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3598A -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3598A
CN111903598A CN202010784196.3A CN202010784196A CN111903598A CN 111903598 A CN111903598 A CN 111903598A CN 202010784196 A CN202010784196 A CN 202010784196A CN 111903598 A CN111903598 A CN 1119035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aeus monodon
anesthesia
layer
box body
therap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41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松
周发林
杨其彬
江世贵
黄建华
杨丽诗
李运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st Bas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st Bas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st Bas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st Base South China Sea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01078419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35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35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35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9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crustaceans, e.g. lobsters or shri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90Sorting, grading, counting or marking live aquatic animals, e.g. sex determin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2Recepta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live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部管道,所述箱体包含若干所述管道,所述管道为螺旋状结构,若干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管道之间设有隔板,任一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将所述箱体分为独立的两个空间,管道螺旋平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若干麻醉管,若干麻醉管密集间隔排布;麻醉管为双层结构,麻醉管内层为筛网层,麻醉管外层为隔离层,筛网层为硬质材料,筛网层上涂有麻醉涂料,隔离层为硬质不透光材料,隔离层与筛网层之间设有供氧装置,本发明根据斑节对虾的大小对其运输过程中的麻醉剂量进行区分,节约了麻醉用量的同时减少了食品安全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生物运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斑节对虾属于对虾科、对虾属甲壳类。斑节对虾是对虾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可达350毫米,体质量可达500克以上,自然成熟个体平均体长一般可达250-350毫米,平均体质量为200-400克。雌虾比雄虾大。斑节对虾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随着个体大小栖息环境、饵料等因素之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捕获自天然海域者体色较为鲜艳,呈红褐或浅褐色。体背上通常有9条白色横带明显易见,其分布位置如下:3条位于头胸甲上,第2-6腹节各有1条,尾部1条。至于鱼塭和池塘养成者其体色略呈暗青或深草绿色,而且上述白色带亦不明显。步足和游泳足则具有鲜艳之黄、蓝相间颜色。第1对步足伸至或稍超出第2触角柄腕末端。第3对步足最长,伸至第Ⅰ触角柄末端,或以指节超出之。第5对步足伸至第2触角柄第1节中部。第1对步足有基节刺和座节刺,第2对步足仅有基节刺。第1-4对步足具外肢,第5对步足无外肢。尾节两侧皆无小刺,其上之中央沟浅而不明显;斑节对虾成体喜栖息于泥质或泥沙质的海底,分布于水深为60米以浅海区,以水深20-40米的海区渔获最高。斑节对虾的食性较广,不但摄取动物性食物,也可摄食植物性食物,为杂食性虾类。
现有的斑节对虾运输方式,多采用箱体或袋体整体注水打包运输,斑节对虾大量堆叠,斑节对虾因空间狭小而互相撕咬、颠簸导致死亡等多种因素,使得斑节对虾运输成活率不高;同时麻醉剂的过量使用使得斑节对虾的使用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含若干所述管道,所述管道为螺旋状结构,若干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管道之间设有隔板,任一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将所述箱体分为独立的两个空间,所述管道螺旋平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若干麻醉管,若干所述麻醉管密集间隔排布;所述麻醉管为双层结构,所述麻醉管内层为筛网层,所述麻醉管外层为隔离层,所述筛网层为硬质材料,所述筛网层上涂有麻醉涂料,所述隔离层为硬质不透光材料,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筛网层之间设有供氧装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麻醉管轴向两端头分别设有光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设有通过孔,所述麻醉管从所述通过孔中穿过。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层直径越大,则其对应内部所述筛网层直径也越大。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内倾斜放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越靠近所述管道倾斜底部位置,所述通过孔越小。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隔离层直径大小不一。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若干所述麻醉管之间间隙,与所述筛网层内径一致。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麻醉管在其轴线方向上,其直径规律变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A.将斑节对虾从任意一管道放入箱体,斑节对虾从管道游入麻醉管分布区域,越小的斑节对虾越靠近所述管道倾斜底部位置,斑节对虾根据其大小进入不同直径的麻醉层中;
B.斑节对虾进入对应大小的麻醉管后,受光源吸引在麻醉管轴线方向运动,直至被麻醉管轴向缩小后的直径卡住,斑节对虾进入对应层次管道中心空间内。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出入口位于其倾斜顶部位置。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箱体包含若干所述管道,所述管道为螺旋状结构,使得斑节对虾能够在箱体中尽可能被管道壁分隔开,避免斑节对虾互相之间的碰撞撕咬,保证运输后的完整性;同时若干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管道之间设有隔板,任一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将所述箱体分为独立的两个空间,使得不但管道本身能够起到隔离作用,管道与管道之间也能起到更大容量的隔离,配合贯穿若干管道空间的麻醉管,使得斑节对虾能够在箱体内被按大小分类安置。
(2)本发明中,所述管道螺旋平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若干麻醉管,若干所述麻醉管密集间隔排布,使得斑节对虾在管道中心空间内会被麻醉管分离零散分布,进一步对斑节对虾起到隔离作用;本发明中麻醉管为双层结构,所述麻醉管内层为筛网层,所述麻醉管外层为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筛网层之间设有供氧装置,筛网层能够将供氧装置提供的氧气通过筛网细化,使得空气气泡在进入筛网层内部被斑节对虾获取时,会被分解了细小气泡,使得斑节对虾能够更有效且均匀获得氧气,确保了斑节对虾的存活率,所述筛网层为硬质材料,所述筛网层上涂有麻醉涂料,使得气泡在筛网上细化的同时,气泡的冲击力能够将麻醉剂少量携带混入麻醉管内水体,能够使斑节对虾受到均匀且适量的麻醉,所述麻醉管轴向两端头分别设有光源,两端头的光源单独可控,使得操作者能够在外部通过光源吸引斑节对虾在箱体内进行均匀分布,所述隔离层为硬质不透光材料,避免了光源对麻醉管外的斑节对虾造成影响。
(3)本发明中隔板上设有通过孔,所述麻醉管从所述通过孔中穿过,能够对麻醉管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内倾斜放置,越靠近所述管道倾斜底部位置,所述麻醉管直径越小,使得斑节对虾能够根据自身大小进入不同直径的麻醉管中,若干所述麻醉管之间间隙,与所述筛网层内径一致,使得斑节对虾在麻醉管外就会被麻醉管之间逐渐减小的间隙分离,越小的斑节对虾进入倾斜越低位置,对斑节对虾起到了很好的分类效果;
同时,所述麻醉管在其轴线方向上,其直径规律变化,使得斑节对虾不但在麻醉管外被分类进入对应大小的麻醉管,麻醉管内部也能对斑节对虾进行大小区分,使得本发明箱体中的斑节对虾按大小进一步细分,给后续操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发明中管道出入口位于其倾斜顶部位置,使得斑节对虾进入箱体后,在重力作用下从倾斜顶部位置逐渐向下移动,直至被麻醉管越来越小的间隙卡住,有效保障了斑节对虾整体的分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箱体;2、管道;3、麻醉管;4、隔板;5、管道进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说明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但不必是全部实施例。“实施例”、“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的多次出现不一定全都指代相同的实施例。如果说明书描述了部件、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或许”或“能够”被包括,则该特定部件、特征、结构或特性不是必需被包括的。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提及“一”元件,并非表示仅有一个元件。如果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提及“一另外的”元件,并不排除存在多于一个的另外的元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使用序数形容词“第一”、“第二”及“第三”等来描述共同的对象,仅表示指代相同对象的不同实例,而并不是要暗示这样描述的对象必须采用给定的顺序,无论是时间地、空间地、排序地或任何其它方式。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部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含若干所述管道,所述管道为螺旋状结构,若干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管道之间设有隔板,任一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将所述箱体分为独立的两个空间,所述管道螺旋平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若干麻醉管,若干所述麻醉管密集间隔排布;所述麻醉管为双层结构,所述麻醉管内层为筛网层,所述麻醉管外层为隔离层,所述筛网层为硬质材料,所述筛网层上涂有麻醉涂料,所述隔离层为硬质不透光材料,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筛网层之间设有供氧装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麻醉管轴向两端头分别设有光源,需要说明的是,当斑节对虾聚集在任一管道空间层中,则远离次管道空间层的光源启动,将斑节对虾吸引离开密集区域。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麻醉管在其轴线方向上,其直径规律变化,应当意识到,在此情形下,麻醉管内部空间呈现一锥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A.将斑节对虾从任一管道放入箱体,斑节对虾从管道游入麻醉管分布区域,越小的斑节对虾越靠近所述管道倾斜底部位置,斑节对虾根据其大小进入不同直径的麻醉层中;
B.斑节对虾进入对应大小的麻醉管后,受光源吸引在麻醉管轴线方向运动,直至被麻醉管轴向缩小后的直径卡住,斑节对虾进入对应层次管道中心空间内。
本发明中箱体包含若干所述管道,所述管道为螺旋状结构,使得斑节对虾能够在箱体中尽可能被管道壁分隔开,避免斑节对虾互相之间的碰撞撕咬,保证运输后的完整性;同时若干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管道之间设有隔板,任一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将所述箱体分为独立的两个空间,使得不但管道本身能够起到隔离作用,管道与管道之间也能起到更大容量的隔离,配合贯穿若干管道空间的麻醉管,使得斑节对虾能够在箱体内被按大小分类安置。
本发明中,所述管道螺旋平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若干麻醉管,若干所述麻醉管密集间隔排布,使得斑节对虾在管道中心空间内会被麻醉管分离零散分布,进一步对斑节对虾起到隔离作用;本发明中麻醉管为双层结构,所述麻醉管内层为筛网层,所述麻醉管外层为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筛网层之间设有供氧装置,筛网层能够将供氧装置提供的氧气通过筛网细化,使得空气气泡在进入筛网层内部被斑节对虾获取时,会被分解了细小气泡,使得斑节对虾能够更有效且均匀获得氧气,确保了斑节对虾的存活率,所述筛网层为硬质材料,所述筛网层上涂有麻醉涂料,使得气泡在筛网上细化的同时,气泡的冲击力能够将麻醉剂少量携带混入麻醉管内水体,能够使斑节对虾受到均匀且适量的麻醉,所述麻醉管轴向两端头分别设有光源,两端头的光源单独可控,使得操作者能够在外部通过光源吸引斑节对虾在箱体内进行均匀分布,所述隔离层为硬质不透光材料,避免了光源对麻醉管外的斑节对虾造成影响。
本发明中隔板上设有通过孔,所述麻醉管从所述通过孔中穿过,能够对麻醉管起到固定作用,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内倾斜放置,越靠近所述管道倾斜底部位置,所述麻醉管直径越小,使得斑节对虾能够根据自身大小进入不同直径的麻醉管中,若干所述麻醉管之间间隙,与所述筛网层内径一致,使得斑节对虾在麻醉管外就会被麻醉管之间逐渐减小的间隙分离,越小的斑节对虾进入倾斜越低位置,对斑节对虾起到了很好的分类效果;
同时,所述麻醉管在其轴线方向上,其直径规律变化,使得斑节对虾不但在麻醉管外被分类进入对应大小的麻醉管,麻醉管内部也能对斑节对虾进行大小区分,使得本发明箱体中的斑节对虾按大小进一步细分,给后续操作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发明中管道出入口位于其倾斜顶部位置,使得斑节对虾进入箱体后,在重力作用下从倾斜顶部位置逐渐向下移动,直至被麻醉管越来越小的间隙卡住,有效保障了斑节对虾整体的分类。
本发明使用时,将斑节对虾从任一管道放入箱体,斑节对虾从管道游入麻醉管分布区域,越小的斑节对虾越靠近所述管道倾斜底部位置,斑节对虾根据其大小进入不同直径的麻醉层中;斑节对虾进入对应大小的麻醉管后,受光源吸引在麻醉管轴线方向运动,直至被麻醉管轴向缩小后的直径卡住,斑节对虾进入对应层次管道中心空间内。
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部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包含若干所述管道,所述管道为螺旋状结构,若干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平行设置,相邻所述管道之间设有隔板,任一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高度方向上将所述箱体分为独立的两个空间,所述管道螺旋平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若干麻醉管,若干所述麻醉管密集间隔排布;
所述麻醉管为双层结构,所述麻醉管内层为筛网层,所述麻醉管外层为隔离层,所述筛网层为硬质材料,所述筛网层上涂有麻醉涂料,所述隔离层为硬质不透光材料,所述隔离层与所述筛网层之间设有供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管轴向两端头分别设有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有通过孔,所述麻醉管从所述通过孔中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隔离层直径大小不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直径越大,则其对应内部所述筛网层直径也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在所述箱体内倾斜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越靠近所述管道倾斜底部位置,所述通过孔越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麻醉管之间间隙,与所述筛网层内径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管在其轴线方向上,其直径规律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任意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斑节对虾从任意一管道放入箱体,斑节对虾从管道游入麻醉管分布区域,越小的斑节对虾越靠近所述管道倾斜底部位置,斑节对虾根据其大小进入不同直径的麻醉层中;
B.斑节对虾进入对应大小的麻醉管后,受光源吸引在麻醉管轴线方向运动,直至被麻醉管轴向缩小后的直径卡住,斑节对虾进入对应层次管道中心空间内。
CN202010784196.3A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19035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4196.3A CN111903598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4196.3A CN111903598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3598A true CN111903598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87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4196.3A Pending CN111903598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359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49021A1 (en) * 2014-05-12 2015-11-19 Vaki Fiskeldiskerfi Hf. Concentration control of living organisms in fluid
CN106577441A (zh) * 2015-10-13 2017-04-26 重庆蹇家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温度可控的虾养殖挑拣一体装置
CN106962253A (zh) * 2017-03-13 2017-07-21 舟山汇丰冷藏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船上的鱼、虾等的分离装置
CN108260568A (zh) * 2018-03-21 2018-07-10 常熟理工学院 人工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分级收获方法
CN208159817U (zh) * 2018-05-06 2018-11-30 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虾苗自动分级装置
CN209609571U (zh) * 2019-01-11 2019-11-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 一种虾类捕捞分装的分筛充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949021A1 (en) * 2014-05-12 2015-11-19 Vaki Fiskeldiskerfi Hf. Concentration control of living organisms in fluid
CN106577441A (zh) * 2015-10-13 2017-04-26 重庆蹇家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温度可控的虾养殖挑拣一体装置
CN106962253A (zh) * 2017-03-13 2017-07-21 舟山汇丰冷藏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船上的鱼、虾等的分离装置
CN108260568A (zh) * 2018-03-21 2018-07-10 常熟理工学院 人工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分级收获方法
CN208159817U (zh) * 2018-05-06 2018-11-30 龙海市顺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虾苗自动分级装置
CN209609571U (zh) * 2019-01-11 2019-11-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 一种虾类捕捞分装的分筛充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9687A (zh) 潜艇式鱼网渔具
CN208159869U (zh) 一种捕鱼装置
KR101642778B1 (ko) 해상 가두리 양성용 입체형 전복쉘터
CN107258709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无伤害水下捕鱼装置
CN111903598A (zh)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输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6470644B2 (ja) タコの飼育方法、タコ飼育用シェルタおよびタコの飼育システム
CN210782606U (zh) 一种水产品养殖单个样品捕捞设备
CN210538213U (zh) 多层环套多梯度虾类养殖网箱
CN111972344B (zh) 一种斑节对虾麻醉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196756U (zh) 潜艇式渔网渔具
CN102499191B (zh) 卤虫分离装置
KR101941538B1 (ko) 다중 육면체 구조를 갖는 인공어초
CN216164561U (zh) 一种便捷捕捞小龙虾的装置
CN110731298A (zh) 一种水母养殖用外挂饲养缸
CN112027291B (zh) 一种斑节对虾运输箱体及其使用方法
CN214508804U (zh) 一种水产饲料诱食试验装置
CN209897987U (zh) 一种鱼类膨化饲料选择试验装置
CN113142119B (zh) 一种红螯螯虾巢式生态养殖系统
CN211793857U (zh) 生态甲鱼的防逃脱捕捉笼
KR101588084B1 (ko) 물의 순환이 양호한 두족류 양식장치
CN216018605U (zh) 一种分层式小型集鱼平台
Menasveta et al. An improved, closed seawater recirculation maturation system for giant tiger prawn (Penaeus monodon Fabricius)
WO2020199107A1 (zh) 海产品养殖浮漂和海产品水产养殖装置
CN111480602A (zh) 一种滩涂养殖蟹笼装置
CN206043124U (zh) 一种可下沉抗台风养殖网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