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6818A - 用于在变化的信道状况下的无线电传输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变化的信道状况下的无线电传输的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6818A
CN111886818A CN201880091982.6A CN201880091982A CN111886818A CN 111886818 A CN111886818 A CN 111886818A CN 201880091982 A CN201880091982 A CN 201880091982A CN 111886818 A CN111886818 A CN 111886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symbols
data
partial
receiver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9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威廉森
R·迪塔兰托
M·洛佩茨
R·史密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1886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8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04L1/003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evaluation of received explicit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488Multiresolu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H04L27/3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362Modulation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with quadrature carriers, separately amplitude modul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描述了一种用于无线电传送数据(502)的技术。关于该技术的方法方面,要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502)由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表示。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中的每个都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500)关联。通过根据关联层以不同的功率级组合(516)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来生成调制符号(518)。调制符号(518)被传送到接收器。

Description

用于在变化的信道状况下的无线电传输的技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电传输技术。更具体地,并且不限于,提供了用于在变化的信道状况下向接收器传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一些蜂窝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数字无线电通信能使用共享无线电频谱。共享无线电频谱的示例包括免许可的(unlicensed)频带,诸如2.45 GHz频带(也称为工业、科学和医疗无线电频带或ISM频带)和5 GHz频带。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长期演进(LTE)许可辅助接入(LAA)是使用至少部分免许可频带的蜂窝RAT的示例。
对于共享无线电频谱上的共存,特别是在使用某一RAT的不同无线电装置之间以及在使用不同RAT的无线电装置之间,采用了某种共存机制。一种常用的共存机制是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感测多路接入(CSMA/CA),其基于先听后说(LBT)过程。实际上,打算将共享无线电频谱用于无线电传输的无线电装置感测要使用的信道,并确定该信道是繁忙的(即,正在使用或被占用)还是空闲的(即,未使用或未被占用)。如果信道被确定为繁忙,则无线电传输被推迟,而如果信道被确定为空闲,则发起传输。从而,CSMA/CA通过仅在信道尚未被使用时发起传输来避免某些冲突。
尽管该信道接入机制限制了共享无线电频谱上的冲突数量,但它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工作。具体而言,LBT过程由打算发起传输的无线电装置(简要地说:传送器)运行,但是打算用于接收的无线电装置(简要地说:接收器)处的干扰状况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为了向传送器指示接收器处变化的信道状况,来自接收器的信道反馈的各种实现是已知的。例如,可根据标准系列IEEE 802.11(Wi-Fi),通过基于先前传送的数据分组的错误统计来调整用于数据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以便选择实现足够低的错误概率并且同时提供尽可能高的数据速率的MCS,来优化链路性能。这是链路自适应(LA)的示例,其通常依赖于隐式反馈,诸如对于自动重传请求(ARQ)的肯定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因为接收器不提供关于它正在经历的信道状况的显式信息。作为根据3GPP经常被用在蜂窝RAT中的备选示例,接收器提供显式反馈。显式反馈可包括关于干扰电平(interference level)的信息或者对要使用的合适MCS的显式建议。然而,不管反馈是隐式的还是显式的,为了有用,它必须虑及(allow for)对即将到来的传输的信道状况的预测。如果例如基于高度变化的干扰状况,信道状况变化很快,则有关先前传输的任何信道反馈可能基本上是无用的。
L. Wilhelmsson和J. Persson在文档WO 2015/032440中描述了对于否定确认反馈(NACK)的原因的显式指示,以解决当前信道反馈方案的缺点。对于解码失败的原因被显式地发送到传送器,例如失败是否主要是由于噪声或干扰引起的。这允许传送器更好地预测接收器状况。然而,即使能以这样的方式选择更合适的MCS,但该选择仍基于长期统计而不是瞬时信道状况。
在变化的信道状况下有效的现有技术是具有增量冗余重传的混合ARQ(HARQ)传输。当接收器状况差时,在接收器侧能提取至少一些信息,并且然后只要分组尚未被成功解码,就能请求重传。HARQ传输的一缺点是在解码方面和在接收器处的存储器要求方面两者增加的复杂性。又一个缺点是增加的时延,特别是在需要多于一次重传的情况下,并且如果传送器需要争用信道以便被允许在共享频谱上传送,则潜在地是一个更大的问题。
例如,如果在快速变化的信道状况下时延低,则使用直接侧链路或基站连接性的车辆无线电通信能主动避免事故并改进交通效率。
发明内容
因而,存在对一种在变化的信道状况下减少时延、增加可靠性和/或增加吞吐量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需要。备选地或附加地,存在对一种避免或者减轻由接收器处的干扰电平非常难以基于在传送器处体验到的干扰电平进行估计所导致的问题的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需要。
关于第一方法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传送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由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表示要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都可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关联。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通过根据关联的层以不同功率电平组合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生成调制符号。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或发起向接收器传送调制符号的步骤。
该技术可被实现为一种无线电传送数据分组的方法,例如在当前信道状况和/或当前接收器状况(统称:状况)在传送器处未知时。在传送数据分组的步骤中和/或当格式化数据分组时,这些状况可能是未知的。
本文中,表述“电平”可指的是对数标度上的功率,例如采用诸如分贝(dB)的相对单位或诸如dBm(即,相对于1毫瓦的dB)的绝对单位。
该技术可在生成调制符号的步骤中使用分层调制(hierarchical modulation)来实现。例如,通过整数索引(例如,i=0、1、……、n-1或1、2、……、n)引用不同的层,与相应层关联的功率可与索引的递减指数函数对应,例如功率可与具有某个常数c或c’的exp(-i·c)或2-(i·c’)成比例。换句话说,通过整数索引i来引用不同的层,与相应层关联的功率电平可与索引的递减线性函数对应,例如相对于最大功率电平,功率电平可以是具有某个常数C的-i·C dB。常数C是传输参数(在本文中简要地说:参数)的示例。通过示例的方式,c = ln4,c' = 2或C = 6 dB。
部分调制符号的组合可应用合适的参数,使得接收器能够解码信道状况和/或接收器状况允许的尽可能多的层。
至少在一些实施例和/或信道状况中,借助于组合的部分调制符号(例如,分层调制),在存在噪声和/或干扰的情况下(例如,在快速波动的噪声和/或干扰下),数据传输能更鲁棒(robust)。
该技术的实施例可能够实现用于数据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抢占式或无反馈的链路自适应,例如以用于单播到单个接收器或将相同数据多播到几个接收器。不同的功率电平可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对应。取决于接收器处的即时信道状况,仅基于调制符号(即,组合的部分调制符号),或多或少的层可在接收器处被成功地可接收(例如,可解码)。
不同的部分调制符号可根据相应层以不同的功率电平进行组合。每层都可与对应的功率电平关联。以不同的功率电平组合部分调制符号也可被称为分层调制。
不同的层可能够实现数据的功率电平分复用(power-level divisionmultiplexing),以用于到接收器的数据传输。这些层可被称为分层调制的层。功率电平分复用可与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空分复用中的至少一种组合(例如,使用天线分复用、波束成形和/或MIMO信道)。
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可表示要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的一部分。本文中,与相应层对应的数据部分和/或由相应部分调制符号表示的数据部分也可简称为数据部分。
优选地,由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中的相应一个表示的数据的至少两个部分中的每个要被传送到同一接收器。也就是说,所有层可共同向至少一个公共接收器提供数据。例如,由部分调制符号表示的数据部分没有将不同的数据流分别复用到由调制符号使用的一个无线电资源中的不同接收器。
由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表示数据可包括将数据拆分成由相应的部分调制符号表示的两个或更多部分。例如,到接收器的数据流可被拆分成子流,例如每个子流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一层对应。子流中的每个可与输出相应部分调制符号的调制器关联。对于子流中的每个,要由相应的部分调制符号表示的数据部分可从相应的子流中顺序获取。
由相应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表示的数据的至少两个部分中的所有可属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数据分组中的每个可被寻址到接收器。
由相应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表示的数据的至少两个部分或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可以是非冗余的。
被组合用于生成调制符号的至少两个不同的部分调制符号可表示数据的不同部分。数据的不同部分可完全不相交或独立,或者最多可部分重叠。例如,数据的不同部分可仅由作为数据的共同被寻地址(addressee)的接收器相关。
与无线电传输的相应层对应的数据部分可被独立地编码成码字。根据调制方案,两个或更多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可由相应的码字产生。
码字可通过将信道码应用于数据产生。信道码可以是(例如,线性)块码、卷积码、turbo码、维特比(Viterbi)码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数据部分中的每个都可在数据拆分的下游进行编码。
层中的每一层都可与用于输出相应的部分调制符号的使用调制方案的调制器关联。例如,相应层的码字可被输入到关联的调制器。每层都可包括处理链,该处理链包括在应用信道码的编码器下游应用调制方案的调制器。
码字中的每个码字都可(例如,唯一地)表示数据的相应部分。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可表示数据的相应部分,例如因为部分调制符号可(例如,唯一地)代表相应的码字。
多层传输(也称为:分层调制)的参数(例如,层数、调制方案和编码中的至少一个)可取决于用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接收器状况或信道状况或状况的平均值(例如,基于来自接收器的报告序列)。虽然多层传输能在接收器处能够实现自适应解调,而在传送器处不要求即时了解接收器状况,但是参数可基于状况的时间平均值。可能在传送器处不需要知道瞬时接收器状况。对于参数的平均的时标(time-scale)可能比在没有或具有较短时间平均的情况下跟踪信道的常规链路自适应(LA)中的时滞更长。
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都可使用调制方案表示数据的相应部分。层中的每一层可与输出相应部分调制符号的调制器关联。
层数、调制方案和/或编码(例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SC)可能没有调制符号的持续时间那么频繁地被适配。例如,适配层数、不同功率电平、调制方案和/或编码中的至少一个可基于报告(例如,信道状态信息CSI报告),和/或可花费多个调制符号的时间。作为数值示例,例如虽然数据分组可具有大约1ms的持续时间,但是用于不同层的参数可每10s基于信道反馈进行更新。
调制方案可包括相移键控(PSK,特别是正交相移键控QPSK)、幅移键控(A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中的至少一个。QAM的不同幅度可与小于根据不同层的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值的不同功率电平对应。
对于被组合用于生成调制符号的部分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两个,可使用相同的调制方案。例如,被组合用于生成调制符号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可使用相同的调制方案。备选地或附加地,被组合用于生成调制符号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可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案。
备选地或附加地,不同的层可将不同的信道码(例如,不同的码率)用于对数据部分进行编码(并且因而用于在接收器处对部分调制符号进行解码)。
将不同的调制方案(例如,在表示步骤中)和/或不同的编码方案(例如,用于编码)用于与不同层对应的数据部分可能够实现对状况变化的灵活或动态自适应。例如,运行该方法的传送器(或包括传送器和接收器的系统)可仅支持两层。由调制符号可表示的数据大小(即,最终调制字母表(alphabet)(即,在部分调制符号的相应层使用的调制方案的调制字母表的组合)的大小),可通过在不同层组合几个不同的调制方案而在很大程度上变化。例如,对于一层使用QPSK,而对于另一层使用16-QAM,最终的符号字母表可达到26 = 64的大小。
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可包括表示数据的相应部分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调制方案可包括例如在根据星座图的星座平面中相应部分调制符号的符号候选的集合(即,相应调制方案的调制字母表)。该集合中的符号候选中的每个在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方面可不同。取决于数据部分,可从该集合(例如,从星座图)中选择表示数据部分的部分调制符号。
组合的步骤可包括根据相应的功率电平确定或缩放部分调制符号的幅度。不同的功率电平可与缩放的调制字母表或缩放的星座图对应。备选地或附加地,组合可与根据下一个更高层的部分调制符号在星座平面中移位的调制字母表或星座图对应。
层可根据相应的功率电平(例如,按整数索引)来排序。每对连续层的幅度可以2或更多的因子被缩放,每对连续层的功率可相差4倍或更多,和/或每对连续层的功率电平可相差6 dB或更多。不同的功率电平可逐对相差6 dB或更多。
无线电传输可使用经受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道。控制或确定功率电平可取决于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平均功率和/或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功率变化(例如,变化的方差或大小和/或变化的速率)。例如,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平均功率可在调制符号的持续时间内变化了所述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最小功率电平或更多。备选地或附加地,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平均功率在用于在接收器处测量信道和/或基于测量从接收器接收信道反馈以用于自适应编码和/或调制所要求的时间段内变化了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最小功率电平或更多。
本文中,对在一定时间内“变化了(vary by)”一定量可包括所述时间内的时间方差等于或大于该一定量。
状况的变化或方差的时标可小于用于基于信道反馈的自适应编码和/或调制的时标。信道反馈可包括隐式反馈和显式反馈中的至少一个。隐式反馈可指示先前无线电传输的结果,例如对于先前传送的数据的肯定或否定确认反馈。显式反馈可指示接收器处和/或信道上的噪声和/或干扰的变化和/或平均电平。备选地或附加地,显式信道反馈可指示用于数据传输的MCS(例如,对MCS的建议)。
无线电传输可使用经受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道。数据或数据的每个部分可属于数据分组。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功率在随后传送的数据分组之间的时间段内可变化了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最小功率电平或更多。
变化(例如,方差)可能会或者可能不会一直这么大。一些实施例可有益地使用该技术,例如如果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功率仅在分别指定的持续时间或时间段的一些时机下变化了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最小功率电平。例如,即使从一个数据分组到下一个数据分组的变化可能仅仅是3 dB,但例如与常规优化的单层调制相比,层之间的功率电平的6dB差异仍然可能是有益的(例如,在吞吐量方面)。
备选地或附加地,基于状况的变化(例如,方差)确定与不同层关联的功率电平,与不同层关联的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异可由要覆盖的总范围(例如,在发射功率或覆盖区域方面)和/或层数(例如,由于传送器处的处理链的数量而导致的可用的最大层数)来确定。例如,无线电传输可使用经受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道,并且数据可属于数据分组。所述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确定层数和不同功率电平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最小功率电平是两倍于、等于或小于所述噪声和所述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功率。
接收器可报告(其也被称为信道反馈)信道状况和/或接收器状况(其也被称为状况),而不需要在传送器处借助于多层传输即时了解状况。例如,可在平均时标上对所报告的状况进行时间平均,和/或可周期性地接收报告,其中平均时标或周期性比接收器处的状况变化的时标长多倍。
噪声和/或干扰的功率可被测量和/或报告为接收功率(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接收信道功率指示符(RCP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信噪比SNR以及信号与噪声和干扰比SNIR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噪声功率和/或干扰功率可在调制符号的持续时间内波动了至少2分贝(dB)。该报告可在时标上(例如,平均时标或周期性),这可与大量分组的传输时间对应。例如,可针对每100个分组或1000个分组,接收来自接收器的信道反馈。
数据可在包括多个子载波的信道上传送。调制符号可在子载波之一上传送,或者每层可生成组合成相应多个调制符号的多个部分调制符号,每个调制符号被映射到子载波之一。该传输可包括无线电传输。
在第一示例中,数据分组具有1 ms的持续时间。在时间t=0,接收器处的干扰可能是期望信号的1/10(即,C/I=10 dB)。随后,在时间t=100 μs,干扰可能是期望信号的1/100(即,C/I = 20 dB)。借助于多层传输,与常规基于反馈的LA相比,更多层可在接收器处可解码,因为对于基于反馈的LA来说,C/I的改变太快。
在第二示例中,数据分组具有1 ms的持续时间。在时间t=0,干扰与期望信号一样强(即,C/I=0dB)。随后,在时间t=100 μs,干扰是期望信号的1/10(即,C/I=10 dB)。借助于多层传输,与常规基于反馈的LA相比,更多层可在接收器处可解码,因为对于基于反馈的LA来说,C/I的改变太快。
此外,在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中,(即,用于分层调制的)组合调制符号中的功率偏移(即,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异)可以是相同的,因为C/I的变化是相同的。然而,在第二个示例中,干扰可能更强。可选地,第一示例中使用的信道码(例如,码率)不同于第二示例中使用的信道码。
在与调制符号的持续时间或其倍数(例如,子帧或时隙)或随后数据分组传输之间的时间段对应的时标上,信道状况(例如,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功率)可能是不可预测的。通过使用分层的层(例如,包括具有与噪声和/或干扰对应的合适功率电平的一层),只要信道状况允许,就可在接收器处选择性地解调(例如,和解码)数据的相应部分。
组合可包括根据相应层以相应功率电平相干地添加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接收指示基于所传送的调制符号成功解码的层的数量(例如,解调和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的数量)的确认反馈。所指示的数量可从处于最高功率电平的部分调制符号或层开始计数,和/或可以以功率电平递减的顺序进一步计数,直到(例如,并包括)成功解码的层中的处于最小功率电平的部分调制符号或层为止。
确认反馈可指示成功解码的层数。该数量可能暗示接收器处的噪声和/或干扰电平。
相同的数据可被传送到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来自第一接收器的确认反馈可指示成功解码的层(例如,解调和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的第一数量。来自第二接收器的确认反馈可指示成功解码的层(例如,解调和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的不同于第一数量的第二数量。
用比第二部分调制符号更大的功率电平传送的第一部分调制符号可代表数据的第一部分,与由第二部分调制符号表示的数据的第二部分相比,所述数据的第一部分与更高的优先级或服务质量(QoS)关联。具有更高优先级或QoS的数据部分可在功率电平方面在更高层上传送或重传。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传送另外的调制符号,包括重传由先前传送的调制符号表示的数据部分。重传的部分可由另外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表示,该部分调制符号具有比代表先前传送的调制符号中的数据的重传部分的部分调制符号更大的功率电平。用于数据部分重传的层可相对于用于先前传输中相同部分的层而增加,而不相对于先前传输增加重传的总功率。
关于第二方法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电接收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接收调制符号,该调制符号是处于不同功率电平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的组合。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来解调部分调制符号,并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中减去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从而得到残余调制符号。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基于残余调制符号重复解调,以便解调表示数据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当且仅当部分调制符号已经被成功解码时,可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中减去部分调制符号。重复解调可进一步包括,例如如果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被成功解码,则从先前的残余调制符号中减去该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如果解调或解码失败(例如,在任何点,无论是(be it)第一解调还是随后的解调),可针对接收到的调制符号终止解调的减去和重复。
第二方法方面可在接收器处通过分层解码方法来实现。各个层可一个接一个地和/或独立地被解码。此外,可在向接收器的确认反馈中单独确认传送层中的每层。备选地或附加地,可针对不同层独立地(即,独立于其它层)选择编码(即,在接收器处的编码和在接收器处的解码)。对于层中的每一层,编码都可以是自包含的。控制不同层的相对鲁棒性(robustness)的参数(例如,功率电平和/或MCS)可被调整到例如由于干扰或噪声引起的状况中的预期变化(例如,方差)。
通过减去下一更高层的解调(例如,和解码)调制符号,可例如逐层连续地解调(例如,和解码)接收到的调制符号。
解调和/或解码可按功率电平递减的顺序重复,直到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的解调或解码失败为止。解码的失败可由当解码所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时的错误(例如,失败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来确定。
该方法可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向传送器传送接收到的调制符号的确认反馈,该确认反馈指示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的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的数量。该数量可与重复次数对应。该数量可从处于最高功率电平的部分调制符号开始计数,并以功率电平递减的顺序计数,直到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中的处于最小功率电平的部分调制符号为止。
第二方法方面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方法方面的上下文中公开的任何特征,或者可包括或发起在第一方法方面的上下文中公开的任何步骤,或者可包括与其对应的特征或步骤。例如,组合成接收到的调制符号的部分调制符号中的至少两个可与以不同功率电平应用的相同调制方案对应。
此外,第一方法方面可在传送站(简要地说:传送器)(例如,用于下行链路的基站或用于上行链路或侧链路连接的无线电装置)处或由传送站运行。备选地或组合地,第二方法方面可在接收站(简要地说:接收器)(例如,用于上行链路的基站或者用于下行链路或者侧链路连接的无线电装置)处或者由接收站运行。
用于数据传输和无线电接收的信道或链路(即,传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信道),可包括多个子信道或子载波(作为频域)。备选地或附加地,信道或链路可包括用于多个调制符号的一个或多个时隙(作为时域)。备选地或附加地,信道或链路可包括传送器处的定向传输(也称为:波束成形传输)、接收器处的定向接收(也称为:波束成形接收)或者具有两个或更多空间流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作为空域)。可针对在时域、频域和空域中的至少一个中定义的多个资源元素中的每个传送和接收根据该技术的调制符号。
传送器和接收器可间隔开。传送器和接收器可排他地借助于无线电通信进行数据或信号通信。
在任何方面,例如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或者根据标准系列IEEE802.11(Wi-Fi),传送器和接收器可形成无线电网络,或者可以是无线电网络的一部分。无线电网络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的无线电接入网(RAN)。备选地或附加地,无线电网络可以是车载网络、自组织网络和/或网状网络。第一方法方面可由无线电网络中的传送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来运行。第二方法方面可由无线电网络中的接收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来运行。
无线电装置中的任何无线电装置可以是移动或无线装置,例如3GPP用户设备(UE)或Wi-Fi站(STA)。无线电装置可以是移动或便携式站、用于机器类型通信(MTC)的装置、用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装置或其组合。UE和移动站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和自驾驶车辆。便携式站的示例包括膝上型计算机和电视机。MTC装置或NB-IoT装置的示例包括例如在制造、汽车通信和家庭自动化中的机器人、传感器和/或致动器。MTC装置或NB-IoT装置可在制造工厂、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中实现。
无线电装置中的任何无线电装置可与基站中的任何基站无线连接或可连接(例如,根据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状态或活动模式)。本文中,基站可包括被配置成向无线电装置中的任何无线电装置提供无线电接入的任何站。基站也可被称为传输和接收点(TRP)、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接入点(AP)。用作网关(例如,在无线电网络和RAN和/或因特网之间)的无线电装置之一或基站可向提供数据的主机计算机提供数据链路。基站的示例可包括3G基站或节点B、4G基站或eNodeB、5G基站或gNodeB、Wi-Fi AP和网络控制器(例如,根据蓝牙、ZigBee或Z-Wave)。
可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3GPP长期演进(LTE)和/或3GPP新空口(NR)来实现RAN。
可在用于无线电通信的协议栈的物理层(PHY)、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或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上实现该技术的任何方面。
关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部分,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由一个或多个计算装置执行时,所述程序代码部分用于运行本文中公开的方法方面的步骤中的任何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可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还可例如经由无线电网络、RAN、因特网和/或主机计算机来提供计算机程序产品以供下载。备选地或附加地,该方法可被编码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或者可借助于硬件描述语言来提供该功能性以供下载。
关于第一装置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传送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可被配置成运行第一方法方面的步骤中的任何一个。备选地或附加地,该装置可包括表示单元,该表示单元被配置成由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表示要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都可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关联。备选地或附加地,该装置可包括生成单元,该生成单元被配置成通过根据关联的层以不同功率电平组合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生成调制符号。备选地或附加地,该装置可包括被配置成向接收器传送调制符号的传送单元。
关于第二装置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接收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可被配置成运行第二方法方面的步骤中的任何一个。备选地或附加地,该装置可包括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调制符号,该调制符号是处于不同功率电平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的组合。备选地或附加地,该装置可包括解调单元,该解调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来解调部分调制符号并且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中减去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从而得到残余调制符号。备选地或附加地,该装置可包括重复单元,该重复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残余调制符号重复解调,以便解调表示数据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重复解调可通过将残余调制符号输入到重复单元来实现,该重复单元可输出下一个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和进一步的残余调制符号。
关于另外的第一装置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传送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可包括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装置可操作以由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表示要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都可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关联。指令的执行可进一步使装置可操作以通过根据关联的层以不同功率电平组合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生成调制符号。指令的执行可进一步使装置可操作以将调制符号传送到接收器。该装置可进一步可操作以运行第一方法方面的步骤中的任何步骤。
关于另外的第二装置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电接收数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可包括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装置可操作以接收调制符号,所述调制符号是处于不同功率电平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的组合。指令的执行可进一步使装置可操作以: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来解调部分调制符号,并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中减去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从而得到残余调制符号。指令的执行可进一步使装置可操作以:基于残余调制符号重复解调,以便解调表示数据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该装置可进一步可操作以运行第二方法方面的步骤中的任何步骤。
关于更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的通信系统。主机计算机可包括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被配置成例如根据在定位步骤中确定的UE位置来提供用户数据。主机计算机可进一步包括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被配置成将用户数据转发到蜂窝网络以便传输到用户设备(UE),其中UE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蜂窝网络的处理电路被配置成执行第一和/或第二方法方面的步骤中的任何一个。
通信系统可进一步包括UE。备选地或附加地,蜂窝网络可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和/或网关,它们被配置成使用第一方法方面和/或第二方法方面与UE通信和/或在UE和主机计算机之间提供数据链路。
主机计算机的处理电路可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由此提供用户数据和/或本文中描述的任何主机计算机功能性。备选地或附加地,UE的处理电路可被配置成执行与主机应用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用于体现该技术的装置、UE、基站、系统或任何节点或站中的任何一个可进一步包括在方法方面的上下文中公开的任何特征,并且反之亦然。特别地,单元和模块中的任何一个,或者专用单元或模块,可被配置成运行或发起方法方面的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的附图描述了该技术的实施例的进一步细节,附图中:
图1示出了用于无线电传送数据的装置的示例示意性框图;
图2示出了用于无线电接收数据的装置的示例示意性框图;
图3示出了无线电传送数据的方法的示例流程图,该方法可由图1的装置实现;
图4示出了无线电接收数据的方法的示例流程图,该方法可由图2的装置实现;
图5示出了图1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部分调制符号的示例,其可用于图3和4的方法;
图7示意性地图示了由部分调制符号的组合产生的调制符号的示例,其可用于图3和4的方法;
图8示意性地图示了在无线电通信中由图1和2的无线电装置的实施例产生的各个层的块错误率;
图9示意性地图示了在无线电通信中由图1和图2的无线电装置的实施例产生的数据吞吐量以及比较性示例;
图10示意性地图示了示例性隐藏节点无线电环境中的图1和2的无线电装置的实施例;
图11示意性图示了包括空间分布的干扰源(interferer)的示例性无线电环境;
图12示意性地图示了由通过示例性无线电环境的轨迹(trajectory)产生的干扰的波动水平的示例,所述示例性无线电环境包括空间分布的干扰源;
图13示意性地图示了在长时标上噪声的变化电平的示例;
图14示意性地图示了在中间时标上噪声的变化电平的示例;
图15示意性地图示了在短时标上噪声的变化电平的示例;
图16示意性地图示了在节点方面作为分位数的噪声和干扰电平的均值和方差的示例测量值;
图17示意性地图示了使用为图16定义的节点顺序的噪声和干扰电平的均值和方差的进一步示例;
图18示出了体现图1装置的传送站的示例示意性框图;
图19示出了体现图2装置的接收站的示例示意性框图;
图20示意性地图示了经由中间网络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示例电信网络;
图21示出了主机计算机通过部分无线连接经由用作网关的无线电装置或基站与用户设备通信的通用框图;以及
图22和23示出了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用作网关的无线电装置或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阐述了特定的细节,诸如特定的网络环境,以便提供对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该技术可在脱离这些特定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实践。此外,虽然主要针对新空口(NR)或5G实现来描述以下实施例,但是显而易见,本文中描述的技术也可针对包括3GPP LTE(例如,LTE高级或相关的无线电接入技术,诸如MulteFire)的任何其它无线电通信技术,在根据标准系列IEEE 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中,针对根据蓝牙特殊兴趣小组(SIG)的蓝牙、特别是蓝牙低能量、蓝牙网状联网和蓝牙广播,针对根据Z-Wave联盟的Z-Wave或针对基于IEEE802.15.4的ZigBee来实现。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结合编程的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通用计算机(例如包括高级RISC机器(ARM))起作用的软件来实现本文中说明的功能、步骤、单元和模块。还将理解,虽然以下实施例主要是在方法和装置的上下文中描述的,但是本发明也可体现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以及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处理器和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的系统中,其中存储器用可运行功能和步骤或者实现本文中公开的单元和模块的一个或多个程序进行编码。
图1示意性地图示了用于无线电传送数据的装置的示例框图。第一无线电装置通常由附图标记100指代。
装置100包括调制模块102,该调制模块由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表示要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都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关联。装置100进一步包括组合模块104,该组合模块通过根据关联的层以不同功率电平组合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生成调制符号。装置100进一步包括传输模块106,该传输模块将调制符号传送到接收器。
接收装置100的模块中的任何模块可由被配置成提供对应功能性的单元来实现。
装置100也可被称为传送站或传送器,或者可由传送站或传送器来体现。装置100和接收器处于至少用于装置100处的数据传输的无线电通信中。
图2示意性地图示了用于无线电接收数据的装置的示例框图。装置通常由参考标记200指代。
装置200包括接收调制符号的接收模块202。调制符号是处于不同功率电平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的组合。装置200进一步包括解调模块204,该解调模块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来解调部分调制符号。装置200进一步包括减去模块206,其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中减去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从而得到残余调制符号。解调模块204和减去模块206可被耦合以基于残余调制符号重复解调,以便解调(例如,一个接一个或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表示数据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装置200模块中的任何模块可由被配置成提供对应功能性的单元来实现。
装置200也可被称为接收装置或接收器,或者可由接收装置或接收器来体现。装置200和数据传送器处于至少用于装置200处的数据接收的无线电通信中。
图3示出了无线电传送数据的方法300的示例流程图。方法300包括或发起步骤302:由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表示要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每个部分调制符号与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关联。方法300进一步包括或发起步骤304:通过根据关联的层以不同功率电平组合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来生成调制符号。方法300进一步包括或发起步骤306:向接收器传送调制符号。
方法300可由装置100运行。例如,模块102、104和106可分别运行步骤302、304和306。
图4示出了无线电接收数据的方法400的示例流程图。方法400包括或发起步骤402:接收调制符号,该调制符号是处于不同功率电平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的组合。方法400进一步包括或发起步骤404: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来解调部分调制符号,并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中减去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从而得到残余调制符号。方法400进一步包括或发起步骤406:基于残余调制符号重复解调404,以便解调404(并且在适用的情况下以便减去)表示数据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方法400可由装置200运行。例如,模块202、204和206可分别运行步骤402、404和406。
该技术可应用于无线电装置之间的上行链路(UL)、下行链路(DL)或直接通信,例如装置到装置(D2D)通信或侧链路通信。
装置100和装置200中的每个都可以是无线电装置和/或基站。本文中,任何无线电装置都可以是移动或便携式站和/或可无线连接到基站或RAN或连接到另一个无线电装置的任何无线电装置。无线电装置可以是用户设备(UE)、用于机器类型通信(MTC)的装置或用于(例如,窄带)物联网(IoT)的装置。两个或更多无线电装置可被配置成例如在自组织无线电网络中或者经由3GPP侧链路连接彼此无线连接。此外,任何基站可以是提供无线电接入的站,可以是无线电接入网(RAN)的一部分,和/或可以是连接到RAN以便控制无线电接入的节点。另外,基站可以是接入点,例如Wi-Fi接入点。
根据用于数据的无线电传输的方法300,可使用多层来传送数据,其中不同层的鲁棒性不同。备选地或附加地,每一层可以被单独解码和/或单独确认。
方法300可被选择性地运行。传送器100可选择使用或关闭用于使用不同层传送数据的特征或步骤。例如,代替步骤302和304,要传送的数据可由在步骤306中传送到传送器的单个调制符号来表示,即,使用单层来传送数据。
传送器100可向两个或更多装置传送数据。数据可被传送到一个接收器和至少一个另外的接收器。也就是说,使用多层传输306将数据传送到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选地,使用单层将数据传送到装置中的至少另一个。
选择是运行多层传输306还是单层传输可基于信道状况和/或接收器状况(统称为状况)已知或预期变化多少,例如基于信道反馈。在预期状况变化超过某个量(例如,预定义或预配置的阈值)的情况下,可选择多层传输。如果预期状况变化小于某个量(例如,预定义或预配置的阈值),则可选择单层传输。
变化(例如,方差)可能是由于接收器200处和/或信道上的变化的干扰状况和/或噪声状况。例如在隐藏节点的情形下,在传送器100处,这些状况可能是可测量的或可能不是可测量的。
变化可能是由于接收器和/或传送器中的至少一个在无线电网络中移动(例如以高于预定义或预配置的阈值的速度移动)引起的。
传输参数可包括与不同层关联的不同功率电平或者相邻功率电平之间的差异。层的(例如,相对的)鲁棒性可由(例如,在步骤304中针对相应层应用的)分别关联的功率电平、(例如,在步骤302中针对相应层应用的)调制方案和/或(例如,在步骤302中针对相应层应用的)编码方案来定义。
传输参数(例如,鲁棒性)可基于状况已知或预期变化多少来控制。可通过对不同层应用功率电平偏移来控制相对鲁棒性。
备选地或附加地,可通过对不同层应用具有不同鲁棒性的纠错编码来控制相对鲁棒性。纠错编码的不同鲁棒性可通过使用不同码率的纠错码来实现。
最鲁棒层和最不鲁棒层的鲁棒性的差异可能与状况的已知或预期变化有关。
在任何实施例中,要传送的数据的不同部分可与不同的优先级和/或不同的数据分组关联。相应的优先级或数据分组可确定要用于数据的相应部分(即,用于表示数据的所述部分的相应部分调制符号)的层(即,相对功率电平)。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对于数据的某一部分要使用哪一层可取决于所述部分已经被重传了多少次(例如,包括数据的所述部分的对应数据分组已经被重传了多少次)。
图5示出了传送器100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可选地,要在步骤306中传送的数据502可在参考标记504被拆分成与不同层500关联的数据的部分506。备选地或附加地,传送器100处的协议栈的较高协议层可单独提供不同的部分506。例如,不同部分506可与不同的数据流、不同的数据分组和/或不同的HARQ实体对应。
传送信息(即,数据502)时的典型过程是信息由纠错编码器508进行编码。使用合适的调制方案512(也称为:调制格式)来调制所得到的编码位510(也称为:码字)。纠错码508例如可以是二进制卷积码(BCC)或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调制方案512的示例可包括相移键控(PSK)或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
在图5的实施例中,并行使用两个或更多编码器508和两个或更多调制器512,例如与每层500关联的一个编码器508和一个调制器512。编码器508和调制器512可体现运行步骤302的调制模块102。根据步骤304,不同调制器512的输出(即,部分调制符号514)由映射器516组合成单个符号(即,调制符号518)。映射器516可体现组合模块104。映射器516可在数字域中添加部分调制符号514,或者可由信号组合器实现。当组合部分调制符号514时,这两种实现都可将关联的功率电平例如作为缩放因子或增益考虑在内。
能以许多种方式修改图5中描绘的传送器100的实施例的示意性图示的框图。例如,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有三层500,而该实施例的变型可包括4层或更多层500或仅两层500。此外,虽然图5中的实施例针对每层500具有单独的处理链,但是在该实施例的变型中,组件508和/或512中的一些在不同层500之间共享。例如,一些组件508和/或512可以是时间共享的或者被顺序地应用于不同层。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图5的实施例中的每层500使用QPSK进行调制,即,数据502的每个部分506包括信息或数据502中的两位。包括相应部分调制符号514的三个QPSK流然后由映射器516组合成调制符号518,即,对于三层500总共6位信息。
虽然已经参考图1和/或图5描述了传送器100的实施例的特征,但是接收器200的实施例可包括相同的特征或对应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说明传送器100的实施例如何工作,在图6中描绘了示例调制方案512(例如,针对三层500)。黑色圆点表示复平面或星座平面600中的符号字母表。也就是说,取决于数据502的相应部分506,每个圆点是部分调制符号514的星座点或候选。
图6中示出的所有层500都将QPSK用作调制方案512,但是不同层500被分配有不同的(例如,相对的)功率电平或与之关联。索引i=1的层500被分配最多功率(即,最大功率电平),索引i=2的层500被分配第二多功率或第二少功率,并且索引i=3的层500被分配最小功率量(即,最小功率电平)。如参考图6中的调制方案512和符号字母表的示例所图示的,符号字母表可能已经将关联层500的功率电平考虑在内,使得当组合部分调制符号514时,进一步的加权或缩放不是必要的。
然后,在步骤304中可借助于叠加来组合三层500,即,在步骤306中最终传送的调制符号518的组合星座点是三层500的相应部分调制符号514的星座点的和。
图7示意性地图示了组合步骤304的示例实现。组合三层i=1、2和3(每层承载(carry)作为数据502的相应部分506的ni位)在步骤304中生成2(n1+ n2+ n3)个可能调制符号518当中的一个。
图示了层i=1的四个候选,其中指示第一象限中的候选的圆未被填充,而层i=1的其它候选由填充的圆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层i=1传送的是由非填充圆指示的候选(即,层i=1的部分调制符号514)。以类似的方式,还图示了层i=2的四个候选,以层i=1的未填充点为中心(即,移位到该未填充点),以指示通过将表示相应层500的部分调制符号514的向量相加来获得最终要传送的候选。此外,对于层i=2,被传送的是由第一象限中的未填充圆指示的候选,即,层i=2的部分调制符号514。与层i=3对应的QPSK信号(即,部分调制符号514)被描绘有围绕或起源于层i=2的(例如,先前移位的)部分调制符号514的重心。对于层i=3,相应部分调制符号514的所有候选由填充的圆表示。
参考图7中所示的示例,很容易看出,层i=1比层i=2更鲁棒,而层i = 2又比层i=3更鲁棒。此外,技术人员理解,可根据发现的适当情况(as found appropriate),例如响应于指示信道状况和/或接收器状况变化的信道反馈,调整不同层500的相对鲁棒性。
作为示例,进一步参考图7,通过让层i=2和层i=3的功率与用于层i=1的功率相比非常小,能使所得到的信号星座几乎看起来像QPSK,并且因此层1的性能将类似于QPSK的性能,而层i=2和层i=3的性能(例如,单独的符号错误率)将基本上易受当前噪声和/或干扰电平的影响,例如取决于当前的噪声和/或干扰电平,将基本上更差。
相反,传送器100可应用相对小的功率偏移(与层i=1关联的最大功率电平相比),以便为不太鲁棒的层i=2和i=3获得相当好的性能。在这样的传输参数的情况下,层i=1的性能会有点降级。
不同层500的鲁棒性之间的这种权衡可在图7中通过例如考虑引起不同层500的部分调制符号之一的解调错误所需的感应噪声或干扰的量被可视化(visualize)。
图8示出了根据(as a function of)信噪比(水平轴上的SNR)的由链路性能800的数值模拟产生的示例图802,即,分别对于层i=1、i=2和i=3中的每一层的符号错误率或块错误率(竖直轴上的BLER),以及对于具有相同BCC的常规64-QAM的对应性能850。
为了理解由该技术的实施例能实现的潜在增益,运行了一些模拟。实现了如图5中描绘的传送器100那样构造的传送器100。纠错码508是具有存储器(或存储器顺序)为6且码率为3/4的BCC。不同层之间的相对功率偏移被设置为-C=6 dB,即,层i=2比层i=3强6 dB,并且层i=1比层i=2强6 dB。结果在图8中示出。
参考图8,例如在1%的BLER,观察到层i=1比常规的64-QAM鲁棒大约3 dB,层i=2略微更鲁棒(例如,0.2 dB到0.3 dB),而层i=3大约差1.5 dB。
图9示出了在根据SNR的数据速率(或吞吐量)方面的示例性能900。更具体地,图9示出了由三层500共同获得的数据速率的和902的图。图9进一步示出了通过将常规的64-QAM用作比较示例实现的数据速率的图950。基于总数据速率902和常规数据速率950的比较,可确定用于选择性地运行多层传输306或单层传输的一个或两个阈值,即,两种传输模式中的哪一种更好。
在图9中图示的示例中,对于低于15 dB的SNR,多层传输是优选的。如果SNR在15dB和19 dB之间,则使用常规的64-QAM给出更好的吞吐量950。对于大于19 dB的SNR,性能是相同的,因为这两种传输模式基本上都实现了无错误通信。
根据步骤404和406,在接收器200处用于获得图8中所示性能的方法400的实现基于连续干扰消除(SIC),即,减去分别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514。从层i=1开始并且继续层i=2等一个接一个地解码不同层500。
虽然已经在接收器200处使用SIC描述了该技术,但是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在接收器200基于SIC的时候,而且适用于使用更简单或更复杂的算法的情况下。更简单算法的示例包括在不使用来自其它层500的任何信息的情况下解码不同层500中的每一层。更复杂算法的示例包括联合解码所有层500。
例如,两个或更多层(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3层)可被联合解调。由解调产生的相应码字(例如,软位或硬位)可针对层中的每一层独立解码。也就是说,所有层的硬位或软位可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的样本中联合导出。硬位或软位计算使用以下事实: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的样本是部分调制符号514的叠加。估计硬位的过程包括假设每层500中的传送位。基于每个假设,根据调制方案512为每层500生成部分调制符号的假设,并且(例如,根据映射器516)生成组合的调制符号(即,传送的调制符号518的假设)。将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的接收信号(优选地在均衡之后,即,移除信道的影响之后)与部分调制符号的假设的组合(即,传送的调制符号518的假设)进行比较。硬位决策与得出最接近(例如,在欧几里德距离(Euclidean distance)上)均衡的接收信号的组合调制符号的数据位的假设对应。软位的计算是类似的,但是对于每个数据位,可靠性值(例如,对数似然(log-likelihood))例如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方法来计算。来自每层500的硬位或软位然后被馈送到对应的解码器。针对每层500独立地运行解码。
乍一看,使用多层500的传输和固定单层传输之间的比较(如图9中所呈现的比较)可能看起来是不现实的,因为使用单层传输的实际系统通常会运行链路自适应(LA),并且因此,当SNR低(例如低于15 dB)时,不会使用常规的64-QAM。然而,对于单层传输,与LA关联的问题是,LA假定稳定的信道状况以便恰当地工作。
图10示意性地图示了该技术在示例性Wi-Fi无线电环境1000中的示例性部署,该Wi-Fi无线电环境包括使用共享无线电频谱的两个基本服务集(BSS)1001和1002,以用于图示具有变化的干扰电平的场景。
虽然信道接入机制(例如,CSMA/CA)可减少共享无线电频谱上冲突的发生,但是存在其中它不能很好地工作的许多情形。一种示例情形是所谓的隐藏节点问题,因为由打算发起传输的无线电装置运行的先听后说(LBT)过程不了解打算用于接收的无线电装置处的当前干扰状况。在图10中图示了这样的情形的一种示例。标记为AP1的接入点可体现传送器100,其不在属于BSS 1002的任何装置的覆盖区域内,因此如果AP1有数据502要传送到标记为STA11的体现接收器200的站,则它将发起传输。
如图10中示意性图示的,STA11可能经历非常不同的干扰状况。更具体地,STA11处的接收器状况将严重取决于在重叠BSS 1002中正在进行什么传输。如果STA22正在传送,这可能根本不影响到STA11的传输,而如果STA21正在传送,则到STA11的传输很可能不会被正确接收。如果AP2正在传送,则后果可能实际上取决于它正在向哪个STA传送。例如,如果AP2使用朝向STA22的定向传输,则在STA11处可能几乎不会经历干扰。
作为示例,考虑BSS 1001中的DL传输,即,根据方法300由作为传送器100的AP1运行的传输以及作为接收器200运行方法400的STA11。体现接收器200的STA11处经历的SINR可通过以下方式取决于相邻BSS 1002中的活动:
当BSS 1002中没有传输时,SINR = 25 dB
当STA22正在传输时,SINR = 20 dB
当AP2正在向STA22传输时,SINR = 15 dB
当AP2正在向STA21传输时,SINR = 10 dB
当STA21正在传输时,SINR = 10dB
假定体现传送器100的AP1不具有关于其它BSS 1002中的活动的任何信息,则LA机制将不能够使用单层为特定传输选择最佳的MCS。相反,LA机制将收敛到给出最佳平均性能的MCS。从而,人们必须以当信道状况良好(高MCS)时的高吞吐量与接收无错误分组(低MCS)的高概率进行交换。
根据方法300和400的多层通信可避免或减轻这样的权衡,例如作为图9中所示的低SINR情况下较高吞吐量的结果。如果干扰间歇性地发生(即,是不可预测的),则基于反馈的LA不能解决这样的情况。此外,LA本身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任务,并且上面的讨论强调了,即使LA将是理想的,多层传输仍然可实现更高的总吞吐量。例如,由于由信道反馈指示的状况和当前状况之间的时间滞后,在实际的LA实现中,使用多层通信的增益甚至可能更大。时间滞后可由信道上参考信号的可用性、接收器处的测量以及基于测量的信道反馈引起。
虽然在图10中针对Wi-Fi部署图示了该技术的实施例,但是相同或另外的实施例也适用于使用其它无线电接入技术的无线电网络1000。例如,无线电网络1000可包括RAN覆盖的区域。无线电网络1000可包括固定RAN,所述固定RAN包括至少一个基站。每个基站可服务于至少一个小区。基站可以是演进的节点B(eNodeB或eNB)或下一代节点B(gNodeB或gNB)。
对于数据的单播和多播传输,定向无线电通信可能是有益的。例如,来自装置100的定向传输可改进装置200处的数据接收。此外,装置200处的定向接收可改进数据接收。备选地或附加地,来自装置100的定向传输可减少不是数据传输的目标无线电装置的其它无线电装置处的干扰。此外,装置200处的定向接收可减少由不以装置200为目标的其它传输引起的干扰。定向传输可在装置100处使用天线阵列或任何其它多天线配置来实现。定向接收可在装置200处使用天线阵列或任何其它多天线配置来实现。
图11示意性地图示了该技术在包括16个AP 1102的示例性无线电环境1100中的示例性部署。AP 1102中的每个与10个STA 1104关联。任何一对AP 1102和STA 1104都可分别体现传送器100和接收器200,或者反之亦然。
为了说明在具有相当大干扰的这样的部署中可能经历的变化,考虑一个特定链路或信道,即特定的一对传送器100和接收器200,并且确定了对于各个分组能支持的最高数据速率。
图12示出了最高数据速率可如何取决于干扰状况在传送的数据分组之间变化的示例。根据时间(例如,针对水平轴上的多个不同时刻)绘制数据速率(在竖直轴上,以每秒兆位为单位)。如能观察到的,不同分组的最高数据速率从6 Mb/s(与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对应)到大于50 Mb/s(与64-QAM对应)变化。最高数据速率由接收器200确定,因为是接收器200确定可解码层的数量。
虽然已经针对Wi-Fi部署描述了图11中的示例无线电网络1100,但是类似的无线电环境可使用3GPP RAN来部署。更具体地,无线电装置1104可包括车辆到任何事物(V2X)无线电通信(特别是车辆到车辆(V2V)无线电通信)中的3GPP UE。
图12中的图示示出了在能支持的最高数据速率下的实质性变化。虽然图12中的结果基于数值模拟,但在以下图中被图示的现场测量中也能看到非常相似的行为。
图13示出了在免许可的2.45 GHz频带(信道11)中包括信号、噪声和干扰的测量功率1300的示例。也就是说,在竖直轴上根据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来指示整个接收功率。捕获的信号样本示出了干扰本底(interference floor),该干扰本底以大约60 Hz的周期性变化,例如示出了微波炉功率泄漏在2.45 GHz免许可的频带信道中具有的影响。虽然此干扰相对于数据分组的长度(例如,根据IEEE 802.11ax的4 ms的长度)相对较慢,但是对于基于反馈的LA(例如,由Wi-Fi AP使用的典型速率自适应算法(RAA)),变化太快。
图14中所示的示例示出了在免许可的5 GHz频带(信道148)中测量的功率1300。测量功率1300包括企业场所中的5 GHz信道上的信号加干扰和噪声。Wi-Fi 802.11传输在测量的功率1300中容易看到。干扰或噪声显然不是具有恒定功率的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而是时变的。
图15以扩大的(enlarged)时间段(即,水平轴上“放大的(zoomed in)”时段)示出了图14的测量功率1300。测量功率1300包括几dB的干扰本底变化。这样的干扰在几微秒的持续时间上在某种程度上是静态的,但是在大约数十微秒(例如,大约一个调制符号518的持续时间)的值的整个范围上变化。
图12至图15中的干扰示例示出了这样的状况,在所述状况下实施例能得出超过单层或非分层传输方案的吞吐量增益。以Wi-Fi为例,根据IEEE 802.11ax,符号持续时间通常为13.6 µs(取决于添加的CP,有小变化)。虽然基于反馈的LA不能比可能是1ms的分组长度更快地响应,但是多层通信在这样的快速变化的状况下能是鲁棒的。
图16和17中图示了在Wi-Fi网络中(例如,在免许可的2.45 GHz频带中)经历的干扰电平的进一步的示例。图16中的图1600示出了分散在城市中的225个Wi-Fi AP(也称为接入节点)处的采样噪声和干扰本底测量。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从225个Wi-Fi AP中的每个都获取了100个周期性样本。对于每个AP,确定噪声和干扰的平均值1602(中间线)、噪声和干扰的最小值1604(下面的线)以及噪声和干扰的最大值1606(上面的线)。更具体地,如图16中所绘制的,225个Wi-Fi AP从噪声和干扰的最低平均值1602到最高平均值1602排序。
作为观测结果,Wi-Fi AP经历了±10 dB变化的噪声和干扰。第二天收集了相同的噪声和干扰数据。使用针对图16定义的225个Wi-Fi AP的顺序,平均值1602、最小值1604和最大值1606在图17中以相同的顺序绘制。作为观测结果,Wi-Fi AP经历了近似相同的绝对干扰和变化。这暗示免许可的频带干扰倾向于是位置相关的,但在绝对干扰电平方面仍表现出大的±10 dB动态改变。
在表现出具有显著可变性的干扰电平的那些位置,根据方法300和400的多层通信的实现能提供显著的性能改进。此外,诸如体育场的高容量场所具有类似的和甚至更极端的噪声和干扰的变化,并且能从根据方法300和400的多层通信的实现中大大受益。
用于将多层通信应用于例如(潜在地)遭受所经历的接收器状况的显著变化的链路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实施例可进一步包括下面实现的特征中的任何特征。
第一实现可选择性地使用多层传输。如已经讨论的,从使用多层传输获得的增益源自(例如,很大程度上)不可预测地变化的信道状况和/或接收器状况(统称为:状况)。当状况不变时,仍可使用多层传输,但假如找到合适的MCS,则与单层传输相比,它通常将导致性能损失。
可通过选择性地使用多层通信来利用这一特性。作为根据第一实现的一个示例,AP 100可对其关联的STA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集合使用多层传输,同时将单层传输用于关联的STA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另一个(例如,不相交的)集合。
第一实现的另一个示例涉及单独的链路或信道。传送器100可基于变化的状况选择从单层传输改变到多层传输306(或者反之亦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改变可由传送器100发起(例如,基于操作LA的困难),或者可由接收器200发起(例如,基于接收器200已经经历了干扰状况的改变)。
第一实现的进一步示例还基于链路或信道被认为从噪声受限改变为干扰受限(或者反之亦然),覆盖单层传输和多层传输之间的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链路或信道被认为是噪声受限时,可使用单层传输,而当链路或信道被认为是干扰受限时,可使用多层传输306。
第一实现的相同或更进一步的示例包括基于信道变化的速率(例如基于测量的多普勒频移)选择单层传输或多层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当多普勒频移被确定为高(例如大于某个阈值)时,可使用多层传输306,而当多普勒频移被确定为低于相同阈值时,使用单层传输。
第二实现可确定传输参数,例如多层参数。对于多层通信,不同层500被给予功率电平的特定偏移,以便区分和/或定义相应层500的鲁棒性。功率偏移的选择确定了对于不同层500的鲁棒性多么不同。例如,功率偏移越大,鲁棒性的差异就越大。
信道上的多层通信使得能够有效地跨越信道的SINR范围和/或接收器状况预期变化的SINR范围。从而,可能期望选择功率偏移,使得由最小功率电平和最大功率电平定义的范围取决于状况的变化(例如,方差)。
根据适用于任何实施例的第二实现和/或第一实现,功率偏移至少部分基于状况的预期变化,例如使得与当信道变化预期(例如,测量或报告)很小时相比,当信道变化预期(例如,测量或报告)很大时,选择较大的功率偏移。
作为第二实现的示例,包括传送器100的实施例和接收器200的实施例的系统可使用三层500。响应于传送器100和接收器200中的至少一个测量或估计SINR在大约10 dB的范围内变化,两个邻近(或相邻)层500之间的功率偏移可被选择为5 dB,使得最鲁棒和最不鲁棒层500之间的功率偏移与估计的信道变化对应。
第二实现的相同或进一步示例调节了使用的层500的数量。具体地说,如果传送器100和接收器200中的至少一个测量或估计信道变化高于某个阈值(例如,以dB为单位定义的),则可触发使用更大数量的层500。
第三实现可改变要用于数据的重传部分506(例如,用于重传的数据分组)的层500。
优选地,多层传输不用于将不同的逻辑流分别传送到不同的接收器。而是,该技术被有益地应用于支持到某个接收器200的不同逻辑流506。流506可能同样重要。
备选地或附加地,多层通信优选地不用于广播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未正确接收到分组,则没有供接收器请求重传的反馈信道。而是,该技术被有益地应用于在相应不同层500上传送的数据502的部分506被预期的接收器200确认的情形。这可通过在正确接收分组的情况下向传送器100传送肯定确认反馈(即,ACK)和/或通过在没有正确接收分组的情况下向传送器100传送否定确认反馈(即,NACK)来完成。NACK也可以是隐式的,即当没有正确接收分组时,ACK的缺乏将被解释为NACK。
根据可与任何实施例和第一或第二实现组合的第三实现,当使用重传方案时,利用了不同层的不同鲁棒性的特性。这样的重传方案的示例包括简单的ARQ方案,例如停止并想要(stop-and-want)ARQ、回退N(Go-back-N)ARQ或选择性重复ARQ。
对于ARQ方案,未被正确接收的数据分组在定时器请求或到期时被重传。重传方案也可以是混合ARQ(HARQ)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重传可能不一定等同于第一数据分组传输(而是第一数据分组传输的冗余),并且接收器200组合两个或更多接收到的数据分组以便提取信息。HARQ方案的示例包括跟踪合并(Chase Combining)和增量冗余。
根据第三实现,被重传的数据分组在比第一次传送的数据分组更鲁棒的层上传送。针对三层500描述了非限制性特定示例。
在传输306的第一实例中,三个数据分组(即,分组1、分组2和分组3)第一次在相应层500上传送,即分别在层1、层2和层3上传送。基于第一次传输的一个或多个调制符号518,层1的部分调制符号514在接收器200处被正确解码,而层2和层3的部分调制符号514出错。
在传输306的稍后(例如,下一个)实例中,传送器100将层1和层2用于重传先前在接收器200处没有正确接收的两个数据分组,而层3被用于传送新的数据分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层1和层2上重传哪个数据分组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出于解释的目的,假设在传输306的这一时刻,只有层1被正确接收,而层2和层3在接收器200处出错。
传送器100现在面临这样的情形:一个数据分组已经在两次传输中失败(或者已经被重传一次),一个数据分组已经在一次传输中失败,并且有用于传输到接收器200的一个新数据分组。在这样的情况下,传送器100在层1上传送已经失败两次的数据分组、在层2上传送已经失败一次的数据分组以及在层3上传送新数据分组。
图18示出了装置100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装置100包括用于运行方法30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以及耦合到处理器1804的存储器1806。例如,存储器1806可用实现模块102、104和106中的至少一个的指令来编码。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可以是以下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中央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计算装置、资源或者可操作以单独或者结合装置100的其它组件(诸如存储器1806)提供传送器功能性的硬件、微代码和/或编码逻辑的组合。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4可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806中的指令。这样的功能性可包括提供本文中讨论的各种特征和步骤,包括本文中公开的益处中的任何益处。表述“装置可操作以运行动作”可表示装置100被配置成运行动作。
如图18中示意性图示的,装置100可由传送站1800(例如,用作传送基站或UE)体现。传送站装置1800包括耦合到装置100的无线电接口1802,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接收站(例如,用作接收基站或UE)进行无线电通信。
图19示出了装置200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装置200包括用于运行方法400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904以及耦合到处理器1904的存储器1906。例如,存储器1906可用实现模块202、204和206中的至少一个的指令来编码。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904可以是以下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中央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计算装置、资源或者可操作以单独或者结合装置200的其它组件(诸如存储器1906)提供接收器功能性的硬件、微代码和/或编码逻辑的组合。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904可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906中的指令。这样的功能性可包括提供本文中讨论的各种特征和步骤,包括本文中公开的益处中的任何益处。表述“装置可操作以运行动作”可表示装置200被配置成运行动作。
如图19中示意性图示的,装置200可由接收装置1900(例如,用作接收基站或UE)体现。接收装置1900包括耦合到装置200的无线电接口1902,以用于与一个或多个传送站(例如,用作传送基站或UE)进行无线电通信。
参考图20,根据实施例,通信系统2000包括电信网络2010,诸如3GPP类型的蜂窝网络,其包括接入网2011(诸如,无线电接入网)和核心网络2014。接入网2011包括多个基站2012a、2012b、2012c,诸如NB、eNB、gNB或其它类型的无线接入点,每个基站定义对应的覆盖区域2013a、2013b、2013c。每个基站2012a、2012b、2012c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2015可连接到核心网络2014。位于覆盖区域2013c中的第一用户设备(UE)2091被配置成无线地连接到对应的基站2012c,或由其寻呼。覆盖区域2013a中的第二UE 2092可无线地连接到对应的基站2012a。虽然在该示例中图示了多个UE 2091、2092,但是所公开的实施例同样适用于其中唯一UE在覆盖区域中或者其中唯一UE正在连接到对应的基站2012的情况。
电信网络2010本身连接到主机计算机2030,该主机计算机可被体现在独立服务器、云实现的服务器、分布式服务器的硬件和/或软件中,或者体现为服务器场(serverfarm)中的处理资源。主机计算机2030可在服务提供者的所有权或控制之下,或者可由服务提供者或代表服务提供者来操作。电信网络2010和主机计算机2030之间的连接2021、2022可直接从核心网络2014延伸到主机计算机2030,或者可经由可选的中间网络2020进行。中间网络2020可以是公用、私用或托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于一个的组合;中间网络2020(如果有的话)可以是骨干网络(backbone network)或因特网;特别地,中间网络2020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子网络(未示出)。
图20的通信系统2000作为整体能够实现所连接的UE 2091、2092之一和主机计算机2030之间的连接性。该连接性可被描述为过顶(over-the-top)(OTT)连接2050。主机计算机2030和连接的UE 2091、2092被配置成使用接入网2011、核心网络2014、任何中间网络2020和可能的另外基础设施(未示出)作为中介(intermediary),经由OTT连接2050来传递数据和/或信令。在OTT连接2050所经过的参与通信装置不知道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通信的路由的意义上,OTT连接2050可以是透明的。例如,可不或者不需要向基站2012通知传入的下行链路通信的过去路由,所述下行链路通信具有源自主机计算机2030的要被转发(例如,移交(hand over))到连接的UE 2091的数据。类似地,基站2012不需要知道源自UE 2091的朝向主机计算机2030的传出上行链路通信的将来路由。
借助于由UE 2091或2092中的任何一个和/或基站2012中的任何一个运行的方法300和400,例如在增加的吞吐量和/减少的时延方面能改进OTT连接2050的性能。
根据实施例,现在将参考图21描述在前面段落中讨论的UE、基站和主机计算机的示例实现。在通信系统2100中,主机计算机2110包括硬件2115,其包括被配置成设立和维持与通信系统210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2116。主机计算机2110进一步包括处理电路2118,其可具有存储和/或处理能力。特别地,处理电路2118可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主机计算机2110进一步包括软件2111,其存储在主机计算机2110中或由主机计算机2110可访问并且由处理电路2118可执行。软件2111包括主机应用2112。主机应用2112可以是可操作以向远程用户(诸如,经由端接于UE 2130和主机计算机2110的OTT连接2150连接的UE 2130)提供服务。在向远程用户提供服务时,主机应用2112可提供使用OTT连接2150传送的用户数据。用户数据可取决于在步骤206中确定的UE 2130的位置。用户数据可包括递送给UE 2130的辅助信息或精确广告(也称为广告)。该位置可由UE 2130例如使用OTT连接2150和/或由基站2120例如使用连接2160向主机计算机报告。
通信系统2100进一步包括基站2120,该基站被设置在电信系统中并且包括使其能够与主机计算机2110并且与UE 2130通信的硬件2125。硬件2125可包括用于设立和维持与通信系统2100的不同通信装置的接口的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接口2126,以及用于至少设立和维持与位于由基站2120服务的覆盖区域(图21中未示出)中的UE 2130的无线连接2170的无线电接口2127。通信接口2126可被配置成促进到主机计算机2110的连接2160。连接2160可以是直接的,或者它可经过电信系统的核心网络(图21中未示出),和/或经过电信系统外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网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站2120的硬件2125进一步包括处理电路2128,其可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基站2120进一步具有存储在内部或经由外部连接可访问的软件2121。
通信系统2100进一步包括已经提及的UE 2130。UE 2130的硬件2135可包括无线电接口2137,其被配置成设立和维持与服务于UE 2130当前位于其中的覆盖区域的基站的无线连接2170。UE 2130的硬件2135进一步包括处理电路2138,其可包括适于执行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这些的组合(未示出)。UE 2130进一步包括软件2131,其存储在UE 2130中或由其可访问并且由处理电路2138可执行。软件2131包括客户端应用2132。客户端应用2132可以是可操作以在主机计算机2110的支持下经由UE 2130向人类或非人类用户提供服务。在主机计算机2110中,执行中的主机应用2112可经由端接于UE 2130和主机计算机2110的OTT连接2150与执行中的客户端应用2132通信。在向用户提供服务时,客户端应用2132可从主机应用2112接收请求数据,并且响应于请求数据提供用户数据。OTT连接2150可转移请求数据和用户数据两者。客户端应用2132可与用户交互以生成它提供的用户数据。
注意,图21中图示的主机计算机2110、基站2120和UE 2130可分别等同于图20的主机计算机2030、基站2012a、2012b、2012c之一和UE 2091、2092之一。也就是说,这些实体的内部工作可如图21中所示,并且独立地,周围的网络拓扑可以是图20的周围网络拓扑。
在图21中,OTT连接2150已经被抽象地绘制,以说明主机计算机2110和用户设备2130之间经由基站2120的通信,而没有明确提及任何中介装置和经由这些装置的消息的精确路由。网络基础设施可确定路由,该路由可被配置成对UE 2130或操作主机计算机2110的服务提供者或两者隐瞒。当OTT连接2150是活动的(active)时,网络基础设施可进一步做出决定,通过这些决定,它动态地改变路由(例如,基于网络的重新配置或负载平衡考虑)。
UE 2130和基站2120之间的无线连接2170根据贯穿本公开所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各种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进了使用OTT连接2150给UE 2130提供的OTT服务的性能,其中无线连接2170形成最后分段。更精确地说,这些实施例的教导可减少时延,并改进数据速率,并且由此提供诸如更好的响应性的益处。
出于监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改进的数据速率、时延以及其它因素的目的,可提供测量过程。可进一步存在可选的网络功能性,其用于响应于测量结果的变化而重新配置主机计算机2110和UE 2130之间的OTT连接2150。用于重新配置OTT连接2150的测量过程和/或网络功能性可用主机计算机2110的软件2111实现,或者用UE 2130的软件2131实现,或者用两者实现。在实施例中,传感器(未示出)可被部署在OTT连接2150所经过的通信装置中或与OTT连接2150所经过的通信装置关联;传感器可通过提供上面例示的所监测量的值,或者提供软件2111、2131可根据其计算或估计所监测量的其它物理量的值来参与测量过程。OTT连接2150的重新配置可包括消息格式、重传设置、优选路由等;重新配置不需要影响基站2120,并且它对基站2120可能是未知的或察觉不到的。这样的过程和功能性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和经实践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测量可涉及专有(proprietary)UE信令,其促进主机计算机2110对吞吐量、传播时间、时延等的测量。可实现测量,因为软件2111、2131在它监测传播时间、错误等的同时,使用OTT连接2150来使消息(特别是空的或“虚拟的”消息)被传送。
图22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20和21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本公开的简单起见,在该部分中将仅包括对图22的附图参考。在方法的第一步骤2210中,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一步骤2210的可选子步骤2211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2220中,主机计算机发起到UE的承载用户数据的传输。在可选的第三步骤2230中,根据贯穿本公开而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基站向UE传送在主机计算机发起的传输中承载的用户数据。在可选的第四步骤2240中,UE执行与由主机计算机执行的主机应用关联的客户端应用。
图23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中实现的方法的流程图。该通信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它们可以是参考图20和21描述的那些主机计算机、基站和UE。为了本公开的简单起见,在该部分中将仅包括对图23的附图参考。在该方法的第一步骤2310中,主机计算机提供用户数据。在可选的子步骤(未示出)中,主机计算机通过执行主机应用来提供用户数据。在第二步骤2320中,主机计算机发起到UE的承载用户数据的传输。根据贯穿本公开而描述的实施例的教导,传输可经由基站传递。在可选的第三步骤2330中,UE接收传输中承载的用户数据。
接收器的任何实施例或实现可使用分层解码方法,即,接收器可开始解码最鲁棒的层,并且如果它成功,这对于其它层是有益的,因为针对剩余层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中然后减去第一层。然后对于所有剩余层的残余调制符号迭代地重复该过程。
此外,该技术可被实现为编码系统。通过示例的方式,数据分组可包括多个(例如,大约1000个)编码的调制符号。每个调制符号可由三个部分调制符号的组合产生,即,每个具有三层。解码的第一实现包括解码数据分组的层1的所有部分调制符号,并且然后减去这些部分调制符号并继续下一层。解码的第二实现可逐个调制符号决定。对于数据分组的每个调制符号,在继续下一个调制符号之前,针对层2和层3,层1的部分调制符号被解调、解码和减去等(基于残余调制符号)。在第一实现中,以更长的延迟为代价,性能可能更好,因为在开始解码层2之前,接收器必须有效地对层1的所有1000个部分调制符号做出决定。
此外,可选择多层调制参数。如果添加附加层,则更鲁棒的层(例如,与第二最小功率电平关联的层)的性能可能变得更差。从而,可能重要的是不使用太多层。该技术可被实现成控制多层调制的参数(特别是层数),例如导致数据传输的改进的可靠性和/或吞吐量。
如从上面的描述已经变得显而易见,该技术的实施例虑及例如以非常低的附加复杂度来改进频谱效率和减少延迟。此外,该技术可结合进一步的共存特征(诸如,传输功率控制(TPC)和波束成形)来实现。此外,对于给定的链路或信道,可选择性地停用多层传输。备选地或组合地,在给定的无线电网络中(例如,在BSS内),多层传输可选择性地用于与无线电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装置的无线电通信,而不是用于与其它无线电装置的无线电通信,对于不支持该多层传输的传统无线电装置,这可完全透明地实现。
从前面的描述中将充分理解本发明的许多优点,并且将显而易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或不牺牲其所有优点的情况下,可在单元和装置的形式、构造和布置方面进行各种改变。由于本发明能以许多方式变化,因此将认识到,本发明应该仅由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限制。

Claims (40)

1.一种无线电传送数据(502)的方法(300),所述方法(300)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
通过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表示(302)要被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502),每个部分调制符号都与到所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500)关联;
通过根据关联的层以不同的功率电平组合(516)所述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来生成(304)调制符号(518);以及
将所述调制符号(518)传送(306)到所述接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由相应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表示的所述数据(502)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506)中的所有属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每个数据分组寻址到所述接收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由所述相应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表示的所述数据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506)或所述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是非冗余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无线电传输(306)的相应层(500)对应的所述数据(502)的所述部分(506)被独立地编码(508)成码字(510),根据调制方案(512)由相应码字(510)产生两个或更多部分调制符号(514)中的每个。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层(500)的数量、所述调制方案(512)和编码(508)中的至少一个取决于到所述接收器的所述无线电传输(306)的信道状况。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制方案(512)包括相移键控PSK和幅移键控ASK、可选地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幅度调制QAM中的至少一个。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被组合(516)用于生成所述调制符号(518)的所述部分调制符号(514)中的至少两个使用相同的调制方案(512)。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被组合(516)用于生成所述调制符号(518)的所述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使用不同的调制方案(512)。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中的每个包括表示所述数据的相应部分的相位和幅度中的至少一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包括根据相应的功率电平确定或缩放所述部分调制符号的幅度。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层根据所述相应的功率电平排序,并且其中每对连续层的幅度以2或更多的因子被缩放,和/或其中每对连续层的功率电平相差3 dB或更多。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传输(306)使用经受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道,并且其中所述噪声和所述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功率在所述调制符号的持续时间内变化了所述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最小功率电平或更多。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传输(306)使用经受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道,并且其中所述噪声和所述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功率在用于在所述接收器处测量所述信道并且基于测量从所述接收器接收信道反馈以用于自适应编码和/或调制所要求的时间段内变化了所述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最小功率电平或更多。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传输(306)使用经受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道,并且所述数据属于数据分组,并且其中所述噪声和所述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功率在随后传送的数据分组之间的时间段内变化了所述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最小功率电平或更多。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输(306)使用经受噪声和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信道,所述方法(300)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
确定层的所述数量和所述不同功率电平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不同功率电平中的所述最小功率电平是两倍于、等于或小于所述噪声和所述干扰中的至少一个的所述功率。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组合(516)包括根据所述相应层以所述相应的功率电平相干地添加所述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
接收指示基于所传送的调制符号(518)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514)的数量的确认反馈,所述数量从处于最高功率电平的部分调制符号(514)开始计数,并且以功率电平递减的顺序直到所述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514)当中的处于所述最小功率电平的部分调制符号(514)为止。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502)被传送(306)到第一接收器和第二接收器,并且其中来自所述第一接收器的确认反馈指示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514)的第一数量,并且来自所述第二接收器的确认反馈指示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514)的不同于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数量。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比第二部分调制符号(514)更大的功率电平传送的第一部分调制符号(514)代表所述数据(502)的第一部分(506),与由所述第二部分调制符号(514)表示的所述数据(502)的第二部分(506)相比,所述数据(502)的第一部分(506)与更高的优先级或服务质量QoS关联。
20.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
传送包括由先前传送的(306)调制符号(518)表示的所述数据(502)的一部分(506)的重传的另外调制符号,其中重传的部分(506)由所述另外调制符号中的部分调制符号表示,所述部分调制符号具有比代表所述先前传送的(306)调制符号(518)中的所述数据(502)的所述重传部分(506)的所述部分调制符号(514)更大的功率电平。
21.一种无线电接收数据(502)的方法(400),所述方法(400)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402)是处于不同功率电平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的组合的调制符号(518);
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解调(404)部分调制符号(514)并且从所述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中减去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514),从而得到残余调制符号;
基于所述残余调制符号重复(406)解调,以便解调(404)表示所述数据(502)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调(404)以功率电平递减的顺序重复,直到所述解调(404)或所述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514)的解码失败为止。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部分调制符号(514)中的至少两个与以不同功率电平应用的相同调制方案(512)对应。
24.如权利要求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或发起以下步骤:
向传送器传送所述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的确认反馈,所述确认反馈指示基于所述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514)的数量,所述数量从处于最高功率电平的部分调制符号(514)开始计数,并且以功率电平递减的顺序直到所述成功解码的部分调制符号(514)当中的处于最小功率电平的部分调制符号(514)为止。
25.如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或发起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或与其对应的步骤。
26.一种包括程序代码部分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一个或多个计算装置(1804;1904)上执行时,所述程序代码部分用于运行如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选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1806;1906)上。
27.一种用于无线电传送数据(502)的装置(100),所述装置(100)包括:
表示单元(102),所述表示单元(102)被配置成通过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表示要被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502),每个部分调制符号都与到所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500)关联;
生成单元(104),所述生成单元(104)被配置成通过根据关联的层以不同功率电平组合(516)所述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来生成调制符号(518);以及
传送单元(106),所述传送单元(106)被配置成将所述调制符号(518)传送到所述接收器。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100),进一步被配置成运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29.一种用于无线电接收数据(502)的装置(200),所述装置(200)包括:
接收单元(202),所述接收单元(202)被配置成接收是处于不同功率电平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的组合的调制符号(518);
解调单元(204),所述解调单元(204)被配置成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解调部分调制符号(514)并且从所述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中减去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514),从而得到残余调制符号;
重复单元(206),所述重复单元(206)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残余调制符号重复解调,以便解调表示所述数据(502)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二无线电装置(200),进一步被配置成运行如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31.一种用于无线电传送数据(502)的装置(100),所述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804)和存储器(1806),所述存储器(1806)包括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804)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装置(100)可操作以:
通过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表示要被传送到接收器的数据(502),每个部分调制符号都与到所述接收器的无线电传输的不同层(500)关联;
通过根据关联的层以不同功率电平组合(516)所述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来生成调制符号(518);以及
将所述调制符号(518)传送到所述接收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100),进一步可操作以运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33.一种用于无线电接收数据(502)的装置(200),所述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904)和存储器(1906),所述存储器(1906)包括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904)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装置(200)可操作以:
接收是处于不同功率电平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514)的组合的调制符号(518);
基于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解调部分调制符号(514)并且从所述接收到的调制符号(518)中减去解调的部分调制符号(514),从而得到残余调制符号;
基于所述残余调制符号重复解调,以便解调表示所述数据(502)的至少两个部分调制符号。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200),进一步可操作以运行如权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35.一种被配置成与用户设备UE通信的基站(100;200;2012;2120),所述基站(100;200;2012;2120)包括无线电接口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或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36.一种被配置成与用作网关的无线电装置或基站(100;200;2012;2120)通信的用户设备UE(100;200;1800;1900;2091;2092;2130),所述UE(100;200;1800;1900;2091;2092;2130)包括无线电接口(1802;1902;2127;2137)和处理电路(1804;1904;2138),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成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或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37.一种包括主机计算机(2030;2110)的通信系统(2000;2100),所述主机计算机包括:
处理电路(2118),所述处理电路(2118)被配置成提供用户数据;以及
通信接口(2116),所述通信接口(2116)被配置成将用户数据转发到蜂窝或自组织无线电网络(1000;1100;2120),以便传输到用户设备UE(100;200;1800;1900;2091;2092;2130);其中所述UE(100;200;1800;1900;2091;2092;2130)包括无线电接口(1802;1902;2137)和处理电路(1804;1904;2138),所述UE(100;200;1800;1900;2091;2092;2130)的所述处理电路(1804;1904;2138)被配置成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或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通信系统(2000;2100),进一步包括所述UE(100;200;1800;1900;2091;2092;2130)。
39.如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通信系统(2000;2100),其中所述无线电网络(1000;1100;2120)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与所述UE(100;200;1800;1900;2091;2092;2130)通信的用作网关的无线电装置(100;200)或基站(100;200;2012;2120)。
40.如权利要求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2000;2100),其中:
所述主机计算机(2030;2110)的所述处理电路(2118)被配置成执行主机应用(2112),由此提供所述用户数据;以及
所述UE(100;200;1800;1900;2091;2092;2130)的所述处理电路(1804;1904;2138)被配置成执行与所述主机应用(2112)关联的客户端应用(2132)。
CN201880091982.6A 2018-04-04 2018-04-04 用于在变化的信道状况下的无线电传输的技术 Pending CN1118868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8/058570 WO2019192684A1 (en) 2018-04-04 2018-04-04 Technique for radio transmission under varying channel condit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6818A true CN111886818A (zh) 2020-11-03

Family

ID=6196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982.6A Pending CN111886818A (zh) 2018-04-04 2018-04-04 用于在变化的信道状况下的无线电传输的技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924207B2 (zh)
EP (1) EP3776938A1 (zh)
JP (1) JP2021520716A (zh)
KR (1) KR102436334B1 (zh)
CN (1) CN111886818A (zh)
MX (1) MX2020010189A (zh)
WO (1) WO201919268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317A (zh) * 2022-02-14 2022-03-15 北京宇航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导航遥感深度融合的实现方法
CN115348610A (zh) * 2022-10-18 2022-11-15 成都市以太节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多链路自适应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3525A (zh) 2019-02-14 2021-09-1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多层harq传输技术
US11239948B2 (en) * 2019-03-06 2022-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CC puncturing patterns for data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
EP3910829A1 (en) 2020-05-12 2021-11-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hicle, infrastructure, transceiver,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 physical layer configuration for a radio l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31944A (ja) 1998-07-07 2000-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信装置並びに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US7043210B2 (en) 2001-06-05 2006-05-0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
AU2003286494A1 (en) * 2002-10-25 2004-05-25 The Directv Group, Inc. Estimating the operating point on a nonlinear traveling wave tube amplifier
AU2004218611B2 (en) * 2003-10-10 2007-03-08 The Directv Group, Inc. Coherent averaging for measuring traveling wave tube amplifier nonlinearity
US7729232B2 (en) * 2006-02-01 2010-06-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using superposition modul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297533A1 (en) * 2006-06-26 2007-12-27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for geran evolution
KR102024796B1 (ko) * 2012-04-13 2019-11-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계층변조 신호의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9094154B2 (en) 2013-09-06 2015-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daptation of transmission format
US10084581B2 (en) * 2014-07-11 2018-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lay unicast or MBSFN data transmission on top of MBSFN transmission
US10411856B2 (en) * 2014-10-27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and transmit power ratio design for non-orthogonal transmissions
US20160309542A1 (en) 2015-04-16 2016-10-20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ellation superposit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317A (zh) * 2022-02-14 2022-03-15 北京宇航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导航遥感深度融合的实现方法
CN115348610A (zh) * 2022-10-18 2022-11-15 成都市以太节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毫米波多链路自适应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20010189A (es) 2020-10-16
JP2021520716A (ja) 2021-08-19
US20200274640A1 (en) 2020-08-27
US20210135781A1 (en) 2021-05-06
US11374684B2 (en) 2022-06-28
US10924207B2 (en) 2021-02-16
KR102436334B1 (ko) 2022-08-24
KR20200128131A (ko) 2020-11-11
EP3776938A1 (en) 2021-02-17
WO2019192684A1 (en)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4684B2 (en) Technique for radio transmission under varying channel conditions
TWI590687B (zh) 裝置對裝置(d2d)鏈結適應
US10959233B2 (en) Method to enable iterative processing and perform closer to constrained capacity
CN107925524B (zh) 确定用于无线终端的操作的模式的方法
JP2022547093A (ja) ニューラルネットワークベースのリンクレベル性能予測
KR101851913B1 (ko) 무선 시스템의 상향링크 제어 신호 설계
CN111819885B (zh) 用于处置信道的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KR20160091360A (ko) 무선 네트워크들에서 멀티캐스트 통신들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21080987A1 (en) Low powe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US20230056886A1 (en) Multiple modulation scheme signalling in a single resource allocation
WO202212630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rateless codes and layered modulation
US20220140946A1 (en) Rate-splitting construction of polar cod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scheme
EP3925106B1 (en) Multi-layer transmission technique
US20220399952A1 (en) Channel feedback for upda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Chen et al. Energy-efficient and reliable multicasting for WiMAX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WO2021198078A1 (en) Method, systems, mobile nodes and circuitry for link adaptation
EP4183077A1 (en) Feedback design for network coding termination in broadcasting
WO2022211949A1 (en) Techniques for interleaving a transport block
Dehm et al. Efficient feedback mechanisms in mobile narrowband multicast scenario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403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