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3665B -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3665B
CN111933665B CN202010778799.2A CN202010778799A CN111933665B CN 111933665 B CN111933665 B CN 111933665B CN 202010778799 A CN202010778799 A CN 202010778799A CN 111933665 B CN111933665 B CN 1119336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lter layer
sleeve
photosensi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87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3665A (zh
Inventor
段俊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87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36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3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366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0519 priority patent/WO2022028471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06682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43186A/ko
Priority to JP2023507353A priority patent/JP7383200B2/ja
Priority to EP21854270.2A priority patent/EP4195284A4/en
Priority to US18/105,439 priority patent/US2023018962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3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3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90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6Filter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polari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photosensors that control luminan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滤光层、发光层、第二滤光层、感光元件和驱动组件,发光层设置于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之间,第二滤光层设置于发光层和感光元件之间,第二滤光层与感光元件相对设置,驱动组件与第二滤光层连接;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滤光层旋转,以使第二滤光层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构成环境光滤光结构;在第二状态,第一滤光层和第二滤光层构成环境光通光结构,感光元件的第一感光量小于感光元件的第二感光量,第一感光量为第二滤光层在第一状态时,感光元件的感光量;第二感光量为第二滤光层在第二状态时,感光元件的感光量。从而提高了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在手机产品上应用的普及,手机上的前置传感器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拾音器等,需考虑如何设计以保证能继续发挥作用,目前出现了一些伸缩摄像头方案,屏下传感方案以及微缝技术方案等。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显示模组通常可以实现对外界环境光的检测,但是同时由于显示模组中发光层也会产生光线,而上述光线会对环境光的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可见,当前对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当前对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滤光层、发光层、第二滤光层、感光元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滤光层和所述第二滤光层之间,所述第二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感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滤光层与所述感光元件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滤光层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滤光层旋转,以使所述第二滤光层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滤光层和所述第二滤光层构成环境光滤光结构;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滤光层和所述第二滤光层构成环境光通光结构;
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一感光量小于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二感光量,所述第一感光量为所述第二滤光层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量;所述第二感光量为所述第二滤光层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环境光在环境光滤光结构中透过率较低,在环境光通光结构中透过率较高,使得通过第一状态下感光元件的感光量和第二状态下感光元件的感光量计算得到环境光的误差较小,从而提高了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感光元件中的时间与光敏值的对应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2所示,显示模组包括:第一滤光层10、发光层20、第二滤光层30、感光元件40和驱动组件80,所述发光层20设置于所述第一滤光层10和所述第二滤光层30之间,所述第二滤光层30设置于所述发光层20和所述感光元件40之间,所述第二滤光层30与所述感光元件40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滤光层30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80驱动所述第二滤光层30旋转,以使所述第二滤光层3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滤光层10和所述第二滤光层30构成环境光滤光结构;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滤光层10和所述第二滤光层30构成环境光通光结构;
所述感光元件40的第一感光量小于所述感光元件40的第二感光量,所述第一感光量为所述第二滤光层30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感光元件40的感光量;所述第二感光量为所述第二滤光层30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感光元件40的感光量。
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滤光层30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感光元件40的感光量,小于所述第二滤光层30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感光元件40的感光量。
其中,环境光在环境光滤光结构中透过率较低,在环境光通光结构中透过率较高,从而使得感光元件40在第一状态下接收到的光能低于感光元件40在第二状态下接收到的光能,即感光元件40在第一状态的感光量小于感光元件40在第二状态的感光量。
感光元件40在第一状态接收到的光线可以包括环境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和发光层20的光,感光元件40在第二状态接到的光线可以包括环境光和发光层20的光,然后计算感光元件4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接到的光线的差值,该差值即为环境光的检测结果,当感光元件40在第一状态接到的环境光越少,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误差越小,即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越高。例如:环境光在环境光通光结构中的透过率可以为100%,在环境光滤光结构中的透过率可以较低(如20%、10%或者0),当环境光在环境光滤光结构中的透过率为0(即此时第二滤光层30在第一状态),使得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均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为了提升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滤光层30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滤光层10的偏振方向垂直,此时,所述发光层20发出的第一光线仅仅透过所述第二滤光层30传输至所述感光元件40中;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滤光层30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滤光层10的偏振方向平行,此时所述发光层20发出的第一光线和外部环境中的第二光线(也可以被称作为环境光)均透过所述第二滤光层30传输至所述感光元件40中。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以下表述:
第二滤光层30在驱动组件80的驱动作用下,可以进行旋转(旋转中心可以为感光元件40的几何中心,即第二滤光层30可以以垂直穿过感光元件40的几何中心的轴为轴心进行旋转),使得第二滤光层30可以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而在第一状态时,第二滤光层30的偏振方向与第一滤光层10的偏振方向垂直(也可以被称作为正交),此时发光层20发出的第一光线仅仅透过第二滤光层30传输至感光元件40中,即外部环境中的第二光线不能透过第一滤光层10和第二滤光层30传输至感光元件40中;在第二状态时,第二滤光层30的偏振方向与第一滤光层10的偏振方向平行,此时发光层20发出的第一光线和外部环境中的第二光线(也可以被称作为环境光)均透过第二滤光层30传输至感光元件40中。这样,可以用第二状态时,感光元件40中检测到的光线的数值减去第一状态时感光元件40中检测到的光线的数值,即可得到外部环境中的第二光线的数值,降低了发光层20自发光(即第一光线)对感光元件40的探测结果的准确度的影响,减小了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误差,提高了环境光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与设置两个感光元件40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只需要采用一个感光元件40,减少了感光元件40在电子设备内占据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整个电子设备的体积;同时,与两个感光元件40中一个感光元件40检测第一光线,另一个感光元件40检测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的方式相比,上述两个感光元件40一般并排设置,这样,上述两个感光元件40的位置不同导致上述两个感光元件40检测到的光线的数值存在误差,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采用一个感光元件40对光线进行检测,则减少了上述误差,增强了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同时,本申请实施例只需要一个感光元件40,则减少了制造难度和装配难度,提升了制造效率和装配效率。
另外:在第二滤光层30旋转的过程中,第二滤光层30的偏振方向与第一滤光层10的偏振方向介于正交和平行之间,感光元件40接收到的是忽大忽小的信号,其中信号的峰值点是E1,信号的谷值点是E2,如图3所示。我们通过预设算法来抓取峰值和谷值,可以分别得到E1和E2,通过E1和E2即可计算出外部环境中的第二光线的强度和屏幕光强度(即发光层20发出的第一光线的强度)。
例如:假设上述发光层20发出的光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发出的光,记为Eo,外部环境光,记为Ee。其中,上述感光元件40的能量值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619455130000051
Figure BDA0002619455130000061
假设第一状态下,感光元件40的照度值为E1,由到达感光元件40的环境光E1e和OLED自发光E1o构成;同理,第二状态下,感光元件40的照度值为E2,由到达感光元件40的环境光E2e和OLED自发光E2o构成。
E1和E2通过感光元件40读取获得,Ee和Eo是希望获得的数据。此时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关系得到Ee和Eo
E1=E1e+E1O=0+EO*45%;
E2=E2e+E2O=Ee*4%+EO*100%;
求解得到,
Figure BDA0002619455130000062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感光元件40包括光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指纹传感器和摄像头模组中的至少一项。这样,增加了感光元件40的多样性,同时,还增加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程度。
其中,当感光元件40包括光敏传感器,且在计算得到上述外部环境中的第二光线的数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控制器可以控制电子设备内的其他部件执行目标操作,上述目标操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调节显示屏的显示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对比度和调节显示屏的背光颜色。
当感光元件40包括红外传感器,且在计算得到上述外部环境中的第二光线的数值的情况下,上述第二光线可以为发光层20发出、且投射出显示屏遇到障碍物返回的反射红外光,这样,在计算得到上述第二光线的数值时,可以根据该数值确定障碍物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确定显示屏的状态为亮屏状态或灭屏状态。
当感光元件40包括指纹传感器或者摄像头模组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图像。例如:当在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图像,由于此时只有第一光线传输至感光元件40中,从而减小了外部环境中的第二光线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当在第二状态下获取图像,由于此时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均可以传输至感光元件40中,从而增强了获取的图像的显示亮度。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印制电路板50,所述感光元件40设置于所述印制电路板50上。这样,可以通过印制电路板50对感光元件40实现供电,同时印制电路板50还可以对感光元件40起到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套筒84和第二套筒83时(具体可以参见下文中的相应表述,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套筒84和第二套筒83也可以设置于印制电路板50上,感光元件40可以设置于第二套筒83内,同时,感光元件40与印制电路板50电连接。这样,同样可以对第一套筒84和第二套筒83起到支撑作用。
其中,第一滤光层10和第二滤光层30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第一滤光层10和第二滤光层30均用于改变光线的偏振方向。
另外,参见图1,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透光盖板60,透光盖板60与第一滤光层10背离发光层20的表面抵接,从而可以实现对第一滤光层10的保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第一滤光层10包括第一线偏振片11和第一1/4玻片12,所述第一1/4波片12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11和所述发光层20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第二滤光层30包括第二线偏振片32和第二1/4玻片31,所述第二1/4波片31设置于所述第二线偏振片32和所述发光层20之间。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滤光层10包括第一线偏振片11和第一1/4玻片12,第二滤光层30包括第二线偏振片32和第二1/4玻片31,在对光线实现过滤的基础上,可以降低使用成本,简化装配过程。
其中,第一1/4玻片12和第二1/4玻片31可以分别被称作为为1/4波片或者1/4λ波片,而第一滤光层10的偏振方向可以指的是第一线偏振片11的偏振方向,第二滤光层30的偏振方向可以指的是第二线偏振片32的偏振方向。例如:参见图2,第一线偏振片11的偏振方向可以为X方向或者Y方向,相应的,第二线偏振片32的偏振方向也可以为X方向或者Y方向。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线偏振片11和第一1/4玻片12之间可以层叠设置,第二线偏振片32和第二1/4玻片31之间可以层叠设置;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线偏振片11和第一1/4玻片12之间可以间隔设置,第二线偏振片32和第二1/4玻片31之间可以间隔设置。例如:第一线偏振片11和第一1/4波片12之间可以通过粘接层间隔设置,或者,第一线偏振片11和第一1/4玻片12之间可以具有间隙,相应的,第二线偏振片32和第二1/4玻片31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参见上述第一线偏振片11和第一1/4玻片12的相关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发光层20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层20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发光层。这样,可以使得发光层20的发光效果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光层20为OLED发光层时,发光层20与第一滤光层10可以组合形成显示模组的一部分,即发光层与第一滤光层10可以构成OLED显示模组的两部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所述发光层20和所述第二滤光层30之间还设置有遮光层70,所述遮光层70与所述第二滤光层30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透光孔71。这样,由于遮光层70上未开设有透光孔71的位置可以对光线起到遮光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其他光线对感光元件40的探测结果的准确度的影响,即进一步提高了感光元件40的探测结果的准确度。
其中,遮光层70的具体材料在此不做限定,例如:遮光层70可以为遮光泡棉层,这样,降低了使用成本,还可以在发光层20与第二滤光层30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另外,遮光层70还可以为遮光橡胶层或者遮光镀层等。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驱动组件80包括动力件81、传动件82、第一套筒84和第二套筒83,所述第一套筒84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83上,所述动力件81通过所述传动件82与所述第一套筒84连接,且通过所述传动件82驱动所述第一套筒84围绕所述第二套筒83转动,所述感光元件40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83内,所述第二滤光层30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84上。
其中,第二滤光层30可以设置在第一套筒84朝向发光层20的端面上。
这样,由于感光元件40设置于第二套筒83内,从而增强对感光元件40的固定效果,以及对第二滤光层30的支撑效果。
其中,第一套筒84和第二套筒83可以为圆筒状支架。另外,第一套筒84和第二套筒83的材质在此也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套筒84和第二套筒83可以为金属支架或者绝缘支架等。
可选地,参见图2,传动件82为传动齿轮,且所述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84上,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套筒84固定连接。这样,增大了传动齿轮与第一套筒84的连接面,从而增强了对第一套筒84的传动效果。
其中,动力件81可以为驱动马达,当然,驱动马达也可以被称作为驱动电机。另外,传动件82也可以为齿轮组。或者,传动件82也可以为传输轴与传动齿轮的组合。具体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从而增强了驱动组件80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套筒83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这样,由于第二套筒83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套筒84沿着第二套筒83的轴向方向滑动,进而增强了对第一套筒84的限位作用,即使得第一套筒84在限位部所在的一侧区域内围绕第二套筒83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因而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技术效果,而显示模组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应表述,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光层、发光层、第二滤光层、感光元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滤光层和所述第二滤光层之间,所述第二滤光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感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滤光层与所述感光元件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滤光层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滤光层旋转,以使所述第二滤光层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滤光层和所述第二滤光层构成环境光滤光结构;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滤光层和所述第二滤光层构成环境光通光结构;
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一感光量小于所述感光元件的第二感光量,所述第一感光量为所述第二滤光层在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量;所述第二感光量为所述第二滤光层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滤光层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滤光层的偏振方向垂直;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二滤光层的偏振方向与所述第一滤光层的偏振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层包括第一线偏振片和第一1/4玻片,所述第一1/4波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线偏振片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层包括第二线偏振片和第二1/4玻片,所述第二1/4波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线偏振片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二滤光层之间还设置有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与所述第二滤光层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透光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动力件、传动件、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套筒上,所述动力件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且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第一套筒围绕所述第二套筒转动,所述感光元件设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传动齿轮,且所述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010778799.2A 2020-08-05 2020-08-05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933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8799.2A CN111933665B (zh) 2020-08-05 2020-08-05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PCT/CN2021/110519 WO2022028471A1 (zh) 2020-08-05 2021-08-04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KR1020237006682A KR20230043186A (ko) 2020-08-05 2021-08-04 표시 모듈 및 전자 기기
JP2023507353A JP7383200B2 (ja) 2020-08-05 2021-08-04 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EP21854270.2A EP4195284A4 (en) 2020-08-05 2021-08-04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8/105,439 US20230189622A1 (en) 2020-08-05 2023-02-03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8799.2A CN111933665B (zh) 2020-08-05 2020-08-05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3665A CN111933665A (zh) 2020-11-13
CN111933665B true CN11193366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330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8799.2A Active CN111933665B (zh) 2020-08-05 2020-08-05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9622A1 (zh)
EP (1) EP4195284A4 (zh)
JP (1) JP7383200B2 (zh)
KR (1) KR20230043186A (zh)
CN (1) CN111933665B (zh)
WO (1) WO20220284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3665B (zh) * 2020-08-05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71345A1 (en) * 2002-02-20 2003-08-28 Planar Systems, Nc. Light sensitive display
JP2004184491A (ja) * 2002-11-29 2004-07-02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2498421A (zh) * 2009-09-14 2012-06-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滤色器和发光显示元件
CN202856862U (zh) * 2012-10-23 2013-04-03 郭亚楠 一种防止红外灯闪烁的红外摄像机
TWI579675B (zh) * 2016-04-01 2017-04-21 Laser dimming system
CN108347503A (zh) * 2018-01-29 2018-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49531A (zh) * 2018-03-26 2018-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触控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触控方法
CN109036163A (zh) * 2018-08-31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环境光检测方法
CN111366242A (zh) * 2020-05-27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12152B2 (en) 2013-11-07 2017-04-04 Apple Inc. Ambient light sensor with internal light cancellation
CN107241467B (zh) 2017-05-11 2020-08-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4353937A (zh) * 2017-08-22 2022-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传感器及终端设备
US11073712B2 (en) 2018-04-10 2021-07-2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for through-display imaging
CN108881538A (zh) 2018-06-22 2018-1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9411519A (zh) 2018-10-23 2019-03-0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639800A (zh) * 2018-12-18 2021-04-09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Oled屏体、指纹识别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0049214A (zh) 2019-03-25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265442B (zh) * 2019-06-14 2021-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包含其的显示面板
CN110764301A (zh) * 2019-10-31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933665B (zh) * 2020-08-05 2023-04-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71345A1 (en) * 2002-02-20 2003-08-28 Planar Systems, Nc. Light sensitive display
JP2004184491A (ja) * 2002-11-29 2004-07-02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2498421A (zh) * 2009-09-14 2012-06-1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滤色器和发光显示元件
CN202856862U (zh) * 2012-10-23 2013-04-03 郭亚楠 一种防止红外灯闪烁的红外摄像机
TWI579675B (zh) * 2016-04-01 2017-04-21 Laser dimming system
CN108347503A (zh) * 2018-01-29 2018-07-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49531A (zh) * 2018-03-26 2018-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触控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触控方法
CN109036163A (zh) * 2018-08-31 2018-12-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环境光检测方法
CN111366242A (zh) * 2020-05-27 2020-07-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9622A1 (en) 2023-06-15
KR20230043186A (ko) 2023-03-30
WO2022028471A1 (zh) 2022-02-10
CN111933665A (zh) 2020-11-13
EP4195284A1 (en) 2023-06-14
JP2023537704A (ja) 2023-09-05
EP4195284A4 (en) 2024-01-24
JP7383200B2 (ja)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9337B2 (en)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prism sheet between a window member and a proximity sensor
TWI679630B (zh) 顯示裝置及顯示模組
EP2475010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light sensing function
CN109302555B (zh) 摄像头组件及终端设备
WO2019154323A1 (zh) 光敏组件和移动终端
WO2019154321A1 (zh) 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EP345416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TWI574194B (zh) 攝影模組及使用其之光學觸控螢幕
WO2020259061A1 (zh) 红外传感模组、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WO2020024846A1 (zh) 接近光传感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EP3575865B1 (en)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933665B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US8344311B2 (en) Optical touch panel
CN211378086U (zh) 照相机模块型传感器装置及照相机模块
US20100225581A1 (en)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with position detecting funct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913035B2 (en) Optical touch panel and light guide module thereof
CN111933027A (zh) 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110096034A1 (en) Optical touch-sensing display
KR20190135535A (ko) 표시 장치
CN114244927B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591465A (zh) 用于光学导航的装置
CN115631709A (zh) 电子设备
CN111308782B (zh) 电子设备
KR102174008B1 (ko) 전극시트 및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13676576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