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7456A - 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7456A
CN111917456A CN202010754324.XA CN202010754324A CN111917456A CN 111917456 A CN111917456 A CN 111917456A CN 202010754324 A CN202010754324 A CN 202010754324A CN 111917456 A CN111917456 A CN 111917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array
inter
communication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43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7456B (zh
Inventor
曹岸杰
陈占胜
成飞
曲耀斌
陈锋
茹海忠
王瀚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Satellite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0107543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74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7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7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7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7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21Systems of inter linked satellites, i.e. inter satellite servi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02Details of the space or ground control seg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包括:小型化多面阵设计:选用Ka相控阵天线组成多面阵,复用波控、电源及变频组件,形成空间全域覆盖;时分多址架构设计: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对星簇内成员星的通信时序进行划分,使得成员星间可以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搜索跟踪接力设计:微波链路断链后依据外推GNSS信息,建链双星采用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完成链路重建。本发明可实现多星在轨快速、稳定建链,具有系统规模小,自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无需地面卫星指控系统介入,自主重新建链,可适应任意星簇立体构型。

Description

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宇航飞行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于复杂构型的多星星簇编队的星间通信需要,针对降低星上资源开销、多星常态化建链、自适应跟踪及重新建链需求,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复杂构型下全域星间微波通信。目前国内外可供参考的星间通信链路设计方案较多,但是这些星间通信链路适用于少量卫星平面绕飞构型、多星串联构型或者较为固定指向的星簇构型,上述方案或采用低频段全向信号收发的通信天线,兼容卫星数量较少;或采用多组低频段宽波束天线形成全域覆盖,系统规模大;或采用固定指向天线在特定区域内完成信息交互,地面介入需求大,均不满足在复杂构型下的多星星簇自主星间链路通信。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出的星间微波链路支持多星在轨快速、稳定建链,具有系统规模小,自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无需地面卫星指控系统介入,自主重新建链,可适应任意星簇立体构型。
专利文献CN201810622150.4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集群编队的多路由星间通信链路,采用多通道并行捕获技术同时对空域中的同一集群卫星信号进行搜索,存在星上系统规模较大,自适应能力不强,对地面介入需求高等问题,无法用于复杂立体星簇构型常态化建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包括:
小型化多面阵设计:选用Ka相控阵天线组成多面阵,复用波控、电源及变频组件,与星间通信机交互收发信息,形成空间全域覆盖。
时分多址架构设计: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对星簇内成员星的通信时序进行划分,使得成员星间可以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
搜索跟踪接力设计:微波链路断链后依据外推GNSS信息,建链双星采用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完成链路重建;采用GNSS导航信息驱动波束预指向,实现波束连续跟踪指向;通过设置阵面重叠视场区域,实现星间链路跨阵无损交接。
采用GNSS导航信息驱动波束预指向指:处内容特指卫星A从卫星B的第一个阵面视场飞入第二个阵面视场,对于AB卫星由于始终拥有对方当前位置,因此可以通过GNSS信息预计卫星A未来会跑进哪个阵面视场,提前开启该阵面。
优选地,所述小型化多面阵设计:
6个Ka相控阵天线组成3个2面阵部署于平台3个位置或组成2个3面阵部署于平台对向位置,每个多面阵单个阵面采用单波束扫描,最终波束覆盖全球域空间。
优选地,所述星间通信机包含通信机主、通信机备和微波网络;
通信机主、通信机备由S频段上下变频模块、电源及基带处理模块组成,完成星间信息的组帧、编码、调制、解帧、译码、解调及上下变频功能;
微波网络主要由功分网络和接收选择开关组成,完成通信机与天线阵面之间的信号分发和选择。
优选地,所述多面阵配置的Ka相控阵天线,共用波控、电源及Ka到S的变频组件,每个阵面128个通道,含天线阵列、TR组件及馈电网络,阵面口径69.6mm×69.6mm,天线方位向、俯仰向波束扫描范围±65°。
优选地,所述2面阵包括2个俯仰倾斜45°放置的阵面,阵面间的轴向的夹角为90°,通过2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1/3球域空间。
优选地,所述3面阵包括3个俯仰倾斜45°放置的阵面,阵面间的轴向在方位面的夹角位120°,通过3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半球空域。
优选地,所述时分多址架构设计,星簇内成员星,均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任意时刻,星簇内仅有两颗星进行通信,确保星簇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星间通信信息包含成员星GNSS信息。
优选地,所述搜索跟踪接力设计:跟踪接力状态下星簇内成员星如果超过两个时间片未与另一成员星建立通信链路,则该通信时间片内双星进入搜索状态,依据在当前波束指向附近6个波束顺序搜索,依据卫星入网顺序,先入网星每个波束指向停留6个时间片,后入网星每个波束指向停留1个时间片;捕获建链后,转入稳定的程序跟踪状态;
所述时间片指时分多址方式通信中,留给两颗成员星通信的时隙;
所述波束指30°圆锥扫描范围。
优选地,所述搜索跟踪接力设计:跟踪接力状态是指星间Ka相控阵天线按照星上轨道计算给出的目标轨迹程序捕获对方卫星;
任务开始时,星上计算机将计算出的天线指向角度信息送给星间通信机,星间通信机将指向角度转换成相控阵天线的波位控制信息送给天线的波控器,完成天线从当前位置指向对方卫星,并根据星上计算机计算结果,天线持续指向对方卫星,当波束指向接近天线阵视场边界时,基于轨迹预判完成指向接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系统小型化程度高,可适用于小卫星星簇;
2)信息交互效率高,系统复杂度低,可适用于星簇构型维持,多源信息交互,实时星间指令控制;
3)自适应能力强,系统鲁棒性好,仅需入网时提供先验相对位置信息,即可自主搜索、弹性化组网、跟踪保持。因此,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微波通信链路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Ka相控阵天线结构图;
图3为2面阵结构图;
图4为3面阵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空间覆盖图;
图6为实施例中时序图;
图7为实施例中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具体实施例以四星系统为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包括:
小型化多面阵设计:选用Ka相控阵天线组成多面阵,复用波控、电源及变频组件,与星间通信机交互收发信息,形成空间全域覆盖。
时分多址架构设计: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对星簇内成员星的通信时序进行划分,使得成员星间可以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
搜索跟踪接力设计:微波链路断链后依据外推GNSS信息,建链双星采用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完成链路重建;采用GNSS导航信息驱动波束预指向,实现波束连续跟踪指向;通过设置阵面重叠视场区域,实现星间链路跨阵无损交接。
采用GNSS导航信息驱动波束预指向指:处内容特指卫星A从卫星B的第一个阵面视场飞入第二个阵面视场,对于AB卫星由于始终拥有对方当前位置,因此可以通过GNSS信息预计卫星A未来会跑进哪个阵面视场,提前开启该阵面。
具体地,所述小型化多面阵设计:
6个Ka相控阵天线组成3个2面阵部署于平台3个位置或组成2个3面阵部署于平台对向位置,每个多面阵单个阵面采用单波束扫描,最终波束覆盖全球域空间。
具体地,所述星间通信机包含通信机主、通信机备和微波网络;
通信机主、通信机备由S频段上下变频模块、电源及基带处理模块组成,完成星间信息的组帧、编码、调制、解帧、译码、解调及上下变频功能;
微波网络主要由功分网络和接收选择开关组成,完成通信机与天线阵面之间的信号分发和选择。
具体地,所述多面阵配置的Ka相控阵天线,共用波控、电源及Ka到S的变频组件,每个阵面128个通道,含天线阵列、TR组件及馈电网络,阵面口径69.6mm×69.6mm,天线方位向、俯仰向波束扫描范围±65°。
具体地,所述2面阵包括2个俯仰倾斜45°放置的阵面,阵面间的轴向的夹角为90°,通过2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1/3球域空间。
具体地,所述3面阵包括3个俯仰倾斜45°放置的阵面,阵面间的轴向在方位面的夹角位120°,通过3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半球空域。
具体地,所述时分多址架构设计,星簇内成员星,均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任意时刻,星簇内仅有两颗星进行通信,确保星簇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星间通信信息包含成员星GNSS信息。
具体地,所述搜索跟踪接力设计:跟踪接力状态下星簇内成员星如果超过两个时间片未与另一成员星建立通信链路,则该通信时间片内双星进入搜索状态,依据在当前波束指向附近6个波束顺序搜索,依据卫星入网顺序,先入网星每个波束指向停留6个时间片,后入网星每个波束指向停留1个时间片;捕获建链后,转入稳定的程序跟踪状态;
所述时间片指时分多址方式通信中,留给两颗成员星通信的时隙;
所述波束指30°圆锥扫描范围。
具体地,所述搜索跟踪接力设计:跟踪接力状态是指星间Ka相控阵天线按照星上轨道计算给出的目标轨迹程序捕获对方卫星;
任务开始时,星上计算机将计算出的天线指向角度信息送给星间通信机,星间通信机将指向角度转换成相控阵天线的波位控制信息送给天线的波控器,完成天线从当前位置指向对方卫星,并根据星上计算机计算结果,天线持续指向对方卫星,当波束指向接近天线阵视场边界时,基于轨迹预判完成指向接力。
下面通过优选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具体地说明。
优选例1:
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包括:
小型化多面阵设计:选用Ka相控阵天线组成多面阵,复用波控、电源及变频组件,与星间通信机交互收发信息,形成空间全域覆盖。
时分多址架构设计: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对星簇内成员星的通信时序进行划分,使得成员星间可以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
搜索跟踪接力设计:微波链路断链后依据外推GNSS信息,建链双星采用“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完成链路重建;采用GNSS导航信息驱动波束预指向,实现波束连续跟踪指向;通过设置阵面重叠视场区域,实现星间链路跨阵无损交接。
优选地,采用6个Ka频段相控阵面组成3个2面阵部署于平台3个位置或组成2个3面阵部署于平台对向位置,每个多面阵单个阵面采用单波束扫描,最终波束覆盖全空域。
优选地,采用时分多址架构设计,以四星星簇为例,星簇内成员星,均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任意时刻,星簇内仅有两颗星进行通信,确保星簇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星间通信信息包含成员星GNSS信息。
优选地,所述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采用搜索跟踪接力设计,星簇内成员星如果超过两个时间片未与另一成员星建立通信链路,则该通信时间片内双星进入搜索状态,依据在当前波束指向附近6个波束(30°圆锥扫描范围)顺序搜索,依据卫星入网顺序,先入网星每个波束指向停留6个时间片,后入网星每个波束指向停留1个时间片;捕获建链后,转入稳定的程序跟踪状态。程序跟踪接力模式是指星间Ka相控阵天线按照星上轨道计算给出的目标轨迹程序捕获对方卫星。任务开始时,星上计算机将计算出的天线指向角度信息送给星间通信机,星间通信机将指向角度转换成相控阵天线的波位控制信息送给天线的波控器,完成天线从当前位置指向对方卫星,并根据程控计算持续指向对方卫星,当波束指向接近天线阵视场边界时,基于轨迹预判完成指向接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包括:
Ka相控阵天线多面阵:Ka相控阵天线,共用波控、电源及Ka到S的变频组件,每个阵面128个通道,含天线阵列、TR组件及馈电网络,阵面口径69.6mm×69.6mm。天线方位向、俯仰向波束扫描范围±65°;
星间通信机:包含通信机主、通信机备和微波网络。通信机主/备由S频段上下变频模块、电源及基带处理模块组成,完成星间信息的组帧、编码、调制、解帧、译码、解调及上下变频功能。微波网络主要由功分网络和接收选择开关组成,完成通信机与天线阵面之间的信号分发和选择。
优选地,Ka相控阵天线多面阵配置为2面阵时,包括2个俯仰倾斜45°放置的阵面,阵面间的轴向的夹角为90°,通过2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1/3球域空间;配置为3面阵时,包括3个俯仰倾斜45°放置的阵面,阵面间的轴向在方位面的夹角位120°,通过3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半球空域。
优选例2: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采用小型化多面阵设计,选用Ka相控阵天线组成多面阵,复用波控、电源及变频组件,与星间通信机交互收发信息,形成空间全域覆盖。采用时分多址架构设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对星簇内成员星的通信时序进行划分,使得成员星间可以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采用搜索跟踪接力设计,微波链路断链后依据外推GNSS信息,建链双星采用“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完成链路重建;采用GNSS导航信息驱动波束预指向,实现波束连续跟踪指向;通过设置阵面重叠视场区域为5°,实现星间链路跨阵无损交接。
具体的,以成员星A与成员星B星间微波通信链路工作为例,选用的Ka相控阵天线结构如图2所示,成员星A结合安装视场等因素,星上采用3个2面阵配置,2面阵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2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1/3球域空间。成员星B结合安装视场等因素,星上采用2个3面阵配置,3面阵结构如图4所示,通过3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1/2球域空间,形成的全域覆盖图如图5所示。
具体的,系统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依据图6中时序对星簇内成员星的通信时序进行划分,使得成员星间可以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数据传输速率设计为200Kbps,信道编码采用RS(255,223)和卷积(2,1,7)级联编码,每子帧中信息比特数2Kbits,成员星间单次通信时间片内传7个子帧数据流,共70ms,第一个子帧为相对导航GNSS数据,用以星间编队构型控制,波束跟踪接力判断。除了有效信息之外,在传输帧前封装2Kbits引导序列(10ms),传输子帧后预留解码收敛时间1ms,传输时延1ms,信号处理时间1ms,因此成员星A和成员星B单程通信时间需83ms,其中有效信息时长70ms,每个时序的第一个时间片用以成员星A发送信息至成员星B,第二个时间片用以成员星B发送信息至成员星A。因此,成员星A与成员星B、C、D通信轮询间隔为83ms*6=498ms。
具体的,系统采用搜索跟踪接力设计,成员星B与成员星A如果超过4秒未建立通信链路,则时序中第一个时间片和第二个时间片双星进入搜索状态,依据在当前波束指向附近6个波束(30°圆锥扫描范围)顺序搜索,搜索策略如图7所示,依据卫星入网顺序,成员星A每个波束指向停留6个时间片,成员星B每个波束指向停留1个时间片;捕获建链后,转入稳定的程序跟踪状态。程序跟踪接力模式是指星间Ka相控阵天线按照星上轨道计算给出的目标轨迹程序捕获对方卫星。任务开始时,成员星A星上计算机将计算出的天线指向角度信息送给星间通信机,星间通信机计算出成员星B在成员星A的阵面1视场中,星间通信机将指向角度转换成相控阵天线的波位控制信息送给阵面1的波控器,完成天线从当前位置指向成员星B,并根据程控计算持续跟踪成员星B,当波束指向接近阵面1视场边界5°时,基于轨迹预判,成员星A的星间通信机打开阵面4,将指向角度转换成相控阵天线的波位控制信息送给阵面4的波控器,完成指向接力。因此任意时刻内,单颗成员星上6个阵面有且仅有1个在波束扫描状态,任意时刻内,有且仅有两颗成员星进行星间链路通信,上述设计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程序。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及其各个模块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程序的模块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模块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程序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小型化多面阵设计:选用Ka相控阵天线组成多面阵,复用波控、电源及变频组件,与星间通信机交互收发信息,形成空间全域覆盖。
时分多址架构设计: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对星簇内成员星的通信时序进行划分,使得成员星间可以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
搜索跟踪接力设计:微波链路断链后依据外推GNSS信息,建链双星采用自主互搜索捕获策略完成链路重建;采用GNSS导航信息驱动波束预指向,实现波束连续跟踪指向;通过设置阵面重叠视场区域,实现星间链路跨阵无损交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化多面阵设计:
6个Ka相控阵天线组成3个2面阵部署于平台3个位置或组成2个3面阵部署于平台对向位置,每个多面阵单个阵面采用单波束扫描,最终波束覆盖全球域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星间通信机包含通信机主、通信机备和微波网络;
通信机主、通信机备由S频段上下变频模块、电源及基带处理模块组成,完成星间信息的组帧、编码、调制、解帧、译码、解调及上下变频功能;
微波网络主要由功分网络和接收选择开关组成,完成通信机与天线阵面之间的信号分发和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面阵配置的Ka相控阵天线,共用波控、电源及Ka到S的变频组件,每个阵面128个通道,含天线阵列、TR组件及馈电网络,阵面口径69.6mm×69.6mm,天线方位向、俯仰向波束扫描范围±6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2面阵包括2个俯仰倾斜45°放置的阵面,阵面间的轴向的夹角为90°,通过2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1/3球域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面阵包括3个俯仰倾斜45°放置的阵面,阵面间的轴向在方位面的夹角位120°,通过3个阵面的波束扫描覆盖半球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分多址架构设计,星簇内成员星,均采用时分多址方式通信,收发采用同频分时工作,任意时刻,星簇内仅有两颗星进行通信,确保星簇有序高效的交互信息,星间通信信息包含成员星GNSS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跟踪接力设计:跟踪接力状态下星簇内成员星如果超过两个时间片未与另一成员星建立通信链路,则该通信时间片内双星进入搜索状态,依据在当前波束指向附近6个波束顺序搜索,依据卫星入网顺序,先入网星每个波束指向停留6个时间片,后入网星每个波束指向停留1个时间片;捕获建链后,转入稳定的程序跟踪状态;
所述时间片指时分多址方式通信中,留给两颗成员星通信的时隙;
所述波束指30°圆锥扫描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搜索跟踪接力设计:跟踪接力状态是指星间Ka相控阵天线按照星上轨道计算给出的目标轨迹程序捕获对方卫星;
任务开始时,星上计算机将计算出的天线指向角度信息送给星间通信机,星间通信机将指向角度转换成相控阵天线的波位控制信息送给天线的波控器,完成天线从当前位置指向对方卫星,并根据星上计算机计算结果,天线持续指向对方卫星,当波束指向接近天线阵视场边界时,基于轨迹预判完成指向接力。
CN202010754324.XA 2020-07-30 2020-07-30 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Active CN1119174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4324.XA CN111917456B (zh) 2020-07-30 2020-07-30 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4324.XA CN111917456B (zh) 2020-07-30 2020-07-30 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7456A true CN111917456A (zh) 2020-11-10
CN111917456B CN111917456B (zh) 2022-03-29

Family

ID=73286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4324.XA Active CN111917456B (zh) 2020-07-30 2020-07-30 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745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2311A (zh) * 2021-12-24 2022-03-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多面相控阵雷达通信定向波束组网方法
CN115065396A (zh) * 2022-05-17 2022-09-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基于相控阵体制的毫米量级测量精度的星间链路设计方法
CN116232423A (zh) * 2022-12-29 2023-06-06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主从同步的时分双工星间链路通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1017B1 (en) * 2003-12-16 2005-11-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to legacy GPS receivers
US20110241938A1 (en) * 2010-04-05 2011-10-06 Accord Software and Systems Pvt., Ltd. Sequential Chip Correlation Array
CN108490431A (zh) * 2018-04-02 2018-09-04 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资源动态管控方法的二维有源相控阵目标指示雷达
CN108847881A (zh) * 2018-06-15 2018-11-20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集群编队的多路由星间通信链路
CN109560862A (zh) * 2019-01-23 2019-04-02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编队卫星的星间通信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61017B1 (en) * 2003-12-16 2005-11-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i-jamming capability to legacy GPS receivers
US20110241938A1 (en) * 2010-04-05 2011-10-06 Accord Software and Systems Pvt., Ltd. Sequential Chip Correlation Array
CN108490431A (zh) * 2018-04-02 2018-09-04 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资源动态管控方法的二维有源相控阵目标指示雷达
CN108847881A (zh) * 2018-06-15 2018-11-20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集群编队的多路由星间通信链路
CN109560862A (zh) * 2019-01-23 2019-04-02 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编队卫星的星间通信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2311A (zh) * 2021-12-24 2022-03-2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多面相控阵雷达通信定向波束组网方法
CN114222311B (zh) * 2021-12-24 2023-11-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一种多面相控阵雷达通信定向波束组网方法
CN115065396A (zh) * 2022-05-17 2022-09-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基于相控阵体制的毫米量级测量精度的星间链路设计方法
CN115065396B (zh) * 2022-05-17 2024-01-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基于相控阵体制的毫米量级测量精度的星间链路设计方法
CN116232423A (zh) * 2022-12-29 2023-06-06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主从同步的时分双工星间链路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7456B (zh) 202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7456B (zh) 适用于复杂星簇构型的全域星间微波通信链路系统
US20230036313A1 (en) Dual leo satelli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global coverage
RU2730169C2 (ru)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основанная на группировке низкоорбитальных спутников земли и позволяющая многократно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 частотный спектр геостационарных спутников
EP1079546B1 (e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inear cell tracking
US67145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constellation of non-geostationary satellites that provides simplified satellite tracking
CN1327636C (zh) 使用多个同步数据率的卫星通信系统和方法
KR20200015612A (ko) 소형 또는 초소형 위성의 비행 형성체를 사용하여 최종 사용자 디바이스 및 단말과 직접 연결하기 위한 고처리량 분할 위성
CN113472398B (zh) 用于信关站的卫星跟踪装置、方法、信关站以及介质
CN109347492B (zh) 一种增强移动通信基站空天覆盖能力的系统及方法
US20150158602A1 (en) Inclined orbit satellite systems
Miura et al. Preliminary flight test program on telecom and broadcasting using 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
WO2011003512A1 (en) Virtual polar satellite ground station for low orbit 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s based on a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pointing an antenna over an earth pole
CN1253678A (zh) 高纬度对地静止卫星系统
EP1277253A2 (en) Communication relay system using high-altitude aircraft and beam controlled ground-stations
CN111934747A (zh) 低轨编队卫星统一测控的实现系统、方法及应答机
CN113328787A (zh) 一种支持协同切换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KR20210136074A (ko) 고처리량 분할 위성들
RU98659U1 (ru) Двухуровневая система спутниковой связи
US11881627B2 (en) Reconfigurable, flexible multi-user electronically steered antenna (ESA) terminal
RU2366086C1 (ru) Способ построения косм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ы ретрансляци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геосинхронных спутников-ретрансляторов
US2024005676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among discret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4944862B (zh) 一种临近空间空地阵列天线宽带通信系统
US11695468B2 (en) Reconfigurable wireless radio system for providing highly sensitive nationwide radar functionality using a limited number of frequencies and adaptable hardware
Liu et al. The geodesic dome phased array antenna for satellite operations support-antenna resource management
Matsuda et 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 Using Long-Range Wide-Angle Array Antennas Mounted on High 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