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2243A - 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2243A
CN111932243A CN202010681786.3A CN202010681786A CN111932243A CN 111932243 A CN111932243 A CN 111932243A CN 202010681786 A CN202010681786 A CN 202010681786A CN 111932243 A CN111932243 A CN 111932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ding
user
area
information
cod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17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季
孔丽
沈玺
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onp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onp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onp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17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22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2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22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382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insuring higher security of transa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利用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选取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N为正整数且N<M。利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满足用户的乘车码支付的乘车区域的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

Description

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乘车码是用于乘坐交通工具进行支付的二维码。由于乘车码方便快捷的优势,使得使用乘车码实现乘坐交通工具的支付成为了一大发展趋势。例如,在用户乘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时,可使用乘车码进行扫码支付。
现阶段,乘车码业务已经覆盖了多个城市。各个城市的各交通工具的运营方管理有自己的乘车码支付系统。在不同的城市中乘车,需要使用不同城市交通工具的乘车码支付系统以进行支付。对应地,就需要用户下载各个城市交通工具的乘车码支付系统的相关数据。在城市数目较多的情况下,用户的终端设备需要存储大量的乘车码支付系统的相关数据,占用了终端设备中的大量资源,会降低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能够在满足用户的乘车码支付的乘车区域的需求的基础上,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利用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选取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N为正整数且N<M。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向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从服务器下载与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关联度参数值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计算得到,N为正整数且N<M。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装置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计算模块,用于利用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筛选模块,用于选取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N为正整数且N<M。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包括:上传模块,用于向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下载模块,用于从服务器下载与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关联度参数值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计算得到,N为正整数且N<M。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系统,包括第五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服务器和第六方面技术方案中的终端设备。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或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根据能够表征用户行为习惯的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用户与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越高,表示用户在该乘车区域驻留的时间越长或驻留的频率越高。选取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即使终端设备预先下载用户驻留时间最长或驻留频率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在满足用户的乘车码支付的乘车区域的需求的基础上,减小乘车码客户端在终端设备中占用的资源,避免终端设备运行出现卡顿等现象,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在交通工具支付领域中,利用乘车码支付已经成为了一大主要发展趋势。在不同的乘车区域如不同城市,乘车码支付系统不同。用户的终端设备中需要安装多个乘车码客户端,在不同的乘车区域切换使用不同的乘车码客户端,增加了用户操作的不便利性。或者,用户的终端设备中安全的乘车码客户端需要下载所有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乘车码程序及乘车码资源,以使得用户可利用一个乘车码客户端实现在不同乘车区域的乘车码支付。但该乘车码客户端中大量的乘车码程序及乘车码资源会占据终端设备中的大量资源,导致终端设备运行卡顿等问题,降低了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而且,终端设备安装该乘车码客户端,需要下载该乘车码客户端的安装包。由于该乘车码客户端的安装包对应所有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乘车码程序及乘车码资源,安装包大小会非常大,增加了下载失败以及更新失败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可应用于乘车码支付的场景中。可在服务器存储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即存储所有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区域乘车码插件可包括实现该乘车区域的乘车码功能的功能性代码以及资源数据。为了区分不同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区域乘车码插件还可包括乘车区域标识、插件版本信息和验证信息等,在此并不限定。区域乘车码插件可实现在对应的乘车区域中乘车码的生成、展示、动态刷新、交通工具线路查询、用户乘车记录查询等功能,在此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通过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将与用户的关联度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提供给终端设备下载,N为正整数且N<M。用户的终端设备中只需安装一个乘车码客户端,且乘车码客户端中只下载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减小乘车码客户端在终端设备中占用的资源,避免终端设备运行出现卡顿等现象,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乘车码插件系统可包括服务器100和终端设备200。服务器100与终端设备200之间可相互通信。一台服务器100可为多台终端设备200提供区域乘车码插件。终端设备200可将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100。其中,终端设备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可穿戴设备等,在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该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可包括步骤S301至步骤S303。
在步骤S301中,获取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
用户行为数据为表征用户的习惯行为的数据,具体可从用户历史数据中获取得到。根据用户行为数据,可确定用户驻留时间最长或驻留最为频繁的乘车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用户”指的是乘车码客户端的用户账号。不同的用户指的是乘车码客户端的不同的用户账号。在同一终端设备上登录的不同的用户账号视为不同的用户。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
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用于定位用户的终端设备的位置。用户终端定位信息具体可为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信息、基站定位信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定位信息等,在此并不限定。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于表征该用户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时使用的网络地址,在此并不限定。例如,用户网络地址信息可为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可为与表征用户的交易地址或接收交易所得物品的地址相关的信息,在此并不限定。例如,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可包括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和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用户交易地址可为用户的交易的发生地点,也可为用户的收货地址,在此并不限定。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为用于表征该用户与乘车码客户端绑定的支付卡的发卡机构的地址,在此并不限定。例如,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可为用户与乘车码客户端绑定的银行卡的开卡行地址。
在步骤S302中,利用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乘车区域可根据采用不同的乘车码支付系统的地区来进行划分,不同的乘车码支付系统对应不同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即乘车区域与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不同的乘车区域对应不同的区域乘车码。具体地,乘车区域可为城市,但在此并不限定。
用户行为数据能够体现用户的习惯行为所发生的地点。利用用户行为数据,可得到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关联度参数值用于表征用户与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关联度参数值的大小与关联度呈正相关。用户在某乘车区域驻留的时间越长,在该乘车区域驻留的频率越高,则用户与该乘车区域的关联度越高,对应地,用户与该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越高。
在步骤S303中,选取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集成在终端设备中的一个乘车码客户端中。用户与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越高,表示用户在该乘车区域驻留的时间越长或用户在该乘车区域驻留的频率越高。对应地,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使用频率应该也是最高的。因此,将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提供给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能够下载这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直接将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下发给终端设备。在另一些示例中,服务器也可先将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下载地址向终端设备发送,以使终端设备根据下载地址,下载得到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N的具体取值可根据具体的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例如,N可取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能够表征用户行为习惯的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用户与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越高,表示用户在该乘车区域驻留的时间越长或驻留的频率越高。选取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即使终端设备预先下载用户驻留时间最长或驻留频率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在满足用户的乘车码支付的乘车区域的需求的基础上,减小乘车码客户端在终端设备中占用的资源,避免终端设备运行出现卡顿等现象,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集成在终端设备中的一个乘车码客户端中,能够减小乘车码客户端的安装包的大小,降低下载失败以及更新失败的可能性。
而且,与采用JS和H5开发、通过浏览器x5内核渲染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为原生代码,安全性更高,UI渲染效果更佳,使得乘车码客户端的操作和交互更加流程,且能够支持业务逻辑更加负载的场景应用。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3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2中的步骤S302可具体细化为图3中的步骤S3021至步骤S3024。
在步骤S3021中,确定与用户终端定位信息定位的地点所属的目标乘车区域。
在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的情况下,可根据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确定定位的地点。根据定位的地点,在M个乘车区域中确定该定位的地点所属的乘车区域即目标乘车区域。
在步骤S3022中,将用户与目标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设置为最大值。
目标乘车区域即为用户的终端设备所在的区域,将用户与M个乘车区域中的目标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设置为最大值,以保证将该目标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例如,关联度参数值的范围为[0,100],则可将用户与目标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设置为100。
在用户行为数据只包括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的情况下,则用户与除目标乘车区域外的其他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可设置为最小值。在用户行为数据不仅仅包括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的情况下,可利用除用户终端定位信息外的其他项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除目标乘车区域外的其他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在步骤S3023中,计算每项用户行为数据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在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等中的至少一项的情况下,对于一个用户来说,一项用户行为数据和一个乘车区域可对应计算得到一个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在步骤S3024中,基于每项用户行为数据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以及预设的每项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值,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利用一个用户的各项用户行为数据与一个乘车区域对应的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可计算得到该用户与这一个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对应地,利用用户的每项用户行为数据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可计算得到该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具体地,与每项用户行为数据对应可预先设置权重值。利用中间关联度参数值和预设的权重值,则可计算得到关联度参数值。
在一些示例中,在用户行为数据不仅仅包括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的情况下,可利用除用户终端定位信息外的其他项用户行为数据,计算除用户终端定位信息外的其他项用户行为数据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以及利用中间关联度参数值和预设的权重值计算得到用户与除目标乘车区域外的其他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例如,关联度参数值的范围为[0,100]。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则关联度参数值的计算可如以下的算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586115570000091
其中,E为关联度参数值,λ=1表示乘车区域为目标乘车区域,λ=0表示乘车区域为除目标乘车区域外的其他乘车区域,e1为用户网络地址信息这项用户行为数据与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e2为用户交易地址信息这项用户行为数据与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e3为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这项用户行为数据与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α为与用户网络地址信息这项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值,β为与用户交易地址信息这项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值,γ为与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这项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值。α+β+γ=1且α、β和γ均大于等于0。e1∈[0,100],e2∈[0,100],e3∈[0,100]。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网络地址信息。具体地,步骤S3023可细化为:利用用户的终端设备最近发出的至少一个网络请求对应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以及与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一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终端设备发出的网络请求可以为终端设备与存储有区域乘车码插件的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请求,也可是终端设备与其他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请求,在此并不限定。网络请求的数目也可根据具体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每个乘车区域具有对应的第一计算模型。乘车区域的第一计算模型的输入为用户的终端设备最近发出的至少一个网络请求对应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输出为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与该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第一计算模型可利用大量的包括用户网络地址信息和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的训练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可将用户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输入各乘车区域对应的第一计算模型,得到各第一计算模型输出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例如,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与乘车区域C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的计算可如以下的算式(2)、(3)和(4)所示:
Figure BDA0002586115570000101
Figure BDA0002586115570000102
I=[i1,i2,…,in] (4)
其中,e1为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与乘车区域C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f(I)为第一计算模型对应的分析函数,I为终端设备最近发出的n个网络请求对应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的序列,ik为终端设备最近发出的第k个网络请求对应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ik∈C表示终端设备最近发出的第k个网络请求对应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关联的地点属于乘车区域C,else表示终端设备最近发出的第k个网络请求对应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关联的地点不属于乘车区域C。
在另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交易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包括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和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具体地,上述步骤S3023可细化为:可利用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以及与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二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用户交易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每个乘车区域具有对应的第二计算模型。乘车区域的第二计算模型的输入为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包括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和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输出为用户交易地址信息与该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第二计算模型可利用大量的包括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的训练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可将用户的用户交易地址信息输入各乘车区域对应的第二计算模型,得到各第二计算模型输出的用户交易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例如,用户交易地址信息与乘车区域C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的计算可如以下的算式(5)、(6)、(7)和(8)所示:
Figure BDA0002586115570000111
Figure BDA0002586115570000112
D=[d1,d2,…,dn] (7)
dt=[dt1,dt2,…,dtn] (8)
其中,e2为用户交易地址信息与乘车区域C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g(D,dt)为第二计算模型对应的分析函数,dk为第k个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dtk为第k个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D为多个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的序列,dt为多个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的序列,dk∈C表示第k个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关联的地点属于乘车区域C,else表示第k个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关联的地点不属于乘车区域C。
在又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具体地,上述步骤S3023可细化为:可利用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以及与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三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每个乘车区域具有对应的第三计算模型。乘车区域的第三计算模型的输入为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包括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输出为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与该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第三计算模型可利用大量的包括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和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的训练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可将用户的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输入各乘车区域对应的第三计算模型,得到各第三计算模型输出的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例如,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与乘车区域C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的计算可如以下的算式(9)、(10)和(11)所示:
Figure BDA0002586115570000121
Figure BDA0002586115570000122
B=[b1,b2,…,bm] (11)
其中,e3为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与乘车区域C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h(B)为第三计算模型对应的分析函数,bk为第k个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B为多个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的迅雷,bk∈C表示第k个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关联的地点属于乘车区域C,else表示第k个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关联的地点不属于乘车区域C。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4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4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304和步骤S305。
在步骤S304中,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更新请求。
在一些情况下,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中无乘车码客户端当前所需要的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则终端设备需要更新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其中,第一更新请求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更新的乘车区域。
在步骤S305中,响应第一更新请求,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服务器可根据第一更新请求,生成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其中,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一下载地址和第一验证信息。第一下载地址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下载地址。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验证信息用于对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验证。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为与更新的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则可根据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下载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以更新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也可不包括第一验证信息。在终端设备响应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下载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后,将与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验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该验证信息,可利用该验证信息进行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合法性验证,并将合法性验证结果向终端设备发送。
图5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5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图5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306和步骤S307。
在步骤S306中,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更新请求。
在一些情况下,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可能存在缺陷需要修复,或者,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中的资源数据需要更新,则需要对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动态更新。终端设备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实现对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动态更新。其中,第二更新请求包括第二标识和第一版本信息。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第一版本信息为终端设备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版本信息具体可为版本号,在此并不限定。
在步骤S307中,响应第二更新请求,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其中,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二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和第二验证信息。第二版本信息为服务器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差量更新包的下载地址。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差量更新包包括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与第一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不同的数据。差量更新包与终端设备中存储的第一版本信息表征的版本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合并,即可得到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完整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采用差量更新包可减少更新下载对带宽带来的压力,还可降低下载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更新的可靠性。
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接收第二更新请求,可根据第二更新请求中的第一版本信息,确定服务器中是否存在版本高于第一版本信息表征的版本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若服务器中存在版本高于第一版本信息表征的版本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服务器向终端发送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在另一些示例中,服务器接收第二更新请求,响应第二更新请求,将服务器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最新版本的版本信息作为第二版本信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可根据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下载差量更新包,以将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旧版本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更新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也可不包括第二验证信息。在终端设备响应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下载差量更新包后,将与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验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服务器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该验证信息,可利用该验证信息进行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合法性验证,并将合法性验证结果向终端设备发送。
上述实施例中的下载地址具体可为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Locator,URL),在此并不限定。验证信息具体可为哈希值(即Hash),在此并不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只需对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更新即可,不需要对终端设备中的乘车码客户端进行更新,从而避免乘车码客户端更新可能造成的运行故障,提高了终端设备中乘车码客户端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可包括步骤S401和步骤S402。
在步骤S401中,向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
终端设备可采集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将用户行为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根据用户行为数据确定终端设备应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具体地,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终端设备在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中下载与用户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关于用户行为数据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S402中,从服务器下载与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其中,关联度参数值由服务器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计算得到,具体内容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直接将与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下发给终端设备。在另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向终端设备发送与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下载地址。终端设备可根据该下载地址,下载与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可存储在终端设备本地缓存中以供后续使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以使服务器可利用用户行为数据,计算该用户与服务器中存储的M个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终端设备从服务器下载与该用户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并不需要将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全部下载,能够在满足用户的乘车码支付的乘车区域的需求的基础上,减小乘车码客户端在终端设备中占用的资源,避免终端设备运行出现卡顿等现象,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集成在终端设备中的一个乘车码客户端中,也能够减小乘车码客户端的安装包的大小,降低下载失败以及更新失败的可能性。
而且,与采用JS和H5开发、通过浏览器x5内核渲染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为原生代码,安全性更高,UI渲染效果更佳,使得乘车码客户端的操作和交互更加流程,且能够支持业务逻辑更加负载的场景应用。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7与图6的不同之处在于,图7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403至步骤S411。
在步骤S403中,获取当前定位信息。
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设备可周期性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在另一些示例中,终端设备也可在接收到用户对乘车码客户端的输入操作时,获取当前定位信息,如获取终端设备的经纬度信息。
在步骤S404中,根据当前定位信息,确定当前乘车区域。
根据当前定位信息,可确定终端设备所处的地点,将终端设备所处的地点所属的乘车区域确定为当前乘车区域。其中,乘车区域可用乘车区域标识表征。
在步骤S405中,在终端设备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包括当前乘车区域情况下,加载当前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终端设备检测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是否包括当前乘车区域,若终端设备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包括当前乘车区域,表示存储设备存储有当前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当前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以实现在当前乘车区域乘坐交通工具支付的功能。
在步骤S406中,在终端设备中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不包括当前乘车区域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
若终端设备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不包括当前乘车区域,表示存储设备未存储当前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需要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以更新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第一更新请求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当前乘车区域。例如,乘车区域为城市,则第一标识可为城市代码。
具体地,区域乘车码插件中可包含对应的乘车区域的乘车区域标识,可通过检测终端设备中区域乘车码插件中的乘车区域标识是否存在当前乘车区域的乘车区域标识。若存在,则确定终端设备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包括当前乘车区域;若不存在,则确定终端设备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不包括当前乘车区域。
在步骤S407中,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其中,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一下载地址和第一验证信息。第一下载地址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下载地址。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为当前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步骤S408中,根据第一下载地址,下载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步骤S409中,利用第一验证信息,对下载的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校验。
在一些示例中,合法性验证也可由服务器执行。具体地,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可包括第一下载地址,不包括第一验证信息。终端设备在下载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后,可根据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得到验证信息,将验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服务器利用接收到的该验证信息对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验证,得到合法性验证结果,并将合法性验证结果向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设备接收合法性验证结果,根据合法性验证结果可确定合法性验证成功或失败。
在步骤S410中,在合法性校验成功的情况下,加载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失败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06,重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以及执行后续的步骤,直至与重新发送的第一更新请求对应的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成功,或者直至重新发送第一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阈值。
在步骤S411中,在重新发送第一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删除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重新发送第一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阈值,不再尝试加载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在一些示例中,可发出用于提示加载失败的提示信息。第一预设次数阈值可根据具体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8与图6的不同之处在于,图8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412至步骤S418。
在步骤S412中,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
在一些情况下,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可能存在缺陷需要修复,或者,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中的资源数据需要更新,可通过第二更新请求更新终端设备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设备可周期性发送第二更新请求。在另一些示例中,终端设备也可在接收到用户对乘车码客户端的输入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
其中,第二更新请求包括第二标识和第一版本信息。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为终端设备中存储的至少部分区域乘车码插件。第一版本信息为终端设备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版本信息用于标识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具体可为版本号,在此并不限定。
在步骤S413中,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其中,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二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和第二验证信息。第二版本信息为服务器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差量更新包的下载地址。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差量更新包包括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与第一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不同的数据。
在步骤S414中,根据第二下载地址,下载差量更新包。
可根据终端设备的设置信息,确定是否进行UI线程阻塞。
若不进行UI线程阻塞,可在后台新建一个进程用于下载差量更新包,终端设备可加载终端设备中存储的第一版本信息表征的版本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保证乘车码客户端能够利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第一版本信息表征的版本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运行。也就是说,可在加载运行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二下载地址,下载差量更新包。可在乘车码客户端下一次运行的时候,加载利用差量更新包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若进行UI线程阻塞,终端设备停止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加载运行,根据第二下载地址,下载差量更新包。在下载差量更新包的过程中,可发出用于提示用户等待的提示信息。在差量更新包下载且终端设备中更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后,终端设备加载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步骤S415中,将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与差量更新包合并,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将差量更新包与终端设备中存储的第一版本信息表征的版本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合并,可得到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完整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具体可采用BSDiff算法、Xdelta3算法或Courgette算法等实现差量更新包与第一版本信息表征的版本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合并,在此并不限定。采用差量更新包可减少更新下载对带宽带来的压力,还可降低下载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更新的可靠性。
在步骤S416中,利用第二验证信息,对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校验。
在一些示例中,合法性验证也可由服务器执行。具体地,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可包括第二版本信息和第二下载地址,不包括第二验证信息。终端设备在下载差量更新包,利用差量更新包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后,可根据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得到验证信息,将验证信息向服务器发送。服务器利用接收到的该验证信息对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验证,得到合法性验证结果,并将合法性验证结果向终端设备发送。终端设备接收合法性验证结果,根据合法性验证结果可确定合法性验证成功或失败。
在步骤S417中,在合法性校验成功的情况下,加载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
在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失败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13,重新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以及执行后续的步骤,直至与重新发送的第二更新请求对应的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成功,或者直至重新发送第二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阈值。
在步骤S418中,在重新发送第二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删除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更新前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重新发送第二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阈值,不再尝试加载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将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删除,加载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更新前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即将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回退至第一版本信息表征的版本。
上述实施例中的下载地址具体可为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Locator,URL),在此并不限定。验证信息具体可为哈希值(即Hash),在此并不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只需对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更新即可,不需要对终端设备中的乘车码客户端进行更新,从而避免乘车码客户端更新可能造成的运行故障,提高了终端设备中乘车码客户端的可靠性。
图9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9与图6的不同之处在于,图9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还可包括步骤S419和步骤S420,和/或,包括步骤S421。
在步骤S419中,检测存储的各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
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可携带有该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
在步骤S420中,在版本信息表征同一乘车区域对应有超出第一预设阈值个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情况下,保留同一乘车区域版本最新的第一预设阈值个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为了减小区域乘车码插件在终端设备中占用给的存储资源,优化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对于一个乘车区域,限制该乘车区域对应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的数目为第一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可根据具体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
具体地,根据各区域乘车码的版本信息,可确定每个乘车区域对应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数目。若同一乘车区域对应有超出第一预设阈值个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则对于该乘车区域保留版本最新的第一预设阈值个区域乘车码插件,删除该乘车区域其他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例如,对于城市A,终端设备中存储有三个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按照版本由旧至新的顺序分别为1.0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1.1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和1.2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若第一预设阈值为2,则保留1.1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和1.2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删除1.0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步骤S421中,在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的数目超出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保留最近一段时长内使用最频繁的第二预设阈值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为了减小区域乘车码插件在终端设备中占用给的存储资源,优化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可限制终端设备中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的数目为第二预设阈值。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具体工作场景和工作需求设定,在此并不限定。
具体地,区域乘车码插件可携带有乘车区域标识。根据乘车区域标识,可确定终端设备中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的数目。若终端设备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的数目超出第二预设阈值,则保留最近一段时长内使用最频繁的第二预设阈值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删除终端设备中存储的其他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可采用最近最少使用(Least Recently Used,LRU)算法确定终端设备保留的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例如,终端设备中存储有城市A1至A8八个城市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第二预设阈值为5。利用LRU算法,确定最近一段时长内区域乘车码插件使用最频繁的的五个城市为A1、A3、A4、A5和A8,则保留城市A1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城市A3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城市A4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城市A5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和城市A8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删除城市A2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城市A6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和城市A7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该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500可包括获取模块501、计算模块502和筛选模块503。
获取模块501可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
计算模块502可用于利用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筛选模块503可用于选取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其中,N为正整数且N<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能够表征用户行为习惯的用户行为数据,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用户与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越高,表示用户在该乘车区域驻留的时间越长或驻留的频率越高。选取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即使终端设备预先下载用户驻留时间最长或驻留频率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在满足用户的乘车码支付的乘车区域的需求的基础上,减小乘车码客户端在终端设备中占用的资源,避免终端设备运行出现卡顿等现象,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集成在终端设备中的一个乘车码客户端中,能够减小乘车码客户端的安装包的大小,降低下载失败以及更新失败的可能性。
而且,与采用JS和H5开发、通过浏览器x5内核渲染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为原生代码,安全性更高,UI渲染效果更佳,使得乘车码客户端的操作和交互更加流程,且能够支持业务逻辑更加负载的场景应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终端定位信息。计算模块502可具体用于:确定与用户终端定位信息定位的地点所属的目标乘车区域;将用户与目标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设置为最大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计算模块502可具体用于:计算每项用户行为数据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基于每项用户行为数据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以及预设的每项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值,计算用户与各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网络地址信息。计算模块502可具体用于:利用用户的终端设备最近发出的至少一个网络请求对应的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以及与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一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在另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交易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包括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和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被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计算模块502可具体用于:利用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以及与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二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用户交易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在又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计算模块502可具体用于:利用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以及与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三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与各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与图1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1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500还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504和第一发送模块505。
第一接收模块504可用于接收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更新请求。
其中,第一更新请求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更新的乘车区域。
第一发送模块505可用于响应第一更新请求,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其中,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一下载地址和第一验证信息。第一下载地址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下载地址。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为更新的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图1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与图10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2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500还可包括第二接收模块506和第二发送模块507。
第二接收模块506可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更新请求。
其中,第二更新请求包括第二标识和第一版本信息。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第一版本信息为终端设备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507可用于响应第二更新请求,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其中,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二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和第二验证信息。第二版本信息为服务器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差量更新包的下载地址。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可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600可包括上传模块601和下载模块602。
上传模块601可用于向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
其中,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下载模块602可用于从服务器下载与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其中,关联度参数值根据用户行为数据计算得到。N为正整数且N<M。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以使服务器可利用用户行为数据,计算该用户与服务器中存储的M个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终端设备从服务器下载与该用户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并不需要将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全部下载,能够在满足用户的乘车码支付的乘车区域的需求的基础上,减小乘车码客户端在终端设备中占用的资源,避免终端设备运行出现卡顿等现象,提高终端设备的运行性能。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集成在终端设备中的一个乘车码客户端中,也能够减小乘车码客户端的安装包的大小,降低下载失败以及更新失败的可能性。
而且,与采用JS和H5开发、通过浏览器x5内核渲染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区域乘车码插件为原生代码,安全性更高,UI渲染效果更佳,使得乘车码客户端的操作和交互更加流程,且能够支持业务逻辑更加负载的场景应用。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行为数据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与图13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4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600还可包括定位模块603、第一加载模块604、第一发送模块605、第一接收模块606、第一验证模块607和第一处理模块608。
定位模块603可用于获取当前定位信息,根据当前定位信息,确定当前乘车区域。
第一加载模块604可用于在终端设备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包括当前乘车区域情况下,加载与当前乘车区域对应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第一发送模块605可用于在终端设备中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不包括当前乘车区域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
其中,第一更新请求包括第一标识。第一标识用于标识当前乘车区域。
第一接收模块606可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其中,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一下载地址和第一验证信息。第一下载地址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下载地址。第一验证信息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为当前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上述下载模块602还可用于根据第一下载地址,下载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第一验证模块607可用于利用第一验证信息,对下载的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校验。
第一加载模块604还可用于在合法性校验成功的情况下,加载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第一发送模块605还可用于在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失败的情况下,重新向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直至与重新发送的第一更新请求对应的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成功,或者直至重新发送第一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阈值。
第一处理模块608可用于在重新发送第一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删除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图1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与图13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5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600还可包括第二发送模块609、第二接收模块610、合并模块611、第二验证模块612、第二加载模块613和第二处理模块614。
第二发送模块609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
其中,第二更新请求包括第二标识和第一版本信息。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第一版本信息为终端设备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610可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
其中,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二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和第二验证信息。第二版本信息为服务器中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差量更新包的下载地址。第二验证信息为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
下载模块602还可用于根据第二下载地址,下载差量更新包。
合并模块611可用于将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与差量更新包合并,得到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第二验证模块612可用于利用第二验证信息,对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校验。
第二加载模块613可用于在合法性校验成功的情况下,加载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
第二发送模块609还可用于在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失败的情况下,重新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直至与重新发送的第二更新请求对应的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成功,或者直至重新发送第二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阈值。
第二处理模块614可用于在重新发送第二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删除更新后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更新前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在一些示例中,下载模块602可具体用于在加载运行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情况下,根据第二下载地址,下载差量更新包。
在另一些示例中,下载模块602可具体用于停止终端设备中的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加载运行,根据第二下载地址,下载差量更新包。
图16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与图13的不同之处在于,图16所示的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还可包括版本检测模块615、第一优化模块616和第二优化模块617。
版本检测模块615可用于检测存储的各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
第一优化模块616可用于在版本信息表征同一乘车区域对应有超出第一预设阈值个版本的区域乘车码插件的情况下,保留同一乘车区域版本最新的第一预设阈值个区域乘车码插件。
第二优化模块617可用于在存储的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的数目超出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保留最近一段时长内使用最频繁的第二预设阈值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服务器100包括存储器101、处理器102及存储在存储器101上并可在处理器1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101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101可包括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01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01可在终端热点开启服务器100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01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01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102通过读取存储器1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服务器100还可包括通信接口103和总线104。其中,如图17所示,存储器101、处理器102、通信接口103通过总线1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通过通信接口103接入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
总线1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服务器100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104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1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图1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终端设备2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及存储在存储器201上并可在处理器2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处理器202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201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201可包括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201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201可在终端热点开启终端设备200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201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201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202通过读取存储器2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计算机程序,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终端设备200还可包括通信接口203和总线204。其中,如图18所示,存储器201、处理器202、通信接口203通过总线2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2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也可通过通信接口203接入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
总线2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服务器200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204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2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乘车码插件管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服务器100和终端设备2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或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上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此并不限定。
需要明确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对于装置实施例、服务器实施例、终端设备实施例、系统实施例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实施例的说明部分。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步骤和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之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对已知方法技术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并不排除其他装置或步骤;数量词“一个”不排除多个;术语“第一”、“第二”用于标示名称而非用于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均不应被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权利要求中出现的多个部分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硬件或软件模块来实现。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

Claims (24)

1.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
利用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计算所述用户与各所述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选取所述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所述乘车区域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N为正整数且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终端定位信息;
所述利用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计算所述用户与每个所述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包括:
确定与所述用户终端定位信息定位的地点所属的目标乘车区域;
将所述用户与所述目标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设置为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利用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计算所述用户与各所述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包括:
计算每项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与各所述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基于每项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与各所述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以及预设的每项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对应的权重值,计算所述用户与各所述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网络地址信息;
所述计算每项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与各所述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包括:
利用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最近发出的至少一个网络请求对应的所述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以及与所述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一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所述用户网络地址信息与各所述乘车区域对应的所述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交易地址信息,所述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包括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和所述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被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
所述计算每项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与各所述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包括:
利用所述用户交易地址的使用频率、所述用户交易地址最近一次使用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以及与所述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二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所述用户交易地址信息与各所述乘车区域对应的所述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所述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
所述计算每项所述用户行为数据与各所述乘车区域对应的中间关联度参数值,包括:
利用所述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以及与所述乘车区域各自对应的第三计算模型,计算得到所述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与各所述乘车区域对应的所述中间关联度参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更新请求,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更新的乘车区域;
响应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所述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一下载地址和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所述第一下载地址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下载地址,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为所述更新的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更新请求,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包括第二标识和第一版本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所述第一版本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
响应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所述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二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和第二验证信息,所述第二版本信息为所述服务器中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所述第二下载地址为所述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差量更新包的下载地址,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
9.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所述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从所述服务器下载与所述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所述乘车区域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所述关联度参数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计算得到,N为正整数且N<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行为数据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用户终端定位信息、用户网络地址信息、用户交易地址信息和用户绑定卡机构地址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当前定位信息;
根据所述当前定位信息,确定当前乘车区域;
在所述终端设备存储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包括所述当前乘车区域情况下,加载与所述当前乘车区域对应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乘车区域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乘车区域不包括所述当前乘车区域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更新请求,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包括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标识当前乘车区域;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所述第一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一下载地址和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所述第一下载地址为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下载地址,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为所述当前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
根据所述第一下载地址,下载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利用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对下载的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校验;
在合法性校验成功的情况下,加载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载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失败的情况下,重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更新请求,直至与重新发送的所述第一更新请求对应的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成功,或者直至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阈值;
在重新发送所述第一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一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删除所述第一区域乘车码插件。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更新请求,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包括第二标识和第一版本信息,所述第二标识用于标识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所述第一版本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所述第二更新插件参数信息包括第二版本信息、第二下载地址和第二验证信息,所述第二版本信息为所述服务器中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所述第二下载地址为所述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差量更新包的下载地址,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版本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下载地址,下载所述差量更新包;
将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与所述差量更新包合并,得到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利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对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进行合法性校验;
在合法性校验成功的情况下,加载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载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之后,还包括:
在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失败的情况下,重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更新请求,直至与重新发送的所述第二更新请求对应的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成功,或者直至重新发送所述第二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第二预设次数阈值;
在重新发送所述第二更新请求的次数达到所述第二预设次数阈值的情况下,删除更新后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加载所述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更新前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下载地址,下载所述差量更新包,包括:
在加载运行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下载地址,下载所述差量更新包;
或者,
停止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第二区域乘车码插件的加载运行,根据所述第二下载地址,下载所述差量更新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存储的各所述乘车区域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的版本信息;
在所述版本信息表征同一所述乘车区域对应有超出第一预设阈值个版本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的情况下,保留同一所述乘车区域版本最新的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个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存储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对应的所述乘车区域的数目超出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保留最近一段时长内使用最频繁的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个所述乘车区域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
19.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
计算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计算所述用户与各所述乘车区域的关联度参数值;
筛选模块,用于选取所述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所述乘车区域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作为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下载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N为正整数且N<M。
20.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传模块,用于向服务器上传用户的用户行为数据,所述服务器存储有M个乘车区域的区域乘车码插件,M为大于1的正整数;
下载模块,用于从所述服务器下载与所述用户的关联度参数值最高的N个所述乘车区域的所述区域乘车码插件,所述关联度参数值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数据计算得到,N为正整数且N<M。
2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
23.一种乘车码插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服务器和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
24.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或如权利要求9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
CN202010681786.3A 2020-07-15 2020-07-15 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19322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1786.3A CN111932243A (zh) 2020-07-15 2020-07-15 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1786.3A CN111932243A (zh) 2020-07-15 2020-07-15 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2243A true CN111932243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13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1786.3A Pending CN111932243A (zh) 2020-07-15 2020-07-15 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22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79490A (ja) * 2021-05-14 2022-05-26 阿波▲羅▼智▲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車両の通信方法、装置、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12390A (ko) * 2004-08-03 2006-02-08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위치 정보를 기반으로 어플리케이션을 실행시키는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방법
US20130179544A1 (en) * 2011-12-15 2013-07-11 Anna Sainnsbury Geolocation engine
KR101402280B1 (ko) * 2012-12-27 2014-06-02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이동 단말기의 메모리 관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50355893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CN105719391A (zh) * 2016-01-10 2016-06-29 深圳市可秉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支持多个支付卡的移动装置和方法
US20160188602A1 (en) * 2014-12-31 2016-06-30 Quixey, Inc. 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 Search
US20160373537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Hsiu-Ping Lin Systems for downloading 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CN107239299A (zh) * 2017-04-28 2017-10-10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插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7862514A (zh) * 2017-11-06 2018-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公交卡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7948423A (zh) * 2017-11-22 2018-04-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序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设备
CN110543324A (zh) * 2019-08-27 2019-12-06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插件增量更新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12390A (ko) * 2004-08-03 2006-02-08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위치 정보를 기반으로 어플리케이션을 실행시키는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방법
US20130179544A1 (en) * 2011-12-15 2013-07-11 Anna Sainnsbury Geolocation engine
KR101402280B1 (ko) * 2012-12-27 2014-06-02 가톨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이동 단말기의 메모리 관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50355893A1 (en) * 2014-06-09 2015-12-10 Eba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US20160188602A1 (en) * 2014-12-31 2016-06-30 Quixey, Inc. 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 Search
US20160373537A1 (en) * 2015-06-17 2016-12-22 Hsiu-Ping Lin Systems for downloading location-based application and methods using the same
CN105719391A (zh) * 2016-01-10 2016-06-29 深圳市可秉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支持多个支付卡的移动装置和方法
CN107239299A (zh) * 2017-04-28 2017-10-10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插件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7862514A (zh) * 2017-11-06 2018-03-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公交卡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7948423A (zh) * 2017-11-22 2018-04-20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序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设备
CN110543324A (zh) * 2019-08-27 2019-12-06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插件增量更新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79490A (ja) * 2021-05-14 2022-05-26 阿波▲羅▼智▲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車両の通信方法、装置、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7086B (zh) 终端间应用共享的方法和终端
US9792623B2 (en) Advertisem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462430B (zh) 应用升级包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234134B (zh) 区块同步方法及系统
EP3262552B1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US10489476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eloading webpages
CN106254528B (zh) 一种资源下载方法和缓存设备
CN113015165A (zh) 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888838A (zh) 基于对象存储的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2243A (zh) 乘车码插件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915096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分发机、终端机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12115103B (zh) 文件地址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54379B (zh) 多服务器的统一令牌生成方法及认证方法
CN109271190A (zh) 一种设备升级方法及嵌入式设备
CN113806815B (zh) 一种文件签署方法和系统
CN11273267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53786A (zh) 网络请求熔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84616B (zh) 数据访问和数据下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14371B (zh) 一种工控网络安全检测系统
CN111131369B (zh) App使用情况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50117336A (ko) 안드로이드 환경에서의 애플리케이션 검증 및 설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202807B (zh) Ip黑名单的灰度替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21217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erminal
CN116647380A (zh)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US2024010452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verification of cryptocurrency transactions on blockchain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