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7376A -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7376A
CN111877376A CN202010792202.XA CN202010792202A CN111877376A CN 111877376 A CN111877376 A CN 111877376A CN 202010792202 A CN202010792202 A CN 202010792202A CN 111877376 A CN111877376 A CN 111877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rocessing terminal
module
rock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22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922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73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7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737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16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f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7/00Measuring gravitational fields or waves; Gravimetr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9/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V1/00 - G01V8/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WMETEOROLOGY
    • G01W1/00Meteorology
    • G01W1/14Rainfall or precipitation gaug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同时,公开了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的实施方法,岩锥体斜坡上建造的桥梁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且无法对其地形进行改变的情况下,会对桥梁本体的结构进行改变,现存在的技术,桥梁会受到岩锥山体上端掉落的杂物碰撞,在雨雪天气下,还会使装置与山体端面的连接紧密性下降,从而造成装置滑落的情况发生,且如若装置发生特殊情况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告知远程监控工作人员。本发明在雨雪天气下,使装置与山体端面的连接紧密性进行监控和驱动紧密,如若装置发生特殊情况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告知远程监控工作人员。

Description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岩锥体斜坡上建造的桥梁因其特有的地理环境,且无法对其地形进行改变的情况下,会对桥梁本体的结构进行改变,现存在的桥梁防护结构,桥梁会受到岩锥山体上端掉落的杂物碰撞,在雨雪天气下,还会使装置与山体端面的连接紧密性下降,从而造成装置滑落的情况发生,且如若装置发生特殊情况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告知远程监控工作人员。
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在雨雪天气下,使装置与山体端面的连接紧密性进行监控和驱动紧密,如若装置发生特殊情况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告知远程监控工作人员,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包括监测机构和防护机构,监测机构包括包裹壳、内置筒、定位机构和雨量机构,包裹壳的内腔安装有内置筒,包裹壳的侧端设置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的上端设置有雨量机构,包裹壳的下端安装有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组装壳和活动定位机构,防护组装壳的外圈设置有活动定位机构,触发模块、驱动模块、感应模块、间距感应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均与处理终端电性连接,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处理终端5G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机构包括放置环带、定位组装机构和限制外筒,定位组装机构的外圈上端设置有放置环带的,限制外筒的底端贯穿放置环带。
进一步地,定位组装机构包括安装环圈、外接吊块、上开槽、贯穿孔和支撑斜板,安装环圈的外圈设置有外接吊块,外接吊块的上端设置有上开槽,所述外接吊块的外圈设置有贯穿孔,外接吊块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斜板。
进一步地,限制外筒包括筒体和内置腔,筒体的内腔开设有内置腔。
进一步地,活动定位机构包括外串联环、内接外筒和活动接环圈,外串联环的内腔壁环形阵列安装有内接外筒,内接外筒的另一端与活动接环圈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内接外筒包括直线电机、伸缩轴和推压筒,直线电机的侧端设置有伸缩轴,伸缩轴的另一端与推压筒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雨量机构包括置料外壳、通透孔和雨量筒,置料外壳的上端环形阵列开设有通透孔,置料外壳的内腔设置有雨量筒,雨量筒型号为TC-200。
进一步地,雨量筒包括入料顶盖、盛物筒、计量内筒和聚料漏斗,入料顶盖的下端设置有盛物筒,盛物筒的内腔底端设置有计量内筒,计量内筒的上端设置有聚料漏斗。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整体装置自上而下套接于岩锥体斜坡的上端,且将整体装置定位与岩锥体的下端四分之一处;
S2:在雨雪天气时,雨水通过设置的六组通透孔进入雨量筒内腔,雨水通过聚料漏斗进入计量内筒内腔进行计量,计算一分钟雨水的量,将得到的数字乘以,得到每小时此通透孔面积的降雨量数据,在小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持续监控,在大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触发触发模块,对处理终端发出信号,处理终端接收信号,随后向驱动模块发出信号,使驱动模块驱使直线电机进行伸出,带动伸缩轴推动推压筒向内端推移,使推压筒的内端给予活动接环圈压力,使活动接环圈内端与山体外端紧密接触;
S3:间距感应模块感应活动接环圈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在紧密性达到预设阈值时,间距感应模块向处理终端发出信号,处理终端向驱动模块发送信号,使其停止向直线电机给予推力,暂停活动接环圈的持续内缩;
S4:感应模块对活动接环圈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持续监测,超过预设阈值时,向处理终端发出信号,进行S3的操作流程;
S5:在非雨雪天气时,山体上端不免会有杂质和落石掉落,因岩锥体山体为下大上小形状,落下的杂质或落石应受重力影响沿山体端壁滑落,其会进入内置筒与包裹壳的间隔处,通过感应模块对其内腔收集的杂质或落石进行感应,如若其超过预设重量或体积,则感应模块向处理终端发出信号,处理终端向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递,其与远程处理终端进行5G连接,远程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派遣实地人员进行考察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将整体装置自上而下套接于岩锥体斜坡的上端,且将整体装置定位与岩锥体的下端四分之一处,在雨雪天气时,雨水通过设置的六组通透孔进入雨量筒内腔,雨水通过聚料漏斗进入计量内筒内腔进行计量,计算一分钟雨水的量,将得到的数字乘以60,得到每小时此通透孔面积的降雨量数据,在小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持续监控,在大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触发触发模块,对处理终端发出信号,处理终端接收信号,随后向驱动模块发出信号,使驱动模块驱使直线电机进行伸出,带动伸缩轴推动推压筒向内端推移,使推压筒的内端给予活动接环圈压力,使活动接环圈内端与山体外端紧密接触;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间距感应模块感应活动接环圈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在紧密性达到预设阈值时,间距感应模块向处理终端发出信号,处理终端向驱动模块发送信号,使其停止向直线电机给予推力,暂停活动接环圈的持续内缩,感应模块对活动接环圈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持续监测,超过预设阈值时,向处理终端发出信号,进行S3的操作流程;
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在非雨雪天气时,山体上端不免会有杂质和落石掉落,因岩锥体山体为下大上小形状,落下的杂质或落石应受重力影响沿山体端壁滑落,其会进入内置筒与包裹壳的间隔处,通过感应模块对其内腔收集的杂质或落石进行感应,如若其超过预设重量或体积,则感应模块向处理终端发出信号,处理终端向无线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递,其与远程处理终端进行5G连接,远程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派遣实地人员进行考察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装置展示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定位组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制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活动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内接外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雨量筒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1、监测机构;11、包裹壳;12、内置筒;13、定位机构;131、放置环带;132、定位组装机构;1321、安装环圈;1322、外接吊块;1323、上开槽;1324、贯穿孔;1325、支撑斜板;133、限制外筒;1331、筒体;1332、内置腔;14、雨量机构;141、置料外壳;142、通透孔;143、雨量筒;1431、入料顶盖;1432、盛物筒;1433、计量内筒;1434、聚料漏斗;2、防护机构;21、防护组装壳;22、活动定位机构;221、外串联环;222、内接外筒;2221、直线电机;2222、伸缩轴;2223、推压筒;223、活动接环圈;3、触发模块;4、处理终端;5、驱动模块;6、感应模块;7、间距感应模块;8、无线传输模块;9、远程处理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7,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包括监测机构1和防护机构2,监测机构1包括包裹壳11、内置筒12、定位机构13和雨量机构14,包裹壳11的内腔安装有内置筒12,包裹壳11的侧端设置有定位机构13,定位机构13包括放置环带131、定位组装机构132和限制外筒133,定位组装机构132的外圈上端设置有放置环带131的,限制外筒133的底端贯穿放置环带131,定位组装机构132包括安装环圈1321、外接吊块1322、上开槽1323、贯穿孔1324和支撑斜板1325,安装环圈1321的外圈设置有外接吊块1322,外接吊块1322的上端设置有上开槽1323,所述外接吊块1322的外圈设置有贯穿孔1324,外接吊块1322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斜板1325,限制外筒133包括筒体1331和内置腔1332,筒体1331的内腔开设有内置腔1332,定位机构13的上端设置有雨量机构14,雨量机构14包括置料外壳141、通透孔142和雨量筒143,置料外壳141的上端环形阵列开设有通透孔142,置料外壳141的内腔设置有雨量筒143,雨量筒143型号为TC-200,雨量筒143包括入料顶盖1431、盛物筒1432、计量内筒1433和聚料漏斗1434,入料顶盖1431的下端设置有盛物筒1432,盛物筒1432的内腔底端设置有计量内筒1433,计量内筒1433的上端设置有聚料漏斗1434。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5、图6和图8,包裹壳11的下端安装有防护机构2,防护机构2包括防护组装壳21和活动定位机构22,防护组装壳21的外圈设置有活动定位机构22,活动定位机构22包括外串联环221、内接外筒222和活动接环圈223,外串联环221的内腔壁环形阵列安装有内接外筒222,内接外筒222包括直线电机2221、伸缩轴2222和推压筒2223,直线电机2221的侧端设置有伸缩轴2222,伸缩轴2222的另一端与推压筒2223活动连接,内接外筒222的另一端与活动接环圈223活动连接,触发模块3、驱动模块5、感应模块6、间距感应模块7和无线传输模块8均与处理终端4电性连接,无线传输模块8与远程处理终端95G通信连接,将整体装置自上而下套接于岩锥体斜坡的上端,且将整体装置定位与岩锥体的下端四分之一处,在雨雪天气时,雨水通过设置的六组通透孔142进入雨量筒143内腔,雨水通过聚料漏斗1434进入计量内筒143内腔进行计量,计算一分钟雨水的量,将得到的数字乘以60,得到每小时此通透孔142面积的降雨量数据,在小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持续监控,在大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触发触发模块3,对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接收信号,随后向驱动模块5发出信号,使驱动模块5驱使直线电机2221进行伸出,带动伸缩轴2222推动推压筒2223向内端推移,使推压筒2223的内端给予活动接环圈223压力,使活动接环圈223内端与山体外端紧密接触,间距感应模块7感应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在紧密性达到预设阈值时,间距感应模块7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驱动模块5发送信号,使其停止向直线电机2221给予推力,暂停活动接环圈223的持续内缩,感应模块6对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持续监测,超过预设阈值时,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进行S3的操作流程,在非雨雪天气时,山体上端不免会有杂质和落石掉落,因岩锥体山体为下大上小形状,落下的杂质或落石应受重力影响沿山体端壁滑落,其会进入内置筒12与包裹壳11的间隔处,通过感应模块6对其内腔收集的杂质或落石进行感应,如若其超过预设重量或体积,则感应模块6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无线传输模块8进行数据传递,其与远程处理终端9进行5G连接,远程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派遣实地人员进行考察清理。
为了更好的展现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的实施方法,本实施例现提出用于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整体装置自上而下套接于岩锥体斜坡的上端,且将整体装置定位与岩锥体的下端四分之一处;
S2:在雨雪天气时,雨水通过设置的六组通透孔142进入雨量筒143内腔,雨水通过聚料漏斗1434进入计量内筒143内腔进行计量,计算一分钟雨水的量,将得到的数字乘以60,得到每小时此通透孔142面积的降雨量数据,在小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持续监控,在大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触发触发模块3,对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接收信号,随后向驱动模块5发出信号,使驱动模块5驱使直线电机2221进行伸出,带动伸缩轴2222推动推压筒2223向内端推移,使推压筒2223的内端给予活动接环圈223压力,使活动接环圈223内端与山体外端紧密接触;
S3:间距感应模块7感应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在紧密性达到预设阈值时,间距感应模块7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驱动模块5发送信号,使其停止向直线电机2221给予推力,暂停活动接环圈223的持续内缩;
S4:感应模块6对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持续监测,超过预设阈值时,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进行S3的操作流程;
S5:在非雨雪天气时,山体上端不免会有杂质和落石掉落,因岩锥体山体为下大上小形状,落下的杂质或落石应受重力影响沿山体端壁滑落,其会进入内置筒12与包裹壳11的间隔处,通过感应模块6对其内腔收集的杂质或落石进行感应,如若其超过预设重量或体积,则感应模块6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无线传输模块8进行数据传递,其与远程处理终端9进行5G连接,远程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派遣实地人员进行考察清理。
工作原理:将整体装置自上而下套接于岩锥体斜坡的上端,且将整体装置定位与岩锥体的下端四分之一处,在雨雪天气时,雨水通过设置的六组通透孔142进入雨量筒143内腔,雨水通过聚料漏斗1434进入计量内筒143内腔进行计量,计算一分钟雨水的量,将得到的数字乘以60,得到每小时此通透孔142面积的降雨量数据,在小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持续监控,在大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触发触发模块3,对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接收信号,随后向驱动模块5发出信号,使驱动模块5驱使直线电机2221进行伸出,带动伸缩轴2222推动推压筒2223向内端推移,使推压筒2223的内端给予活动接环圈223压力,使活动接环圈223内端与山体外端紧密接触,间距感应模块7感应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在紧密性达到预设阈值时,间距感应模块7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驱动模块5发送信号,使其停止向直线电机2221给予推力,暂停活动接环圈223的持续内缩,感应模块6对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持续监测,超过预设阈值时,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进行S3的操作流程,在非雨雪天气时,山体上端不免会有杂质和落石掉落,因岩锥体山体为下大上小形状,落下的杂质或落石应受重力影响沿山体端壁滑落,其会进入内置筒12与包裹壳11的间隔处,通过感应模块6对其内腔收集的杂质或落石进行感应,如若其超过预设重量或体积,则感应模块6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无线传输模块8进行数据传递,其与远程处理终端9进行5G连接,远程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派遣实地人员进行考察清理。
综上所述:将整体装置自上而下套接于岩锥体斜坡的上端,且将整体装置定位与岩锥体的下端四分之一处,在雨雪天气时,雨水通过设置的六组通透孔142进入雨量筒143内腔,雨水通过聚料漏斗1434进入计量内筒143内腔进行计量,计算一分钟雨水的量,将得到的数字乘以60,得到每小时此通透孔142面积的降雨量数据,在小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持续监控,在大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触发触发模块3,对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接收信号,随后向驱动模块5发出信号,使驱动模块5驱使直线电机2221进行伸出,带动伸缩轴2222推动推压筒2223向内端推移,使推压筒2223的内端给予活动接环圈223压力,使活动接环圈223内端与山体外端紧密接触,间距感应模块7感应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在紧密性达到预设阈值时,间距感应模块7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驱动模块5发送信号,使其停止向直线电机2221给予推力,暂停活动接环圈223的持续内缩,感应模块6对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持续监测,超过预设阈值时,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进行S3的操作流程,在非雨雪天气时,山体上端不免会有杂质和落石掉落,因岩锥体山体为下大上小形状,落下的杂质或落石应受重力影响沿山体端壁滑落,其会进入内置筒12与包裹壳11的间隔处,通过感应模块6对其内腔收集的杂质或落石进行感应,如若其超过预设重量或体积,则感应模块6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无线传输模块8进行数据传递,其与远程处理终端9进行5G连接,远程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派遣实地人员进行考察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包括监测机构(1)和防护机构(2),其特征在于:监测机构(1)包括包裹壳(11)、内置筒(12)、定位机构(13)和雨量机构(14),包裹壳(11)的内腔安装有内置筒(12),包裹壳(11)的侧端设置有定位机构(13),定位机构(13)的上端设置有雨量机构(14),包裹壳(11)的下端安装有防护机构(2),防护机构(2)包括防护组装壳(21)和活动定位机构(22),防护组装壳(21)的外圈设置有活动定位机构(22),触发模块(3)、驱动模块(5)、感应模块(6)、间距感应模块(7)和无线传输模块(8)均与处理终端(4)电性连接,无线传输模块(8)与远程处理终端(9)5G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13)包括放置环带(131)、定位组装机构(132)和限制外筒(133),定位组装机构(132)的外圈上端设置有放置环带(131)的,限制外筒(133)的底端贯穿放置环带(1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组装机构(132)包括安装环圈(1321)、外接吊块(1322)、上开槽(1323)、贯穿孔(1324)和支撑斜板(1325),安装环圈(1321)的外圈设置有外接吊块(1322),外接吊块(1322)的上端设置有上开槽(1323),所述外接吊块(1322)的外圈设置有贯穿孔(1324),外接吊块(1322)的下端安装有支撑斜板(132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限制外筒(133)包括筒体(1331)和内置腔(1332),筒体(1331)的内腔开设有内置腔(133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动定位机构(22)包括外串联环(221)、内接外筒(222)和活动接环圈(223),外串联环(221)的内腔壁环形阵列安装有内接外筒(222),内接外筒(222)的另一端与活动接环圈(223)活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接外筒(222)包括直线电机(2221)、伸缩轴(2222)和推压筒(2223),直线电机(2221)的侧端设置有伸缩轴(2222),伸缩轴(2222)的另一端与推压筒(2223)活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雨量机构(14)包括置料外壳(141)、通透孔(142)和雨量筒(143),置料外壳(141)的上端环形阵列开设有通透孔(142),置料外壳(141)的内腔设置有雨量筒(143),雨量筒(143)型号为TC-2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雨量筒(143)包括入料顶盖(1431)、盛物筒(1432)、计量内筒(1433)和聚料漏斗(1434),入料顶盖(1431)的下端设置有盛物筒(1432),盛物筒(1432)的内腔底端设置有计量内筒(1433),计量内筒(1433)的上端设置有聚料漏斗(1434)。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括以下步骤:
S1:将整体装置自上而下套接于岩锥体斜坡的上端,且将整体装置定位与岩锥体的下端四分之一处;
S2:在雨雪天气时,雨水通过设置的六组通透孔(142)进入雨量筒(143)内腔,雨水通过聚料漏斗(1434)进入计量内筒(143)内腔进行计量,计算一分钟雨水的量,将得到的数字乘以60,得到每小时此通透孔(142)面积的降雨量数据,在小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持续监控,在大于预设阈值降雨量时,触发触发模块(3),对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接收信号,随后向驱动模块(5)发出信号,使驱动模块(5)驱使直线电机(2221)进行伸出,带动伸缩轴(2222)推动推压筒(2223)向内端推移,使推压筒(2223)的内端给予活动接环圈(223)压力,使活动接环圈(223)内端与山体外端紧密接触;
S3:间距感应模块(7)感应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在紧密性达到预设阈值时,间距感应模块(7)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驱动模块(5)发送信号,使其停止向直线电机(2221)给予推力,暂停活动接环圈(223)的持续内缩;
S4:感应模块(6)对活动接环圈(223)与山体外端的连接紧密性持续监测,超过预设阈值时,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进行S3的操作流程;
S5:在非雨雪天气时,山体上端不免会有杂质和落石掉落,因岩锥体山体为下大上小形状,落下的杂质或落石应受重力影响沿山体端壁滑落,其会进入内置筒(12)与包裹壳(11)的间隔处,通过感应模块(6)对其内腔收集的杂质或落石进行感应,如若其超过预设重量或体积,则感应模块(6)向处理终端(4)发出信号,处理终端(4)向无线传输模块(8)进行数据传递,其与远程处理终端(9)进行5G连接,远程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派遣实地人员进行考察清理。
CN202010792202.XA 2020-08-08 2020-08-08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Withdrawn CN1118773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2202.XA CN111877376A (zh) 2020-08-08 2020-08-08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2202.XA CN111877376A (zh) 2020-08-08 2020-08-08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7376A true CN111877376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1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2202.XA Withdrawn CN111877376A (zh) 2020-08-08 2020-08-08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737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0555A (zh) * 2024-02-21 2024-03-22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一种危岩体在降雨诱发下崩落机制的模拟试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7265A (zh) * 2012-09-01 2012-11-28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顺层边坡桥梁敦台防护结构
CN102966034A (zh) * 2012-11-30 2013-03-1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时速350km客专双线挖方桥台
CN109457721A (zh) * 2018-12-21 2019-03-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基础空间防护结构
CN210049193U (zh) * 2019-05-15 2020-02-11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锥坡生态防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7265A (zh) * 2012-09-01 2012-11-28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顺层边坡桥梁敦台防护结构
CN102966034A (zh) * 2012-11-30 2013-03-13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时速350km客专双线挖方桥台
CN109457721A (zh) * 2018-12-21 2019-03-12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基础空间防护结构
CN210049193U (zh) * 2019-05-15 2020-02-11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锥坡生态防护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40555A (zh) * 2024-02-21 2024-03-22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一种危岩体在降雨诱发下崩落机制的模拟试验装置
CN117740555B (zh) * 2024-02-21 2024-04-30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一种危岩体在降雨诱发下崩落机制的模拟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3680B (zh) 一种尾矿库数字化安全监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6066388B (zh) 自主式边坡监测系统
CN108535793B (zh) 一种公路交通气象条件监测和告警系统
CN113155186A (zh) 大坝安全监测管理设备及其系统
CN111877376A (zh) 一种岩锥体斜坡上的桥梁防护结构及其实施方法
CN111693039A (zh) 根石状态感知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211696589U (zh) 一种水利工程水位监测装置
CN212658241U (zh) 一种边坡变形预警装置
CN210536351U (zh) 一种基于架空线路的全景立体多功能智能感知装置
CN210036587U (zh)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冰情监测装置
CN215906867U (zh) 一种山区高边坡稳定监测预警系统
CN216053267U (zh) 一种滑坡便携式应急监测装置
CN206684904U (zh) 一种矿山排土场监测装置
CN214149165U (zh) 一种用于边坡稳定性的监测装置
CN214583406U (zh) 地质滑坡监测装置
CN210774186U (zh) 一种新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装置
CN212484558U (zh) 一种山区山体滑坡灾害监测预警装置
CN211504302U (zh) 一种积水监测系统
CN212409828U (zh) 一种堤防河道用水位监测装置
CN211373761U (zh) 一种自动读取水位的水尺
CN218729330U (zh) 一种山洪灾害检测预警设备
CN117571205B (zh) 一种水利工程建筑物渗流检测装置
CN218563645U (zh) 一种单孔可串联式孔内测斜仪
CN211979239U (zh) 一种多抗型气象灾害监控预警台
CN111156913A (zh)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自感知智能桥梁支座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