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3579B -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3579B
CN111903579B CN202010815551.9A CN202010815551A CN111903579B CN 111903579 B CN111903579 B CN 111903579B CN 202010815551 A CN202010815551 A CN 202010815551A CN 111903579 B CN111903579 B CN 1119035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ysters
red tide
survival rate
oys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55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3579A (zh
Inventor
丛日浩
李莉
张国范
王鲁平
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0108155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3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3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3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3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3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5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 A01K61/54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shellfish of bivalves, e.g. oysters or muss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涉属于海洋生物技术中贝类抗性提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牡蛎在特定短期极端条件下的具有很强表型可塑性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无需化学药物处理赤潮生物和牡蛎及养殖设施,不会产生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生态环保的显著优势,且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显著提升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属于海洋生物技术中贝类抗性提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洋极端气候增多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我国沿海有害赤潮频繁爆发。赤潮可抑制贝类的生长和摄食,甚至导致其死亡。近几年贝类在赤潮期的大规模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有毒赤潮的发生频率和危害越来越大,对沿海的渔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愈发严重,被称为“海洋里的沙尘暴”。
牡蛎具有生长快、产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也是我国的主产贝类。目前牡蛎主要养殖在开放海域,因其滤食性的生物特性,极易富集海水中的有害赤潮藻类。目前尚无有效提高牡蛎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牡蛎产业存在的稚贝在赤潮期大规模死亡的问题,本发明利用牡蛎在特定短期极端高温和干露条件下的具有很强表型可塑性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1)稚贝固定:当牡蛎稚贝的壳高长至0.2-1cm时,将附有牡蛎的附着基固定在长1.5-4m的养殖绳上,而后采用吊绳垂下的养殖方式将其暂养在适宜的海区;
(2)稚贝干露处理:在赤潮到达上述适宜牡蛎暂养的海区前1-45天,将牡蛎养殖绳转至陆地阴凉处,待监测到在离地1.5米高度处11:00前温度为28-36℃,且光照强度为30000-100000Lux时(优选为80000-100000Lux),将养殖绳悬挂在框架上,利用日光使牡蛎充分均匀干露暴晒4-6h,而后收集养殖绳再放置到步骤(1)适宜的海区养殖,即可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所述牡蛎养殖绳悬挂于框架上后置于平坦干燥无遮蔽物的陆地进行稚贝干露处理;其中,框架底部分别固定于可滑动搬运车上。
所述框架包括顶部及设置于顶部下方的至少两个支撑柱,各支撑柱的下端设置于滑动搬运车上;其中,框架顶部由钢材或木材搭建成几何图形的边框及平行设置于边框内的多个间隔柱。
所述几何图形为有规则或无规则几何图形;其中,有规则几何图形可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所述每个间隔柱上间隔设置挂钩,在框架间隔柱的挂钩上悬挂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探头。
所述四边形框架构建的方法为:用钢材或木材搭建长6-10m,宽2-4m,高1.5-2m的长方体框架。框架的底部分别固定在4个相同的钢板搬运车上,框架顶端沿着长边每隔1m平行固定一个长2-4m,直径为1-2cm的木质或钢质圆柱体。在圆柱体上每隔0.5m设置一个挂钩,随机选择一个钩悬挂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探头(参见图1)。其中挂钩通过不锈钢形成S形钩。
所述步骤(1)当牡蛎稚贝的壳高为0.2-1cm时,将附有牡蛎的附着基固定在长1.5-4m的养殖绳上,附着基的间距保持在10-20cm,每个养殖绳固定12-24个牡蛎附着基,将牡蛎稚贝采用吊绳垂下的养殖方式暂养在适宜的海区。
所述步骤(2)所述探头检测到环境参数在11:00前温度达到28-36℃,且光照强度为30000-100000Lux时,将养殖绳对折并将中间位置挂到挂钩中,使养殖绳垂直于地面;且每隔30min转动搬运车一次,使框架整体转动90度;牡蛎在日光下充分均匀干露暴晒4-6h,暴晒后的牡蛎养殖绳取下收集后再放置到步骤(1)适宜的海区养殖,即可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牡蛎稚贝处理框架示意图。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牡蛎在特定短期极端高温和干露条件下的表型可塑性特征,在特定极端环境下对其抗性性状进行短期处理,可有效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本方法无需化学药物处理赤潮生物,在整个处理过程也未向牡蛎或养殖设施用药,不会产生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生态环保的显著优势;此外本技术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成本低,操作简便,通量高,可迅速显著提升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方法无需化学药物处理赤潮,采用节能环保的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显著提升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实施例1:
2019年7月在青岛市即墨区选择壳高为0.2-1cm的长牡蛎稚贝,将附有牡蛎的附着基固定在长1.5m的养殖绳上,附着基的间距保持在15cm,使牡蛎在养殖绳上均匀分布,每个养殖绳固定12-14个牡蛎附着基,将牡蛎稚贝采用吊绳垂下的养殖方式暂养在鳌山湾海区。
用不锈钢材搭建长6m,宽2m,高1.8m的长方体框架。框架的底部分别固定在4个相同的钢板搬运车上,框架顶端沿着长边每隔1m平行固定一个长2m,直径为1cm的木棍(图1)。在圆柱形的木棍上每隔0.5m设置一个不锈钢S形钩。随机选择一个S形钩悬挂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探头。
在赤潮爆发前,在8月初将牡蛎从养殖海区取回,去除覆盖在牡蛎上的大型藻类等附着生物。当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探头监测到11:00前温度参数为30℃,且光照强度为80000Lux时,将养殖绳对折并将中间位置挂到不锈钢S形钩中,使养殖绳垂直于地面。每隔30min转动搬运车一次使框架整体转动90度。牡蛎在日光下充分均匀干露暴晒6h后,将处理完毕的牡蛎养殖绳与S形钩分离,收集后继续放置到原来的海区养殖。
2019年9月10日开始发现鳌山湾的牡蛎养殖区出现显著的赤潮现象,至10月15日整个养殖海区牡蛎出现生长停滞,肥满度低,大规模死亡现象。11月赤潮结束后牡蛎稚贝开始正常生长,统计采用本方法处理的牡蛎存活率为68.98±13.83%,平均壳高为24.74mm;同海区未经过本方法处理的牡蛎存活率为33.74±17.89%,平均壳高为21.95mm。采用本方法处理后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提升了204.40%,壳高提高了12.72%,说明本方法可显著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实施例2:
2019年7月在青岛市即墨区选择壳高为0.2-1cm的长牡蛎稚贝,将附有牡蛎的附着基固定在长1.5m的养殖绳上,附着基的间距保持在15cm,使牡蛎在养殖绳上均匀分布,每个养殖绳固定12-14个牡蛎附着基,将牡蛎稚贝采用吊绳垂下的养殖方式暂养在鳌山湾海区。
用不锈钢材搭建长4m,宽2m,高1.8m的长方体框架。框架的底部分别固定在4个相同的钢板搬运车上,框架顶端沿着长边每隔1m平行固定一个长2m,直径为1cm的木棍。在圆柱形的木棍上每隔0.5m设置一个不锈钢S形钩。随机选择一个S形钩悬挂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探头。
在赤潮爆发前将牡蛎从养殖海区取回,去除覆盖在牡蛎上的大型藻类等附着生物。当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探头监测到11:00前温度参数为28℃,且光照强度为15000Lux时,将养殖绳对折并将中间位置挂到不锈钢S形钩中,使养殖绳垂直于地面。每隔30min转动搬运车一次使框架整体转动90度。牡蛎在日光下充分均匀干露暴晒6h后,将处理完毕的牡蛎养殖绳与S形钩分离,收集后继续放置到原来的海区养殖。
2019年9月开始发现鳌山湾的牡蛎养殖区出现显著的赤潮现象,至10月15日整个养殖海区牡蛎出现生长停滞,肥满度低,大规模死亡现象。11月赤潮结束后统计采用本实例处理的牡蛎存活率为38.76±12.38%;同海区未经过本方法处理的牡蛎存活率为33.74±17.89%,采用本方法处理后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提升了14.88%。
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可以发现,实施例1的牡蛎赤潮期存活率远高于实施例2,其中两个实施例的光照参数是主要差异,说明环境参数的光照强度只有在30000-100000lux,且环境温度为28-36℃时,按照本专利的步骤进行稚贝的处理,才能显著提升牡蛎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上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6)

1.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稚贝固定:当牡蛎稚贝的壳高长至0.2-1cm时,将附有牡蛎的附着基固定在长1.5-4m的养殖绳上,而后采用吊绳垂下的养殖方式将其暂养在适宜的海区;
(2)稚贝干露处理:在赤潮到达适宜牡蛎暂养的海区前1-45天,将牡蛎养殖绳转至陆地阴凉处,待监测到在离地1.5米高度处11:00前温度为28-36℃,且光照强度为30000-100000Lux时,将养殖绳悬挂在框架上,利用日光使牡蛎充分均匀干露暴晒4-6h,而后收集养殖绳再放置到步骤(1)适宜的海区养殖,即可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所述步骤(1)当牡蛎稚贝的壳高为0.2-1cm时,将附有牡蛎的附着基固定在长1.5-4m的养殖绳上,附着基的间距保持在10-20cm,每个养殖绳固定12-24个牡蛎附着基,将牡蛎稚贝采用吊绳垂下的养殖方式暂养在适宜的海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牡蛎养殖绳悬挂于框架上后置于平坦干燥无遮蔽物的陆地进行稚贝干露处理;其中,框架底部分别固定于滑动搬运车上。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顶部及设置于顶部下方的至少两个支撑柱,各支撑柱的下端设置于滑动搬运车上;其中,框架顶部由钢材或木材搭建成几何图形的边框及平行设置于边框内的多个间隔柱。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几何图形为有规则或无规则几何图形;其中,有规则几何图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间隔柱上间隔设置挂钩,在框架间隔柱的挂钩上悬挂环境参数自动监测探头。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自动监测探头检测到环境参数在11:00前温度达到28-36℃,且光照强度为30000-100000 Lux时,将养殖绳对折并将中间位置挂到挂钩中,使养殖绳垂直于地面;且每隔30min转动滑动搬运车一次,使框架整体转动90度;牡蛎在日光下充分均匀干露暴晒4-6h,暴晒后的牡蛎养殖绳取下收集后再放置到步骤(1)适宜的海区养殖,即可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的存活率。
CN202010815551.9A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Active CN111903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5551.9A CN111903579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5551.9A CN111903579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3579A CN111903579A (zh) 2020-11-10
CN111903579B true CN111903579B (zh) 2022-01-04

Family

ID=73284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5551.9A Active CN111903579B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357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8117A (zh) * 2013-10-25 2014-02-26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贝苗海上底播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CN204350809U (zh) * 2014-12-04 2015-05-27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防御赤潮的海洋藻类生产辅架
CN106942105A (zh) * 2017-05-11 2017-07-14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8117A (zh) * 2013-10-25 2014-02-26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贝苗海上底播系统及其作业方法
CN204350809U (zh) * 2014-12-04 2015-05-27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防御赤潮的海洋藻类生产辅架
CN106942105A (zh) * 2017-05-11 2017-07-14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利用北方高温期进行香港牡蛎人工育苗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干露胁迫对长牡蛎基因组DNA 甲基化的影响;张鑫;《中国水产科学》;20170715;第24卷(第4期);第690页左栏第1行-右栏最后1行以及讨论部分 *
烟台四十里湾海域红色裸甲藻赤潮发展过程及其成因;吴玉霖等;《海洋与湖沼》;20010330;第32卷(第2期);第160页第1行-第162页最后1行 *
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规模化人工育苗及养成;王威等;《海洋科学》;20200215;第44卷(第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3579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4193B (zh)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方法
CN101263780B (zh) 北方海区鼠尾藻大规格苗种提前育成的方法
CN107509671B (zh) 利用篮子鱼清理珍珠贝及贝笼附着物的养殖方法和装置
CN100484893C (zh) 一种温带富营养化海域的综合生态修复方法
CN204426348U (zh) 一种生态养殖混合网箱
CN101720694A (zh)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装置和方法
CN108684590A (zh) 一种马氏珠母贝植核贝术后低比重海水休养方法
CN111903579B (zh) 一种提高牡蛎稚贝在赤潮期存活率的方法
CN102027885A (zh) 一种能使贝类"游动"育肥和采苗的悬浮式养殖装置
CN108812465A (zh) 一种缢蛏苗种淡化方法
CN103404464B (zh) 一种海水养殖扇贝笼和贝壳上污损生物的生物清除方法
Zhou et al. Mass cultivation of economically important red alga Gracilariopsis lemaneiformis (Gracilariaceae, Rhodophyta) from tetraspores and carpospores
CN105766726B (zh) 一种华贵栉孔扇贝(雌)与墨西哥湾扇贝(雄)的杂交制种方法
CN113940299A (zh) 一种修复河口海域渔业资源的方法
CN212971266U (zh) 一种鱼自然产卵池系统
CN101715750B (zh) 适于菲律宾蛤仔苗种的海区中间育成方法
CN111134058B (zh) 一种适用于海湾扇贝的节水育苗方法
CN109566496B (zh) 海水珍珠贝越冬吊养笼具及养殖方法
JP2007060910A (ja) 海藻と二枚貝の混合養殖方法
CN108464237B (zh) 一种用于改善海水养殖网箱局部环境的藻帘装置
CN203378375U (zh) 一种巨藻幼苗的海区暂养装置
CN111771785A (zh) 一种提高大珠母贝幼苗海区养殖成活率的方法
CN113728956B (zh) 一种六线鱼-海藻综合养殖网箱及养殖方法
CN205585002U (zh) 一种箱养旋转式海带养殖装置
CN205213875U (zh) 一种豹纹鳃棘鲈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