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网络排线辅助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网络排线辅助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计算机技术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高科技技术之一,影响着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仅缩小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距离,还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中,作为计算机辅助设备之一,网络交换机及网线的排布,直接决定着计算机功能的完善性。
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设备在进行排线时,需要根据交换机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行精确排线,网线过长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绊到过往人员,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会直接造成网络连接不稳定,给网络传输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网线过短则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现有的网线长度计数方式,主要是人工使用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无法保证网线长度计数的准确性,进而无法避免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网络排线辅助装置及其应用,具备精确计数的优点。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精确计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网络排线辅助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安装座、腔体、计数机构、标尺、定位腔、穿线环、定位槽、限位架、框体、左触点、右触点、活动触点、指示杆、从动轮、盘簧、驱动轮、主动轮。
上述结构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计数机构,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标尺,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穿线环,所述穿线环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穿线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
所述计数机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触点和右触点,所述框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触点,所述活动触点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远离活动触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部设置有盘簧,所述从动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
作为优选,初始状态下,所述活动触点位于框体内部的中间位置,活动触点的两端距左触点和右触点的距离相同。
作为优选,四组所述从动轮和驱动轮在初始状态下,外侧半齿轮的啮合位置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和主动轮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四个所述主动轮的内侧均位于穿线环内部的四个定位槽内部。
作为优选,相对的两个主动轮之间的距离相同,四个主动轮的规格尺寸均相同且圆心在同一个圆上,四个主动轮呈“十”字形垂直分布。
作为优选,初始状态下,四个所述指示杆的位置相同,分别位于四个标尺的中部,并且四个指示杆呈“十”字形垂直分布。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及产品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计算机网络排线辅助装置及其应用,通过精确计数的优点,可以对网线的长度进行直观的计数,保证了所使用网线的准确性,避免了因网线过长造成的绊到过往人员的问题,既提高了使用人员的安全性,也保证了网络连接设备的稳定。高正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同时,也避免了因网线长度不足造成的无法使用的问题,避免了对网线的浪费,另外,无需人工干预,保证计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各结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计数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各结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局部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中各结构运动轨迹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2、腔体;3、计数机构;4、标尺;5、定位腔;6、穿线环;7、定位槽;8、限位架;31、框体;32、左触点;33、右触点;34、活动触点;35、指示杆;36、从动轮;37、盘簧;38、驱动轮;39、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
该计算机网络排线辅助装置及其应用,包括安装座1、腔体2、计数机构3、标尺4、定位腔5、穿线环6、定位槽7、限位架8、框体31、左触点32、右触点33、活动触点34、指示杆35、从动轮36、盘簧37、驱动轮38、主动轮39。
上述各结构的初始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
安装座1的内部设置有腔体2,腔体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计数机构3,安装座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标尺4,安装座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腔5,定位腔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穿线环6,穿线环6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7,穿线环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8;
计数机构3包括框体31,框体31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左触点32和右触点33,框体3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触点34,活动触点3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指示杆35,指示杆35远离活动触点3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轮36,从动轮36的内部设置有盘簧37,从动轮36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驱动轮38,驱动轮3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9。
其中:
a、安装座1为环状结构,腔体2共设置有四个且规格相同,计数机构3共设置有四组且分别与四个腔体2对应,标尺4共设置有四个且规格尺寸均相同,四个标尺4分别与四个计数机构3包括的指示杆35对应。初始状态下,活动触点34位于框体31内部的中间位置,活动触点34的两端距左触点32和右触点33的距离相同。
b、穿线环6与安装座1的和定位腔5同心,定位槽7共设置有四个且呈均匀分布,限位架8共设置有两组且规格尺寸均相同,两组限位架8的内侧均与穿线环6的外侧固定连接,外侧呈开口喇叭状,两组限位架8呈“井”字状分布。四组从动轮36和驱动轮38在初始状态下,外侧半齿轮的啮合位置相同。
c、框体31的形状为曲面中空结构,其内部尺寸与左触点32、右触点33和活动触点34的尺寸适配;左触点32和右触点33的规格相同且以框体31为参照呈对称分布,活动触点34为曲面中空结构,指示杆35位于其内部且二者为滑动连接,左触点32、右触点33与外接计数器的正极电连接,活动触点34与外接计数器的负极电连接。初始状态下,四个指示杆35的位置相同,分别位于四个标尺4的中部,并且四个指示杆35呈“十”字形垂直分布。
其中:
d、指示杆35的左右最大摆动行程小于标尺4的尺寸,指示杆35与从动轮36的正面固定连接,且指示杆35的中线与从动轮36的轴线垂直,盘簧37位于从动轮36的内部,其一端与从动轮36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腔5的底部固定连接。
e、从动轮36的外侧设置有半齿轮;驱动轮38的外侧设置有半齿轮,两个半齿轮的齿牙规格相同且相互啮合,从动轮36外侧半齿轮的尺寸与指示杆35的最大行程适配,驱动轮38外侧半齿轮的尺寸与从动轮36外侧半齿轮的尺寸适配。驱动轮38和主动轮39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四个主动轮39的内侧均位于穿线环6内部的四个定位槽7内部。
f、计数机构3共设置有四个且规格及内部所含结构均相同,四个计数机构3内部的四个驱动轮38以穿线环6的圆心为参照呈均匀分布,四个驱动轮38的圆心在同一个圆上,同一组的从动轮36和驱动轮38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相对的两个主动轮39之间的距离相同,四个主动轮39的规格尺寸均相同且圆心在同一个圆上,四个主动轮39呈“十”字形垂直分布。
在使用时,将待计数的网线插入穿线环6内部的定位槽7中,并从限位架8的内部穿出,由于驱动轮38和主动轮39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四个主动轮39的内侧均位于穿线环6内部的四个定位槽7内部,所以此时网线与主动轮39的外壁接触。拉动网线,此时网线可带动与其接触的主动轮39转动。
当主动轮39转动时,会带动与其连接的驱动轮38同步转动,由于从动轮36的外侧设置有半齿轮;驱动轮38的外侧设置有半齿轮,两个半齿轮的齿牙规格相同且相互啮合,从动轮36外侧半齿轮的尺寸与指示杆35的最大行程适配,驱动轮38外侧半齿轮的尺寸与从动轮36外侧半齿轮的尺寸适配,所以当驱动轮38转动时通过半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轮36同步转动。由于指示杆35与从动轮36的正面固定连接,且指示杆35的中线与从动轮36的轴线垂直,所以从动轮36转动时会带动指示杆35同步同向转动。
初始状态下,四个指示杆35的位置相同,分别位于四个标尺4的中部,并且四个指示杆35呈“十”字形垂直分布,并且活动触点34为曲面中空结构,指示杆35位于其内部且二者为滑动连接,左触点32、右触点33与外接计数器的正极电连接,活动触点34与外接计数器的负极电连接,所以当指示杆35摆动时,会带动活动触点34在框体31内部往左或往右滑动,当活动触点34与左触点32或者右触点33接触时,外接计数器启动并计数一次。当驱动轮38继续转动到外侧的半齿轮,与从动轮36外侧的半齿轮脱离啮合时,此时从动轮36不再受到驱动轮38的限制,在盘簧37的作用下,从动轮36开始恢复到初始位置,带动与其连接的指示杆35同步运动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相应的指示杆35会带动活动触点34同步运动并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完成一次计数。
上述结构及过程请参阅图1-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