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7544A -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7544A
CN111897544A CN202010480892.5A CN202010480892A CN111897544A CN 111897544 A CN111897544 A CN 111897544A CN 202010480892 A CN202010480892 A CN 202010480892A CN 111897544 A CN111897544 A CN 111897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terminal device
identifier
window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08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7544B (zh
Inventor
李善甫
钱莉
董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08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7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7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7544A/zh
Priority to EP21817532.1A priority patent/EP415214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6808 priority patent/WO202124442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97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7544B/zh
Priority to US18/070,835 priority patent/US20230093701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为用户针对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触发的,响应于该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第一窗口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该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相对应;第一终端设备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向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与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目标应用,采用上述方法,用户可以直接在第一终端设备上显示的目标应用图标进行操作,简化了在第二终端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的方式,实现对第二终端设备的灵活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等,其中,常见的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表。
目前,在智能手机和穿戴式设备上,实现拍摄、多媒体播放、多种模式的网络连接等功能的直接载体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
现有,穿戴式设备出于便携性考虑,屏幕尺寸较小,并且一般的穿戴式设备相比智能手机的处理能力低,上述特点决定了在穿戴式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的方式与在常规的智能手机上安装应用程序的方式有所区别,用户体验也有较大差异。例如,由于智能手表的屏幕较小,用户无法对智能手表的触摸屏进行精准操控。
随着穿戴式设备的发展和普及,用户对于在穿戴式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的便利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穿戴式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安装方式便利性较低、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用以简化在终端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的方式,实现对终端设备的灵活管理。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实现,该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为用户针对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触发的;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第一窗口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相对应;第一终端设备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目标第一标识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一个;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与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
采用上述方法,用户可以直接在第一终端设备上显示的目标应用图标触发第一操作,以选择将第一终端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应用程序安装至第二终端设备,不需要通过用于管理第二终端设备的专属应用程序来控制第二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安装,简化了控制第二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安装方式,实现了控制第二终端设备的安装应用程序的灵活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显示第一窗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目标应用图标上,以弹窗方式显示所述第一窗口;或第一终端设备在显示屏的预设位置显示第一窗口。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显示第一窗口的方式灵活性更高,满足用户不同的操作习惯,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分别与第一终端设备绑定。
采用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与第一终端设备具有历史连接的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与第一终端设备具有连接的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是预设的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是第一终端设备扫描到的设备,适用于第一终端设备控制与第一终端设备具有不同绑定关系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安装,适用场景广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具有一种显示状态;或
第一标识具有两种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连接时,所述第一窗口中所述第一标识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或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建立连接时,所述第一窗口中所述第一标识处于第二显示状态。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标识在不同的显示状态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显示状态来表示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第一标识的显示方式更加灵活,便于用户查看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功能性更加丰富,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标识具有一种显示状态;第一终端设备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之后,向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与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有连接;或
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与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未建立连接,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有连接。
采用上述方法,在响应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的操作时,若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未连接,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该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建立配对连接的第二指示信息,以建立两者之间的连接,并在成功建立连接后,指示该第二终端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程序,满足了不同场景中控制第二终端设备的需求,并且简化了在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不具有连接时的配对连接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二窗口,第二窗口包含第二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标识的选中操作,显示第一窗口。
采用上述方法,当第一标识有多个时,可以通过多个窗口进行显示,使得用户界面更加美观,有利于用户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将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发送给目标第二终端设备。
可替代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将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目标应用的名称,或者,包括目标应用的名称和版本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将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发送给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下载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安装包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格式;或第一终端设备将适配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的安装包的格式转换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格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应用的配置信息,以使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配置信息配置安装后的目标应用。
采用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来配置该目标应用程序,从而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上对应用程序的配置效率,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显示屏、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当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终端设备能够实现上述任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
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的模块/单元;这些模块/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所述芯片在运行时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以上第二方面到第六方面的有益效果,请参考第一方面提出各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动操作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第一窗口不同显示位置的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窗口的配置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显示第一标识的界面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组显示第一标识的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显示第一标识的界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第一窗口的界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组界面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对应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0和穿戴式设备20。
其中,移动终端10和穿戴式设备20上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目前,移动终端10上可以安装用于管理穿戴式设备20的专属应用程序(例如,穿戴式设备20为手表时,参见图1所示的,用户管理手表的名称为watch(手表)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10上操作控制该专属应用程序,以实现对穿戴式设备20上的应用程序的管理,例如,控制穿戴式设备20上应用程序的安装,也就是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10上实现对穿戴式设备20的远端控制,不需要用户在穿戴式设备20上进行手动操作。
应理解,通过移动终端10控制穿戴式设备20之前,移动终端10与穿戴式设备20之间可进行配对,且已通过配对建立连接,即移动终端10与穿戴式设备20之间能够进行通信。
下面,为使得本申请更容易理解,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涉及的一些共同的描述进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解释并不应视为对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终端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包括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可以是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比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可与移动终端之间进行通信,移动终端可与穿戴式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可采用的通信制式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近场通信制式,比如: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ZigBee、红外数据传输(Infrared DataAssociation,IrDA)、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或者移动终端与穿戴式设备之间也可采用移动终端与网络设备通信时采用的通信制式。在未来演进的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之间可采用基于蜂窝网络的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方式进行通信。无论采用何种制式,只要能够实现两个终端之间通信即可。
二、移动终端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一个例子是:智能手机。可选地,该智能手机具有较大的显示屏,比如:2.4英寸、3.1英寸、4英寸、5.5英寸、6英寸等。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等。
下面以移动终端10为例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的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1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10可以具有比图2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图2示出了移动终端10的一种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10可包括:包括处理器110、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20、WiFi模块130、显示单元140、存储器170、音频电路160及其连接的麦克和扬声器、传感器107、近场通信电路180等。
其中,处理器110可完成处理和控制的功能,控制移动终端10中的其他器件和单元。其中,处理器110可通过调用存储器170中的程序,以控制其他器件和单元的工作。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处理器,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
RF电路120或WiFi模块130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移动终端10可通过RF电路120或WiFi模块130访问服务器或其他终端,获取服务器或其他终端上的数据,比如:访问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器,获取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
穿戴式设备20也可通过RF电路120或WiFi模块130与移动终端10通信,比如:前述的D2D通信等。
RF电路202在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时,可采用的通信制式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IS-95、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2000、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TDD LTE)、频分双工-长期演进(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lution,FDD LTE)、长期演进-增强(Long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dvanced)、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System,PH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以及未来演进的各种无线通信制式。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WiFi模块207在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时,可采用802.11系列协议规定的WiFi无线通信制式。
此外,移动终端10也可通过RF电路120或WiFi模块130与穿戴式设备20通信。
近场通信电路180可接收和发射无线信号。移动终端10也可通过近场通信电路180与穿戴式设备20进行近场通信。
显示单元14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移动终端1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移动终端10正面的显示屏142。其中,显示屏14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处理器110生成的图像数据。可选地,显示屏104可具有触控的功能,此时该显示屏104为触控显示屏,用于接收用户的屏幕触摸操作,向处理器110提供用户的输入操作信息。
其中,触摸屏14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4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41与显示屏142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1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申请中显示单元1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51、距离传感器152、指纹传感器153、温度传感器154。移动终端1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和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10之间的音频接口。
存储器170可用于存储程序,存储的程序可用于控制上述各个单元和器件。此外,存储器170还可存储处理器110运行中产生的中间变量数据等。
移动终端1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移动终端1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三、穿戴式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穿戴式设备的例子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腕带、智能眼镜、项链等穿戴式设备。可选地,穿戴式设备具有较小的显示屏,比如:1.5英寸、1.73英寸等。
其中,穿戴式设备20的硬件结构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1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此处不再赘述。
四、移动终端与穿戴式设备配对
移动终端10和穿戴式设备20之间可进行配对,比如:通过前述的近场通信进行配对,比如:移动终端10与穿戴式设备20进行一系列信令交互设备的标识,型号等信息,这些信令交互的流程可参考目前移动终端与穿戴式设备之间配对的流程,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当两个终端完成配对后,可进行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比如:图片、文本、字符、图像、数据流等各种格式的数据传输。
比如:若移动终端10和穿戴式设备20采用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则可以通过移动终端10上的安卓穿戴式设备应用(Android Wear App)来设置与穿戴式设备20配对,穿戴式设备20开机初始化后,直接进入配对设置流程与移动终端10配对。
再比如:若移动终端10和穿戴式设备20采用iOS操作系统,穿戴式设备20是智能手表,则可以通过移动终端10上的手表应用(Watch App)来设置与穿戴式设备20配对,穿戴式设备20开机初始化后,直接进入配对设置流程与移动终端10配对。
移动终端10和穿戴式设备20之间配对后,穿戴式设备20可以接收来自移动终端10上的消息和/或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配对方式仅为举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进行两个终端之间的配对连接,或者通过第一标识进行配对连接,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此处不作重复说明。
五、应用程序
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对应的服务功能。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安装该应用的应用程序(也可以称为应用软件),从而运行该应用,实现该应用的服务功能。例如,具有提供拍摄服务功能的相机应用,终端设备需要安装相机应用软件,并运行相机应用时,即可以向用户提供拍摄服务功能。又例如,具有提供聊天服务功能的微信应用或QQ应用等,终端设备需要安装微信应用软件或QQ应用软件,并运行微信应用或QQ应用,即可以向用户提供聊天服务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的应用软件可以由终端设备的供应商开发,或者由应用供应商开发,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可以安装名称或功能相同的应用程序,但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的适配版本不同。例如,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上均可以安装“微信”,但移动终端上所安装的微信的开发文件和穿戴式设备上安装的微信的开发文件不同,例如是两者所应用的第三方库文件不同。
应理解,图1中所示出的移动终端10和穿戴式设备20仅为一种示例,移动终端可以为多个穿戴式设备提供服务,本申请对通信系统中穿戴式设备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而且,图1的移动终端是以手机为例示出的,穿戴式设备是以智能手表为例示出的,但本申请不限于此,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穿戴式设备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穿戴式设备,如智能手环、腕带、项链等。
目前,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管理穿戴式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前提是移动终端上需要安装该穿戴式设备对应的专属应用程序,但受限于该专属应用程序的功能,用户只能选择将移动终端上的全部应用程序安装至穿戴式设备,或者选择稍后安装,无法满足用户对穿戴式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灵活管理。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部分穿戴式设备上可以安装应用商店,用户可以直接在穿戴式设备上的应用商店中下载待安装的应用程序,但受限于穿戴式设备较小的屏幕尺寸,用户在穿戴式设备上进行应用程序的安装的便利性仍然较低。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图1或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用于移动终端控制穿戴式设备的应用程序安装,或用于移动终端控制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安装。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该第一操作可以用户对移动终端上的目标应用触发的,响应于该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该第一窗口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与第二终端设备相对应,第一终端设备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向该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该目标应用。例如,第一终端设备为手机,第二终端设备为智能手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智能手表上的应用安装,不需要用户在智能手表上进行手动操作,并且可以灵活地在手机上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应用,直接将目标应用安装至智能手表,不需要在手机上安装额外的管理智能手表的软件,简化了在智能手表(穿戴式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的方式,提高了用户控制穿戴式设备上进行应用安装的便利性。
下面以第一终端设备为手机,第二终端设备为穿戴式设备为例,结合具体附图和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和“应用程序”为同一概念,两者可以互相替换,下文中手机可以替换为第一终端设备,穿戴式设备可以替换为第二终端设备。
接下来结合该应用场景进行举例说明: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安装的流程示意图,图3中包含界面100、界面101和界面102。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图3的应用场景进行简要介绍。
手机上可以安装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该一个或多个已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图标(或简称为应用图标)可以显示于手机的显示屏上。其中,目标应用程序可以是指用户希望通过手机安装至穿戴式设备的应用程序,例如,用户在手机上已安装的应用程序中选择的应用程序,且该应用程序为用户想在穿戴式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其中,目标应用程序的图标也可以简称为目标应用图标。
如图3所示,手机接收到用户对图3中界面100所示的目标应用图标的第一操作。其中,该第一操作包括但不限于长按操作、点击操作、滑动操作等。
示例性地,长按操作是指连续按压该图标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例如,设定时长为3s,目标应用程序为微信,长按操作是指用户连续按压微信图标达到3s或3s以上。点击可以是点击一次也可以是连续点击多次,例如双击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滑动操作可以是用户点击选中目标应用图标(此时的状态为目标应用图标可以随用户的滑动而移动)向预设方向移动,例如,向右滑动、向左滑动、向下滑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参见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几种滑动操作的方式。
手机响应于用户在界面100中对目标应用图标触发的第一操作,即手机显示第一窗口,参见界面101。该第一窗口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其中,每个第一标识中与至少一个穿戴式设备相对应。
其中,如图3中界面101所示,该第一窗口可以是以弹窗方式显示。应理解,界面101仅为示意,手机显示该第一窗口的位置可以是目标应用图标的预设范围内的任一位置,另外目标应用图标的位置不同,第一窗口的显示位置也可以随之适应性变化,参见图5所示,手机显示该第一窗口的位置可以随着目标应用的图标所在的位置而动态调整。
具体的,第一标识中与穿戴式设备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第一标识与穿戴式设备一一对应,即第一窗口中的每个第一标识分别用于标识一个穿戴式设备,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标识为穿戴式设备的标识。
示例性地,第一标识可以是穿戴式设备对应的图标,例如,穿戴式设备为智能手表,则对应的第一标识可以是手表图标。又例如,穿戴式设备为智能手环,则对应的第一标识可以是手环图标。又例如,穿戴式设备为智能眼镜,则对应的第一标识可以是眼镜图标。可选的,第一标识与穿戴式设备的对应关系还可以是,第一标识与多个穿戴式设备相对应。则第一标识还可以是不同类型的穿戴式设备对应的同一个预设图标,例如,多个智能手表对应同一预设图标,多个智能手环对应同一预设图标。又例如,不论穿戴式设备是智能手表还是智能眼镜,抑或是智能手环,第一标识均为预设图标。
又示例性地,第一标识还可以是文字,例如第一标识为“安装至手表”或“安装至眼镜”等文字。可选的,第一标识对应的文字还可以是穿戴式设备的设备名称和/或型号等,用于用户对穿戴式设备进行识别。
再示例性地,第一标识还可以包含图标和文字,参见图3中界面101所示,第一标识包含手表图标和文字“安装到手表”。可选地,第一标识包含的文字还可以具有不同的状态,例如只读状态或读写状态,若为读写状态,则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窗口中显示的第一标识来编辑对应的穿戴式设备的名称。其中,界面101仅为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标识包含的图标和文字两者的位置关系不作限定。
综上,第一标识可以是图标和/或文字。应理解,该第一窗口中还可以包含其他的功能图标,例如,具有分享功能的图标、具有卸载功能的图标。
具体的,第一窗口中显示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可以与手机具有绑定关系,示例性地,该绑定关系可以是指,该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可以是与该手机当前具有连接的设备,或者该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是与该手机具有历史连接的设备,例如,与第一终端设备成功配对连接过的设备,或者该第一标识为预设的。示例性地,预设第一标识的方式可以是协议或标准定义的,也可以是开发人员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配置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第一标识的界面示意图,其中,每个第一标识可以对应于一种类型的穿戴式设备,用户可以在图6所示的配置界面中选择需要在第一窗口中显示的第一标识。例如,该用户仅有智能手表,则可以在图6所示的配置界面中选择手表图标和安装到手表文字,又例如,该用户有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和智能眼镜,则可以在图6所示的配置界面分别选中手表图标,手环图标和眼镜图标,未配置第一标识则不在第一窗口中进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6所示的配置界面仅为示意,本申请实施例对配置第一窗口的方式和第一窗口的形式不作限定,例如,配置第一窗口时还可以选择显示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的名称或型号,或者第一窗口还可以包含其他功能按键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应理解,第一窗口中显示的第一标识可以包含上述部分或全部绑定关系对应的穿戴式设备对应的第一标识,例如,第一窗口中显示的第一标识可以包括预设的第一标识和与手机当前具有连接的穿戴式设备对应的第一标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参见图3中的界面102,当手机接收到用户在界面102所示的第一窗口中对目标第一标识的选择(例如点击)操作,或者说,当手机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手机向该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安装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目标应用。
其中,目标第一标识是指在第一窗口中被用户选择的第一标识。目标穿戴式设备是指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例如,在图3所示的场景中,如界面100所示,目标应用为微信,如界面102所示,目标第一标识为包含手表图标的标识,假设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为智能手表,则手机监测到在界面102所示的第一窗口中手表图标被选择,则向该手表图标对应的智能手表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智能手表安装微信应用。
采用上述方法,用户可以选择将第一终端设备上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应用程序安装至第二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上不需要安装专门用于管理第二终端设备的专属应用程序,并且不需要一次将第一终端设备的全部应用程序都安装至第二终端设备,该方法可以实现用户灵活选择待安装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应用程序,对于控制第二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的安装方式更加简便,实现了对第二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的灵活管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窗口可以以一级菜单进行显示(参见上述实施例),可选的,该第一窗口还可以以N级菜单的方式来显示,例如,当有多个穿戴式设备时,可以通过多级菜单来显示多个穿戴式设备分别对应的第一标识。其中,第一窗口可以是二级菜单或者三级菜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下面以二级菜单为例,对显示第一窗口的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安装的流程示意图,图7中包含界面200、界面201、界面202、界面203和界面204。
其中,界面201显示的第二窗口为一级菜单,界面203中在第二窗口基础上显示的第一窗口为二级菜单,为方便说明,下文以一级菜单代替第二窗口,以二级菜单代替第一窗口。
如图7所示,手机接收到用户对图7中界面200所示的目标应用图标的第一操作。手机响应于该第一操作,跳转至界面201,即手机显示一级菜单,该一级菜单包含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该第二标识可以用于触发显示二级菜单的指令,示例性地,第二标识可以包含第一标识的图标和/或文字。
当手机监测到在界面202中的第二标识被选择,或者说,当手机监测到用户在界面202中对目标第二标识的选择操作。参见界面203,手机显示二级菜单。该二级菜单包含至少一个第一标识,该第一标识与穿戴式设备一一对应。参见界面204,当手机接收到用户在界面204所示的二级菜单中对目标第一标识的选择(例如点击)操作,或者说,当手机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手机向该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安装目标应用图标对应的目标应用。
应理解,第二窗口显示第二标识的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第一窗口显示第一标识的方式,即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对第二窗口进行配置,或者,第一标识可以对应于多个穿戴式设备,当对应多个穿戴式设备时,手机在响应用户对第一标识的选中操作时,可以显示该第一标识的二级菜单,该二级菜单显示该第一标识对应的多个穿戴式设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为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窗口和第二窗口的显示方式并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以多级菜单形式显示第一窗口的方式可以是预设的,其中,一级菜单包含的第二标识可以表示一类穿戴式设备,二级菜单包含的第一标识表示该类穿戴式设备中与第一终端设备具有绑定关系的设备。或者,手机还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与手机具有连接的穿戴式设备的数量动态调整显示第一窗口的方式,例如,若检测到与手机具有连接的该类型的穿戴式设备为数量达到设定数量,可以以多级菜单(例如二级菜单)形式来显示第一窗口,参见对图7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用户选中第一标识的操作可以是点击第一标识。其中,第一窗口的关闭方式也有多种,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手机监测到用户在第一窗口选中一个第一标识后,第一窗口关闭,即在手机显示第一窗口后用户仅可以选择一个第一标识。或者,第一窗口具有时效性,在该场景中,手机在第一窗口的有效时间内始终显示该第一窗口,用于保证用户在第一窗口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手机针对被选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分别向被选择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窗口可以具有时效性,具体的,在第一窗口的有效时间内,第一窗口不关闭,即第一窗口在首次显示时是通过第一操作触发的,在该第一窗口的有效时间内,手机始终显示该第一窗口,不需要用户重复触发第一操作来显示该第一窗口。用户可以在第一窗口中多次选中第一标识,以将同一目标应用安装至不同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中。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选中第一标识的操作可以是勾选第一标识。如图8所示,第二窗口的第二标识和第一窗口中的第一标识还可以具有用于勾选的操作框,用户可以通过勾选操作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可选的,被选择后的第一标识可以切换为其他显示状态,以向用户展示已选择的第一标识。可选的,当再次点击被选择的第一标识,还可以释放该第一标识,即该第一标识未被选择。示例性地,第一窗口中还可以包含确认键(图8未示出),用户在可以勾选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后点击确认按键以选择第一标识。可选的,用户点击确认键后,手机不再显示第一窗口。上述方式可以保证用户在第一窗口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标识。
上文对显示第一窗口的方式,以及第一窗口内包含的第一标识进行了介绍。具体的,第一标识还可以具有不同的显示状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第一标识可以处于不同的显示状态,示例性地,第一标识仅具有一种显示状态(记为显示方式一),例如,该一种显示状态为使能状态,即无论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与手机是否具有连接,第一标识均为使能状态。再示例性地,第一标识具有两种显示状态(记为显示方式二),例如,两种显示状态包括去使能状态和使能状态,示例性地,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与手机未建立连接时,第一标识可以处于去使能状态,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与手机具有连接时,第一标识处于使能状态。
首先对显示方式一进行具体介绍。
显示方式一:第一窗口中第一标识仅具有一种显示状态;
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安装的流程示意图,图9中包含界面300、界面301、界面302、界面303和界面304。
步骤1,手机接收到用户在界面300对目标应用图标触发的第一操作。
步骤2:响应于该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参见界面301)。
示例性地,使能状态下第一标识可以被选择,去使能状态下第一标识不可以被选择。假设第一窗口中包含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为与该手机具有历史连接的设备,示例性地,该第一窗口中显示的第一标识均为使能状态,即均可以被用户选择。
步骤3:手机监测到用户在界面302所示的第一窗口中对目标第一标识的选择操作。
可以理解地是,若第一标识仅具有一种显示状态,则用户无法通过第一窗口直观地根据第一窗口显示的第一标识判断出哪些穿戴式设备与手机具有连接,即用户在第一窗口选择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可能与手机具有连接,也可以与手机不具有连接。
步骤4:响应于该选择操作,判断与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穿戴式设备是否具有连接;
若具有连接,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6。
步骤5:向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安装目标应用。
示例性地,目标第一标识与目标穿戴式设备一一对应,即界面302中,若手机检测到与一个目标穿戴式设备具有连接,则向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安装微信应用。
步骤6:手机与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建立连接,在与目标穿戴式设备成功建立连接后,向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指示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安装目标应用。
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手机扫描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并在扫描到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后向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目标穿戴式设备与手机进行配对连接。
另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参见界面303,手机扫描可进行蓝牙配对的终端设备,并将扫描到的终端设备显示于界面303中,在接收到用户在界面303中手动选择目标穿戴式设备(如图9所示的名称为5Pro的智能手表)的操作,响应于该操作向该目标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例如蓝牙配对请求),随后,与该目标穿戴式设备进入配对连接过程(参见界面304所示)。应理解,用户也可以在界面303中选择其他终端设备,并执行上述后续流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上述步骤2中,手机还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与手机具有历史连接关系的穿戴式设备的数量动态调整显示第一窗口的方式,示例性地,一级菜单显示该类型的穿戴式设备对应的预设标识(第二标识),二级菜单中显示检测到的与手机具有历史连接关系的穿戴式设备,参见对图7或图8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显示方式二:第一窗口中第一标识具有两种显示状态。
示例性地,第一窗口中的第一标识具有至少两种显示状态,通过不同的显示状态表征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关系。
也就是说,第一窗口中显示的第一标识为与该手机具有历史连接的穿戴式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在显示第一窗口之前,会判断与该手机自身具有历史连接的穿戴式设备当前是否具有连接,如果具有连接,则第一窗口中该第一标识处于使能状态。如果不具有连接,则第一窗口中仍可以包含该穿戴式设备对应的第一标识,但该第一标识处于去使能状态。
其中,不同的显示状态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形态等。例如,使能状态下第一标识为彩色的,去使能状态下第一标识为灰色的。或者,使能状态下第一标识可以被选择,去使能状态下第一标识不可以被选择。
参见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标识的显示方式示意图,图10a中包含界面400和界面401。
步骤1,手机接收到用户在界面400对目标应用图标触发的第一操作。
步骤2:假设第一窗口中包含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为与该手机具有历史连接的设备,响应于该第一操作,判断与待显示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是否具有连接,并显示第一窗口。
参见界面401所示,如果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与手机具有连接,则第一窗口中该第一标识为使能状态;如果没有连接,则显示的第一窗口中该第一标识为去使能状态。
用户可以通过界面401中目标第以标识的显示状态,确定目标穿戴式设备与手机是否具有连接,若不具有,则可以手动方式建立连接,在成功建立连接后,第一窗口中该目标第一标识的显示状态转换为使能状态。
手机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时,向该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还可以是在去使能状态下和使能状态下,第一标识均可以被选择,但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该选择操作时,可以根据该第一标识的状态发送不同的指令。例如,若目标第一标识处于使能状态时,则向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目标应用。又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该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的操作时,若目标第一标识处于去使能状态时,则向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可选的,上述步骤2中,手机还可以根据检测到的与手机具有绑定关系的穿戴式设备的数量动态调整显示第一窗口的方式,示例性地,一级菜单显示该类型的穿戴式设备对应的预设标识(第二标识),二级菜单中显示检测到的与手机具有连接的该类型的穿戴式设备,参见图10b所示,具体可以参见对图7或图8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显示第一标识的方式,以表征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具有连接。
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标识的显示方式示意图,图11中包含界面500和界面501。
步骤1,手机接收到用户在界面400对目标应用图标触发的第一操作。
步骤2,响应于该第一操作,判断与待显示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是否具有连接,并在第一窗口中显示具有连接的穿戴式设备对应的第一标识。
假设第一窗口中包含的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为与该手机具有历史连接的设备,例如,包括名称为GT2、GT2e、4Pro和4Po的穿戴式设备。
若检测到该手机与名称为GT2和4Po的穿戴式设备具有连接,则在第一窗口中显示其对应的第一标识。对于没有连接的设备,则不在第一窗口中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了另一种显示第一标识的方式,以表征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是否具有连接。
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标识的显示方式示意图,图12中包含界面601和界面602。
示例性地,若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通过蓝牙连接,则显示蓝牙连接标识,若第一标识对应的穿戴式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没有蓝牙连接,则不显示蓝牙连接标识,可选的,第一窗口可以显示该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标识,参见图12所示。或者第一窗口不显示该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图12仅为举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连接标识的位置和图标不作限定。
上文以弹窗方式来显示第一窗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窗口还可以显示在手机显示屏的固定位置上。下面结合第一窗口的另一种显示方式来介绍另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的流程。
参见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安装的流程示意图,图13中包含界面500、界面501和界面502。
如图13所示,手机接收到用户对图13中界面500所示的目标应用图标的拖拽操作,具体的,拖动操作可以是,用户选中(例如点击或长按)目标应用图标,在该应用图标为选中状态时,向不同位置移动该图标。
手机响应于该拖拽操作,在界面501中所示的手机显示屏的预设位置显示第一窗口。具体的,该预设位置可以是手机的显示屏的顶部,或者显示屏的底部,本申请实施例对显示第一窗口的预设位置不作限定。其中,第一窗口的内容以及第一窗口包含的标识,可以参见上文中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针对用户通过处于不同位置的目标应用图标触发的拖拽操作,手机显示第一窗口的位置可以是固定的。举例来说,在图13的界面500所示的界面中,若手机检测到用户拖拽“微信”图标(第一操作),则显示的第一窗口的位置仍可以为界面501所示的位置。
参见界面502所示,当手机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或者说,当手机监测到用户在第一窗口中对目标第一标识的选择操作,向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具体的,选择操作可以是,用户将目标应用图标拖拽至第一窗口中目标第一标识的有效范围的任一位置,应理解,界面500至界面502所示的过程中,即用户将目标应用图标拖拽至第一标识的有效范围之前,用户应未放开该目标应用图标。
下面对该场景下第一窗口的关闭方式进行举例说明,例如,用户将目标应用图标拖拽至界面302所示的第一窗口中的手表图标,即该手表图标被选择,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手机响应该选择操作,向该手表图标对应的智能手表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同时关闭该第一窗口。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第一窗口具有时效性,具体的,在第一窗口的有效时间内,始终显示该第一窗口,假设有效时间为10分钟,则在该10分钟内,该第一窗口不会关闭,在界面502中,用户将相机图标拖拽至第一窗口的目标第一标识后,还可以继续在界面502中将其他应用图标,例如微信图标,拖拽至第一窗口的第一标识处,以实现将一个或多个目标应用安装至目标穿戴式设备。
上述方式,用于保证用户将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分别通过该同一个第一窗口安装至第二终端设备。不需要用户重复对不同的目标应用图标触发预设操作,可以灵活地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应用程序安装至第二终端设备,简化对于需要在第二终端设备安装多个应用程序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该示例与上文中以弹窗方式显示第一窗口的示例中关于第一操作,以及显示第一窗口的位置不同,其余流程可以参见上文示例的具体描述,例如,在图13中以多级菜单形式显示第一窗口,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程序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发送给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体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安装该目标应用;
示例性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从自身的应用商店下载的。
举例来说,目标应用程序为“微信”,第一终端设备为手机,第二终端设备为智能手表,该手机可以从自身安装的应用商店中下载适配于智能手表安装(运行)的微信版本,将下载的该微信版本的安装包发送至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接收到该微信版本的安装包后,安装该微信。应理解,上述应用商店这一名称仅为举例,在不同的第一终端设备中,其用于提供应用程序下载功能的app的名称可能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指示信息和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可以同时发送给该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先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安装包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先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再发送安装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再示例性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生成的,适配于目标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适配于第一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的安装文件和,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关于该目标应用的差异化文件,重构适配于第二终端设备的安装包。
下面以第一终端设备为手机,第二终端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示例性提供第一终端设备生成适配于第二终端设备的安装包的流程:
1)在手机系统中创建一个名称为“wear(手表)”的文件夹。应理解,该文件夹的初始状态为空文件夹。
2)将手机中该目标应用程序的源文件迁移至该wear文件夹中。其中,迁移可以是通过剪切或复制等方式完成的。
3)在手机中该目标应用程序的根目录下生成一个Wear模块(也可以成为文件)。
4)在该Wear模块中添加支持手表特性的代码,以及添加手表的依赖库文件,并将wear文件夹存储的该目标应用程序的源文件中的源代码部分,复制到该Wear模块中。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建立wear文件夹,直接从模板应用程序的源文件中复制源代码至该Wear模块中。
5)将该Wear模块中的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替换为适配于手表应用的API。
6)将该目标应用程序的整体页面布局,按照手机与手表的对应比例进行缩放;或者,首先识别出该目标应用程序包含的页面中的所有单元控件,然后将每个单元控件(例如功能按键、图标、文字等)缩小至符合手表屏幕宽度的尺寸,并按照手机中该目标应用程序的布局进行排列,可选的,还可以根据单元控件重要性,重新编排各单元控件排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重构流程还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或第三方(例如服务器)执行,例如,还可以是服务器生成适配于第二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程序的安装包,第一终端设备从该第三方获取该安装包后,通过短距通信的方式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自身的通信模块从该第三方获取该安装包;或者,还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生成该目标应用程序的安装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其中,该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目标应用的名称,或包括目标应用的名称和目标应用的版本信息。具体的,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下载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并使用该安装包安装目标应用;
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目标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并根据目标应用程序的名称和版本信息,在第二终端设备自身安装的应用商店中下载并安装该目标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版本信息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上正在运行的该目标应用程序的版本信息。或者在发送该相关信息之前,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检测该版本信息是否为该目标应用程序的最新的版本,若不是,则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在将该版本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之前,显示提示框,该提示框用于通知用户,当前目标应用程序的版本非最新版本,是否向更新该目标应用程序的版本,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目标应用程序的最新的版本信息,或者是仍发送当前的版本信息,随后,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用户选择的方式执行。
最为进一步优化,目标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包含目标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其中,目标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可以是指第一终端设备中目标应用程序的配置信息,例如,目标应用程序为微信,第一终端设备上的关于微信的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微信的设置信息,例如隐私设置、通用设置、聊天设置等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按照来自第一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来配置该目标应用程序,从而提高第二终端设备上对应用程序的配置效率,简化用户操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各个实施方式可以任意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
基于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了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如图1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401,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为用户针对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触发的。
其中,第一操作可以是上述图3至图13中所示的触控操作,也可以是语音指令,例如,语音助手应用接收用户发出的“在目标应用图标显示第一窗口”语音信息。
步骤1402,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第一窗口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相对应。
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操作的类型来显示第一窗口,例如,第一操作为图3所示的点击操作或长按操作,或图4所示的滑动操作,则第一终端设备响应该第一操作,可以以弹窗方式在目标应用图标的附近显示第一窗口。
又例如,第一操作为图13所示的拖拽操作,则第一终端设备响应该第一操作,可以在第一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预设位置显示该第一窗口。
具体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设方式来显示第一窗口,第一窗口可以是一级菜单,或者该第一窗口可以是N级菜单。该一级菜单中待显示的第一标识可以是与第一终端设备具有绑定关系的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标识。或者,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检测到与第一终端设备自身具有连接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数量来显示第一窗口。例如,若检测到有多个(预设数量)智能手表与手机具有连接时,可以以二级菜单的形式来显示该多个智能手表,其中,一级菜单中包含第二标识,用于触发二级菜单,该第二标识可以是预设标识,或者二级菜单中的多个第二终端设备中的其中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具体参见图7或图8所示,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步骤1403,第一终端设备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目标第一标识为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一个。
步骤1404,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与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目标应用。
第一终端设备监测到用户在第一窗口中对目标第一标识的选择操作,例如图7中的点击操作或图8中的选中操作,则向被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分别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若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未连接,则在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第一终端设备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并在成功建立连接后,向该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目标应用,具体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目标应用的流程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第一终端设备作为执行主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基于以上实施例以及相同构思,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1500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电子设备的芯片或电路。
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150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1501、处理单元1502和监测单元1503。其中,通信单元1501还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第一操作为用户针对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触发的;
处理单元1502用于,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第一窗口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相对应;
检测单元1503用于,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目标第一标识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一个;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502在显示第一窗口,具体用于:在目标应用图标上,以弹窗方式显示所述第一窗口;或在显示屏的预设位置显示第一窗口。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分别与电子设备绑定。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第一标识具有一种显示状态;或
第一标识具有两种显示状态,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具有连接时,第一窗口中第一标识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或,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未建立连接时,第一窗口中第一标识处于第二显示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第一标识具有一种显示状态;监测单元监测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之后,发送单元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确定与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有连接;或确定与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未建立连接,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确定与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有连接。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502具体用于:响应于第一操作,显示第二窗口,第二窗口包含第二标识;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标识的选中操作,显示第一窗口。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将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发送给目标第二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502还用于:下载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安装包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格式;或将适配于该电子设备的目标应用的安装包的格式转换为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格式。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将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发送给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目标应用的名称,或者,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目标应用的名称和版本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发送单元还用于: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向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目标应用的配置信息,以使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应用的配置信息配置安装后的目标应用。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终端设备,如图1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触摸屏1601,其中,所述触摸屏1601包括触敏表面1606和显示屏1607;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02;存储器1603;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未示出);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604,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1605连接。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604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1603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02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604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以用于执行如图14及相应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丢弃,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为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应用触发的;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相对应;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所述目标第一标识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显示第一窗口,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应用图标上,以弹窗方式显示所述第一窗口;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显示屏的预设位置显示所述第一窗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绑定。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标识具有一种显示状态;或
第一标识具有两种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具有连接时,所述第一窗口中所述第一标识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或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未建立连接时,所述第一窗口中所述第一标识处于第二显示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具有一种显示状态;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监测到所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之后,向所述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有连接;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未建立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检测到与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有连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显示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包含第二标识;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响应于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标识的选中操作,显示所述第一窗口。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将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发送给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发送给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下载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所述安装包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格式;或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适配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的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格式。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将所述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名称,或者,所述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名称和版本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应用的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配置信息配置安装后的所述目标应用。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用户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为所述用户针对所述电子设备上的目标应用触发的;
处理单元,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显示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标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相对应;
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所述目标第一标识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标识中的一个;
发送单元,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目标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安装所述目标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在显示第一窗口,具体用于:
在所述目标应用的图标上,以弹窗方式显示所述第一窗口;或在显示屏的预设位置显示所述第一窗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分别与所述电子设备绑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具有一种显示状态;或
第一标识具有两种显示状态,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连接时,所述第一窗口中所述第一标识处于第一显示状态;或,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未建立连接时,所述第一窗口中所述第一标识处于第二显示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具有一种显示状态;
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第一窗口中的目标第一标识被选择之后,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与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有连接;或
确定与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未建立连接,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建立连接;确定与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具有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1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显示第二窗口,所述第二窗口包含第二标识;响应于所述用户对所述第二标识的选中操作,显示所述第一窗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将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发送给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下载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所述安装包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格式;或将适配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所述目标应用的安装包的格式转换为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格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将所述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名称,或者,所述目标应用的相关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应用的名称和版本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前,或,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后,向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目标应用的配置信息,以使所述目标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应用的配置信息配置安装后的所述目标应用。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480892.5A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897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0892.5A CN111897544B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EP21817532.1A EP4152143A4 (en) 2020-05-30 2021-05-28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INSTALLATION OF AN APPLICATION
PCT/CN2021/096808 WO2021244429A1 (zh) 2020-05-30 2021-05-28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US18/070,835 US20230093701A1 (en) 2020-05-30 2022-11-2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stallation of application progra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0892.5A CN111897544B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7544A true CN111897544A (zh) 2020-11-06
CN111897544B CN111897544B (zh) 2022-04-22

Family

ID=7320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0892.5A Active CN111897544B (zh) 2020-05-30 2020-05-30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3701A1 (zh)
EP (1) EP4152143A4 (zh)
CN (1) CN111897544B (zh)
WO (1) WO2021244429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6199A (zh) * 2020-11-25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244429A1 (zh) * 2020-05-30 2021-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CN114840106A (zh) * 2021-02-01 2022-08-02 湖南微步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不同设备的应用接续操作方法和系统
WO2022228305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622861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江西格如灵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设备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7962A (zh) * 2014-02-21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293563A (zh) * 2015-06-01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7076258A1 (zh) * 2015-11-03 2017-05-11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及其下载应用的方法
CN106775624A (zh) * 2016-11-17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显示顺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6503A2 (en) * 1998-12-17 2000-06-22 Pcfirst.Com, Inc. Automatic and selective transfer of software and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from a source computer to a target computer and automatic upgrade of software
AU2001253857A1 (en) * 2000-03-14 2001-09-24 Buzzpad,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linked multi-user groups of shared software applications
TW200410103A (en) * 2002-12-10 2004-06-16 Momenta Inc Taiw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erying reports about mobile computer devices
US20140006964A1 (en) * 2011-10-12 2014-01-02 Yang P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Data Files in Personal Devices and a network
EP2798533A4 (en) * 2011-12-30 2015-09-23 Intel Corp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WEB APPLICATION CONVERSION SYSTEMS
US9092233B2 (en) * 2012-09-07 2015-07-28 Apple Inc. Accessory booting over USB
EP3748492B1 (en) * 2013-01-28 2022-04-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ownloading and launching an app on a second device from a first device
US20160156603A1 (en) * 2014-11-28 2016-06-02 Craig Janik Low Power Secure Use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Ring
US10083018B1 (en) * 2015-03-09 2018-09-25 Fitbi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application templates to wearable client devices
CN105468417A (zh) * 2015-11-27 2016-04-0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应用软件安装方法和装置
WO2018128413A1 (en) * 2017-01-05 2018-07-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CN111897544B (zh) * 2020-05-30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7962A (zh) * 2014-02-21 2014-05-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293563A (zh) * 2015-06-01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17076258A1 (zh) * 2015-11-03 2017-05-11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卡及其下载应用的方法
CN106775624A (zh) * 2016-11-17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应用显示顺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4429A1 (zh) * 2020-05-30 2021-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16199A (zh) * 2020-11-25 2021-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840106A (zh) * 2021-02-01 2022-08-02 湖南微步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不同设备的应用接续操作方法和系统
WO2022228305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622861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江西格如灵科技有限公司 互联网设备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52143A1 (en) 2023-03-22
EP4152143A4 (en) 2023-11-08
WO2021244429A1 (zh) 2021-12-09
US20230093701A1 (en) 2023-03-23
CN111897544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7544B (zh)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安装的方法及装置
US11818423B2 (en) Method for outputting audio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the same
US100574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CN106209964B (zh) 电子装置和用于在电子装置中控制应用的执行的方法
KR102532366B1 (ko) 무선 충전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KR102277460B1 (ko) 화면을 공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EP3142006A2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6007781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unning application program
KR20160094032A (ko) 통합 메시지 어플리케이션 운용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장치
US1136836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oftware setting method based on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i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143794A1 (zh) 一种息屏显示主题显示方法及移动设备
EP3035657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setting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KR20180107997A (ko) 테더링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0998525A (zh) 一种广播事件处理方法及设备
KR20180052429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20160364161A1 (en) External device operat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US9924549B2 (en) Method for connecting local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ing the same
US20240095015A1 (en) Upgrade prompt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9413714B (zh) 用户代理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KR20180092075A (ko) 카드 정보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EP4354915A1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esim) car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5442472A (zh) 一种终端设备、通信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7376120A (zh) 一种可配置通道的消息推送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334604A (zh) 一种终端设备、网络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6708063A (zh) 日志上报方法、电子设备、云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