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1819B - 一种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01819B CN111901819B CN202010773177.0A CN202010773177A CN111901819B CN 111901819 B CN111901819 B CN 111901819B CN 202010773177 A CN202010773177 A CN 202010773177A CN 111901819 B CN111901819 B CN 1119018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tested
- test
- network
- s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ZCJJIQHVZCFSGZ-UHFFFAOYSA-N 2,8-bis(diphenylphosphoryl)dibenzothioph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P(C=1C=C2C3=CC(=CC=C3SC2=CC=1)P(=O)(C=1C=CC=CC=1)C=1C=CC=CC=1)(=O)C1=CC=CC=C1 ZCJJIQHVZCFSG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71132 LTE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94 fer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测试系统中,该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接收第一测试指令,将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向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本申请实施例还同时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的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5th generationmobile networks)将在2020年全面商业化使用,5G移动通信系统将使用下面两个不同的主要频段:6GHz以下和6GHz以上的毫米波频段,由于6GHz以下具有可操作性强和技术成熟的优点,所以,6GHz以下的5G天线系统将被优先使用。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4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中,2×2,4×4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天线已经被广泛研究并使用在手持移动设备中。根据目前各国的研究结果,5G技术相比目前的4G技术来说,其峰值速率将增长数十倍,所以,为了达到5G传输速率的要求,4G天线系统或更多天线将被使用,以实现更大的信道容量和更好的通信质量。此外,具有多天线的MIMO天线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多径衰落问题并提升数据吞吐量。
由于手持设备比如手机的空间有限,因此,如何设计出小尺寸多频段覆盖的天线将是MIMO天线系统设计中要面临的一个挑战。MIMO天线系统中面临的另外一个挑战是电磁波吸收比值(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回退的验证。根据《中国移动2020年终端产品规划》的规定,2020年5G终端要支持独立组网(SA,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NSA,Non-Standalone)双模,支持n41、n78、n79频段,上行要求支持256正交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和高功率终端(HPUE,High Power UE)/下行要求支持探索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轮发,4G网络则要求B41频段需要支持4×4MIMO,必须支持5G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中国电信则明确要求5G终端必须支持n1、n78,推荐支持n3、n5(不是必须),中国联通的要求也是5G终端必须支持n1、n78。
也就是说,支持n1、n41、n78、n79这四个频段的终端是真正的全网通5G终端,根据要求,2020年1月1日之后,所有的5G终端必须满足:支持NSA、SA双模,支持n41、n78、n79频段,高阶调制:256QAM(下行必选,上行可选),高功率:PC2(26dBm可选)、29dBm(B41&N41Rel-16),多天线:中高频(N41/77/78/79)2发(可选)、4收(必选),SA终端:2发可选,NSA终端:2发必选(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与NR的并发),部分场景回退为LTE/NR单发,这个要求的时间限定是2020年1月1日以后,也就是说,以设计能够覆盖上述所有国内5G频段n41(2515-2675MHz)、n78(3400-3600MHz)、n79(4800-5000MHz)的MIMO天线成为了研究重点,且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定义的SA以及NSA组合频段越来越多,导致SAR管控频段增多。
目前测试SAR回退的方法为:将待测移动终端连接综测仪,并且,将待测移动终端设置为8种场景回退制式下,其中,场景回退制式分别为:单蜂窝、蜂窝+2.4GHz WIFI、蜂窝+5GHz WIFI、蜂窝+2.4GHz WIFI+5GHz WIFI共4个场景,每个场景都分为Head SAR和BodySAR两种制式,共有2X4=8种场景回退制式;通过待测移动终端连接在其他移动终端的个人热点下实现待测终端设置为8种场景回退制式,最后,通过综测仪获得场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场景回退功率,最后,根据SAR场景回退值=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待测移动终端在场景回退制式下的发射功率,计算得到SAR场景回退值。
然而,该测试方法需要分别手动测试出所有频段组合的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以及8种场景回退制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在测试场景回退制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时,需要不停的连接个人热点或者打开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网络共享,然后断开连接个人热点或者关闭WLAN网络共享,使得联合蜂窝SAR的验证繁糅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简化待测移动终端进行SAR回退验证的复杂操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测试系统中,所述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所述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
接收第一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将所述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向所述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测试指令用于所述综测仪对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所述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测试指令用于所述综测仪对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所述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通过通信总线依赖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时候,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一测试系统中,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接收第一测试指令,其中,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将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向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其中,第二测试指令用于综测仪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测试系统对待测移动终端的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进行设置,然后控制综测仪进行测试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这样,避免了手动设置待测移动终端的网络制式所带来的复杂操作,简化了待测移动终端切换网络制式的操作,能够快速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不同网络制式下的发射功率,进而能够得到不同网络制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回退值,实现了高效地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SAR回退验证。
附图说明
图1A为蜂窝+2.4G/5G网络制式下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蜂窝+2.4G+5G网络制式下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C为蜂窝+2.4G+5G网络制式下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为5G手持移动终端NSA所支持的频段的示意图一;
图3B为5G手持移动终端NSA所支持的频段的示意图二;
图3C为5G手持移动终端NSA所支持的频段的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测试方法的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测试系统的用户界面的实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目前,测试SAR回退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手动的方法完成的,手动测试出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并手动获取待测移动终端在每种网络制式下的发射功率,最后通过最大发射功率减去所在网络制式下的发射功率,就可以得到该网络制式下SAR场景回退值。
然而,为了测试得到每种网络制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需要将待测移动终端手动设置在特定的网络制式下,其中,待测移动终端工作的网络制式可以包括:蜂窝网络,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蜂窝网络+5GHz WIFI网络,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共四种场景,其中,每个场景都分为头部Head SAR和身体Body SAR两种测试模式,共有2×4=8种场景回退制式。
图1A为蜂窝+2.4G/5G网络制式下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A所示,为了实现对手持移动终端1的测试,首先,需要搭建出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蜂窝网络+5GHz WIFI网络,具体地,手持移动终端1连接综测仪,手持移动终端1打开WIFI连接手持移动终端2的个人热点,其中,手持移动终端2打开个人热点,设置无线接入点(AP,Access Point)频段,该AP频段为2.4G频段和5G频段;这样,能够分别测试出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蜂窝网络+5GHz WIFI网络下手持移动终端1的发射功率。
图1B为蜂窝+2.4G+5G网络制式下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的流程示意图一,如图1B所示,为了实现对手持移动终端1的测试,首先,需要搭建出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具体地,手持移动终端1连接综测仪,手持移动终端1打开WIFI连接手持移动终端2的个人热点,其中,手持移动终端2打开个人热点,设置AP频段,该AP频段为2.4G频段和5G频段,手持移动终端1打开WLAN网络共享(为2.4G频段),这样,能够分别测试出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下手持移动终端1的发射功率。
如果手持移动终端1不支持打开WLAN网络共享为2.4G工作,则需要两台手持移动终端,分别为手持移动终端3和手持移动终端4,图1C为蜂窝+2.4G+5G网络制式下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的流程示意图二,如图1C所示,为了实现对手持移动终端1的测试,首先,需要搭建出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具体地,手持移动终端1连接综测仪,手持移动终端1打开WIFI连接手持移动终端4的个人热点,手持移动终端1打开WIFI直连与手持移动终端3连接,手持移动终端3连接手持移动终端2的WIFI热点,手持移动终端3通过WIFI直连与手持移动终端1连接,其中,手持移动终端2打开5GHz WIFI热点,这样,能够分别测试出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下手持移动终端1的发射功率。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手持移动终端的频段越来越多,且要求支持SA/NSA双模,且必选支持1T4R+SRS功能或者2T4R,使得手持移动终端的TX天线也越来越多,相比4G时代的TX天线所支持的频段成十数倍增长,传统的蜂窝联合SAR回退的验证方法,耗费时间、耗费人力、耗费测试资源。
为了简化待测移动终端的SAR回退验证步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测试系统中,该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上述测试方法可以包括:
S201:接收第一测试指令;
其中,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涉及能够覆盖上述所有国内5G频段n41(2515-2675MHz)、n78(3400-3600MHz)、n79(4800-5000MHz)的MIMO天线成为了研究重点,且3GPP定义的SA以及NSA组合频段越来越多,导致SAR管控频段增多。
目前,出海外的机器都是一机出多国,所以所支持的频段会更多,导致SAR回退验证出现瓶颈,目前出海外的机器,所支持的SA以及NSA除各国强制定义要求频段外,还包含一些正在规划的频段,图3A为5G手持移动终端NSA所支持的频段的示意图一,图3B为5G手持移动终端NSA所支持的频段的示意图二,图3C为5G手持移动终端NSA所支持的频段的示意图三,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目前出海外市面上的5G手持终端设备NSA所支持的大致频段为:n78,n40,n38,n41,n77,n28,n1,n3,n7,n5。
图3A,图3B和图3C中阴影标出部分的新无线电双连接(ENDC,E-UTRA NR DualConnectivity)频段(共有41个ENDC组合)为发送(TX)频段需要管控SAR,都需要做SAR回退处理,这41个ENDC组合里,如果都支持双刀双掷开关(DPDT)智能切换,即每个NR频段有两支TX天线,例:NR1/NR2,每个组合里的LTE频段都对应两支TX天线,例:LTE1/LTE2,则ENDC有四种组合,即NR1+LTE1、NR1+LTE2、NR2+LTE1、NR2+LTE2;那么41个ENDC组合共有的组合形式为4×41=164个。
目前,出海外市面上的5G手持终端设备机SA所支持的大致频段有N40/41/77/78/79/1/3,如果都支持1T4R且支持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功能,或者都支持2T4R,且每个SA频段对应4支TX天线,故此所有的TX组合频段为4×7=28个。
目前,出海外市面上的5G手持终端设备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2th generationmobile networks)/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3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4G所支持的大致频段如下: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850/900/1800/1900
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B1/B2/B4/B5/B6/B8/B/19
分时双工长期演进(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 Long Term Evolution):B38/B39/B40/B41/B42
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Long TermEvolution):B1/B2/B3/B4/B5/B7/B8/B/12/B17/B18B19/B20/B26/B28/B32/B66
共32个频段,如果都支持DPDT智能切换,即每个频段有两支TX天线,所以TX组合频段为2×32=64。
整个手持终端设备所有的TX频段个数为164+28+64=256,蜂窝联合SAR管控的场景为单蜂窝、蜂窝+2.4GHz WIFI网络、蜂窝+5GHz WIFI网络、蜂窝+2.4GHz WIFI网络+5GHzWIFI网络共4个场景,每个场景都分为头部Head SAR和身体Body SAR两种制式,共有2X4=8种场景回退制式。
目前测试SAR回退的方法为:手动的方式进行测试,蜂窝联合SAR管控的场景为单蜂窝、蜂窝+2.4GHz WIFI网络、蜂窝+5GHz WIFI网络、蜂窝+2.4GHz 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共4个场景,每个场景都分为Head SAR和Body SAR两种制式,共有2×4=8种场景回退制式。
由于SAR场景回退值=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待测移动终端在场景回退制式下的发射功率,则需要分别点出所有频段组合的最大发射功率以及8种场景回退制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则需要手动点击的发射功率个数为256×9=2304个,这是一个繁琐庞大的工程。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手持移动终端的频段越来越多,且要求支持SA/NSA双模,且必选支持1T4R+SRS功能或者2T4R,使得手持移动终端的TX天线也越来越多,相比4G时代的TX天线所支持的频段成十数倍增长,传统的蜂窝联合SAR回退的验证方法,耗费时间、耗费人力、耗费测试资源等;且手动点击发射功率时,需要根据不同频段设置线损等设置,在测试过程中出现失误,从而导致重复多次验证,更耗时;SAR回退的验证并不是验证一次就可以的,本身就需要一边测试一边修改回退值,反复验证,导致人力浪费以及测试环境的占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简化待测移动终端的SAR回退验证步骤,测试系统包括交互界面,用户点击交互界面,使得交互界面接收到输入指令,交互界面将输入指令发送至测试系统的处理器,测试系统的处理器对输入指令进行解析生成第一测试指令,该第一测试指令用于将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切换为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的待测网络制式。
S202:将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具体来说,在接收到第一测试指令之后,由于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网络制式,测试系统将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例如,待测移动终端工作在蜂窝网络制式,待测网络制式为蜂窝网络+2.4GHz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制式,那么,综测仪将待测移动终端的网络制式由蜂窝网络切换为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这样,能够控制综测仪对待测移动终端在各个网络制式下进行测试,得到各个网络制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其中,待测网络制式包括以下任意一项:蜂窝网络,蜂窝网络和WIFI网络。
也就是说,待测网络制式可以处于蜂窝网络,也可以同时处于蜂窝网络和WIFI网络,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WIFI网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工作频段为2.4GHz的WIFI网络和工作频段为5GHz的WIFI网络。
也就是说,本申请所提供的WIFI网络可以是频段为2.4GHz的WIFI网络,也可以是频段为5GHz的WIFI网络,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见,上述测试系统所能够设置的网络制式可以包括:蜂窝网络,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蜂窝网络+5GHz WIFI网络,蜂窝网络+2.4GHz WIFI网络+5GHz WIFI网络,共4种网络制式。
另外,待测网络制式中的每种网络制式包括:Head SAR测试模式和Body SAR测试模式。
由于每种网络制式具有两种测试模式,可见,测试系统可以测试出每种网络制式的两种测试模式下的发射功率,共8组场景,再加上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的测试场景,共9种测试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在测试系统的处理器中预先设置有每种测试场景的测试指令,每个测试指令对应一种测试场景,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在实际应用中,同时设置切换对应场景SAR State的指令send_data 0x4B0x600x01 0x00 0x?,其中?可对应为0/1/2/3/4/5/6/7/8。
S203:向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
其中,第二测试指令用于综测仪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在将待测移动终端设置为第一测试指令携带的网络制式后,即将待测移动终端工作在9种场景中的一种场景之后,向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即控制综测仪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以测试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同理,能够测试出该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利用最大发射功率减去待测移动终端在各个网络制式下的发射功率,得到各个网络模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SAR场景回退值。
下面举实例来对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试方法进行说明。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测试方法的实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待测手持移动终端连接综测仪,待测手持移动终端利用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Serial Bus)与电脑(测试系统)连接,其中,电脑安装并打开QXDM工具,使用QXDM连接待测手持移动终端,具体的,通过QXDM输入指令send_data 0x4B 0x60 0x01 0x00 0x?,切换对应场景的SAR State,分别测试9个SAR State的发送功率,在处理数据,即可得出SAR回退的功力值。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只用一台待测手持移动终端进行蜂窝联合SAR的回退值测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5G时代多TX、多频段增长情况下,通过软件以及指令控制SAR State快速验证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回退验证测试,从而缩短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回退验正的周期,利用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验证可节约成本,例如,人力成本,按传统方案进行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验证,如果要赶上项目进度需要3到5个人,按本申请实施例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验证,只需一个人;还有资源成本,按传统方案进行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验证,需要2到4台手持移动终端,按本申请实施例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验证,只需一台手持移动终端;另外由于缩短了验证时间,可以节省占用综测环境的,释放综测环境做其他测试或调试。
通过上述实例,优化了传统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验证的复杂度,缩短了手持移动终端的蜂窝联合SAR验证的时间,最重要的本方案节约了人力、资源等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测试系统中,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接收第一测试指令,其中,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将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向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其中,第二测试指令用于综测仪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测试系统对待测移动终端的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进行设置,然后控制综测仪进行测试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这样,避免了手动设置待测移动终端的网络制式所带来的复杂操作,简化了待测移动终端切换网络制式的操作,能够快速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和不同网络制式下的发射功率,进而能够得到不同网络制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回退值,实现了高效地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SAR回退验证。
实施例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
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一测试指令;其中,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设置模块52,用于将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发送模块53,用于向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其中,第二测试指令用于综测仪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可选的,待测网络制式包括以下任意一项:蜂窝网络,蜂窝网络和WIFI网络。
可选的,WIFI网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工作频段为2.4GHz的WIFI网络和工作频段为5GHz的WIFI网络。
可选的,待测网络制式中的每种网络制式包括:Head SAR测试模式和Body SAR测试模式。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接收模块51、设置模块52和发送模块53可由位于测试系统上的处理器实现,具体为CPU、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or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等实现。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系统600,测试系统600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
处理器61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6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62,所述存储介质62通过通信总线63依赖所述处理器61执行操作,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61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测试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终端中的各个组件通过通信总线63耦合在一起。可理解,通信总线6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通信总线63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通信总线63。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测试系统还包括:
交互界面,用于接收输入指令,将输入指令发送至处理器;
其中,输入指令用于处理器转换得到第一测试指令。
也就是说,用户是通过测试系统的交互界面来输入输入指令,从而将输入指令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解析输入指令得到第一测试指令,从而控制综测仪对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各个网络制式下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选的测试系统的用户界面的实例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具体地,待测手持移动终端首先将所有2G/3G/4G的PRX(主集接收)对应天线的传导口通过功分器与综测仪连接,连接后将待测手持移动终端与综测做信令连接;
具体的,如图7所示:打开测试系统,在选项卡1中选择制式,勾选选项卡2,在选项卡3中选择手持移动终端所支持的对应制式的频段,在选项卡4中选择最大输出功率,全部设置好以后,点击选项卡5中的确定,开始测试,开始测试之前会弹出存储数据的命名框,写入对应测试的SAR State,将数据存入板级功率测试系统所在根目录。
此时测试系统会通过通用接口总线(GPIB,General-Purpose Interface Bus)线自动控制综测仪,开始测试所选中的频段的最大输出功率。
通过QXDM输入指令send_data 0x4B 0x60 0x01 0x00 0x?将9个SAR State对应的传导值全部测试完,用公式:SAR场景回退值=待测移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待测移动终端在场景回退制式下的发射功率,将所测试的数据做整理,即可得到对应每个场景的SAR回退值;
测完PRX天线,可以通过手机工模切换DRX(分集接收)天线测试,此时只需将2G/3G/4G所对应的所有DRX天线传导口通过功分器与综测仪连接,并将被测手持移动终端与综测仪做信令连接,同上方法即可得到2G/3G/4GDRX天线的每个场景的SAR回退值;
同理,测试SA以及NSA场景的SAR回退值的方法一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时候,所述处理器执行实施例一所述的视频的生成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erro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F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等存储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测试系统中,所述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所述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
接收第一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将所述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向所述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测试指令用于所述综测仪对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用于得到各个网络制式下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SAR场景回退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网络制式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和WIFI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网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工作频段为2.4GHz的WIFI网络和工作频段为5G Hz的WIFI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网络制式中的每种网络制式包括:
Head SAR测试模式和Body SAR测试模式。
5.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所述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一测试指令中携带有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测移动终端所工作的网络制式设置为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待测网络制式;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综测仪发送第二测试指令;其中,所述第二测试指令用于所述综测仪对所述待测移动终端进行测试,得到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
其中,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发射功率用于得到各个网络制式下所述待测移动终端的SAR场景回退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网络制式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蜂窝网络,蜂窝网络和WIFI网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网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工作频段为2.4GHz的WIFI网络和工作频段为5GHz的WIFI网络。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网络制式中的每种网络制式包括:
Head SAR测试模式和Body SAR测试模式。
9.一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与待测移动终端相连接,所述待测移动终端与综测仪相连接,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通过通信总线依赖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的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系统还包括:
交互界面,用于接收输入指令,将所述输入指令发送至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输入指令用于所述处理器转换得到第一测试指令。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时候,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的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3177.0A CN111901819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一种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73177.0A CN111901819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一种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1819A CN111901819A (zh) | 2020-11-06 |
CN111901819B true CN111901819B (zh) | 2023-06-02 |
Family
ID=73183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73177.0A Active CN111901819B (zh) | 2020-08-04 | 2020-08-04 | 一种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0181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11922A (zh) * | 2020-12-15 | 2021-04-06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方法及装置 |
CN112333052B (zh) * | 2021-01-07 | 2021-04-30 | 北京普太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wifi功能的测试方法、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13613265A (zh) * | 2021-06-21 | 2021-11-05 |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模块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691998B (zh) * | 2021-08-11 | 2024-03-15 | 西安广和通无线软件有限公司 | 用户识别卡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及通信模块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4863A (zh) * | 2013-07-15 | 2013-10-09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CN106549718A (zh) * | 2016-10-11 | 2017-03-29 |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射频多模多制式综测方法和系统 |
CN109495120A (zh) * | 2018-12-20 | 2019-03-19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动态调整sar值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431633A (zh) * | 2020-03-17 | 2020-07-17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314080D0 (en) * | 2013-08-06 | 2013-09-18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apparatu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operation |
US20160150425A1 (en) * | 2014-11-22 | 2016-05-26 | Bahadir Kuru |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synthetic transaction platform for analyz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mobile device and a wireless network |
-
2020
- 2020-08-04 CN CN202010773177.0A patent/CN1119018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44863A (zh) * | 2013-07-15 | 2013-10-09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CN106549718A (zh) * | 2016-10-11 | 2017-03-29 |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射频多模多制式综测方法和系统 |
CN109495120A (zh) * | 2018-12-20 | 2019-03-19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动态调整sar值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1431633A (zh) * | 2020-03-17 | 2020-07-17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测试方法和系统,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1819A (zh) | 2020-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01819B (zh) | 一种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US9692528B2 (en) | Device, termina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improving radio frequency link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performance | |
EP2521282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patial radio-frequency performance testing based on multiple-antenna system | |
CN101640949B (zh) | 多天线无线收发装置 | |
US9942873B2 (en) | Concurrent data communication and voice call monitoring using dual SIM | |
CN109413686A (zh) | 基站自动化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 | |
US20220255569A1 (en) | Antenna Switch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4779437A (zh) | 一种可智能切换的手持设备的天线系统及切换方法 | |
CN101562460A (zh) | 移动通信终端的无线收发装置 | |
CN102412913B (zh) | 一种测试系统和移动通讯终端的天线调试方法 | |
CN102324991B (zh) | 一种校准移动终端发射gsm频段功率的方法 | |
CN110187305A (zh) | 定位测向系统和方法 | |
CN201629739U (zh) | 切换装置和无线终端 | |
CN103986532A (zh) | 一种多模多待终端的相对值电磁干扰评判方法 | |
CN107359944B (zh) | 蓝牙设备射频测试系统 | |
CN103957540A (zh) | 一种多模多待终端的电磁干扰测试方法 | |
CN105871406A (zh) | 一种无线路由器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2394668A (zh) |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 | |
CN204834873U (zh) | 一种多天线系统的控制装置 | |
CN109120353B (zh) | 射频电路仿真方法、射频电路仿真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4202842A (zh) | 一种用于兼容外置天线的MiFi设备的方法 | |
CN201479386U (zh) | 多天线无线收发装置 | |
CN209860919U (zh) | 一种wifi信号测试系统 | |
CN109041096B (zh) | 射频电路仿真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109390660A (zh) | 应用于多重路径环境下的多天线电子装置开发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