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4845B - 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4845B
CN111884845B CN202010697130.0A CN202010697130A CN111884845B CN 111884845 B CN111884845 B CN 111884845B CN 202010697130 A CN202010697130 A CN 202010697130A CN 111884845 B CN111884845 B CN 1118848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network
pow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devi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71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4845A (zh
Inventor
谢国军
于铄航
袁凤培
高文
丁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di Changzhou Automation Co Ltd
Ch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iandi Changzhou Automation Co Ltd
Ch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di Changzhou Automation Co Ltd, Ch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Tiandi Changzhou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71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4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4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4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4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4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26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 H02H7/261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e.g. for disconnecting a section on which a short-circuit, earth fault, or arc discharge has occured involving signal transmission between at least two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13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e.g.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NM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编号;根据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分别获取采区变电站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编号;根据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通过通信协议为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端口分配IP地址;将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数据模型发送至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本发明无需单独配置专网,利用井下环网即可实现各开关装置之间的通信,无需人工配置各保护器即可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闭锁上级开关控制器,实现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

Description

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一种计算机设备和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煤矿综采、运输、洗选、环境安全等装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使供电网络拓扑结构越来越复杂,各级网络保护装置的定值整定越来越困难,煤矿供电可靠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越级跳闸、选择性漏电误动、失压群跳”等诱因引发的煤矿井下或地面大面积停电时刻威胁着煤矿的供电安全。研究如何获取供电网络拓扑结构对煤矿供电网络防越级跳闸技术至关重要。
当前煤矿供电系统一般采用常规保护或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矿山可靠供电和安全生产,主要有:
1、需要单独布置专网,需要额外添加分站等网关设备,无疑增加了成本。
2、保护设备无法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需要人工配置,浪费人力,在更换保护设备时需要为新保护设备再次配置网络节点信息。
3、使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级联平级保护设备,使信息传输速率与设备间的距离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无需单独配置专网,利用井下环网即可实现各开关装置之间的通信,无需人工配置各保护器即可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闭锁上级开关控制器,实现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所述矿用配电网包括: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站和环网,所述中央变电所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装置和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一交换机还与所述环网和服务器相连,所述中央变电所通过至少一个供电支路向所述采区变电站供电,所述采区变电站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装置和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每个所述供电支路配置一台第二交换机,所述第二交换机还与所述环网相连;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述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根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分别获取所述采区变电站中每个所述供电支路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编号;根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通过通信协议为获取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与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地址的对关系;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所述数据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其中,所述数据模型包括:交换机的类型、交换机的端口名称、IP地址以及对应的开关装置的属性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协议包括:SNMP协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为网管型环网交换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为网管型交换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交换机还通过所述网络传输线缆与所述第二交换机相连。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所述矿用配电网包括: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站和环网,所述中央变电所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装置和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一交换机还与所述环网和服务器相连,所述中央变电所通过至少一个供电支路向所述采区变电站供电,所述采区变电站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装置和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每个所述供电支路配置一台第二交换机,所述第二交换机还与所述环网相连;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第一定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采区变电站中每个所述供电支路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编号;第二定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第三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通信协议为获取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与IP地址的对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所述数据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其中,所述数据模型包括:交换机的类型、交换机的端口名称、IP地址以及对应的开关装置的属性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通信协议包括:SNMP协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为网管型环网交换机或网管型交换机。
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无需单独配置专网,利用井下环网即可实现各开关装置之间的通信,无需人工配置各保护器即可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闭锁上级开关控制器,实现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且信息传输速率较快,不受传输距离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示出矿用配电网的示意图;
图3是基于图2所示的矿用配电网的交换机的端口连接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是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计算机设备,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其中,如图2和3所示,矿用配电网包括:中央变电所1、采区变电站2和环网3,中央变电所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装置和与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101,第一交换机101还与环网3和服务器4相连,中央变电所1通过至少一个供电支路102向采区变电站供电,采区变电站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装置和与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201,每个供电支路102配置一台第二交换机201,第二交换机201还与环网3相连。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的执行主题为服务器4。如图1所示,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
S2,根据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第一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第一开关装置相连。
可以理解,交换机包括多个端口,第一交换机101按照端口顺序与第一开关装置相应的序号对应连接。
S3,分别获取采区变电站中每个供电支路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编号。
S4,根据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第二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第二开关装置相连。
可以理解,交换机包括多个端口,第二交换机201按照端口顺序与第二开关装置相应的序号对应连接。
S5,通过通信协议为获取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与IP地址的对关系。
S6,分别将每个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以及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数据模型发送至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其中,数据模型包括:交换机的类型、交换机的端口名称、IP地址以及对应的开关装置的属性信息。开关装置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开关装置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短路标志、零序电流、零序电压、漏电标志等。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的示例来对本发明上述提出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进行说明。
具体地,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示例示出矿用配电网的示意图。图3是基于图2所示的矿用配电网的交换机的端口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矿用配电网包括:中央变电所1、采区变电站2和环网3,中央变电所1、采区变电站2包括多个开关装置,分别定义为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中央变电所1通过至少一个供电支路102向采区变电站供电,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一个供电支路为例,每个中央变电所1设置一台具有足够端口数量的交换机作为父层交换机,本发明中定义为第一交换机101。采区变电站2中每个供电支路102中设置一台具有足够端口数量的交换机作为子层交换机,本发明中定义为第二交换机201。
获取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参照图2中的1#—7#。第一交换机101的端口按顺序与第一开关装置的通讯接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连接,即第一交换机101的第一端口与1#第一开关装置连接,依次类推,同时,第一交换机的101其中一个用于组建环网的端口作为连接管理服务器使用,连接至地面的服务器4。
然后获取每个第一开关装置的类型,根据序号+开关类型定义与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如1#开关装置是总控开关,则将与之相连的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命名为1#总控开关,2#开关装置是高压开关,则将与之相连的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命名为2#高压开关,如此类推,具体可参见图2和图3,其中图2中的开关装置与图3交换机中端口对应相连。
同理,分别获取采区变电站2中每个供电支路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编号,参照图2中的1#—4#。第二交换机201的端口按顺序与第一开关装置的通讯接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连接,即第二交换机201的第一端口与1#第二开关装置连接,依次类推。
然后获取每个第二开关装置的类型,根据序号+开关类型定义与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如1#开关装置移变高压开关,则将与之相连的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命名为1#移变高压开关,2#开关装置为低压开关,则将与之相连的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命名为2#低压开关,如此类推,具体可参见图2和图3,其中图2中的开关装置与图3交换机中端口对应相连。
将父层交换机(第一交换机)和子层交换机(第二交换机)连接至环网3,(父层交换机的某个端口设备有供电支路,则需在该端口指定其供电支路交换机IP),完成网络建设。
在服务器中4通过通讯协议,获得当前父层交换机(第一交换机)各端口的端口名称与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及子层交换机(第二交换机)的各端口的端口名称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将代表各开关装置的端口名称、IP地址和对应交换机的类型等信息填入数据模型中,数据模型可以是下表1所示的模型,然后将数据结构下载到每个开关装置保护器中。
表1数据模型
Figure BDA0002591585660000081
从上表1所示的数据结构模型可知,每一个处于网络中的开关装置都包含了完备的本层电力网络设备的属性信息,在同一交换机下各设备除总开关外其余为并联关系,下级交换机所有设备为本级交换机的子设备。由此可以明确设备自身所处的网络位置,知晓自身的上级开关设备、平级开关设备、下级开关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从而知晓这些开关设备的数量、IP地址、以及它们的属性信息和对应层交换机的类型。即使在矿用配电网更换保护器时,也可为新保护器再次配置网络节点信息,无需人工配置。
当电力网络中某处发生短路故障时,与故障点最近的开关设备将根据拓扑结构向上级开关设备发出信号,实现防止越级跳闸功能;当电力网络中某处发生漏电故障时,则可以根据拓扑结构综合平级开关设备提供的组播信息来系统判断哪个支路发生了漏电故障,并向上级开关设备发出信号,实现防越级跳闸功能。
因此,本发明无需单独配置专网,利用井下环网即可实现各开关装置之间的通信,无需人工配置各保护器即可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闭锁上级开关控制器,实现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且信息传输速率较快,不受传输距离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信协议可以是任何一种可以获取各层交换机各端口的端口名称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的协议,例如包括:SNMP协议,并结合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请求。
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为网管型环网交换机,即图3中所示的交换机。
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也可以为网管型交换机,当为网管型交换机时,第一交换机还通过网络传输线缆与第二交换机相连,以实现整个矿用配电网的闭环通信。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通过获取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编号;根据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分别获取采区变电站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编号;根据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通过通信协议为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端口分配IP地址;将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数据模型发送至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本发明无需单独配置专网,利用井下环网即可实现各开关装置之间的通信,无需人工配置各保护器即可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闭锁上级开关控制器,实现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
与上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相对应,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对于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参照上述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中不再进行赘述。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矿用配电网包括:中央变电所1、采区变电站2和环网3,中央变电所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装置和与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101,第一交换机101还与环网3和服务器4相连,中央变电所1通过至少一个供电支路102向采区变电站供电,采区变电站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装置和与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201,每个供电支路102配置一台第二交换机201,第二交换机201还与环网3相连。
如图4所示,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0、第一定义模块20、第二获取模块30、第二定义模块40、第三获取模块50、发送模块6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第一定义模块20用于根据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第一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第二获取模块30用于分别获取采区变电站中每个供电支路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编号;第二定义模块40用于根据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第二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第三获取模块50用于通过通信协议获取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与IP地址的对关系;发送模块60用于将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以及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数据模型发送至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其中,数据模型包括:交换机的类型、交换机的端口名称、IP地址以及对应的开关装置的属性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协议可以包括:SNMP协议。
在本发明中,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可以为网管型环网交换机或网管型交换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获取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第一定义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第二获取模块分别获取采区变电站中每个供电支路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编号,第二定义模块根据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第三获取模块通过通信协议获取第一交换机和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与IP地址的对关系,发送模块将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以及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数据模型发送至第一开关装置和第二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由此,无需单独配置专网,利用井下环网即可实现各开关装置之间的通信,无需人工配置各保护器即可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闭锁上级开关控制器,实现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发明上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获取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编号;根据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分别获取采区变电站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编号;根据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通过通信协议为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端口分配IP地址;将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数据模型发送至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由此,无需单独配置专网,利用井下环网即可实现各开关装置之间的通信,无需人工配置各保护器即可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闭锁上级开关控制器,实现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获取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编号;根据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分别获取采区变电站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编号;根据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通过通信协议为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端口分配IP地址;将第一和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数据模型发送至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由此,无需单独配置专网,利用井下环网即可实现各开关装置之间的通信,无需人工配置各保护器即可自动获取网络节点信息,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及时闭锁上级开关控制器,实现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配电网包括: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站和环网,所述中央变电所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装置和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一交换机还与所述环网和服务器相连,所述中央变电所通过至少一个供电支路向所述采区变电站供电,所述采区变电站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装置和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每个所述供电支路配置一台第二交换机,所述第二交换机还与所述环网相连;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
根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
分别获取所述采区变电站中每个所述供电支路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编号;
根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
通过通信协议获取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与IP地址的对关系;
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所述数据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其中,所述数据模型包括:交换机的类型、交换机的端口名称、IP地址以及对应的开关装置的属性信息;
其中,当电力网络中发生短路故障时,与故障点最近的开关装置根据矿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向上级开关设备发出信号,实现防止越级跳闸功能;当电力网络中发生漏电故障时,与故障点最近的开关装置根据拓扑结构和平级开关装置提供的组播信息判断发生漏电故障的所在支路,并向上级开关装置发出信号,实现防越级跳闸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协议包括:SNMP协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为网管型环网交换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为网管型交换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机还通过所述网络传输线缆与所述第二交换机相连。
6.一种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用配电网包括: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站和环网,所述中央变电所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装置和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一交换机,所述第一交换机还与所述环网和服务器相连,所述中央变电所通过至少一个供电支路向所述采区变电站供电,所述采区变电站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装置和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第二交换机,每个所述供电支路配置一台第二交换机,所述第二交换机还与所述环网相连;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中央变电所中第一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编号;
第一定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的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所述第一开关装置相连;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采区变电站中每个所述供电支路中第二开关装置的数量,并按顺序进行编号;
第二定义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编号和类型定义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的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其中,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通过网络传输线缆按顺序与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相连;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通过通信协议获取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与IP地址的对关系;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以及所述第二交换机的端口名称和对应的IP地址填至数据模型中,并将所述数据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一开关装置和所述第二开关装置的保护器中,其中,所述数据模型包括:交换机的类型、交换机的端口名称、IP地址以及对应的开关装置的属性信息;
其中,当电力网络中发生短路故障时,与故障点最近的开关装置根据矿用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向上级开关设备发出信号,实现防止越级跳闸功能;当电力网络中发生漏电故障时,与故障点最近的开关装置根据拓扑结构和平级开关装置提供的组播信息判断发生漏电故障的所在支路,并向上级开关装置发出信号,实现防越级跳闸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协议包括:SNMP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换机和所述第二交换机为网管型环网交换机或网管型交换机。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
CN202010697130.0A 2020-07-20 2020-07-20 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 Active CN111884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7130.0A CN111884845B (zh) 2020-07-20 2020-07-20 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7130.0A CN111884845B (zh) 2020-07-20 2020-07-20 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4845A CN111884845A (zh) 2020-11-03
CN111884845B true CN111884845B (zh) 2023-01-03

Family

ID=73154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7130.0A Active CN111884845B (zh) 2020-07-20 2020-07-20 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48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1938A (zh) * 2022-06-07 2022-08-30 上海山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供电系统防越级网络拓扑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1234B2 (en) * 2003-04-10 2006-12-19 Richard Wolpert Outlet panel for single pin connectors
CN102386615A (zh) * 2011-11-23 2012-03-21 北京天能继保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煤矿供配电系统中短路故障的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及方法
CN103078304B (zh) * 2013-01-25 2015-02-04 上海山源电子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煤矿的配电网保护方法
CN106899470B (zh) * 2015-12-17 2019-08-30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采集网络架构及规划方法
CN110739667B (zh) * 2019-10-21 2022-04-26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越级跳闸保护方法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4845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2058B (zh) 一种融合线路自愈的配网一体化保护方法
CN108233346B (zh)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的多端协调控保系统
CN102460883B (zh) 变电站自动化中的保护闭锁
CN105281435A (zh) 面向智能配电网的分布式故障检测与隔离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3871003A (zh) 一种应用历史故障数据的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CN103199624A (zh) 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
Magg et al. Connecting networks with VSC HVDC in Africa: Caprivi Link interconnector
CN111884845B (zh) 矿用配电网的防越级跳闸网络拓扑配置方法、装置
US11159045B2 (en) Facility for monitoring a portion of a high-voltage electrical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Mitra et al. First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of DC grid protection strategy
US10204751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arameterizing bay controllers and/or protective devices of a switching arrangement
CN111342455B (zh) 一种10kV线路环网转供电方法
CN102983627B (zh) 常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监控系统改造过程的过渡方法
EP3561985A1 (en) Hvdc transmission schemes
Sendin et al. Signal injection strategies for smart metering network deployment in multitransformer secondary substations
Ma et al. Regional protection schem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logical information
CN204089191U (zh) 配电网多目标协同自趋优系统
CN105762845B (zh) ±10kV柔性直流配电网接入交流电网方式确定方法
CN105530133A (zh) 一种电力控制业务智能恢复方法
CN102263820A (zh) 基于保护独立和信息共享的智能变电站网络通信结构
CN103178511A (zh) 一种用于配电网的智能接地选线与故障管理系统
CN104408219A (zh) 一种直流输电工程故障电路自动生成方法
CN110518699A (zh) 基于广域信息的失步解列控制系统
CN103296752A (zh)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小水电安全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CN110879913A (zh) 一种用于电网离线和在线数据的异构网架拓扑映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