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9379B - 大蒜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大蒜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9379B
CN111869379B CN202010787740.XA CN202010787740A CN111869379B CN 111869379 B CN111869379 B CN 111869379B CN 202010787740 A CN202010787740 A CN 202010787740A CN 111869379 B CN111869379 B CN 1118693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magnet
taking
hook
gar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77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9379A (zh
Inventor
宗柱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877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93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9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93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3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9/00Potato planters
    • A01C9/08Potato planters with other distributing devices, e.g. flaps, screws, horizontal turning pl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蒜播种机,其包括相互扣合且能够相对转动的播种盘和取种盘,所述播种盘和取种盘之间形成种室,所述种室上设有均与外界相通的进种通道和出种口,所述取种盘上设有取种机构,在所述取种盘相对播种盘转动时,所述取种机构能够将大蒜从种室夹取至出种口释放。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连续播种的大蒜播种机。

Description

大蒜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播种大蒜的农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蒜播种领域,不管播种机的结构如何,其均是采用大蒜瓣作为种子,因此,为了简便起见,下述的大蒜均是指大蒜瓣。传统的大蒜播种机采用链条传动播种,即在链条上间隔设置取种板,在链条传动过程中,取种板将种箱内的大蒜取起,之后再将大蒜传动至播种口释放,完成大蒜的播种作业。在播种过程中,大蒜播种机会发生振动,链条也会随之发生振动,这样会使取种板上的大蒜在到达播种口之前发生滑落,从而不能保证播种的连续性,使农田里出现空种坑,后期需要进行人工补种,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连续播种的大蒜播种机。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包括相互扣合且能够相对转动的播种盘和取种盘,所述播种盘和取种盘之间形成种室,所述种室上设有均与外界相通的进种通道和出种口,所述取种盘上设有取种机构,在所述取种盘相对播种盘转动时,所述取种机构能够将大蒜从种室夹取至出种口释放。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取种机构包括第一磁铁、顶针和取种钩,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设于种室内的播种盘上,所述顶针沿取种盘的径向滑动设置,所述顶针的靠近取种盘中心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磁铁,在所述取种盘相对播种盘转动时,所述第二磁铁绕第一磁铁转动,所述顶针的靠近取种盘边缘一端与取种钩铰接,所述取种钩转动设于取种盘上,所述第二磁铁在第一磁铁的磁力作用下推动顶针使取种钩夹合夹取大蒜或张开释放大蒜。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顶针、取种钩和第二磁铁均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顶针沿取种盘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取种钩和第二磁铁均与顶针一一对应布置。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种室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种通道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播种盘的相对取种盘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后盖,所述后盖与播种盘之间形成种箱和种道,所述种箱上设有进种口,所述种箱和种道之间设有用于将大蒜从种箱移至种道的且能够相对播种盘转动的排种轮,所述播种盘上设有连通种道和种室的进种通孔。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播种盘上转动设有沿轴向布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播种盘,所述取种盘和排种轮均固定套装于所述传动轴上。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播种盘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上固定设有沿轴向布置的套筒,所述套筒贯穿播种盘,所述传动轴转动设于套筒的筒腔内。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第一磁铁呈环形,所述第一磁铁包括磁极相反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套装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磁铁沿第一磁铁的周向均匀布置,当所述第二磁铁位于第一磁铁上部的周向时,所述取种钩处于夹合状态,当所述第二磁铁位于第一磁铁下部的周向时,所述取种钩处于张开状态。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播种盘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内陷为圆台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所述套筒固定设于第一凹槽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上还固定设有呈弧形的种道隔板,所述种道隔板位于套筒的下方,所述种道隔板的圆心位于传动轴的轴线上,所述进种通孔设于第一凹槽的底面且位于种道隔板的上方,所述种道隔板下方的播种盘边缘上设有所述出种口,所述取种盘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板刷和种子挡块,所述第一板刷和种子挡块均与取种钩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板刷和种子挡块均与取种钩一一对应布置,当所述取种盘相对播种盘转动时,所述第一板刷扫过种道隔板的上弧形面,所述种子挡块和取种钩扫过种道隔板的下弧形面,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还设有连通种箱的回种口,所述回种口位于套筒上方第一板刷扫过的区域。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取种盘的位于种室外的侧面上设有径向布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顶针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滑槽与顶针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取种盘的位于种室外的侧面上还固定设有一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套装于传动轴上,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与第一滑槽一一对应布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相对应的第二滑槽之间形成滑道,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滑道内,所述取种盘的边缘处设有与取种钩数量相同的穿钩通孔,所述穿钩通孔与取种钩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取种钩包括钩本体和钩部,所述钩本体转动设于穿钩通孔处的取种盘上,所述钩部穿过穿钩通孔延伸至取种盘的位于种室内的一侧,所述顶针的靠近取种盘边缘一端与钩本体铰接。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其中所述取种盘设有容纳第一磁铁以及供传动轴穿过的取种盘通孔,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取种盘通孔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取种盘通孔与第二凹槽形成容纳第一磁铁的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的周向侧壁上设有所述滑道,所述排种轮的轮面上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容纳大蒜的种槽,所述种道的入口处设有向排种轮的轮面延伸的调量板,所述调量板的靠近排种轮一端设有第二板刷。
本发明大蒜播种机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进种通道将大蒜(瓣状)置于种室内,之后使取种盘相对播种盘转动,取种机构将大蒜从种室夹取至出种口释放,完成播种。由于取种机构通过夹取的方式对大蒜进行播种,不会因大蒜播种机的振动而发生滑落,因此,本发明在播种过程中能够保持连续性,农田上不会出现空种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立体图一;
图8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立体图二;
图9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立体图三;
图10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立体图四;
图11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爆炸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爆炸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的爆炸图三;
图14为本发明中取种盘的主视图(安装顶针、取种钩和第二磁铁);
图15为本发明中取种盘的后视图(安装顶针、取种钩和第二磁铁);
图16为本发明中取种盘的左视图(安装顶针、取种钩和第二磁铁);
图17为本发明中取种盘的立体图一(安装顶针、取种钩和第二磁铁);
图18为本发明中取种盘的立体图二(安装顶针、取种钩和第二磁铁);
图19为本发明中取种盘的立体图三(未安装顶针、取种钩和第二磁铁);
图20为本发明中端盖的主视图;
图21为本发明中端盖的后视图;
图22为本发明中端盖的左视图;
图23为本发明中端盖的立体图一;
图24为本发明中端盖的立体图二;
图25为本发明中排种轮的立体图;
图26为本发明中播种盘的主视图(安装传动轴);
图27为本发明中播种盘的后视图(安装传动轴);
图28为本发明中播种盘的左视图(安装传动轴);
图29为本发明中播种盘的立体图一(安装传动轴);
图30为本发明中播种盘的立体图二(安装传动轴);
图31为本发明中播种盘的立体图三(安装传动轴);
图32为本发明中后盖的主视图;
图33为本发明中后盖的后视图;
图34为本发明中后盖的立体图一(未安装调量板);
图35为本发明中后盖的立体图二(安装调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35所示,本发明大蒜播种机包括相互扣合且能够相对转动的播种盘1和取种盘2,所述播种盘1和取种盘2之间形成种室,所述种室上设有均与外界相通的进种通道和出种口10,所述取种盘2上设有取种机构,在所述取种盘2相对播种盘1转动时,所述取种机构能够将大蒜从种室夹取至出种口10释放。
如图13所示,并结合图11-12、14-18所示,取种机构包括第一磁铁13、顶针4和取种钩5,顶针4呈杆状,所述第一磁铁13固定设于种室内的播种盘1上,所述顶针4沿取种盘2的径向滑动设置,所述顶针4的靠近取种盘2中心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磁铁29,在所述取种盘2相对播种盘1转动时,所述第二磁铁29绕第一磁铁13转动,所述顶针4的靠近取种盘2边缘一端与取种钩5铰接,所述取种钩5转动设于取种盘2上,所述第二磁铁29在第一磁铁13的磁力作用下推动顶针4使取种钩5夹合夹取大蒜或张开释放大蒜。
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29均具有两个不同的磁极(N极和S极),第二磁铁29在绕第一磁铁13转动时,第二磁铁29的一个磁极始终朝向第一磁铁13,因此,在第二磁铁29转动至第一磁铁13的两个磁极时,第二磁铁29会作相反方向的滑动。比如,使第二磁铁29的N极靠近第一磁铁13布置,在第二磁铁29绕第一磁铁13转动时,当第二磁铁29转动至第一磁铁13的N极时,此时第二磁铁29的N极与第一磁铁13的N极相对,由于磁铁之间的作用力为同性相斥,所以在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29之间的相互推动的作用力下,第二磁铁29作远离第一磁铁13的滑动,即沿着从取种盘2中心到边缘的方向滑动;当第二磁铁29转动至第一磁铁13的S极时,此时第二磁铁29的N极与第一磁铁13的S极相对,由于磁铁之间的作用力为异性相吸,所以在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29之间的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下,第二磁铁29作靠近第一磁铁13的滑动,即沿着从取种盘2的边缘到中心的方向滑动。
如图12所示,并结合图11、13-18所示,顶针4、取种钩5和第二磁铁29均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顶针4沿取种盘2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取种钩5和第二磁铁29均与顶针4一一对应布置。
如图7所示,并结合图8、9、10、12、13、32-34所示,种室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种通道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播种盘1的相对取种盘2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后盖6,后盖6和取种盘2分别位于播种盘1的两个相对侧面上,所述后盖6与播种盘1之间形成种箱25和种道26,所述种箱25上设有进种口9,所述种箱25和种道26之间设有用于将大蒜从种箱25移至种道26的且能够相对播种盘1转动的排种轮8,所述播种盘1上设有连通种道26和种室的进种通孔18。由此可见,种箱25、排种轮8、种道26和进种通孔18共同构成所述进种通道。如图25所示,排种轮8的轮面上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容纳大蒜的种槽33,如图35所示,所述种道26的入口处设有向排种轮8的轮面延伸的调量板34,所述调量板34的靠近排种轮8一端设有第二板刷35。
种箱25位于后盖6的上方,进种口9位于种箱25的上部,种道26位于后盖6的下方,排种轮8位于种箱25和种道26之间,即种箱25位于排种轮8的上方,种道26位于排种轮8的下方。当排种轮8相对播种盘1转动时,转动至种箱25内的种槽33盛装大蒜,随着排种轮8的继续转动,盛装大蒜的种槽33转动至种道26处,在大蒜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大蒜落入种道26内,种道26内的大蒜再通过播种盘1上的进种通孔18进入种室。
调量板34的作用在于调节从种箱25进入到种道26内的大蒜量,当使调量板34向排种轮8逐渐靠近时,种道26的入口逐渐变小,于是通过排种轮8进入到种道26内的大蒜逐渐变少,直至调量板34上的第二板刷35与排种轮8的轮面相贴紧时,只有位于排种轮8种槽33内的大蒜才能进入到种道26内。当使调量板34逐渐远离排种轮8时,种道26的入口逐渐变大,于是通过排种轮8进入到种道26内的大蒜逐渐增多,此时,并不仅仅位于种槽33内的大蒜才能进入到种道26内,在排种轮8的拨动下,位于排种轮8与第二板刷35之间的大蒜也能进入到种道26内。在具体使用时,根据实际需求调节调量板34与排种轮8之间的距离(即种道26入口的大小),待距离确定后,将调量板34固定安装在种道26入口处。
如图11、12、13所示,播种盘1上转动设有沿轴向布置的传动轴3,所述传动轴3贯穿播种盘1,所述取种盘2和排种轮8均固定套装于所述传动轴3上。传动轴3设置于播种盘1的中心位置,播种盘1、取种盘2和排种轮8同轴布置。
如图11、12、13所示,播种盘1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上固定设有沿轴向布置的套筒12,套筒12位于播种盘1的中心位置,所述套筒12贯穿播种盘1,套筒12与播种盘1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传动轴3通过轴承转动设于套筒12的筒腔内,传动轴3为六方轴。
如图13所示,第一磁铁13呈圆环形,所述第一磁铁13包括磁极相反的上部14和下部15,第一磁铁13上部14的弧度大于下部15的弧度。所述第一磁铁13固定套装于所述套筒12上,所述第二磁铁29沿第一磁铁13的周向均匀布置,当所述第二磁铁29位于第一磁铁13上部14的周向时,所述取种钩5处于夹合状态,当所述第二磁铁29位于第一磁铁13下部15的周向时,所述取种钩5处于张开状态。
如图13所示,并结合图11-12、26-31所示,播种盘1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内陷为圆台状的第一凹槽27,所述第一凹槽27侧壁的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所述套筒12固定设于第一凹槽27的底面中心位置上,所述第一凹槽27的底面上还固定设有呈弧形的种道隔板16,所述种道隔板16位于套筒12的下方,所述种道隔板16的圆心位于传动轴3的轴线上,所述进种通孔18设于第一凹槽27的底面且位于种道隔板16的上方,所述种道隔板16下方的播种盘1边缘上设有所述出种口10,所述取种盘2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板刷11和种子挡块22,所述第一板刷11和种子挡块22均与取种钩5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板刷11和种子挡块22均与取种钩5一一对应布置,当所述取种盘2相对播种盘1转动时,所述第一板刷11扫过种道隔板16的上弧形面,所述种子挡块22和取种钩5扫过种道隔板16的下弧形面,所述第一凹槽27底面上还设有连通种箱25的回种口17,所述回种口17位于套筒12上方第一板刷11扫过的区域。
如图12所示,并结合图11、13-19所示,取种盘2为球形面板,取种盘2的球形凹面即为位于种室内的侧面,取种盘2的球形凸面即为位于种室外的侧面。取种盘2与播种盘1相互扣合时,取种盘2的球形凹面与播种盘1的圆台状的第一凹槽27形成所述种室。
如图14所示,并结合图15-24所示,取种盘2的位于种室外的侧面(即取种盘2的球形凸面)上设有径向布置的第一滑槽30,所述第一滑槽30与顶针4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滑槽30与顶针4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取种盘2的位于种室外的侧面上还固定设有一端盖7,所述端盖7固定套装于传动轴3上,端盖7上设有供传动轴3穿过的轴孔,端盖7通过轴孔固定套装于传动轴3上。所述端盖7的内侧面上设有与第一滑槽30一一对应布置的第二滑槽32,所述第一滑槽30和相对应的第二滑槽32之间形成滑道20,所述第二磁铁29位于滑道20内。在滑道20的两端分别设有挡块,防止第二磁铁29从滑道20上滑脱。所述取种盘2的边缘处设有与取种钩5数量相同的穿钩通孔31,所述穿钩通孔31与取种钩5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取种钩5包括钩本体23和钩部24,取种钩5整体呈L型,所述钩本体23转动设于穿钩通孔31处的取种盘2上,所述钩部24穿过穿钩通孔31延伸至取种盘2的位于种室内的一侧,所述顶针4的靠近取种盘2边缘一端与钩本体23铰接。
滑道20还可以设为相通的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第一滑道靠近取种盘2的中心布置,第一滑道用于容纳第二磁铁29,第二滑道用于容纳顶针4的一部,以使顶针4能够更稳定地沿取种盘2的径向滑动。
如图14所示,并结合图15-19所示,钩本体23转动设于穿钩通孔31处的取种盘2上的具体方式为:穿钩通孔31处固定设有一销轴28,钩本体23的中部间隙套装于销轴28上,钩本体23能够相对销轴28转动。钩本体23的一端与顶针4的靠近取种盘2边缘一端铰接,钩本体23的另一端一体成型设置有钩部24。在顶针4沿着从取种盘2中心到边缘方向滑动时,顶针4朝取种盘2的边缘方向推动钩本体23的一端,于是钩本体23的另一端朝取种盘2的中心方向摆动,钩部24也朝取种盘2的中心方向摆动,此时取种钩5处于张开状态;相反,在顶针4沿着从取种盘2的边缘到中心方向滑动时,顶针4朝取种盘2的中心方向拉动钩本体23的一端,于是钩本体23的另一端朝取种盘2的边缘方向摆动,钩部24也朝取种盘2的边缘方向摆动,此时取种钩5处于夹合状态。
如图12所示,并结合图11、13-24所示,取种盘2设有容纳第一磁铁13以及供传动轴3穿过的取种盘通孔19,所述端盖7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取种盘通孔19相对应的第二凹槽21,所述取种盘通孔19与第二凹槽21形成容纳第一磁铁13的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的周向侧壁上设有所述滑道20。由于取种盘2上设有取种盘通孔19,所以取种盘2并未直接固定于传动轴3上,由于端盖7固定套装于传动轴3上,并且端盖7固定于取种盘2上,因此,取种盘2通过端盖7固定套装于传动轴3上。
在介绍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之前,先详细说明一下第二磁铁29在第一磁铁13的磁力作用下如何驱动顶针4滑动,以及顶针4如何使取种钩5处于夹合状态和张开状态。
如图12、13所示,本发明在工作时,传动轴3按照图12所示箭头方向作逆时针转动,也就是按照图13所示箭头方向作顺时针转动,前面已经说明,第一磁铁13的上部14要大于下部15,当第二磁铁29转动至第一磁铁13下部15的周向时取种钩5处于张开状态,当第二磁铁29转动至第一磁铁13上部14的周向时取种钩5处于夹合状态。在第二磁铁29转动至第一磁铁13下部15的周向时,第二磁铁29与第一磁铁13下部15之间的磁极相同,在磁力的作用下,第一磁铁13下部15推动第二磁铁29朝取种盘2的边缘方向滑动,顶针4同时也朝取种盘2的边缘方向滑动,于是顶针4推动取种钩5处于张开状态。取种钩5处于张开状态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在转动至种道隔板16下方的出种口10时完成对大蒜的释放,大蒜从出种口10排出,完成播种作业;二是在完成大蒜的播种后,取种钩5以张开状态继续转动至种室内对大蒜进行夹取,以便进行下一次播种。在第二磁铁29转动至第一磁铁13上部14的周向时,第二磁铁29与第一磁铁13上部14之间的磁极相反,在磁力的作用下,第一磁铁13上部14拉动第二磁铁29朝取种盘2的中心方向滑动,顶针4同时也朝取种盘2的中心方向滑动,于是顶针4拉动取种钩5处于夹合状态。取种钩5处于夹合状态的作用在于:在取种钩5转过第一磁铁13上部14的周向时,夹紧大蒜使之不会发生脱落。由此可以看出,第二磁铁29绕第一磁铁13转动一周,取种钩5的状态变化如下:取种钩5在转动至种室内的第一磁铁13下部15的周向时,处于张开状态以便于夹取大蒜,随着取种钩5的顺时针转动(沿图13所示箭头方向),取种钩5从种室的下方向上方转动,在转动至第一磁铁13上部14的周向时,取种钩5处于夹合状态以便将大蒜夹紧,取种钩5继续转动,待其转过第一磁铁13上部14的周向以后(在此过程中,取种钩5从种室的上方顺时针转动至第一磁铁13下部15的周向处),此时取种钩5处于种道隔板16下方的出种口10位置,取种钩5由夹合状态变为张开状态,释放大蒜,完成播种。在完成播种后,取种钩5以张开状态继续转动至种室内对大蒜进行夹取,如此循环往复。
下面介绍一下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首先,按照图12所示箭头方向逆时针转动传动轴3,也就是按照图13所示箭头方向顺时针转动传动轴3,取种盘2和排种轮8跟随传动轴3一起转动,接着将大蒜通过进种口9置于种箱25内,在排种轮8的转动作用下,大蒜从种箱25进入到种道26内,进入到种道26内的大蒜通过进种通孔18进入到种室内的种道隔板16的上弧形面上,至此,排种轮8完成将大蒜从种箱25输送至种室的工作。在大蒜来到种室内的种道隔板16的上弧形面上以后,取种盘2上的第一板刷11扫过种道隔板16的上弧形面,将大蒜扫到图13所示种道隔板16的左端外侧,由于第一板刷11和种子挡块22均与取种钩5一一对应布置,所以此时取种盘2上的种子挡块22和取种钩5正好扫过种道隔板16的下弧形面(此时取种钩5处于张开状态),第一板刷11将大蒜从种道隔板16的上弧形面扫下来以后被种子挡块22接住,在取种盘2沿图13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从种室的下方向上方转动过程中,种子挡块22和第一板刷11共同推动种室内的大蒜也从种室的下方向上方移动,在此过程中,当取种钩5从第一磁铁13下部15转动至第一磁铁13上部14的周向时,取种钩5由张开状态变为夹合状态,于是取种钩5夹住大蒜。由于种子挡块22与取种钩5一一对应布置,因此种子挡块22所支撑的大蒜(也就是位于种子挡块22上的大蒜)被取种钩5的钩部24夹住,由于种子挡块22的设置,使取种钩5更容易夹住大蒜。大蒜被取种钩5夹住后,大蒜处于取种钩5的钩部24与取种盘2球形凹面的边缘处之间,不会产生滑脱现象。当第一板刷11和种子挡块22共同推动种室内的大蒜转动至回种口17时,未被取种钩5夹住的大蒜被第一板刷11扫到回种口17里,穿过回种口17的大蒜再次来到种箱25内,接着再通过排种轮8进入到种道26内,再从种道26进入到种室内,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其被取种钩5夹取,并将其输送至出种口10排出。在第一板刷11扫过回种口17后,夹住大蒜的取种钩5继续沿图13箭头方向作顺时针转动,直至取种钩5转动至第一磁铁13下部15的周向处,此时取种钩5位于种道隔板16下方的出种口10位置,同时取种钩5由夹合状态变为张开状态,释放大蒜,大蒜从出种口10排出,完成播种。完成播种后,取种钩5继续以张开状态转动至种室内夹取大蒜(同时,与取种钩5对应的种子挡块22也转动至种室内),如此循环往复。
从上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第一板刷11具有刮种和清种的作用,刮种指的是将大蒜从种道隔板16的上弧形面扫下,清种指的是将种室内的未被取种钩5夹住的大蒜扫进回种口17,使之再次回到种箱25内。如果不进行清种,则随着第一板刷11的刮种作业,从进种通孔18进入种室内的大蒜会越来越多,从而影响取种盘2的正常转动。
如图12、1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处于种室内的大蒜并不会漏到出种口10,原因在于:首先,种道隔板16将种室与出种口10隔开,其次,大蒜被第一板刷11从种道隔板16的上弧形面扫下后,被种道隔板16下方的种子挡块22阻挡,使大蒜不能通过种道隔板16下方的空间进入到出种口10,随着取种盘2的转动,被种子挡块22阻挡的大蒜被种子挡块22推动着从种室的下方向上方移动。由此可见,位于种室内的大蒜要想从出种口10排出,只能通过取种钩5的夹取输送才能实现。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进种通道将大蒜(瓣状)置于种室内,之后使取种盘2相对播种盘1转动,取种机构将大蒜从种室夹取至出种口10释放,完成播种。由于取种机构通过夹取的方式对大蒜进行播种,不会因大蒜播种机的振动而发生滑落,因此,本发明在播种过程中能够保持连续性,农田上不会出现空种坑。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扣合且能够相对转动的播种盘和取种盘,所述播种盘和取种盘之间形成种室,所述种室上设有均与外界相通的进种通道和出种口,所述取种盘上设有取种机构,在所述取种盘相对播种盘转动时,所述取种机构能够将大蒜从种室夹取至出种口释放,
所述取种机构包括第一磁铁、顶针和取种钩,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设于种室内的播种盘上,所述顶针沿取种盘的径向滑动设置,所述顶针的靠近取种盘中心一端固定设有第二磁铁,在所述取种盘相对播种盘转动时,所述第二磁铁绕第一磁铁转动,所述顶针的靠近取种盘边缘一端与取种钩铰接,所述取种钩转动设于取种盘上,所述第二磁铁在第一磁铁的磁力作用下推动顶针使取种钩夹合夹取大蒜或张开释放大蒜,
所述种室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进种通道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播种盘的相对取种盘的侧面上固定设有后盖,所述后盖与播种盘之间形成种箱和种道,所述种箱上设有进种口,所述种箱和种道之间设有用于将大蒜从种箱移至种道的且能够相对播种盘转动的排种轮,所述播种盘上设有连通种道和种室的进种通孔,
所述播种盘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内陷为圆台状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侧壁的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上还固定设有呈弧形的种道隔板,所述进种通孔设于第一凹槽的底面且位于种道隔板的上方,所述种道隔板下方的播种盘边缘上设有所述出种口,所述取种盘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板刷和种子挡块,当所述取种盘相对播种盘转动时,所述第一板刷扫过种道隔板的上弧形面,所述种子挡块和取种钩扫过种道隔板的下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取种钩和第二磁铁均设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顶针沿取种盘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取种钩和第二磁铁均与顶针一一对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盘上转动设有沿轴向布置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播种盘,所述取种盘和排种轮均固定套装于所述传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盘的位于种室内的侧面上固定设有沿轴向布置的套筒,所述套筒贯穿播种盘,所述传动轴转动设于套筒的筒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呈环形,所述第一磁铁包括磁极相反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套装于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磁铁沿第一磁铁的周向均匀布置,当所述第二磁铁位于第一磁铁上部的周向时,所述取种钩处于夹合状态,当所述第二磁铁位于第一磁铁下部的周向时,所述取种钩处于张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固定设于第一凹槽的底面上,所述种道隔板位于套筒的下方,所述种道隔板的圆心位于传动轴的轴线上,所述第一板刷和种子挡块均与取种钩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板刷和种子挡块均与取种钩一一对应布置,所述第一凹槽底面上还设有连通种箱的回种口,所述回种口位于套筒上方第一板刷扫过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种盘的位于种室外的侧面上设有径向布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顶针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滑槽与顶针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取种盘的位于种室外的侧面上还固定设有一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套装于传动轴上,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与第一滑槽一一对应布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相对应的第二滑槽之间形成滑道,所述第二磁铁位于滑道内,所述取种盘的边缘处设有与取种钩数量相同的穿钩通孔,所述穿钩通孔与取种钩一一对应布置,所述取种钩包括钩本体和钩部,所述钩本体转动设于穿钩通孔处的取种盘上,所述钩部穿过穿钩通孔延伸至取种盘的位于种室内的一侧,所述顶针的靠近取种盘边缘一端与钩本体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蒜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种盘设有容纳第一磁铁以及供传动轴穿过的取种盘通孔,所述端盖的内侧面上设有与取种盘通孔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取种盘通孔与第二凹槽形成容纳第一磁铁的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的周向侧壁上设有所述滑道,所述排种轮的轮面上设有周向布置的多个容纳大蒜的种槽,所述种道的入口处设有向排种轮的轮面延伸的调量板,所述调量板的靠近排种轮一端设有第二板刷。
CN202010787740.XA 2020-08-07 2020-08-07 大蒜播种机 Active CN1118693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7740.XA CN111869379B (zh) 2020-08-07 2020-08-07 大蒜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7740.XA CN111869379B (zh) 2020-08-07 2020-08-07 大蒜播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379A CN111869379A (zh) 2020-11-03
CN111869379B true CN111869379B (zh) 2022-03-11

Family

ID=73211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7740.XA Active CN111869379B (zh) 2020-08-07 2020-08-07 大蒜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93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0116B (zh) * 2015-04-25 2016-07-06 阿克苏科硕农机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夹指式精量穴播器装置及其应用
CN204681851U (zh) * 2015-06-25 2015-10-07 马洪彬 一种谷子精密穴播机
CN105766154A (zh) * 2016-04-06 2016-07-20 山东胜伟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盐碱地用自走式施肥播种覆膜一体机
CN105766157B (zh) * 2016-04-07 2018-05-22 李生祥 排种器用取种盘及使用其的排种器
CN106954410B (zh) * 2016-04-11 2023-09-05 新疆科神农机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气吸式高密度精量穴播器
CN108235844A (zh) * 2018-02-27 2018-07-03 乌兰浩特市顺源农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吸式排种器
CN109392380B (zh) * 2018-12-27 2023-08-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磁力指夹式排种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379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65879A (en) Planter seed wheel
CN111869379B (zh) 大蒜播种机
CZ2003544A3 (cs) Dávkovací systém
CN102511227A (zh) 鸭嘴式精量排种器
CN107926231B (zh) 一种播种机的精准投送装置
CN204104331U (zh) 精准穴播装置
CN202425314U (zh) 鸭嘴式精量排种器
CN111183769B (zh) 零速穴播轮式水稻旱直播机构
KR20160006828A (ko) 점파식 파종기
CN111527838A (zh) 适用于不同粒型种子的多行精密点播排种总成
CN208798341U (zh) 排种器及播种机
CN207897368U (zh) 一种播种机的精准投送装置
CN211509782U (zh) 零速穴播轮式水稻旱直播机构
CN203575055U (zh) 油菜精播机用排种器
CN213662453U (zh) 离心撒肥装置及撒肥机
CN108684262B (zh) 一种水稻育种小区精密播种的排种器
BR112016011967B1 (pt) núcleo de semeadura e máquina de semeadura de grão único
CN105766157B (zh) 排种器用取种盘及使用其的排种器
CN212588850U (zh) 球勺隔板式萝卜精量排种器
CN208159238U (zh) 有效聚拢种子的农用设备
CN216905904U (zh) 内圆柱面悬勺式蔬菜精量排种器
CN210076002U (zh) 小麦小区播种机自动清种换种装置
CN218868666U (zh) 一种气吸玉米播种机单体
KR100510954B1 (ko) 점파 파종기
CN218998819U (zh) 一种菜种子播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