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2340A -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2340A
CN111882340A CN202010198139.7A CN202010198139A CN111882340A CN 111882340 A CN111882340 A CN 111882340A CN 202010198139 A CN202010198139 A CN 202010198139A CN 111882340 A CN111882340 A CN 111882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ype
questionnaire
ques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81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颖
曹嘉敏
廖奎翔
沈凌浩
李振宇
叶岚岚
李亚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gital Life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gital Life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gital Life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gital Life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01981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82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82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234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7872 priority patent/WO202118504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3Querying
    • G06F16/3331Query processing

Abstract

发明提供了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生成第二类问卷信息。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常规地将各个问卷抛给用户回答,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会重复地回答同类问题的问题。

Description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试验中,试验组织者常会用到多种问卷来全面评估入组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需要逐一回答这些问卷,以达到最准确的评估。不同的问卷在设计上各有侧重点,但在内容上有较多的重合或者互斥,例如,A问卷会询问患者最近是否有头痛,而B问卷会询问患者头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如果只是常规地将各个问卷抛给患者来回答,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会重复地回答了同类的问题,使体验下降,不利于维持用户粘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常规地将各个问卷抛给用户回答,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会重复地回答同类问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所述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生成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所述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用户回答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后,可以根据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确定出是否赋值对应的第二类问题信息,并生成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赋值具体为全部赋值(不生成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部分赋值(生成未被赋值的对应的第二类问题信息的集合,即为第二类问卷信息)或全部不赋值(生成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全部问题信息,即第二类问卷信息就是第二类问题信息),从而能够避免对同一问题进行重复回答,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常规地将各个问卷抛给用户回答,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会重复地回答同类问题的问题;此外,用户只答部分题目,将所有的问题均获得答案提高了问卷信息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问卷信息新的处理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问卷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的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终端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可选地,上述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终端1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终端的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类问卷信息=第一类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而第一信息=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也即,问卷信息里面包括问题信息,以及可能的对应问题信息的答题信息(可能的原因在于问卷是否被答)。
步骤S204,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其中,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步骤S206,生成第二类问卷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S202至步骤S206,由于第一类问卷信息和第二类问卷信息呈对应关系,用户回答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后,可以根据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确定出是否赋值对应的第二类问题信息,并根据赋值情况生成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赋值可以为全部赋值(不生成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部分赋值(生成未被赋值的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或全部不赋值(生成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全部问题信息,即第二类问卷信息就是第二类问题信息),从而能够避免对同一问题进行重复回答,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常规地将各个问卷抛给用户回答,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会重复地回答同类问题的问题,此外,用户只答部分题目,将所有的问题均获得答案提高了问卷信息的处理效率。
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推送第二类问卷信息的步骤,推送的问卷信息为未被赋值的第二类问题信息的集合。即根据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确定出是否赋值对应的第二类问题信息时,当赋值为全部赋值时(不再推送第二问卷信息)、当部分赋值时(生成未被赋值的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的集合,推送的第二问卷信息即为未被赋值的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的集合)或全部不赋值时(生成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全部问题信息,即推送的第二类问卷信息为全部第二类问题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问卷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S11,对不同的用户状况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对应的第一类问题信息;
S12,将第一类问题信息作为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其中,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每一种类型的问题信息对应一种状况信息。
对于上述步骤S11和步骤S12中涉及到的第一类问题信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以该状况信息为用户的症状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当然,该状况信息还可以是用户的饮食情况,运动情况等等。在该具体应用场景中将关注同样症状的问题划分到同一个题系中,例如:
食欲下降相关题系:
1)问卷QLQ Q13在过去的一星期内,您食欲不振(没有胃口)吗?
2)问卷PRO Q8在过去的一星期内,您食欲降低最严重时的严重度为何?
3)问卷PRO Q8-1在过去的一星期内,食欲降低对您平常或每日活动的干扰程度为何?
恶心题系:
1)问卷QLQ Q14在过去的一星期内,您觉得恶心吗?2)问卷PRO Q9在过去的一星期内,您多常出现恶心?3)问卷PRO Q9-1在过去的一星期内,您恶心最严重时的严重度为何?
注意力题系:
1)问卷QLQ Q20在过去的一星期内,您集中精力做事有困难吗,如读报纸或看电视?2)问卷PRO Q46在过去的一星期内,您出现专注力问题最严重时的严重度为何?3)问卷PRO 46-1在过去的一星期内,专注力问题对您平常或每日活动的干扰程度为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同一题系均是举例说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题系中的问题信息进行调整(增加、删除或修改)。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类问卷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S21,基于用户状况信息所属的生理学单元,对与第一类问题信息关联的问题信息进行分类得到第二类问题信息;
其中,关联是指对第一类问题信息进一步细化的问题信息,和/或与第一类问题信息反映的信息相同的问题信息;
S22,将第二类问题信息作为第二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其中,每一个第二类问卷信息对应一种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生理学单元是指生理学上的系统或组织等等,具体可以是医学方面的系统(如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器官、组织,或生理功能单位如消化道、呼吸道相关等。
进一步地,对于上述步骤S21和S22在具体应用场景中,以上述食欲下降相关题系,恶心题系,和注意力题系为例,例如:食欲下降题系和恶心题系同属于消化道症状,所以二者合并在进食症状问卷中,其中,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进食问卷题目数量较多,为了优化用户体验,进食症状分为了“进食症状-食欲降低”和“进食症状恶心呕吐”两个第二类问卷信息,而注意力题系属于神经系统的症状,合并在情绪-注意力问卷中,根据这个方法,可将3个原始的临床问卷拆分重组装成两个细分问卷S1和S2。
如图3所示,有多个标准化问卷,现将所有的标准化问卷问题按症状类型分成若干个题系,如题系A包括的问题为:A1、A2、A3……An。在完成题系分类后,将不同的题系,根据其所在的系统组合成第二类问卷信息,例如S1,S2等等。
基于此,对于上述步骤S204和步骤S206,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可以是:1)“在过去1个月,您的活动情况为?”(问卷PG-SGA Q8)可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有运动系统方面的不良症状;2)在过去的一星期内,你是否有过出现以下消化道症状”(选项:胃部不适,胃部疼痛,胃灼热/胃酸过多,打嗝,反酸/排便失禁,排气/腹痛,腹胀/以上均无),若患者勾选了相应的选项,即触发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或部分赋值,即向用户推送该未被赋值的第二类问卷信息;若用户选择了“以上绝无”则不触发推送第二类问卷信息。对于不触发第二类问卷信息的情况,在后期计算中使用默认答案进行赋值计算(如默认答案为患者状态良好的选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类问卷信息和第二类问卷信息是不同的,具体该第一类问卷信息的问题分别是若干条第二类问卷信息一个概括或代表;即一道第一类问卷信息的问题的答案,可能会直接给多道第二类问卷信息的问题给出答案从而不推送该相应的多道第二类问卷信息的问题;也可能会推送相关问题。也就是说,第一类问卷信息的一道题对应第二类问卷信息的一道或多道题,而且跟第一问卷信息的答案判定是否推送第二问卷信息(全部、部分(其余部分赋值)或不推送(全部去赋值))。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生成第二类问卷信息后,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2,获取用户反馈的与第二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第二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
步骤S214,根据第三预设规则确定出与第二信息对应的问卷结果。
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对于步骤S214还可以是根据第三预设规则确定出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对应的问卷结果。
其中,步骤S214中根据第三预设规则确定出与第二信息对应的问卷结果的方式可以是:
步骤S1,确定出与第二信息所对应的问题信息的所关联的用户状况的状况程度;
步骤S2,根据状况程度所对应的预设分值确定出分值结果;
步骤S3,向用户推送与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其中,分析报告用于指示与分值结果对应的问卷结果。
其中,向用户推送与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包括:对多个分值结果进行分值排序;从分值排序结果中选择分值靠前的N个分值结果,其中,N为正整数;向用户推送与N个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匹配的分析报告。
通过上述步骤S212至步骤S214可知,在获取用户反馈的第二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后,根据该问题信息中所表征的症状程度确定对应的分值。而该分值赋值是预先设置好的,例如,你最近一周多长出现打嗝?一点也不(0分),有一点(3.8分),相当多(4.8分),极度(5分);其中,对于同一症状板块中,问卷问题优选关注四个信息点:出现的症状、症状发生频率、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在这4个信息点中,症状严重程度问题的答案较于其他信息点对患者的评估更重要,所以在各选项对应得分设计时对于同样等级选项时相应调高分数权重。根据项目组自定义的不良反应列表(与不良反应的题系基本重合),对问卷中包含该不良反应的问题答案进行求极值。例如:与不良症状恶心关联的是恶心题系,该题系下有三道问题,如表1所示,假设这三道题目患者得分分别为:3分,4分,2分,则恶心症状最终的症状评分为4分。最后将不良反应症状列表中各不良反应症状得分进行降序排序,取得分前五的症状输出,系统根据这五个症状匹配相应的建议。
Figure BDA0002418363710000091
表1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方式,提供了多来源问卷的数据整合、合并,以及后续如何拆分分析整合后的问卷数据并输出原始问卷结果的方法。在保证随访问卷科学性、完整性的前提下,改善临床试验中入组患者的问卷填写体验,提高患者的依存度。结合临床试验中使用的随访问卷,对患者一段时间内的症状进行描绘,拟合出患者症状图谱,实现精准症状建议推送。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问卷信息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1)第一获取模块42,用于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
(2)第一确定模块44,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其中,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3)生成模块46,用于生成第二类问卷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划分模块,用于对不同的用户状况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对应的第一类问题信息;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类问题信息作为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其中,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每一种类型的问题信息对应一种状况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划分模块,用于基于用户状况信息所属的生理学单元,对与第一类问题信息关联的问题信息进行分类得到第二类问题信息;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二类问题信息作为第二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其中,每一个第二类问卷信息对应一种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生成第二类问卷信息后,获取用户反馈的与第二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第二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三预设规则确定出与第二信息对应的问卷结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确定模块44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与第二信息所对应的问题信息所关联的用户状况的状况程度;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状况程度所对应的预设分值确定出分值结果;推送单元,用于向用户推送与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其中,分析报告用于指示与分值结果对应的问卷结果。
其中,本实施例的推送单元可以包括:排序子单元,用于对多个分值结果进行分值排序;选择子单元,用于从分值排序结果中选择分值靠前的N个分值结果,其中,N为正整数;推送子单元,用于与向用户推送与N个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匹配的分析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
S2,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其中,;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S3,生成第二类问卷信息。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
S2,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其中,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S3,生成第二类问卷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
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所述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生成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对不同的用户状况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对应的第一类问题信息;
将所述第一类问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每一种类型的问题信息对应一种状况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基于所述用户状况信息所属的生理学单元,对与第一类问题信息关联的问题信息进行分类得到第二类问题信息;
将所述第二类问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对应一种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反馈的与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
确定出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问卷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出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问卷结果,包括:
确定出与所述第二信息所对应的问题信息所关联的用户状况的状况程度;
根据所述状况程度所对应的预设分值确定出分值结果;
向所述用户推送与所述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其中,所述分析报告用于指示与所述分值结果对应的问卷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用户推送与所述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包括:
对多个所述分值结果进行分值排序;
从所述分值排序结果中选择分值靠前的N个分值结果,其中,N为正整数;
向所述用户推送与所述N个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
7.一种问卷信息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第一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是根据用户的不同状况信息得到的;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规则确定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二类问卷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为根据第一信息从第二类问题信息中确定第二问卷信息的问题信息,所述第二类问题信息为第一问卷信息对应的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划分模块,用于对不同的用户状况信息进行分类得到对应的第一类问题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类问题信息作为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类问卷信息中的每一种类型的问题信息对应一种状况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划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状况信息所属的生理学单元,对与第一类问题信息关联的问题信息进行分类得到第二类问题信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类问题信息作为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中的问题信息,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对应一种生理学单元的问题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生成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后,获取所述用户反馈的与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对应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征用户反馈所述第二类问卷信息的答题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三预设规则确定出与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问卷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出与所述第二信息所对应的问题信息所关联的用户状况的状况程度;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况程度所对应的预设分值确定出分值结果;
推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推送与所述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其中,所述分析报告用于指示与所述分值结果对应的问卷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单元包括:
排序子单元,用于对多个所述分值结果进行分值排序;
选择子单元,用于从所述分值排序结果中选择分值靠前的N个分值结果,其中,N为正整数;
推送子单元,用于与向所述用户推送与所述N个分值结果匹配的分析报告匹配的分析报告。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010198139.7A 2020-03-19 2020-03-19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1882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8139.7A CN111882340A (zh) 2020-03-19 2020-03-19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CT/CN2021/077872 WO2021185041A1 (zh) 2020-03-19 2021-02-25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8139.7A CN111882340A (zh) 2020-03-19 2020-03-19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2340A true CN111882340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15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8139.7A Pending CN111882340A (zh) 2020-03-19 2020-03-19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2340A (zh)
WO (1) WO202118504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5983A (zh) * 2021-06-07 2021-10-08 上海众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问卷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1415A (zh) * 2017-08-18 2017-12-08 北京燕鑫康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体检自测问卷系统
CN109325216A (zh) * 2018-09-03 2019-02-1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问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45213A (zh) * 2019-05-08 2019-09-1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调查问卷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30890A1 (en) * 1999-04-16 2006-02-09 Cosentino Daniel L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interactive verification of an alert generated by a patient monitoring device
EP2479691A1 (en) * 2011-01-21 2012-07-25 Johan Cederlu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 and communication tool
CN109285076A (zh) * 2018-02-07 2019-01-2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核保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065100A (zh) * 2018-08-20 2018-12-21 广州小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中医健康个性化问卷智能生成与加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51415A (zh) * 2017-08-18 2017-12-08 北京燕鑫康达科技有限公司 健康体检自测问卷系统
CN109325216A (zh) * 2018-09-03 2019-02-1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问卷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245213A (zh) * 2019-05-08 2019-09-17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调查问卷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5983A (zh) * 2021-06-07 2021-10-08 上海众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问卷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85983B (zh) * 2021-06-07 2023-12-26 上海众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问卷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5041A1 (zh)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bli et al. Internet-based interventions for addictive behaviours: a systematic review
Earp et al. Lay health advisors: a strategy for getting the word out about breast cancer
CN113592345A (zh) 基于聚类模型的医疗分诊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ur et al. The secure Boston mechanism: Theory and experiments
Ukachi et al. Students' Attitudes as a Determining Factor to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Us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South-West, Nigeria.
Van den Wijngaard et al. Patient preference for a long-acting recombinant FSH product in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in IVF: a discrete choice experiment
CN111882340A (zh) 问卷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Parast et al. Effects of push-to-web mixed mode approaches on survey response rates: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xperimen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
Dolan et al. Australian women’s intentions and psychological outcomes related to breast density not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Horsburgh et al.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lf-care in adults awaiting renal transplant
WO200800472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question and answer by communication media transferring interactive data and voice
CN116151872A (zh) 产品特性分析方法和装置
Van der Vaart et al. Experiences and preferences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diseases regarding an interactive health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Jones et al. Towards designing for equity: active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eHealth
Delamou et al. Capacity building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on obstetric fistula: Experience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2017–2021
US20120089413A1 (en) Health Tracking and Management
King et al. Shipboard global health engagement missions: essential lessons for military healthcare personnel
CN111382263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259177A (zh) 一种计时的营养、疾病知识问答实现方法
US2019030404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tting Potential Jurors
CN110766326A (zh) 试题推送、评测训练方法及计算机装置、系统及打印终端
CN111667200B (zh) 一种权威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ederveld et al. Growing Peachnet: building a practice-based research network in western Colorado
Nazeer et al. Multicentric analysis of the perceptions and knowledge of digital health amongst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Lepley Affinity maps and relationship diagrams: two too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