饶烜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g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17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4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4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4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6Circuits for coupling, blocking, or by-passing of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该电路由两部分构成,并分别引入有供电电压VCC1、供电电压VCC2,所在电路并联有电容C3和电容C4,每部分电路都包含有隔离电路、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隔离电路起信号隔离、安全隔离的作用,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控制信号同步及信号衰减,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分为四块,分别针对电路中的A相、B相、C相和N相,上述设置可以将高电平信号耦合成小信号,信号源部分会将电压输出与市电同步,使得载波模块部分接收与电力线相同的载波信号,同时通过增加耦合线圈,降低由于两端相位的不同步导致错接线,发生的危险,从而实现了跨信号源载波电路能针对不同台区载波抄表。

Description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载波传输方案是以电力线为传输介质,将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当中进行通信的一种方式,通常分为以下几种技术,1、基于FSK基础的载波通信技术;2、基于PSK基础的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3、基于OFDM基础的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4、载波路由技术。这几种类型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是,针对的用户群为同台区下载波通讯,实际现场中,跨台区载波通信会导致串户、表计档案错误等故障,因此跨信号源=跨台区载波传输技术一直未被使用。近几年用于基层运维人员技能培训的仿真装置出现,在市场上用途广泛,由于技术原因,需要进行跨信号源载波通信,因此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方案就被开发使用,然而现有的载波电路只针对同台区载波抄表,跨信号源=跨台区无良好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将高电平信号耦合成小信号,信号源部分会将电压输出与市电同步,使得载波模块部分接收与电力线相同的载波信号;同时通过增加耦合线圈,降低由于两端相位的不同步导致错接线,发生的危险,从而实现了跨信号源载波电路能针对不同台区载波抄表,具有实用性和使用广泛性的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该电路由两部分构成,并分别引入有供电电压VCC1、供电电压VCC2,供电电压VCC1所在电路并联有电容C1和电容C2,供电电压VCC2所在电路并联有电容C3和电容C4,每部分电路都包含有隔离电路、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隔离电路起信号隔离、安全隔离的作用,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控制信号同步及信号衰减,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分为四块,分别针对电路中的A相、B相、C相和N相,所述隔离电路包括隔离电路一、隔离电路二、隔离电路三、隔离电路四、隔离电路五、隔离电路六、隔离电路七、隔离电路八,隔离电路一、隔离电路二针对电路中的A相,隔离电路三、隔离电路四针对电路中的B相,隔离电路五、隔离电路六针对电路中的C相,隔离电路七、隔离电路八针对电路中的N相。
优选的,所述隔离电路一、隔离电路三、隔离电路五、隔离电路七并联连接在VCC1所在电源电路,隔离电路二、隔离电路四、隔离电路六、隔离电路八并联连接在VCC2所在电源电路。
优选的,所述隔离电路一包括有二极管D1、继电器JK1,二极管D1与继电器JK1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二包括有二极管D2、继电器JK2,二极管D2与继电器JK2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三包括有二极管D3、继电器JK3,二极管D3与继电器JK3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四包括有二极管D4、继电器JK4,二极管D4与继电器JK4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五包括有二极管D5、继电器JK5,二极管D5与继电器JK5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六包括有二极管D6、继电器JK6,二极管D6与继电器JK6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七包括有二极管D7、继电器JK7,二极管D7与继电器JK7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八包括有二极管D8、继电器JK8,二极管D8与继电器JK8并联连接。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JK1、继电器JK2、继电器JK3、继电器JK4、继电器JK5、继电器JK6、继电器JK7、继电器JK8上都设有1、2、3、4四个引脚。
优选的,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一、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二、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三、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四、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五、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六,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一包括一耦合线圈T1,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5后,与继电器一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6,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二包括一耦合线圈T2,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8后,与继电器二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7,所述电容C6与电容C7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三包括一耦合线圈T3,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9后,与继电器三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0,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四包括一耦合线圈T4,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2后,与继电器四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1,所述电容C10与电容C11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五包括一耦合线圈T5,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3后,与继电器五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4,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六包括一耦合线圈T6,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6后,与继电器六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5,所述电容C15与电容C16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容C5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9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3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8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2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6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6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0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4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7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1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5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以将高电平信号耦合成小信号,信号源部分会将电压输出与市电同步,使得载波模块部分接收与电力线相同的载波信号;同时通过增加耦合线圈,降低由于两端相位的不同步导致错接线,发生的危险,从而实现了跨信号源载波电路能针对不同台区载波抄表,具有实用性和使用的广泛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但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其中,1.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一,2.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二,3.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三,4.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四,5.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五,6.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六,7.隔离电路一,8.隔离电路二,9.隔离电路三,10.隔离电路四,11.隔离电路五,12.隔离电路六,13.隔离电路七,14.隔离电路八。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该电路由两部分构成,并分别引入有供电电压VCC1、供电电压VCC2,供电电压VCC1所在电路并联有电容C1和电容C2,供电电压VCC2所在电路并联有电容C3和电容C4,每部分电路都包含有隔离电路、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隔离电路起信号隔离、安全隔离的作用,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控制信号同步及信号衰减,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分为四块,分别针对电路中的A相、B相、C相和N相,所述隔离电路包括隔离电路一7、隔离电路二8、隔离电路三9、隔离电路四0、隔离电路五11、隔离电路六12、隔离电路七13、隔离电路八14,隔离电路一7、隔离电路二8针对电路中的A相,隔离电路三9、隔离电路四20针对电路中的B相,隔离电路五11、隔离电路六12针对电路中的C相,隔离电路七13、隔离电路八14针对电路中的N相。
优选的,所述隔离电路一7、隔离电路三9、隔离电路五11、隔离电路七13并联连接在VCC1所在电源电路,隔离电路二8、隔离电路四10、隔离电路六13、隔离电路八14并联连接在VCC2所在电源电路。
优选的,所述隔离电路一7包括有二极管D1、继电器JK1,二极管D1与继电器JK1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二8包括有二极管D2、继电器JK2,二极管D2与继电器JK2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三9包括有二极管D3、继电器JK3,二极管D3与继电器JK3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四10包括有二极管D4、继电器JK4,二极管D4与继电器JK4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五11包括有二极管D5、继电器JK5,二极管D5与继电器JK5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六12包括有二极管D6、继电器JK6,二极管D6与继电器JK6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七13包括有二极管D7、继电器JK7,二极管D7与继电器JK7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八14包括有二极管D8、继电器JK8,二极管D8与继电器JK8并联连接,所述继电器JK1、继电器JK2、继电器JK3、继电器JK4、继电器JK5、继电器JK6、继电器JK7、继电器JK8上都设有1、2、3、4四个引脚。
优选的,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一1、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2二、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三3、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四4、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五5、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六6,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一1包括一耦合线圈T1,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5后,与继电器一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6,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二2包括一耦合线圈T2,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8后,与继电器二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7,所述电容C6与电容C7连接;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三3包括一耦合线圈T3,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9后,与继电器三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0,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四4包括一耦合线圈T4,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2后,与继电器四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1,所述电容C10与电容C11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五5包括一耦合线圈T5,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3后,与继电器五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4,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六6包括一耦合线圈T6,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6后,与继电器六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5,所述电容C15与电容C16连接;所述电容C5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9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3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8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2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6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6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0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4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7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1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5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
本发明的电容C5和电容C6采用的是X2型安规电容,分别用于信号耦合和信号衰减。
本发明的电路两部分结为对称分布。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

1.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该电路由两部分构成,电路两部分对称分布,并分别引入有供电电压VCC1、供电电压VCC2,供电电压VCC1所在电路并联有电容C1和电容C2,供电电压VCC2所在电路并联有电容C3和电容C4,每部分电路都包含有隔离电路、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隔离电路起信号隔离、安全隔离的作用,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控制信号同步及信号衰减,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分为四块,分别针对电路中的A相、B相、C相和N相,所述隔离电路包括隔离电路一、隔离电路二、隔离电路三、隔离电路四、隔离电路五、隔离电路六、隔离电路七、隔离电路八,隔离电路一、隔离电路二针对电路中的A相,隔离电路三、隔离电路四针对电路中的B相,隔离电路五、隔离电路六针对电路中的C相,隔离电路七、隔离电路八针对电路中的N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一、隔离电路三、隔离电路五、隔离电路七并联连接在VCC1所在电源电路,隔离电路二、隔离电路四、隔离电路六、隔离电路八并联连接在VCC2所在电源电路,所述隔离电路一包括有二极管D1、继电器JK1,二极管D1与继电器JK1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二包括有二极管D2、继电器JK2,二极管D2与继电器JK2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三包括有二极管D3、继电器JK3,二极管D3与继电器JK3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四包括有二极管D4、继电器JK4,二极管D4与继电器JK4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五包括有二极管D5、继电器JK5,二极管D5与继电器JK5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六包括有二极管D6、继电器JK6,二极管D6与继电器JK6并联连接,隔离电路七包括有二极管D7、继电器JK7,二极管D7与继电器JK7并联连接,隔离电路八包括有二极管D8、继电器JK8,二极管D8与继电器JK8并联连接,所述继电器JK1、继电器JK2、继电器JK3、继电器JK4、继电器JK5、继电器JK6、继电器JK7、继电器JK8上都设有1、2、3、4四个引脚,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包括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一、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二、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三、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四、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五、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六,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一包括一耦合线圈T1,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5后,与继电器一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6,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二包括一耦合线圈T2,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8后,与继电器二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7,所述电容C6与电容C7连接,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三包括一耦合线圈T3,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9后,与继电器三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0,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四包括一耦合线圈T4,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2后,与继电器四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1,所述电容C10与电容C11连接,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五包括一耦合线圈T5,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3后,与继电器五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4,所述信号耦合通断控制电路六包括一耦合线圈T6,该耦合线圈的一个线圈串联电容C16后,与继电器六的引脚3连接,另一线圈一端串联电容C15,所述电容C15与电容C16连接,所述电容C5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9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3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8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2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6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6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0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4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电容C7串联线圈的另一端与电容C11串联线圈的另一端、电容C15串联线圈的另一端并联连接。
CN202010881789.1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Active CN111934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1789.1A CN111934720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1789.1A CN111934720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720A CN111934720A (zh) 2020-11-13
CN111934720B true CN111934720B (zh) 2021-05-28

Family

ID=73309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1789.1A Active CN111934720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472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3574A (ja) * 1996-12-06 1998-06-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配電線搬送回路
CN103024919A (zh) * 2012-12-03 2013-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跨载波调度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3392298A (zh) * 2011-02-23 2013-11-13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线通信系统
CN203466812U (zh) * 2013-08-29 2014-03-05 北京双福星科技有限公司 潜油电泵井下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
CN103916207A (zh) * 2014-04-11 2014-07-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主动式多频段电力线通信干扰设备与方法
CN107526004A (zh) * 2017-07-24 2017-12-29 杭州华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计量故障识别模块的台区识别方法
CN108534826A (zh) * 2018-03-26 2018-09-14 王智华 无线通信系统、检测装置及建筑结构
CN212518973U (zh) * 2020-08-28 2021-02-09 杭州华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9281B (zh) * 2004-12-30 2010-10-27 郭建国 一种非对称电力载波通讯装置
CN202331774U (zh) * 2011-11-25 2012-07-11 天津市宝坻供电有限公司 具有防载波干扰的智能电表自动抄表系统
JP6952254B2 (ja) * 2016-06-03 2021-10-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力線搬送通信用カプ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73574A (ja) * 1996-12-06 1998-06-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配電線搬送回路
CN103392298A (zh) * 2011-02-23 2013-11-13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线通信系统
CN103024919A (zh) * 2012-12-03 2013-04-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跨载波调度管理方法和设备
CN203466812U (zh) * 2013-08-29 2014-03-05 北京双福星科技有限公司 潜油电泵井下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
CN103916207A (zh) * 2014-04-11 2014-07-09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主动式多频段电力线通信干扰设备与方法
CN107526004A (zh) * 2017-07-24 2017-12-29 杭州华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计量故障识别模块的台区识别方法
CN108534826A (zh) * 2018-03-26 2018-09-14 王智华 无线通信系统、检测装置及建筑结构
CN212518973U (zh) * 2020-08-28 2021-02-09 杭州华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720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8985A (zh) 基于工频电压畸变识别低压配电户变关系的系统及方法
CN105425074B (zh) 一种多功能耦合去耦合网络
CN212518973U (zh)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CN102223160B (zh)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发送电路
CN111934720B (zh) 一种跨信号源载波传输电路
JP7397976B2 (ja) 電力線通信に適用されるインタフェース回路、ストリング及びシステム
CN113031477A (zh) 一种基于光纤通信协议的信号变换采集系统
CN205071033U (zh) 以太网信号传输电路及以太网交换机
CN201946069U (zh) 基于电力载波的打铃装置
CN207397258U (zh) 一种测试用九针转sfp接口电路
CN101741377B (zh) 无源双端串口隔离方法及隔离器
CN220383054U (zh) 一种三相三线载波耦合电路及抄表系统
CN206686180U (zh) 串口通讯距离测试装置
CN208128265U (zh) 一种以太网供电装置及系统
CN205029665U (zh) 基于非互连直流线路的电力载波系统
CN205864075U (zh) 一种有源配电网智能终端蓄电池隔离监测装置
CN101146144B (zh) E1/t1接口电路和具有主从结构的e1/t1接口电路装置
CN211127306U (zh) I/o可灵活配置的插件式配电终端
CN210005980U (zh) 一种可扩展statcom换流链串联级数的阀控接口机箱结构
CN212012607U (zh) 隔离电路
CN221010114U (zh) 一种列车广播音频信号与电压的同传装备
CN207282006U (zh) 用于低压集抄系统的末级设备监测系统
CN204515161U (zh) 一种用于枪阵声学定位系统的供电与通信电路装置
CN216412134U (zh) 一种具备物联功能的安卓电容屏系统
CN111371508A (zh) Rs485通讯防干扰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