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9473A -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9473A
CN111899473A CN202010619849.2A CN202010619849A CN111899473A CN 111899473 A CN111899473 A CN 111899473A CN 202010619849 A CN202010619849 A CN 202010619849A CN 111899473 A CN111899473 A CN 111899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module
sensor
unattende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98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杰
邹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uhang Ch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uhang Ch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uhang Ch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uhang Chua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98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94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9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94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监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具体的,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包括:主控端和通过连接线依次串联在所述主控端尾部的多个分段功能端;所述主控端内部设置有NB/LoRa模组、GPS模组以及分别连接所述NB/LoRa模组和GPS模组的主控模块;所述分段功能端内部设置有包括三轴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模组。所述分段功能端内部的传感器模组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主控端内部的主控模块;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传感器模组的检测结果;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向预设服务器发送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GPS模组的定位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监测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滑坡是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对居住在山区的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破坏公路造成交通瘫痪,破坏沿线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库区滑坡会造成水位变化,严重影响大坝安全。滑坡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滑坡监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快速有效地获取土层滑坡的环境参数,实现滑坡地层状态自动实时的监测,并对滑坡做出及时预警和趋势分析,是滑坡防治的前提和保障。
现有的滑坡监测技术方案主要有基于钢索拉升的边坡地滑设备、基于精确全球定位系统的位移监测、基于角度倾斜的固定式倾斜监测,这些设备均能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对监测点地层状态进行数据收集,便于中心根据状态变化来进行数据分析,但是这些方案都存在一些问题:
因为存在设备供电(多数是太阳能供电)和力学设施(拉伸钢丝和应力设施等)支持,设备体积较大,安装较复杂,需使用较多人力和工时安装;现有的滑坡监测设备体积较大,安装较复杂。现有滑坡监测设备。现有设备只具有单一功能,测量位移、测量土壤湿度、测量倾斜度等,而对于滑坡状态的变化趋势预测是需要根据多种数据融合进行判断,这就需要在滑坡监测区域需布设多种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与监控;现有设备因其功能的单一,上报数据仅限于设备传感器本身采集数据,对于数据分析的维度单一,无法从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角度来进行于滑坡状态变化的趋势分析与处理决策。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包括:
主控端和通过连接线依次串联在所述主控端尾部的多个分段功能端;
所述主控端内部设置有NB/LoRa模组、GPS模组以及分别连接所述NB/LoRa模组和GPS模组的主控模块;
所述分段功能端内部设置有包括三轴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模组。
所述分段功能端内部的传感器模组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主控端内部的主控模块;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传感器模组的检测结果;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向预设服务器发送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GPS模组的定位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供电的电池组。
可选的,所述连接线为铠装连接线。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含水传感器、三轴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主控端内部还设置有连接所述NB/LoRa模组的通讯天线、和连接所述GPS模组的GPS天线。
可选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低功耗模式控制单元、业务算法预处理单元和告警单元。
可选的,所述主控端的壳体包括:主控端防水外壳、主控电池仓外壳和半封闭连接线外壳;
所述主控端防水外壳的内部用于设置所述NB/LoRa模组、所述GPS模组和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内部用于放置电池;
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设置在所述主控端的尾部,内部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的内部空间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可选的,所述分段功能端包括:传感器仓外壳;
所述传感器仓外壳内部用于设置所述传感器模组、电池和所述连接线;
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传感器模组;所述连接线还用于串联相邻的主控端或分段功能端。
可选的,所述主控端防水外壳、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和所述传感器仓外壳的形状为圆柱形。
可选的,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和所述传感器仓外壳的侧面均设置有连接杆外壳;
连接杆用于穿过主控端连接杆外壳和分段功能端的连接杆外壳,使得所述主控端和多个分段功能端首尾相连。
本申请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中,主控端和通过连接线依次串联在所述主控端尾部的多个分段功能端;所述主控端内部设置有NB/LoRa模组、GPS模组以及分别连接所述NB/LoRa模组和GPS模组的主控模块;所述分段功能端内部设置有包括三轴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模组。所述分段功能端内部的传感器模组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主控端内部的主控模块;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传感器模组的检测结果;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向预设服务器发送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GPS模组的定位信息。如此设置分段功能端可以采集更加多维的数据,之后主控端内部的主控模块通过NB/LoRa模组发送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GPS模组的定位信息到预设服务器。如此预设服务接收信息后通过分析信息那时代的数据,判断是否有发生滑坡的危险。如此设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不需要拉伸钢丝和应力设施等力学设施支持,设备体积较大,安装较简单,只需使用较少人力和工时安装。现有设备具有采集多维数据的能力,可以根据多种数据融合进行判断。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中各个电路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中主控端的电路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的应用中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电源部分原理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主控模块原理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通信模组原理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传感器原理图
附图标记:
1-主控端、11-NB/LoRa模组、12-GPS模组、13-主控模块、141-主控端防水外壳、142-主控电池仓外壳、2-分段功能端、21-传感器模组、22-传感器仓外壳、3-电池、4-连接线、5-杆外壳、6-连接杆、半封闭连接线外壳-7。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首先,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滑坡是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对居住在山区的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破坏公路造成交通瘫痪,破坏沿线的石油天然气管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库区滑坡会造成水位变化,严重影响大坝安全。滑坡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滑坡监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快速有效地获取土层滑坡的环境参数,实现滑坡地层状态自动实时的监测,并对滑坡做出及时预警和趋势分析,是滑坡防治的前提和保障。
现有的滑坡监测技术方案主要有基于钢索拉升的边坡地滑设备、基于精确全球定位系统的位移监测、基于角度倾斜的固定式倾斜监测,这些设备均能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对监测点地层状态进行数据收集,便于中心根据状态变化来进行数据分析,但是这些方案都存在一些问题:
1.体积较大,安装较复杂。现有滑坡监测设备,因为存在设备供电(多数是太阳能供电)和力学设施(拉伸钢丝和应力设施等)支持,设备体积较大,安装较复杂,需使用较多人力和工时安装;
2.价格较高。现有设备因其结构和功能的原因,单个成本及售价较高;
3.功能单一。现有设备只具有单一功能,测量位移、测量土壤湿度、测量倾斜度等,而对于滑坡状态的变化趋势预测是需要根据多种数据融合进行判断,这就需要在滑坡监测区域需布设多种设备进行状态监测与监控;
4.数据分析能力较低。现有设备因其功能的单一,上报数据仅限于设备传感器本身采集数据,对于数据分析的维度单一,无法从多维度数据融合的角度来进行于滑坡状态变化的趋势分析与处理决策。
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参照下述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进行说明。
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中主控端内各个电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包括:
主控端1和通过连接线4依次串联在所述主控端1尾部的多个分段功能端2;
所述主控端1内部设置有NB/LoRa模组11、GPS模组12以及分别连接所述NB/LoRa模组11和GPS模组12的主控模块13;
所述分段功能端2内部设置有包括三轴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模组21。
所述分段功能端2内部的传感器模组21通过连接线4连接所述主控端1内部的主控模块13;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13发送所述传感器模组21的检测结果;
所述主控模块13用于向预设服务器发送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GPS模组12的定位信息。
如此设置分段功能端可以采集更加多维的数据,之后主控端内部的主控模块通过NB/LoRa模组发送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GPS模组的定位信息到预设服务器。如此预设服务接收信息后通过分析信息那时代的数据,判断是否有发生滑坡的危险。如此设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不需要拉伸钢丝和应力设施等力学设施支持,设备体积较大,安装较简单,只需使用较少人力和工时安装。现有设备具有采集多维数据的能力,可以根据多种数据融合进行判断。
具体的,主控端是系统的主要单元,主要完成对于功能端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协议报文组建与发送、控制信令接收与解包、配置下发、进程管理、低功耗模式控制、业务算法预处理、电池管理、异常告警、等功能,实现整个设备各功能部件的数据联通与工作管理。分段功能端是系统的数据采集单元,主要完成对于地层倾斜、位移、温度、湿度等状态数据的采集。功能端的标准化协议与可拆卸设计,结合使用场景改变分段功能,使得产品的使用维度与数据多样性更加丰富。
具体的,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主控模块13原理图。参照图7,主控模块13为标准设计,主要由STM32微处理器、Flash和基本接口电路组成,通过标准接口与主控端1通信模块、电源管理模块、GPS模块等进行数据通信与管理,并具有一定的数据预处理和业务计算能力,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处理单元。
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供电的电池3组。
由于本申请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中采用芯片为节电的芯片。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整个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耗电量较小,所以本申请提供的设备可以采用电池组进行供电。采用电池组进行供电而非采用太阳能充电模块进行供电,可以减少整个设备的体积。整个设备的安装过程更加的方便快捷。
具体的,STM32主控:STM32芯片是物联网设备通用主控芯片,功能完善,接口充足,功耗低,具有良好的业务运行能力;内部数据接口主要有UART/SPI/SWO等接口,完成对主控功能段各模块的数据传输;外部数据接口:通过UART和通用协议,完成对多段功能端各端数据的接入;如此基于STM32主控本身耗电量低的特点,采取电池组供电的方式,电池完成对个设备的电源供应,具有良好的高低温适应性和放电效应,能实现产品的3-5年工作时间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4为铠装连接线4。
铠装连接线是指在连接线的外部包裹有金属层的连接线,这种连接线更加的结实耐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铠装连接线主要用于连接主控端和分段功能端。由于主控端和分段控制端是分离的,所以二者之间可能会产生相对位移。采用铠装连接线可以保证二者在发生一些位移时,即使连接线受力,也不会轻易断裂而导致无法传递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模组21包括:含水传感器、三轴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的,图9为分段功能段三轴传感器原理图,这块设计采用兼容性设计,便于多种封装的传感器的置版。
含水传感器: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是造成地层扰动的重要因素,通常在雨季,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会导致滑坡风险的增大,及时掌握土壤含水量变化信息,便于了解地层变化趋势和风险变化。
三轴传感器:三轴传感器是该设备的主要状态传感器,它可以精确的采集到自身倾斜角度的变化,还能通过算法较精确的计算改功能段所在地层位移变化情况,结合平台大数据分析及三维可视化呈现方式,能直观体现出改地层的滑坡情况;
温度传感器:在冻土地带,温度的变化会造成含水量变化和土壤强度变化,也会造成土层滑坡风险,温度传感器能有效的获知地层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情况,结合经验曲线,及时做好该地段的滑坡预警与监测;
传感器模组中该可以包括其它传感器:该设备的可拆卸多功能段设计,还能通过加装空气质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使得设备具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多业务适配能力。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中主控端的电路模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参照图3,所述主控端1内部还设置有连接所述NB/LoRa模组11的通讯天线、和连接所述GPS模组12的GPS天线。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通信模组原理图。考虑到通信模组的工作稳定性,在电路设计与布板上做好通信单元的EMI设计。
NB/LoRa模组:物联网数据传输模块,采用业内先进的NB/LoRa模组,既可结合运营商物联网传输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也可在无运营商网络覆盖时,通过LoRa模组进行自组网或网关数据通信,完成数据传输;通讯天线:内置高性能通讯天线,使数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
GPS模组:高性能GPS模组,定期上报精确定位信息,结合附近大量的设备传送的定位信息,通过多点算法,能精确的获得设备在一定时间长度下的位移变化,还能在出现问题(滑坡告警、拔出告警、电池告警等)时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找到问题发生地点;GPS天线:内置高性能GPS天线,使卫星定位信息接收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13包括:低功耗模式控制单元、电源管理模块、业务算法预处理单元和告警单元。
进一步的,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电源部分原理图。由于设备采用电池供电,需具有长期的工作能力,而其外部器件多数在待机模式下仍具有微功耗的损耗,电源管理模块对于外部模组统一进行电源管理,主控模块通过IO端口对电源管理模块进行管理与控制,达到对于外部功能模块的通断电能力。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的应用中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和图5,本申请提供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中所述主控端1的壳体包括:主控端防水外壳141、主控电池仓外壳142和半封闭连接线外壳7;
所述主控端防水外壳141的内部用于设置所述NB/LoRa模组11、所述GPS模组12和所述主控模块13;
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142内部用于放置电池3;
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7设置在所述主控端1的尾部,内部设置有连接线4;所述连接线4穿过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142的内部空间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3。
主控端1采用电池3与电路分离设计,电池3在主控电池3仓内,侧面为连接杆外壳5,铠装连接线4铠装部分在电池3仓外壳内固定锚点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线进入主控防水外壳,通过活动接头与主控板进行连接后,内部进行防水灌胶处理。
所述分段功能端2包括:传感器仓外壳22和半封闭连接线外壳7;
所述传感器仓外壳22内部用于设置所述传感器模组21、电池3和所述连接线;
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传感器模组21;所述连接线还用于串联相邻的主控端1或分段功能端2。
分段部分采用电池与电路板同仓设计,铠装连接线铠装部分通过固定连接进行上下连接,连接线通过活动接头与电路板进行连接后,主体进行防水处理。主控与分段部分的加强连接,对各段进行抗拉连接,有效的解决了埋设后因地层扰动产生的设备断联情况。
所述主控端防水外壳、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和所述传感器仓外壳的形状为圆柱形。
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和所述传感器仓外壳的侧面均设置有连接杆外壳;
所述连接杆用于穿过主控端连接杆外壳和分段功能端的连接杆外壳,使得所述主控端和多个分段功能端首尾相连。
当所述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放置在预设孔洞后,抽出所述连接杆。
具体的步骤如下所示:
通过连接杆将主控功能端与多段功能段进行紧密联合,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在坡面上钻孔后,将设备放入,外露设备顶端,便于设备天线正常工作;
拔出连接杆,使各段之间去除紧结合,通过激活器将设备开启,进入工作状态。设备持续上报初始数据和定位信息,平台根据初次上报信息构建当前地点埋设初始状态背景图,开始持续对该地点进行状态监测。
当地层出现滑坡扰动,由于设备各段仅由铠装线缆进行连接,各段随着不同深度地层变化情况而变化,倾斜传感器将各段数据(倾斜角度变化及位移数据解算)进行采集上报,平台根据上报数据,结合三维可视化平台,展现地层变化情况,并根据配置阈值确定是否进行及时告警,便于安全人员进行问题处理。
低功耗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设备体积,降低安装难度。安装人员可以单人携带较多产品设备野外施工,安装方式仅需打孔、埋装、开启即可。不仅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还为进行多点埋设,能够收集海量的地层数据提供了基础。大量多点埋设后,可以进行多维度分析与展现此土层变化状况与趋势。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多段级联技术,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状态变化,通过平台对于数据解算与分析,清楚的了解设备埋设点一定深度土层的状态及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过程建立土层状态曲线,例如根据土层的含水量变化、温度变化、各段倾斜度变化,描绘土层在不同时间段的关于湿度、温度、位移的变化曲线,进而分析出该地点的土层未来变化趋势。
进一步的,分段功能端内部的传感器模组采用了可替换单元技术,可以使客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与业务,动态的选择挂载的传感器单元,使得业务拓展性更强。
例如冻土地带,设备除携带基本的倾斜滑坡检测单元外,可挂载更多的土层温度测量单元,这样就能描绘出一定深度内冻土的温度变化情况,而冻土的温度变化也是滑坡变化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设备体积与成本大大降低,能够使单位面积下埋设的设备数量更多,埋设设备数量的变化使获取土层数据大大增加,海量的多维数据使后台对于该地段土层状态的分析更加准确与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低功耗技术的应用使得无人值守成为可能,3-5年免值守免维护使用,大大降低工作强度,设备设定的告警阈值使当异常发生时能及时告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端和通过连接线依次串联在所述主控端尾部的多个分段功能端;
所述主控端内部设置有NB/LoRa模组、GPS模组以及分别连接所述NB/LoRa模组和GPS模组的主控模块;
所述分段功能端内部设置有包括三轴传感器在内的传感器模组;
所述分段功能端内部的传感器模组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主控端内部的主控模块;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发送所述传感器模组的检测结果;
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向预设服务器发送所述检测结果和所述GPS模组的定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供电的电池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铠装连接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组包括:含水传感器、三轴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端内部还设置有连接所述NB/LoRa模组的通讯天线、和连接所述GPS模组的GPS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低功耗模式控制单元、业务算法预处理单元和告警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端的壳体包括:主控端防水外壳、主控电池仓外壳和半封闭连接线外壳;
所述主控端防水外壳的内部用于设置所述NB/LoRa模组、所述GPS模组和所述主控模块;
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内部用于放置电池;
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设置在所述主控端的尾部,内部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的内部空间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功能端包括:传感器仓外壳和半封闭连接线外壳;
所述传感器仓外壳内部用于设置所述传感器模组和电池;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用于设置所述连接线;
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传感器模组;所述连接线还用于串联相邻的主控端或分段功能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端防水外壳、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和所述传感器仓外壳的形状为圆柱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池仓外壳、所述半封闭连接线外壳和所述传感器仓外壳的侧面均设置有连接杆外壳;
所述连接杆用于穿过主控端连接杆外壳和分段功能端的连接杆外壳,使得所述主控端和多个分段功能端首尾相连;
当所述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放置在预设孔洞后,抽出所述连接杆。
CN202010619849.2A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Pending CN1118994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9849.2A CN111899473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9849.2A CN111899473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9473A true CN111899473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191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9849.2A Pending CN111899473A (zh) 2020-07-01 2020-07-01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947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360A (zh) * 2021-04-21 2021-07-09 贵州大学 一种新型边坡固定监测预警器及分析监测方法
CN113345189A (zh) * 2021-08-06 2021-09-03 成都雨航创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ems的无人值守侦测传感器设备和系统
CN113866015A (zh) * 2021-08-06 2021-12-31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
TWI784583B (zh) * 2021-06-18 2022-11-21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可攜式自動災害預警及通報系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6360A (zh) * 2021-04-21 2021-07-09 贵州大学 一种新型边坡固定监测预警器及分析监测方法
TWI784583B (zh) * 2021-06-18 2022-11-21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可攜式自動災害預警及通報系統
CN113345189A (zh) * 2021-08-06 2021-09-03 成都雨航创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mems的无人值守侦测传感器设备和系统
CN113866015A (zh) * 2021-08-06 2021-12-31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
CN113866015B (zh) * 2021-08-06 2024-04-30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9473A (zh)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CN108343844B (zh) 一种多参数模块化油气管道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1514627B (zh) 毛细钢管油井压力远程监测监控系统
CN103026394B (zh) 表面安装的监视系统
CN202001063U (zh) 矿井底板水害预警系统
CN105336119A (zh) 一种崩塌体裂缝识别报警装置及其识别方法
CN206054001U (zh) 无线定位便携式隧道施工安全预警系统
CN105952495A (zh) 无线定位便携式隧道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5258765A (zh) 一种坝体静水位原位自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703086A (zh) 基坑在线安全监测系统
CN111981967A (zh) 一种滑坡深部位移远程可视化监测系统
CN203149775U (zh) 基于传感检测与视频检测的泥石流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CN111623747B (zh) 一种地表沉降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9459094A (zh) 基于十轴传感器的格栅位移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1622807A (zh) 一种矿山原位充填体力学评价系统及方法
CN210324548U (zh) 一种滑坡灾害远程监测系统
CN215416959U (zh) 一种基于雨量的滑坡监测系统
CN212460775U (zh) 一种无人值守滑坡监测设备
CN211604275U (zh) 一种无线传输式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装置
CN101936014A (zh) 地层震动时基坑安全稳定性在线实时监测方法
CN205539324U (zh) 一种电缆监测接地箱及电缆监测系统
CN112116220A (zh) 一种大规模建筑群震害人工智能预警及监测方法
CN106050307A (zh) 自发射便携式隧道施工安全预警系统及方法
CN206684904U (zh) 一种矿山排土场监测装置
CN215906867U (zh) 一种山区高边坡稳定监测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