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2537B - 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2537B
CN111912537B CN202010761384.4A CN202010761384A CN111912537B CN 111912537 B CN111912537 B CN 111912537B CN 202010761384 A CN202010761384 A CN 202010761384A CN 111912537 B CN111912537 B CN 111912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arly warning
grid
real
ai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13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2537A (zh
Inventor
殷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7613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25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2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2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02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fl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s capable of flow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WMETEOROLOGY
    • G01W1/00Meteorology
    • G01W1/10Devices for predicting weather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1/00Predictive alarm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extrapolation or other computation using updated historic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考虑了各地区格网之间的基础气温差异,提高了不同格网下高温预警发布和显示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气象要素制图技术,尤其涉及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气候变化造成了高频率以及大范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高温热浪。高温热浪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对交通、建筑、农业及旅游等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及时和精准的热预警等级确定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世界很多国家都开展了高温热浪预警的相关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分别规定了不同的高温热浪定义标准。如世界气象组织建议日最高气温高于32℃且持续3天以上的天气过程为热浪;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认为日最高气温高于25℃且持续5天以上(其间至少有3天高于30℃)的天气过程为热浪。
我国目前仍然是根据单一的气温指标发布热预警,将日极端最高气温分为3个等级:≥35℃、≥38℃和≥40℃。连续出现3天≥35℃或连续2天出现≥35℃并1天≥38℃定义为一次高温过程,连续出现8天≥35℃或连续3天≥38℃定义为强高温过程。
然而我国气候条件多样,不同的地区基础气温差异很大,现有技术没有一套考虑全国气候条件的空间差异性的更准确进行高温预警发布和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考虑了各地区格网之间的基础气温差异,提高了不同格网下高温预警发布和显示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1、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S102、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其中,所述高温预警等级标准的确定步骤包括:
S1001、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S1002、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
S1003、基于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该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及显示模块,用于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等级确定及发布模块,用于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其中,还包括:等级标准确定模块,所述等级标准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历史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阈值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
等级标准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首先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然后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考虑了各地区格网之间的基础气温差异,从而提高了不同格网下高温预警发布和显示的准确性,进而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或者个人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极端高温带来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任意地区进行高温预警发布和显示的情况。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来执行,该系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集成在执行本方法的电子设备中。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101、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其中,1°*1°格网可以由对全国各地区经纬度坐标进行划分后形成。由于我国包含了很多地区,为了方便对各个地区的高温预警等级进行确定,可以按照经度和纬度对我国的各个区域进行1°*1°的格网划分,便于获取每个格网实时气温。
由于气温和高温预警息息相关,那么为了能够准确的进行高温预警,以便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或者个人可以提前做好响应或者干预,减少因极端高温带来的伤害,对于全国每个1°*1°格网,首先需要获取每个1°*1°格网实时气温。考虑到气温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此时可以使用八爪鱼采集器,设置扫描间隔为5分钟,不间断的从“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网站采集每个格网在当前采集时刻的气温,作为全国每个1°*1°格网的实时气温。另外,还可以使用数据仓库技术工具、Flume工具及ZQ-ETL数据采集软件等来进行气温的采集,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的,在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时,还可以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的经度、纬度、日期和时间等信息,为了更好的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存储,可以建立一个第一数据库Database表,将当前采集时长下对应的经度、纬度、日期、时间和气温分别存储在该第一Database表中的“Lon”、“Lat”、“Date”、“Time”和“MaxTemp”字段下。
更进一步的,在建立好第一Database表之后,可以通过坐标转换将第一Database表中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从而可以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能够更好的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查看。本实施例通过下表1对该第一Database表内各个字段的属性信息进行说明。
表1第一Database表内各个字段的属性信息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1 格网编号 ID Int 8 0
2 经度 Lon Short 5 1
3 纬度 Lat Long 5 1
4 日期 Date Date 8 0
5 时间 Time Time 8 0
6 气温 MaxTemp Short 5 1
7 高温预警等级 HeatLevel Int 5 0
另外,由于格网集合中包含了很多格网,为了对每个格网进行区分,可以对每个格网进行编号,将不同格网的格网编号存储在第一Database表中对应的“ID”字段下。
为了在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还需要确定高温预警等级标准。而高温预警等级标准是技术人员已经预先确定好的高温预警等级表格,表格中展示了不同的高温预警等级对应的气温百分位数区间,以及高温预警颜色等信息,所述高温预警等级标准的确定步骤包括:
S1001、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其中,指定年限可以为技术人员预先设定的,本实施例的指定年限为近三年(即在今年之前最近的三年),也可以取近两年或者近四年等等。
为了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需要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以今年为例,就是要确定2017-2019这三年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此时,从“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网站下载2017-2019这三年来全国每个1°*1°格网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同时还可以采集经度、纬度、日期等数据(这些采集到的数据统称为历史数据)。
然后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第二Database表,将设定历史时间内的格网编号、经度、纬度、日期和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别存储在该第二Database表中的“ID”、“Lon”、“Lat”、“Date”和“MaxTemp”字段下。本实施例通过下表2对该第二Database表内各个字段的属性信息进行说明。
表2第二Database表内各个字段的属性信息
Figure BDA0002613188300000071
S1002、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
具体的,基于该第二Database表绘制出每个格网近3年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因为高温预警是发生在全年气温的高温段,因此计算分布在近3年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中50%—100%百分位数范围内出现次数最高的气温,即最频最高气温(MostFrequent Temperature,简称MFT)和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Most FrequentPercent,简称MFP),最频最高气温是对当地居民来说最安全的气温。此时,可以建立一个第三Database表,将指定年限内的格网编号、经度、纬度、年份、最频最高气温和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分别存储在该第三Database表中的“ID”、“Lon”、“Lat”、“Date”、“MFT”和“MFP”字段下。本实施例通过下表3对该第三Database表内各个字段的属性信息进行说明。
表3第三Database表内各个字段的属性信息
Figure BDA0002613188300000081
S1003、基于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具体的,在确定好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之后,可以从每个格网在指定年限内高于最频最高气温的历史气温中,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进行等级划分,从而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以便后续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该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S102、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由于不同的格网对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不同,在确定了每个1°*1°格网的实时气温之后,在与每个1°*1°格网对应的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中,找到每个1°*1°格网的当前气温所在的高温预警等级对应的气温百分位数区间,就可以确定出每个1°*1°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
在确定了每个1°*1°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之后,可以将确定好的每个1°*1°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存储在第一Database表中对应的“HeatLevel”字段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然后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考虑了各地区格网之间的基础气温差异,从而提高了不同格网下高温预警发布和显示的准确性,进而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或者个人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极端高温带来的伤害。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可选的,本实施例对高温预警等级标准的形成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201、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可选的,所述高温预警等级标准的确定步骤包括:
S2001、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S2002、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
S2003、针对每个格网,将所述格网下的最频最高气温对应的目标百分位数作为高温预警临界值,低于或等于临界值形成不预警层。
由于最频最高气温是对当地居民来说最安全的气温即死亡率最低的气温,也就是说当实时气温小于或者等于最频最高气温时,说明此时是安全的,所以针对每个格网,将格网下的最频最高气温对应的目标百分位数作为高温预警临界值,低于或等于临界值形成不预警层。
S2004、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将所述目标百分位数至100%范围内所有气温值进行等级划分,获得按照气温从低到高排列的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
其中,自然断点法可以很好地“物以类聚”,使得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明显,而类内部的差异很小。因此,本实施例采用自然断点法进行气温的等级划分。
在将格网下的最频最高气温对应的目标百分位数作为高温预警临界值之后,可以将目标百分位数至100%范围内所有气温值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进行等级划分,对应的两个断点按照气温从低到高排列,记为P1和P2,那么P1和P2就是第一百分位断点和第二百分位断点。
S2005、根据所述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形成三级预警层,并形成包含不预警层和三级预警层信息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在确定了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之后,根据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可以形成三级预警层,分别是目标百分位数至第一百分位断点P1、第一百分位断点P1至第二百分位断点P2以及第二百分位断点P2至100%这三级的预警层。然后将不预警层和三级预警层结合起来,就能够形成包含不预警层和三级预警层信息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S202、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然后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由于高温预警等级标准是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将格网下的最频气温对应的目标百分位数至100%范围内所有气温值进行等级划分,从而考虑了各地区格网之间的基础气温差异,提高了不同格网下高温预警发布和显示的准确性,进而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或者个人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极端高温带来的伤害。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可选的,本实施例对在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参见图3,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S301、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可选的,所述高温预警等级标准的确定步骤包括:
S3001、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S3002、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
S3003、针对每个格网,将所述格网下的最频最高气温对应的目标百分位数作为高温预警临界值,低于或等于临界值形成不预警层。
S3004、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将所述目标百分位数至100%范围内所有气温值进行等级划分,获得按照气温从低到高排列的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
S3005、根据所述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形成三级预警层,并形成包含不预警层和三级预警层信息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S302、对于每个格网,确定格网的实时气温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的比对结果。
为了在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需要确定全国1°*1°格网实时的高温预警等级。此时要将采集的格网实时气温与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中高温预警临界值进行比较,然后就能够得到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的比对结果。
S303、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
在得到格网的实时气温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的比对结果之后,就可以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格网的实时气温所对应的高温预警等级,进而就可以在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可以具体包括: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实时气温小于或等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不预警,并以相应的绿色来实时显示所述格网为安全区域。
具体的,如果比对结果为实时气温小于或等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说明此时该格网对应的地区是安全的,则确定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不预警,并以相应的绿色来实时显示格网为安全区域。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可以具体包括: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实时气温大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时,确定所述实时气温的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小于或等于第一百分位断点P1,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一级预警,并以相应的黄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低风险区域;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大于第一百分位断点P1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百分位断点P2,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二级预警,并以相应的橙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危险区域;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大于第二百分位断点P2,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三级预警,并以相应的红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高危险区域。
具体的,当比对结果为实时气温大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时,说明此时格网需要进行高温预警,那么便需要确定格网具体的高温预警等级。首先要确定格网实时气温所对应的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如果格网的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小于或等于第一百分位断点P1,说明此时格网所处的地区是低风险的,则确定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一级预警,并以相应的黄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格网为低风险区域;如果格网的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大于第一百分位断点P1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百分位断点P2,说明此时格网所处的地区是危险的,则确定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二级预警,并以相应的橙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格网为危险区域;如果格网的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大于第二百分位断点P2,说明此时格网所处的地区是高危险的,则确定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三级预警,并以相应的红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格网为高危险区域。此时,对于每一格网,就会对应形成一个如表4所示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表。
表4高温预警等级标准表
Figure BDA0002613188300000141
Figure BDA0002613188300000151
其中,MFP为对应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也是高温预警临界值。
示例性的,假设某格网对应的地区在近3年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中50%—100%百分位数范围内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为28℃,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为76%,将该地区近3年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中处于76%-100%分位数的气温使用自然断点法分为3类,假设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对应的气温分别为31℃和36℃,那么可以得到如下的高温预警等级:
1)格网的实时气温小于等于28℃时,处于安全气温,不需要进行高温预警,并以相应的绿色来实时显示所述格网为安全区域;
2)格网的实时气温大于28℃,小于等于31℃时,发布一级预警,并以相应的黄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低风险区域;
3)格网的实时气温大于31℃,小于等于36℃时,发布二级预警,并以相应的橙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危险区域;
4)格网的实时气温大于36℃时,发布三级预警,并以相应的红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高危险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接着对于每个格网,确定格网的实时气温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的比对结果,最后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考虑了各地区格网之间的基础气温差异,从而提高了不同格网下高温预警等级的准确性,进而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或者个人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极端高温带来的伤害。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数据采集及显示模块410,用于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等级确定及发布模块420,用于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其中,还包括:等级标准确定模块,所述等级标准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历史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阈值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
等级标准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首先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然后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考虑了各地区格网之间的基础气温差异,从而提高了不同格网下高温预警发布和显示的准确性,进而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或者个人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极端高温带来的伤害。
进一步的,上述等级标准确定单元,可以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格网,将所述格网下的最频最高气温对应的目标百分位数作为高温预警临界值,低于或等于临界值形成不预警层;
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将所述目标百分位数至100%范围内所有气温值进行等级划分,获得按照气温从低到高排列的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
根据所述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形成三级预警层,并形成包含不预警层和三级预警层信息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进一步的,上述等级确定及发布模块420具体包括:
比对结果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每个格网,确定格网的实时气温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的比对结果;
等级发布和显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
进一步的,上述等级发布和显示单元,可以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实时气温小于或等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不预警,并以相应的绿色来实时显示所述格网为安全区域。
进一步的,上述等级发布和显示单元,可以具体用于: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实时气温大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时,确定所述实时气温的实时气温百分位数;
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小于或等于第一百分位断点P1,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一级预警,并以相应的黄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低风险区域;
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大于第一百分位断点P1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百分位断点P2,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二级预警,并以相应的橙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危险区域;
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大于第二百分位断点P2,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三级预警,并以相应的红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高危险区域。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可适用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10、存储装置520和通信装置530;电子设备中处理器5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510、存储装置520和通信装置53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装置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对应的模块(例如,用于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及显示模块410和等级确定及发布模块420)。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5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
存储装置5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通信装置530,用于实现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或者移动数据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中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
S101、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S102、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其中,所述高温预警等级标准的确定步骤包括:
S1001、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S1002、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
S1003、基于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1、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S102、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其中,所述高温预警等级标准的确定步骤包括:
S1001、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S1002、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其中,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是对当地居民来说死亡率最低的气温;
S1003、基于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所述基于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包括:
针对每个格网,将所述格网下的最频最高气温对应的目标百分位数作为高温预警临界值,低于或等于临界值形成不预警层;
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将所述目标百分位数至100%范围内所有气温值进行等级划分,获得按照气温从低到高排列的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
根据所述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形成三级预警层,并形成包含不预警层和三级预警层信息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布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包括:
对于每个格网,确定格网的实时气温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的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布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包括:
如果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实时气温小于或等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不预警,并以相应的绿色来实时显示所述格网为安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布和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包括:
当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实时气温大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时,确定所述实时气温的实时气温百分位数;
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小于或等于第一百分位断点P1,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一级预警,并以相应的黄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低风险区域;
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大于第一百分位断点P1且小于或等于第二百分位断点P2,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二级预警,并以相应的橙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危险区域;
如果所述实时气温百分位数大于第二百分位断点P2,则确定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为三级预警,并以相应的红色来实时预警显示所述格网为高危险区域。
5.一种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及显示模块,用于采集全国1°*1°格网实时气温,并通过坐标转换将每个格网的定位信息显示到ArcGIS地图中,在地图上建立气温图层;
等级确定及发布模块,用于依据每个格网的实时气温以及预先形成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全国1°*1°格网高温预警等级;
其中,还包括:等级标准确定模块,所述等级标准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历史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全国1°*1°格网在指定年限内的历史逐日最高气温;
阈值信息确定单元,用于显示包含每个格网历史逐日最高气温分布直方图,确定每个格网中出现次数最高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所处的目标百分位数,其中,所述最频最高气温是对当地居民来说死亡率最低的气温;
等级标准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每个格网的最频最高气温以及相应的目标百分位数,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形成相应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所述等级标准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每个格网,将所述格网下的最频最高气温对应的目标百分位数作为高温预警临界值,形成不预警层;
采用ArcGIS地图中的自然断点法,将所述目标百分位数至100%范围内所有气温值进行等级划分,获得按照气温从低到高排列的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
根据所述第一百分位断点P1和第二百分位断点P2形成三级预警层,并形成包含不预警层和三级预警层信息的高温预警等级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布和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级确定及发布模块,具体用于:
对于每个格网,确定格网的实时气温与相应高温预警等级中高温预警临界值的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在所述气温图层上实时发布和显示所述格网的高温预警等级。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
CN202010761384.4A 2020-07-31 2020-07-31 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11912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1384.4A CN111912537B (zh) 2020-07-31 2020-07-31 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1384.4A CN111912537B (zh) 2020-07-31 2020-07-31 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537A CN111912537A (zh) 2020-11-10
CN111912537B true CN111912537B (zh) 2021-04-06

Family

ID=7328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1384.4A Active CN111912537B (zh) 2020-07-31 2020-07-31 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25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672A (zh) * 2021-04-06 2021-07-30 济南建设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电气设备智能检测系统与方法
CN113435787A (zh) * 2021-07-21 2021-09-24 北京融和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险管理指标预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83844B2 (en) * 2009-12-18 2011-07-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ind conditions using multiple wind resource grids
EP2526534B1 (en) * 2010-01-19 2013-10-23 Swiss Reinsurance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location dependent natural disaster forecast
CN102520464B (zh) * 2011-12-08 2013-06-12 南京成风大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区域积涝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方法
CN103823254B (zh) * 2014-01-15 2017-02-01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道路气象预报方法及系统、道路气象预报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4239706B (zh) * 2014-09-05 2017-08-15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地面观测气温时空数据集的制备方法
CN104615811A (zh) * 2015-01-23 2015-05-1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冰冻气象风险等级分布图测绘方法
CN105512767B (zh) * 2015-12-15 2019-06-11 武汉大学 一种多预见期的洪水预报方法
CN106599601A (zh) * 2016-12-29 2017-04-26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生态系统脆弱性遥感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0674471A (zh) * 2019-10-30 2020-01-10 吉林大学 基于GIS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泥石流易发性预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537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strandrea et al. Bridging the gap: linking climate-impacts research with adapt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N111912537B (zh) 基于格网的高温实时预警发布和显示方法、系统及设备
Reyers Incorporating anthropogenic threats into evaluations of regional biodiversity and prioritisation of conservation areas in the Limpopo Province, South Africa
Kennedy-Asser et al. Evaluating heat extremes in the UK Climate Projections (UKCP18)
Gao et 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ecosystem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China
Abbasi et al. Land suitability assessment for Paulownia cultivation using combined GIS and Z-number DEA: A case study
Helman et al. Climate has contrasting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armed conflicts
Chen et al. Utilizing smart-meter data to project impacts of urban warming on residential electricity use for vulnerable populatio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CN108491959A (zh) 一种智能相似天气预报方法及系统、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CN109218985A (zh) 一种基于模式相似度的船舶作业行为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779760B (zh) 基于可预测气候模态的动力-统计结合季节气候预测方法
Faith et al. The BioRap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and planning study for Papua New Guinea
Jumari et al. Analysis of urban heat islands with landsat satellite images and GIS in Kuala Lumpur Metropolitan City
CN117688290B (zh) 基于等级划分的干旱灾害综合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
Millner et al. An assessment of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of Restrepia (Orchidaceae) reveals the threatened status of the genus
KR102476663B1 (ko) 쇠퇴지역의 재난재해를 종합진단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Guo et al.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a crop deficit irrigation system under uncertainty
Cruz-Bello et al. Coupling spatial multiattribut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to identify reforestation priority areas
CN109635352B (zh) 一种水源涵养功能生态红线区的划定方法
Herrera et al. Creating extreme weather time series through a quantile regression ensemble
CN105069292B (zh) 一种局部山地区域的温度日变化基线的构建方法
Gutiérrez-Anguamea et al. Lightning fataliti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social variables in Northwestern Mexico
CN116384759A (zh) 一种城市区域格网化土地利用合理性识别方法及系统
Kamati et al.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ethod for siting wind and solar power plants in central north Namibia
CN114398760A (zh) 区域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关系非一致性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