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3996A -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3996A
CN111933996A CN202010767248.6A CN202010767248A CN111933996A CN 111933996 A CN111933996 A CN 111933996A CN 202010767248 A CN202010767248 A CN 202010767248A CN 111933996 A CN111933996 A CN 111933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sub
pole piece
diaphragm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72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恒志
贲晴
金虎权
曹启飞
孙威
周滢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Xinminy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Xinminya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Ling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Xinminy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Xinminya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Ling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Xinminy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Xinminya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Lingwe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Xinminya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672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3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3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3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68Compression means for stacks of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多个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将所述第一子极片以及第二子极片分别设置于隔膜带上;对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进行堆叠处理形成复合体;对所述复合体进行卷绕处理形成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本申请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将叠片工艺和卷绕工艺相结合,将裁切好的单个极片设置于隔膜带上再进行卷绕,可以提高极组的加工精度、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电芯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热度不断攀升,加之电动汽车要比燃油汽车更为环保,更为经济实惠,是汽车发展的必经路径。而且,各国家制定了不同的燃油车逐步淘汰汽车全面电动化的宏伟目标,且不断出台各种高额补贴的方式来鼓励电动汽车发展。但随着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研究更加升入,经过几年的发展,研究工作人员发现当下电动汽车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的锂电池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重点发展对象。不断优化电池生产工艺,最大可能的提高生产效率是电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发展途径。在整个电芯的生产工序中,组装段的极组合成工序又是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工序,如何提高极组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是接下来在电芯生产工艺研发上重要思考点之一。
目前我国电池仍以方形铝壳为主,软包电池紧追其后,势头强劲。不管是方形铝壳还是软包电池,其内部极组采用叠片式工艺进行电芯制备的趋势和占比越发具有优势。现有技术中,电芯的制作工艺大致分为两种,卷绕式电芯和叠片式电芯。其中,卷绕式组装的核心部分是将正极片、负极片、隔膜通过缠绕在卷针上形成极组,然后将卷针拔出后,对极组进行封装处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锂离子电池一致性高、生产效率高;缺点是卷绕的层数和极片的大小受到一定的限制,且相同体积下极组空间利用率也比普通叠片式要低,更严重的弊端是卷绕过程中极片表面活性物质易脱落和张力分布不均。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目前国内较多电池生产厂家开始投入到叠片式电芯的生产和研发中来。叠片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卷绕工艺而言能提高电芯的空间利用率,间接地高了电芯的能量密度,能降低电池内阻,降低电池的膨胀,对提高电池的性能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叠片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将叠片的工作效率提高到同卷绕工艺一样或更高的水平以及如何提高叠片精确度是叠片工艺相对于卷绕工艺而言最急于解决的问题。而且随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不断的更新换代,更大容量型锂离子电池被热捧,对于大容量锂电池,常规的卷绕式和叠片式极组结构都不是最佳的选择。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合理的极组组装工艺,来提高极组的加工精度、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并且能够实现电芯容量更大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可以提高极组的加工精度、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电芯容量。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多个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将所述第一子极片以及第二子极片分别设置于隔膜带上;对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进行堆叠处理形成复合体;对所述复合体进行卷绕处理形成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包括两个对称且连续的子极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极耳的高度为8毫米至30毫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相互独立的极片的形成方法包括:在集流体表面形成至少一组涂覆区,每组涂覆区包括两个子涂覆区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子涂覆区之间的空白区;裁切所述涂敷区,使每组涂敷区形成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相互独立的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由所述子涂覆区裁切而成,所述极耳由所述空白区裁切而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互独立的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第一子极片包括第一正极片和第一负极片,所述第二子极片的极性和尺寸与所述第一子极片相同,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极片的高度和宽度为所述第一正极片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加0.5毫米至3毫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极片的第一子极片以及第二子极片分别设置于隔膜带上包括:将第一正极片以及第二正极片分别设置于第一隔膜带上;将第一负极片以及第二负极片分别设置于第二隔膜带上;所述第一隔膜带位于所述第二隔膜带上方,所述第一隔膜带分别独立设有位于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下方的两条平行隔膜带,所述第二隔膜带分别独立设有位于第一负极片和第二负极片下方的两条平行隔膜带,所述第一正极片和所述第一负极片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正极片和所述第二负极片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进行堆叠处理形成复合体包括:将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按正极片、第一隔膜带、负极片、第二隔膜带的顺序自上而下堆叠;对堆叠后的隔膜带和极片进行热压形成所述复合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极组和所述第二极组合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极组和所述第二极组合并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沿所述极耳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折叠或将所述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沿所述极耳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切开后叠放。
本申请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将叠片工艺和卷绕工艺相结合,将裁切好的单个极片设置于隔膜带上再进行卷绕,可以提高极组的加工精度、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电芯容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中披露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若干视图中表示类似的结构。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示例性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其他方式的实施例也可能同样的完成本申请中的发明意图。应当理解,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涂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相互独立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复合体的截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合并所述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提供了本申请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要求,目的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申请中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局部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所示,本申请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10:提供多个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
步骤S120:将所述第一子极片以及第二子极片分别设置于隔膜带上;
步骤S130:对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进行堆叠处理形成复合体;
步骤S140:对所述复合体进行卷绕处理形成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
本申请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将叠片工艺和卷绕工艺相结合,将裁切好的单个极片设置于隔膜带上再进行卷绕,可以提高极组的加工精度、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并且能够提高电芯容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步骤S110,提供多个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其中,所述多个相互独立的极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图2中的步骤一至步骤四。
参考图2,步骤一为制浆,将电极活性物质以及其他配料混合均匀并调制成电极浆料。制浆过程中,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搅拌温度等条件以及不同配料的选择都会影响得到的电极浆料的粘度,颗粒直径,导电性能等,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直接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其他配料包括导电剂,粘结剂,溶剂等。所述导电剂,粘结剂,溶剂的材料选择和配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可以是正极活性物质或者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电极浆料可以是正极浆料或者负极浆料。
继续参考图2和图3,步骤二为涂覆,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电极浆料涂覆于集流体表面形成至少一组涂覆区100,每组涂覆区100包括两个子涂覆区101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子涂覆区101之间的空白区102。其中,所述子涂覆区101用于后续形成子极片,所述空白区102用于后续形成极耳。
由于所述空白区102用于后续形成极耳,所述极耳包括两个对称且连续的子极耳,因此所述空白区102的宽度要大于单个子极耳的高度的两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涂覆区101的宽度为50毫米至550毫米。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体为箔片。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箔片的材料例如为金属铜或金属铝。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得到效果更好的极片,所述电极浆料要连续地,均匀地涂覆于所述集流体表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极片的干燥度对极片的性能有影响,因此在涂覆完成后,要将涂覆好的集流体进行干燥。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形成所述包含两个子涂覆区101的涂覆区100,所述两个子涂覆区101可以在后续工艺中分别形成两个一体的子极片,然后同时对所述两个一体的子极片进行卷绕工艺形成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最后将所述两个极组合并封装,简单高效,易于实施,尤其是对一些大容量的电芯更加适用,不仅提高了极组组装过程中的精确性和方便性,而且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继续参考图2,步骤三为辊压,将步骤二中涂覆好的集流体压实,以达到合适的密度和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辊压的方法为:将所述涂覆好的集流体置于两个压辊之间,利用所述压辊辊压所述集流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压辊的间隙以调节压力,从而调节集流体被压实的密度和厚度。
继续参考图2和图4,步骤四为裁切,裁切所述涂敷区100,使每组涂敷区100形成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极片200,所述相互独立的极片200包括第一子极片210和第二子极片220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210和第二子极片220的极耳230,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210和第二子极片220由所述子涂覆区101裁切而成,所述极耳230由所述空白区102裁切而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230包括两个对称且连续的子极耳231,所述两个子极耳231连为一体。由于图4中极片200结构里的极耳230较小,不方便展示子极耳231,因此单独将极耳230放大用于展示子极耳231。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极耳231的高度为8毫米至30毫米。
其中,所述子极耳231的尺寸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子极片210和第二子极片220的尺寸来进行选择。
由于在后续封装时,需要将所述第一子极片210和第二子极片220折叠在一起或者叠放在一起,因此所述第一子极片210和第二子极片220的尺寸要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相互独立的极片200包括正极片200a和负极片200b,所述第一子极片210包括第一正极片210a和第一负极片210b,所述第二子极片220的极性和尺寸与所述第一子极片210相同,所述极耳230包括正极耳230a和负极耳230b。
如图4所示,根据步骤二中涂覆的电极浆料的极性的不同,所述极片200可以是正极片200a或者负极片200b。具体地,当步骤二中涂覆的电极浆料为正极浆料时,所述极片200是正极片200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极片210和第二子极片220分别为第一正极片210a和第二正极片220a;当步骤二中涂覆的电极浆料为负极浆料时,所述极片200是负极片200b,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极片210和第二子极片220分别为第一负极片210b和第二负极片220b。
同时,所述极耳230可以是与正极片200a对应的正极耳230a或与负极片200b对应的负极耳230b。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负极片210b的高度和宽度为所述第一正极片210a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加0.5毫米至3毫米。在后续叠片时,所述第一负极片210b需要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正极片210a,因此所述第一负极片210b的尺寸要比所述第一正极片210a的尺寸略大。同样的,所述第二负极片220b也是一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耳230a在所述第一正极片210a上的位置与所述负极耳230b在所述第一负极片210b上的位置不重合。后续工艺中,会将所述第一正极片210a和所述第一负极片210b进行叠片,因此所述第一正极片210a上的正极耳230a不能和所述第一负极片210b上的负极耳230b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需要按照工艺需要对所述极片200和极耳230进行倒角。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形成所述分别包含两个子极片210和220的极片200a和200b,然后同时对所述包含两个一体的子极片210和220的极片200a和200b进行卷绕工艺形成两个极组,最后将所述两个极组合并封装,简单高效,易于实施,尤其是对一些大容量的电芯更加适用,不仅提高了级组组装过程中的精确性和方便性,而且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继续参考图2,步骤五为上料,具体地参考步骤S120,将所述第一子极片210以及第二子极片220分别设置于隔膜带上。为了保证卷绕时正负极片能相互覆盖,需要确保所述正极片以及负极片相互之间在隔膜带上存在一定间隙,所述间隙值逐渐增大,所述间隙值的设计可根据实际中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的厚度进行计算。
本申请所述的锂电池制作方法中,与传统卷绕工艺不同的是在卷绕前将单个极片无空隙地复合在隔膜带上,不存在传统卷绕工艺中极组张力不均的情况,提前释放隔膜应力收缩,缩小离子在电芯极组内部的传输路径,提高电芯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极片的第一子极片210以及第二子极片220分别设置于隔膜带上包括:将第一正极片以及第二正极片分别设置于第一隔膜带上;将第一负极片以及第二负极片分别设置于第二隔膜带上;所述第一隔膜带位于所述第二隔膜带上方,所述第一隔膜带分别独立设有位于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下方的两条平行隔膜带,所述第二隔膜带分别独立设有位于第一负极片和第二负极片下方的两条平行隔膜带,所述第一正极片和所述第一负极片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正极片和所述第二负极片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由于隔膜需要覆盖子极片但又不能覆盖极耳,因此不能直接将极片整个放到隔膜带上,而是要分别将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单独放到隔膜带上。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需要分开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膜带和第二隔膜带是连续未被切断的,在上料时,所述第一隔膜带和第二隔膜带可以采用平行双方卷的方式进行放卷,方便将正、负极片分别放置到第一隔膜带和第二隔膜带上。
参考图2和图5,步骤六为复合,具体地参考步骤S130,对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进行堆叠处理形成复合体。所述复合体为四层结构,从上往下依次为正极片、第一隔膜带、负极片、第二隔膜带。所述复合体应满足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中心点垂直投影重合。为了保证卷绕时正负极片能相互覆盖,需要确保所述复合体上的正极片以及负极片相互之间存在一定间隙d,所述间隙d的宽度沿卷绕方向逐渐增大,所述间隙值的设计可根据实际中正极片/负极片/隔膜的厚度进行计算。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复合体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5中虚线xy方向的截面图。
参考图6,所述复合体从上往下依次为正极片200a、第一隔膜带400、负极片200b、第二隔膜带401。所述正负极片之间由极耳230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进行堆叠处理形成复合体包括:将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按正极片、第一隔膜带、负极片、第二隔膜带的顺序自上而下堆叠;对堆叠后的隔膜带和极片进行热压形成所述复合体。所述热压可以使所述极片和隔膜带更好地粘合在一起。正极片/负极片/隔膜之间无间隙复合,可以降低后续工序排气难度,避免了内部极片错位,降低了离子传输路径,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图2和图7,步骤七为卷绕,具体地参考步骤S140,对所述复合体进行卷绕处理形成第一极组301和第二极组302。
将制备的载有所述复合体的隔膜带经过传送带传送到卷绕机构,然后将载有所述复合体的隔膜带进行卷绕工艺,制成平行对称且相互连接的第一极组301和第二极组302。
由于在卷绕前将单个极片有空隙地放在隔膜带上,不存在传统卷绕工艺中极组张力不均的情况,极片和隔膜之间进行热复合提前释放隔膜应力收缩,降低了偏卷、错位、张力不均及脱粉等不良情况,缩小离子在电芯极组内部的传输路径,提高电芯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继续参考图2,步骤八为焊接,将正极片200a上的正极耳230a焊接在一起,将负极片200b上的负极耳230b焊接在一起。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工艺可以是超声波焊接,利用超声频率的机械振动能量在静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将弹性震动能量转变为摩擦功,形变能以及随后有限的温度上升,从而达到连接金属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根据电池类型为方形铝壳或软包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焊接方式。例如,在方形铝壳中,叠片之后的裸电芯可以不进行任何的处理直接与连接片进行焊接,连接片与顶盖的焊接,然后将两裸电芯合并后入壳即可;软包电池中,同铝壳电池一样,直接进行极耳预焊接,然后根据实际需求,既可以同铝壳一样不对极耳进行任何处理也可以对预焊接之后的极耳进行必要的修剪,然后进行主焊接,最后在进行两裸电芯合并入壳。
继续参考图2,步骤九为封装,将第一极组301和第二极组302合并为一个大极组300后入壳封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极组301和所述第二极组302合并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极组301和第二极组302沿所述极耳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折叠(例如图7中所示)或将所述第一极组301和第二极组302沿所述极耳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切开后叠放。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将所述两个极组合并封装,简单高效,易于实施,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继续参考图2,步骤十为注液,将电解液注入到封装好的电芯中,然后再封闭电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注液前要进行除水,注液过程需要低湿度。水对锂电池SEI膜的形成和电池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后期电池产期、循环跳水等不良现象,因此,在注液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湿度。
继续参考图2,步骤十一为化成,通过小电流充电的方式激活电池,同时在负极表面形成良好的SEI膜,然后对电池封装做最后加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得到成型的锂电池后,还需要通过分容、功率和OCV检测等步骤筛选出不合格电池,并最终完成良品电池的出货。
本申请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将叠片工艺和卷绕工艺相结合,将裁切好的单个极片设置于隔膜带上再进行卷绕,不存在传统卷绕工艺中极组张力不均的情况,提前释放隔膜应力收缩,缩小离子在电芯极组内部的传输路径,提高电芯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同时,本申请所述的制作方法简单高效,易于实施,尤其是对一些大容量的电芯更加适用,不会因为增大容量导致极片层数过多而导致后面极耳焊接困难的问题;此外,本申请所述的制作方法可以一次成型两个极组,不仅提高了极组组装过程中的精确性和方便性,极组内部极片不易错位,而且提高了后期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相比以往生产作业方式而言,提高了数倍的生产效率,有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在阅读本申请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前述申请内容可以仅以示例的方式呈现,并且可以不是限制性的。尽管这里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意图囊括对实施例的各种合理改变,改进和修改。这些改变,改进和修改都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或全部组合。
还应当理解,术语″包含″、″包含着″、″包括″或者″包括着″,在本申请文件中使用时,指明存在所记载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还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因此,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相同的参考标号或相同的参考标记符在整个说明书中表示相同的元件。
此外,本申请说明书通过参考理想化的示例性截面图和/或平面图和/或立体图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因此,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容差导致的与图示的形状的不同是可预见的。因此,不应当将示例性实施例解释为限于在此所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应当包括由例如制造所导致的形状中的偏差。例如,被示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会具有圆形的或弯曲的特征。因此,在图中示出的区域实质上是示意性的,其形状不是为了示出器件的区域的实际形状也不是为了限制示例性实施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多个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
将所述第一子极片以及第二子极片分别设置于隔膜带上;
对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进行堆叠处理形成复合体;
对所述复合体进行卷绕处理形成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两个对称且连续的子极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极耳的高度为8毫米至3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相互独立的极片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集流体表面形成至少一组涂覆区,每组涂覆区包括两个子涂覆区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子涂覆区之间的空白区;
裁切所述涂敷区,使每组涂敷区形成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相互独立的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由所述子涂覆区裁切而成,所述极耳由所述空白区裁切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独立的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第一子极片包括第一正极片和第一负极片,所述第二子极片的极性和尺寸与所述第一子极片相同,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片的高度和宽度为所述第一正极片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加0.5毫米至3毫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极片的第一子极片以及第二子极片分别设置于隔膜带上包括:
将第一正极片以及第二正极片分别设置于第一隔膜带上;
将第一负极片以及第二负极片分别设置于第二隔膜带上;
所述第一隔膜带位于所述第二隔膜带上方,所述第一隔膜带分别独立设有位于第一正极片和第二正极片下方的两条平行隔膜带,所述第二隔膜带分别独立设有位于第一负极片和第二负极片下方的两条平行隔膜带,所述第一正极片和所述第一负极片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所述第二正极片和所述第二负极片的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进行堆叠处理形成复合体包括:
将所述隔膜带以及极片按正极片、第一隔膜带、负极片、第二隔膜带的顺序自上而下堆叠;
对堆叠后的隔膜带和极片进行热压形成所述复合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极组和所述第二极组合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极组和所述第二极组合并的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沿所述极耳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折叠或将所述第一极组和第二极组沿所述极耳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切开后叠放。
CN202010767248.6A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1933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248.6A CN111933996A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7248.6A CN111933996A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3996A true CN111933996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06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7248.6A Pending CN111933996A (zh) 2020-08-03 2020-08-03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399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4262A (zh) * 2020-11-20 2021-01-15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制作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2670435A (zh) * 2020-12-17 2021-04-16 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极片制备方法
CN113669184A (zh) * 2021-08-24 2021-11-19 青岛大黄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启动方法及组装工艺
CN115275366A (zh) * 2022-08-26 2022-11-01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卷绕电芯生产工艺及设备
CN116053605A (zh) * 2022-11-21 2023-05-02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电芯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WO2023216881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检测装置、方法和卷绕装置
CN115829907B (zh) * 2022-04-18 2024-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复合料带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装置、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8100A (zh) * 2016-05-29 2016-09-2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
CN108933222A (zh) * 2018-07-09 2018-12-04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的二次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004260A (zh) * 2018-07-02 2018-12-14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切叠片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CN109361011A (zh) * 2018-11-27 2019-02-19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7123A (zh) * 2019-06-17 2019-09-1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结构、制造方法及电池
CN110828770A (zh) * 2019-11-19 2020-02-21 凌帕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8100A (zh) * 2016-05-29 2016-09-21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叠片电池
CN109004260A (zh) * 2018-07-02 2018-12-14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切叠片卷绕式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备方法
CN108933222A (zh) * 2018-07-09 2018-12-04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极耳的二次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9361011A (zh) * 2018-11-27 2019-02-19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7123A (zh) * 2019-06-17 2019-09-17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结构、制造方法及电池
CN110828770A (zh) * 2019-11-19 2020-02-21 凌帕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4262A (zh) * 2020-11-20 2021-01-15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制作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2670435A (zh) * 2020-12-17 2021-04-16 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极片制备方法
CN113669184A (zh) * 2021-08-24 2021-11-19 青岛大黄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启动方法及组装工艺
CN115829907B (zh) * 2022-04-18 2024-02-2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对复合料带的隔膜进行缺陷检测的方法、装置、系统
WO2023216881A1 (zh) * 2022-05-07 2023-11-16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极片检测装置、方法和卷绕装置
CN115275366A (zh) * 2022-08-26 2022-11-01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片卷绕电芯生产工艺及设备
CN116053605A (zh) * 2022-11-21 2023-05-02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电芯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CN116053605B (zh) * 2022-11-21 2024-03-12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电芯制备方法及锂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3996A (zh)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US9548517B2 (en) Battery cell of stair-like structure
CN10839010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0828770A (zh)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3451660B (zh) 一种内双极柱叠片式卷绕电池装配方法
CN106784600A (zh) 一种含锂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08059A (zh) 一种基于交叉堆叠的叠片式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6428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极片组合方法
JP2004071301A (ja) 蓄電素子用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CN101106203A (zh) 具有新电极结构的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83752A (zh) 一种叠片式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83363B (zh) 卷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04218264A (zh) 一种镍氢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2234262A (zh) 电芯制作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10676518B (zh) 一种防止锂离子电池负极析锂的方法
CN113745640A (zh) 一种高功率圆柱锂离子电池及加工工艺
CN102024990A (zh) 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电芯制作方法
CN217485538U (zh) 一种卷绕式电芯
CN114141982B (zh) 一种极片及电池
CN212648428U (zh) 一种多极耳电芯用极耳、多极耳电芯用极片及多极耳电芯
US20230031407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CN208690371U (zh) 一种安全锂离子电池
CN203134910U (zh)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CN219040539U (zh) 锂离子电池极组单元及电池极组和锂离子电池
CN218919226U (zh) 一种软包电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