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9360A - 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9360A
CN111869360A CN202010906955.9A CN202010906955A CN111869360A CN 111869360 A CN111869360 A CN 111869360A CN 202010906955 A CN202010906955 A CN 202010906955A CN 111869360 A CN111869360 A CN 111869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eld
planted
rainfall runoff
rain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69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爱萍
王旭阳
王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90695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9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9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3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BSOIL WORKING IN AGRICULTURE OR FORESTRY;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S OR IMPLEMENTS, IN GENERAL
    • A01B79/00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 A01B79/02Methods for working soil combined with other agricultural processing, e.g. fertilising, plan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03F1/002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E04H3/1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for meetings, entertainments, or s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Sewage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适用于城市各大小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和滨河景观,场地内根据微地形高地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通过基质过滤、泥炭净化、生物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使污水中的化学资源转化为生物资源;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通过设置2%‑4%的坡度,使得降雨和上层的降雨径流临时蓄存,做到部分下渗,从而补给地下水,同时再次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进行最后污染物吸附和净化;每一层级的高度差控制在50‑80cm,每一层级用宽约30‑50cm的石笼相隔,用来短时间阻隔降雨径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景观环境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绿地、湖泊、农田等逐渐被建筑物、不透水地面和广场等所取代。人类活动改变了城市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这影响到雨水和雨水径流的截留、下渗和蒸发,使径流过程向极端方向发展,加剧了区域内的自然灾害,使得水污染和人身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城市雨水径流量增大,雨水径流污染和瞬时降雨导致内涝问题日渐突出。每到雨季时期,各个人口密集地区都会发生严重的内涝事故。内涝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林地、绿地、湿地和江河湖泊的减少,地下蓄水量也跟着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城市雨水径流是一种典型的面源污染,其来源广泛,污染物浓度变化范围大,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如原油、SS,COD,TN,TP,NH3-N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若直接排入湖泊、河流等水域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严重长久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和径流污染的问题,利用场地的地形高差,来满足以各类地被、乔灌木等植物的生长栖息需求,形成丰富的生态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适用于城市各大小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和滨河景观,场地内根据微地形高地分为四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通过基质过滤、泥炭净化、生物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使污水中的化学资源转化为生物资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通过设置2%-4%的坡度,使得降雨和上层的降雨径流临时蓄存,做到部分下渗,从而补给地下水,同时再次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进行最后污染物吸附和净化;
每一层级的高度差控制在50-80cm,每一层级用宽约30-50cm的石笼相隔,用来短时间阻隔降雨径流。
优选的,所述场地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不规则图形。
进一步的,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为500-2000平方米左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6,可分为6*6=36个模块;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7,可分为7*7=49个模块。
进一步的,若场地为圆形,则向场地内平均偏移3个梯度。
进一步的,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种植垂柳、夹竹桃、水杉、旱柳、榔榆和/或紫穗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种植海棠和/或紫叶李;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种植马蹄金、斑叶芒和/或细叶芒;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包括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种植蒲苇、旱伞草、鸢尾、水葱和/或再力花,浮水植物种植凤眼莲、浮萍和/或萍蓬草,进行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地被覆盖,覆盖层一般用3~5厘米厚的树皮、细石或其他透水透气材料进行覆盖,能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免土壤表层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活性。
本发明另外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塑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场地内根据微地形高地分为四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通过基质过滤、泥炭净化、生物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使污水中的化学资源转化为生物资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通过设置2%-4%的坡度,使得降雨和上层的降雨径流临时蓄存,做到部分下渗,从而补给地下水,同时再次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进行最后污染物吸附和净化;
步骤2:每一层级的高差控制在50-80cm,每一层级用宽约30-50cm的石笼相隔,用来短时间阻隔降雨径流。
进一步的,所述场地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不规则图形,其中:
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为500-2000平方米左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6,可分为6*6=36个模块;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7,可分为7*7=49个模块;场地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
若场地为圆形,则向场地内平均偏移3个梯度,共分为四个部分,可分为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
若场地为滨水区域,则在滨水到岸边,依次为第四部分水生植物部分,第三部分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
进一步的,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种植垂柳、夹竹桃、水杉、旱柳、榔榆和/或紫穗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种植海棠和/或紫叶李;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种植马蹄金、斑叶芒和/或细叶芒;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包括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种植蒲苇、旱伞草、鸢尾、水葱和/或再力花,浮水植物种植凤眼莲、浮萍和/或萍蓬草,进行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地被覆盖,覆盖层一般用3~5厘米厚的树皮、细石或其他透水透气材料进行覆盖,能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免土壤表层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活性。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以改善水生态过程为主要目标,通过减缓水的流速,截留和净化降雨径流,充分利用生物吸收水体中的养分。设计多层级高差,将城市地表径流经截留和过滤后再排入地下水或河道。城市雨水径流量增大,雨水径流污染和瞬时降雨导致内涝问题日渐突出。每到雨季时期,各个人口密集地区都会发生严重的内涝事故。内涝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林地、绿地、湿地和江河湖泊的减少,地下蓄水量也跟着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城市雨水径流是一种典型的面源污染(如原油、SS,COD,TN,TP,NH3-N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其来源广泛,污染物浓度变化范围大,含有多种污染物质,若直接排入湖泊、河流等水域会对受纳水体造成严重长久的污染吗,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和径流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矩形场地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立面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中石笼立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中石笼层级立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平面图(500-2000m2场地);
图6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平面图(2000-10000m2场地);
图7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圆形场地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滨水场地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适用于城市各大小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和滨河景观,场地内根据微地形高地分为四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降雨径流流经生态带系统,此生态系统中植物栽植垂柳、夹竹桃、水杉等吸附能力较好的乔灌木、地被植物等,通过基质(如草炭土、田园土或自配营养土)过滤、泥炭净化、生物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如原油、SS,COD,TN,TP,NH3-N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使污水中的化学资源转化为生物资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通过设置2%-4%的坡度,使得降雨和上层的降雨径流临时蓄存,做到部分下渗,从而补给地下水通过蓄存池中的中层乔木部分和下层灌木、草本植物,如蔓花生、麦冬、酢浆草等再次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在植物净化污水过程中净化的污水可缓慢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和防止污水产生黑臭。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进行最后污染物吸附和净化;通过相应的自然生物物种多重净化得出具有环保效益的污染物含量较低的水,存储在第四层,第四层储水作用一是补给给水生植物,二是补给地下水,三是补给给1-3层植物用水。
根据地形大小,每一部分高差不同,每一层级的高度差控制在50-80cm,每一层级用宽约30-50cm的石笼相隔,用来短时间阻隔降雨径流,如图3和4所示。在较大的降雨过程中,也可让降雨径流顺利流出,防止产生内涝积水。
优选的,所述场地适用于面积约为500-10000平方米的地形,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不规则图形。
进一步的,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为500-2000平方米左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6,可分为6*6=36个模块,如图5所示;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7,可分为7*7=49个模块,如图6所示。
进一步的,若场地为圆形,如图7,则向场地内平均偏移3个梯度。
本实施例中,植物都采用耐涝耐旱植物,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其中:
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种植垂柳、夹竹桃、水杉、旱柳、榔榆和/或紫穗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种植海棠和/或紫叶李;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种植马蹄金、斑叶芒和/或细叶芒;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包括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种植蒲苇、旱伞草、鸢尾、水葱和/或再力花,浮水植物种植凤眼莲、浮萍和/或萍蓬草,进行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地被覆盖,覆盖层一般用3~5厘米厚的树皮、细石或其他透水透气材料进行覆盖,能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免土壤表层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活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另外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塑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场地内根据微地形高地分为四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通过基质过滤、泥炭净化、生物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使污水中的化学资源转化为生物资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通过设置2%-4%的坡度,使得降雨和上层的降雨径流临时蓄存,做到部分下渗,从而补给地下水,同时再次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进行最后污染物吸附和净化;
步骤2:每一层级的高差控制在50-80cm,每一层级用宽约30-50cm的石笼相隔,用来短时间阻隔降雨径流。
进一步的,所述场地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不规则图形,其中:
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为500-2000平方米左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6,可分为6*6=36个模块;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7,可分为7*7=49个模块;场地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
若场地为圆形,则向场地内平均偏移3个梯度,共分为四个部分,可分为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
若场地为滨水区域,如图8,则在滨水到岸边,依次为第四部分水生植物部分,第三部分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
进一步的,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种植垂柳、夹竹桃、水杉、旱柳、榔榆和/或紫穗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种植海棠和/或紫叶李;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种植马蹄金、斑叶芒和/或细叶芒;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包括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种植蒲苇、旱伞草、鸢尾、水葱和/或再力花,浮水植物种植凤眼莲、浮萍和/或萍蓬草,进行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地被覆盖,覆盖层一般用3~5厘米厚的树皮、细石或其他透水透气材料进行覆盖,能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免土壤表层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活性。
本发明通过营造微地形形成海绵体,收集降雨径流,中和土壤,修复城市棕地,形成一个能自我繁衍的生态系统,同时形成一个美丽的城市绿地。让自然做工,将生态修复的过程变为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由于每个层级和部分都有不同的标高,因而会有不同的水分存储特性。根据景观效果,选择不同的植物配置,形成与场地小环境适应的多种植物群落。植物种类的选择是根据地域景观的调查、取样配置,应用适者生存的原理,形成适应性植物群落。只要条件合适,其他的本土物种也会自发的侵入。
本发明以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引入台地式园林地形,形成景观高差,通过不同层级的高差,让降雨径流慢下来,同时增加植物与水体的接触面,净化城市地表径流,并使地表水的自净能力得以加强;在植被设计中,引入一年生花卉轮作,形成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适用于城市各大小绿地、居住区绿地、公共绿地、城市公园和滨河景观,其特征在于,场地内根据微地形高地分为四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通过基质过滤、泥炭净化、生物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使污水中的化学资源转化为生物资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通过设置2%-4%的坡度,使得降雨和上层的降雨径流临时蓄存,做到部分下渗,从而补给地下水,同时再次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进行最后污染物吸附和净化;
每一层级的高度差控制在50-80cm,每一层级用宽约30-50cm的石笼相隔,用来短时间阻隔降雨径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不规则图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为500-2000平方米左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6,可分为6*6=36个模块;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7,可分为7*7=49个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其特征在于,若场地为圆形,则向场地内平均偏移3个梯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种植垂柳、夹竹桃、水杉、旱柳、榔榆和/或紫穗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种植海棠和/或紫叶李;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种植马蹄金、斑叶芒和/或细叶芒;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包括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种植蒲苇、旱伞草、鸢尾、水葱和/或再力花,浮水植物种植凤眼莲、浮萍和/或萍蓬草,进行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地被覆盖,覆盖层一般用3~5厘米厚的树皮、细石或其他透水透气材料进行覆盖,能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免土壤表层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活性。
7.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塑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场地内根据微地形高地分为四部分,其中:
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通过基质过滤、泥炭净化、生物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的化学成分,使污水中的化学资源转化为生物资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通过设置2%-4%的坡度,使得降雨和上层的降雨径流临时蓄存,做到部分下渗,从而补给地下水,同时再次吸收降低降雨径流中的污染物;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进行最后污染物吸附和净化;
步骤2:每一层级的高差控制在50-80cm,每一层级用宽约30-50cm的石笼相隔,用来短时间阻隔降雨径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塑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可以为圆形、方形、矩形或不规则图形,其中:
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为500-2000平方米左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6,可分为6*6=36个模块;若所述场地为矩形,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将场地的长、宽分别除以7,可分为7*7=49个模块;场地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
若场地为圆形,则向场地内平均偏移3个梯度,共分为四个部分,可分为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
若场地为滨水区域,则在滨水到岸边,依次为第四部分水生植物部分,第三部分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塑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为上层大乔木部分,种植垂柳、夹竹桃、水杉、旱柳、榔榆和/或紫穗槐;
第二部分为中层中型乔木部分,种植海棠和/或紫叶李;
第三部分为下层灌木/草本植物部分,种植马蹄金、斑叶芒和/或细叶芒;
第四部分为水生植物部分,包括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种植蒲苇、旱伞草、鸢尾、水葱和/或再力花,浮水植物种植凤眼莲、浮萍和/或萍蓬草,进行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的塑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以地被覆盖,覆盖层一般用3~5厘米厚的树皮、细石或其他透水透气材料进行覆盖,能保持土壤的湿度,以免土壤表层板结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活性。
CN202010906955.9A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Pending CN111869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6955.9A CN111869360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6955.9A CN111869360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360A true CN111869360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0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6955.9A Pending CN111869360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936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857A (zh) * 2011-09-06 2012-05-02 上海交通大学 构建阻控面源污染的河岸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方法
CN104081993A (zh) * 2014-07-09 2014-10-0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构建蓄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
CN204356879U (zh) * 2014-12-29 2015-05-27 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水过滤收集景观绿化装置
CN107347410A (zh) * 2017-07-27 2017-11-17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堤型湖滨带多生境立体植被构建方法
WO2018095215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效削减径流污染物的螺旋式下凹式绿地
CN108755895A (zh) * 2018-05-08 2018-11-0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反坡式截流渗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9356225A (zh) * 2018-11-27 2019-02-19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09399802A (zh) * 2018-12-25 2019-03-01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公园人工鸟岛结构的构建方法
CN110122141A (zh) * 2019-05-08 2019-08-16 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
CN111248021A (zh) * 2020-02-25 2020-06-09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低海拔地区映山红花海森林景观生态营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8857A (zh) * 2011-09-06 2012-05-02 上海交通大学 构建阻控面源污染的河岸近自然植物群落的方法
CN104081993A (zh) * 2014-07-09 2014-10-08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构建蓄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
CN204356879U (zh) * 2014-12-29 2015-05-27 武汉橄石代环境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表水过滤收集景观绿化装置
WO2018095215A1 (zh) * 2016-11-23 2018-05-3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效削减径流污染物的螺旋式下凹式绿地
CN107347410A (zh) * 2017-07-27 2017-11-17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大堤型湖滨带多生境立体植被构建方法
CN108755895A (zh) * 2018-05-08 2018-11-0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反坡式截流渗滤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09356225A (zh) * 2018-11-27 2019-02-19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雨水生态利用系统
CN109399802A (zh) * 2018-12-25 2019-03-01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公园人工鸟岛结构的构建方法
CN110122141A (zh) * 2019-05-08 2019-08-16 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节水型园林植物群落的方法
CN111248021A (zh) * 2020-02-25 2020-06-09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 低海拔地区映山红花海森林景观生态营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5071B (zh) 利用缓冲带控制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
CN103215920B (zh)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12982609B (zh) 一种隔盐型雨水花园结构应用模式的选择方法
CN101012643B (zh) 一种高效快速去除面源污染的生态岸坡构建方法
CN103588303B (zh) 三峡库区山坡地沟壑农业面源污染生态谷坊阻控系统
CN106192938A (zh) 一种用于农田退水污染防控的生态沟渠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4429529B (zh) 一种缓冲区域生态岸边带的构建方法
CN102296567B (zh) 一种针对河岸带护坡和面源污染控制的软隔离带方法
CN111919621B (zh) 基于寒地生境恢复的行道树树池结构及制作方法
Chan et al. 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as a viable measure of coping with heat and floods due to climate change
CN203080471U (zh) 一种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Denman et al. The use of trees in urban stormwater management
Nsenga Kumwimba et al. Advances in ecotechnological methods for diffuse nutrient pollution control: wicked issues in agricultural and urban watersheds
CN112796396A (zh) 一种零外排海绵城市雨水系统
CN210505771U (zh) 一种削减降雨径流污染物的生态驳岸系统
CN111869360A (zh) 一种用于雨水利用的台地式园林地形及其塑造方法
CN104891663A (zh) 一种生物促渗减流系统
CN112939332B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截污净化系统
CN214401626U (zh) 水系连通系统
CN209428235U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110372101A (zh) 一种削减降雨径流污染物的生态驳岸系统
Morris et al. Interactions of soils and land uses with water quantity and quality
CN110313263A (zh) 一种雨水花园种植层介质土的优化方法
CN214360850U (zh) 一种改良式初期雨水原位净化系统
Karaczun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wise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