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3285A - 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73285A CN111873285A CN202010653239.4A CN202010653239A CN111873285A CN 111873285 A CN111873285 A CN 111873285A CN 202010653239 A CN202010653239 A CN 202010653239A CN 111873285 A CN111873285 A CN 1118732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lunch box
- lunch
- lifting pipe
- lif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3/00—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3/02—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3/021—Compression moulding, i.e. applying external pressure to flow the moulding material; Apparatus therefor of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surfa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11/20—Lunch or picnic boxes or the lik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71/02—Thermal after-treat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1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 B65D77/20—Container closures formed after fill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lids or covers, i.e. flexible membrane or foil-like co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71/00—After-treatment of articles without altering their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71/02—Thermal after-treatment
- B29C2071/027—Tempering, i.e. heating an object to a high temperature and quenching i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62—Boxes, cartons,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高密度聚乙烯、改性丙烯酸树脂、稳定剂混合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后得到共混料;S2、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餐盒本体模板中进行压坯,并进行回火处理,制得餐盒本体;S3、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盒盖模板中进行压坯,并进行回火处理,制得盒盖;本发明通过第一卡槽、提拉管及条形卡扣,能够实现多个餐盒的叠加携带,满足多人份送餐的需求,餐盒之间连接稳定,降低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容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节奏的特点是快,不仅工作要求快,日常生活都要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都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尤其是在大城市,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就更加明显了,许多消费者吃饭都是订的外卖,店家会使用一次性餐盒来进行打包,通常餐盒都是将饭、菜及汤分开装,再放入一个方便袋内由快递小哥来送餐,但是多个餐盒在一个方便袋内,其姿态难以控制,而且外卖员在送外卖时,颠簸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经常会菜汁或汤汁溢出污染餐盒的外面,会在客户用餐时弄脏桌面、文件等东西,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另外,外卖员在送外卖时,一般会同时配送多份外卖,不仅需要使用多个方便袋,造成白色污染,而且每份外卖之间也会相互挤压,导致餐盒变形,加剧菜汁或汤汁溢出的情况;在配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饭盒里面的食物被偷吃或者被放入其他不明物品的情况,或者仅仅是餐盒变形而消费者误以为食物被偷吃的情况,容易导致纠纷。
为此本公司设计了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通过第一卡槽、提拉管及条形卡扣,能够实现多个餐盒的叠加携带,满足多人份送餐的需求,餐盒之间连接稳定,降低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同时能够避免出现饭盒里面的食物被偷吃或者被放入其他不明物品的情况,避免消费者误解而导致的纠纷。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外卖餐盒在送餐时菜汁或汤汁容易溢出污染餐盒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高密度聚乙烯、改性丙烯酸树脂、稳定剂混合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后得到共混料;
S2、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餐盒本体模板中进行压坯,并进行回火处理,制得餐盒本体;
S3、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盒盖模板中进行压坯,并进行回火处理,制得盒盖;
S4、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提拉管模板中进行压坯,制得提拉管,并进行回火处理,完成提拉管的制作,并与盒盖及餐盒本体组装制得餐盒;
其中,所述餐盒包括餐盒本体及其上方的盒盖,所述餐盒本体上端外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盒盖外周设置有向上竖直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上方对应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侧边外壁与餐盒本体内壁紧贴,所述第二翻边下侧与第一翻边上侧紧贴;所述餐盒本体上端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凹槽,所述盒盖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凸起;所述侧边下端与盒盖上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凸起正下方且朝内布置;所述第二翻边外边缘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指槽,所述指槽向盒盖一侧延伸。
使用时,将盒盖盖在餐盒本体上,由于餐盒本体的第一翻边及盒盖的第二翻边的设置,能够使得在盒盖盖上后,侧边外壁与餐盒本体内壁紧贴,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紧密贴合,进而能够防止菜汁或汤汁溢出,另外由于送外卖的时间一般较长,餐盒内饭菜的热蒸汽大多冷凝而使得餐盒内部呈负压,因此增大了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之间的压力,进一步保障不会有菜汁或汤汁溢出;同时侧边上的凸起还能够在盒盖盖上后挤压餐盒本体的凹槽,进而使得其之间的压力增大,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效果,避免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加强筋能够使得凸起向外挤压时不会向内侧变形,避免其向内侧变形而使得其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增大的情况,进一步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指槽,由于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紧密贴合,冷凝的水蒸气使得餐盒内部呈负压,导致消费者不容易打开,往往会打开时用力过猛而导致饭菜洒落,影响使用,因此指槽的设置能够使得消费者轻易翻开第二翻边,泄去餐盒内部压力,进而方便打开餐盒。
优选的,所述盒盖左右两侧的侧边上对称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所述餐盒本体上设置有与第二贯通孔匹配的第一贯通孔,所述盒盖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上布置的提拉管,所述提拉管两端均穿过第二贯通孔及第一贯通孔延伸至餐盒本体外侧,所述提拉管与盒盖之间存在间距。通过将提拉管插入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内,能够将盖板限制在餐盒本体,避免餐盖松动或脱落导致菜汁或汤汁散出的情况;另外外卖员还能够通过手抓提拉管的方式携带餐盒,减少了方便袋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同时由于提拉管位于餐盒本体上方,餐盒本体的重心位于提拉管下方,因此当餐盒本体倾斜时,餐盒本体会绕着提拉管旋转自动调节,使盒盖大体上保持始终朝上的姿态,减小餐盒本体倾斜导致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提拉管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提拉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径大于第一贯通孔内径的第一大头端,所述提拉管另一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外径大于第一贯通孔内径的第二大头端,所述中空腔体的开口位于第二大头端一侧。通过第一大头端及第二大头能够限制餐盒本体在提拉管上的移动,避免提拉管端部脱离第一贯通孔而使得餐盒本体一端掉落倾斜的情况,避免餐盒本体倾斜导致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可拆卸的第二大头端能够将餐具放入到提拉管内的中空腔体内,由于有一个必须进行的第二大头端的安装环节,因此能够避免忘放餐具或餐具掉落遗失而影响消费者食用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打开餐盒需要拆除第二大头端,因此店家可以将印有信息的单据贴在第二大头端与提拉管的连接处,相当于封条的作用,这样能够避免出现饭盒里面的食物被偷吃或者被放入其他不明物品的情况,避免消费者误解而导致的纠纷。
优选的,所述盒盖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用来放置汤碗的沉槽,所述沉槽上端侧壁上铰接有封盖沉槽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提拉管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提拉管能够限制盖板的向上的翻转。通过沉槽能够将盛放汤汁的汤碗存放,并通过提拉管来限制盖板的打开,既能够使得汤碗单独稳定存放,在盒盖大体上保持始终朝上的姿态的情况下,汤碗也能够避免倾斜,因此降低汤汁洒落的几率;另外,外卖的汤碗较小且一般不具有保温性能,在长时间的配送过程中容易变得冰冷,影响消费者食用,由于餐盒本体内的饭菜一般量大且散热较慢,因此通过向餐盒本体内部延伸的沉槽能够使得餐盒本体内的饭菜散出的热量对汤碗进行保温,避免汤汁变冷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餐盒本体底部设置有上凹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半径大于提拉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卡槽下端开口的间距小于提拉管的外径;所述第一卡槽正上方的餐盒本体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餐盒本体内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体。通过第一卡槽与提拉管的卡合能够将多个餐盒沿竖直方向层层累加起来,只需要手握最上面的提拉管即可携带多人份的餐盒,因此提高了送餐效率,而且餐盒均在竖直方向稳定提拉,不会出现因手提多个餐盒导致餐盒之间相互挤压倾斜的情况,避免汤汁或菜汁溢出;通过分隔板能够在餐盒本体内部实现饭菜分离放置,同时也能够提高餐盒本体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餐盒本体内部受力变形导致菜汁容易溢出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沉槽两侧对称设置有条形卡扣,所述条形卡扣上端设置有向外翻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能够卡接于第一卡槽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条形卡扣,一方面,当携带多人份的餐盒时,能够通过条形卡扣与第一卡槽下端开口处的卡接,起到辅助连接上下餐盒的作用,避免提拉管两端局部压力过大使得餐盒本体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另一方面,条形卡扣向外翻的弧形部也能够减小提拉管在第一卡槽内壁的活动空间,增大其旋转的阻力,提高相邻餐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送餐时多个餐盒之间抖动剧烈的问题,降低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同时提拉管受下方餐盒重力作用而下压时,又能够将条形卡扣向外翻的弧形部紧紧的压在第一卡槽的内壁上,因此条形卡扣不易脱落,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餐盒还包括提拉框,所述提拉框由一个水平杆及其两个竖直杆构成的半包围框体,所述竖直杆同侧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位于其斜上方,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大小与提拉管的半径大小匹配,竖直方向上相邻第二卡槽之间的间距与餐盒本体的高度相匹配,水平方向上相邻第二卡槽之间的间距与餐盒本体的长度相匹配。由于当携带多人份的餐盒时,越往上的提拉管受到的重力作用越大,其反作用力对与其配合的餐盒本体的损坏越严重,当叠加过多时容易出现上方的餐盒本体在第一贯通孔处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因此通过提拉框及第二卡槽的设置,能够对每个提拉管单独提拉,在送餐较多需要叠加多个餐盒时使用,避免餐盒本体损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通过侧边外壁与餐盒本体内壁紧贴,第一翻边与第二翻边紧密贴合,进而能够防止菜汁或汤汁溢出。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通过第一卡槽、提拉管及条形卡扣,能够实现多个餐盒的叠加携带,满足多人份送餐的需求,餐盒之间连接稳定,降低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同时能够避免出现饭盒里面的食物被偷吃或者被放入其他不明物品的情况,避免消费者误解而导致的纠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所制作的餐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制作的餐盒本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制作的盒盖(带盖板)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制作的提拉管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两个餐盒叠加时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中两个餐盒叠加时第一卡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所制作的提拉框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餐盒本体1、第一翻边11、凹槽12、第一卡槽13、分隔板14、第一贯通孔15、盒盖2、第二翻边21、指槽22、凸起23、沉槽24、条形卡扣25、盖板26、第二贯通孔27、提拉管3、第一大头端31、第二大头端32、提拉框4、第二卡槽4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高密度聚乙烯、改性丙烯酸树脂、稳定剂混合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后得到共混料;
S2、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餐盒本体1模板中进行压坯,并进行回火处理,制得餐盒本体1;
S3、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盒盖2模板中进行压坯,并进行回火处理,制得盒盖2;
S4、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提拉管3模板中进行压坯,制得提拉管3,并进行回火处理,完成提拉管3的制作,并与盒盖2及餐盒本体1组装制得餐盒;
其中,所述餐盒包括餐盒本体1及其上方的盒盖2,所述餐盒本体1上端外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翻边11,所述盒盖2外周设置有向上竖直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上方对应设置有第二翻边21,所述侧边外壁与餐盒本体1内壁紧贴,所述第二翻边21下侧与第一翻边11上侧紧贴;所述餐盒本体1上端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凹槽12,所述盒盖2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凹槽12对应的凸起23;所述侧边下端与盒盖2上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凸起23正下方且朝内布置;所述第二翻边21外边缘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指槽22,所述指槽22向盒盖2一侧延伸。
使用时,将盒盖2盖在餐盒本体1上,由于餐盒本体1的第一翻边11及盒盖2的第二翻边21的设置,能够使得在盒盖2盖上后,侧边外壁与餐盒本体1内壁紧贴,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21紧密贴合,进而能够防止菜汁或汤汁溢出,另外由于送外卖的时间一般较长,餐盒内饭菜的热蒸汽大多冷凝而使得餐盒内部呈负压,因此增大了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21之间的压力,进一步保障不会有菜汁或汤汁溢出;同时侧边上的凸起23还能够在盒盖2盖上后挤压餐盒本体1的凹槽12,进而使得其之间的压力增大,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效果,避免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加强筋能够使得凸起23向外挤压时不会向内侧变形,避免其向内侧变形而使得其与凹槽12之间的间隙增大的情况,进一步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指槽22,由于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21紧密贴合,冷凝的水蒸气使得餐盒内部呈负压,导致消费者不容易打开,往往会打开时用力过猛而导致饭菜洒落,影响使用,因此指槽22的设置能够使得消费者轻易翻开第二翻边21,泄去餐盒内部压力,进而方便打开餐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盒盖2左右两侧的侧边上对称设置有第二贯通孔27,所述餐盒本体1上设置有与第二贯通孔27匹配的第一贯通孔15,所述盒盖2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上布置的提拉管3,所述提拉管3两端均穿过第二贯通孔27及第一贯通孔15延伸至餐盒本体1外侧,所述提拉管3与盒盖2之间存在间距。通过将提拉管3插入第一贯通孔15及第二贯通孔27内,能够将盖板26限制在餐盒本体1,避免餐盖松动或脱落导致菜汁或汤汁散出的情况;另外外卖员还能够通过手抓提拉管3的方式携带餐盒,减少了方便袋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同时由于提拉管3位于餐盒本体1上方,餐盒本体1的重心位于提拉管3下方,因此当餐盒本体1倾斜时,餐盒本体1会绕着提拉管3旋转自动调节,使盒盖2大体上保持始终朝上的姿态,减小餐盒本体1倾斜导致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提拉管3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提拉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径大于第一贯通孔15内径的第一大头端31,所述提拉管3另一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外径大于第一贯通孔15内径的第二大头端32,所述中空腔体的开口位于第二大头端32一侧。通过第一大头端31及第二大头能够限制餐盒本体1在提拉管3上的移动,避免提拉管3端部脱离第一贯通孔15而使得餐盒本体1一端掉落倾斜的情况,避免餐盒本体1倾斜导致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可拆卸的第二大头端32能够将餐具放入到提拉管3内的中空腔体内,由于有一个必须进行的第二大头端32的安装环节,因此能够避免忘放餐具或餐具掉落遗失而影响消费者食用的情况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盒盖2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用来放置汤碗的沉槽24,所述沉槽24上端侧壁上铰接有封盖沉槽24的盖板26;所述盖板26与提拉管3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提拉管3能够限制盖板26的向上的翻转。通过沉槽24能够将盛放汤汁的汤碗存放,并通过提拉管3来限制盖板26的打开,既能够使得汤碗单独稳定存放,在盒盖2大体上保持始终朝上的姿态的情况下,汤碗也能够避免倾斜,因此降低汤汁洒落的几率;另外,外卖的汤碗较小且一般不具有保温性能,在长时间的配送过程中容易变得冰冷,影响消费者食用,由于餐盒本体1内的饭菜一般量大且散热较慢,因此通过向餐盒本体1内部延伸的沉槽24能够使得餐盒本体1内的饭菜散出的热量对汤碗进行保温,避免汤汁变冷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餐盒本体1底部设置有上凹的第一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13的半径大于提拉管3的外径,所述第一卡槽13下端开口的间距小于提拉管3的外径;所述第一卡槽13正上方的餐盒本体1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将餐盒本体1内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体。通过第一卡槽13与提拉管3的卡合能够将多个餐盒沿竖直方向层层累加起来,只需要手握最上面的提拉管3即可携带多人份的餐盒,因此提高了送餐效率,而且餐盒均在竖直方向稳定提拉,不会出现因手提多个餐盒导致餐盒之间相互挤压倾斜的情况,避免汤汁或菜汁溢出;通过分隔板14能够在餐盒本体1内部实现饭菜分离放置,同时也能够提高餐盒本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餐盒本体1内部受力变形导致菜汁容易溢出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沉槽24两侧对称设置有条形卡扣25,所述条形卡扣25上端设置有向外翻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能够卡接于第一卡槽13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条形卡扣25,一方面,当携带多人份的餐盒时,能够通过条形卡扣25与第一卡槽13下端开口处的卡接,起到辅助连接上下餐盒的作用,避免提拉管3两端局部压力过大使得餐盒本体1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另一方面,条形卡扣25向外翻的弧形部也能够减小提拉管3在第一卡槽13内壁的活动空间,增大其旋转的阻力,提高相邻餐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送餐时多个餐盒之间抖动剧烈的问题,降低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同时提拉管3受下方餐盒重力作用而下压时,又能够将条形卡扣25向外翻的弧形部紧紧的压在第一卡槽13的内壁上,因此条形卡扣25不易脱落,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餐盒还包括提拉框4,所述提拉框4由一个水平杆及其两个竖直杆构成的半包围框体,所述竖直杆同侧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41,所述第二卡槽41的开口位于其斜上方,所述第二卡槽41的开口大小与提拉管3的半径大小匹配,竖直方向上相邻第二卡槽41之间的间距与餐盒本体1的高度相匹配,水平方向上相邻第二卡槽41之间的间距与餐盒本体1的长度相匹配。由于当携带多人份的餐盒时,越往上的提拉管3受到的重力作用越大,其反作用力对与其配合的餐盒本体1的损坏越严重,当叠加过多时容易出现上方的餐盒本体1在第一贯通孔15处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因此通过提拉框4及第二卡槽41的设置,能够对每个提拉管3单独提拉,在送餐较多需要叠加多个餐盒时使用,避免餐盒本体1损坏。
使用时,将盒盖2盖在餐盒本体1上,由于餐盒本体1的第一翻边11及盒盖2的第二翻边21的设置,能够使得在盒盖2盖上后,侧边外壁与餐盒本体1内壁紧贴,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21紧密贴合,进而能够防止菜汁或汤汁溢出,另外由于送外卖的时间一般较长,餐盒内饭菜的热蒸汽大多冷凝而使得餐盒内部呈负压,因此增大了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21之间的压力,进一步保障不会有菜汁或汤汁溢出;同时侧边上的凸起23还能够在盒盖2盖上后挤压餐盒本体1的凹槽12,进而使得其之间的压力增大,进一步提高其密封效果,避免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加强筋能够使得凸起23向外挤压时不会向内侧变形,避免其向内侧变形而使得其与凹槽12之间的间隙增大的情况,进一步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指槽22,由于第一翻边11与第二翻边21紧密贴合,冷凝的水蒸气使得餐盒内部呈负压,导致消费者不容易打开,往往会打开时用力过猛而导致饭菜洒落,影响使用,因此指槽22的设置能够使得消费者轻易翻开第二翻边21,泄去餐盒内部压力,进而方便打开餐盒;通过将提拉管3插入第一贯通孔15及第二贯通孔27内,能够将盖板26限制在餐盒本体1,避免餐盖松动或脱落导致菜汁或汤汁散出的情况;另外外卖员还能够通过手抓提拉管3的方式携带餐盒,减少了方便袋的使用,降低白色污染;同时由于提拉管3位于餐盒本体1上方,餐盒本体1的重心位于提拉管3下方,因此当餐盒本体1倾斜时,餐盒本体1会绕着提拉管3旋转自动调节,使盒盖2大体上保持始终朝上的姿态,减小餐盒本体1倾斜导致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通过第一大头端31及第二大头能够限制餐盒本体1在提拉管3上的移动,避免提拉管3端部脱离第一贯通孔15而使得餐盒本体1一端掉落倾斜的情况,避免餐盒本体1倾斜导致菜汁或汤汁溢出;通过可拆卸的第二大头端32能够将餐具放入到提拉管3内的中空腔体内,由于有一个必须进行的第二大头端32的安装环节,因此能够避免忘放餐具或餐具掉落遗失而影响消费者食用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打开餐盒需要拆除第二大头端32,因此店家可以将印有信息的单据贴在第二大头端32与提拉管3的连接处,相当于封条的作用,这样能够避免出现饭盒里面的食物被偷吃或者被放入其他不明物品的情况,避免消费者误解而导致的纠纷;通过沉槽24能够将盛放汤汁的汤碗存放,并通过提拉管3来限制盖板26的打开,既能够使得汤碗单独稳定存放,在盒盖2大体上保持始终朝上的姿态的情况下,汤碗也能够避免倾斜,因此降低汤汁洒落的几率;另外,外卖的汤碗较小且一般不具有保温性能,在长时间的配送过程中容易变得冰冷,影响消费者食用,由于餐盒本体1内的饭菜一般量大且散热较慢,因此通过向餐盒本体1内部延伸的沉槽24能够使得餐盒本体1内的饭菜散出的热量对汤碗进行保温,避免汤汁变冷的情况;通过第一卡槽13与提拉管3的卡合能够将多个餐盒沿竖直方向层层累加起来,只需要手握最上面的提拉管3即可携带多人份的餐盒,因此提高了送餐效率,而且餐盒均在竖直方向稳定提拉,不会出现因手提多个餐盒导致餐盒之间相互挤压倾斜的情况,避免汤汁或菜汁溢出;通过分隔板14能够在餐盒本体1内部实现饭菜分离放置,同时也能够提高餐盒本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避免餐盒本体1内部受力变形导致菜汁容易溢出的问题;设置条形卡扣25,一方面,当携带多人份的餐盒时,能够通过条形卡扣25与第一卡槽13下端开口处的卡接,起到辅助连接上下餐盒的作用,避免提拉管3两端局部压力过大使得餐盒本体1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另一方面,条形卡扣25向外翻的弧形部也能够减小提拉管3在第一卡槽13内壁的活动空间,增大其旋转的阻力,提高相邻餐盒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送餐时多个餐盒之间抖动剧烈的问题,降低菜汁或汤汁溢出的几率;同时提拉管3受下方餐盒重力作用而下压时,又能够将条形卡扣25向外翻的弧形部紧紧的压在第一卡槽13的内壁上,因此条形卡扣25不易脱落,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由于当携带多人份的餐盒时,越往上的提拉管3受到的重力作用越大,其反作用力对与其配合的餐盒本体1的损坏越严重,当叠加过多时容易出现上方的餐盒本体1在第一贯通孔15处变形或损坏的情况,因此通过提拉框4及第二卡槽41的设置,能够对每个提拉管3单独提拉,在送餐较多需要叠加多个餐盒时使用,避免餐盒本体1损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高密度聚乙烯、改性丙烯酸树脂、稳定剂混合后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然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后得到共混料;
S2、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餐盒本体(1)模板中进行压坯,并进行回火处理,制得餐盒本体(1);
S3、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盒盖(2)模板中进行压坯,并进行回火处理,制得盒盖(2);
S4、将S1中的共混料倒入相应的提拉管(3)模板中进行压坯,制得提拉管(3),并进行回火处理,完成提拉管(3)的制作,并与盒盖(2)及餐盒本体(1)组装制得餐盒;
其中,所述餐盒包括餐盒本体(1)及其上方的盒盖(2),所述餐盒本体(1)上端外周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翻边(11),所述盒盖(2)外周设置有向上竖直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上方对应设置有第二翻边(21),所述侧边外壁与餐盒本体(1)内壁紧贴,所述第二翻边(21)下侧与第一翻边(11)上侧紧贴;所述餐盒本体(1)上端设置有多个向外延伸的凹槽(12),所述盒盖(2)的侧边上设置有与凹槽(12)对应的凸起(23);所述侧边下端与盒盖(2)上端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凸起(23)正下方且朝内布置;所述第二翻边(21)外边缘上至少设置有一个指槽(22),所述指槽(22)向盒盖(2)一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左右两侧的侧边上对称设置有第二贯通孔(27),所述餐盒本体(1)上设置有与第二贯通孔(27)匹配的第一贯通孔(15),所述盒盖(2)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上布置的提拉管(3),所述提拉管(3)两端均穿过第二贯通孔(27)及第一贯通孔(15)延伸至餐盒本体(1)外侧,所述提拉管(3)与盒盖(2)之间存在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管(3)内设置有一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提拉管(3)一端固定连接有外径大于第一贯通孔(15)内径的第一大头端(31),所述提拉管(3)另一端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有外径大于第一贯通孔(15)内径的第二大头端(32),所述中空腔体的开口位于第二大头端(32)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中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用来放置汤碗的沉槽(24),所述沉槽(24)上端侧壁上铰接有封盖沉槽(24)的盖板(26);所述盖板(26)与提拉管(3)之间存在间距且所述提拉管(3)能够限制盖板(26)的向上的翻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本体(1)底部设置有上凹的第一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13)的半径大于提拉管(3)的外径,所述第一卡槽(13)下端开口的间距小于提拉管(3)的外径;所述第一卡槽(13)正上方的餐盒本体(1)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将餐盒本体(1)内部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24)两侧对称设置有条形卡扣(25),所述条形卡扣(25)上端设置有向外翻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能够卡接于第一卡槽(13)的下端开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盒还包括提拉框(4),所述提拉框(4)由一个水平杆及其两个竖直杆构成的半包围框体,所述竖直杆同侧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41),所述第二卡槽(41)的开口位于其斜上方,所述第二卡槽(41)的开口大小与提拉管(3)的半径大小匹配,竖直方向上相邻第二卡槽(41)之间的间距与餐盒本体(1)的高度相匹配,水平方向上相邻第二卡槽(41)之间的间距与餐盒本体(1)的长度相匹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53239.4A CN111873285A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53239.4A CN111873285A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73285A true CN111873285A (zh) | 2020-11-03 |
Family
ID=73150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53239.4A Withdrawn CN111873285A (zh) | 2020-07-08 | 2020-07-08 | 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73285A (zh) |
-
2020
- 2020-07-08 CN CN202010653239.4A patent/CN11187328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685C (zh) | 由层压片材制成的容器 | |
US8783506B2 (en) | Container for food and beverage | |
EP0140282A2 (en) | Can-like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11873285A (zh) | 一种食品包装容器制作工艺 | |
CN211167760U (zh) | 坯件和用于储存食品的包装 | |
CN208165674U (zh) | 一种饮用方便的包装杯 | |
CA2958592A1 (en) | Container end closure with an integral fluid channel | |
JP3951739B2 (ja) | 注出口装置および注出口装置付袋状容器 | |
CN208119647U (zh) | 一种可回收的塑料包装盒 | |
CN207400467U (zh) | 一种餐盒 | |
CN207141790U (zh) | 一种便于运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 | |
CN206782276U (zh) | 一种隔断打包餐盒 | |
CN210175519U (zh) | 一种具有内套容器的瓶体的套杯 | |
CN206315009U (zh) | 套杯 | |
CN107922091B (zh) | 纸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557993A (zh) | 分份包装 | |
CN219468358U (zh) | 一种打包餐盒 | |
CN206798190U (zh) | 快开密闭食品盒 | |
CN214650608U (zh) | 一种包装瓶 | |
CN207141781U (zh) | 包装容器 | |
CN214085416U (zh) | 一种便于运送的包装纸盒 | |
CN212326099U (zh) | 一种原汁机进料结构 | |
CN217779491U (zh) | 一种勺盖一体的金属易开盖 | |
CN210942714U (zh) | 一种防残留的酸奶包装盒 | |
CN208876283U (zh) | 一种可堆叠的搅拌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