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1065A -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1065A
CN111901065A CN201910368702.8A CN201910368702A CN111901065A CN 111901065 A CN111901065 A CN 111901065A CN 201910368702 A CN201910368702 A CN 201910368702A CN 111901065 A CN111901065 A CN 1119010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pdu
information bits
frame
retransmission
retransmi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87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淦明
希米·西隆
杨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687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1065A/zh
Priority to EP20801551.1A priority patent/EP395548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088282 priority patent/WO202022453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10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1065A/zh
Priority to US17/517,367 priority patent/US20220060280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04L1/0063Single parity che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05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0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and diversity transmission, e.g. coding schemes for the multiple 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information 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62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本方案中,发送端基于错误的MPDU对应的每个码字的信息比特产生重传码字,其中,重传码字包括:信息比特的部分比特包含于错误的MPDU中的码字。对于信息比特的部分比特包含于错误的MPDU中的码字,发送端把该码字中正确接收的信息比特进行打孔后发送出去,以使得接收端可以直接对重传MPDU的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提升了传输效率和传输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和多径衰落,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通常采用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编码技术和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等方法来进行差错控制。比如在WLAN(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无线局域网),当接入点(Access Point,AP)向站点(Station,STA)发送数据时,若STA成功接收数据,则STA会向AP反馈确认(Acknowledge,ACK)帧;若STA没有成功接收数据,则不会反馈任何帧。若AP没有收到任何反馈,则会对发送的数据进行重传,通过重传进行差错控制。
在ARQ的基础上,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等标准中,又引入了Hybrid ARQ(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接收端预存第一次接收到的数据,再接收到重传数据时,对第一次和重传时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合并,从而增加解码的成功率。因为HARQ可以进一步增加重传数据接收的成功率,无线网络中通常在深衰区域或者边缘区域采用HARQ机制,该机制往往可以使得发送端采用更加高的编码调制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提升传输效率。
由于重传需要一定的缓存来存储需要合并的数据,因此在之前的802.11a/g/n/ac/ax等标准中,都没有引入重传机制。在未来的WLAN系统中,例如下一代WLAN,802.11be系统中,由于硬件性能的提升,可以提升传输可靠性和效率的重传技术很有可能会被选为下一代WiFi标准的技术之一。因此,如何设计适应于WLAN系统的重传技术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数据方法及装置,可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先前传输的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中的需要重传的一个第一MPDU,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的第一A-MPDU子帧中;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二LDPC码字;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所述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重传的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所述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包括: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采用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或,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第二LDPC码字,包括:获取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LDPC码字,作为所述第二LPDC码;或,采用重传编码参数,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所述重传编码参数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所采用的编码参数相同(码长和码率);或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所述第一LDPC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所述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第二LDPC码字,包括:
采用重传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加扰,获得加扰后的待编码比特;采用重传编码参数,对所述加扰后的待编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其中,所述重传扰码序列与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加扰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所述重传编码参数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编码参数相同;或,
采用重传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加扰,获得加扰后的待编码比特;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加扰后的待编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其中,所述重传扰码序列与在之前传输的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加扰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码字承载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中;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MPDU重传指示,所述MPDU重传指示取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的MPDU;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所述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特殊值,所述特殊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仅包括重传的MPDU;重传MPDU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MPDU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扰码器种子指示,用于指示重传的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器种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用于接收端,包括:确定先前传输的第一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中的需要重传的第一MPDU,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中的第一A-MPDU子帧中;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接收发送端重传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所述至少一个重传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所述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所述第二LDPC码字是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生成的;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先前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所述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包括:将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补齐到所述打孔码字,以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采用重传译码参数,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译码,以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其中,所述重传译码参数与对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LDPC码字进行译码的译码参数相同;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采用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包括:
将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补齐到所述打孔码字,以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采用重传译码参数,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或联合译码,以得到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采用重传随机扰码序列对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其中,所述重传译码参数与对先前接收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译码的译码参数相同;所述重传扰码序列与对先前接收到的对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解扰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还包括:删去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后的信息比特中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以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A-MPDU编码后对应的至少一个重传码字承载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MPDU重传指示,所述MPDU重传指示取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的MPDU;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所述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特殊值,所述特殊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仅包括重传的MPDU;重传MPDU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MPDU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扰码器种子指示,用于指示重传的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器种子。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PPDU的发送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生成一个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所述A-MP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一个所述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重传的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PDU;一个所述第二A-MPDU子帧包括一个初传的MPDU;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一长度L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二长度L2,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三长度L3;根据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确定的第一编码参数,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分别采用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和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封装到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数据字段中;发送所述PPDU。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编码参数包括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与先前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相同;或,
第一编码参数包括校验矩阵,所述校验矩阵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PDU的数据字段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对应的N1个OFDM符号,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对应的N2个OFDM符号个数;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对应的OFDM符号个数N2;基于OFDM符号个数N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所需的编码比特数Navbit;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2049119510000041
Navbit=N2NCBPS
其中当采用STBC方法,mSTBC=2,否则mSTBC=1;ND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信息比特数;Nservice为PPDU结构中的服务字段长度;NC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编码比特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包括:根据编码比特与码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编码参数中包括的编码码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PDU的前导包括长度指示,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长度L1或所述第二长度L2。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PPDU的接收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的数据字段包括采用第一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一部分,和,采用第二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二部分;一个所述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重传的MPDU,一个所述第二A-MPDU子帧包括一个初传的MPDU;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一长度L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二长度L2,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三长度L3;分别采用第一编码参数和第二编码参数,对所述PPDU解码,得到所述至少第一A-MPDU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其中,所述第一编码参数是基于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二编码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包括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所述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相同;或,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包括校验矩阵,所述校验矩阵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PDU对应的OFDM符号个数N2;基于OFDM符号个数N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PDU所需的编码比特数Navbit;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Figure BDA0002049119510000042
Navbit=N2NCBPS
其中当采用STBC方法,mSTBC=2,否则mSTBC=1;ND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信息比特数;Nservice为PPDU结构中的服务字段长度;NC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编码比特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包括:根据编码比特与码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编码参数中包括的编码码长。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长度指示,所述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长度L1或所述第二长度L2;
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长度指示确定所述第二长度L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PPDU的前导中的L-Length字段确定所述第二长度L2。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用于发送端,发送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发送端的方法和功能。发送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可选的,存储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用于发送端,接收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发送端的方法和功能。接收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可选的,存储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用于发送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至少一段代码,该至少一段代码可由计算机执行,以控制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可选地,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芯片,该芯片可以为接收端或发送端的一部分,该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和电路,所述输入接口、所述输出接口与所述电路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电路用于执行上述各示例中的方法。
第十三面,提供另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输入接口、输出接口、所述处理器以及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和至少一个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如第五方面所述的发送装置,所述接收端包括如第六方面所述的接收装置;或,发送端包括如第七方面的发送装置,接收端包括如第八方面的接收装置。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基于A-MPDU结构的MPDU重传,能够支持WLAN中的重传,进一步提升了WLAN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率,且使得接收端可以直接将重传码字的LLR与先传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降低了接收端的复杂度,节省了接收端译码的时间,提升了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A-MPDU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M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先前发送的A-M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的A-M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重传的A-M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先前发送的A-M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传的A-M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8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重传的A-M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PDU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PDU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PDU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于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和多径衰落,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因此通常采用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编码技术和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 Repeat-reQuest)等方法来进行差错控制。
重传技术指的是发送端重新发送先前未被接收端成功接收或正确接收的数据。重传技术可包括ARQ和HARQ。相比于ARQ,HARQ可以进一步增加重传数据接收的成功率。在LTE中的HAQR技术大体上包括两种实现方式:追逐结合(Chase Combining,CC)和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 IR)两种类型。
追逐结合,又称做软合并。在CC类型的重传过程中,发送端会重新传输与之前错误传输的先传编码比特相同的编码比特,该重传的编码比特包括信息比特以及校验比特。接收端将重传编码比特与之前接收到的先传编码比特进行合并。这里将上次错误传输的解码之前的编码比特的LLR(Log-Likelihood ratio,对数似然比)同当前收到的编码比特的LLR进行合并,然后再将合并的LLR值进行解码。
在增量冗余的重传过程中,发送方会重新传输重传编码比特,该重传编码比特区别于先前传输的先传编码比特,比如发送方重传额外的校验比特或重传新生成的校验比特,或者发送方重传信息比特及校验比特的一部分,或者重传编码码字的另一部分,其中重传编码比特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冗余版本(Redundant Version)。接收端将原始信息同额外接收到的重传编码比特的信息进行联合解码。由于HAQR IR重传的比特数较少,因此HARQIR相比HARQ CC效率更高,但是需要重新对编码码本进行重新设计,复杂度更高。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支持LTE或5G的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发送单个数据包,该单个数据包仅包括一个数据子包,不聚合多个数据子包。若数据包发送错误、接收错误或未成功接收,则发送端先对待重发的数据包进行编码,然后对编码比特进行扰码,扰码后再进行星座点映射调制、上载频等,最后通过发射天线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相对应地,依次进行星座点解映射,解扰,将解扰后的每个编码比特的LLR与上次接收到的每个编码比特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译码出数据包的信息比特。对于数据包聚合多个数据子包,或数据帧聚合多个数据子帧的情形,如何对多个数据子帧中的部分子帧进行重传,以提升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率,仍是未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以及装置,从而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适用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蜂窝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WALN)通信系统中等。其中,蜂窝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多种通信协议,例如,5G NR通信标协议,还可以是支持未来的蜂窝通信协议;WLAN通信系统也可多种WLAN通信协议,例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ax协议,以及IEEE802.11ax协议的下一代协议或更下一代的协议。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于上述通信系统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信。其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是支持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或芯片,例如可以是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终端等或基站终端中的芯片,还可以是WLAN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点和站点,或接入点和站点中的芯片等。例如,终端和站点也可以称作用户终端、用户装置,接入装置,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用户代理,用户装备或其他名称,其中,用户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移动台(Mobilestation,简称MS),终端(terminal),终端设备(Terminal Equipment),便携式通信设备,手持机,便携式计算设备,娱乐设备,游戏设备或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为经由无线介质进行网络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等等。基站或接入点又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无线接入点等。
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以WLAN为例进行说明。WLAN中可以包括多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图1示出的一个基本服务集中包括接入点类的站点(accesspoint,AP)和非接入点类的站点(None access point station,Non-AP STA),其中,接入点类的站点通常简称为接入点,即AP,非接入点类的站点通常简称为站点,即STA。每个基本服务集可以包含一个AP和关联于该AP的多个STA。接入点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装置,可以为站点提供服务。站点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装置,可以基于接入点接入无线局域网。因此,在该应用场景中,发送端可以是接入点或是站点,接收端也可以是接入点或站点。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既可以用于接入点与接入点之间的通信,接入点与站点之间的通信,还可以应用于站点与站点之间的通信。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对一般的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流程进行说明。由于加扰和解码的顺序不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的流程可以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流程,先编码,再加扰;第二种流程:先加扰,再编码。
第一种流程的一种实现方式:发送端生成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MAC帧,MAC帧包括多个信息比特,将MAC帧传递到物理层(Physical layer),在PHY层,发送端对MAC帧进行编码、加扰,星座点映射等处理后,再添加物理层前导码,封装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 protocol data unit,PPDU)或物理层数据包,经由天线发送出去。接收端接收到PPDU后,相对应的,在PHY层依次进行星座点解映射、解扰、解码等处理后得到MAC帧,从而获得信息比特。第二种流程的一种实现方式:发送端可以对MAC帧先进行加扰,再编码等处理以得到PHY数据单元,经由天线发送出去;相对应地,接收端对收到的PHY层数据单元先进行解码,再进行解扰,以得到MAC帧。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端和接收端还可以包括其他基带处理,及射频处理等。本申请实施例不详细说明。在数据收发流程中,可采用的编译码类型有多种,例如,块编码,卷积编码等。为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以低密度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ode,LDPC)编码为例进行说明。对于采用其他块编码的进行数据收发的情形,也可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在WLAN中,AP和STA之间通过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AC Protocol DataUnit,MPDU)来传递数据、控制信令或管理信令等。MPDU通常包括帧头、帧体(Frame Body)和帧校验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FCS)。其中,帧体用于承载上层传递下来的数据、管理信息或控制信息。对于一些特定类型的MPDU,其帧体可能不存在,如确认帧。FCS用于校验该MPDU是否传输正确。帧头可以包括帧控制(Frame Control)字段、时长或标识(Duration/ID)字段、地址信息字段、序列控制(Sequence Control)字段、服务质量控制(Quality ofService Control,QoS Control)字段和高吞吐率控制(High Throughput Control,HTControl)字段中的至少一个字段。其中各个字段的解释可参考IEEE802.11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为了提高WLAN性能,目前在MAC层采用帧聚合技术将多个MPDU聚合成一个聚合MPDU(Aggregated MPDU,A-MPDU)。A-MPDU将多个MPDU聚合到一起,通过一个统一的物理层前导进行发送,有效的降低了竞争信道以及物理层前导带来的开销,提升了传输效率。图2是IEEE802.11标准中A-MPDU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A-MPDU包括n个A-MPDU子帧,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可选地,参见图2,A-MPDU还可以包括位于n个A-MPDU子帧之后的结束帧(end of frame,EOF)填充(pad)字段。其中,每个A-MPDU子帧包括MPDU分隔符(delimiter)和MPDU。可选地,A-MPDU子帧还可以包括填充字段。其中,MPDU分隔符用于对多个聚合的MPDU进行分隔。
特别的,对于只包含一个分隔符和一个MPDU的A-MPDU,也被称作Single MPDU(S-MPDU,单独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802.11标准针对MPDU和S-MPDU,采用简单的Ack确认帧进行回复的机制,通过是否发送确认帧,指示该MPDU或S-MPDU是否成功接收;而对于包括至少两个的MPDU的A-MPDU,则采用块确认帧(Block Ack)或者多站点块确认(Multi-STABlock Ack)帧进行回复。其中上述2种块确认帧中包括比特位图,比特位图中的一个比特与一个MPDU对应,用于指示A-MPDU中所对应的MPDU是否正确接收,其中1表示对应的MPDU正确接收,0表示对应的MPDU错误接收。如果聚合帧A-MPDU中的每个MPDU都没有正确接收或者没收到,则STA不进行确认信息反馈。
可选地,MPDU分隔符包括EOF字段、保留位(reserved)字段、MPDU长度(MPDUlength)字段、循环冗余码(Cyclic Redundancy Code,CRC)字段和分隔符签名(delimitersignature)字段中的至少一个字段。本申请实施例对MPDU分隔符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各个字段的排列顺序均不做限定。
对于上述A-MPDU的结构,提供一种可能的重传数据的实施方式一:
基于现有的MPDU确认反馈方法,若接收端反馈在先前传输的多个MPDU中的一个活多个MPDU接收错误,则发送端通常会重传该MPDU,对该MPDU进行编码,然后发送该MPDU。然而发送端即使对重传的MPDU采用的同样码长,码率,校验矩阵的LDPC进行编码,由于每个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错位或不一样,导致重传的整个LDPC码字与之前传输的LDPC码字不一样。因此,接收端无法将重传的编码比特和之前接收的编码比特进行LLR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图3示出了一种重传MPDU的示意图。举例,假设采用的LDPC码字长度为14,码率为1/2,即对应信息比特长度为7,校验比特长度为7,如图3所示,LDPC码字3,5,7和9是横跨2个MPDU的(这里把A-MPDU子帧简称为MPDU),如果MPDU2和MPDU 3接收错误,则发送端需对MPDU2和MPDU 3进行重新LDPC编码,重新编码后的产生的LDPC码字是基于信息比特16至22比特,而与先前错误接收的MPDU 2的相关联的第一LDPC码字是基于信息比特15至21比特产生,由于信息比特不同,生成校验比特也不同。因此接收端无法将给重传的LDPC码字的编码比特的LLR与先前传输的LDPC码字的编码比特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值得注意的,上述举例的LPDC码字的参数仅为举例,802.11n/ac/ax协议采用的LDPC码长有3种,分别为648,1296以及1944。三种码长的LDPC码字又分别包含4种码率,分别为1/2,2/3,3/4和5/6。
下面结合更多的附图,并对本申请提供其他的几种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针对前述第一种流程(即发送端对MAC层帧进行先编码,再加扰,相对应地,接收端对PHY层数据单元先进行解扰,再解码),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01:发送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A-MPDU包括至少一个A-MPDU子帧。
A-MPDU在MAC层被组装完成后,被传递到PHY层。可选的,在PHY层,发送端对该A-MPDU进行LDPC编码,加扰,星座点映射等操作,然后再添加物理层前导码(物理层前导码通常包络Non-HT,non-high throughput(传统)前导码)和新一代物理层前导码),组成PPDU,再经由发送端的天线发送。
可选的,该A-MPDU包括至少两个A-MPDU子帧;。例如图5a所示的A-MPDU包括5个A-MPDU子帧,分别为:A-MPDU子帧1至A-MPDU子帧5。值得注意的是,本方法仍适用于A-MPDU含有一个子帧的情况
可选的,还包括,采用扰码序列对至少一个LDPC码字进行加扰。在步骤S101中,发送端扰码操作在编码之后,可选的,扰码器序列的周期可以是127比特,例如,127比特序列为00001110 11110010 11001001 00000010 00100110 00101110 10110110 0000110011010100 11100111 10110100 00101010 11111010 01010001 10111000 1111111。一种加扰的实现方式为:将至少一个LDPC码字包括的编码比特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与周期为127比特的加扰序列进行异或,例如至少一个LDPC码字包括200个编码比特,首先将200个编码比特中的前127个编码比特与127比特的扰码序列进行异或,然后再将200个编码比特中的后73个编码比特与127比特扰码序列的前73比特进行异或,以得到加扰后的比特序列。为描述方便,在步骤S101中对A-MPDU进行编码所采用的编码参数可称为先传编码参数,在步骤S101中对A-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序列可称为先传扰码序列。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既适用于含有多个MPDU的A-MPDU,但也适用于含有一个MPDU的A-MPDU情况。另外发送端发送将A-MPDU编码后封装成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layer protocol data unit,PPDU),该PPDU可以通过单用户SU(Single User)模式传输,也可以是多用户MU(Multiple User)模式发送出去,其中多用户模式又分为OFDMA传输,MU-MIMO模式,或者OFDMA与MU-MIMO的混合模式。
可选的,S102:接收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反馈信息,确认反馈信息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成功接收。
接收到A-MPDU的接收端,基于自身的实际接收情况,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反馈信息,以告知发送端此次传输的A-MPDU中哪些MPDU未接收成功。发送端结合确认反馈帧和自身的发送情况,确认重传哪些MPDU。未接收成功也可称作接收失败,或发送失败等。可选的,在步骤S102中,接收端反馈至少一个第一MPDU未接收成功。
本申请不限定接收端发送确认反馈方法,接收端可以通过否定确认NACK信息,或者,块确认Block Ack帧中的比特位图,或者,Multi-STA Block Ack帧中的比特位图告知发送端哪些MPDU没有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但是其对应的传统前导码正解接收或者能识别该所有MPDU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即告知发送端哪些MPDU可以基于HARQ规则进行重传。其中NACK可以为单个帧或者Multi-STA Block Ack中的一部分,区别于现在的确认帧和不回复两种回复方式,告知发送端此次发送的所有MPDU都没正确接收,所有MPDU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但是其对应的物理层前导码正确接收或者能识别该该次传输的所有MPDU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例如图5a所示,A-MPDU子帧中的A-MPDU子帧2中的MPDU2和A-MPDU子帧3中MPDU2未成功接收,确认反馈帧中携带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A-MPDU中的MPDU2和MPDU3未接收成功。例如,若指示信息为比特位图,包括5个比特,其中第一比特至第五比特分别对应A-MDPU子帧1至5中的MPDU,一个示例中,取值为0表示未接收成功,取值为1表示接收成功,则该5比特的取值可以为10011;当然也可以令取值为1表示未接收成功,取值为0表示接收成功,本申请实施例不限。
对于A-MPDU中包括的所有MPDU都未接收成功的情形,可以有多种反馈方式。第一种反馈方式:可以采用不回复的方式,即接收端不向发送端反馈确认信息,接收端即可知晓所有MPDU未被成功接收。第二种反馈方式,与第一种反馈方式不同,采用NACK信息作为确认反馈,以告知接收端此次发送的A-MPDU中包括的所有MPDU都未接收成功。可选的,NACK信息可以单独封装为一个帧或者可以为Multi-STABlock Ack帧中的一部分,以告知此次发送的A-MPDU中包括的所有MPDU都未接收成功。
S103:确定先前传输的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中的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
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包含于先前传输的A-MPDU的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
先前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指的是在步骤S103之前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即步骤S101中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在步骤S101中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可以是S103中重传的前一次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还可以是首次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为描述方便,此处将步骤S101中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称为先前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
发送端可以基于多种方式确定先前传输的哪些MPDU需要重传。例如可以基于接收端发送的反馈确认帧,或者,可以结合自身的业务需求,或者,还可以根据接收端发送的反馈确认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先前传输的哪些MPDU需要被重传。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需要利用接收端发送的反馈确认帧确认哪些MPDU需要被重传的情形,或者是其他情形,步骤S102可省略或接收端忽略步骤S102中的反馈确认帧。因此可以理解的,步骤S102是可选的。
可选的,需要被重传的MPDU可以是先前传输中未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MPDU,不需要重传的MPDU可以是先前传输中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MPDU或者不再需要重新传输的未被正确接收的MPDU,比如MPDU的实效时间结束了。
在先前传输中,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进行编码后得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可能包括两种: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和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至少一个第一A-MPDU里可能包括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和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或者其中之一。第一A-MPDU子帧进行编码后得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还可以理解为信息比特全部或部分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的LDPC码字的全部或至少一个。
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需要被重传的MPDU对应的子帧),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的全部比特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需要被重传的MPDU对应的子帧)中。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可理解为只有部分信息比特包含于该需要重传的MPDU的A-MPDU子帧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中的A-MPDU子帧的码字,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可理解为为信息比特都包含于该需要重传的MPDU的A-MPDU子帧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中A-MPDU子帧的码字。
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第一LDPC码字为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先对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再对编码比特进行加扰,因此,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括:第一信息比特集合和第二信息比特集。一个示例中,第二信息比特集可以是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相邻的正确被接收的的第二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
由于需要被重传的MPDU的数量以及需要被重传的MPDU的位置的不同,需要被重传的MPDU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情形或其组合:
第一种情形:需要被重传的MPDU只有一个MPDU,即一个第一MPDU;
在先前的传输中,一个第一A-MDPU子帧进行LDPC编码后包括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其中,包括第一LDPC码字(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在A-MPDU中,该第二信息比特集可以与第一信息比特集是相邻的信息比特,包含于与第一A-MPDU子帧相邻的第二A-MPDU子帧中,第二A-MPDU子帧的MPDU被正确接收。例如图5a所示,假如需要被重传的MPDU为A-MPDU子帧2包括的MPDU2,则第一LDPC码字包括LDPC码字3和5;假如需要被重传的MPDU为A-MPDU子帧5中的MPUD5,则第一LDPC码字包括码字9和11。
第二种情形:需要被重传的MPDU包括至少两个MPDU,且在先前的传输A-MPDU中,该至少两个MPDU所对应的A-MPDU子帧两两不相邻。
例如,需要被重传的MPDU包括第一MPDU和第二MPDU,在先前的传输中A-MPDU,第一MPDU和第二MPDU分别对应不相邻的第一A-MPDU子帧和第二A-MPDU子帧。在先前的传输中,第一A-MDPU子帧进行LDPC编码后包括第一LDPC码字1,第二A-MDPU子帧进行LDPC编码后包括第一LDPC码字2。所述第一LDPC码字1的信息比特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1,和,不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1。所述第一LDPC码字2的信息比特包含于第二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2,和,不包含于第二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2。例如图5a所示,假如需要被重传的MPDU为A-MPDU子帧2中的MPDU2和A-MPDU子帧5中的MPDU5,则第一LDPC码字1包括LDPC码字3和5,则第一LDPC码字2包括LDPC码字9。
第三种情形:需要被重传的MPDU包括至少两个MPDU,且在先前的传输A-MPDU中,这至少两个需要被重传的MDPU所对应的A-MPDU子帧相邻,即该至少两个MPDU是连续的。第一LDPC码字为首尾横跨相邻至少两个的A-MPDU子帧的码字。
例如,需要被重传的MPDU包括多个MPDU,对应多个相邻的A-MPDU子帧,其中第一MPDU和第二MPDU,在先前传输的A-MPDU中,分别对应第一A-MPDU子帧和第二A-MPDU子帧,且第一A-MPDU子帧为相邻的多个A-MPDU子帧中的第一个,第二A-MPDU子帧为相邻的多个A-MPDU子帧中的最后一个。在先前的传输中,多个相邻的A-MPDU子帧进行LDPC编码后包括第一LDPC码字1和第一LDPC码字2,该第一LDPC码字1和该第一LDPC码字2为这多个相邻子帧首尾的信息比特所对应的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码字1的信息比特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1,和,不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1。所述第一LDPC码字2的信息比特包含于第二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2,和,不包含于第二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2。例如图5a所示,假如需要被重传的MPDU包括A-MPDU子帧2中的MPDU2,A-MPDU子帧3中的MPDU3和A-MPDU子帧4中的MDPU4,则第一LDPC码字1为LDPC码字3,则第一LDPC码字2为码字9。
待重传的连续MPDU是在先前传输的A-MPDU传输中具有相邻MPDU或者具有相邻序号(Sequence Number)的MPDU(择其一即可,后面以第一种举例),比如说先前传输的A-MPDU中包括MPDU 1,MPDU 2,MPDU 4以及MPDU5,并且MPDU 2和MPDU 4错误,其他MPDU正确接收,则此时MPDU 2和MPDU 4可以称之为待连续重传的MPDU。
第四种情形:需要被重传的MPDU包括至少三个MPDU,且在先前的传输A-MPDU中,其中的至少两个需要被重传的MDPU所对应的A-MPDU子帧相邻,至少一个需要被重传的MPDU所对应的A-MPDU子帧与其他A-MPDU子帧不相邻。可以理解的,第四种情形中的第一LDPC码字可以看做是第一种情形与第三种情形的组合,或者是,第二种情形与第三种情形的组合,此处不再赘述。
一个示例中,需要被重传的第一MPDU可以是未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MPDU,则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未接收成功),和,第二信息比特集。可选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可以是被接收端成功接收的MPDU中的信息比特。例如图5a所示,假设发送端确定A-MPDU子帧2中的MPDU2未被接收端成功接收,且A-MPDU子帧3中的MPDU3被成功接收,则第一LDPC码字为LDPC码字3和LDPC码字5。
S104:发送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所述第二LDPC码字为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确定的。其中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可以理解为信息比特全部或部分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的LDPC码字的全部或至少一个
在步骤S104中,发送端对步骤S103中确定的需要重传的第一MPDU进行重传,需要被重传的多个第一MPDU可以按照先前传输的先后顺序依次封装成连续的多个第一A-MPDU子帧,进而被编码成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可选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该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
“打孔”可以理解为“删除”,“打孔”码字中的比特可以理解为“删除”码字中的比特。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重传LDPC码字都含有第二信息比特集,只有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才包含第二信息比特集,才需要将第二信息比特集打孔。
针对第一LDPC码字包括的几种情形,说明打孔第二LDPC中的信息比特的几种情形。
对于第二种情形:需要被重传的MPDU包括至少两个MPDU,且在先前传输的A-MPDU中,该至少两个MPDU所对应的A-MPDU子帧两两不相邻。在重传时,这至少两个MPDU被构造成相邻的A-MPDU子帧,即包含于相邻的至少两个A-MPDU子帧中,且先后顺序与先传时的先后顺序相同,发送端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生成第二LDPC码字,第一LDPC码字的位置与第二LDPC码字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发送端可以对全部或部分第二LDPC码字的第二信息比特集打孔,比如,只对多个第二LDPC码字中位于最前面和位于最后面的两个第二LDPC码字进行打孔,对中间部分的第二LDPC码字可以打孔也可以不打孔。例如,如图5c所示,先前传输的MPDU2和MPDU4需要重传,一种实现方式,如图5c对LDPC码字3打孔,LDPC码字9打孔,LDPC码字5和LDPC码字7不打孔。采用该方法,可降低接收端的接收复杂度。另一种方式(图5c未示出),LDPC码字3,LDPC码字9,LDPC码字5和LDPC码字7,都打孔。采用该方法,可打孔掉不需要重传的信息比特,因此可有效较低重传的开销。
对于第三种情形,例如,如图5b所示,先前传输的MPDU2和MPDU3需要重传,重传码字包括第二LDPC码字,第二LDPC码字为LDPC码字3和LDPC码字7。对LDPC码字3的第二信息比特集1(灰色区域对应的比特)进行打孔,对LDPC码字7的第二信息比特集2(灰色区域对应的比特)进行打孔。
对于第四种情形,与第二种情形相类似的,位于中间部分的第二LDPC码字可以打孔也可以不打孔。此处不再赘述。
在S104中,发送端基于先前传输的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第二LDPC码字。获取第二LDPC码字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发送端采用追逐合并CC的方式获取第二LDPC码字。
实现方式一:发送端获取先前传输的第一LDPC码字,作为第二LDPC码字。
也就是说,发送端存储了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发送端获取先前传输的至少一个先传码字作为至少一个重传码字。具体的,将第一LDPC码字直接作为第二LDPC码字(但需要对已被正确接收到的信息比特打孔),将除第一LDPC码字之外的其他先传码字作为除第二LDPC码字之外的其他重传码字,而不需要重新对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进行编码,降低了发送端的复杂度和时延。该第一LDPC码字所对应的情形已在步骤S103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实现方式二:发送端采用重传编码参数,对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但需要对已被正确接收到的信息比特打孔);所述重传编码参数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所采用的编码参数相同。可选的,编码参数包括LDPC码长和码率。当然也可以采用重传编码参数以获得其他的重传LDPC码字。其中一组码长和码率编码参数对应一个LDPC校验矩阵。
第二种:发送端可以采用IR的方式获取第二LDPC码字。
实现方式三: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但需要对已被正确接收到的信息比特打孔);所述第一LDPC和第二LDPC码字都是基于同一个LDPC校验矩阵生成的,但分别传输的是该LDPC校验矩阵生成的编码比特的不同部分,所述不同部分是可以交叠的;当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以获得其他的LDPC重传码字。
实现方式四:重传和先前传输基于不同的校验矩阵生成LDPC码,重传的和先前传输基于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即重传校验矩阵是由先前传输的校验矩阵增加行列拓展来的。基于重传校验矩阵生成的LDPC码字是包括先传的LDPC码字,所以重传的时候可以把先传的LDPC码字从此次重新生成的LDPC码字移除。当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以获得其他的LDPC重传码字。
在实现方式三和实现方式四中,对待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对应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产生新的校验比特,与对应的信息比特组合成新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通常来讲,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集合(含比特数以及对应的比特)与先前传输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集合是一样的,也可以说先前传输和重传的LDPC码字是用同一个母LDPC码本生成的,即先前传输和重传的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位一样,校验比特是母LDPC码字的校验位的不同子集,可选的不同子集可以交叠。可选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中包含的需要被重传的信息比特(未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比特)也可能被部分打孔或全部打孔,取决于HARQ IR中的码本设计,本申请不做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一至四是以第一LDPC生成第二LDPC码字为例,但也是适用于除了第一LDPC码字的其他待重传LDPC码字生成重传的LDPC码字,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104中,发送端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还可以与其他首次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二MPDU封装到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发送出去。对在该A-MPDU中首次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二MPDU可以采用相同的编码参数进行编码。可选的,首次传输的至少一个MPDU可以与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来进行编码,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编码参数来进行编码。
图5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重传MPDU2和MPDU3一个示例。图5a示出了先前传输的A-MPDU的一种示例。在步骤S101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图5a所示的A-MPDU,该先前传输的A-MPDU包括A-MPDU子帧1至A-MPDU子帧5。可选的,在步骤S102中,发送端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反馈。在步骤S103中,发送端确定需要重传的MPDU为A-MPDU子帧2中的MPDU2和A-MPDU子帧3中的MPDU3。在步骤S104,如图5b所示,发送端重传MPDU2和MPDU3,发送端确定第二LDPC码字为LDPC码字3和LDPC码字5,将LDPC码字3中的信息比特(图5b中深色区域1)打孔,并将LDPC码字5中的信息比特(图5b中的深色区域2)打孔。可选的,发送端还发送A-MPDU子帧6和A-MPDU子帧7,这两个子帧可以为首次传输的数据。
可选的,在发送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包括:对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进行加扰,发送加扰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可选的,由于加扰操作在编码之后,因此每次A-MPDU传输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扰码序列进行加扰。
本实施例提及的,若其他实施例没有额外说明,仍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使得重传的LDPC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与先传LDPC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是相同的,对应的校验比特也是相同的,使得接收端可以直接将重传LDPC码字的LLR与先传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降低了接收端的复杂度,节省了接收端译码的时间,提升了传输的效率。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聚合多个MPDU的场景,实现了基于A-MPDU结构的MPDU重传,能够支持WLAN中的重传,进一步提升了WLAN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针对前述第一种流程(即发送端对MAC层帧进行先编码,再加扰,相对应地,接收端对PHY层数据单元先进行解扰,再解码),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率。实施例二与实施例相对应。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201:接收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A-MPDU包括至少一个A-MPDU子帧,至少一个A-MPDU子帧包括第一A-MPDU子帧,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一MPDU。
相对应地,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星座点解映射、解扰、解码等处理后,解析得到该A-MPDU。对于A-MPDU的详细介绍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此处不再赘述。
S202:接收端确认先前传输的A-MPDU中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中的第一A-MPDU子帧中。
接收端确定需要被重传的MPDU的方法包括多种。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可以是基于步骤S202中确定的未被成功接收的MPDU确定的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在这种情况下,步骤S202可以位于步骤S203之前。另一种实现方式,接收端可以基于步骤S204中接收到的PPDU中携带MPDU重新指示信息,以确定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
可选的,S203:接收端发送确认反馈帧,其中,确认反馈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成功接收。
可选的,在S202中,接收端确认至少一个第一MPDU传输失败。接收端识别出A-MPDU中未成功接收的MPDU,对接收到的MPDU进行确认反馈,包括不回复,采用NACK,ACK,BlockACK以及Multi-STA Block Ack等方式回复,其具体信息已在步骤S102中详细介绍。
S204:接收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第二LDPC码字为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接收承载重传MPDU的PPDU,该PPDU中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该第一MPDU是重传的。可选的,该PPDU还可以包括其他非重传的,例如首次传输的MPDU。
在先前传输中,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进行编码后得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可能包括两种: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和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当然还可能只包括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
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需要被重传的MPDU对应的子帧),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的全部比特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需要被重传的MPDU对应的子帧)中。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可称为首尾横跨该需要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中的码字,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可称为首尾都包含于该需要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中的码字。
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一个示例中,第二信息比特集可以是与第一A-MPDU子帧相邻的未被接收成功的第二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
S205: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
需要说明的是译码和编码是相互对应的操作,因此对同一个信息进行编译码的编码参数和译码参数应该是相匹配或相对应的。
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该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需要被重传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为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
对于已打孔的码字,在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前:发送端需要将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补齐到所述打孔码字,以得到第二LDPC码字;对于未打孔的码字,则不需要进行补齐。进一步的,采用重传译码参数,对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译码,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其中,重传译码参数与对之前传输的所述第一LDPC码字进行译码的译码参数相同。需要说明的是,译码后的信息比特包括不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因此,译码后还需要将第二信息比特集删除,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从而实现至少一个第一MPDU的重传。
可选的,若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为加扰后的LDPC码字。则可选的,接收端在译码之前还包括对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进行解扰,以获得解扰后的LDPC码字。由于加扰操作在编码之后,因此每次A-MPDU传输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扰码序列进行加扰。
对于HARQ CC,接收端会对重传第一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先前接收的第一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对于HARQ IR,接收端会对重传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联合译码。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对该PPDU中A-MPDU中的每个MPDU进行确认反馈,该确认反馈的方法包括不回复,NACK,ACK,Block ACK以及Multi-STA Block Ack等方式,具体细节详见步骤S102,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及的,若其他实施例没有额外说明,仍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使得重传的LDPC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与先传LDPC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是相同的,对应的校验比特也是相同的,接收端可以直接将重传LDPC码字的LLR与先传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降低了接收端的复杂度,节省了接收端译码的时间,提升了传输的效率。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聚合多个MPDU的场景,实现了基于A-MPDU结构的MPDU重传,能够支持WLAN中的重传,进一步提升了WLAN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针对前述第二种流程(即发送端对MAC层帧进行先加扰,再编码,相对应地,接收端对PHY层数据单元先进行解码,再解扰),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发送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A-MPDU包括至少一个A-MPDU子帧;可选的,该A-MPDU还包括其他A-MPDU子帧。
步骤S301与步骤S101的区别在于,A-MPDU在MAC层被组装完成后,被传递到PHY层。在PHY层,发送端对该A-MPDU先进行加扰,再进行LDPC编码。可选的,得到LDPC码字后再进行星座点映射等操作,然后再添加物理层前导码(物理层前导码通常包络Non-HT,non-highthroughput(传统)前导码)和新一代物理层前导码),组成PPDU,再经由发送端的天线发送。
在步骤S301中,发送端扰码操作在编码之前,可选的,扰码器序列的周期可以是127比特,例如,127比特序列为00001110 11110010 11001001 00000010 0010011000101110 10110110 00001100 11010100 11100111 10110100 00101010 1111101001010001 10111000 1111111。一种加扰的实现方式为:将A-MPDU的信息比特从第一位到最后一位与周期为127比特的加扰序列进行异或,例如,A-MPDU包括200个信息比特,首先将A-MPDU中的前127个信息比特与127比特的扰码序列进行异或,然后再将A-MPDU中的后73个信息比特与127比特扰码序列的前73比特进行异或,以得到加扰后的比特序列。为描述方便,可称在步骤S301中对A-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称为先传扰码序列,在步骤S301中对A-MPDU进行编码所采用的编码参数可称为先传编码参数。
如图8a所示:步骤S301发送的A-MPDU包括:A-MPDU子帧1至A-MPDU子帧5,其中,采用先传扰码序列和先传编码参数依次对A-MPDU进行加扰和编码后得到LDPC码字1至LDPC码字10。
步骤S302:接收确认反馈信息,其中,确认反馈信息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成功接收。步骤S302与步骤S102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步骤S302中,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反馈信息指示至少一个第一MPDU未成功接收。
步骤S303:确定先前传输的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中的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
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包含于先前传输的A-MPDU的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发送端确定先前传输的哪些MPDU需要被重传的多种方式与步骤S103中相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先前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指的是在步骤S303之前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即步骤S301中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在步骤S301中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可以是S303中重传的前一次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还可以是首次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为描述方便,此处将步骤S301中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称为先前传输的A-MPDU(或A-MPDU子帧)。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03与步骤S103相类似,其区别在于,在步骤S303中,先前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是先被加扰再被编码成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因此,在本实施例(实施例三)中,先前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先加扰再编码后得到的LDPC码字为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且先前传输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第二信息比特集先加扰再编码得到的LDPC码字为第一LDPC码字。
在先前传输中,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先加扰再编码后得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可能包括两种: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和首尾非横跨LDPC码字,当然还可能只包括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
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需要被重传的MPDU对应的子帧)加扰后的比特中,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的全部比特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需要被重传的MPDU对应的子帧)加扰后的比特中。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为首尾横跨该需要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中的码字,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为首尾都包含于该需要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中的码字。
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该第一LDPC码字为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与步骤S103中不同的是,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采用扰码序列对第一信息比特集和第二信息比特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第一信息比特集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第二信息比特集不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
与步骤S103相类似的,一个示例中,第二信息比特集可以是与第一A-MPDU子帧相邻的不需要被重传的第二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可选的,若需要被重传的第一MPDU为未被接收成功的,不需要被重传的MPDU为被接收成功的,则第一信息比特集为未被接收成功的比特,第二信息比特为被接收成功的比特。
对于需要被重传的MPDU的数量以及需要被重传的MPDU的位置的不同,第一LDPC码字的描述可详见步骤S10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04:发送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被加扰和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加扰后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所述第二LDPC码字为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确定的。
在步骤S304中,发送端对步骤S303中确定的需要重传的第一MPDU进行重传,需要被重传的多个第一MPDU可以按照先前传输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成连续的多个第一A-MPDU子帧,进而被加扰编码成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可选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该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中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A-MPDU子帧加扰后的比特中,未打孔码字为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打孔”可以理解为“删除”,“打孔”码字中的比特可以理解为“删除”码字中的比特。可以理解的,并不是所有重传LDPC码字都含有加扰后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只有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才需要将加扰后的第二信息比特集打孔。
在S304中,发送端基于先前传输的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第二LDPC码字。获取第二LDPC码字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实现方式:
对于采用CC的方式包括:
实现方式一:发送端获取先前传输的第一LDPC码字,作为第二LDPC码字。
也就是说,发送端存储了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发送端获取先前传输的至少一个先传码字作为至少一个重传码字。具体的,将第一LDPC码字直接作为第二LDPC码字,将除第一LDPC码字之外的其他先传码字作为除第二LDPC码字之外的其他重传码字,而不需要重新对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进行编码,降低了发送端的复杂度和时延。该第一LDPC码字所对应的情形已在步骤S103中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实现方式二:发送端采用重传编码参数,对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所述重传编码参数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所采用的先传编码参数相同。可选的,编码参数包括LDPC码长和码率。当然也可以采用,重传编码参数以获得其他的LDPC重传码字。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可直接对第一LDPC码字对应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第二信息比特集先进行加扰再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二LDPC码字。可以理解的,其他重传码字也可采用类似的方式获得,不赘述。可选的,编码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码长、码率、校验矩阵、生成矩阵等。其中一对码率和码长参数对应一个校验矩阵或者生成矩阵。
对于采用IR的实现方式包括:
实现方式三: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和第二LDPC码字都是基于同一个LDPC校验矩阵生成的,但分别传输的是该LDPC校验矩阵生成的编码比特的不同部分,所述不同部分是可以交叠的。;当然也可以采用重传校验矩阵以获得其他的重传LDPC码字。
实现方式四:重传和先前传输基于不同的校验矩阵生成LDPC码重传的和先前传输基于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即重传校验矩阵是由先前传输的校验矩阵增加行列拓展来的。基于重传校验矩阵生成的LDPC码字是包括先传的LDPC码字,所以重传的时候可以把先传的LDPC码字从此次重新生成的LDPC码字移除。当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以获得其他的重传LDPC码字。
在实现方式三和实现方式四中,对待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对应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产生新的校验比特,与对应的信息比特组合成新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通常来讲,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集合(含比特数以及对应的比特)与先前传输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集合是一样的,也可以说先前传输和重传的LDPC码字是用同一个母LDPC码本生成的,即先前传输和重传的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位一样,校验比特是母LDPC码字的校验位的不同子集,可选的,不同子集可以交叠。可选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含的已加扰的需要被重传的信息比特也可能被部分打孔或全部打孔,取决于HARQ IR中的码本设计,本申请不做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一至四是以第一LDPC生成第二LDPC码字为例,但也是适用于除了第一LDPC码字的其他待重传LDPC码字生成重传的LDPC码字,这里不再赘述。
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304中,发送端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还可以与其他首次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二MPDU封装到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发送出去。
对于重传,先前传输,首次传输这三种传输的编码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
第一种编码方式:重复传输的MPDU与先前传输的MPDU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采用的编码参数相同。一个示例中,对在S304中该A-MPDU中首次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二MPDU可以与重传传输的MPDU采用相同的编码参数进行编码,同一扰码器种子产生的周期性扰码器序列来进行加扰。另一个示例中,首次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二MPDU可以与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来进行编码,也可以采用相同的编码参数来进行编码,首次传输的至少一个第二MPDU可以与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可选的采用不同的周期性扰码序列(即对应不同的扰码器种子)来进行加扰,也可以采用相同的周期性扰码序列来进行加扰。
第二种编码方式:重传的MPDU与先前传输的该MPDU可以采用的扰码序列不同,采用的编码参数相同。一个示例中,重传的MPDU采用与首次传输的MPDU的相同的周期性扰码序列进行加扰。在这种情形下,发送端需要告知接收端含有重传MPDU的A-MPDU子帧采用的扰码器种子(对应周期性的扰码序列),该扰码器种子可以通过PPDU的物理层前导码指示,包括利用物理层前导码的某个随机字段的若干比特,比如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但同时需满足扰码器种子不全为0,比如固定1比特为1;或者通过双方约定的方式告知接收端该扰码器种子,比如说是上次传输的扰码器种子函数,如加1。
图8b示出了重传MPDU2和MPDU3的一个示例。图8a示出了先前传输的A-MPDU的一种示例。在步骤S301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图8a所示的A-MPDU,该先前传输的A-MPDU包括A-MPDU子帧1至A-MPDU子帧5,加扰和编码后该A-MPDU被发送出去。可选的,在步骤S302中,接收端发送确认反馈信息,指示MPDU2和MPDU3未成功接收。在步骤S303中,发送端确定需要重传的MPDU为A-MPDU子帧2中的MPDU2和A-MPDU子帧3中的MPDU3。在步骤S304中,如图8b所示,发送端重传MPDU2和MPDU3,发送端确定LDPC码字3和LDPC码字5为第二LDPC码字(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将LDPC码字3中已加扰的比特(图8b中深色区域)打孔,并将LDPC码字5中已加扰的比特(图8b中的虚线区域)打孔。可选的,发送端还发送A-MPDU子帧6和A-MPDU子帧7,这两个子帧包括首次传输的MPDU。对在该A-MPDU中首次传输的多个MPDU(例如A-MPDU子帧6中的MPDU6和A-MPDU子帧7中的MPDU7)可以采用同一扰码器种子产生的周期性扰码器序列,该扰码器种子可以随机产生,也可以某种规则特定产生。可以理解的,首次传输的多个MPDU可以与重传的MPDU采用不同的周期性扰码序列(即对应不同的扰码器种子)来进行加扰。
图8c示出了重传MPDU2和MPDU4的一个示例,在步骤S304中,如图8b所示,发送端重传MPDU2和MPDU4,发送端确定第二LDPC码字为LDPC码字3和LDPC码字9,并将LDPC码字3中已加扰的比特(图8c中深色区域)打孔,并将LDPC码字9中已加扰的比特(图8c中深色区域)打孔。对于LDPC码字5和LDPC码字7中的信息比特,可打孔也可不打孔。若打孔,则可打孔掉不需要重传的信息比特(已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比特),因此可有效较低重传的开销;若不打孔,则可降低接收端的接收复杂度。
本实施例提及的,若其他实施例没有额外说明,仍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使得重传的LDPC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与先传LDPC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是相同的,对应的校验比特也是相同的,使得接收端可以直接将重传LDPC码字的LLR与先传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降低了接收端的复杂度,节省了接收端译码的时间,提升了传输的效率。并且,本实施例可以对重传的MDPU先进行加扰再进行编码,不改变现有的现有的处理流程,提升了兼容性,降低了发送端重传的复杂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聚合多个MPDU的场景,实现了基于A-MPDU结构的MPDU重传,能够支持WLAN中的重传,进一步提升了WLAN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针对前述第二种情形(即发送端对MAC层帧进行先加扰,再编码,相对应地,接收端对PHY层数据单元先进行解码,再解扰),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和传输效率。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401:接收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A-MPDU包括至少一个A-MPDU子帧。可选的,该A-MPDU还包括其他A-MPDU子帧。
相对应地,可选的,接收端对接收到的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星座点解映射、解码、解扰等处理后,解析得到该A-MPDU。对于A-MPDU的详细介绍可参见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S402:确定先前传输的A-MPDU中需要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该至少一个第一MPDU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
步骤S402可参考步骤S202,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在于,第一A-MPDU子帧加扰编码后包括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其中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括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加扰后的比特。
S403:发送确认反馈帧,其中,确认反馈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成功接收。
接收端识别出A-MPDU中未成功接收的MPDU,对接收到的MPDU进行确认反馈,包括不回复,采用NACK,ACK,Block ACK以及Multi-STA Block Ack等方式回复,可参考步骤S102中的详细介绍。可选的,接收端反馈至少一个第一MPDU未被成功接收,至少一个第一MPDU对应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
S404: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加扰和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加扰后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所述第二LDPC码字为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确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接收承载重传MPDU的PPDU;该PPDU中包括的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MPDU,该第一MPDU是重传的。可选的,该PPDU还可以包括其他非重传的,例如初次传输的MPDU。
在先前传输中,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先加扰再编码后得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可能包括两种: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和首尾非横跨LDPC码字,当然还可能只包括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
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中的部分比特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需要被重传的MPDU对应的子帧)加扰后的比特中,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的全部比特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需要被重传的MPDU对应的子帧)加扰后的比特中。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为首尾横跨该需要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中的码字,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为首尾都包含于该需要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中的码字。
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第一LDPC码字为首尾横跨的LDPC码字,可选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还包括,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
待重传的MPDU的个数及位置不同的多种情形,第一LDPC码字也有多种不同的情形,第一LDPC码字的详细描述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三,此处不再赘述。
S405: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
需要说明的是译码和编码是相互对应的操作,因此对同一个信息的编码参数和译码参数应该是相匹配或相对应的。
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该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加扰后的比特中,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为首尾非横跨的LDPC码字。
对于打孔的码字,在合并译码和联合译码前:需要发送端将加扰后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补齐到所述打孔码字,以得到第二LDPC码字;对于未打孔的码字,则不需要进行补齐。
进一步的,采用重传译码参数,对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译码,得到已加扰的信息比特;进一步的,采用重传扰码序列,对已加扰的信息比特进行解扰,得到第一A-MPDU子帧;需要说明的是,解扰后的信息比特包括不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因此,解扰后还需要将第二信息比特集删除,以得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从而实现至少一个第一MPDU的成功重传。
对于发送端采用第一种编码方式,即重复传输的MPDU与先前传输的MPDU可以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采用的编码参数相同,对应接收端的第一种译码方式。接收端在解码时采用的重传扰码序列与先前传输的扰码序列相同,采用的重传译码参数与先传译码参数相同。可以理解的,译码参数和编码参数是相对应的。
对于发送端采用第二种编码方式,即重传的MPDU与先前传输的该MPDU采用的扰码序列不同,重传扰码序列为新的扰码序列,先传扰码序列为旧的扰码序列,采用的编码参数相同,对应接收端的第二种译码方式。在这种情形下,发送端需要告知接收端含有重传MPDU的A-MPDU子帧采用的新扰码器种子(对应周期性的扰码序列),该新扰码器种子可以通过PPDU的物理层前导码指示,包括利用物理层前导码的某个随机字段的若干比特,比如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但同时需满足扰码器种子不全为0,比如固定1比特为1;或者通过双方约定的方式告知接收端该新扰码器种子,比如说是先前传输的旧扰码器种子函数,如加1。
可选的,第二种译码方式中,接收端需要比较采用新扰码序列加扰的重传MPDU编码后的比特与采用旧加扰码序列加扰的先前传输该MPDU编码的比特是否相同,如果第n比特相同,则不改变上次传输该MPDU的编码比特的第n比特LLR,如果第n位比特不相同,则将上次传输该MPDU的编码比特的LLR乘以-1,其中n=1…N,N为码长长度。然后再把重传MPDU的编码比特的LLR与上传传输的MPDU的编码比特LLR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最后,对译码后的比特进行解扰,解扰的扰码器种子是重传MPDU的新扰码器种子。当然,也可以利用该方法,不调整先前传输该MPDU的编码比特的LLR正负号,而是去调整重传MPDU的编码比特的LLR正负号,此时解扰时采用的扰码器种子是先前传输该MPDU采用的旧扰码器种子。
对于HARQ CC,接收端会对重传第一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先前接收的第一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对于HARQ IR,接收端会对重传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联合译码。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对该PPDU中A-MPDU中的每个MPDU进行确认反馈,该确认反馈的方法包括不回复,NACK,ACK,Block ACK以及Multi-STA Block Ack等方式,具体细节详见步骤S102,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及的,若其他实施例没有额外说明,仍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使得重传的LDPC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与先传LDPC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是相同的,对应的校验比特也是相同的,使得接收端可以直接将重传LDPC码字的LLR与先传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降低了接收端的复杂度,节省了接收端译码的时间,提升了传输的效率。并且,本实施例可以对重传的MDPU先进行加扰再进行编码,不改变现有的现有的处理流程,提升了兼容性,降低了发送端重传的复杂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聚合多个MPDU的场景,实现了基于A-MPDU结构的MPDU重传,能够支持WLAN中的重传,进一步提升了WLAN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提供一种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发送方法。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发送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包括:
S501:生成一个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A-MP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一个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一类型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PDU;一个第二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二类型MPDU;
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一长度L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二长度L2,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三长度L3;其中,第三长度L3指的是所有A-MPDU子帧的长度。第三长度L3又可记为APEP_LENGTH(在802.11ac和802.11ax协议中),在802.11n标准中定义的HT PPDU,则此时第三长度L3可以由HT-SIG A字段中length指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在A-MPDU中是相邻的,即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类型MPDU,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在A-MPDU中也是相邻的,即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类型MPDU。
一个示例中,第一类型的MPDU与第二类型的MPDU可选的可以是两种不同优先级的业务类型,该两个类型的MPDU需要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的进行编码。另一个示例中,两个类型的MPDU可选的可以是两种要求不同可靠性的业务类型,也需要采用不同的编码参数的进行编码。另一个示例中,两个类型的MPDU可以是重传和非重传数据,采用的编码参数也不相同。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一类型MPDU为重传的MPDU,第二类型的MPDU为非重传的MPDU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该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情形,本申请不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需要重传的MPDU可以是先前传输中未成功接收的MPDU,用来HARQ传输,接收端会将该重传的MPDU和上次对应的失败的MPDU进行LLR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非重传的MPDU可以是先前传输中成功接收的MPDU,还包括用来ARQ传输的重传MPDU,该MPDU虽然是重传的,但接收端不需对重传MPDU进行相应的HARQ接收处理。如何确定哪些MPDU需要重传可参考前面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501之前的传输中,还包括发送端还发送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一个第一A-MPDU包括第一类型MPDU,其中该第一A-MPDU子帧采用的编码参数称之为先传编码参数,包括码率,码长等。编码等其他操作后的比特与其他A-MPDU子帧编码等其他操作后的比特封装为一个PPDU,该PPDU为与步骤S502中的区分,称为先传PPDU。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实际产品中同一码率,码长组合只会规定一种校验矩阵,所以这里编码参数不提及校验矩阵。但是学术理论中,同一码率,码长组合可以有不同的校验矩阵,所以此时需要考虑校验矩阵。
S502:根据先前传输的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确定的第一编码参数,根据第二长度L2确定第二编码参数;
其中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也可以由其他方式确定,本发明不做限制。
S503:分别采用第一编码参数和第二编码参数,将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封装到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数据字段中;
所述PPDU的数据字段包括采用第一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一部分,和,采用第二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N1个OFDM符号,和,第二部分包括N2个OFDM符号个数。例如,图11示出了一种PPDU的示意图,该PPDU包括前导码和数据字段,可选的还包括包扩展字段(packetextension,PE)。前导字段还可以包括传统前导和下一代新前导。
S504:发送所述PPDU。
第一编码参数为封装至少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第二编码参数为封装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
在802.11n中,A-MPDU中的每个MPDU采用的LDPC码长是由HT-SIGA(hightthroughput signal A高吞吐量信令字段A)中length字段决定,该length字段指示PSDU的长度,在PPDU携带A-MPDU情况下,此时PSDU长度就是A-MPDU Pre-EOF Padding长度(上文已提及);在802.11ac/ax中,A-MPDU中的每个MPDU采用的LDPC码长由A-MPDU Pre-EOFPadding的长度,记为APEP_LENGTH,决定的。以802.11ac为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存在重传MPDU和首次传输的MPDU,因此需要根据第二长度L2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即确定首次传输的MPDU所采用的LDPC码长。重传的MPDU则需要参考先前传输该MPDU时所采用的编码参数。
一个示例中,第一编码参数包括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相同;另一个示例中,第一编码参数包括校验矩阵,所述校验矩阵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根据第二长度L2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对应的OFDM符号个数N2;基于OFDM符号个数N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所需的编码比特数Navbit;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可以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得到Navbit
Figure BDA0002049119510000251
Navbit=N2·NCBPS;(公式二)
其中当数据采用STBC方法,mSTBC=2,否则mSTBC=1;ND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信息比特数;Nservice为PPDU结构中的服务字段长度;NC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编码比特数。Nservice为PPDU结构中的服务字段长度,目前为16比特,未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甚至减小到0。
应理解,发送端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计算得到N2和Navbit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直接将(公式一)代入(公式二)中得到Navbit,还可以基于(公式一)和(公式二)的其他等效的变形或简化形式计算得到Navbit,还可以存储基于(公式一)和(公式二)计算得到的L2与Navbit等参数的映射关系表,查表确定Navbit,另外在802.11ax协议中,由于引进了包拓展的特性,最后的一些编码比特不一定占用一个完整的OFDM符号,可以为单个OFDM符号的承载的编码比特数的1/4,1/2,3/4和1。总的编码比特数Navbit=(N2-mSTBC)·NCBPS+mSTBC·NCBPS,last,其中NCBPS,last为最后一个OFDM符号包含的编码比特数。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并且发送端可以基于第一长度L1和第三长度L3确定得到L2,还可直接由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长度确定L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L2。
进一步可选的,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包括:根据编码比特与码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编码参数中包括的编码码长。一个示例中,该编码比特与码长的预设对应关系如下表1所示,根据Navbit查下述表格,获得此次编码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LDPC码长。对于码率,可以取决信道条件;也可以在同样的信道条件下,采用更高的编码率。
表1
Figure BDA0002049119510000261
其中Npld=8×APEP_LENGTH+Nservice,R为LDPC的码率,目前在WiFi采用的LDPC码率有1/2,2/3,3/4和5/6。APEP_LENGTH是A-MPDU Pre-EOF Padding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选的,PPDU的前导包括长度指示,所述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长度L1或所述第二长度L2;使得接收端可以基于第二长度L2确定译码参数。第一种实施方式:长度指示用于指示第一长度L1。接收端可以基于长度指示确定L2,例如L2=L3-L1。第二种实施方式,长度指示直接指示第二长度,则接收端直接获取第二长度L2。
在第三种实现方式中,PPDU的前导中包括指示第一部分的第一译码参数和/或第二部分的第二译码参数的信息,包括码长,码率等,接收端直接基于PPDU该信息确定需要采用的第一译码参数和第二译码参数。
上述三种实施方式都是采用在物理层前导中携带显示指示的方式实现的。在第四种实施方式可以不由发送端指示该长度,而是由接收端自行通过接收端的MAC层反馈给PHY层,让接收端的PHY层知道先前传输中错误接收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L1。具体来讲,接收MAC层通过每4字节滑窗搜索每个A-MPDU子帧的开始4字节MPDU分隔符(MPDU分隔符是4字节,包含MPDU长度指示信息。另外A-MPDU子帧也是4字节的整数倍)获取错误接收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如果整个A-MPDU全错,则此时接收端可以通过传统前导码(Non-HT前导码)的L-SIG字段的长度字段以及PPDU的前导码固定固定长度推算所有A-MPDU子帧的总长度,即A-MPDU Pre-EOF Padding长度。
对于所有A-MPDU子帧的第三长度L3,即A-MPDU Pre-EOF Padding长度,接收端可以通过传统前导码(Non-HT前导码)的L-SIG字段的长度字段以及PPDU的前导码的长度推算得到。
上述方法未考虑扰码器操作,如果发送端扰码操作在编码操作前,则A-MPDU构造方式还可选的包括,第一A-MPDU(包含重传MPDU)与第二A-MPDU(包含新传MPDU)子帧采用的周期性扰码序列不同。
第一A-MPDU子帧采用与上次传该第一A-MPDU或者首次传输该第一A-MPDU子帧的扰码序列相同,即相同的周期性扰码器序列(取决于扰码器种子),以及对第一A-MPDU(包含重传MPDU)的加扰的序列的第一比特或第n比特与上次传输包含该MPDU的A-MPDU子帧或初传包含该MPDU的A-MPDU子帧采用的同样扰码序列第一比特或第n比特相同。新传的MPDU对应的第二A-MPDU子帧采用另一个新的周期性扰码序列进行加扰,比如,扰码器种子采用现有的802.11ac/ax方法产生,扰码器与802.11ac/ax采用的一样,生成周期性的127比特序列。
本实施例提及的,若其他实施例没有额外说明,仍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包含重传MPDU和首次传输的MPDU的构造方法,应用于聚合多个MPDU的场景,实现了基于A-MPDU结构的MPDU重传,能够实现WLAN中的重传,进一步提升了WLAN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相对应,为接收端的方法。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PDU的接收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包括:
S601:接收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的数据字段包括采用第一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一部分,和,采用第二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二部分;一个所述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一类型MPDU,一个所述第二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二类型的MPDU。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一长度L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二长度L2,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三长度L3。第一部分包括N1个OFDM符号,和,第二部分包括N2个OFDM符号个数。
对于该第一类型的MPDU和该第二类型的MPDU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S50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相类似的,本申请实施例也以第一类型MPDU为重传的MPDU,第二类型的MPDU为非重传的MPDU为例进行说明,需要重传的MPDU可以是先前传输中未成功接收的MPDU,用来HARQ传输,接收端会将该重传的MPDU和上次对应的失败的MPDU进行LLR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非重传的MPDU(或者称之为初传MPDU)可以是先前传输中成功接收的MPDU,还包括用来ARQ传输的重传MPDU,该MPDU虽然是重传的,但接收端不需对重传MPDU进行相应的HARQ接收处理。如何确定哪些MPDU需要重传可参考前面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601之前的传输中,还包括接收端还接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一个第一A-MPDU包括第一类型MPDU,其中该第一A-MPDU子帧采用先传编码参数进行编码以封装为一个PPDU,该PPDU为与步骤S601中的区分,称为先传PPDU。
S602:分别采用第一编码参数和第二编码参数,对所述PPDU解码,得到所述至少第一A-MPDU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
其中,所述第一编码参数是基于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的先传编码参数确定的,也可以由其他方式确定,本发明不做限制,所述第二编码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编码参数实际上对应第一译码参数,第二编码参数实际上对应第二译码参数。第一译码参数用于对PPDU数据字段的第一部分进行解码,第二译码参数用于对PPDU数据字段的第二部分进行解码。
第一译码参数(对应第一编码参数)包括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所述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码长和码率相同;或,
第一译码参数(对应第一编码参数)包括校验矩阵,所述校验矩阵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可选的,接收端也可以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第二译码参数(对应第二编码参数),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对应的OFDM符号个数N2;
基于OFDM符号个数N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所需的编码比特数Navbit
基于Navbit确定第二译码参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可以基于如下公式计算得到Navbit
Figure BDA0002049119510000281
Navbit=N2·NCBPS;(公式二)
其中当采用STBC方法,mSTBC=2,否则mSTBC=1;ND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信息比特数;Nservice为PPDU结构中的服务字段长度;NC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编码比特数。Nservice为PPDU结构中的服务字段长度,目前为16比特,未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甚至减小到0。
应理解,接收端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计算得到N2和Navbit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直接将(公式一)代入(公式二)中得到Navbit,还可以基于(公式一)和(公式二)的其他等效的变形或简化形式计算得到Navbit,还可以存储基于(公式一)和(公式二)计算得到的L2与Navbit等参数的映射关系表,查表确定Navbit,另外在802.11ax协议中,由于引进了包拓展的特性,最后的一些编码比特不一定占用一个完整的OFDM符号,可以为单个OFDM符号的承载的编码比特数的1/4,1/2,3/4和1。总的编码比特数Navbit=(N2-mSTBC)·NCBPS+mSTBC·NCBPS,last,其中NCBPS,last为最后一个OFDM符号包含的编码比特数,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并且接收端可以基于第一长度L1和第三长度L3确定得到L2,还可直接由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长度确定L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L2。
进一步可选的,基于Navbit确定第二译码参数,包括:根据编码比特与码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编码参数中包括的编码码长。一个示例中,该编码比特与码长的预设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接收端也可查表确定第二译码参数(对应第二编码参数)。表1可参考实施例五,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方法未考虑扰码器操作,如果接收端解扰码操作在译码操作之后,则A-MPDU构造方式还可选的包括,第一A-MPDU(包含重传MPDU)与第二A-MPDU(包含新传MPDU)子帧采用的周期性扰码序列不同。
第一A-MPDU子帧采用与上次传该第一A-MPDU或者首次传输该第一A-MPDU子帧的扰码序列相同,即相同的周期性扰码器序列(取决于扰码器种子),以及对第一A-MPDU(包含重传MPDU)的加扰的序列的第一比特或第n比特与上次传输包含该MPDU的A-MPDU子帧或初传包含该MPDU的A-MPDU子帧采用的同样扰码序列第一比特或第n比特相同。新传的MPDU对应的第二A-MPDU子帧采用另一个新的周期性扰码序列进行加扰,比如,扰码器种子采用现有的802.11ac/ax方法产生,扰码器与802.11ac/ax采用的一样,生成周期性的127比特序列。
接收端采用上次传该第一A-MPDU或者首次传输该第一A-MPDU的扰码序列对接收到的第一A-MPDU子帧进行解扰,采用新的新的周期性扰码序列对第二A-MPDU子帧进行解扰,比如采用的现有的解扰方法,即通过接收到的加扰后的服务字段获取种子进行解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可基于PPDU前导中携带的信息确定L2长度,从而确定译码参数,还可以直接基于PPDU中的L-SIG以及自身的内部处理确定译码参数。具体的细节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五中的介绍,此处不赘述。
本实施例提及的,若其他实施例没有额外说明,仍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包含重传MPDU和首次传输的MPDU的构造方法,应用于聚合多个MPDU的场景,实现了基于A-MPDU结构的MPDU重传,能够实现WLAN中的重传,进一步提升了WLAN系统的稳定性。
实施例七提供一种包括重传指示方法。该方法包括: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该PPDU包括物理层前导和数据字段,所述数据字段包括A-MPDU,该A-MPDU包括至少一个重传的MPDU,和/或,至少一个非重传的MPDU,所述物理层前导包括多种重传指示信息。相对应的,接收端接收该PPDU,基于多种重传指示信息解析该PPDU。
可选的,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MPDU重传指示,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是否包括重传的MPDU,这里的重传MPDU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所述MPDU重传指示取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的MPDU,所述MPDU重传指示取第二值,则指示所述PPDU不包括重传的PPDU。需要重传的MPDU可以是先前传输中未成功接收的MPDU,用来HARQ传输,接收端会将该重传的MPDU和上次对应的失败的MPDU进行LLR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非重传的MPDU(或者称之为初传MPDU))可以是先前传输中成功接收的MPDU,还包括用来ARQ传输的重传MPDU,该MPDU虽然是重传的,但接收端不需对重传MPDU进行相应的HARQ接收处理。可选的,接收到该重传指示的接收端,可以确定是否需要针对本次PPDU中的重传MPDU与先前错误接收的对应MPDU进行HARQ LLR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
可选的,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所述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特殊值,所述特殊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仅包括重传的MPDU,这里重传的MPDU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果A-MPDU中包含MPDU都是重传的MPDU,可以通过物理层前导码中使用一种特殊的数据的调制编码方案进行指示,该特殊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取特殊值,比如未使用的值或暂未定义的值。目前在802.11ax中调制编码方案用4比特表示,目前已使用调制编码方案0~11,调制编码方案12~15是未使用的。因此该特殊值可以取12~15。
可选的,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重传MPDU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的重传MPDU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该总长度以字节单位,或者该程度指示包括重传MPDU的A-MPDU子帧的总时长。
可选的,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扰码器种子指示,用于指示重传的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器种子。
重传的MPDU对应的A-MPDU子帧需要放在A-MPDU的预设位置,比如开始位置,中间位置或者结束位置。由于A-MPDU可能包含管理帧,控制帧,数据帧的一种或多种,如果只有数据帧的支持HARQ传输,那么重传的MPDU只要放在所有数据帧的预设位置或者其他所有A-MPDU子帧前面,比如开始位置,中间位置或者结束位置。其中预设位置可以有协议规定或者AP指定,或者AP与STA协商决定。另一种实施方式重传的MPDU对应的A-MPDU子帧放在现有PPDU前导码之后,服务字段前。注:现有PPDU前后包含的字段依次有物理层前导码,服务字段以及A-MPDU,可选还包括物理层填充比特以及包拓展。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七的方案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方案中,还可以与其他实施方案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重传指示方法,可应用于聚合多个MPDU的场景,实现了基于A-MPDU结构的MPDU重传,能够实现WLAN中的重传,进一步提升了WLAN系统的稳定性。
接下来本申请实施例八以需要重传的MPDU为接收端未成功接收的MPDU,以LDPC码进行信道编码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重传MPDU的方法进行说明。在A-MPDU中,MPDU发送前都需额外MPDU分隔符以及可能的填充字节来形成A-MPDU子帧。为了叙述简单,下面对MPDU和其对应的A-MPDU子帧不做区分,可以理解他们相同。
第一种流程,在发送端对A-MPDU先进行信道编码,再进行加扰:
1.先对A-MPDU进行信道编码,然后再进行加扰。每次A-MPDU传输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扰码序列进行加扰。
2.发送聚合数据包A-MPDU,其中A-MPDU包含一个或多个MPDU。其中A-MPDU的组装过程在MAC层,然后传递A-MPDU给PHY物理层,物理侧对该A-MPDU进行编码,加扰,星座点映射等操作,然后再添加物理层前导码(物理层前导码通常包络Non-HT,non-highthroughput(传统)前导码)和新一代物理层前导码),组成PPDU,再发送出去。以下PPDU组装过程不再细说。本发明主要聚焦于多个MPDU,但同时适用于一个MPDU情况。另外站点的发送的聚合数据包可以通过单用户SU(Single User)模式传输,也可以是多用户MU(MultipleUser)模式发送出去,其中多用户模式又分为OFDMA传输,MU-MIMO模式,或者OFDMA与MU-MIMO的混合模式。
3.接收站点STA发送的确认反馈,其中确认反馈告知发送端此次传输的A-MPDU中哪些MPDU需要错误接收,发送端结合确认反馈帧和自身的发送情况,确认重传哪些MPDU。
本发明不限定确认反馈方法,站点可以通过否定确认NACK或者块确认Block Ack中的比特位图或者Multi-STA Block Ack中的比特位图告知发送哪些MPDU没有接收到,但是其对应的传统前导码正解接收或者能识别该所有MPDU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即告知发送端哪些MPDU可以基于HARQ规则进行重传。其中NACK可以为单个帧或者Multi-STA Block Ack中的一部分,区别于现在的确认帧和不回复两种回复方式,告知发送端此次发送的所有MPDU都没正确接收,所有MPDU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但是其对应的物理层前导码正确接收或者能识别该该次传输的所有MPDU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4.对于待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找出其上次发送对应的的所有相关LDPC编码码字,包括首尾横跨该重传MPDU或该连续重传MPDU及相邻的一个多个正确接收MPDU的LDPC码字,其中连续带重传的MPDU是在上次A-MPDU传输中错误传输的相邻MPDU或者具有相邻序号Sequence Number的MPDU(择其一即可,优选第一种,后面以第一种举例),比如说上次传输的A-MPDU中包括MPDU 1,MPDU 2,MPDU 4以及MPDU5,并且MPDU 2和MPDU 4错误,其他MPDU正确接收,则此时MPDU 2和MPDU4可以称之为待连续重传的MPDU。
1)对HARQ CC,对待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对应的LDPC码字中已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比特进行打孔,即删去。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制如何获得对带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对应的LDPC码字,该LDPC码字可以是之前存储的,也可以是根据储存的错误MPDU的采用的同样的参数进行LDPC编码重新生成。
2)对于HARQ IR,对待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对应的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产生新的校验比特,与对应的信息比特组合成新的LDPC码字。通常来讲,新的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集合(含比特数以及对应的比特)与上次错误传输的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集合是一样的,也可以说初传和重传的LDPC码字是用同一个母LDPC码本生成的,即初传和重传的LDPC码字包含的信息比特位一样,校验比特是母LDPC码字的校验位的不同子集(不同子集可以交叠)。
将新的LDPC码字包含的已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比特进行打孔。至于LDPC包含的未被正确接收到的信息比特可能被部分打孔或全部打孔,取决于HARQ IR中的码本设计,本发明不做限制。应理解,不是所有LDPC码字都含有被正接受的信息比特,可以观测到,横跨该重传MPDU或该连续重传MPDU及相邻的一个多个正确接收MPDU的LDPC码字才包含已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比特。
5.对重传MPDU的编码后的比特加扰,星座点映射等,其他基带和射频操作不变,发送出去。
举例:在先前传输的A-MPDU中,如图5a所示,其中MPDU 2和MPDU 3发送错误。重传时发送MPDU2和MPDU3的编码比特时,需重传LDPC码字3~7,但是LDPC码字3的已被正确接受的信息比特以及LDPC码字7的已被正确接受的信息比特需被打孔,如图5b的灰色部分。
又例如:在初次的A-MPDU传输中,如图5a所示,其中MPDU 2和MPDU 4发送错误。重传时发送MPDU2和MPDU4的编码比特时,需重传LDPC码字3~5以及LDPC码字7~9,但是LDPC码字3,LDPC码字5,LDPC码字7以及LDPC码字9的已被正确接受的信息比特需被打孔,如图8c的灰色和浅灰色部分。另一种实施方式,为了接收端处理简单,不需对每个MPDU的LDPC编码比特是否含有正确信息比特进行核对,一种简单方式,只对首尾MPDU的LDPC编码比特含有的正确信息比特进行打孔,如LDPC码字3以及LDPC码字9的已被正确接受的信息比特(灰色)需被打孔,而LDPC码字5和LDPC码字7的已被正确接受的信息比特(浅灰色)不被打孔。
为了支持HARQ传输,PPDU的物理层前导码需增加是否含有重传MPDU的指示信息。该重传MPDU的指示信息告诉接收端是否需要针对本次PPDU中的重传MPDU与上次错误的接收的对应MPDU进行HARQ LLR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
如果A-MPDU中包含MPDU都是重传的MPDU,此时需要通过物理层前导码中使用一种特殊的数据的调制编码方案进行指示,该特殊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是未使用的值。目前在802.11ax中调制编码方案用4比特表示,目前已使用调制编码方案0~11,调制编码方案12~15是未使用的。
针对于含有重传MPDU的A-MPDU中,物理层前导码需要指示包含重传MPDU的A_MDPU子帧的总长度,以字节单位,或者其时长。
重传的MPDU需要放在A-MPDU的预设位置,比如开始位置,中间位置或者结束位置。由于A-MPDU可能包含管理帧,控制帧,数据帧的一种或多种,如果只有数据帧的支持HARQ传输,那么重传的MPDU只要放在所有数据帧的预设位置,比如开始位置,中间位置或者结束位置。其中预设位置可以有协议规定或者AP指定,或者AP与STA协商决定。
在接收端:
1.对接收到的数据包一次星座点解映射,解扰,译码。其他未提及的射频及基带操作不变。下面重点讨论译码操作。
2.对接收到的不含有重传MPDU指示信息的PPDU中的A-MPDU中每个MPDU进行确认反馈,包括不回复,NACK,ACK,Block ACK以及Multi-STA Block Ack等方式
3.对接收到的含有重传MPDU指示信息的PPDU中的A-MPDU,需要对重传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
对于HARQ CC,站点会对重传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对于HARQ IR,站点会对重传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
对于横跨正确MPDU和错误MPDU的LDPC码字,站点在译码前需要补齐发送端打孔掉的该LDPC内已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比特,然后在进行译码。
最后,对该PPDU中A-MPDU中的每个MPDU进行确认反馈,包括不回复,NACK,ACK,Block ACK以及Multi-STA Block Ack等方式。
第二种流程:发送端对A-MPDU先进行加扰,在进行信道编码。
1.维持现有的信道编码和加扰操作的顺序,即发送端先进行加扰,然后再进行信道编码。
2.发送聚合数据包A-MPDU,其中A-MPDU包含一个或多个MPDU。其中A-MPDU的组装过程在MAC层,然后传递A-MPDU给PHY物理层,物理侧对该A-MPDU进行加扰,编码,星座点映射等操作,然后再添加物理层前导码(物理层前导码通常包络Non-HT,non-highthroughput(传统)前导码)和新一代物理层前导码),组成PPDU,再发送出去。以下PPDU组装过程不再细说。本发明主要聚焦于多个MPDU,但同时适用于一个MPDU情况。另外站点的发送的聚合数据包可以通过单用户SU(Single User)模式传输,也可以是多用户MU(MultipleUser)模式发送出去,其中多用户模式又分为OFDMA传输,MU-MIMO模式,或者OFDMA与MU-MIMO的混合模式。
3.接收站点STA发送的确认反馈,其中确认反馈告知发送端此次传输的A-MPDU中哪些MPDU需要错误接收,发送端结合确认反馈帧和自身的发送情况,确认重传哪些MPDU。
本发明不限定确认反馈方法,站点可以通过否定确认NACK或者块确认Block Ack中的比特位图或者Multi-STA Block Ack中的比特位图告知发送哪些MPDU没有接收到,但是其对应的传统前导码正解接收或者能识别该所有MPDU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即告知发送端哪些MPDU可以基于HARQ规则进行重传。其中NACK可以为单个帧或者Multi-STA Block Ack中的一部分,区别于现在的确认帧和不回复两种回复方式,告知发送端此次发送的所有MPDU都没正确接收,所有MPDU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但是其对应的物理层前导码正确接收或者能识别该该次传输的所有MPDU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3b.对发送的A-MPDU进行加扰,重传的MPDU与新传的MPDU可能采用不同的周期性扰码序列,即对应不同的扰码器种子。
对待重传的MPDU采用与上次传输该MPDU或初传该MPDU同样的扰码序列进行加扰,即由同样扰码器种子产生的周期性扰码器序列,以及重传MPDU的加扰的序列的第一比特或第n比特与上次传输该MPDU或初传该MPDU采用的同样扰码序列第一比特或第n比特相同。
对新传的MPDU采用同一扰码器种子产生的周期性扰码器序列,该扰码器种子可以随机产生,也可以某种规则特定产生。
4.对于待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找出其上次发送对应的的所有相关LDPC编码码字,包括首尾横跨该重传MPDU或该连续重传MPDU及相邻的一个多个正确接收MPDU的LDPC码字,其中连续带重传的MPDU是在上次A-MPDU传输中错误传输的相邻MPDU或者具有相邻序号Sequence Number的MPDU(择其一即可,优选第一种,后面以第一种举例),比如说上次传输的A-MPDU中包括MPDU 1,MPDU 2,MPDU 4以及MPDU5,并且MPDU 2和MPDU 4错误,其他MPDU正确接收,则此时MPDU 2和MPDU 4可以称之为待连续重传的MPDU。
1)对HARQ CC,对待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对应的LDPC码字中已被正确接收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进行打孔,即删去。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制如何获得对带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对应的LDPC码字,该LDPC码字可以是之前存储的,也可以是根据储存的错误MPDU的采用的同样的参数进行LDPC编码重新生成。
2)对于HARQ IR,对待重传的MPDU或者连续待重传的MPDU对应的LDPC码字包含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产生新的校验比特,与对应加扰后的的信息比特组合成新的LDPC码字。通常来讲,新的LDPC码字包含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集合(包括比特数以及对应的比特)与上次错误传输的LDPC码字包含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集合是一样的(由于采用了与上次传输该MPDU同样的加扰序列,所以保证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集合是一样的),也可以说初传和重传的LDPC码字是用同一个母LDPC码本生成的,即初传和重传的LDPC码字包含的加扰后信息比特位一样,校验比特是母LDPC码字的校验位的不同子集(不同子集可以交叠)。
将新的LDPC码字包含的已被正确接收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进行打孔。至于LDPC包含的未被正确接收到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可能被部分打孔或全部打孔,取决于HARQ IR中的码本设计,本发明不做限制
注:不是所有LDPC码字都含有被正接受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可以观测到,横跨该重传MPDU或该连续重传MPDU及相邻的一个多个正确接收MPDU的LDPC码字才包含已被正确接收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
5.发送重传MPDU的码字,其他基带和射频操作不变
举例:在初次的A-MPDU传输中,如图8a所示,其中MPDU 2和MPDU 3发送错误。重传时发送MPDU2和MPDU3的编码比特时,需重传LDPC码字3~7,但是LDPC码字3的已被正确接受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以及LDPC码字7的已被正确接受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需被打孔,如图8b的灰色部分。
又例如:在初次的A-MPDU传输中,如图8a所示,其中MPDU 2和MPDU 4发送错误。重传时发送MPDU2和MPDU4的编码比特时,需重传LDPC码字3~5以及LDPC码字7~9,但是LDPC码字3,LDPC码字5,LDPC码字7以及LDPC码字9的已被正确接受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需被打孔,如图8c的灰色和浅灰色部分。另一种实施方式,为了接收端处理简单,不需对每个MPDU的LDPC编码比特是否含有正确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进行核对,一种简单方式,只对首尾MPDU的LDPC编码比特含有的正确的加扰后信息比特进行打孔,如LDPC码字3以及LDPC码字9的已被正确接受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灰色)需被打孔,如图8c的灰色部分,而LDPC码字5和LDPC码字7的已被正确接受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浅灰色)不被打孔,如图8c的浅灰色部分。
为了支持HARQ传输,PPDU的物理层前导码需增加是否含有重传MPDU的指示信息。该重传MPDU的指示信息告诉接收端是否需要针对本次PPDU中的重传MPDU与上次错误的接收的对应MPDU进行HARQ LLR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
如果A-MPDU中包含MPDU都是重传的MPDU,此时需要通过物理层前导码中使用一种特殊的数据的调制编码方案进行指示,该特殊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是未使用的值。目前在802.11ax中调制编码方案用4比特表示,目前已使用调制编码方案0~11,调制编码方案12~15是未使用的。
针对于含有重传MPDU的A-MPDU中,物理层前导码需要指示包含重传MPDU的A_MDPU子帧的总长度,以字节单位,或者其时长。或是针对于所有的A-MPDU中,物理层前导码需要指示包含重传MPDU的A_MDPU子帧的总长度,以字节单位,或者其时长。当长度或时长为0,则表示该A-MPDU未包含重传MPDU。
重传的MPDU需要放在A-MPDU的预设位置,比如开始位置,中间位置或者结束位置。由于A-MPDU可能包含管理帧,控制帧,数据帧的一种或多种,如果只有数据帧的支持HARQ传输,那么重传的MPDU只要放在所有数据帧的预设位置,比如开始位置,中间位置或者结束位置。其中预设位置可以有协议规定或者AP指定,或者AP与STA协商决定。
在接收端:
1.对接收到的数据包一次星座点解映射,解扰,译码。其他未提及的射频及基带操作不变。下面重点讨论译码操作。
2.对接收到的不含有重传MPDU指示信息的PPDU中的A-MPDU中每个MPDU进行确认反馈,包括不回复,NACK,ACK,Block ACK以及Multi-STA Block Ack等方式
3.对接收到的含有重传MPDU指示信息的PPDU中的A-MPDU,需要对重传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
对于HARQ CC,站点会对重传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对于HARQ IR,站点会对重传MPDU的LDPC码字的LLR与上次错误接收的MPDU的LDPC码字的LLR进行合并译码。
对于横跨正确MPDU和错误MPDU的LDPC码字,站点在译码前需要补齐发送端打孔掉的该LDPC内已被正确接收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然后在进行译码。
4.对译码出的加扰后的信息比特进行解扰。对于重传的MPDU采用上次传输该MPDU或首次传输该MPDU的扰码序列进行解扰。对于新传的MPDU采用另一周期性扰码性序列进行解扰。产生该另一周期性扰码序列的扰码器种子可以通过物理层前导码指示,包括利用物理层前导码的某个随机字段的若干比特,比如CRC,但同时需满足扰码器种子不全为0,比如固定1比特为1;也可以通过现在802.11a/g/n/ac/ax的全0的服务字段或者加扰后的全0服务字段获取扰码器种子。
最后,对该PPDU中A-MPDU中的每个MPDU进行确认反馈,包括不回复,NACK,ACK,Block ACK以及Multi-STA Block Ack等方式。
本实施例中待重传的MPDU也可以采用与上次传输该MPDU或初传该MPDU的不同扰码序列进行加扰,或者说采用与新传MPDU的同样的周期性扰码序列。此时发送端需要告知接收端含有重传MPDU的A-MPDU采用的扰码器种子(对应周期性的扰码序列),该扰码器种子可以通过物理层前导码指示,包括利用物理层前导码的某个随机字段的若干比特,比如CRC,但同时需满足扰码器种子不全为0,比如固定1比特为1;或者通过双方约定的方式告知接收端该扰码器种子,比如说是上次传输的扰码器种子函数,如加1。
接收端需要比较对采用新扰码序列加扰的重传MPDU编码后的比特与采用旧加扰码序列加扰的上次传输该MPDU编码的比特是否相同,如果第n比特相同,则不改变上次传输该MPDU的编码比特的第n比特LLR,如果第n位比特不相同,则将上次传输该MPDU的编码比特的LLR乘以-1,其中n=1…N,N为码长长度。然后再把重传MPDU的编码比特的LLR与上传传输的MPDU的编码比特LLR合并译码或者联合译码。最后,对译码后的比特进行解扰,解扰的扰码器种子是重传MPDU的扰码器种子。当然,也可以利用该方法,不调整上次传输该MPDU的编码比特的LLR正负号,而是去调整重传MPDU的编码比特的LLR正负号,此时解扰时采用的扰码器种子是上次传输该MPDU采用的扰码器种子。本实施例提及的,若其他实施例没有额外说明,仍适用于其他实施例。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发送装置可以用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实施例五或实施例七中任一个的发送端或发送端内的芯片,该发送装置130包括处理模块1301,发送模块1302,和,接收模块130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发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一中发送端的任意功能,例如:
处理模块1301,用于确定先前传输的A-MPDU中需要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该至少一个第一MPDU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包括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其中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括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基于第一LDPC的信息比特确定第二LDPC码字;还用于打孔所述第二LDPC码字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还用于生成至少一个LDPC先传码字,还用于生成至少一个LDPC重传码字。
发送模块1302,用于发送A-MPDU,所述A-MPDU包括至少一个A-MPDU子帧,至少一个A-MPDU子帧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一MPDU。发送模块1302,还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第二LDPC码字为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确定的。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101或S104。
接收模块1303,用于接收确认反馈信息,确认反馈信息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接收成功。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104。
可选的,还包括存储模块1304。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三中发送端的任意功能。例如:
处理模块1301,用于确定先前传输的A-MPDU中需要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该至少一个第一MPDU包含于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第一A-MPDU子帧加扰编码后包括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其中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括对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进行加扰后的信息比特;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303;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基于第一LDPC的信息比特确定第二LDPC码字;还用于打孔所述第二LDPC码字的加扰后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还用于对第一A-MPDU子帧先加扰再编码以得到第一LDPC码字或第二LDPC码字。
发送模块1302,用于发送A-MPDU,所述A-MPDU包括至少一个A-MPDU子帧,一个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一MPDU。发送模块1302,还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加扰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已加扰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第二LDPC码字为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确定的。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301或S304;
接收模块1303,用于接收确认反馈信息,确认反馈信息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接收成功。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304。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五中发送端的任意功能。例如:
处理模块1301,用于生成一个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A-MPDU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一个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一类型元MPDU;一个第二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二类型MPDU;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501。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根据先前传输的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确定的第一编码参数,根据第二长度L2确定第二编码参数,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502。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分别采用第一编码参数和第二编码参数,将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封装到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数据字段;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基于第一LDPC的信息比特确定第二LDPC码字;还用于打孔所述第二LDPC码字的加扰后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还用于对第一A-MPDU子帧先加扰再编码以得到第一LDPC码字或第二LDPC码字
发送模块1302,发送端发送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一个第一A-MPDU子帧包括第一类型MPDU,其中该第一A-MPDU子帧采用先传编码参数进行编码以封装为一个先传PPDU,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500。发送模块1302,还用于发送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加扰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已加扰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第二LDPC码字为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确定的。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301或S304;
可选的,接收模块1303,用于接收确认反馈信息,确认反馈信息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接收成功。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七中发送端的任意功能。
处理模块1301:用于生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该PPDU包括物理层前导和数据字段,所述数据字段包括A-MPDU,该A-MPDU包括至少一个重传的MPDU,和,至少一个非重传的MPDU,所述物理层前导包括多种重传指示信息。
发送模块1302:用于发送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
本申请实施例以图13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为例,对用于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个模块进行说明。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发送端的发送装置具有实施一、实施例三、实施例五或实施例七中任一个所示的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中发送端的任意功能。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接收装置1400可以用于实施例二,实施例四,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中任一个的接收端或接收端内的芯片,该接收装置1400包括处理模块1401,发送模块1402,和,接收模块140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接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二中接收端的任意功能,例如:
处理模块1401,用于确认先前传输的A-MPDU中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中的第一A-MPDU子帧中;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还用于解码至少一个LDPC先传码字,还用于解码至少一个LDPC重传码字。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205或S202。
发送模块1402,用于发送确认反馈帧,其中,确认反馈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成功接收。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203。
接收模块1403,用于接收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A-MPDU包括至少一个A-MPDU子帧,至少一个A-MPDU子帧包括第一A-MPDU子帧,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第一MPDU。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201。接收模块1403,还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第二LDPC码字为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确定的。
可选的,还包括存储模块1404。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四中接收端的任意功能。例如:
处理模块1401,用于确定先前传输的A-MPDU中需要被重传的至少一个第一MPDU,一个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的一个第一A-MPDU子帧中;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对第一A-MPDU子帧进行解扰;可选的,处理模块1401还用于确定译码参数和扰码序列。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404或S405;
发送模块1402,用于发送确认反馈帧,其中,确认反馈用于指示A-MPDU中哪些MPDU未成功接收。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403;
接收模块1403,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加扰和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用于接收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A-MPDU包括至少一个A-MPDU子帧。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404或S401。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六中接收端的任意功能。例如:
处理模块1401,用于分别采用第一编码参数和第二编码参数,对所述PPDU解码,得到所述至少第一A-MPDU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602;
接收模块1403,用于接收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的数据字段包括采用第一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一部分,和,采用第二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二部分。例如,用于执行前述S601。
可选的,发送模块1402,用于发送确认反馈信息,用于指示哪些MPDU未接收成功。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该发送装置可以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七中接收端的任意功能。
处理模块1401:用于解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该PPDU包括物理层前导和数据字段,所述数据字段包括A-MPDU,该A-MPDU包括至少一个重传的MPDU,和,至少一个非重传的MPDU,所述物理层前导包括多种重传指示信息。
接收模块1403:用于接收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
本申请实施例以图14所示的数据传输装置为例,对用于接收端的数据传输装置中的各个模块进行说明。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接收端的接收装置具有实施例二、实施例四、实施例六或实施例七中任一个的重传数据接收方法中接收端的任意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装置(用于发送端)或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端)可以有多种产品形态来实现,例如,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可配置成通用处理系统;例如,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可以由一般性的总线体系结构来实现;例如,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可以由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来实现等等。以下提供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装置或接收装置可能的几种产品形态,应当理解的是,以下仅为举例,不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可能的产品形态仅限于此。
在一个示例中,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发送装置1500的示意性框图。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1500可以是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也可以是发射端内的一个或多个芯片。装置1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装置15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发送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1500可以包括:处理器1510,基带电路1530,射频电路1540以及天线1550,可选的,该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20。装置15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156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56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560。
处理器1510可用于实现对发送端的控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发送端进行的处理,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发送端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还可以运行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总线以及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
基带电路1530、射频电路1540以及天线1550可以用于支持发送端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接收端之间收发信息,以支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一个示例中,在发送端,重传或初传MPDU,由处理器1510进行处理,经由基带电路1530进行按协议封装成A-MPDU后,再进行加扰,编码等基带处理,进一步由射频电路1540进行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射频处理后,经由天线1550发射出去。又一个示例中,来自接收端发送的确认反馈信息经由天线1550接收,由射频电路1540进行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处理后,再经由基带电路1530解码、按协议解封装数据等基带处理后,由处理器1510进行处理来恢复接收端所发送的确定反馈信息;
存储器1520可以用于存储发送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存储器1520可以是图15中的存储模块1530。可以理解的,基带电路1530、射频电路1540以及天线1550还可以用于支持发送端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例如,用于支持发送端与核心网侧的网元进行通信。图15中存储器1520被示为与处理器1510分离,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明白,存储器1520或其任意部分可位于信道资源分配装置1500之外。举例来说,存储器1520可以包括传输线、和/或与无线节点分离开的计算机制品,这些介质均可以由处理器1510通过总线接口1560来访问。可替换地,存储器1520或其任意部分可以集成到处理器1510中,例如,可以是高速缓存和/或通用寄存器。
可以理解的是,图15仅仅示出了发送端的简化设计。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发送端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发送端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详细描述接收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在一个示例中,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装置1600的示意性框图。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1600可以是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也可以是接收端内的一个或多个芯片。装置16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
装置16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接收端的部分或全部功能。该装置1600可以包括:处理器1610,基带电路1630,射频电路1640以及天线1650,可选的,该装置1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620。装置16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1660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66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660。
处理器1610可用于实现对接收端的控制,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由接收端进行的处理,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发送端的处理过程和/或用于本申请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还可以运行操作系统,负责管理总线以及可以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
基带电路1630、射频电路1640以及天线1650可以用于支持接收端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发送端之间收发信息,以支持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一个示例中,来自发送端发送的信号经由天线1650接收,由射频电路进行滤波、放大、下变频以及数字化等处理后,再经由基带电路解码、按协议解封装数据等基带处理后,由处理器1610进行处理来恢复发送端所发送的业务数据和信令信息,例如,接收端对接收到的PPDU进行解码解封装后得到A-MPDU,再经由处理器解析得到重传的MPDU或首次传输的MPDU;又一个示例中,接收端的确认反馈信息可由处理器1610进行处理,经由基带电路1630进行按协议封装,编码等基带处理,进一步由射频电路1640进行模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射频处理后,经由天线1650发射出去,存储器1620可以用于存储发送端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存储器1620可以是存储模块。可以理解的,基带电路1630、射频电路1640以及天线1650还可以用于支持接收端与其他网络实体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图16仅仅示出了接收端的简化设计。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接收端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发射器,接收器,处理器,存储器等,而所有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接收端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装置1500和装置1600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通用中央处理器(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微处理器等,也可以是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B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控制器/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处理器通常是基于存储器内存储的程序指令来执行逻辑和算术运算。
上述装置1500和装置1600中涉及的存储器还可以保存有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更具体的,上述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磁盘存储器等等。存储器可以是上述存储类型的组合。并且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还可以在处理器的外部,或在包括处理器或处理电路的多个实体上分布。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器可以具体体现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举例而言,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发送端或第二接收端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发送端或接收端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发送端或接收端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发送端或接收端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用于执行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涉及接收端或发送端的方法和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涉及的至少一个发送端和至少一个接收端。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又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数据传输装置也可以使用下述来实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等、任何其它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或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或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等。

Claims (37)

1.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先前传输的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中的需要重传的一个第一MPDU,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的第一A-MPDU子帧中;
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
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二LDPC码字;
发送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所述一个或多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所述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重传的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所述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包括: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采用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或,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第二LDPC码字,包括:
获取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LDPC码字,作为所述第二LPDC码字;或,
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所采用的校验矩阵相同或存在预设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所述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第二LDPC码字,包括:
采用重传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加扰,获得加扰后的待编码比特;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加扰后的待编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其中,所述重传扰码序列与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加扰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校验矩阵相同或存在预设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码字承载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中;
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MPDU重传指示,所述MPDU重传指示取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的MPDU;
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所述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特殊值,所述特殊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仅包括重传的MPDU;
重传MPDU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MPDU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
扰码器种子指示,用于指示重传的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器种子。
7.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先前传输的第一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中的需要重传的第一MPDU,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中的第一A-MPDU子帧中;
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
接收发送端重传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所述至少一个重传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所述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所述第二LDPC码字是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生成的;
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先前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的最大似然比LLR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所述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所述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包括:
将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补齐到所述打孔码字,以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
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译码,以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其中,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对先前传输的先传LDPC码字进行译码的校验矩阵相同或存在预设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采用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所述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包括:
将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补齐到所述打孔码字,以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
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或联合译码,以得到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
采用重传扰码序列对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
其中,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对先前接收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译码的校验矩阵相同或存在预设关系;所述重传扰码序列与对先前接收到的对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解扰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还包括:删去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后的信息比特中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以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MPDU编码后对应的至少一个重传码字承载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MPDU重传指示,所述MPDU重传指示取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的MPDU;
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所述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特殊值,所述特殊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仅包括重传的MPDU;
重传MPDU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MPDU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
扰码器种子指示,用于指示重传的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器种子。
13.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装置,应用于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先前传输的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中的需要重传的一个第一MPDU,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的第一A-MPDU子帧中;
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
处理模块,还用于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所述第二LDPC码字;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所述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中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重传的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所述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包括: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采用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或,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第二LDPC码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所采用的校验矩阵相同;或,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所述第一LDPC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包括: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所述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获取第二LDPC码字;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传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加扰,获得加扰后的待编码比特;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加扰后的待编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其中,所述重传扰码序列与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加扰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校验矩阵相同;或,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采用重传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进行加扰,获得加扰后的待编码比特;采用重传校验矩阵,对所述加扰后的待编码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其中,所述重传扰码序列与在之前传输的对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加扰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所述重传校验矩阵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码字承载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中;
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MPDU重传指示,所述MPDU重传指示取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的MPDU;
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所述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特殊值,所述特殊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仅包括重传的MPDU;
重传MPDU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MPDU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
扰码器种子指示,用于指示重传的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器种子。
19.一种重传数据的接收装置,应用于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先前传输的第一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中的需要重传的第一MPDU,所述第一MPDU包含于所述A-MPDU中的第一A-MPDU子帧中;
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包括第一LDPC码字,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重传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所述至少一个重传码字包括打孔码字,所述打孔码字为第二LDPC码字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被打孔后的全部或部分编码比特;所述第二LDPC码字是基于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生成的;
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先前接收到的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还包括: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所述至少一个未打孔码字对应的信息比特全部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对应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一信息比特集和不包含于所述第一A-MPDU子帧中的第二信息比特集;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补齐到所述打孔码字,以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采用重传译码参数,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译码,以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其中,所述重传译码参数与对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LDPC码字进行译码的译码参数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DPC码字的信息比特为采用扰码序列对所述第一信息比特集和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加扰后的信息比特;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补齐到所述打孔码字,以得到所述第二LDPC码字;
采用重传译码参数,对所述至少一个重传LDPC码字和之前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先传LDPC码字进行合并或联合译码,以得到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
采用重传随机扰码序列对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解扰,得到解扰后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
其中,所述重传译码参数与对先前接收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译码的译码参数相同;所述重传扰码序列与对先前接收到的对已加扰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进行解扰所采用的扰码序列相同。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删去合并译码或联合译码后的信息比特中的所述第二信息比特集,以得到所述第一A-MPDU子帧。
24.根据权利要求19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A-MPDU编码后对应的至少一个重传码字承载于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中;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MPDU重传指示,所述MPDU重传指示取第一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的MPDU;
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所述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特殊值,所述特殊值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仅包括重传的MPDU;
重传MPDU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PPDU中包括重传MPDU的A-MPDU子帧的总长度;
扰码器种子指示,用于指示重传的MPDU进行扰码所采用的扰码器种子。
25.一种A-MPDU的构造方法,应用于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一个聚合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A-MPDU,所述A-MPDU包括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和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一个所述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重传的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PDU;一个所述第二A-MPDU子帧包括一个初传的MPDU;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一长度L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二长度L2,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三长度L3;
分别采用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和所述第二编码参数,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封装到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的数据字段中;
所述第二编码参数根据第二长度L2确定。
发送所述PPDU。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编码参数根据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确定;
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包括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所述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相同;或,
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包括校验矩阵,所述校验矩阵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DU的数据字段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对应的N1个OFDM符号,和,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对应的N2个OFDM符号个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对应的OFDM符号个数N2;
基于OFDM符号个数N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所需的编码比特数Navbit
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RE-FDA0002146570790000071
Navbit=N2×NCBPS
其中当数据采用STBC方法,mSTBC=2,否则mSTBC=1;ND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信息比特数;Nservice为PPDU结构中的服务字段长度;NC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编码比特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包括:根据编码比特与码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编码参数中包括的编码码长。
30.根据权利要求25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长度指示,所述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长度L1或所述第二长度L2。
31.一种PPDU的接收方法,应用于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一个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所述PPDU的数据字段包括采用第一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一部分,和,采用第二编码参数编码对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编码后的第二部分;一个所述第一A-MPDU子帧包括一个重传的MPDU,一个所述第二A-MPDU子帧包括一个初传的MPDU;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一长度L1;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二长度L2,A-MPDU子帧的总长度为第三长度L3,;
分别采用第一编码参数和第二编码参数,对所述PPDU解码,得到所述至少第一A-MPDU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A-MPDU子帧;
其中,所述第二编码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的。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编码参数是基于先前传输的所述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参数确定的;
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包括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所述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编码码长和编码码率相同;或,
所述第一编码参数包括校验矩阵,所述校验矩阵与先前传输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A-MPDU子帧的校验矩阵存在预设关系。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长度L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PDU对应的OFDM符号个数N2;
基于OFDM符号个数N2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MPDU所需的编码比特数Navbit
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Figure RE-FDA0002146570790000081
Navbit=N2×NCBPS
其中当数据采用STBC方法,mSTBC=2,否则mSTBC=1;ND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信息比特数;Nservice为PPDU结构中的服务字段长度;NCBPS为每个OFDM符号能承载的编码比特数。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Navbit确定第二编码参数,包括:根据编码比特与码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编码参数中包括的编码码长。
36.根据权利要求3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PDU的前导包括长度指示,所述长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长度L1或所述第二长度L2;
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长度指示确定所述第二长度L2。
37.根据权利要求31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媒体接入控制层反馈物理层所述第二长度L2。
CN201910368702.8A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9010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8702.8A CN111901065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0801551.1A EP3955489A4 (en) 2019-05-05 2020-04-30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TRANSMISSION DATA AND APPARATUS
PCT/CN2020/088282 WO2020224532A1 (zh) 2019-05-05 2020-04-30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7/517,367 US20220060280A1 (en) 2019-05-05 2021-11-02 Retransmitted data sending method, retransmitte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68702.8A CN111901065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1065A true CN111901065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051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68702.8A Pending CN111901065A (zh) 2019-05-05 2019-05-05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60280A1 (zh)
EP (1) EP3955489A4 (zh)
CN (1) CN111901065A (zh)
WO (1) WO202022453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78778A1 (en) * 2019-07-12 2022-09-01 Lg Electronics Inc. Encoding scheme for harq operation
WO2022262030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87935B2 (en) 2021-02-19 2022-07-12 Ultralogic 6G, Llc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by modulation quality in 5G/6G
US20230142897A1 (en) * 2022-03-31 2023-05-11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codeword-based block acknowledgement for wi-fi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519596A (zh) * 2013-07-11 2015-05-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智慧HARQ WiFi系統及方法
US9876614B1 (en) * 2014-01-20 2018-01-2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10153868B2 (en) * 2015-06-12 2018-12-11 Apple In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78778A1 (en) * 2019-07-12 2022-09-01 Lg Electronics Inc. Encoding scheme for harq operation
WO2022262030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2261984A1 (zh) * 2021-06-18 2022-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5489A1 (en) 2022-02-16
WO2020224532A1 (zh) 2020-11-12
EP3955489A4 (en) 2022-05-25
US20220060280A1 (en)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7357B2 (en) Method for conducting HARQ with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54002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JP6938632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送信装置
WO2020224532A1 (zh)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US9363047B2 (en) Technique of encoding HARQ feedback information with two separate codewords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for DTX and ACK/NACK
US110710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environment
US20200083983A1 (en) Decoding performance
US11469859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echnique based on receiver processing capability
US20210336719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220149991A1 (en) Data unit sending method, data unit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181699A (zh) Harq成帧和重新发射
US11711101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0238845A1 (zh) 一种重传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及装置
US2023032780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decoding method
US2023032780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230208555A1 (en) Permutated extension and shorten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2023028330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encoding method, and decod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