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8251A - 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8251A
CN111888251A CN202010956583.0A CN202010956583A CN111888251A CN 111888251 A CN111888251 A CN 111888251A CN 202010956583 A CN202010956583 A CN 202010956583A CN 111888251 A CN111888251 A CN 1118882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vity
air outlet
cas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65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Datang Aishe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Datang Aishe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Datang Aishe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Datang Aishen Medic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65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82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8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825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4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from a small area, e.g. a to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出风腔通过出风腔连通口与安装在燃烧壳体内的出风管相连通,出风管的底部通过开设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底面的出风连通口与底部出风壳体内腔相连通,底部出风壳体内腔与出风口相连通,在出风腔内安装有电池盒,电池盒一侧安装有电控板,该电控板的一端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外壁的控制开关相连接;利用吸风机在壳体内部形成一个循环作业,不仅可以实现艾灸的效果,还能减少烟雾,保证艾灸的持续疗效,同时利用循环风处理的方式,克服了传统的采用布料蒙上保持艾灸疗效的方式,整体美观度强,并且摒弃了布罩的使用,可以将底部的散热口与病患位置更加的贴近,提高艾灸的疗效。

Description

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艾灸仪能够使汗毛孔舒张,使艾绒的有效成份、挥发物迅速通过穴位经络,直接作用于病灶,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艾灸仪能够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肩周炎、静脉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腰腿痛、腹痛、腹泻、扭伤红肿疼痛、面神经麻痹、中风、半身不遂、高血压。内、外、妇、儿、五官科、神经系统、泌尿、内分秘调节仪对减肥、祛癍、美白、调节内分泌、对乳腺增生、乳腺囊性肿瘤、纤维瘤、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盆腔炎、附件炎、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传统的艾灸仪在使用时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集中体现在:首先,传统的艾灸仪是利用循环加压给风的原理将燃烧后的艾柱烟雾作用到病灶位置,然后实施治疗作业,但是传统的艾灸仪的风机是直接对烟雾实施吹出作业,因艾灸的烟雾被高压风吹出后,一些灰尘也会被带出,导致治疗时夹杂灰尘的烟雾作用到病灶位置,造成烫伤或者难以打理,还有一些艾灸仪不采用吹风作业而是在出风口的底部用一块布料蒙上,保证温度和烟雾能作用到病灶位置,这些方法在使用时均存在不便,造成艾灸效果降低,并且直接吹出的烟雾会对空气形成污染,往往存在很大的刺鼻气味;其次,传统的艾灸仪风机运行时,因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使用,导致风机叶片或者主机位置粘上很多粘稠状液体,这也灰尘和液体是在风机作业过程中经艾柱燃烧后烟雾形成的,长时间使用后,吹风机的寿命大大降低,造成整个艾灸仪不能工作;再次,传统的艾灸仪使用时不能随意的调整出风口的朝向,患者使用时只能采取卧姿治疗,并且传统的艾灸仪不能随意调整艾灸高度,不能根据需求来调整灸头的转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控烟效果明显,流通顺畅合理,排烟适当,内循环净烟,净烟效果明显,热效发挥明显,安全系数高,外形美观,有效阻挡落灰和高温烫伤,使用方法简单易操作的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和运行效率高,控烟效果明显,流通顺畅合理,排烟适当,内循环净烟,净烟效果明显,热效发挥明显,安全系数高,外形美观,有效阻挡落灰和高温烫伤,使用方法简单易操作的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循环艾灸仪,包括安装在底座上方的调节连杆,活动安装在调节连杆上方的吸风循环装置,所述的吸风循环装置包括底部出风壳体,底部出风壳体上方安装有燃烧壳体,燃烧壳体上方安装有循环出风壳体,循环出风壳体上方安装有循环过滤进风壳体,在底部出风壳体的内侧面安装有底部限位支架环架,底部限位支架环架上方设置有落灰网,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上部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下方的底部出风壳体内侧开设有出风口,进风口的内侧与安装在燃烧壳体内的燃烧腔体相连通,进风口的外侧与安装在燃烧腔体外壁与燃烧壳体内壁之间的进风管相连通,进风管的顶部通过开设在循环出风壳体顶部的循环出风口与设置在循环过滤进风壳体内的循环进风腔体相连通,在循环进风腔体的中部安装有过滤腔,过滤腔的中部安装有吸风腔,吸风腔的底部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内的吸风机的进风端相连通,吸风机的出风端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内的出风腔相连通,在出风腔的外侧以及循环出风口的内侧之间安装有进出风隔离挡板,在燃烧壳体的顶板上开设有出风腔连通口,出风腔通过出风腔连通口与安装在燃烧壳体内的出风管相连通,出风管的底部通过开设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底面的出风连通口与底部出风壳体内腔相连通,底部出风壳体内腔与出风口相连通,在出风腔内安装有电池盒,电池盒一侧安装有电控板,该电控板的一端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外壁的控制开关相连接。
所述的调节连杆包括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方中心位置的底部固定杆,底部固定杆的上方通过第一旋转调节架与第一调节连杆相连接,第一调节连杆的上方通过第二旋转调节架与第二调节连杆相连接,第二调节连杆与连接套管固定连接,在循环出风壳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连接轴凸,连接套管的外端套装在旋转连接轴凸上。
所述的底部出风壳体为顶部带有开口的U型槽状圆环结构,底部出风壳体的顶部外侧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与燃烧壳体的底部相连接,底部限位支架环架是内侧面为环片的圆形换装结构,底部限位支架环架安装在底部出风壳体与燃烧壳体之间,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的中部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落灰网限位架,落灰网限位架内侧固定安装有落灰网支撑杆,落灰网活动安装在落灰网支撑杆上方。
所述的燃烧壳体是底部带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在燃烧壳体的顶板上开设有进风管限位固定口,进风管的中部套装在进风管限位固定口内,在燃烧腔体的内侧设置有艾柱调节环腔,艾柱调节环腔的底部与燃烧腔体相连通,燃烧腔体通过进风口与进风管相连通相连通。
所述的循环出风壳体是底部带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吸风机固定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的顶部底壁中心位置上,在循环出风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孔,该孔的上方与吸风腔的底部相连通,该孔的下方与吸风机的进风端相连通。
所述的吸风腔为圆柱形管状结构,过滤腔为侧壁带有微孔的圆柱形双层管状结构,在过滤腔内填充有过滤棉,吸风腔通过过滤腔上开设的该微孔与循环进风腔体相连通。
所述的循环过滤进风壳体是顶部为弧形顶的圆柱形管状结构,在循环过滤进风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顶部清洗孔,该顶部清洗孔的底部与吸风腔的顶部相连通,在该顶部清洗孔顶部活动安装有顶部密封盖。
所述的进风管为两个,所述的出风管为两个,两个出风管和两个进风管交错均等分布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上方,进风管的长度与燃烧壳体和循环出风壳体的长度之和相等,出风管的长度与燃烧壳体的的长度相等,其中一个出风管的安装在控制开关下方的燃烧壳体内,另外一个出风管安装在与控制开关对称位置的燃烧壳体内,两个进风管均等对称分布在两个出风管之间,两个出风管的中心点连线与两个进风管的中心点连线呈十字交叉状。
一种如上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先将底部出风壳体、底部限位支架环架以及落灰网从燃烧壳体底部取下,然后将艾柱固定安装到燃烧腔体内,然后将底部出风壳体、底部限位支架环架以及落灰网与燃烧壳体连接,连接后艾柱在燃烧腔体内开始燃烧,此时开启控制开关,通过电控板开启吸风机,燃烧后的艾烟从燃烧腔体通过被吸风机进风口被吸入至进风管,再经进风管顶部的循环出风口吸入至循环进风腔体内,再经过循环进风腔体进入至过滤腔内,经过滤腔将刺鼻的艾烟气味过滤后最终进入到吸风腔,再从吸风腔的底部进入吸风机,并从吸风机的出风端吹出至出风腔内,在出风腔经过进出风隔离挡板的隔断作用,过滤后的艾烟从出风腔连通口吹出至出风管内,并最终通过出风连通口进入到底部出风壳体内腔,从底部出风壳体内腔底部设置的出风口排出,实现艾烟的内循环作业,当底部出风壳体附着在患处时,通过上述艾烟内循环实现对艾烟的气味的处理。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积极效果:首先,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克服了传统的艾灸仪单一出风的模式,改变为内循环处理,避免了直接吹风作业造成的烟雾大和灰尘多的缺陷,利用吸风机在壳体内部形成一个循环作业,不仅可以实现艾灸的效果,还能减少烟雾,保证艾灸的持续疗效,同时利用循环风处理的方式,克服了传统的采用布料蒙上保持艾灸疗效的方式,整体美观度强,并且摒弃了布罩的使用,可以将底部的散热口与病患位置更加的贴近,提高艾灸的疗效;其次,客服了传统的艾灸仪风机老化问题,产品配备了过滤腔,在实施循环风处理作业的同时,利用过滤腔将有害物质和气体实施了过滤,降低了烟雾的刺鼻气味,经滤芯过滤艾烟,能延长风机寿命,形成一套内循环的净烟方式;再次,本产品底座支撑万向杆,艾灸中可随意调整艾灸高度,可根据需求来调整灸头的转向,大大提高了实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吸风循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图1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2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吸风循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的吸风循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发明的吸风循环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7、8所示,一种内循环艾灸仪,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方的调节连杆,活动安装在调节连杆上方的吸风循环装置,所述的吸风循环装置包括底部出风壳体8,底部出风壳体8上方安装有燃烧壳体9,燃烧壳体9上方安装有循环出风壳体10,循环出风壳体10上方安装有循环过滤进风壳体11,在底部出风壳体8的内侧面安装有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上方设置有落灰网17,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上部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28,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下方的底部出风壳体8内侧开设有出风口16,进风口28的内侧与安装在燃烧壳体9内的燃烧腔体19相连通,进风口28的外侧与安装在燃烧腔体19外壁与燃烧壳体9内壁之间的进风管20相连通,进风管20的顶部通过开设在循环出风壳体10顶部的循环出风口34与设置在循环过滤进风壳体11内的循环进风腔体21相连通,在循环进风腔体21的中部安装有过滤腔22,过滤腔22的中部安装有吸风腔23,吸风腔23的底部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10内的吸风机24的进风端相连通,吸风机24的出风端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10内的出风腔25相连通,在出风腔25的外侧以及循环出风口34的内侧之间安装有进出风隔离挡板35,在燃烧壳体9的顶板上开设有出风腔连通口32,出风腔25通过出风腔连通口32与安装在燃烧壳体9内的出风管30相连通,出风管30的底部通过开设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底面的出风连通口31与底部出风壳体8内腔相连通,底部出风壳体8内腔与出风口16相连通,在出风腔25内安装有电池盒37,电池盒37一侧安装有电控板36,该电控板的一端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10外壁的控制开关13相连接。
所述的调节连杆包括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方中心位置的底部固定杆2,底部固定杆2的上方通过第一旋转调节架3与第一调节连杆4相连接,第一调节连杆4的上方通过第二旋转调节架5与第二调节连杆6相连接,第二调节连杆6与连接套管7固定连接,在循环出风壳体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连接轴凸26,连接套管7的外端套装在旋转连接轴凸26上。所述的底部出风壳体8为顶部带有开口的U型槽状圆环结构,底部出风壳体8的顶部外侧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与燃烧壳体9的底部相连接,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是内侧面为环片的圆形换装结构,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安装在底部出风壳体8与燃烧壳体9之间,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的中部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落灰网限位架14,落灰网限位架14内侧固定安装有落灰网支撑杆15,落灰网17活动安装在落灰网支撑杆15上方。所述的燃烧壳体9是底部带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在燃烧壳体9的顶板上开设有进风管限位固定口33,进风管20的中部套装在进风管限位固定口33内,在燃烧腔体19的内侧设置有艾柱调节环腔27,艾柱调节环腔27的底部与燃烧腔体19相连通,燃烧腔体19通过进风口28与进风管20相连通相连通。所述的循环出风壳体10是底部带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吸风机24固定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10的顶部底壁中心位置上,在循环出风壳体10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孔,该孔的上方与吸风腔23的底部相连通,该孔的下方与吸风机24的进风端相连通。所述的吸风腔23为圆柱形管状结构,过滤腔22为侧壁带有微孔的圆柱形双层管状结构,在过滤腔22内填充有过滤棉,吸风腔23通过过滤腔22上开设的该微孔与循环进风腔体21相连通。所述的循环过滤进风壳体11是顶部为弧形顶的圆柱形管状结构,在循环过滤进风壳体11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顶部清洗孔,该顶部清洗孔的底部与吸风腔23的顶部相连通,在该顶部清洗孔顶部活动安装有顶部密封盖12。所述的进风管20为两个,所述的出风管30为两个,两个出风管30和两个进风管20交错均等分布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上方,进风管20的长度与燃烧壳体9和循环出风壳体10的长度之和相等,出风管30的长度与燃烧壳体9的的长度相等,其中一个出风管30的安装在控制开关13下方的燃烧壳体9内,另外一个出风管30安装在与控制开关13对称位置的燃烧壳体9内,两个进风管20均等对称分布在两个出风管30之间,两个出风管30的中心点连线与两个进风管20的中心点连线呈十字交叉状。
一种如上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的使用方法,其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先将底部出风壳体8、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以及落灰网17从燃烧壳体9底部取下,然后将艾柱固定安装到燃烧腔体19内,然后将底部出风壳体8、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以及落灰网17与燃烧壳体9连接,连接后艾柱在燃烧腔体19内开始燃烧,此时开启控制开关13,通过电控板36开启吸风机24,燃烧后的艾烟从燃烧腔体19通过被吸风机24进风口28被吸入至进风管20,再经进风管20顶部的循环出风口34吸入至循环进风腔体21内,再经过循环进风腔体21进入至过滤腔22内,经过滤腔22将刺鼻的艾烟气味过滤后最终进入到吸风腔23,再从吸风腔23的底部进入吸风机24,并从吸风机24的出风端吹出至出风腔25内,在出风腔25经过进出风隔离挡板35的隔断作用,过滤后的艾烟从出风腔连通口32吹出至出风管30内,并最终通过出风连通口31进入到底部出风壳体8内腔,从底部出风壳体8内腔底部设置的出风口16排出,实现艾烟的内循环作业,当底部出风壳体8附着在患处时,通过上述艾烟内循环实现对艾烟的气味的处理。
在具体使用时,由于进风管20为两个,出风管30为两个,两个出风管30和两个进风管20交错均等分布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上方,进风管20的长度与燃烧壳体9和循环出风壳体10的长度之和相等,出风管30的长度与燃烧壳体9的的长度相等,其中一个出风管30的安装在控制开关13下方的燃烧壳体9内,另外一个出风管30安装在与控制开关13对称位置的燃烧壳体9内,两个进风管20均等对称分布在两个出风管30之间,两个出风管30的中心点连线与两个进风管20的中心点连线呈十字交叉状。并且本产品在出风腔25的外侧以及循环出风口34的内侧之间安装有进出风隔离挡板35,同时,设计了配套的进风口28、循环出风口34、出风腔连通口32、出风连通口31,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上部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28,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下方的底部出风壳体8内侧开设有出风口16,保证了吸气的通道和出气的通道互相分割,保证艾灸的烟气从底部靠上位置吸入,然后经中部吸入至上部,并经过滤腔后经吸风机循环吹出,吹出的气体并非直接排放到外界,部分气体会经过进风口28重新吸入,另外一部分气体会经出风口排出,保证整体的艾灸温效能更持续的在吸风循环装置内循环保持。形成一套独特创新的内循环净烟效果,同时,本产品在循环出风壳体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连接轴凸26,连接套管7的外端套装在旋转连接轴凸26上。可以实现吸风循环装置的一侧围绕旋转连接轴凸26的轴心360度旋转,在配合第一旋转调节架3、第一调节连杆4、第二旋转调节架5、第二调节连杆6以及连接套管7,实现高度和角度的任意调节。除此之外,产品设计了艾柱调节环腔27,可以对使用过程中的艾柱角度和高度实施调节作业,增强了产品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内循环艾灸仪,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方的调节连杆,活动安装在调节连杆上方的吸风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循环装置包括底部出风壳体(8),底部出风壳体(8)上方安装有燃烧壳体(9),燃烧壳体(9)上方安装有循环出风壳体(10),循环出风壳体(10)上方安装有循环过滤进风壳体(11),在底部出风壳体(8)的内侧面安装有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上方设置有落灰网(17),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上部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28),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下方的底部出风壳体(8)内侧开设有出风口(16),进风口(28)的内侧与安装在燃烧壳体(9)内的燃烧腔体(19)相连通,进风口(28)的外侧与安装在燃烧腔体(19)外壁与燃烧壳体(9)内壁之间的进风管(20)相连通,进风管(20)的顶部通过开设在循环出风壳体(10)顶部的循环出风口(34)与设置在循环过滤进风壳体(11)内的循环进风腔体(21)相连通,在循环进风腔体(21)的中部安装有过滤腔(22),过滤腔(22)的中部安装有吸风腔(23),吸风腔(23)的底部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10)内的吸风机(24)的进风端相连通,吸风机(24)的出风端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10)内的出风腔(25)相连通,在出风腔(25)的外侧以及循环出风口(34)的内侧之间安装有进出风隔离挡板(35),在燃烧壳体(9)的顶板上开设有出风腔连通口(32),出风腔(25)通过出风腔连通口(32)与安装在燃烧壳体(9)内的出风管(30)相连通,出风管(30)的底部通过开设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底面的出风连通口(31)与底部出风壳体(8)内腔相连通,底部出风壳体(8)内腔与出风口(16)相连通,在出风腔(25)内安装有电池盒(37),电池盒(37)一侧安装有电控板(36),该电控板的一端与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10)外壁的控制开关(1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连杆包括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方中心位置的底部固定杆(2),底部固定杆(2)的上方通过第一旋转调节架(3)与第一调节连杆(4)相连接,第一调节连杆(4)的上方通过第二旋转调节架(5)与第二调节连杆(6)相连接,第二调节连杆(6)与连接套管(7)固定连接,在循环出风壳体(1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旋转连接轴凸(26),连接套管(7)的外端套装在旋转连接轴凸(2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出风壳体(8)为顶部带有开口的U型槽状圆环结构,底部出风壳体(8)的顶部外侧通过活动连接的方式与燃烧壳体(9)的底部相连接,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是内侧面为环片的圆形换装结构,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安装在底部出风壳体(8)与燃烧壳体(9)之间,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的中部内侧面固定安装有落灰网限位架(14),落灰网限位架(14)内侧固定安装有落灰网支撑杆(15),落灰网(17)活动安装在落灰网支撑杆(15)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壳体(9)是底部带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在燃烧壳体(9)的顶板上开设有进风管限位固定口(33),进风管(20)的中部套装在进风管限位固定口(33)内,在燃烧腔体(19)的内侧设置有艾柱调节环腔(27),艾柱调节环腔(27)的底部与燃烧腔体(19)相连通,燃烧腔体(19)通过进风口(28)与进风管(20)相连通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出风壳体(10)是底部带有开口的管状结构,吸风机(24)固定安装在循环出风壳体(10)的顶部底壁中心位置上,在循环出风壳体(10)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孔,该孔的上方与吸风腔(23)的底部相连通,该孔的下方与吸风机(24)的进风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腔(23)为圆柱形管状结构,过滤腔(22)为侧壁带有微孔的圆柱形双层管状结构,在过滤腔(22)内填充有过滤棉,吸风腔(23)通过过滤腔(22)上开设的该微孔与循环进风腔体(2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过滤进风壳体(11)是顶部为弧形顶的圆柱形管状结构,在循环过滤进风壳体(11)的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顶部清洗孔,该顶部清洗孔的底部与吸风腔(23)的顶部相连通,在该顶部清洗孔顶部活动安装有顶部密封盖(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管(20)为两个,所述的出风管(30)为两个,两个出风管(30)和两个进风管(20)交错均等分布在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上方,进风管(20)的长度与燃烧壳体(9)和循环出风壳体(10)的长度之和相等,出风管(30)的长度与燃烧壳体(9)的的长度相等,其中一个出风管(30)的安装在控制开关(13)下方的燃烧壳体(9)内,另外一个出风管(30)安装在与控制开关(13)对称位置的燃烧壳体(9)内,两个进风管(20)均等对称分布在两个出风管(30)之间,两个出风管(30)的中心点连线与两个进风管(20)的中心点连线呈十字交叉状。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艾灸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如下:使用时,先将底部出风壳体(8)、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以及落灰网(17)从燃烧壳体(9)底部取下,然后将艾柱固定安装到燃烧腔体(19)内,然后将底部出风壳体(8)、底部限位支架环架(29)以及落灰网(17)与燃烧壳体(9)连接,连接后艾柱在燃烧腔体(19)内开始燃烧,此时开启控制开关(13),通过电控板(36)开启吸风机(24),燃烧后的艾烟从燃烧腔体(19)通过被吸风机(24)进风口(28)被吸入至进风管(20),再经进风管(20)顶部的循环出风口(34)吸入至循环进风腔体(21)内,再经过循环进风腔体(21)进入至过滤腔(22)内,经过滤腔(22)将刺鼻的艾烟气味过滤后最终进入到吸风腔(23),再从吸风腔(23)的底部进入吸风机(24),并从吸风机(24)的出风端吹出至出风腔(25)内,在出风腔(25)经过进出风隔离挡板(35)的隔断作用,过滤后的艾烟从出风腔连通口(32)吹出至出风管(30)内,并最终通过出风连通口(31)进入到底部出风壳体(8)内腔,从底部出风壳体(8)内腔底部设置的出风口(16)排出,实现艾烟的内循环作业,当底部出风壳体(8)附着在患处时,通过上述艾烟内循环实现对艾烟的气味的处理。
CN202010956583.0A 2020-09-12 2020-09-12 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118882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6583.0A CN111888251A (zh) 2020-09-12 2020-09-12 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6583.0A CN111888251A (zh) 2020-09-12 2020-09-12 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8251A true CN111888251A (zh) 2020-11-06

Family

ID=73225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6583.0A Withdrawn CN111888251A (zh) 2020-09-12 2020-09-12 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82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7079A (zh) * 2023-07-26 2023-08-22 成都和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艾灸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17079A (zh) * 2023-07-26 2023-08-22 成都和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艾灸装置
CN116617079B (zh) * 2023-07-26 2023-09-22 成都和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艾灸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77125U (zh) 一种烟灸器
CN111888251A (zh) 内循环艾灸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6491353A (zh) 一种全方位现代中医理疗用艾灸仪器
CN104771310A (zh) 家用型便携式艾灸理疗仪
CN203263802U (zh) 无烟艾灸器
CN109893436A (zh) 一种电动旋转式艾灸理疗仪
KR200419379Y1 (ko) 쑥뜸장치
KR101076948B1 (ko) 온구기
CN209316497U (zh) 一种艾灸床
CN2103341U (zh) 多功能空气消毒保健机
CN203954175U (zh) 艾灸装置
CN211723997U (zh) 一种可持续聚热的艾条坐灸装置
CN210494599U (zh) 一种无烟灸疗装置
CN202761695U (zh) 调温式药气通和灸具
CN209004685U (zh) 一种艾灸净烟一体机装置
CN208525400U (zh) 一种艾灸设备
CN107661213A (zh) 一种艾灸设备及对会阴穴进行艾灸理疗的方法
CN208893158U (zh) 简易艾灸筒
CN208958758U (zh) 一种净烟艾灸机
CN214859156U (zh) 一种艾灸装置
CN211584240U (zh) 一种设置有缓冲室的艾灸装置
CN220002363U (zh) 一种多功能明火灸器
CN216222322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艾灸装置
CN111973445B (zh) 一种艾灸器及其使用方法
KR100345774B1 (ko) 뜸과 부황을 겸한 소염진통기와 뜸용 액기스 훈연 추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