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9615B - 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99615B CN111899615B CN201910373189.1A CN201910373189A CN111899615B CN 111899615 B CN111899615 B CN 111899615B CN 201910373189 A CN201910373189 A CN 201910373189A CN 111899615 B CN111899615 B CN 1118996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condition
- position information
- determining
- bas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22—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op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lgebr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该方法包括: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其中,第一条件用于指示光学实验中用到的多个光具的位置关系,第二条件用于指示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第三条件用于指示该多个光具进行成像的条件;根据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本申请只需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现的最终评分,实现了在实验过程中无需监管,自动评分的目的,还提高了评分的准确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或者测试理论知识,那么在实验过程,避免不了的需要对实验操作进行打分。例如,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只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而且还会结合学生的实验成绩,来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通常在学生进行实验时,由老师进行监督并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打分。
在相关技术中,可以获取实验的实际操作视频和实验的标准操作视频。然后将标准操作视频的每个标准评分点动作与实际操作视频中对应的评分点动作进行分析比较,分别计算每个标准评分点动作和实际操作视频中对应的评分点动作的相似度,根据计算出的相似度,确定实验的得分。
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用户在实验过程中动作不同,那么对于不同的用户做出的评分点动作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根据标准评分点动作与实际操作视频中对应的评分点动作的相似度来确定打分,会导致精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评分精确度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应用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用于指示光学实验中用到的多个光具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条件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三条件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光具进行成像的条件;
根据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可选地,所述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包括:
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多个光具,且所述多个移动底座能够在所述刻度尺上移动;
根据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
可选地,所述多个光具和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所述刻度尺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
所述从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中,确定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包括:
对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第一图像,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任一图像;
根据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移动底座,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图像区域,所述图像区域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以及部分刻度尺,所述部分刻度尺上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两侧的数字标签,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为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的任一移动底座;
识别所述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所述位置距离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或者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所述位置距离,以及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相邻的两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可选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多个光具包括光源、凸透镜和光屏;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包括:
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选择所述凸透镜的横坐标位于所述光源的横坐标和所述光屏的横坐标之间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作为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
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选择所述光源的纵坐标、所述凸透镜的纵坐标和所述光屏的纵坐标相同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的数量作为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
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所述物距为安装所述光源的移动底座与安装所述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所述像距为安装所述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与安装所述光屏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
根据确定的物距和像距,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基准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基准位置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基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实验的评分装置,应用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用于指示光学实验中用到的多个光具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条件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三条件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光具进行成像的条件;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多个光具,且所述多个移动底座能够在所述刻度尺上移动;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
可选地,所述多个光具和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所述刻度尺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
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第一图像,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任一图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还用于:
对于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移动底座,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图像区域,所述图像区域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以及部分刻度尺,所述部分刻度尺上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两侧的数字标签,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为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的任一移动底座;
识别所述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所述位置距离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或者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所述位置距离,以及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相邻的两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可选地,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多个光具包括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选择所述凸透镜的横坐标位于所述光源的横坐标和所述光屏的横坐标之间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作为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选择所述光源的纵坐标、所述凸透镜的纵坐标和所述光屏的纵坐标相同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的数量作为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所述物距为安装所述光源的移动底座与安装所述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所述像距为安装所述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与安装所述光屏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物距和像距,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
可选地,第一确定子模块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基准位置信息;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位置信息调整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评分设备,所述评分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实验的评分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实验的评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待检测图像,从该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中,确定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由于多个移动底座用于安装多个光具,因此,根据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这样,只需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现的最终评分,而无需借助其他的视频,不仅实现了在实验过程中无需监管,自动评分的目的,而且还消除了因个体差异而导致评分精确度较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评分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标签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实验器件相关信息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验的评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第一条件用于指示光学实验中用到的多个光具的位置关系,第二条件用于指示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第三条件用于指示该多个光具进行成像的条件。
步骤102:根据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综上所述,通过获取待检测图像,从该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中,确定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由于多个移动底座用于安装该多个光具,因此,根据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这样,只需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现的最终评分,而无需借助其他的视频,不仅实现了在实验过程中无需监管,自动评分的目的,而且还消除了因个体差异而导致评分精确度较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评分的准确率。
可选地,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包括:
从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该多个移动底座分别用于安装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且该多个移动底座能够在刻度尺上移动;
根据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可选地,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刻度尺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
从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包括:
对于待检测图像中的第一图像,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第一图像为待检测图像中的任一图像;
根据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可选地,根据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包括:
对于该多个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移动底座,从第一图像中确定图像区域,该图像区域中包括第一移动底座以及部分刻度尺,该部分刻度尺上包括位于第一移动底座两侧的数字标签,第一移动底座为该多个移动底座上的任一移动底座;
识别该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
根据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该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位置距离为第一图像中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或者为第一图像中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位置距离,以及与第一移动底座相邻的两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可选地,位置信息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该多个光具包括光源、凸透镜和光屏;
根据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包括:
从待检测图像中,选择凸透镜的横坐标位于光源的横坐标和光屏的横坐标之间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作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
从待检测图像中,选择光源的纵坐标、凸透镜的纵坐标和光屏的纵坐标相同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的数量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
根据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物距为安装光源的移动底座与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像距为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与安装光屏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
根据确定的物距和像距,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可选地,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基准位置信息;
根据基准位置信息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根据基准位置信息与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调整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流程图,应用于评分设备中,该评分设备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验的评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该评分设备可以为摄像机、终端等。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第一条件用于指示光学实验中用到的多个光具的位置关系,第二条件用于指示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第三条件用于指示该多个光具进行成像的条件。该待检测图像可以是在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获取的,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获取,例如从存储的实验视频中获取,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评分设备可以在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时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也可以在每获取一帧图像时确定该帧图像是否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或者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后,可以将其分别标记或存储,以便后续能够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进一步地,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之前,还可以对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例如,可以进行图像裁剪处理,即将图像中的无用区域进行裁剪,仅保留需要的区域,还可以进行其他预处理,如进行降采样处理以降低图像的采样率,以便于后续从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两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来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根据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该多个移动底座分别用于安装该多个光具,且该多个移动底座能够在刻度尺上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先从待检测图像中,识别出该多个光具,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然后再分别确定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需要说明的是,评分设备可以在获取到待检测图像时,从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当然,评分设备也可以在每获取到一帧图像时,就从该帧图像中确定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可以通过步骤2011-2012来实现。
步骤2011: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刻度尺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对于待检测图像中的第一图像,可以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第一图像为待检测图像中的任一图像;根据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数字标签为刻度尺在出厂时,刻度尺上所印刷的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而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是用于标识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如图3所示,可以在光具1上设置“L”字样的标签,在光具2上设置“C”字样的标签,在光具3上设置黑色正方形样式的标签,在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包括“F”字样的五边形样式的标签,该五边形的一个角的指向与刻度尺垂直,且该五边形的一个角可以指向移动底座侧面底部的任意一处,如移动底座侧面底部二分之一宽度处。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字样的标签,如其他不同颜色的同一形状的标签,或者的同一颜色不同形状的标签,或者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标签,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
通过在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能够更加快速且准确的识别出图像中的实验器件,并确定每个实验器件的位置信息,提高了对实验器件的检测精度,为后续确定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为不同的标签设置属性不同的存储单元,将各个标签的位置信息按照所属的属性存储在各自对应的存储单元中,以便后续使用。例如,光具1上设置的标签所属的属性为1,光具2上设置的标签所属的属性为2,光具3上设置的标签所属的属性为3,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所属的属性为4,刻度尺上设置的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所属的属性为5;属性1对应存储单元1,属性2对应存储单元2,属性3对应存储单元3,属性4对应存储单元4,属性5对应存储单元5。那么,在确定出光具1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时,可以将该位置信息存储至存储单元1中。类似的,对于其他实验器件而言,均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对应存储各自的位置信息,且后续步骤中获取到的信息也可以对应存储在相应的存储单元中,在此,本申请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信息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该多个光具包括光源、凸透镜和光屏,标签可以设置在光源、凸透镜、光屏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与刻度尺平行的切面的中心位置处,那么标签所处的高度与标签所标识的光具的中心点的高度一致。这样,在拍摄的每帧图像中,标签所处的高度即为标签的纵坐标,标签所标识的光具的中心点的高度即为标签所标识的光具的中心点的纵坐标。而且,为了便于操作,标签的横坐标也可以与光具的中心点的横坐标设置为一致,这样即可将标签的位置信息,作为该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当然,也可以将标签设置在其他位置,如设置在侧面的最高处或其他位置处,那么确定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就需要根据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各自的尺寸和形状,确定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例如,若将标签设置在光源上与刻度尺平行的一个切面的最高点的中心位置,且事先存储光源的中心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光源的中心线的最高点与中心点之间的实际距离。这样,标签的横坐标与光源的中心点的横坐标相同,并且,可以确定光源的中心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图像距离。为了便于描述,将光源的中心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实际距离称为第一实际距离,将光源的中心线的最高点与中心点之间的实际距离称为第二实际距离,然后,确定第二实际距离与第一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将光源的中心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图像距离乘以该比值,得到光源的中心线的最高点与中心点之间的图像距离。然后,将标签的纵坐标减去光源的中心线的最高点与中心点之间的图像距离,得到光源的中心点的纵坐标,这样,即可得到光源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确定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与确定光源中心点的位置信息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误操作的情况,因此,需要保证从第一图像中确定光源、凸透镜、光屏和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获取第一图像之前的连续M帧图像中每帧图像的光源、凸透镜、光屏和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对于第一图像中所有标签中的每个标签而言,确定该标签的位置信息与M帧图像中对应标签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若该差值小于参考值,则表示该标签的位置信息稳定,从而按照上述方法确定第一图像中的每个标签的位置信息是否均稳定。若稳定,则执行后续步骤;若不稳定,则舍弃该第一图像,不再执行确定第一图像是否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的步骤。
步骤2012: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需要说明的是,评分设备可以先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分别确定出刻度尺上与该多个移动底座中的每个移动底座对应的至少两个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之后,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中每个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每个移动底座对应的至少两个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确定出每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刻度尺为双面刻度尺,即为双面均标识有用于表示刻度的数字标签,这样,无论从哪个角度获取待检测图像均能够快速且准确的识别出刻度尺上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以提高后续实验评分的准确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该多个移动底座中的第一移动底座,根据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从第一图像中确定图像区域,该图像区域中包括第一移动底座以及部分刻度尺,该部分刻度尺上包括位于第一移动底座两侧的数字标签,该第一移动底座为该多个移动底座上的任一移动底座。然后,识别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再根据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该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该位置距离为第一图像中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或者为第一图像中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位置距离,以及与第一移动底座相邻的两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该图像区域的大小为预先设置的,且每个移动底座均对应一个图像区域。例如,将以第一移动底座为中心,向第一移动底座的两侧分别延伸预设距离后得到该图像区域的长度,将移动底座顶部到刻度尺底部之间的距离作为该图像区域的宽度,该长度大于刻度尺上相邻两个数字标签之间的距离。当然,也可以以其他方式设置,只要保证该图像区域包括分别位于第一移动底座两侧的至少两个数字标签和第一移动底座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图像区域进行识别时,由于该多个移动底座中的每个移动底座对应一个图像区域,那么,在通过数字模型对一个图像区域中的数字标签进行识别,得到该图像区域的识别结果后,该识别结果和对应该图像区域的移动底座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其中,识别结果中包括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和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且每个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一一对应。
在识别出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图像区域的识别结果时,可以将识别结果与第一移动底座对应存储,从而将该多个移动底座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对应的图像区域的识别结果分别对应存储,方便后续查找以及使用。
例如,从移动底座1对应的图像区域中识别出了三个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分别为(x1,y1)、(x2,y2)、(x3,y3);该三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分别为30、31、32;移动底座2对应的图像区域中识别出了三个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分别为(x4,y4)、(x5,y5)、(x6,y6);该三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分别为40、41、42。
根据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该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的操作可以为:根据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移动底座的中心点的横坐标,根据第一移动底座的中心点的横坐标和该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
当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位于第一移动底座底部的二分之一宽度处时,可以将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横坐标作为第一移动底座的中心点的横坐标。当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位于第一移动底座的其他位置时,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与移动底座的中心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第一移动底座的实际宽度是已知的,而第一移动底座的图像宽度能够从第一图像中检测出来,那么就可以确定第一移动底座的图像宽度和实际宽度之间的比值,将该比值乘以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与移动底座的中心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得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与移动底座的中心点之间的图像距离,然后根据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与移动底座的中心点之间的图像距离,以及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横坐标,确定第一移动底座的中心点的横坐标。
其中,确定位置距离时,可以确定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的横坐标与第一移动底座的横坐标之间的第一差值,将该第一差值作为位置距离;或者也可以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的横坐标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第二差值,将该第二差值确定为位置距离。
根据位置距离,以及与第一移动底座相邻的两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时,可以将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的横坐标和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的横坐标之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三差值,将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和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第四差值。然后确定位置距离与第三差值之间的比值,再确定该比值与第四差值的乘积。若该位置距离为第一差值,则将该乘积与一侧的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之间的和值确定为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若该位置距离为第二差值,则将该乘积与另一侧的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多种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的方法,在保证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的准确率的同时,使得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的实现方式更加灵活。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评分设备可以直接识别第一图像中的所有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有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对于该多个移动底座中的第一移动底座,从识别出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中,选取横坐标与第一移动底座的横坐标之间的差值最小的至少两个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且该至少两个数字标签位于第一移动底座的两侧;再根据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至少两个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该位置距离为第一图像中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或者为第一图像中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位置距离,以及与第一移动底座相邻的两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出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至少两个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时,可以将其与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对应存储,从而将该多个移动底座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对应的识别结果分别对应存储,方便后续查找以及使用。并且,评分设备确定位置距离,以及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的具体过程与上述一些实施例中的过程类似,在次不再一一赘述。
在通过上述步骤2011-2012确定出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后,可以从待检测图像中,选择凸透镜的横坐标位于光源的横坐标和光屏的横坐标之间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作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从待检测图像中,选择光源的纵坐标、凸透镜的纵坐标和光屏的纵坐标相同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的数量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根据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物距为安装光源的移动底座与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像距为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与安装光屏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根据确定的物距和像距,从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确定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从该待检测图像中,选取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时,对于该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比较每帧图像中凸透镜的横坐标、光源的横坐标和光屏的横坐标之间的大小,若凸透镜的横坐标小于光源的横坐标且大于光屏的横坐标,或者凸透镜的横坐标大于光源的横坐标且小于光屏的横坐标,则确定该帧图像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
类似的,从该待检测图像中,选取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时,对于该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比较每帧图像中凸透镜的纵坐标、光源的纵坐标和光屏的纵坐标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确定该帧图像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
根据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第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时,可以将满足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中安装光源的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与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对应的物距,将满足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中安装光源的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与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之间的差值确定为对应的像距。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每获取到一帧图像时,就确定当前帧图像是否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通过判断当前帧图像中凸透镜的横坐标是否位于光源的横坐标和光屏的横坐标之间,若是,则确定当前帧图像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然后,判断当前帧图像中光源的纵坐标、凸透镜的纵坐标和光屏的纵坐标是否相同,若是,则确定当前帧图像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之后,在确定当前帧图像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确定当前帧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根据确定的物距和像距,确定当前帧图像是否满足第三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当前帧图像是否满足第三条件时,可以判断确定出的物距的倒数与确定出的像距的倒数之和是否等于凸透镜的焦距的倒数,若是,则确定当前帧图像为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凸透镜的焦距就即为已知,当选定实验所用的凸透镜时,可以按照上述方式确定出当前帧图像对应的物距,然后根据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凸透镜的焦距的倒数,计算出理论像距值,将计算出的理论像距值和确定出的当前帧图像的像距进行比较,若二者之间的差值位于误差范围内,则确定当前帧图像为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刻度尺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该多个移动底座分别用于安装该多个光具,该多个移动底座能够在刻度尺上移动,且该多个光具通过多个支撑杆分别安装在该多个底座上,该多个支撑杆的初始高度相同,且该多个支撑杆的高度可调节。
对于待检测图像中的第一图像,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第一图像为待检测图像中的任一图像。根据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分别连接的支撑杆的多个高度,根据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出的多个高度,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光具包括光源、凸透镜和光屏。评分设备可以从第一图像中确定光源连接的支撑杆的第一高度、凸透镜连接的支撑杆的第二高度、光屏连接的支撑杆的第三高度;然后根据光源、凸透镜、光屏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第一高度、第二高度、第三高度,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设置标签和存储标签的位置信息的过程,以及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光源、凸透镜、光屏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从第一图像中确定光源连接的支撑杆的第一高度、凸透镜连接的支撑杆的第二高度、光屏连接的支撑杆的第三高度的操作可以为:从第一图像中确定多个图像区域,每个图像区域中包括一个移动底座以及安装在移动底座上的光具;从每个图像区域中检测支撑杆的高度,并从检测得到的多个高度确定与每个移动底座的横坐标相同的光具对应的支撑杆的高度,从而得到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
并且,在确定出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后,可以将多个移动底座、多个光具和确定出的多个高度一一对应存储。例如,将光源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安装光源的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第一高度对应存储在单独的存储单元。当然也可以存储在其他存储单元,如光源上设置的标签所属的属性对应的存储单元下划分的子单元。
其中,根据光源、凸透镜、光屏和该三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第一高度、第二高度、第三高度,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的操作可以为:从待检测图像中,选择凸透镜的横坐标位于光源的横坐标和光屏的横坐标之间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作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从待检测图像中,选择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三者之间的比例为参考比例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根据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物距为安装光源的移动底座与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像距为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与安装光屏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将对应的物距的倒数与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凸透镜的焦距的倒数的图像确定为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由于该多个光具的实际高度已知,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用户通过调节该多个支撑杆的高度来调整该多个光具的位置,且该多个支撑杆在待检测图像中的高度与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是相同的,那么就可以推导出当该多个光具处于同一高度时,该多个支撑杆在待检测图像中的高度需要满足的参考关系式。当从待检测图像中检测出的第一高度、第二高度和第三高度满足参考关系式时,确定待检测图像满足第二条件。
假设该多个支撑杆在待检测图像中的高度与实际高度之间的比例为k,那么该多个光具若要处于同一高度,则
a+kh1=b+kh2=c+kh3;
其中,h1为第一高度、h2为第二高度、h3为第三高度,a为光源的实际高度,b为凸透镜的实际高度,c为光屏的实际高度;
那么,可以推导出第一高度h1、第二高度h2和第三高度h3需要满足的参考关系式为:
(a-b)h3=(a-c)h2-(b-c)h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式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能够判断该多个光具处于同一高度的一种实现方式,当然,实际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确定该多个光具是否处于同一高度。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与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确定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的方式不同,而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和确定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的过程类似,在此对于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和确定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的过程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上述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提供了多种方式,保证更加灵活的确定满足三个条件的图像,以便进行后续的评分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底座的数量可以至少三个。那么,当移动底座的数量多于三个时,可以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和所有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一图像中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从所有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中,筛选出该多个移动底座的位置信息。
由于该多个光具分别安装在该多个移动底座上,那么该多个光具分别对应一个移动底座,也即是说,每个光具的横坐标与该光具对应的移动底座之间的横坐标相同或者相近。因此,可以根据该多个光具的横坐标,从所有移动底座中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中,筛选出横坐标分别与该多个光具的横坐标之间的差值最小的移动底座,从而得到该多个移动底座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导致实际实验器件在拍摄的图像中存在畸变,因此,需要对图像中的实验器件的位置进行调整。
也即是,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可以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基准位置信息;对于该多个移动底座中的第一移动底座,根据基准位置信息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第一移动底座为该多个移动底座中的任一移动底座;根据基准位置信息与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调整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后再执行后续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移动底座相对于基准位置信息需要调整的高度与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需要调整的高度相同。例如,假设移动底座1对应光源,移动底座2对应凸透镜,若移动底座1相较于基准位置信息需要减少20个像素的高度,那么移动底座1对应的光源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也需要相对应的减少20个像素的高度;移动底座2相较于基准位置信息需要增加10个像素的高度,那么移动底座2对应的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也需要相对应的增加10个像素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从该多个移动底座中选取任一个移动底座的位置信息作为基准位置信息。当然,也可以以高度作为选取条件从该多个移动底座中选取一个移动底座的位置信息作为基准位置信息,如以该多个移动底座中纵坐标最大、最小或者位于中间作为选取条件。当然也可以设置其他选取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导致的拍摄的图像中实验器件的畸变通常仅表现在高度上,因此,在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时,仅需要根据基准位置信息中的纵坐标来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纵坐标。相应地,调整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时,仅需要根据基准位置信息中的纵坐标与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纵坐标之间的差值,来调整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纵坐标即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移动底座的纵坐标,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的纵坐标确定基准位置信息,该基准信息用于调整该多个光具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的高度。
由于在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仅需要调整纵坐标。因此,可以将该多个移动底座的纵坐标中的任意两个纵坐标所构成的范围确定为参考范围,从该参考范围内任选一个数值作为该基准位置信息,通过该数值来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纵坐标,以及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纵坐标。或者,通过计算该多个移动底座的纵坐标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该基准位置信息,通过该平均值来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纵坐标,以及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纵坐标。
这样,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图像中的每个实验器件的位置进行校正,使得后续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出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而保证后续评分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若移动底座的数量多于三个,上述步骤201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单元来实现:图像预处理单元401、第一检测单元402、稳定单元403、筛选单元404、校正单元405和第二检测单元40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图像预处理单元401对待检测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然后通过第一检测单元402对进行了预处理的图像进行检测,以得到多个光具和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通过稳定单元403来确定得到的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是否稳定。若稳定,则通过筛选单元404从所有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中,筛选出该多个移动底座的位置信息;然后通过校正单元405按照基准位置信息调整该多个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最后通过第二检测单元406来确定出该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并识别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根据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该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通过上述步骤201确定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后,可以根据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如下步骤202-203来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评分设备可以根据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或者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或者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也可以根据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任两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还可以根据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步骤202:根据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确定第一图像数量;根据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确定第二图像数量;根据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确定第三图像数量。
其中,第一图像数量是指该待检测图像中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的总帧数,第二图像数量是指该待检测图像中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的总帧数,第三图像数量是指该待检测图像中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的总帧数。
例如,该待检测图像为10帧图像,1-5帧满足第一条件,7-8帧满足第一条件,其他图像不满足第一条件,则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为1-5帧和7-8帧,1-5帧为的5帧,而7-8帧为的两帧,那么,第一图像数量为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评分设备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时,再根据待检测图像中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确定第一图像数量;根据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确定第二图像数量;根据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确定第三图像数量。也可以在每获取一帧图像,就直接执行上述步骤201,以确定当前帧图像是否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并分别对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的进行计数。例如,若当前帧图像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则将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的数量增加1,否则,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的数量不变。
步骤203:根据第一图像数量、第二图像数量和第三图像数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评分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图像数量或者第二图像数量或者第三图像数量,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也可以第一图像数量、第二图像数量、第三图像数量中的任两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还可以根据第一图像数量、第二图像数量、第三图像数量三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每获取一帧图像,执行上述步骤201-203,以确定当前帧图像是否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并对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进行计数,当获取到N帧图像时,将获取到的N帧图像作为待检测图像,根据待检测图像中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且确定出的评分为当前该N帧图像的评分。在获取到N帧图像之后,评分设备每获取到一帧图像,可以执行上述步骤201-203,以确定该帧图像是否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将该帧图像与该帧图像之前的N-1帧图像作为待检测图像,根据待检测图像中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当待检测图像为实验结束前获取到的最后N帧图像时,将确定出的评分确定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最终评分。
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不同的用户完成实验所需的时长不同,可以设置获取视频的参考时长,当实验时长到达参考时长时,停止获取图像,即使实验没有完成也不允许再进行实验,确定实验结束,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最终评分。当然,也可以设置停止按键,即可以通过触发停止按键来停止获取图像,此时,实验结束,当评分设备检测到针对停止按键的触发操作时,停止获取图像,确定实验结束,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最终评分。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用户可能不断进行调整,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时得到用户当前的评分,且评分的变化能够体现出用户在实验中的调整过程,从而实时确定用户的真实实验情况,在实验结束时,得到用户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最终评分。这样,既可以通过用户在实验过程中的评分变化实时展现用户的真实实验情况,同时还保证了评分的准确性。
例如,用户可能由于误触碰而使得评分设备确定出分值较高的评分,但是后续用户进行了调整,最终的实验结果的评分可能低于之前确定出的评分。例如,用户可能开始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导致评分设备确定出的评分较低,但是后续用户进行了调整,最终的实验结果的评分可能高于之前确定出的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评分设备也可以不实时确定用户当前的评分,直接将该实验结束前的N帧图像作为待检测图像,然后对待检测图像执行步骤201-203,根据待检测图像中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得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最终评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比较第一图像数量与第一预设阈值的大小,确定第一分值,比较第二图像数量与第二预设阈值的大小,确定第二分值,比较第三图像数量与第三阈值的大小,确定第三分值,根据第一分值、第二分值和第三分值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评分设备可以将第一分值或者第二分值或者第三分值作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也可以将第一分值、第二分值和第三分值中的任两者之间的和作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或者还可以将第一分值、第二分值和第三分值三者之间的和作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图像数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第一分值为第一满分分值,否则,第一分值为零。当第二图像数量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第二分值为第二满分分值,否则,第二分值为零。当第三图像数量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第三分值为第三满分分值,否则,第三分值为零。其中,第一满分分值、第二满分分值和第三满分分值三者之间的和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满分分值,且第一满分分值、第二满分分值和第三满分分值三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可以设置第一满分分值为30分、第二满分分值30分和第三满分分值为40分,则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满分分值为100分。也可以设置第一满分分值为10分、第二满分分值为10和第三满分分值为10分,则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满分分值为30分。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图像数量、第二图像数量和第三图像数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时,可以先确定第一图像数量对应的第一数值范围,从存储的数值范围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一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确定第二图像数量对应的第二数值范围,从存储的数值范围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二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确定第三图像数量对应的第三数值范围,从存储的数值范围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第三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根据第一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第二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和第三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三者中的至少一者,确定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第一数值范围可以为第一数量所属的数值范围,第二数值范围可以为第二数量所属的数值范围,第三数值范围可以为第三数量所属的数值范围,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第一数值范围、第二数值范围和第三数值范围,例如,以确定第一数值范围为例,可以先确定获取的所有图像,得到第一目标数量,确定第一目标数量与第一预设目标数量的比值,然后计算该比值和第一数量的乘积,将该乘积所属的范围确定为第一数值范围,确定第二数值范围与第三数值范围的过程与确定第一数值范围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数值范围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预先设置,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
以第一数值范围为第一数量所属的数值范围为例,存储的数值范围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述表1所示,假设确定出的第一图像数量为X,假设从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中确定该第一图像数量对应的第一数值范围为“X1<X≤X2”。此时,可以将表1中数值范围“X1<X≤X2”对应的分值“B”确定为该第一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
表1
数值范围 | 分值 |
0<X≤X1 | A |
X1<X≤X2 | B |
X2<X≤X3 | C |
X3<X≤X4 | D |
X4<X≤X5 | E |
…… | …… |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以上述表1所示的数值范围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上述表1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另外,还可以设置三个不同的数值范围与分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对应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这样能够保证确定出的第一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第二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和第三数值范围对应的分值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进一步保证了最终确定的评分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验的评分方法还可以通过图像采集模块501、图像处理模块502和评分模块503来实现。
评分设备可以通过图像采集模块501来采集待检测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模块502来对待检测图像进行处理,以确定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最后通过评分模块503来根据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当得到评分时,结束。
综上所述,通过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由于多个移动底座用于安装该多个光具,因此,根据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这样,只需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现的最终评分,而无需借助其他的视频,不仅实现了在实验过程中无需监管,自动评分的目的,而且还消除了因个体差异而导致评分精确度较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评分的准确率。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验的评分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该装置应用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01和第二确定模块602。
第一确定模块601,用于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第一条件用于指示光学实验中用到的多个光具的位置关系,第二条件用于指示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关系,第三条件用于指示该多个光具进行成像的条件;
第二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可选地,第一确定模块601,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该多个移动底座分别用于安装该多个光具,且该多个移动底座能够在刻度尺上移动;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可选地,该多个光具和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刻度尺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
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对于待检测图像中的第一图像,从第一图像中确定该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第一图像为待检测图像中的任一图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可选地,第三确定单元还用于:
对于该多个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移动底座,从第一图像中确定图像区域,该图像区域中包括第一移动底座以及部分刻度尺,该部分刻度尺上包括位于第一移动底座两侧的数字标签,第一移动底座为该多个移动底座上的任一移动底座;
识别该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
根据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该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位置距离为第一图像中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或者为第一图像中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与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位置距离,以及与第一移动底座相邻的两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确定第一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可选地,位置信息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多个光具包括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从待检测图像中,选择凸透镜的横坐标位于光源的横坐标和光屏的横坐标之间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作为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从待检测图像中,选择光源的纵坐标、凸透镜的纵坐标和光屏的纵坐标相同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的数量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物距为安装光源的移动底座与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像距为安装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与安装光屏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的物距和像距,从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可选地,第一确定子模块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该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基准位置信息;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基准位置信息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根据基准位置信息与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调整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待检测图像,从该待检测图像包括的每帧图像中,确定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由于多个移动底座用于安装多个光具,因此,根据待检测图像中确定出的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这样,只需要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即可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现的最终评分,而无需借助其他的视频,不仅实现了在实验过程中无需监管,自动评分的目的,而且还消除了因个体差异而导致评分精确度较低的问题,进而提高了评分的准确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实验的评分装置在对进行实验的评分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该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实验的评分装置与实验的评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7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评分设备700的结构框图。该评分设备7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评分设备700还可能被称为用户设备、便携式评分设备、膝上型评分设备、台式评分设备等其他名称。
通常,评分设备700包括有: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
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7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7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7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02中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7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实验的评分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评分设备7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7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7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704、触摸显示屏705、摄像头706、音频电路707、定位组件708和电源709中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7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外围设备接口703中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7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7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7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7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7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评分设备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万维网、城域网、内联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7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7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705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7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7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7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7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为一个,设置评分设备7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评分设备7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7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评分设备7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7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705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7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7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评分设备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评分设备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7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7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7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7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评分设备7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701或射频电路7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7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708用于定位评分设备7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7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或俄罗斯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709用于为评分设备700中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7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7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评分设备7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7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7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711、陀螺仪传感器712、压力传感器713、指纹传感器714、光学传感器715以及接近传感器716。
加速度传感器711可以检测以评分设备70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711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7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711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触摸显示屏7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711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陀螺仪传感器712可以检测评分设备70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712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711协同采集用户对评分设备700的3D动作。处理器7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712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压力传感器713可以设置在评分设备700的侧边框和/或触摸显示屏7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713设置在评分设备70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评分设备700的握持信号,由处理器701根据压力传感器713采集的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713设置在触摸显示屏705的下层时,由处理器701根据用户对触摸显示屏7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至少一种。
指纹传感器714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由处理器701根据指纹传感器714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或者,由指纹传感器714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为可信身份时,由处理器701授权该用户执行相关的敏感操作,该敏感操作包括解锁屏幕、查看加密信息、下载软件、支付及更改设置等。指纹传感器714可以被设置评分设备70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当评分设备700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时,指纹传感器714可以与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集成在一起。
光学传感器715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7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触摸显示屏705的显示亮度。具体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触摸显示屏7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触摸显示屏7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7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7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706的拍摄参数。
接近传感器716,也称距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评分设备700的前面板。接近传感器716用于采集用户与评分设备7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716检测到用户与评分设备7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701控制触摸显示屏7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716检测到用户与评分设备7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701控制触摸显示屏7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评分设备7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上述评分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实施例中的实验的评分方法。例如,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实验的评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用于指示光学实验中用到的多个光具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条件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三条件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光具进行成像的条件;
根据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包括:
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多个光具,且所述多个移动底座能够在所述刻度尺上移动;
根据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具和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所述刻度尺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
所述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包括:
对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第一图像,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任一图像;
根据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包括:
对于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的第一移动底座,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图像区域,所述图像区域中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以及部分刻度尺,所述部分刻度尺上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两侧的数字标签,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为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的任一移动底座;
识别所述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指示的刻度;
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和所述图像区域内包括的数字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位置距离,所述位置距离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一侧的数字标签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或者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另一侧的数字标签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之间的水平距离;
根据所述位置距离,以及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相邻的两个数字标签所指示的刻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述多个光具包括光源、凸透镜和光屏;
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包括:
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选择所述凸透镜的横坐标位于所述光源的横坐标和所述光屏的横坐标之间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作为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
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选择所述光源的纵坐标、所述凸透镜的纵坐标和所述光屏的纵坐标相同的图像,将当前选择的图像的数量作为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
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每张图像对应的物距和像距,所述物距为安装所述光源的移动底座与安装所述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所述像距为安装所述凸透镜的移动底座与安装所述光屏的移动底座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
根据确定的物距和像距,从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基准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基准位置信息调整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基准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移动底座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之间的差值,调整所述第一移动底座对应的光具上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
7.一种实验的评分装置,应用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从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第三条件的图像;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用于指示光学实验中用到的多个光具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二条件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光具中心点的位置关系,所述第三条件用于指示所述多个光具进行成像的条件;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确定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的评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中每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多个移动底座在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多个光具,且所述多个移动底座能够在所述刻度尺上移动;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确定满足所述第一条件的图像、满足所述第二条件的图像和满足所述第三条件的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光具和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标签,所述刻度尺上设置有用于指示刻度的数字标签;
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第一图像,从所述第一图像中确定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待检测图像中的任一图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光具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光具的中心点的位置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移动底座上分别设置的标签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移动底座在所述刻度尺上对应的刻度。
10.一种评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分设备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实验的评分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实验的评分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73189.1A CN111899615B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73189.1A CN111899615B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99615A CN111899615A (zh) | 2020-11-06 |
CN111899615B true CN111899615B (zh) | 2022-08-05 |
Family
ID=73169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73189.1A Active CN111899615B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996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98339A (zh) * | 2022-08-03 | 2022-09-02 | 成都西交智汇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平面镜成像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68721A (ja) * | 1993-09-22 | 1996-03-12 | Asahi Optical Co Ltd | 光学系のピント評価方法、調整方法、ピント評価装置、調整装置、およびチャート装置 |
JP2004186789A (ja) * | 2002-11-29 | 2004-07-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画像評価装置 |
CN109325950A (zh) * | 2018-10-19 | 2019-02-12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图像识别的二次系统的智能检查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681525U (zh) * | 2010-01-14 | 2010-12-22 | 乐山市实验中学 | 显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仪 |
CA2899714C (en) * | 2013-03-15 | 2020-10-27 | Ventana Medical Systems, Inc. | Tissue object-based machine learning system for automated scoring of digital whole slides |
CN107431764B (zh) * | 2015-03-27 | 2018-08-21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摄影装置、摄影装置主体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204808723U (zh) * | 2015-07-26 | 2015-11-25 | 莆田市荔城区聚慧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 |
CN105965495B (zh) * | 2016-05-12 | 2018-07-10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臂定位方法及系统 |
CN106339488B (zh) * | 2016-08-30 | 2019-08-30 | 西安小光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光标签的虚拟设施插入定制实现方法 |
CN108831228B (zh) * | 2018-06-01 | 2021-01-29 | 王雨杨 | 基于dis的实验操作测评方法及系统 |
-
2019
- 2019-05-06 CN CN201910373189.1A patent/CN1118996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68721A (ja) * | 1993-09-22 | 1996-03-12 | Asahi Optical Co Ltd | 光学系のピント評価方法、調整方法、ピント評価装置、調整装置、およびチャート装置 |
JP2004186789A (ja) * | 2002-11-29 | 2004-07-0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画像評価装置 |
CN109325950A (zh) * | 2018-10-19 | 2019-02-12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基于图像识别的二次系统的智能检查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姚铖等.自动验光仪中图像处理与调焦准确性的研究.《光学仪器》.2012,第34卷(第06期),第10-13页. * |
陈达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及探究方法的改进.《广西物理》.2016,第37卷(第02期),第37-3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99615A (zh) | 2020-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221012A1 (zh) | 图像特征点的运动信息确定方法、任务执行方法和设备 | |
CN110059685B (zh) | 文字区域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886208B (zh) | 物体检测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522863B (zh) | 耳部关键点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1857793B (zh) | 网络模型的训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150560B (zh) | 确定消失点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0442521B (zh) | 控件单元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13627413B (zh) | 数据标注方法、图像比对方法及装置 | |
CN112396076A (zh) | 车牌图像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0647881A (zh) | 确定图像对应的卡片类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738185B (zh) | 表单对象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308103B (zh) | 生成训练样本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754439B (zh) | 标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09189290B (zh) | 点击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241987A (zh) | 确定防区的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612405B (zh) | 窗口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586279A (zh) | 确定拍摄状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899615B (zh) | 实验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582184B (zh) | 页面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728167A (zh) | 文本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444749B (zh) | 路面导向标志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163192B (zh) | 字符识别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 |
CN112184802A (zh) | 标定框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804481B (zh) | 监控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2243083B (zh) | 抓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